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colorization of azo dyes with high salt concentration by salt-tolerant mixed culture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被引量:4
1
作者 GUO Jian-bo ZHOU Ji-ti WANG Dong WANG Jing YU Hui SONG Zhi-y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84-988,共5页
Because the lack of detailed study of biological decolorization in high salt dye wastewater,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n high-salinity dye wastewater.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Because the lack of detailed study of biological decolorization in high salt dye wastewater,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n high-salinity dye wastewater.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salt-tolerant bacteria, which i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salinity colored wastewater. Simulated wastewater containing 5-150 g/L salt (NaCI) and 50-2000 mg/L Reactive Brilliant Red K-2BP was treated with three salt-tolerant mixed cultures (CAS, TAS, DSAS), which were under a gradually acclimated proced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s of salt and dye, the decolorization became low. The abilities of decolorization of dyes wastewater by three mixed cultures (CAS, TAS, DSAS) were studied, CAS and DSAS mixed cultures showed more a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salinity colored wastewater than TAS mixed cultur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re might be a simple process for the high salt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erobic decolorization hyper-salinity salt-tolerant mixed cultures
下载PDF
The addition of microbes for treating textile wastewater 被引量:4
2
作者 Yang Huifang, Wang Kaimin, Jia Shengfen Qu Angui and Xian Haijun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Academia Sinica,Beijing 100080,ChinaDesiging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Textile,Beijing,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95-100,共6页
Some strains and culture of bacteria which are able to decolorize dyes and degrade polyvinyl alcohol(PVA) were isolated and selected. A pilot scale facultative anaerobic-aerobic biological process was applied for trea... Some strains and culture of bacteria which are able to decolorize dyes and degrade polyvinyl alcohol(PVA) were isolated and selected. A pilot scale facultative anaerobic-aerobic biological process was applied for treatment of textile wastewater containing dyes and PVA.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was used as a tertiary treatment stage, and residual sludge from clarifier returned to the anaerobic reactor again. The pilot test were carried out with two systems. One was inoculated by acclimated sludge, and the another was adding the mixed culture of dye-decoloring and PVA-degrading bacteria for forming biological films, the latter was observed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former. The test has run normally for ten months with a COD loading of 2.13 kg/m3/day, a BOD5 loading of 0.34 kg/m3/day in anaerobic reactor; a COD loading of 1.71 kg/m3/day, a BOD5 loading 0.44 kg/m3/day in aerobic reactor. The pollutants removal efficiency by adding microbes was about 20% higher than that by acclimated sludge.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stood about 92%, BOD5 97%, PVA 90% and decolorization 80%. The other parameters of effluent quality are also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tion of microbes facultative anaerobic-aerobic process textile waste water.
下载PDF
Salt tolerant culturable microbes accessible in the soil of the Sundarban Mangrove forest, India
3
作者 Subhajit Das Minati De +3 位作者 Raghab Ray Dipnarayan Ganguly Tapan kumar Jana Tarun Kumar De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1年第2期35-40,共6页
