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Thallium on Thin Film Mercury Electrode: Voltammetric,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hronoamperometric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tudies
1
作者 Abdoulkadri Ayouba Mahamane Boubié Guel Paul-Louis Fabre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AS 2022年第11期415-430,共16页
Thallium is a heavy metal highly toxic to the biosphere. It can be determined by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after deposition on mercury film.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conditions and mechanisms of deposit... Thallium is a heavy metal highly toxic to the biosphere. It can be determined by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after deposition on mercury film.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conditions and mechanisms of deposition of Hg on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Tl on Hg film by cyclic voltammetr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hronoamperometry and impedance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a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a 3D Hg phase on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Similarly, the electrodeposition of Tl on Hg follows a 3D three-dimensional nucleation with diffusion controlled growth. The impedance measurements reveal an easier charge transfer on the Tl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ALLIUM Mercury Film Cyclic Voltammetr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mpedance Measurements
下载PDF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percolating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in V_(2)O_(3) using scanning microwave impedance microscopy
2
作者 Weiyan Lin Huanyu Zhang +9 位作者 Yoav Kalcheim Xinchen Zhou Fubao Yang Yang Shi Yang Feng Yihua Wang Jiping Huang Ivan KSchuller Xiaodong Zhou Jian She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12-118,共7页
Using the extensively studied V_(2)O_(3) as a prototype system, we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ercolation in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MIT). We apply scanning microwave impedance microscopy to directly determine the met... Using the extensively studied V_(2)O_(3) as a prototype system, we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ercolation in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MIT). We apply scanning microwave impedance microscopy to directly determine the metallic phase fraction p and relate it to the macroscopic conductance G, which shows a sudden jump when p reaches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Interestingly, the conductance G exhibits a hysteretic behavior against p, suggesting two different percolating processes upon cooling and warming. Based on our image analysis and model simulation, we ascribe such hysteretic behavior to different domain nucleation and growth processes between cooling and warming, which is likely caused by the decoupled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transitions in V_(2)O_(3) during MIT. Our work provides a microscopic view of how the interplay of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degrees of freedom affects MIT in strongly correlate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ic phase separation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percolation theory scanning microwave impedance microscopy
原文传递
Effectiveness of Sodium Silicate on the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AA7075-T6 Aluminium Alloy in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3
