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avenger receptor BI: A multi-purpose player in cholesterol and steroid metabolism 被引量:11
1
作者 Menno Hoekstra Theo JC Van Berkel Miranda Van Ec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7期591-5924,共9页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Ⅰ (SR-BI) i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scavenger receptor family of integral membrane glycoprotein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studies in SR-BI knockout mice, which concern the role of S...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Ⅰ (SR-BI) i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scavenger receptor family of integral membrane glycoprotein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studies in SR-BI knockout mice, which concern the role of SR-BI in cholesterol and steroid metabolism. SR-BI in hepatocytes is the sole molecule involved in selective uptake of cholesteryl esters from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SR-BI plays a physiological role in binding and uptake of native apolipoprotein B (apoB)-containing lipoproteins by hepatocytes, which identif ies SR-BI as a multipurpose player in lipid uptake from the blood circulation into hepatocytes in mice. In adrenocortical cells, SR-BI mediates the selective uptake of HDL-cholesteryl esters, which is eff iciently coupled to the synthesis of glucocorticoids (i.e. corticosterone). SR-BI knockout mice suffer from adrenal glucocorticoid insuff iciency, which suggests that functional SR-BI protein is necessary for optimal adrenal steroidogenesis in mice. SR-BI in macrophages plays a dual role in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s it is able to take up cholesterol associated with HDL and apoBcontaining lipoproteins and can possibly facilitate cholesterol efflux to HDL. Absence of SR-BI is associated with thrombocytopenia and altered thrombosis susceptibility, which suggests a novel role for SR-BI in regulating platelet number and function in mice.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in humanized SR-BI knockout mice normalizes hepatic delivery of HDL-cholesteryl esters. However, other pathologies associated with SR-BI def iciency, i.e. increased atherosclerosis susceptibility, adrenal glucocorticoid insuffi ciency, and impaired platelet function are not normalized, which suggests an important role for SR-BI in cholesterol and steroid metabolism in man. In conclusion, generation of SR-BI knockout mice has signif icantly contributed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physiological role of SR-BI. Studies using these mice have identif ied SR-BI as a multi-purpose player in cholesterol and steroid metabolism because it has distinct roles in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adrenal steroidogenesis, and platelet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ipoprotein metabolism Liver MACROPHAGES Adrenal gland PLATELETS Steroido- genesis
下载PDF
丹参酮对爪蟾卵母细胞外源清道夫受体-AⅠ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高丽萍 沃兴德 +3 位作者 范春雷 宋家梁 严瑾 李东成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从基因调控水平探讨丹参酮对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SR-AⅠ基因构建在其调控元件SRad-SRap的下游,并经显微核注射导入爪蟾卵母细胞,建立SRad-SRap元件调控的SR- AⅠ表达系统;... 目的从基因调控水平探讨丹参酮对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SR-AⅠ基因构建在其调控元件SRad-SRap的下游,并经显微核注射导入爪蟾卵母细胞,建立SRad-SRap元件调控的SR- AⅠ表达系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制备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液(SCM);分别用SCM和含有丹参酮的SCM培养注射后的卵母细胞,用荧光标记配体法和ABC-Elisa法定性、定量检测卵母细胞膜上SR-AⅠ的表达。结果丹参酮可以抑制卵母细胞膜SR-AⅠ表达,且有量效关系。结论OXLDL可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产生相关因子,经SRad-SRap调控途径的作用上调SR-AⅠ的表达;丹参酮可以阻止SR-AⅠ的过量表达,可能是治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蟾卵母细胞 清道夫受体A 调控元件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丹参酮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对THP-1巨噬细胞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莫中成 陈欣 +5 位作者 谢远杰 赵国军 龙治峰 石金凤 唐朝克 易光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对THP-1巨噬细胞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的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用HD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THP-1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及液体闪烁计数法观察细胞SR-BI的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对THP-1巨噬细胞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的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用HD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THP-1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及液体闪烁计数法观察细胞SR-BI的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变化。结果:ox-LDL下调THP-1巨噬细胞中SR-BI的表达,而HDL则上调THP-1巨噬细胞中SR-BI的表达;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发现ox-LDL减少细胞中胆固醇的流出,HDL可以增加细胞胆固醇的流出,且HDL的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HDL可能通过上调THP-1巨噬细胞SR-BI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B类I型清道夫受体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流出
