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Label-Free Colorimetric Aptasensor Containing DNA Triplex Molecular Switch and AuNP Nanozyme for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Saxitoxin
1
作者 QI Xiaoyan LI Ling +5 位作者 YAN Xiaochen ZHAO Yinglin WANG Lele MA Rui WANG Sai MAO Xiangzha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343-1350,共8页
Saxitoxin(STX),one of the most toxic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discovered to date,is listed as a required item of aquatic product safety inspection worldwide.However,conven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for STX are limite... Saxitoxin(STX),one of the most toxic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discovered to date,is listed as a required item of aquatic product safety inspection worldwide.However,conven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for STX are limited by various issues,such as low sensitivity,complicated operations,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In this study,an aptamer-triplex molecular switch(APT-TMS)and gold nanoparticle(AuNP)nanozyme were combined to develop a label-free colorimetric aptasensor for the rapid and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STX.An anti-STX aptamer designed with pyrimidine arms and a purine chain was fabricated to form an APT-TMS.Specific binding between the aptamer and STX triggered the opening of the switch,which causes the purine chains to adsorb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AuNPs and enhances the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of the AuNP nanozyme toward 3,3’,5,5’-tetramethylbenzidine.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the proposed aptasensor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for STX,with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335.6 pmol L^(−1) and a linear range of 0.59-150 nmol L^(−1).Moreover,good recoveries of 82.70%-92.66%for shellfish and 88.97%-106.5%for seawater were obtained.The analysis c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1 h.The proposed design also offers a robust strategy to achieve detection of other marine toxin targets by altering the corresponding apta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xitoxin colorimetric aptasensor APTAMER triplex molecular switch AuNP nanozyme
下载PDF
Removal of saxitoxin and anatoxin-a by PAC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microcystin-LR and/or cyanobacterial cells 被引量:1
2
作者 Justin Rorar Laura Davila Garcia Teresa Cutrigh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61-170,共10页
Cyanobacteria can produce cyanotoxins such as microcystin-LR(MC),saxitoxin(STX),and anatoxin-a(ANTX-a)which are harmful to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Individual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STX and ANTX-a by powdered activat... Cyanobacteria can produce cyanotoxins such as microcystin-LR(MC),saxitoxin(STX),and anatoxin-a(ANTX-a)which are harmful to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Individual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STX and ANTX-a by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was investigated,aswell as when MC-LR and cyanobacteriawere present.Experimentswere conductedwith distilled water and then source water,using the PAC dosages,rapid mix/flocculation mixing intensities and contact times of two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northeast Ohio.At pH 8 and 9,STX removal was 47%-81%in distilled water and 46%-79%in source water,whereas it was 0-28%for pH 6 in distilled water and 31%-52%in source water.When 1.6μg/L or 20μg/L MC-LR was present with STX,STX removal was increased with PAC simultaneously removing 45%-65%of the 1.6μg/L MC-LR and 25%-95%of the 20μg/L MC-LR depending on the pH.ANTX-a removal at pH 6 was 29%-37%for distilled water and 80%for source water,whereas it was 10%-26%for pH 8 in distilled water and 28%for pH 9 in source water.The presence of cyanobacteria cells decreased ANTX-a removal by at least 18%.When 20μg/L MC-LR was present with ANTX-a in source water,59%-73%ANTX-a and 48%-77%of MCLR was removed at pH 9 depending on the PAC dose.In general,a higher PAC dose led to higher cyanotoxin removals.This study also documented that multiple cyanotoxins can be effectively removed by PAC for water at pH’s between 6 and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CYANOTOXINS Cyanobacteria PAC MICROCYSTIN saxitoxin ANATOXIN-A