作者 Francesco Rosalbino Giorgio Scavino Graziano Ubertalli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24年第4期53-65,共13页
The influence of sodium silicat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luminium alloy 7075-T6 in 0.1 M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open circuit potential (OCP)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tec... The influence of sodium silicat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luminium alloy 7075-T6 in 0.1 M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open circuit potential (OCP)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techniqu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A7075-T6 surface. Silicat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orrosion deterioration and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Na<sub>2</sub>SiO<sub>3</sub>.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mechanism involves the formation of a protective film over the alloy surface by adsorption of aluminosilicate anions from solution, as has also been suggested by others in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ium Alloy 7075-T6 SILICATE Sodium Chlorid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下载PDF
不锈钢钝化膜形成和破坏过程的原位ECSTM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艳玲 胡融刚 +1 位作者 邵敏华 林昌健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65-970,共6页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原位研究不同电位下不锈钢在 0.5M H2SO4十 0.02M NaCl溶液中表面形貌的动态行为,并讨论电位对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EIS)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锈钢在活化-钝化过渡区...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原位研究不同电位下不锈钢在 0.5M H2SO4十 0.02M NaCl溶液中表面形貌的动态行为,并讨论电位对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EIS)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锈钢在活化-钝化过渡区电位表面粗糙度最大;进入钝化区后,在钝化膜完整处,电位越高,表面粗糙度越小,钝化膜呈有序生长, 在钝化膜薄弱处.电位控制在0.2V时,钝化膜最为完整 在0.5V时,表面微点蚀坑开始萌生,电位为0.8V时,已有的微点蚀坑有所生长,不锈钢表面ECSTM形貌与电化学阻抗谱测量呈对应关系:电位为 0.2V时,表面钝化膜最为完整,阻抗最大;电位为 0.5V时,在钝化膜薄弱处萌生点蚀坑,钝化膜阻抗有所下降;电位为0.8V时,钝化膜完整处得到明显的整平,阻抗相比0.5V时明显提高,但由于已萌生的微点蚀坑开始生长,阻抗相比 0.2 V时仍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扫描隧道显微技术 电化学阻抗谱 钝化 点腐蚀
下载PDF
镀锡薄钢板在功能饮料中的腐蚀行为(英文) 被引量:14
5
作者 夏大海 宋诗哲 +2 位作者 王吉会 毕慧超 韩哲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结合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镀锡薄钢板在功能饮料中的腐蚀过程并探讨了腐蚀机制.结果表明:浸泡前期,EIS低频阻抗模值的增...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结合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镀锡薄钢板在功能饮料中的腐蚀过程并探讨了腐蚀机制.结果表明:浸泡前期,EIS低频阻抗模值的增加与前31h镀锡薄钢板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有关;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EIS低频阻抗模值有所下降,这与腐蚀产物膜的部分脱落以及暴露的基底金属碳钢的腐蚀有关.镀锡薄钢板在功能饮料中浸泡24天后其表面的腐蚀产物膜由外层的富锡层和内层的富铁层组成,XPS结果表明其成分主要是Sn(Ⅱ)/Sn(Ⅳ)与柠檬酸阴离子及Fe(Ⅲ)与柠檬酸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其腐蚀类型主要是功能饮料中的有机酸对镀锡薄钢板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薄钢板 功能饮料 腐蚀机制 电化学阻抗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扫描探针显微镜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绝缘强度及耐蚀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蒋百灵 夏天 +1 位作者 时惠英 雷念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85,共4页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MB8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一层陶瓷层,利用电击穿试验、盐雾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陶瓷层的绝缘强度Eb 和耐蚀性,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陶瓷层的形貌结构。结果表明:恒流条件下,随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陶瓷层的厚度增加,...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MB8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一层陶瓷层,利用电击穿试验、盐雾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陶瓷层的绝缘强度Eb 和耐蚀性,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陶瓷层的形貌结构。结果表明:恒流条件下,随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陶瓷层的厚度增加,陶瓷层内的显微缺陷增多,致密性下降;陶瓷层的绝缘强度(Eb)和耐蚀性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陶瓷层的致密性越高,绝缘强度(Eb)越大,耐蚀性也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绝缘强度 耐蚀性