Sundarban Mangrove forest is highly productive marine ecosystem where halophilic microbe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bio-mineraliza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minerals. The population of aerobic halophilic microbes was... Sundarban Mangrove forest is highly productive marine ecosystem where halophilic microbe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bio-mineraliza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minerals. The population of aerobic halophilic microbes was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ir distribution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ith increasing depth of this forest sediment.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ed that microbes present in the top soil region were less tolerant to fluctuation in salinity than the middle and bottom segment. Microbes isolated from bottom segment showed higher growth rate in anaerobic condition. A decreasing trend of total microbial population a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oil were found with increase in depth. In contrary a reverse profile was found for salinity. A significant stratification was found to exist among microbial population and the salty nature of the soil of Sundarban Mangrove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NDARBAN MANGROVE Forest Ecosystem HALOPHILIC microbes Aerobic CONDITION anaerobic CONDITION
下载PDF
Stability and Uniform Boundedness for a Class of Anaerobic Digestion Ecological Models
4
作者 李明奇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Stability, boundedness and persistence are three important aspects for an ecological model. In this paper, a further analysis of a class of anaerobic digestion ecological models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Liupunov Met... Stability, boundedness and persistence are three important aspects for an ecological model. In this paper, a further analysis of a class of anaerobic digestion ecological models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Liupunov Method, the local stability of all equilibria in the system is got. According to the vector fields described by the system, the proof of the boundedness of the solution on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is completed in three steps.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e discussion on the boundedness can be generalized to the similar problems. Results in this paper give information on how to run the ecological system well by adjusting the system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ecological models of microbes STABILITY uniform Boundedness
下载PDF
罗801区块油藏环境厌氧微生物链的形成及其对微生物驱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永亭 魏斌 +2 位作者 赵凤敏 王静 段传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概述了油藏厌氧生境中的厌氧微生物链并给出图解式。根据胜利罗家油田罗 80 1区块微生物驱油试验中的监测数据 ,注入驱油菌BS、FM及营养物质后 ,试验区产出水中水解菌、产氢产乙酸菌、反硝化菌、产甲烷菌、同型产甲烷菌的总菌数由 10 0 ... 概述了油藏厌氧生境中的厌氧微生物链并给出图解式。根据胜利罗家油田罗 80 1区块微生物驱油试验中的监测数据 ,注入驱油菌BS、FM及营养物质后 ,试验区产出水中水解菌、产氢产乙酸菌、反硝化菌、产甲烷菌、同型产甲烷菌的总菌数由 10 0 ~ 10 7个 /mL增加到 10 3 ~ 10 4个 /mL ,乙酸根浓度由 2 1.8mg/L增加到 4 0 0mg/L以上。由此推断 ,注入的水解类菌BS和FM及营养物质激发了油藏中各类厌氧菌的活性 ,通过各类菌群的繁殖代谢 ,形成了新的厌氧微生物链。该微生物链的首端为注入油藏的和油藏中原有的水解菌 ,以产氢产乙酸菌、反硝化菌、同型产乙酸菌为中间阶段 ,末端为产甲烷菌 ,给出了该厌氧微生物链的图解式 ,讨论了链中一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相互作用及驱油作用。介绍了罗 80 1区块微生物驱油试验的结果 :产油量递减率控制在 5 %以内 ,年产油量稳定在4 .4× 10 4t以上 ,平均年增产油量 1.2 7× 10 4t ,采收率已提高 2 .11% ,预计最终可提高采收率 5 .6 6 %。图 7表 1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微生物驱 采收率 地层 矿化度 食物链
下载PDF
牛粪湿法厌氧消化规律及载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杰 李文哲 +1 位作者 许洪伟 王永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6-191,共6页
在35℃条件下,观察牛粪厌氧消化的沼气产量和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及聚丙烯网状空心球、玻璃纤维和碳纤维膜载体对牛粪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牛粪在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在发酵的第3 d降到最低,在发酵的第7 d升高到7以上;沼气的... 在35℃条件下,观察牛粪厌氧消化的沼气产量和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及聚丙烯网状空心球、玻璃纤维和碳纤维膜载体对牛粪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牛粪在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在发酵的第3 d降到最低,在发酵的第7 d升高到7以上;沼气的产量约在发酵的第9 d达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发酵的第4~8 d;发酵产物细菌数量在发酵第6 d达到高峰,在第12 d降低到一个基本相对稳定的水平;辅酶F420活性与其细菌数量在时间和数量方面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聚丙烯网状球形载体表面附着较多的微生物,由此延长产气高峰期,并显著提高沼气产量(p<0.05),以及显著降低反应器厌氧微生物的流失(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厌氧消化 载体 微生物