原文传递
非标记型适配体传感器对石房蛤毒素的高灵敏度检测
3
作者 奚潇雨 刘英 +1 位作者 连志兰 陆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荧光染料噻唑橙和核酸适配体45e-1的非标记型适配体传感器,以快速、灵敏地检测石房蛤毒素(STX)。方法将50 nmol/L 45e-1溶解在缓冲液(20 mmol/L Tris-HCl、100 mmol/L NaCl、2.5 mmol/L MgCl_(2)、5 mmol/L KCl,pH=7.5)中,... 目的建立基于荧光染料噻唑橙和核酸适配体45e-1的非标记型适配体传感器,以快速、灵敏地检测石房蛤毒素(STX)。方法将50 nmol/L 45e-1溶解在缓冲液(20 mmol/L Tris-HCl、100 mmol/L NaCl、2.5 mmol/L MgCl_(2)、5 mmol/L KCl,pH=7.5)中,在95℃水浴中加热10 min,冰水浴中冷却5 min。随后加入STX标准溶液,充分混匀,室温孵育10 min后。再加入噻唑橙溶液,添加缓冲液使反应体系体积为100μL,充分混合后室温孵育2 min。最后在496 nm激发波长下测定体系的荧光强度。结果当噻唑橙与45e-1的摩尔浓度比为5∶1、噻唑橙与45e-1的孵育时间为2 min、STX与45e-1的孵育时间为10 min、Mg^(2+)的浓度为2.5 mmol/L、K^(+)的浓度为5 mmol/L时,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与STX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线性方程为Y=3639.8X+2341.5[R^(2)=0.9725,X为STX浓度(nmol/L)的常用对数],检测限为0.67 nmol/L,对其他常见海洋毒素的交叉反应可以忽略。在海水中,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0.7%~108.7%,RSD为7.1%~10.9%。结论所建立的非标记型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定量检测STX,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记型 噻唑橙 石房蛤毒素 适配体传感器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忠祎 童朝阳 +1 位作者 刘忠渊 穆晞惠 《防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是一种海洋生物毒素,具有毒性强、分布广、提取难和解毒难等特点。为了确保海洋生态资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亟须发展多种STX检测方法,实现对STX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本文对STX检测方法进行了调研分析,重点探讨了... 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是一种海洋生物毒素,具有毒性强、分布广、提取难和解毒难等特点。为了确保海洋生态资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亟须发展多种STX检测方法,实现对STX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本文对STX检测方法进行了调研分析,重点探讨了色谱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检测法等方法在STX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评述了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STX检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生物检测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中的3种蓝藻毒素
5
作者 黎志轩 湛社霞 +2 位作者 李志土 张长立 赵倩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8-892,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石房蛤毒素(STX)、拟柱胞藻毒素(CYN)、鱼腥藻毒素(AnTX)3种蓝藻毒素的分析方法。通过考察色谱柱、流动相和梯度洗脱程序对分离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色谱、质谱条件。结果表明:采用HSS T3柱,以甲...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石房蛤毒素(STX)、拟柱胞藻毒素(CYN)、鱼腥藻毒素(AnTX)3种蓝藻毒素的分析方法。通过考察色谱柱、流动相和梯度洗脱程序对分离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色谱、质谱条件。结果表明:采用HSS T3柱,以甲酸水溶液(0.1%)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种目标物可获得有效分离。STX、CYN、AnTX的方法检出限(LOD)为0.018、0.009、0.013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在0.50μg/L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102%~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7%~5.2%。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水体中3种低浓度蓝藻毒素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鱼腥藻毒素 石房蛤毒素 拟柱胞藻毒素
下载PDF
通过氮浓度调节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产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晗华 石岩峻 丛威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8-441,共4页
初步研究了培养基中氮浓度及补加氮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产量的影响.低氮(88.2μmol/L)条件下藻细胞具有较高的比生长速率(0.60d?1),是高氮(882μmol/L)下的约1.2倍.低氮下在藻细胞对数生长的末期(第10天)补加氮(至高氮水平)导致塔玛亚... 初步研究了培养基中氮浓度及补加氮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产量的影响.低氮(88.2μmol/L)条件下藻细胞具有较高的比生长速率(0.60d?1),是高氮(882μmol/L)下的约1.2倍.低氮下在藻细胞对数生长的末期(第10天)补加氮(至高氮水平)导致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最大细胞密度(48.5×103mL?1)明显增加,分别是低氮(6.28×103mL?1)和高氮(21×103mL?1)下的7.7和2.3倍;最大单位细胞毒素含量(1.26pg/cell)和产量(43.51μg/L)分别是低氮(1.09pg/cell和6.49μg/L)和高氮(0.88pg/cell和13.18μg/L)下的1.2,1.4倍和6.7,3.3倍.结果显示,在培养基中低水平氮、磷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的毒素合成增加,其中特别是磷限制条件下,藻细胞的毒素含量增加更为显著.通过低氮下补加氮源以维持培养基中的低氮水平,可以显著促进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的毒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贝类毒素 毒素产量 氮浓度调节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外周降压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洁生 彭志英 陈矿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62,共4页
