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1
《ChinAfrica》 2017年第12期61-61,共1页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is renowned for its beautiful mountainous scenery, with relatively undisturbed and highly diverse forest ecosystems.
关键词 In World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下载PDF
广东省风景名胜区研究回顾与展望(1979-2022)
2
作者 邢君 陈淑妍 刘明欣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广东省作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行省域风景名胜区研究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区域效用。结合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知网195篇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已有广东风景名胜... 广东省作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行省域风景名胜区研究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区域效用。结合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知网195篇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已有广东风景名胜区研究在文献年谱、关键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特征,并基于文献年谱进行分阶段研究内容的发展总结。研究发现:(1)研究对象上,区位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类型以城市风景类为主,存在区域体系研究缺乏,案例研究不全面的问题;(2)研究方法上,2009年之后定量研究逐渐增加,其中以地理信息统计和游客问卷调研的定量评价为主,但整体上定量研究较少,同时跨学科的评价方法选取缺乏论证;(3)研究内容上按时间可分为研究兴起期、实践探索期和理论拓展期三个阶段,目前以景城文化互动和景城边界规划控制为例,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相关研究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但还缺乏集中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巩固基础对象的系统研究、拓展学习风景遗产保护研究方法、深入地域特色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研究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风景名胜区 文献计量学 研究动态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制度发展历程
3
作者 宋霖 王晓洁 +1 位作者 严国泰 周宏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基本依据。爬梳1978年以来主管部门发布的公文、法规和标准,并对照国家级风景区总规成果,划分并总结出总规编制要求的初定、总规法制基础的形成、总规编制和建设管理的规范、总规监管和...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基本依据。爬梳1978年以来主管部门发布的公文、法规和标准,并对照国家级风景区总规成果,划分并总结出总规编制要求的初定、总规法制基础的形成、总规编制和建设管理的规范、总规监管和法规体系的完善(分增强法律效力、完善法规体系2个阶段)、总规制度的保留和调整5个时期的阶段性、总体性特征,分析制度制定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业已形成的总规“编制、审批-执行、检查-实施评估”的程序,展现“现状调研-资源评价-总体布局-专项规划”并指导“实施和管理”的总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总体规划制度 规划编制 规划史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影响下的城镇建设与发展路径探析
4
作者 宋霖 王晓洁 +1 位作者 严国泰 王瑞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0,共6页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设用地、划定外围保护地带、调整边界及布局旅游服务基地等规划措施,在防止自身被城市化的同时,促进相关城镇的空间建设、经济发展及职能转变。指明景城之间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的保护地与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一体化 总体规划 景城关系
下载PDF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陈楚文 王庆 +2 位作者 凌雨凡 金敏丽 杨绍钦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整性保护。以浙江省57个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景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到浙江省域空间,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和特、一、二级3级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特征,以及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域空间的分布规律,提出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军事要隘等因素存在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人文景源 空间分布特征 浙江省
下载PDF
名山风景区诗画意蕴及其生成机制研究——以浙江天台寒岩-明岩景区为例
6
作者 叶森 董璁 刘晓明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8,共9页
【目的】学界多关注诗画艺术与市井宅园的关联与相互作用,缺乏对于自然山水之诗画意蕴表达及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故着眼于实际案例,尝试分析人文艺术与自然胜境间的耦合作用,力求明晰传统园林意匠“取法自然”之具体衍化过程。【方法】... 【目的】学界多关注诗画艺术与市井宅园的关联与相互作用,缺乏对于自然山水之诗画意蕴表达及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故着眼于实际案例,尝试分析人文艺术与自然胜境间的耦合作用,力求明晰传统园林意匠“取法自然”之具体衍化过程。【方法】立足风景园林实体层面,围绕天台寒岩-明岩景区这一典型案例,以史考与史论为依据,结合现场测绘与实地踏勘开展研究。【结果】以寒岩-明岩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名山风景区多以优越的自然禀赋为先导,以历朝持续开发为前提,由文士阶层通过诗画创作完成了审美主体之于山水客体的“离身认知”;士人欣赏/游历山水过程中形成之美学经验运用于城市私宅园林营建之工程实践,又进一步实现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跃迁。【结论】通过梳理总结寒岩-明岩本身之自然禀赋与文艺创作间的相互影响与正反馈机制,为当地合理开发利用风景旅游资源、打造文旅融合新局面、推动地区产业升级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风景区 寒岩-明岩 史料分析 实景三维建模 自然禀赋 诗画蕴藉 取法自然
