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urbulence in Oscillatory Bottom Layer Flow over A Flat or Rippled Bed 被引量:1
1
作者 白玉川 吴朝安 黄涛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6年第1期45-60,共16页
This paper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turbulence in oscillatory bottom boundary layers over flat or rippled seaheds. Owing to the strong shear and anisotmpy of oscillatory flow, an anisotropic turbulence mathematica... This paper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turbulence in oscillatory bottom boundary layers over flat or rippled seaheds. Owing to the strong shear and anisotmpy of oscillatory flow, an anisotropic turbulence mathematical model is set up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verified by comparisons with wellknown experiments. Turbulent energy, dissipation and Reynolds stress can all be computed with this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a large coherent vortex structure over a rippled bed, such as main flow separation, coherent vortex formation and curling, coherent vortex ejection and breaking up, are successfully sim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cillatory boundary layer flaw anisotropic turbulence model sand ripples
下载PDF
Suspens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sand-suspended slurry for coalmine fire preven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Xu Yongliang Wang Lanyun +1 位作者 Chu Tingxiang Liang Dong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5期649-656,共8页
North and west China has abundant coal resources, however, such resources make these regions prone to serious mine fire disasters. Although the copious sand and fly ash resources found in these areas can be used as fi... North and west China has abundant coal resources, however, such resources make these regions prone to serious mine fire disasters. Although the copious sand and fly ash resources found in these areas can be used as fire-fighting materials, conventional grouting is expensive because of water shortage and loess particles. A new compound material(i.e., a sand-suspended colloid), which comprises a mineral inorganic gel and an organic polymer, is develop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and injection and reduce water wastage when grouting. The new material can steadily suspend the sand,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colloid yielding steady sand-suspended slurry.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lurry is convenient and quick, overcoming the shortage of sand-suspending thickeners which need heat and are difficult to produce. The space work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double-electric layer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suspended mechanism of the solid particles in the sand-suspended colloid.The dispersion effect of the sand-suspended colloid is demonstrat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electrostatic effect by the double-electric layer and the steric hindrance effect on the sand particles,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olloid system and the steady suspension of sand particles in the sand-suspended colloid.Mechan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sand is