下载PDF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冠心病、血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任宁 郭绪昆 +2 位作者 刘玉洁 畅晓燕 丛洪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7-822,共6页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基因外显子1和内含子5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370例冠心病患者和143例正常对照者SR-BⅠ...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基因外显子1和内含子5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370例冠心病患者和143例正常对照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的AluI酶切基因型及内含子5的ApaI酶切基因型,分析其与血脂水平、冠心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中内含子5均仅发现CC基因型。SR-BⅠ外显子1等位基因G、A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988、0.012和0.997、0.003。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外显子1 Alu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冠心病组男性患者中,外显子1基因多态性变异组(GA+AA基因型亚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高于无变异组(GG基因型亚组)。结论 SR-BⅠ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天津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易感性及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无关,但冠心病患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 A等位基因可引起男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型清道夫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A
下载PDF
荷叶生物碱对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及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常冠楠 徐新 张社兵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1-615,共5页
目的观察荷叶生物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人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及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表达的影响,探讨荷叶生物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THP-1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后,采用不同剂量荷叶生物碱(0、25、50、10... 目的观察荷叶生物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人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及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表达的影响,探讨荷叶生物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THP-1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后,采用不同剂量荷叶生物碱(0、25、50、100 mg/L)分组共孵育24 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分别用荧光定量PCR、Wese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R-BⅠ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对细胞内脂滴积聚呈浓度依赖性;且细胞SR-BⅠ的mRNA水平(分别为1.00±0.00、0.53±0.04、0.30±0.04和0.18±0.03)及蛋白表达(分别为1.00±0.00、0.62±0.10、0.39±0.08和0.22±0.05)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加入荷叶生物碱干预后,细胞内脂滴随荷叶生物碱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细胞SR-BⅠmRNA水平(分别为0.32±0.02、1.07±0.02、1.28±0.03和1.49±0.03)及蛋白表达(分别为0.28±0.03、1.06±0.02、1.32±0.03和1.41±0.02)浓度依赖性增加(P<0.01)。结论荷叶生物碱上调人THP-1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SR-BⅠ的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可能是荷叶生物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生物碱 单核细胞株THP-1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B类型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苯扎贝特对小鼠肝脏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及体内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骆杨平 陈华丽 赵水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干预后小鼠肝脏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1)m RNA变化及对小鼠体内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方法 2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不同剂量的苯扎贝特(0.10%、0.25%、0.50%)添加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经...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干预后小鼠肝脏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1)m RNA变化及对小鼠体内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方法 2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不同剂量的苯扎贝特(0.10%、0.25%、0.50%)添加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及3H-胆固醇处理过的小鼠巨噬细胞悬液(0.5 m L/鼠,细胞数达5.0×106),单独笼养24 h后取血,酶法测定血脂;测定血清、肝脏和粪便中的3H-胆固醇含量(占注射总量的百分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小鼠肝脏SR-B1 m 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苯扎贝特组小鼠肝脏SR-B1 m RNA表达水平增高,粪便中的胆固醇流出率增加。不同剂量苯扎贝特(0.10%、0.25%、0.50%)干预组血清3H-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分别增加100%、131%和110%。不同剂量苯扎贝特(0.10%、0.25%、0.50%W/W)干预组小鼠肝脏3H-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分别增加86.4%、52.3%和51.6%。不同剂量苯扎贝特(0.10%、0.25%、0.50%)干预组小鼠粪便3H-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为110%、140%和160%。结论苯扎贝特能上调肝脏SR-B1 m RNA表达,促进体内胆固醇逆转运,加速胆固醇由粪便清除,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胆固醇逆转运 B族I型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清道夫受体B类Ⅰ型的细胞生物学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红 陈琪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0期1534-1536,共3页