下载PDF
文化整体性视角下北岳的移祀及两山的景观关联性探究
7
作者 赵人镜 李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北岳,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疆域的地理坐标,文化地位显赫且移祀历史独特。为研究北岳的历史演变历程,通过历史文献收集、舆图考证及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考证了自五代至清,古北岳岳庙下移、浑源北岳说萌芽、古今北岳封祀并存等驱动北岳移祀... 北岳,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疆域的地理坐标,文化地位显赫且移祀历史独特。为研究北岳的历史演变历程,通过历史文献收集、舆图考证及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考证了自五代至清,古北岳岳庙下移、浑源北岳说萌芽、古今北岳封祀并存等驱动北岳移祀的转折性事件。研究发现,在文化整体性视角下,北岳的移祀受到疆域格局扩张、王朝地理推动、军事信仰转移等制度文化影响,亦受到北岳恒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社会情绪的助力。北岳的移祀受到官方和民众的共同推动,体现了北岳在宏观人文构想下地理空间与国家秩序空间中定位的演变,催生了具有关联性特征的自然人文景观。文化整体性视角下,北岳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整合了移祀前后两山具有历时性特征的风景表征,更因移祀所映射的北岳文化推动着风景名胜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北岳 移祀 文化驱动 景观关联
下载PDF
南京钟山风景区数字化手绘地图体验优化研究
8
作者 袁舒楠 王国银 +1 位作者 季朱舜 徐敏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1期112-117,129,共7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精度更高、信息更丰富、交互性更强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手绘地图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文章基于对南...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精度更高、信息更丰富、交互性更强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手绘地图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文章基于对南京钟山风景区数字化手绘地图体验度实证调研,从功能、创新、情感、意愿等方面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游客体验度的影响模式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时更新地图信息,健全旅游反馈机制;丰富地图交互功能,创新提升旅游体验;优化地图界面设计,加强游客畅爽体验;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游客使用意愿等优化对策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手绘地图 体验度 影响因素 南京钟山风景区
下载PDF
天地一脉,守正创新--中国风景名胜区40年回顾展望
9
作者 李金路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2022年值中国风景名胜区建立40周年之际,笔者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之托,构思风景名胜事业发展的“宣言”。从风景名胜区之独特价值的精神气质、蔚为大观的时代产物、守正创新的当代使命3个层面,总结其核心价值、起源演... 2022年值中国风景名胜区建立40周年之际,笔者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之托,构思风景名胜事业发展的“宣言”。从风景名胜区之独特价值的精神气质、蔚为大观的时代产物、守正创新的当代使命3个层面,总结其核心价值、起源演进、人文精神、成就贡献、中国智慧和世界意义,指出在山水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示范、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综合效益,以及规避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明风景名胜区的最高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山水文化 自然和文化遗产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资源动态管理评价指标构建
10
作者 戈梦霄 齐君 刘俊泽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动态管理体制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家层面风景名胜区相关政策文本,提取资源动态管理刚性和柔性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风景名胜区资源动态管理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动态管理体制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家层面风景名胜区相关政策文本,提取资源动态管理刚性和柔性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风景名胜区资源动态管理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麻栗坡老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现有42个资源单体,其中自然资源29个,人文资源13个,通过刚性合规性评估的资源有30个;进入下一轮柔性评估后,资源价值较高的27个,资源管理较为统一的28个,资源聚集性较高的26个,资源可达性较高的26个;最终通过综合评价,综合价值较高,适宜保留的资源26个。研究结果验证了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科学性,同时也为风景名胜区实现动态管理、保护与开发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动态管理 资源评价 评价指标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基于整体性保护理论的历史风貌区活化路径探究——来自深圳清平古墟的实践
11
作者 童丹 黄靖云 朱震龙 《城市观察》 2024年第5期54-67,161,共15页