suspended steadil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rock sand particles stress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luid is less than the yield stress of the colloid. Finally, the fire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sand suspension was applied and tested in the Daliuta Coal Mine, achieving successfu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防火 应用 机制 空间位阻效应 胶体系统 双电层理论 浮浆 煤炭资源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Water-Resistance of a Clay Layer During Mining:Analysis of a Safe Water Head 被引量:10
3
作者 DONG Qing-hong CAI Rong YANG Wei-fe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3期345-348,共4页
Given previous research and prototypic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a mining workface,we simulated fis-sure development in clay layers at the bottom of Quaternary strata and above bedrock,sand and water inrush during mi... Given previous research and prototypic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a mining workface,we simulated fis-sure development in clay layers at the bottom of Quaternary strata and above bedrock,sand and water inrush during mining by mode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V-shaped fissures usually occur in the bottom clay layer at the front top of the active face and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se fissures changes periodically with ground pressure intervals. These fissures occur exactly in the area where the horizontal strain is concentrated.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cracked clay decreases while fissures tend to clos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cracked bottom clay layer increases rapidly after a turning point i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water head curve (K-H curve) under a certain vertical load. Under static water pressure,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cracked clay decreases when load increase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K-H curve showed up and can be seen as a cutoff point to de-cide water inrush under a certain load level. Under an instantaneous water head,the greatest ability of the cracked clay to avoid drastic water inflow is a little higher than that under stat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 矿井水 黏土层 安全水位
下载PDF
桥梁桩基地聚合物桩端后压浆模型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攀 夏富友 +3 位作者 牟林 王荆 石明生 夏洋洋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426-2432,共7页
基于安罗黄河特大桥桥梁桩基后压浆项目,提出了桥梁桩基地聚物后压浆技术。为评估地聚合物用于富水砂土中桥梁桩基后注浆的适用性,通过3根桩端后压浆模型桩试验,对比分析了未压浆桩、水泥和地聚合物桩端后压浆桩的承载性能,并结合开挖... 基于安罗黄河特大桥桥梁桩基后压浆项目,提出了桥梁桩基地聚物后压浆技术。为评估地聚合物用于富水砂土中桥梁桩基后注浆的适用性,通过3根桩端后压浆模型桩试验,对比分析了未压浆桩、水泥和地聚合物桩端后压浆桩的承载性能,并结合开挖结果分析了桩端后压浆浆液的扩散机制。结果表明,地聚合物桩端后压浆可以显著提高富水砂土中桩体承载力,相比未压浆桩,水泥和地聚合物桩端后压浆桩承载力分别提升了27.5%、175%。地聚合物后压浆桩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和返浆高度显著高于未压浆桩和水泥后压浆桩,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在富水砂层中扩散形式以挤密扩散为主,而水泥注浆材料在富水砂层中扩散形式以劈裂扩散为主,且地聚合物注浆结石体强度高于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端后压浆 地聚合物 富水砂层 模型试验 承载性能
下载PDF
富水砂层水平旋喷拱棚的力学特性
5
作者 陈焕然 石钰锋 +3 位作者 陈昭阳 胡俊浩 朱江伟 王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101,共5页