下载PDF
X70管线钢在HCO_3^-/CO_3^(2-)体系中表面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胡钢 许淳淳 +1 位作者 池琳 王紫色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1-334,共4页
采用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X70管线钢在0.5 mol/L Na2CO3+1 mol/L NaHCO3溶液中的阳极极化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XPS和SEM对表面膜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70管线钢在阳极极化过程中分别于-600 mV和-350 mV电位处... 采用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X70管线钢在0.5 mol/L Na2CO3+1 mol/L NaHCO3溶液中的阳极极化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XPS和SEM对表面膜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70管线钢在阳极极化过程中分别于-600 mV和-350 mV电位处出现2个阳极电流峰;-600 mV时电极表面的反应阻力较小,表面膜主要由FeCO3、Fe2(OH)2CO3和FeOOH等化合物组成,表面膜上存在较多的微孔缺陷,处在一个不稳定状态,表面膜的保护性能较差;-350 mV时电极表面的反应电阻较大,表面膜主要由铁的氧化物Fe2O3和Fe3O4组成,表面膜具有较好的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管线钢 表面膜 交流阻抗(EIS) X光电子能谱(XPS) 扫面电镜(SEM)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0.99)Y_(0.01)FePO_4的制备 被引量:15
8
作者 曲涛 田彦文 +1 位作者 钟参云 翟玉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4-696,共3页
橄榄石型LiFePO4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的理论容量为170mAh/g。具有价格便宜、环境友好、无毒、无吸湿性、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LiFePO4的室温电导率低,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为改善其电... 橄榄石型LiFePO4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的理论容量为170mAh/g。具有价格便宜、环境友好、无毒、无吸湿性、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LiFePO4的室温电导率低,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为改善其电导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固相法掺杂稀土元素Y合成Li0.99Y0.01FePO4,结果表明,掺杂后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室温初始放电容量为129.9mAh/g,循环15次后几乎没有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0.99Y0.01FePO4 稀土
下载PDF
InP/In_xGa_(1-x)As异质结构中Zn元素的扩散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富 唐恒敬 +7 位作者 李淘 朱耀明 汪洋 殷豪 李天信 缪国庆 李雪 龚海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1-956,共6页
采用闭管扩散方式实现了Zn元素在晶格匹配InP/In0.53Ga0.47As及晶格失配InP/In0.82Ga0.18As两种异质结构材料中的P型掺杂,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以及扫描电容显微技术(SCM)对Zn在两种材料中的扩散机制进行了研究。SIMS测试表明:Zn元素... 采用闭管扩散方式实现了Zn元素在晶格匹配InP/In0.53Ga0.47As及晶格失配InP/In0.82Ga0.18As两种异质结构材料中的P型掺杂,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以及扫描电容显微技术(SCM)对Zn在两种材料中的扩散机制进行了研究。SIMS测试表明:Zn元素在晶格失配材料中的扩散速度远大于在晶格匹配材料中的扩散速度,而SCM测试表明:两种材料中的实际PN结深度与SIMS测得的Zn扩散深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这是由于扩散进入材料中的Zn元素并没有被完全激活,而晶格失配材料中Zn的激活效率相对更低,使得晶格失配材料中Zn元素扩散深度与PN结深度的差值更大。SCM法是一种新颖快捷的半导体结深测试法,对于半导体器件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 扫描电容显微技术 ZN扩散
下载PDF
新型纳米阻抗显微镜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喜冬 杜贤算 张进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1,共5页
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新型纳米阻抗显微镜(STM-NIM)能够测量材料表面的纳米微区阻抗性质并具有分辨率高的突出优点,但传统STM前置放大器的频率带宽不能满足STM-NIM测量模式的要求,因而需要设计新型前置放大器。STM-NIM前置放大器必须在... 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新型纳米阻抗显微镜(STM-NIM)能够测量材料表面的纳米微区阻抗性质并具有分辨率高的突出优点,但传统STM前置放大器的频率带宽不能满足STM-NIM测量模式的要求,因而需要设计新型前置放大器。STM-NIM前置放大器必须在噪声和频率带宽两方面同时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本文利用STM及NIM信号的特点,通过将信号一分为二并对电路进行优化,研制出了满足STM-NIM测量要求的新型前置放大器。测试表明,该前置放大器能同时用于NIM阻抗测量和STM形貌扫描;其NIM信号的频率带宽达到300 kHz;其STM信号的噪声约为0.8 mV,能满足原子级分辨成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纳米阻抗显微镜 前置放大器 噪声 带宽
下载PDF