下载PDF
沼气厌氧发酵生物催化剂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仙梅 云斯宁 +3 位作者 杜玉凤 杜婷婷 盖国胜 张万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155,共15页
综述了国内外厌氧发酵用多功能催化剂(如微生物、酶、营养物质、吸附剂、消泡剂、螯合剂及染料等)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催化剂在厌氧发酵中的作用,讨论了沼气发酵菌群、工艺控制和系统处理废弃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突出了使用催化剂的技术优... 综述了国内外厌氧发酵用多功能催化剂(如微生物、酶、营养物质、吸附剂、消泡剂、螯合剂及染料等)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催化剂在厌氧发酵中的作用,讨论了沼气发酵菌群、工艺控制和系统处理废弃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突出了使用催化剂的技术优势,并对催化剂在厌氧发酵中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沼气的生产不仅使生物质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而且实现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多层次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对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生物催化剂 产气量 微生物 微量元素
下载PDF
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黎霞 承磊 +1 位作者 邓宇 张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烃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稳定化合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烃的生物降解只能在好氧条件下进行.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厌氧微生物能以硝酸盐、硫酸盐、三价铁或二氧化碳等为电子受体代谢烃,烃厌氧代谢的初始反应机理主要有延胡索酸盐... 烃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稳定化合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烃的生物降解只能在好氧条件下进行.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厌氧微生物能以硝酸盐、硫酸盐、三价铁或二氧化碳等为电子受体代谢烃,烃厌氧代谢的初始反应机理主要有延胡索酸盐结合反应、羧化反应、羟基化反应和甲基化反应,但国内还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综述了烃厌氧降解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并以甲苯为例概述了烃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中的起始反应酶和作用机制.结合国外烃厌氧降解的研究进展和本实验室的工作,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厌氧生物降解 苯甲基琥珀酸合成酶
下载PDF
复合菌剂和NaOH预处理提高秸秆厌氧消化性能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羚 罗娟 +4 位作者 董保成 宋成军 万小春 齐岳 赵立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5-190,共6页
为提高纤维素类原料厌氧消化性能,降低处理成本,该研究采用复合菌剂和2%、4%、6%、8%NaOH(以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计)对以玉米秸秆为代表的纤维素类发酵原料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纤维素等成分的含量、厌氧消化性能和生产成本... 为提高纤维素类原料厌氧消化性能,降低处理成本,该研究采用复合菌剂和2%、4%、6%、8%NaOH(以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计)对以玉米秸秆为代表的纤维素类发酵原料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纤维素等成分的含量、厌氧消化性能和生产成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剂和NaOH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总含量显著降低,产气量和产气效率提高,其中,添加6%NaOH的预处理方式效果最佳,复合菌剂次之,与未处理相比,单位干物质质量产气量从120.70mL/g分别提高到374.30和334.76mL/g,厌氧消化时间从大于30d缩短到18和19d。采用复合菌剂和2%、4%、6%、8%NaOH预处理生产沼气所需的可变成本分别为0.72、0.80、0.98、1.09和1.57元/m3。综合考虑产气效率和生产成本,复合菌剂预处理由于具有较低的处理成本、较高的产气效率和较短的消化时间更利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秸秆 成本 复合菌剂 NaOH 预处理
下载PDF
大庆油藏本源微生物生态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石梅 王志瑶 +2 位作者 陈宗运 金锐 张继元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0-102,共3页
调查了大庆油田本源菌的分布状态 ,进行了激活油藏本源微生物的研究。实验表明 ,水驱后和聚合物驱后的油藏中生长着好氧性烃氧化菌、厌氧或兼性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石油烃降解菌、腐生菌、铁细菌、发酵菌、硫细菌、产乙酸盐菌、产甲烷... 调查了大庆油田本源菌的分布状态 ,进行了激活油藏本源微生物的研究。实验表明 ,水驱后和聚合物驱后的油藏中生长着好氧性烃氧化菌、厌氧或兼性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石油烃降解菌、腐生菌、铁细菌、发酵菌、硫细菌、产乙酸盐菌、产甲烷菌、糖蜜菌、反硝化菌等 11种本源微生物。同时 ,水驱后的油藏中总菌数比聚合物驱后的油藏高 2个数量级 ,本源微生物之间的生长具有相关性 ,存在协同代谢作用 ,而且油藏经多年注水开发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微生物菌群 ,适合采用激活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油藏 好氧菌 厌氧菌 微生物采油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对香菇菌糠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郑有坤 易敏 +2 位作者 陈建州 辜运富 张小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43-1147,共5页