为研究水平旋喷拱棚(简称拱棚)在富水砂层中的力学特性,以江门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变化地下水位、地层渗透系数和覆土厚度,分析在开挖过程中拱棚挠度和轴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增加,拱棚挠度增... 为研究水平旋喷拱棚(简称拱棚)在富水砂层中的力学特性,以江门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变化地下水位、地层渗透系数和覆土厚度,分析在开挖过程中拱棚挠度和轴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增加,拱棚挠度增大,越靠近洞口拱棚挠度越大;在有地下水工况下,掌子面附近拱棚挠度比无水工况低,说明拱棚在富水砂层的预支护效果较好;拱棚最大轴力位于掌子面附近,且地下水位越高轴力越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覆土厚度小于13 m时,随着覆土厚度增加,拱棚挠度和轴力近似呈线性增长;覆土厚13 m时,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拱棚挠度和轴力增大,当地下水位与拱顶净距大于3 m后,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拱棚轴力增速变大;地下水位对拱棚轴力影响较大,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建议采取降水措施减小拱棚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平旋喷拱棚 富水砂层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挠度 轴力
下载PDF
基于地震响应正演模型的薄砂层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以塔河西部白垩系舒善河组为例
6
作者 先伟 黄党委 +2 位作者 高晓林 牛会玲 佟莹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44-448,共5页
塔河油田西部白垩系舒善河组油气显示较活跃,具较大勘探潜力。由于储层变化快,单个砂体叠置关系复杂,具厚、薄储层共存,隔层薄特点。5 m以内薄层难以直接在地震反射剖面上成像,为薄砂层的精准预测带来一定难度。通过建立白垩系舒善河组... 塔河油田西部白垩系舒善河组油气显示较活跃,具较大勘探潜力。由于储层变化快,单个砂体叠置关系复杂,具厚、薄储层共存,隔层薄特点。5 m以内薄层难以直接在地震反射剖面上成像,为薄砂层的精准预测带来一定难度。通过建立白垩系舒善河组储层不同断距、不同厚度、不同岩性组合含油气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正演模型,利用生物启发计算识别薄储层及边界、地震振幅属性,分析预测储层分布及横向变化规律,形成一套有效的超薄砂岩储层综合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储层厚度2~5 m砂体预测准确率约70%,井吻合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特征 正演模型 薄砂层 预测方法 白垩系 舒善河组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夹砂层状土壤潜水蒸发特性及计算模型 被引量:26
7
作者 史文娟 沈冰 +1 位作者 汪志荣 王文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针对西北地区农田土壤常见的砂土夹层土壤结构,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浅层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夹砂层状土壤的潜水蒸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砂层对水分蒸发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相同厚度时潜水蒸发强度随砂层层位的升高以及级配的变差而... 针对西北地区农田土壤常见的砂土夹层土壤结构,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浅层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夹砂层状土壤的潜水蒸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砂层对水分蒸发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相同厚度时潜水蒸发强度随砂层层位的升高以及级配的变差而降低。以砂层的相对层位和相对有效粒径作为砂层的量化指标,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层位和质地夹砂层土壤稳定蒸发强度的修正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该实验为定量研究夹砂层状土壤潜水蒸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砂层状土壤 蒸发强度 计算模型 影响系数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和随机模型的薄储层岩性预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军 熊利平 +1 位作者 赵为永 刘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0-244,共5页
三角洲前缘地区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大多数情况下砂泥岩波阻抗值重叠,而且薄砂层较多,地震数据反演结果达不到分辨薄层的精度,致使无法准确预测砂体分布规律。从综合利用不同储层建模技术各自优势识别薄砂层的思路出发,针对三角洲... 三角洲前缘地区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大多数情况下砂泥岩波阻抗值重叠,而且薄砂层较多,地震数据反演结果达不到分辨薄层的精度,致使无法准确预测砂体分布规律。从综合利用不同储层建模技术各自优势识别薄砂层的思路出发,针对三角洲前缘地区的特点提出了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联合的方法,即首先用确定性建模得到声波波阻抗,在此基础上用随机模拟方法得到薄砂层的展布。采用的具体方法为地震与测井联合反演方法及马尔可夫链随机模拟方法,随后按照此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Y地区进行了试验,最终得到更为准确的薄砂体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预测 薄砂层 确定性建模 随机建模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微灌石英砂过滤器反冲洗数值模拟验证与流场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景海 翟国亮 +2 位作者 黄修桥 冯俊杰 刘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82,共9页