清道夫受体B类Ⅰ型是高密度脂蛋白受体,主要分布于肝脏和生成类固醇激素的组织。它与高密度脂蛋白以高亲和性结合,还可与天然的低密度脂蛋白、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磷脂酰丝氨酸、阴离子磷脂等结合,对胆固醇和胆固醇... 清道夫受体B类Ⅰ型是高密度脂蛋白受体,主要分布于肝脏和生成类固醇激素的组织。它与高密度脂蛋白以高亲和性结合,还可与天然的低密度脂蛋白、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磷脂酰丝氨酸、阴离子磷脂等结合,对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影响胞质膜胆固醇的分布,改变膜结构,从而影响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B类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过表达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8
作者 陈俭 李传荣 +8 位作者 王瑞敏 毛幼林 黄琼 马心超 陈愿 董加建 宋爽 崔留义 赵子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在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增殖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CASMC,根据处理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5μg·L^(-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10μg·L^(-1)PDGF...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在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增殖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CASMC,根据处理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5μg·L^(-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10μg·L^(-1)PDGF-BB组、20μg·L^(-1)PDGF-BB组、20μg·L^(-1)PDGF-BB+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dGFP)组(PDGF-BB+Ad-GFP组)、20μg·L^(-1)PDGF-BB+Ad-GFP-SR-BⅠ组(PDGF-BB+Ad-GFP-SR-BⅠ组)。采用噻唑兰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R-BⅠ表达,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及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中SR-BⅠ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0.76±0.08、0.52±0.06、0.30±0.05,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5μg·L^(-1)PDGF-BB组(P<0.05),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0μg·L^(-1)PDGF-BB组(P<0.05)。培养24、48、72 h时,5、10、20μg·L^(-1)PDGF-BB组及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0、20μg·L^(-1)PDGF-BB组及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5μg·L^(-1)PDGF-BB组(P<0.05),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10μg·L^(-1)PDGF-BB组(P<0.05); 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20μg·L^(-1)PDGF-BB组和PDGF-BB+Ad-GFP组(P<0.05); 20μg·L^(-1)PDGF-BB组与PDGF-BB+Ad-GFP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及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24.2±3.6、76.6±4.2、75.2±4.8和60.6±3.6,各组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95,P<0.01); 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及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显著低于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P<0.05); 20μg·L^(-1)PDGF-BB组与PDGF-BB+Ad-GFP组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BB能够促进h CASMC增殖和迁移,并减少SR-BⅠ表达,过表达SR-BⅠ能够抑制PDGFBB的作用,抑制h CASMC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I型清道夫受体 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在丙型肝炎病毒入侵细胞中的作用
9
作者 徐庆强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5-428,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入侵宿主细胞是由多种受体分子介导的多步骤过程,其中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SCARB1)被认为是最先与HCV作用的受体。SR-BⅠ能够与HCV包膜糖蛋白E2相结合,在此过程中位于E2蛋白氨基末端的高变区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入侵宿主细胞是由多种受体分子介导的多步骤过程,其中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SCARB1)被认为是最先与HCV作用的受体。SR-BⅠ能够与HCV包膜糖蛋白E2相结合,在此过程中位于E2蛋白氨基末端的高变区1(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起关键作用。SR-BⅠ与HCV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介导HCV的细胞入侵,还能降低抗体对HCV的中和作用,有助于HCV的免疫逃避。因此,深入研究SR-BⅠ在HCV入侵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望发现在HCV感染的初始环节能够高效地阻断HCV入侵细胞的靶分子,从而预防和治疗HCV的感染。本文就SR-BⅠ的生物学特性、SR-BⅠ与HCV的相互作用对病毒入侵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B族型清道夫受体 高变区1 入侵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苘瑜琳 李永红 马贺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9-74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表达变化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对照60例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血浆并提取血小板,放射免疫... 目的通过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表达变化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对照60例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血浆并提取血小板,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血小板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脂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和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高脂组血小板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和0.01)。