本文以木腐香菇菌糠为基质,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香菇菌糠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①CK,100%香菇菌糠;②T1,99%香菇菌糠+0.5%乳酸菌液;③T2,99%香菇菌糠+0.5%酵母菌液(T2);④T3,99%香菇菌糠+0.5%乳酸菌液+0.5%酵母菌液(T3)。厌... 本文以木腐香菇菌糠为基质,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香菇菌糠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①CK,100%香菇菌糠;②T1,99%香菇菌糠+0.5%乳酸菌液;③T2,99%香菇菌糠+0.5%酵母菌液(T2);④T3,99%香菇菌糠+0.5%乳酸菌液+0.5%酵母菌液(T3)。厌氧发酵15 d后测定它的饲料物理参数、发酵特性和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对照(CK),微生物发酵会提高香菇菌糠的饲料物理和发酵参数。在化学特性方面,微生物发酵处理会降低香菇菌糠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粗蛋白含量却明显提高,混菌发酵处理(T3)比对照提高25%。就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而言,微生物发酵不会改变香菇菌糠氨基酸的组成,但明显提高它的氨基酸含量,T3处理比对照提高29%。发酵香菇菌糠中含量最高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分别是缬氨酸和谷氨酸。就本实验4种不同处理方式对香菇菌糠饲料品质各相关指标的影响程度而言,以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混菌发酵处理(T3)的影响最大,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有利于提高香菇菌糠的储藏特性和饲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糠 微生物接种 厌氧发酵 饲料品质
下载PDF
温度对沼气菌群产气能力的影响及菌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华 杨光 +1 位作者 刘小刚 罗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4-297,共4页
试验以中温厌氧发酵液为接种物,在自制的小型厌氧发酵装置上,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产沼气菌群产气能力的影响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0~30℃范围内,产甲烷菌的产气能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其日产气量的最高... 试验以中温厌氧发酵液为接种物,在自制的小型厌氧发酵装置上,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产沼气菌群产气能力的影响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0~30℃范围内,产甲烷菌的产气能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其日产气量的最高峰也随之往后推迟。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也比较明显,初期以球菌占优势,后期则转为杆菌类为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厌氧发酵 产甲烷菌 菌群
下载PDF
好氧及厌氧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吴晓磊 俞毓馨 钱易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0-52,共3页
以聚乙烯酸(PVA)为包埋剂,分别包埋固定活性污泥及厌氧污泥进行了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好氧及厌氧降解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及未固定的污泥、固定化活性及厌氧污泥对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固定化污泥的容积负荷是未固定污泥的1.... 以聚乙烯酸(PVA)为包埋剂,分别包埋固定活性污泥及厌氧污泥进行了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好氧及厌氧降解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及未固定的污泥、固定化活性及厌氧污泥对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固定化污泥的容积负荷是未固定污泥的1.3—2.1倍,在试验条件下,固定化厌氧污泥与自由厌氧污泥的容积负荷之比(2.13)明显高于固定化活性污泥与自由活性污泥的比值(1.30—1.54)。综合污泥负荷及单位污泥产气量,说明固定化厌氧污泥比固定化活性污泥更能发挥微生物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微生物 活性污泥 厌氧污泥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吕镇梅 闵航 叶央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05-609,共5页
对好氧微生物采用平板稀释法 ,厌氧微生物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和滚管法研究土壤中施入0 33、0 6 7、1 0 0、1 33、2 0 0 μg·g-1干土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后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种微生物对二氯喹啉酸的... 对好氧微生物采用平板稀释法 ,厌氧微生物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和滚管法研究土壤中施入0 33、0 6 7、1 0 0、1 33、2 0 0 μg·g-1干土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后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种微生物对二氯喹啉酸的反应随其施加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田土壤中好氧性细菌、水解发酵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都是短暂的 ,第 33d时均能恢复至接近对照水平 .浓度在1 33μg·g-1干土以下时二氯喹啉酸促进真菌数量增加 ,高于该浓度时则具有抑制作用 .施用各浓度二氯喹啉酸初期 ,对土壤中放线菌和产甲烷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 ,但低浓度时抑制效应在培养后期消失 .正常土壤施用量的二氯喹啉酸 (即 0 6 7μg·g-1干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水稻田 好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 种群影响
下载PDF
填埋场粘性土防渗层中强化微生物对垃圾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长礼 张云 +4 位作者 张胜 殷密英 叶浩 宋淑红 侯宏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506-510,共5页
如何铺设价廉物关的防渗层,又不需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达到环保效果好、成本低的目的,是填埋场防渗衬垫铺设所追求的,但由于科学理论及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目的一直没有达到。通过添加营养菌液强化厌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在实... 如何铺设价廉物关的防渗层,又不需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达到环保效果好、成本低的目的,是填埋场防渗衬垫铺设所追求的,但由于科学理论及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目的一直没有达到。通过添加营养菌液强化厌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在实验室用土柱进行模拟实验及天然的土柱淋滤净化对比实验,研究了粘性土垫层土中添加营养菌液后,厌氧微生物对垃圾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的变化,得出了加入厌氧微生物菌液后,可显著地提高微生物在土中对垃圾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的结论。这为开发价廉物美的垃圾场防渗衬垫打开了思路,为有污染问题的垃圾场提供了一种用微生物治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微生物 粘性土防渗层 垃圾污染物 净化作用