微灌石英砂滤层的反冲洗,是实现滤料再生的有效途径,为了对反冲洗过程流场进行分析,并确定合理的反冲洗速度。该文建立了石英砂过滤器几何模型并进行了网格划分,采用Eulerian模型作为石英砂滤层反冲洗数值模拟模型,分别对石英砂当量粒径... 微灌石英砂滤层的反冲洗,是实现滤料再生的有效途径,为了对反冲洗过程流场进行分析,并确定合理的反冲洗速度。该文建立了石英砂过滤器几何模型并进行了网格划分,采用Eulerian模型作为石英砂滤层反冲洗数值模拟模型,分别对石英砂当量粒径为1.06、1.2和1.5 mm的3种滤层的反冲洗过程进行了瞬态模拟,并将滤层整体压降和整体密度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整体压降的最大模拟误差为7.03%,整体密度的最大模拟误差为1.93%,说明数值模拟准确可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英砂滤层反冲洗过程压降的波动规律、压降均值和压降标准偏差随反冲洗速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滤层密度的分布规律、密度均值和密度标准偏差随反冲洗速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压降波动的稳定性,结合滤层密度分布的稳定性,确定了石英砂滤层反冲洗强度的合理范围,3种滤层分别为0.0149~0.0212、0.0146~0.0218和0.0191~0.0261 m/s。该研究为石英砂滤层反冲洗过程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为砂过滤器反冲洗性能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模型 计算机仿真 石英砂滤层 反冲洗 多相流
下载PDF
河流相砂泥岩薄互层基本地震属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伟 尹成 +2 位作者 王敏 赵虎 彭达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8-476,共9页
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研究中,常因地震资料的"假象"或"陷阱"造成解释或预测结果的错误。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基于单砂体楔形模型,运用褶积方法正演合成地震记录,并提取其振幅类和瞬时类共20种基本... 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研究中,常因地震资料的"假象"或"陷阱"造成解释或预测结果的错误。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基于单砂体楔形模型,运用褶积方法正演合成地震记录,并提取其振幅类和瞬时类共20种基本地震属性;讨论了不同属性提取时窗对这些地震属性的影响,遴选出8种受时窗影响小且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属性。建立了两种典型砂泥岩薄互层地质模型,重点分析了遴选出的8种基本地震属性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它们随薄互层砂岩厚度、泥岩夹层厚度和砂泥岩累积厚度的变化规律,为砂泥岩薄互层地震解释和储层预测的地震属性优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薄互层 河流相储层 基本地震属性 正演模拟 地震解释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两种养殖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海立 周银环 +2 位作者 符韶 梁飞龙 刘定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8-12,共5页
在室内水泥池,利用沙层自净养殖模式和直接铺沙养殖模式对不同规格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进行了高密度养殖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层自净养殖模式养殖小螺、中螺、大螺组日均增重分别为0.031、0.088、0.098 g/d,沙层NH4+-N... 在室内水泥池,利用沙层自净养殖模式和直接铺沙养殖模式对不同规格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进行了高密度养殖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层自净养殖模式养殖小螺、中螺、大螺组日均增重分别为0.031、0.088、0.098 g/d,沙层NH4+-N最高含量w分别为1.3、2.1、3.1 mg/L,H2S最高含量w分别为0.03、0.07、0.14mg/L,各规格组东风螺保持正常生长和活动,成活率92.9%以上;直接铺沙养殖模式养殖小螺、中螺、大螺日均增重分别为:0.023、0.051、0.068 g/d,成活率分别为95.2%、86.7%、84.9%,沙层NH4+-N最高含量w达到13.7mg/L,H2S最高含量w达到0.47 mg/L,沙层底质恶化,东风螺活动异常、不摄食。可见,沙层自净养殖模式对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成活率、沙层水质控制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直接铺沙养殖底质恶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工厂化养殖 沙层自净养殖模式 直接铺沙养殖模式 养殖效果比较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沙纹床面底层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蒋昌波 白玉川 +1 位作者 赵子丹 张红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40,共8页