高脂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88,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降低与血管紧张素Ⅱ的刺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B族型清道夫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ER、PR、Ki-67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超 谢燕娟 +6 位作者 郑秀妍 沈西华 江滕 牛肖 贾薇 庞丽娟 邹泓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目的检测分析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和增生改变子宫内膜组织中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ER、PR及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80例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和47例增生改... 目的检测分析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和增生改变子宫内膜组织中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ER、PR及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80例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和47例增生改变子宫内膜组织样本,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R-B1、ER、PR、Ki-67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R-B1、ER、PR和Ki-67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SR-B1、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67.6%(50/74)、61.6%(45/73),较对照增生改变子宫内膜27.3%(12/44)、40.5%(17/42)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49/73)、83.1%(59/71),较对照增生改变子宫内膜97.8%(44/45)、100%(42/42)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SR-B1蛋白的表达与ER、PR、Ki-67之间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R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的表达随FIGO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R-B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R-B1的过表达可能参与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ER的低表达可能提示肿瘤分化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子宫内膜样癌 SR-B1 ER PR KI-67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受体SR-BⅠ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鹏飞 修冰水 +1 位作者 张贺秋 张庆波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3年第3期427-429,452,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经血液传播而引起急、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位于HCV包膜E2蛋白N端的第1高变区(HVR1),是介导E2蛋白与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结合及HCV感染细胞的关键肽段...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经血液传播而引起急、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位于HCV包膜E2蛋白N端的第1高变区(HVR1),是介导E2蛋白与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结合及HCV感染细胞的关键肽段。研究表明,HCV可能利用了SR-BⅠ受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入侵细胞,进行细胞-细胞间传播。因此,HVR1与SR-BⅠ相互作用的研究除了能深入了解HCV吸附和入侵细胞机制,同时也为治疗和预防HCV感染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B 受体 第1高变区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安君 阎德民 +1 位作者 崔英玉 金铁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 A(ScR A)的影响。 方法 利用鼠单克隆抗人TGF β1抗体 (AntiTGF β1Ab) ,细胞培养 ,受体摄取配体及Northernblot印迹方法 ,观察AntiTGF β1Ab对人类单核细胞株 (THP 1细胞 )...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 A(ScR A)的影响。 方法 利用鼠单克隆抗人TGF β1抗体 (AntiTGF β1Ab) ,细胞培养 ,受体摄取配体及Northernblot印迹方法 ,观察AntiTGF β1Ab对人类单核细胞株 (THP 1细胞 )由来巨噬细胞受体摄取乙酰化LDL(Ac LDL)以及对ScR A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巨噬细胞对Ac LDL的摄取随AntiTGF β1Ab浓度的增加而增加。Ac LDL结合量 (ng mgprotein)与对照组 (36 89± 1 31)比较 ,投用 1 0、3 0 μg mlAntiTGF β1Ab ,其Ac LDL结合量分别为 45 5 6± 0 81(P <0 0 5 ) ,6 0 94± 1 17(P <0 0 1)。摄入量 (ng mgprotein)与对照组 (35 0 5 9± 6 0 3)比较 ,分别为 40 3 48± 4 37(P <0 0 5 ) ,5 0 3 6 1± 11 77(P <0 0 1)。降解量 (ng mgprotein)与对照组 (1382 0 6± 3 0 9)比较 ,分别为 16 17 71± 39 0 8,1934 84± 42 6 7(P<0 0 1)。巨噬细胞ScR AmRNA表达随AntiTGF β1Ab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投用 1 0、3 0 μg mlAntiTGF β1Ab ,其ScR AmRNA表达分别增强 15 7%和 38 2 %。结论 TGF β1抑制THP 1细胞由来巨噬细胞ScR A的表达。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巨噬细胞 清道夫受体-A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和血管紧张素Ⅱ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柴婵娟 杨慧宇 +4 位作者 杨志明 梁斌 阎丰 武瑞 边云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5-890,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方法将THP-1单核细胞加入100 nmol/L佛波酯(PMA)48 h诱导分化为THP-1源性...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方法将THP-1单核细胞加入100 nmol/L佛波酯(PMA)48 h诱导分化为THP-1源性巨噬细胞,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建立泡沫细胞模型。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1-7)+AngⅡ组及AngⅡ+Ang(1-7)+A-779组[A-779为Ang(1-7)受体特异性阻滞剂]。分别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R-BⅠmRNA、ABCA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胆固醇流出率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用AngⅡ组SR-BⅠmRNA、ABCA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弱且胆固醇外流减少(P<0.05);与AngⅡ组比较,加用Ang(1-7)促进SR-BⅠmRNA、ABCA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胆固醇外流增加(P<0.05);与AngⅡ+Ang(1-7)组比较,AngⅡ+Ang(1-7)+A-779组SR-BⅠmRNA、ABCA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弱、胆固醇外流减少(P<0.05),但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抑制THP-1源性泡沫细胞SR-BⅠ、ABCA1的表达并减少胆固醇外流,而Ang(1-7)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受体可减弱AngⅡ的作用,促进胆固醇外流,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Ⅱ B族型清道夫受体 ATP结合盒转运体A1 胆固醇逆转运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SR-BI和PPARγ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易光辉 