采用心血管导管术 ,研究了石房蛤毒素对外周血压的降低作用是否与心脏有关。结果表明 ,0 .4 MU/ kg STX即对鳗鱼外周血压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这种降低的作用与心脏收缩力下降呈平行关系。STX对心脏的作用在于阻滞其传导系统 ,阻滞部位... 采用心血管导管术 ,研究了石房蛤毒素对外周血压的降低作用是否与心脏有关。结果表明 ,0 .4 MU/ kg STX即对鳗鱼外周血压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这种降低的作用与心脏收缩力下降呈平行关系。STX对心脏的作用在于阻滞其传导系统 ,阻滞部位最易发生在房室结 ,其次为心室和心房肌细胞间 ,对心肌本身并无明显的影响。肾上腺素预处理不能对抗STX降压作用 ,但可使血压恢复时间加快。 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 ( 0 .5mg/ kg)预处理可使STX降压作用加强 ,恢复时间延长 ,表明儿茶酚胺可能参与 STX降压后的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蛤仔 毒素 血压 鳗鱼 降压作用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8
作者 许道艳 刘磊 +1 位作者 刘仁沿 梁玉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麻痹性贝毒(PSP)的单克隆抗体,以便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甲醛法将半抗原石房蛤毒素(STX)与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STX-KLH,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麻痹性贝毒(PSP)的单克隆抗体,以便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甲醛法将半抗原石房蛤毒素(STX)与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STX-KLH,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克隆,HAT选择培养杂交瘤细胞,利用ELISA方法筛选出分泌抗STX-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小鼠体内诱生腹水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结果:共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麻痹性贝毒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建立了分析检测麻痹性贝毒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对PSP中STX组分的检出限为20 ng/ml,IC50为220 ng/ml;对GTX2/3的检出限为10 ng/ml,IC50为50 ng/ml。结论:所制备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研制高质量的国产快速检测麻痹性贝毒ELISA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石房蛤毒素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闫东明 于师宇 +5 位作者 任洪林 周玉 孟宪梅 林超 柳增善 卢士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完全抗原STX-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S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为IgM。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单抗,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4... 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完全抗原STX-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S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为IgM。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单抗,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400,抗体亲和常数为3.71×106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抗原偶联 单克隆抗体 亲和常数
下载PDF
生物膜干涉法研究STX与适配体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欣 胡波 +3 位作者 高顺祥 刘德婧 孙铭娟 王梁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石房蛤毒素与其适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生物膜干涉法测定石房蛤毒素与适配体间的亲和常数,结合常数及解离常数,以其类似物河豚毒素和随机序列分析该适配体的特异性。结果该适配体可以与石房蛤毒素结合,Kd值为7.44μM,且... 目的研究石房蛤毒素与其适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生物膜干涉法测定石房蛤毒素与适配体间的亲和常数,结合常数及解离常数,以其类似物河豚毒素和随机序列分析该适配体的特异性。结果该适配体可以与石房蛤毒素结合,Kd值为7.44μM,且不与河豚毒素结合。随机序列以较低的亲和力与石房蛤毒素结合。结论该适配体可以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其与石房蛤毒素的亲和力与稳定性,以用于石房蛤毒素的检测,并用于石房蛤毒素的中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石房蛤毒素 相互作用 膜干涉技术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免疫亲和柱制备及柱效测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亚军 朱波 +2 位作者 伦丽丽 徐娜 梁玉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4期4565-4571,共7页
目的阐明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免疫亲和柱对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亲和作用。方法通过纯化的STX单克隆抗体与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4B)制备STX免疫亲和柱,采用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标液进行过柱... 目的阐明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免疫亲和柱对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亲和作用。方法通过纯化的STX单克隆抗体与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4B)制备STX免疫亲和柱,采用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标液进行过柱实验,优化上柱条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进行毒素检测。结果STX免疫亲和柱对新石房蛤毒素(neosaxitoxin,neo-STX)、脱氨甲酰基新石房蛤毒素(decarbamoylneosaxitoxin dihydrochloride,dcneo-STX)、膝沟藻毒素1(gonyautoxin-1,GTX1)、膝沟藻毒素4(gonyautoxin-4, GTX4)基本没有亲和力作用;而对7种PSP的亲和力强弱顺序为:STX>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5(gonyautoxin-5, GTX5)>脱氨甲酰基石房蛤毒素(decarbamoylsaxitoxin dihydrochloride, dcSTX)>膝沟藻毒素3(gonyautoxin-3,GTX3)>脱氨甲酰基膝沟藻毒素3(decarbamoylgonyautoxin-3,dcGTX3)>脱氨甲酰基膝沟藻毒素2(decarbamoylgonyautoxin-2, dcGTX2)>膝沟藻毒素2(gonyautoxin-2, GTX2),其中对STX、GTX5、dcSTX、GTX3的回收率为61.2%~99.0%。结论该STX免疫亲和柱对STX、GTX5、dcSTX、GTX3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能够满足样品检测前处理的要求,为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提取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技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回收率