涡动沙纹很大程度决定着床面阻力和波浪衰减,针对涡动沙纹作用下的绕流结构具有强二维特性,建立了立面二维曲线坐标下的数值模型。利用国外公开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表明模型能模拟波浪作用下底层分离涡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动力特性,... 涡动沙纹很大程度决定着床面阻力和波浪衰减,针对涡动沙纹作用下的绕流结构具有强二维特性,建立了立面二维曲线坐标下的数值模型。利用国外公开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表明模型能模拟波浪作用下底层分离涡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动力特性,对底层流动的紊动特性、床面剪切应力的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以及涡动结构的尺度分别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边界层 涡动沙纹 数学模型 沙波运动 紊动
下载PDF
粗糙度对边界层流动及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海鸥 叶楠 +2 位作者 王松 王萌 王忠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4-560,共7页
为了研究叶片表面粗糙度对边界层流动及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本文以T3系列平板转捩实验为对象,通过构建Gauss型粗糙表面来验证等效砂粒模型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采用商业软件ANSYS CFX对NASA Stage35型压气机进行了表面粗糙度的数值模... 为了研究叶片表面粗糙度对边界层流动及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本文以T3系列平板转捩实验为对象,通过构建Gauss型粗糙表面来验证等效砂粒模型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采用商业软件ANSYS CFX对NASA Stage35型压气机进行了表面粗糙度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等效砂粒模型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数值研究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当动叶表面粗糙度ks由1μm增大至100μm时,压气机峰值效率减小3.5%,对应工况点的压比减小0.8%,总温比升高0.4%。同时,粗糙度增加后的压气机最大压比与光滑情况下相比减小4.5%;计算得到了总损失系数ω和效率损失系数ζ与叶片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轴流压气机 表面粗糙度 边界层流动 等效沙粒模型 工作效率 压气机
下载PDF
夹砂层土壤Green-Ampt入渗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被引量:17
14
作者 范严伟 赵文举 +1 位作者 王昱 毕贵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99,共7页
对于土层夹砂结构,湿润锋穿过砂层上界面时,入渗率变为稳渗率。为确定各因素下夹砂层土壤的稳渗率,在Green-Ampt入渗模型基础上,引入导水度系数(小于1)来量化上层土壤的导水程度,建立了改进的夹砂层土壤Green-Ampt入渗模型。采用HYDRUS... 对于土层夹砂结构,湿润锋穿过砂层上界面时,入渗率变为稳渗率。为确定各因素下夹砂层土壤的稳渗率,在Green-Ampt入渗模型基础上,引入导水度系数(小于1)来量化上层土壤的导水程度,建立了改进的夹砂层土壤Green-Ampt入渗模型。采用HYDRUS-1D软件,模拟了不同土壤质地、初始含水率、压力水头、砂层埋深和砂层厚度条件下的稳渗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夹砂层土壤的入渗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稳渗率主要受土壤质地、压力水头和砂层埋深的影响。在相同压力水头、初始含水率和砂层厚度下模拟获得不同砂层埋深的稳渗率,并采用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拟合,求得导水度系数和进水吸力值。分析发现导水度系数变化较小,为简化计算,取其平均值0.9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土壤物理特性参数进气值倒数估算进水吸力的计算公式。利用秦王川地区的夹砂层土壤积水入渗试验及已有文献资料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待定参数少,计算误差基本在5%以内,且试验设计较简单,可为农田水分管理及工程防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数值分析 验证 层状夹砂土 稳渗率 改进Green-Ampt模型
下载PDF
薄层、薄互层地震反射时间域与频率域正演模拟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袁子龙 杨冰 王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20,共7页
由于地震勘探分辨率不高,使得每一个地震反射波都是由一组薄互层所产生的地震波相互叠加的结果,利用这样的地震资料进行常规的薄层、薄互层解释是十分困难的。本文对薄层、薄互层地震反射在时间域和频率域进行了正演模拟研究,制作了... 由于地震勘探分辨率不高,使得每一个地震反射波都是由一组薄互层所产生的地震波相互叠加的结果,利用这样的地震资料进行常规的薄层、薄互层解释是十分困难的。本文对薄层、薄互层地震反射在时间域和频率域进行了正演模拟研究,制作了砂岩楔状体及等厚互层砂岩厚度与振幅、频率关系曲线,揭示了振幅、频率、波形与砂岩发育程度及互层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振幅、频率和波形对汪家屯气田北块扶杨油层砂体进行了综合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薄互层 正演模拟 砂体预测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分层介质中桩端刺入的室内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16
作者 周健 李魁星 +1 位作者 郭建军 张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5-381,共7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可视化模型试验装置,进行分层介质中桩端刺入的宏细观试验,研究上覆软弱夹层对桩端刺入过程中桩端砂土变形的影响。试验表明,分层介质中桩端刺入存在端阻临界埋深,侧阻渐变趋势不同使得分层介质中达到极限端阻所需刺入深... 利用自行设计的可视化模型试验装置,进行分层介质中桩端刺入的宏细观试验,研究上覆软弱夹层对桩端刺入过程中桩端砂土变形的影响。试验表明,分层介质中桩端刺入存在端阻临界埋深,侧阻渐变趋势不同使得分层介质中达到极限端阻所需刺入深度小于纯砂介质。分层介质在细观上表现出桩端颗粒定向性的不同的演化规律。利用开发的三维非圆颗粒模块,对分层介质中桩端刺入的室内试验进行颗粒流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揭示桩刺入过程中桩端砂土的宏细观演化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桩端刺入 分层介质 纯砂 模型试验 颗粒流数值模拟 宏细观机制