醛酮胺缩合物酸化缓蚀剂DW-3的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李 冯拉俊 +2 位作者 白方林 王红艳 卢永斌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1-705,共5页
以环己胺、甲醛和芳香酮为原料,通过醛酮胺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适用于P110钢的酸化缓蚀剂DW-3。借助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机理以及试片表面成膜... 以环己胺、甲醛和芳香酮为原料,通过醛酮胺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适用于P110钢的酸化缓蚀剂DW-3。借助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机理以及试片表面成膜情况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该产物分子结构符合预先设定结构。静态失重法结果表明,随着该缓蚀剂浓度的增加,P110钢试片在15%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随之减小,并且缓蚀剂浓度与缓蚀效率的关系进一步阐明该缓蚀剂在P110钢试片表面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等温模型。电化学极化曲线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该缓蚀剂在P110钢表面形成了明显的保护性膜,并且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过程为主、作用机理属于"几何覆盖效应"的混合型缓蚀剂,能够有效地减小P110钢在酸液中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合成 结构表征 电化学阻抗谱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高温固相合成锂锰氧正极材料LiMn_(0.9)Mo_(0.1)O_2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冬如 黄可龙 +1 位作者 唐爱东 邹啸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688,691,共3页
利用高温固相分段加热法合成锂锰氧正极材料LiMn0.9Mo0.1O2,并对其进行了常温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镜扫描等电化学性能测试。在2.0~4.3V电压范围内,其首次充电容量为160mAh/g,放电容量为158mAh/g;经1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充电... 利用高温固相分段加热法合成锂锰氧正极材料LiMn0.9Mo0.1O2,并对其进行了常温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镜扫描等电化学性能测试。在2.0~4.3V电压范围内,其首次充电容量为160mAh/g,放电容量为158mAh/g;经1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充电容量为156mAh/g,放电容量为155mAh/g(对极为锂片);经SEM检测,该正极材料主要为正交型锂锰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锰氧正极材料 高温固相合成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电镜扫描
下载PDF
拉应力与电偶因素对2E12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腾飞 刘道新 +3 位作者 史平安 尹益辉 周宏亮 刘剑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5-1220,共6页
为探讨应力和电偶双重因素对2E12-T3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应力腐蚀试验,电偶腐蚀试验以及电化学阻抗技术、金相技术、扫描电镜分析技术,研究了应力和电偶双重因素对铝合金腐蚀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E12-T3在NaCl-H2O2溶... 为探讨应力和电偶双重因素对2E12-T3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应力腐蚀试验,电偶腐蚀试验以及电化学阻抗技术、金相技术、扫描电镜分析技术,研究了应力和电偶双重因素对铝合金腐蚀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E12-T3在NaCl-H2O2溶液中具有很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未偶接不锈钢时,随着所受外加拉应力水平的提高,铝合金表面阻抗略有降低,合金抗腐蚀能力下降,外加拉应力提高了铝合金的腐蚀敏感程度。偶接不锈钢后,同应力条件下的阻抗值较偶接前低很多,并且相同应力水平下的断裂时间缩短为未偶接时的1/3,电偶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应力因素和电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铝合金腐蚀敏感性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E12铝合金 力学 电偶因素 应力腐蚀 交流阻抗
下载PDF
楔焊键合分离界面特性及阻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军辉 韩雷 钟掘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认识超声键合机理,设计粗铝线楔焊键合试验,对分离的楔焊界面进行扫描电镜和EDS能谱仪测试分析,用GDS-820示波器采集电信号分析压电陶瓷(PZT)驱动的输入阻抗特性。结果表明,超声键合的界面模式形如脊皱圆环,中心和外边是未结合的摩擦... 为认识超声键合机理,设计粗铝线楔焊键合试验,对分离的楔焊界面进行扫描电镜和EDS能谱仪测试分析,用GDS-820示波器采集电信号分析压电陶瓷(PZT)驱动的输入阻抗特性。结果表明,超声键合的界面模式形如脊皱圆环,中心和外边是未结合的摩擦痕,脊皱构成强度,相同参数条件下,一焊脊皱峰、输入阻抗大于二焊,一焊键合强度高于二焊。PZT的输入阻抗分析的结论与界面微结构判断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楔焊键合 微结构
下载PDF
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表征Au环微电极 被引量:1
15
作者 景蔚萱 蒋庄德 朱明智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9年第8期587-591,共5页