下载PDF
小叶章生态系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CO_2、CH_4、N_2O动态(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小锋 宋长春 宋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187,共6页
研究了培养 4 5 d的小叶章根际土壤微生物和二氧化碳 ,甲烷及氧化亚氮产生与消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的空间分布与甲烷 ,二氧化碳及氧化亚氮的产生和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好氧微生物与甲烷产生呈负相关 ,与二氧... 研究了培养 4 5 d的小叶章根际土壤微生物和二氧化碳 ,甲烷及氧化亚氮产生与消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的空间分布与甲烷 ,二氧化碳及氧化亚氮的产生和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好氧微生物与甲烷产生呈负相关 ,与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的产生呈正相关关系。厌氧微生物与甲烷的产生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 甲烷 二氧化碳 氧化亚氮
下载PDF
瘤胃微生物多样性与定量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涛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49-3654,共6页
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存在能够分解并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来提供能量和蛋白质。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三者在消化饲料过程中分工明确,共同实现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分解。本文综述了定量瘤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新方法... 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存在能够分解并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来提供能量和蛋白质。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三者在消化饲料过程中分工明确,共同实现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分解。本文综述了定量瘤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新方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瘤胃功能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细菌 古细菌 厌氧真菌 原虫
下载PDF
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厌氧流化床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云霞 方治华 +2 位作者 杨平 刘峰 潘永亮 《中国沼气》 1998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报道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采用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厌氧微生物和流态化技术强化传质过程,可克服低浓度有机废水甲烷化能力低的障碍。实验表明,在35±1℃条件下,处理COD浓度为160... 本文报道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采用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厌氧微生物和流态化技术强化传质过程,可克服低浓度有机废水甲烷化能力低的障碍。实验表明,在35±1℃条件下,处理COD浓度为1600mg/L的人工葡萄糖废水,床层最优膨胀率为50%,容积有机负荷率为19.2gCOD/(L·d),COD去除率达70%;处理COD浓度为220~250mg/L的城市污水,容积有机负荷率为2.4~2.6gCOD/(L·d),COD去除率为5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厌氧流化床 膨胀率 低浓度废水
下载PDF
废水处理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富 缪恒锋 +2 位作者 任洪艳 赵明星 阮文权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综述了废水处理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介绍了厌氧颗粒形成的主要理论,解释了颗粒污泥之间的关系、组成和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胞外聚合物是细菌群落以颗粒污泥形式存在关键;此外,温度、有机负荷率、pH值、碱度... 综述了废水处理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介绍了厌氧颗粒形成的主要理论,解释了颗粒污泥之间的关系、组成和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胞外聚合物是细菌群落以颗粒污泥形式存在关键;此外,温度、有机负荷率、pH值、碱度、营养盐、阳离子和重金属是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因素。提出产甲烷过程中的产气量与颗粒污泥内部产甲烷菌的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微生物 甲烷
下载PDF
厌氧混合菌群处理香蕉秸秆制取饲料原料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玲 李十中 +1 位作者 刘建双 田梦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6-48,共3页
采用厌氧混合微生物菌群处理香蕉秸秆,研究纤维素等难消化物质的降解率,并探讨了香蕉秸秆制取饲料原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厌氧混合微生物菌群可显著降解纤维素等难消化物质,从而提高香蕉秸秆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处理后,纤维素在... 采用厌氧混合微生物菌群处理香蕉秸秆,研究纤维素等难消化物质的降解率,并探讨了香蕉秸秆制取饲料原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厌氧混合微生物菌群可显著降解纤维素等难消化物质,从而提高香蕉秸秆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处理后,纤维素在香蕉秸秆中的含量下降了62.2%,而可溶性物质的含量提高了51.1%。但与前两种物质相比较,半纤维素在处理后降解率相对较低。同时,检测发现香蕉秸秆中的汞、镉、铅和铜的含量皆远低于饲料用重金属所允许量的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混合菌群 香蕉秸秆 处理 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