下载PDF
Effect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on Toxin Production by Alexandrium tamarense 被引量:6
12
作者 CHANG-HAI WANG, YI-YUN WANG, YING-YING SUN, AND XIAN-TANG XIE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Liaoning, Chin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0-347,共8页
Objective Impact of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a marine dinoflagellate, Alexandrium tamarense CI01, on the growth and toxin production of the algae in batch culture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Pronounced c... Objective Impact of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a marine dinoflagellate, Alexandrium tamarense CI01, on the growth and toxin production of the algae in batch culture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Pronounced changes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algal culture were observed when the culture wa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a mixture of penicillin and streptomycin. Results In the presence of antibiotics at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0 u/mL in culture medium, both algal growth and toxin yield increased marked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ntibiotics was increased to 500 u/mL, the microalgal growth was inhibited, but resumed in a few days to eventually reach the same level of growth and toxin production as at the lower dose of the antibiotics. When the antibiotics were present at a concentration of 1 000 u/mL, the algal growth was inhibited permanently.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tibiotics can enhance algal growth and toxin production not only through their inhibition of the growth and hence competition for nutrients, but also through their effects on the physiology of the alg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xandrium tamarense Harmful algal bloom Antibiotic TOXIN saxitoxin
下载PDF
河豚毒素及石房蛤毒素拮抗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力娟 马学斌 郭建巍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6期2901-2903,共3页
河豚毒素(TTX)和石房哈毒素(STX)均是剧毒的非蛋白毒素,极微量即可置人于死地。TTX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睾丸、卵巢、肝、脾、眼球和血液内;STX主要来源于海洋或淡水中的某些有毒藻类,并通过食物链蓄积于贝类蟹类等水产品中。以往的研究已... 河豚毒素(TTX)和石房哈毒素(STX)均是剧毒的非蛋白毒素,极微量即可置人于死地。TTX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睾丸、卵巢、肝、脾、眼球和血液内;STX主要来源于海洋或淡水中的某些有毒藻类,并通过食物链蓄积于贝类蟹类等水产品中。以往的研究已经明确了这两种毒素的理化性质及中毒机制,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两种毒素的拮抗剂,如单链抗体片段、人造雪卡毒素、4-氨基吡啶及其衍生物、新鲜余甘果汁及S-P剂、新斯的明和东莨菪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石房蛤毒素 拮抗剂
下载PDF
蓝细菌神经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应天翼 余涛 姚戈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2年第6期891-895,共5页
蓝细菌飞速繁殖形成水华能够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某些蓝细菌由于能够产生毒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对于产神经毒素的蓝细菌一直研究较少。我们对蓝细菌神经毒素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蓝细菌 神经毒素 石房蛤毒素
下载PDF
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毒素对小白鼠血液学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陈勇 刘洁生 杨维东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5-197,共3页
为研究水华束丝藻粗提物进入小鼠血液后不同时间的毒性作用情况。通过培养水华束丝藻来提取石房蛤毒素 ,计算各种细胞的数量和成分变化来分析毒素对血液学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白鼠在 0 5Mu mlSTX中毒后 3 0分钟、6、12、... 为研究水华束丝藻粗提物进入小鼠血液后不同时间的毒性作用情况。通过培养水华束丝藻来提取石房蛤毒素 ,计算各种细胞的数量和成分变化来分析毒素对血液学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白鼠在 0 5Mu mlSTX中毒后 3 0分钟、6、12、2 4小时 ,其血液中各血细胞数量发生程度不一的变化。其中 ,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受影响不明显 ;而白细胞的变化则比较显著 ,约 3 0分钟时的变化最显著 ,随着时间的延长 ,其变化越不显著 ,即毒素对小白鼠血液各生理指标的影响随时间而减弱 ,2 4小时后小白鼠的血液各生理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水华束丝藻粗提物中毒素和酸共同作用于小鼠血液 ,但它们作用的先后不同。