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富林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90,共5页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加强生态建设,优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卓资县退耕还林还草的调查,分析"进一退二还三"政策实施重点基础上,明确...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加强生态建设,优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卓资县退耕还林还草的调查,分析"进一退二还三"政策实施重点基础上,明确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区域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即具体表现在耕地面积的减少,作物结构的变化,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进一退二还三 农业生产 卓资县
下载PDF
论苏轼的“人生如梦”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群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9-178,共10页
苏轼"人生如梦"观,形成于任徐州太守时期,定型于"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时期。苏轼的"人生如梦"既不仅是一般文人在政治坎坷时期的自我排遣,也不仅停留在陶渊明式关于生命短促的慨叹上,而是在大乘佛经尤其... 苏轼"人生如梦"观,形成于任徐州太守时期,定型于"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时期。苏轼的"人生如梦"既不仅是一般文人在政治坎坷时期的自我排遣,也不仅停留在陶渊明式关于生命短促的慨叹上,而是在大乘佛经尤其是《圆觉经》的影响之下,在参究佛家"如幻三昧"中的梦觉不二含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儒佛整合式的生命体验。这一生命体验渐老渐熟。这表现在他以如梦观整合、升华了他的人生思想,并始终保持一种亦儒亦佛,非儒非佛而又圆融统一,超然离执而又积极用世的态度去看待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如梦 《圆觉经》 如幻三昧
下载PDF
再论秦汉律中的“三环”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洋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174,共4页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都出现了“三环”一词,关于其含义,目前学术界存在争议。实际上,“三环”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即年龄70岁以上的老人告其子不孝,司法机关必须反复调查案情,然后再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都出现了“三环”一词,关于其含义,目前学术界存在争议。实际上,“三环”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即年龄70岁以上的老人告其子不孝,司法机关必须反复调查案情,然后再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目的是为了预防高龄父母告子不孝时,可能会出现的“告不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秦简 张家山汉简 不孝 三环
下载PDF
三桓专政对春秋晚期鲁国外交的影响
4
作者 李博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48-150,共3页
春秋中后期,鲁公与三桓的斗争成为鲁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并对鲁国外交产生很大影响。从昭公奔齐到哀公出越的近七十年间,鲁君与三桓以及三桓的家臣为了争夺权力,纷纷利用大国势力进行斗争,并最终改变了春秋晚期鲁国外交活动的基本考量。
关键词 三桓 鲁国 外交
下载PDF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析三环中医舌象布局及气化特点
5
作者 张华 张竹叶 +5 位作者 李文宏 任家璇 靳能成 靳璐与 张湘晗 吴建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9-1323,共5页
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医家不断丰富与完善了舌象脏腑经络研究,并形成了舌象脏腑分布基本理论:舌根,归为肾、命门;舌中左归为胃,右归为脾;舌中部靠前归肺,舌尖归心;左边归肝、右边归胆;以三焦论,舌上部为上焦,舌中为中焦,舌根为下焦... 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医家不断丰富与完善了舌象脏腑经络研究,并形成了舌象脏腑分布基本理论:舌根,归为肾、命门;舌中左归为胃,右归为脾;舌中部靠前归肺,舌尖归心;左边归肝、右边归胆;以三焦论,舌上部为上焦,舌中为中焦,舌根为下焦。然三阴三阳如何布局于舌象之中,则少有研究。文章基于《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结合历代医家研究成果,以类比方法,推衍出少阴少阳、厥阴阳明、太阳太阴之舌象布局,并将其命名为三环舌象图,并对舌象中三阴三阳之布局、内涵、气化特点进行解析,并附临床医案佐证,丰富了舌象布局、气化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三阳 三环中医 三环舌象图 气化 开阖枢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与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面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6