历史风貌区作为现代城市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保护与活化的双重挑战。鉴于历史风貌区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常常遭遇风貌同质化趋势加剧、保护与发展难以平衡、历史原真性丧失等困境... 历史风貌区作为现代城市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保护与活化的双重挑战。鉴于历史风貌区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常常遭遇风貌同质化趋势加剧、保护与发展难以平衡、历史原真性丧失等困境。为有效应对这些矛盾和困境,本文引入整体性保护理念,旨在通过强化历史风貌区全域全要素联动,从“空间”“文化”“产业”“社会”四个维度出发,探索一种既尊重历史文脉、又促进现代功能融合的新型保护与更新模式,并以深圳市清平古墟历史风貌区为例,系统性地阐述以整体性保护为核心的活化更新方法及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历史文化遗产 整体性保护 更新活化 清平古墟
下载PDF
无锡市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保护策略探索
12
作者 吴萍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文章分析了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片状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积极有效的保护策略,指出突出整体价值,凸显水乡聚落特征;分片区推进更新,保护文化,融入地方发展;分类管控,明确责任主体等对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落的保护... 文章分析了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片状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积极有效的保护策略,指出突出整体价值,凸显水乡聚落特征;分片区推进更新,保护文化,融入地方发展;分类管控,明确责任主体等对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落的保护策略,对充分挖掘资源范围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抢救性保护历史风貌,为历史文化名城“夯实家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老街 古村 保护策略
下载PDF
存量开发地区创新历史风貌区保护机制的深圳经验——以沙井古墟历史风貌区有机更新为例
13
作者 刘冰倩 刘烨 夏丽英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177-179,共3页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之下,全社会更加关注城市遗产和城市文化的保育和利用。为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彰显深圳城市特色,深圳于2019年划定了26个集中成片的历史风貌区。文章梳理了深圳市在快速扩张过程中...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之下,全社会更加关注城市遗产和城市文化的保育和利用。为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彰显深圳城市特色,深圳于2019年划定了26个集中成片的历史风貌区。文章梳理了深圳市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城市存量开发面临的困境,从政策创新、风貌协调和经济平衡、规划体系、实施模式、社会参与五个维度探讨风貌区保护与存量开发项目的协调机制及实施路径,以期为同类型项目的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存量开发 有机更新 沙井古墟
下载PDF
历史风貌区有机更新方案研究——以汉口历史风貌区交通系统为例
14
作者 李立岩 汪小南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8期22-26,共5页
历史风貌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保护、空间肌理等多重因素限制下,历史风貌区路网系统扩容困难,交通系统的有机更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以汉口历史风貌区为例,通过分析历史风貌区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的公共交通... 历史风貌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保护、空间肌理等多重因素限制下,历史风貌区路网系统扩容困难,交通系统的有机更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以汉口历史风貌区为例,通过分析历史风貌区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的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静态交通,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道路交通系统重构、公共交通系统提升、慢行交通成网+提品质、静态交通扩容+提效率、以道路全要素改造为抓手实现整体更新”五大更新路径,实现了交通系统的有机更新、风貌区整体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双提升的预期目标。所得成果可为类似区域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有机更新 公共交通 慢行交通 静态交通 全要素
下载PDF
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探 被引量:15
15
作者 董杰 刘庆友 +1 位作者 杨达源 唐继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41-1045,共5页
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与它所依托的南京市息息相关.分析表明,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即 是其旅游资源容量,约为1936万人次/年.而目前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量仅为环境容量的32.3%,表明整个风 景名胜区还有较大的旅游容量潜... 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与它所依托的南京市息息相关.分析表明,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即 是其旅游资源容量,约为1936万人次/年.而目前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量仅为环境容量的32.3%,表明整个风 景名胜区还有较大的旅游容量潜力,但时空分布不均.中山陵景区已近饱和,明孝陵、灵谷寺、玄武湖等主要景 区尚有较大旅游发展空间.应通过开发新景点、价格杠杆和管理手段、及时发布客流信息等调控措施来调节客流 的时空分布,使之合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容量 钟山风景名胜区 景区 价格杠杆 旅游容量 游客 旅游发展 空间 客流 南京市
下载PDF