下载PDF
夹砂层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邱玥 魏新平 +1 位作者 廖华胜 李连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1期120-123,共4页
针对土壤剖面多呈层状分布的特点,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和层位的有砂层的+土壤水分入渗问题。结果表明,有砂层的土壤不同粒径的夹层和不同层位的砂层都会影响水分的入渗情况。以均质粘土为参照,在相同层位处,粒径越大的夹层... 针对土壤剖面多呈层状分布的特点,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和层位的有砂层的+土壤水分入渗问题。结果表明,有砂层的土壤不同粒径的夹层和不同层位的砂层都会影响水分的入渗情况。以均质粘土为参照,在相同层位处,粒径越大的夹层砂,入渗越快,但入渗量越小;在相同粒径下,夹层越接近地面,入渗越快,入渗量越大。并验证了Green-Ampt和Kostiakov模型在土壤水分入渗中的应用,湿润峰到达夹层上层前入渗强度随时间越来越小,二者呈非线性关系;湿润峰到达夹层下层前入渗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砂层土壤 入渗 层位 Green—Ampt模型 Kostiakov模型
下载PDF
粗砂水力输送多峰阻力特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倪福生 赵立娟 +1 位作者 齐帜 顾磊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提出了实验中发现的一种挖泥船管道水力输送粗砂阻力特性的新类型——多峰阻力特性,而现有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应用两层模型方法,对出现多峰阻力特性的管道水力输送粗砂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多峰阻力特性与内部流动分层结... 提出了实验中发现的一种挖泥船管道水力输送粗砂阻力特性的新类型——多峰阻力特性,而现有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应用两层模型方法,对出现多峰阻力特性的管道水力输送粗砂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多峰阻力特性与内部流动分层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的多峰阻力特性的出现,是由于管道内部流动结构特性,如上下两层分界面位置、两层浓度差、速度差等,随着浆体水力输送平均速度的变化,出现了增减交替而非单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砂水力输送 多峰阻力特性 两层模型
下载PDF
用离散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气井金属网布筛管冲蚀寿命 被引量:9
19
作者 翟晓鹏 孟文波 +3 位作者 孔祥吉 王尔钧 黄熠 楼一珊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8-672,共5页
深水气井生产过程中高速流体携带储层砂粒冲蚀筛管易造成筛管防砂失效。目前室内挂片冲蚀实验仅考虑网布因素,预测的筛管冲蚀寿命误差较大。以气井出砂中常用的金属网布筛管为研究对象,建立全结构三维金属网布筛管数值模拟模型,利用离... 深水气井生产过程中高速流体携带储层砂粒冲蚀筛管易造成筛管防砂失效。目前室内挂片冲蚀实验仅考虑网布因素,预测的筛管冲蚀寿命误差较大。以气井出砂中常用的金属网布筛管为研究对象,建立全结构三维金属网布筛管数值模拟模型,利用离散颗粒流DPM方法模拟砂粒在筛管中流动冲蚀过程,分析不同流速和浓度下砂粒对金属网布速度分布和冲蚀速率影响,预测金属网布筛管冲蚀寿命。研究发现:(1)筛管冲蚀速率与流体速度呈指数关系,与含砂浓度呈线性关系;流速和含砂浓度越大,冲蚀速率越大;(2)筛网各层结构流速和冲蚀速率不同,入口流速0.5~2.0 m/s之间,第1层筛网流速和冲蚀速率是入口流速和冲蚀速率的2.32~4.20倍和10.91~15.96倍,第2层筛网流速和冲蚀速率是入口速度和冲蚀速率的1.60~2.10倍和3.00~5.58倍;(3)筛管冲蚀破坏首先发生在第1层筛网,筛管结构造成第1层筛网流速扩大是筛网冲蚀破坏的主要原因。利用离散流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不同流速下筛网冲蚀寿命,与现场监测寿命值对比,最小误差2.0%。该方法为气井金属网布筛管出砂冲蚀寿命预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气井 出砂 筛管 冲蚀速率 冲蚀模型
下载PDF
饱和砂层渗流冻结水热耦合模型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桦 林键 +1 位作者 王彬 荣传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44,共7页
为研究渗流作用下饱和砂层冻结规律,根据冻结过程中土体水分迁移及热量变化、热力学和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并考虑冻结过程中绝对孔隙率的降低对渗流的影响,基于Harlan水热耦合模型,建立了饱和砂层含相变全参数渗流冻结耦合数学模型,并应... 为研究渗流作用下饱和砂层冻结规律,根据冻结过程中土体水分迁移及热量变化、热力学和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并考虑冻结过程中绝对孔隙率的降低对渗流的影响,基于Harlan水热耦合模型,建立了饱和砂层含相变全参数渗流冻结耦合数学模型,并应用COMSOL有限元软件与MATLAB编程,实现了耦合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设计了相似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及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合理、有效,为今后渗流地层冻结的拓展研究提供可靠数学与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层 渗流冻结 水热耦合 多孔介质 模型试验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