pH5 3 ,0 5MU ml的STX进入小白鼠血液后 ,12h之前STX毒素的毒力作用占主导 ,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束丝藻 石房蛤毒素 血细胞数量 生理指标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连云港海州湾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林祥田 张明生 +1 位作者 王志坚 张元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为分析连云港地区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特征,对连云港海州湾织纹螺进行形态鉴定,收集近年麻痹性贝类中毒资料,应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检测螺肉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连云港海州湾存有4种织纹螺,其中以半褶织纹螺含麻痹性贝类毒素量高(1.6&#... 为分析连云港地区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特征,对连云港海州湾织纹螺进行形态鉴定,收集近年麻痹性贝类中毒资料,应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检测螺肉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连云港海州湾存有4种织纹螺,其中以半褶织纹螺含麻痹性贝类毒素量高(1.6×103μg100g螺肉),并导致连云港地区10起、银川1起麻痹性贝类中毒;1992年还发生一起由泥螺引起的麻痹性贝类中毒。中毒者均表现为下行性神经麻痹症状,重者致死。鉴于海洋污染的严重性,为保障海洋贝类的食用安全,应对贝类进行毒素等安全指标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蛤蚌毒素 小鼠
下载PDF
麻痹性贝类毒素受体蛋白Saxiphilin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玲 吕敬章 +3 位作者 张恒 葛丽雅 杨凯 汤慕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728-1732,共5页
麻痹性贝类毒素受体蛋白(Saxiphilin,SAX)是一种单体可溶性蛋白,属于转铁蛋白家族,具有转铁蛋白相似的组织分布但其不与Fe^(3+)结合,可能是一种转运和隔离内源性的有机分子的载体。SAX可高特异性地结合石房蛤毒素等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受体蛋白(Saxiphilin,SAX)是一种单体可溶性蛋白,属于转铁蛋白家族,具有转铁蛋白相似的组织分布但其不与Fe^(3+)结合,可能是一种转运和隔离内源性的有机分子的载体。SAX可高特异性地结合石房蛤毒素等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但不与竞争物河豚毒素结合,SAX广泛分布于牛蛙、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以及爬行动物中,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获取SAX,一是通过动物体内提取,另一种是通过体内基因表达。本文从SAX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研究、分子进化等方面综述了该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本身的研究工作,展望了SAX受体蛋白建立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揭示了SAX在贝类毒素检测及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xiphilin 麻痹性贝类毒素 石房蛤毒素 转铁蛋白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结合靶点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周蓉 欧阳生群 +1 位作者 王梁华 焦炳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437-442,共6页
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是已知毒性最强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和健康,但也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本文概述了STX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与性质,总结了近年来报道的STX的结合靶点及其结合的结构基础。STX既能结合Na+、K+、... 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是已知毒性最强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和健康,但也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本文概述了STX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与性质,总结了近年来报道的STX的结合靶点及其结合的结构基础。STX既能结合Na+、K+、Ca2+通道抑制通道离子流,也能被牛蛙的Saxiphilin蛋白及河鲀STX/TTX结合蛋白结合从而使机体免于STX毒性作用。此外,除了作为STX代谢酶的底物,STX还影响机体一氧化氮合酶、抗氧化酶等的活性。本文基于这些靶标对STX发挥活性的机制进行全面探讨,对STX麻醉、镇痛等方面的药用价值和STX解毒剂的研发进行初步讨论,期望能够为后续STX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离子通道 抑制剂 麻痹性贝类毒素受体蛋白 解毒剂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卡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奕雯 《渔业研究》 2020年第6期614-621,共8页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赤潮生物毒素,其主要毒素为石房蛤毒素。本研究对一种石房蛤毒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卡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经试验,该试纸卡在贝类产品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对石房蛤毒素的检测限为500...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赤潮生物毒素,其主要毒素为石房蛤毒素。本研究对一种石房蛤毒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卡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经试验,该试纸卡在贝类产品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对石房蛤毒素的检测限为500μg/kg。同时,用试纸卡对30个不同贝类实际样品中的石房蛤毒素进行检测,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完全一致,单个样品检测耗时约20 min。结果表明,该试纸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便捷、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现场检测需要,可供基层监管部门开展麻痹性贝毒快速检测筛查工作,对提高赤潮期间贝类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石房蛤毒素 快速检测 贝类
下载PDF
颜色区分可视化快速检测石房蛤毒素新方法研究
20
作者 付诗兰 林玲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8年第5期6-11,共6页
基于免疫竞争法和金纳米棒,本论文构建了一种颜色区分可视化检测石房蛤毒素(STX)的新方法。所构建的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高通量、不需要大型仪器等明显优势。所建立的颜色区分可视化方法通过裸眼观测可以... 基于免疫竞争法和金纳米棒,本论文构建了一种颜色区分可视化检测石房蛤毒素(STX)的新方法。所构建的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高通量、不需要大型仪器等明显优势。所建立的颜色区分可视化方法通过裸眼观测可以在120分钟内检测低至0.02 ng/mL的石房蛤毒素。5次重复实验得到的颜色相同,对于阳性样品确认率为100%。本方法的建立有望为海产品中微量石房蛤毒素的现场快速和高通量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毒 石房蛤毒素 纳米金棒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