介绍了Au环微电极的制备和表征方法,该Au环微电极有望在电化学、生物MEMS等方面得到应用。首先设计专用夹具,并在直径为125μm的光纤基底上用电子束蒸发系统沉积厚度为300nm的Au膜;然后在所沉积的Au膜上用真空沉积系统淀积700nm厚的Pary... 介绍了Au环微电极的制备和表征方法,该Au环微电极有望在电化学、生物MEMS等方面得到应用。首先设计专用夹具,并在直径为125μm的光纤基底上用电子束蒸发系统沉积厚度为300nm的Au膜;然后在所沉积的Au膜上用真空沉积系统淀积700nm厚的Parylene钝化层;最后切断沉积有多层薄膜的光纤并形成Au环电极。用扫描电镜(SEM)表征所沉积薄膜及其界面处的结合质量;在室温下用电化学工作站在可逆系统中对Au环电极进行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及其界面处的结合质量良好;循环伏安响应曲线为典型的S形;交流阻抗谱和Randels等效电路一致;所制备的Au环电极具备微电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沉积系统 真空蒸镀系统 扫描电子显微镜 循环伏安法 交流阻抗谱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不锈钢腐蚀行为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建富 李进 +1 位作者 敬朝文 吴芳芳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3年第4期1-7,24,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金属表面元素分析、交流阻抗以及极化曲线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循环冷却水中SRB对SS316L和SS317L两种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试验前期,SRB较易吸附在SS317L表面,钝化膜被破坏,SS316L与SS317L腐蚀速率增大且在10 d... 利用扫描电镜(SEM)、金属表面元素分析、交流阻抗以及极化曲线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循环冷却水中SRB对SS316L和SS317L两种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试验前期,SRB较易吸附在SS317L表面,钝化膜被破坏,SS316L与SS317L腐蚀速率增大且在10 d达到最大;浸泡中期,SS316L成膜速度较快于SS317L,生物膜对不锈钢表面起到保护作用,阻塞了导电通路,使腐蚀速率减小;浸泡后期,不锈钢表面生物膜被破坏,腐蚀速率增大。SS317L极化电阻较大,Mo和Cr含量较多,钝化膜不易被破坏,耐蚀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不锈钢 扫描电镜 交流阻抗 极化曲线
下载PDF
聚苯胺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形貌、阻抗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秋红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86-88,92,共4页
运用循环伏安(CV)法制取聚苯胺,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阻抗谱(EIS)等手段,对聚苯胺的表面形貌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了聚苯胺覆盖Pt电极的阻抗模型.实验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聚苯胺膜厚增加,而且所制得的聚苯胺膜呈现多孔、... 运用循环伏安(CV)法制取聚苯胺,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阻抗谱(EIS)等手段,对聚苯胺的表面形貌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了聚苯胺覆盖Pt电极的阻抗模型.实验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聚苯胺膜厚增加,而且所制得的聚苯胺膜呈现多孔、疏松的特征,符合其作为基体材料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循环伏安(CV)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阻抗谱
下载PDF
纳米阻抗显微镜的研制及商品化
18
作者 丁喜冬 关景新 +1 位作者 黄龙飞 吴浚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5-168,172,共5页
纳米阻抗显微镜(Nanoscale impedance microscopy,NIM)能够测量材料表面的纳米微区阻抗性质,已经成为纳米材料表征的重要工具,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其应用目前仅局限于实验室范围,而国内尚未有纳米阻抗显微镜研究的文献报道。本文主要... 纳米阻抗显微镜(Nanoscale impedance microscopy,NIM)能够测量材料表面的纳米微区阻抗性质,已经成为纳米材料表征的重要工具,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其应用目前仅局限于实验室范围,而国内尚未有纳米阻抗显微镜研究的文献报道。本文主要介绍纳米阻抗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其仪器的研制。以国内外现有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仪器为基础,研制出了两套不同的纳米阻抗显微镜样机,并率先实现了这种技术的商品化,还利用该技术开展了氧化锌多晶陶瓷材料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阻抗 扫描探针显微镜 商品化
下载PDF
改性胺固化剂对防腐涂料的影响
19
作者 浦建光 高延敏 +3 位作者 张鑫 孟祥玲 李为力 朱正荣 《中国涂料》 CAS 2008年第6期33-35,共3页
利用缩水甘油醚和二乙烯三胺制得端氨基环氧-胺加成物作为固化剂,采用扫描电镜探讨了不同类型固化剂对涂层乳液粒径、表观形貌的影响;利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不同固化剂对涂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封端的固化剂的乳化性能较好,... 利用缩水甘油醚和二乙烯三胺制得端氨基环氧-胺加成物作为固化剂,采用扫描电镜探讨了不同类型固化剂对涂层乳液粒径、表观形貌的影响;利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不同固化剂对涂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封端的固化剂的乳化性能较好,乳液的平均粒径较小,其制备的涂层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蚀 端氨基环氧-胺加成物 乳液 扫描电镜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基于纳米操作机的多晶ZnO晶界电学特性研究
20
作者 刘梅 孔令迪 +4 位作者 苏玮琳 孙唯铭 邢娟娟 赵鹏飞 王志明 《电子机械工程》 2022年第4期10-12,16,共4页
文中基于安装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中的纳米操作机,对具有微米级细晶粒的氧化锌(ZnO)压电陶瓷进行了单晶粒边界的直接电学测量。由纳米操作机操纵的双探针作为微电极夹在机械手上,测量了ZnO压电陶瓷晶... 文中基于安装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中的纳米操作机,对具有微米级细晶粒的氧化锌(ZnO)压电陶瓷进行了单晶粒边界的直接电学测量。由纳米操作机操纵的双探针作为微电极夹在机械手上,测量了ZnO压电陶瓷晶界的伏安特性曲线、非线性系数以及20个晶粒的平均尺寸。在20 Hz~1 MHz的频率范围内,通过等效电路拟合,以阻抗复平面表示实验数据。实验表明低频直流高阻阻抗的本质可归因于晶界,同时20 Hz下的电阻分布可用于预测ZnO压电陶瓷在某些较低频率下的阻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电陶瓷 晶界 扫描电子显微镜 阻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