近郊型风景名胜区与依托城市协调发展研究——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彬 董杰 +1 位作者 杨达源 涂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88,共4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受到城市化的威胁和蚕食。但是,近些年来国家对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导致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在初步探讨近郊型...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受到城市化的威胁和蚕食。但是,近些年来国家对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导致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在初步探讨近郊型风景区资源保护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辨正关系基础上,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协调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郊型风景名胜区 依托城市 协调发展 钟山风景区 南京市
下载PDF
论近城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1 位作者 王鹏 蒋晓伟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39,共3页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来单纯的风景区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等内容外,尚具有“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因此,钟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古城的象征、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城风景名胜区 南京市 钟山风景名胜区 区位 功能 保护
下载PDF
钙华天然海绵地质体多孔特性及其对水循环调节意义——以四川黄龙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代群威 党政 +7 位作者 彭启轩 董发勤 李琼芳 罗尧东 王富东 赵学钦 安德军 张清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25,共7页
四川黄龙自然遗产点以钙华景观闻名海内外,其钙华体多孔性地质结构,使钙华地质体具备"海绵"特性。本文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探地雷达、电磁法等地质探测技术对钙华地质体的多孔性质和水循环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多年现场... 四川黄龙自然遗产点以钙华景观闻名海内外,其钙华体多孔性地质结构,使钙华地质体具备"海绵"特性。本文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探地雷达、电磁法等地质探测技术对钙华地质体的多孔性质和水循环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多年现场踏勘经验探讨了钙华地质体的多孔性质对水循环的调节意义。分析结果显示,黄龙钙华体经过地质作用形成了不同尺度的孔隙结构,其中生物参与形成的微观孔道具备"渗透、净化"功能;侵蚀作用产生的可视孔洞、缝隙快速透水,并进一步发育成塌陷区和钙华漏斗。彩池、溶洞和裂缝为水体储蓄和运移提供很好通道和场所,地质探测分析表明典型钙华段地下腔体具备"蓄水、排水"功能。各尺度孔隙互相影响,共同调节黄龙景区内的地表-地下水循环系统。初步研究发现,藻类在黄龙钙华沉积过程中具有加速和减少孔隙形成的双向调控作用,未来将结合藻类在钙华构筑过程的作用,继续深化黄龙钙华地质体的孔隙结构性质研究,为钙华景观的维护和保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景区 钙华 海绵地质体 多孔性 水循环
下载PDF
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舒肖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20年来,旅游发展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完善、交通组织被动、面临城市化威胁、旅游发展规划滞后、景区功能定位不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 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20年来,旅游发展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完善、交通组织被动、面临城市化威胁、旅游发展规划滞后、景区功能定位不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要实现该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地形象等层面上进行多元整合、提升,重组名牌,以塑造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山风景名胜区 资源整合 可持续发展 管理体制 城市化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景区
下载PDF
从历史中走来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下的风景名胜区定位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邓武功 贾建中 +1 位作者 束晨阳 王笑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5,共7页
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员,已存在数千年,总结了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基因、当代特征和新时代重要作用,以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的眼光,明确了风景名胜区是新时代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的定位,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应以生态保护下... 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员,已存在数千年,总结了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基因、当代特征和新时代重要作用,以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的眼光,明确了风景名胜区是新时代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的定位,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应以生态保护下的展示利用作为其优先管理目标,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风景名胜区为特色、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体系 风景名胜区 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