莫中成 +6 位作者 曾颖 尹小波 刘录山 王佐 冯惊涛 曾德星 孙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3,I0002,共6页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探讨该模型中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贵州小香猪,氧化酶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探讨该模型中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贵州小香猪,氧化酶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12个月后处死动物,采用苏丹Ⅳ及HE染色检测肝脏脂质沉积及动脉粥样斑块病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肝、主动脉组织中SR-BI、PPARγ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C、TG、HDL-C水平升高;实验组小型猪肝脏有大量的脂肪空泡,动脉有明显的脂质条纹及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肝组织、主动脉组织的SR-BI、PPARγ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本实验说明颈总动脉内膜拉伤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As动物模型;As小型猪肝组织、主动脉组织的SR-BI和PPARγ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B类型清道夫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小型猪
下载PDF
烟酸对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1 位作者 谢湘竹 董劭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烟酸对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与不同浓度的烟酸(0~1.0mmol/L)干预24h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B族Ⅰ型清道夫... 目的观察烟酸对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与不同浓度的烟酸(0~1.0mmol/L)干预24h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表达,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烟酸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mRNA的表达,并促进载脂蛋白AⅠ介导的胆固醇流出,但对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无影响。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在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空白组(0.38±0.29)比较,在1.0mmol/L浓度的烟酸干预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明显升高(3.15±0.96),为空白组的8.3倍。结论烟酸可通过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促进脂肪细胞载脂蛋白AⅠ—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通路,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这可能为解释烟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机制提供有用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烟酸 脂肪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B族型清道夫受体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胆固醇流出
下载PDF
胆固醇逆向转运关键蛋白介导药物和小分子调控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莫中成 唐朝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25-328,共4页
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异常导致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环节,探讨介导RCT的关键蛋白在脂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对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专题收集的论文探讨了利拉鲁肽、苦瓜素以及生长分化因子1... 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异常导致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环节,探讨介导RCT的关键蛋白在脂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对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专题收集的论文探讨了利拉鲁肽、苦瓜素以及生长分化因子11对细胞胆固醇流出及介导RCT中关键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和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RCT关键蛋白参与药物或小分子物质调控胆固醇流出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逆向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B类型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B类I型清道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中成 尹小波 易光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646-648,共3页
B类I型清道夫受体是第一个在分子水平上证实的位于细胞表面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B类I型清道夫受体有多种配体,可以介导胆固醇及其他脂质在高密度脂蛋白和细胞之间转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B类型清道夫受体 胆固醇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侵入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章诺贝 张吉翔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侵入肝细胞而感染人类。本文介绍了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特点以及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受体,并在此基础上对丙型肝炎病毒侵入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CD81 清道夫受体B类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下载PDF
大鼠SR-BI胞外域与ApoA-I蛋白相互作用的确认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兰松 李维琪 +1 位作者 信学雷 曹旭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73,共6页
先以含全长SR-BIcDNA序列的重组质粒pMD18-T-rS为摸板进行PCR反应扩增SR-BI得到胞外域cDNA片段,经测序证明正确后,定向克隆到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然后与pGBKT7-ApoA-I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通过报告基因及酵母交配试验确认了SR-BI的胞外... 先以含全长SR-BIcDNA序列的重组质粒pMD18-T-rS为摸板进行PCR反应扩增SR-BI得到胞外域cDNA片段,经测序证明正确后,定向克隆到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然后与pGBKT7-ApoA-I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通过报告基因及酵母交配试验确认了SR-BI的胞外域部分和ApoA-I之间的确存,观察到ApoA-I与SR-BI胞外域间的相互作用力比与全长的SR-BI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ApoA-) 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 SR-BI胞外域 基因克隆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