作者 孙启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163-164,共2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与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3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5例小剂量激素,配合营养神经、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循环供血、微波理疗...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与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3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5例小剂量激素,配合营养神经、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循环供血、微波理疗,有明确外感抗病毒。治疗组28例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黄芪60g,当归10g,川芎9g,白芍6g,桃仁、红花、地龙各9g,白附子3g,僵蚕、全蝎各9g,天麻12g,钩藤20g,菖蒲12g,茯苓10g,法半夏9g),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针刺(太阳、阳白、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足三里);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1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常规、血生化、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与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补阳还五汤 牵正散 针刺 血常规 血生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秦汉“三环”非唐代三审制来源考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显文 王洁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共11页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学术界对秦汉至隋唐之际告诉程序的认识一直存在很大分歧。近年来,随着秦汉法律竹简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发现,可以对古代诉讼制度产生新的认识。通过对秦汉时期的“三环”、汉代“三日复问”和唐代三审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学术界对秦汉至隋唐之际告诉程序的认识一直存在很大分歧。近年来,随着秦汉法律竹简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发现,可以对古代诉讼制度产生新的认识。通过对秦汉时期的“三环”、汉代“三日复问”和唐代三审制度的探讨可知,秦汉之际的“三环”程序与唐代三审制度没有渊源关系。秦汉“三环”程序所适用的对象仅为年七十岁以上父母控告子孙不孝的犯罪,如果是“免老”以下者控告子孙不孝,则不适用“三环”的司法程序。中国古代的司法鉴定技术十分落后,为了防止诬告,避免发生冤假错案,两汉时期实行满三日复问的告诉程序,即首次对原告讯问后,三日后再次对原告讯问,并向控告人告知诬告反坐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由此可知,唐代的三审制度源于汉代的满三日复问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三环 诬告 三日复问 三审制度
原文传递
再论竹简秦汉律中的“三环”——简牍中所反映的秦汉司法程序研究之一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红林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出土秦汉简牍律令中对于老年人告状,法庭采取“三环”的措施,意思是连续三次劝其返还,如果原告人坚持诉讼,法官才予以受理。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原告由于年老而误告,或凭借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而滥告。唐宋明清诸律继承了秦汉律“三环”的... 出土秦汉简牍律令中对于老年人告状,法庭采取“三环”的措施,意思是连续三次劝其返还,如果原告人坚持诉讼,法官才予以受理。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原告由于年老而误告,或凭借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而滥告。唐宋明清诸律继承了秦汉律“三环”的指导思想,同样限制老年人的一般性诉讼,而对于包括“不孝”罪及“谋反、逆、叛”等罪,则规定“老、幼、笃疾”者可以诉讼,司法机关必须受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律 唐律 宋刑统 三环
原文传递
略论三桓分公室与春秋晚期的鲁国政治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国辉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9年第5期73-77,共5页
以三桓为代表的鲁国贵族政治的发展进程,以及三桓分公室之于鲁国政治的影响等问题乃是春秋史上的重要课题。通过三桓两次分公室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三家实力的真正强大以及由此所对比出来的公室力量的明显衰落,均是在四分公室之后。虽... 以三桓为代表的鲁国贵族政治的发展进程,以及三桓分公室之于鲁国政治的影响等问题乃是春秋史上的重要课题。通过三桓两次分公室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三家实力的真正强大以及由此所对比出来的公室力量的明显衰落,均是在四分公室之后。虽然鲁国公室实力衰弱了,但三家实力的增强却促进了春秋后期鲁国国力的兴盛,暂时扭转了过去的衰败局面,这真实体现了三桓分公室的历史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桓 公室 鲁国政治
原文传递
病势辨证研究辑要 被引量:3
10
作者 詹杰 李灿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01-2605,共5页
基于古今文献研究,以恒动观及时空观为指导,在阐发"病势"概念的基础上,创立病势辨证新方法,提出"辨病势八法",即"逆、陷、散、郁、顺、变、缓、急"八大基本证型,进而将其划分为"逆陷散郁辨证"... 基于古今文献研究,以恒动观及时空观为指导,在阐发"病势"概念的基础上,创立病势辨证新方法,提出"辨病势八法",即"逆、陷、散、郁、顺、变、缓、急"八大基本证型,进而将其划分为"逆陷散郁辨证"与"顺变缓急辨证"两者,并对其中每一证的定义、证候表现、证候分析等详加阐释,以期能藉此丰富与发展中医药的辨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势辨证 辨病势八法 病势八纲 逆陷散郁辨证 顺变缓急辨证 中医诊断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