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景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逻辑与路径研究
1
作者 马谊妮 龙海雯 姜芹春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
围绕“双碳”目标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是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开展近零碳景区示范工程建设,但存在概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制定规范统一的近零碳排放示范景区遴选标... 围绕“双碳”目标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是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开展近零碳景区示范工程建设,但存在概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制定规范统一的近零碳排放示范景区遴选标准,从景区类型出发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以政策引领和市场激励促进景区从门票经济向碳票经济转型,对接旅游新需求构建绿色消费场景是近零碳排放景区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张家界市袁家界景区夏季小气候要素及舒适度研究
2
作者 李洁 孙青 +3 位作者 彭景 夏梦霞 吴金桃 晏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在全球变暖大趋势下,我国夏季高温热浪天气频繁出现,研究张家界市袁家界景区夏季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的日变化规律具有特殊意义。选择3个样地进行实地调研,于晴好天气测其气温、湿度和风速,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样地人体舒适度... 在全球变暖大趋势下,我国夏季高温热浪天气频繁出现,研究张家界市袁家界景区夏季小气候与人体舒适度的日变化规律具有特殊意义。选择3个样地进行实地调研,于晴好天气测其气温、湿度和风速,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样地人体舒适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差异,并提出夏季游览袁家界景区的建议。结果表明:各景点人体舒适度表现为天下第一桥>迷魂台>百龙天梯,其中天下第一桥最舒适的时段为9:00—13:00,迷魂台为9:00—12:00,百龙天梯为9:00—10:00,且所有景点均达到1级“非常舒适”等级的情况仅出现在9:00—10:00,在16:00—17:00时段内达到了2级“舒适”等级及3级“较舒适”等级。综上,上午和傍晚是夏季袁家界景区人体舒适度较高的时刻,适宜展开森林游憩活动。除温度、湿度和风速外,植物覆盖率、植物配置、空间通透性等因素也会对人体舒适度有一定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考量,以优化人体舒适度模型,并将其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结合,以满足当地的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小气候 人体舒适度 气温 湿度 风速 袁家界景区 湖南张家界
下载PDF
休闲食品产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大理市银桥镇为例
3
作者 杨砚池 王桂荣 +1 位作者 杨丰旺 杨树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80-82,共3页
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农业延伸产业链开发休闲食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银桥镇实践探索表明,推动休闲食品产业与乡村旅游协同高质量协同发展应坚持生态为本、品牌为魂、规划引领,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中推动休闲食品产业链式... 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农业延伸产业链开发休闲食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银桥镇实践探索表明,推动休闲食品产业与乡村旅游协同高质量协同发展应坚持生态为本、品牌为魂、规划引领,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中推动休闲食品产业链式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风景名胜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 休闲食品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敏感性的国家公园风景空间生态功能区划——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
4
作者 刘思源 韩鸿远 孙彦斐 《园林》 2023年第12期82-90,共9页
风景空间的生态功能的科学区划,是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综合风景空间各类构成要素,通过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方式识别各类风景空间特质。结合识别结果,以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敏感性... 风景空间的生态功能的科学区划,是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综合风景空间各类构成要素,通过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方式识别各类风景空间特质。结合识别结果,以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敏感性为生态功能评估维度,将生态功能分区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涵养区、养护利用区、生态监控区4个区域。研究发现,严格保护区占比较小,风景空间的游憩活动应严格限制;生态保育区多为原始森林等风景空间,风景空间类型稳定性强;生态保育区分布较为集中,多集中于东部森林地、峡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区域,应在着重培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整个研究区生态环境提升的保障;生态监控区集中在研究区中部海拔较高的区域,分布相对集中。此区域植被多为高山草甸,应加强其生态监控,防止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保育利用区占比最高,在传统游憩利用、经营、生产生活活动的同时,应坚持生态发展,协调区域内的人与风景空间的和谐关系,探索人与资源共存、共赢的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 风景空间 区划 神农架
下载PDF
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感知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尹华光 费建杰 谢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7,共7页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利益感知是影响一个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武陵源风景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该区域居民的利益感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的利...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利益感知是影响一个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武陵源风景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该区域居民的利益感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的利益感知具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景区居民的利益保护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景区居民 利益感知 武陵源风景区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景区总体规划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山 毛可晶 王铮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3,共6页
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中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 ,可以引入旅游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中。本文以景区为对象 ,在总体规划层次对其进行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理念 ,文章识别出了景区的基本对象 (类 )有 :景区、景段、景点 ,葩嵌景点、光环景点、廓... 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中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 ,可以引入旅游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中。本文以景区为对象 ,在总体规划层次对其进行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理念 ,文章识别出了景区的基本对象 (类 )有 :景区、景段、景点 ,葩嵌景点、光环景点、廓道、背景、旅游服务设施 ,引景空间、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 ,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 ,解说系统 ;同时定义了这些对象 (类 )的属性和功能 ,认为用它们可以对景区系统进行较为全面、准确的描述。在此基础上 ,文章确定了景区对象之间的结构和连接关系 ,对景区对象体系形成进一步的认识 ,进而提出了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 5个原则 :文脉一致原则、继承性原则、封装性原则、粒度控制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并构建了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一般框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旅游区 景区 总体规划
下载PDF
城市近郊风景区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小钊 袁锦富 《规划师》 2004年第10期49-52,共4页
城市近郊风景区受周边居民点规模不断扩张的影响,易使风景区土地利用无序,风景资源被破坏。虞山—尚湖风景区规划借助GIS技术,评估出风景区的敏感地带,以民居点的调控为重点,确立控制人口、合理保留、产业引导的居民点调控原则,以保证... 城市近郊风景区受周边居民点规模不断扩张的影响,易使风景区土地利用无序,风景资源被破坏。虞山—尚湖风景区规划借助GIS技术,评估出风景区的敏感地带,以民居点的调控为重点,确立控制人口、合理保留、产业引导的居民点调控原则,以保证城市与风景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 控制方法 划分 GIS技术 风景区规划 土地利用 风景资源 产业引导 居民点 调控 周边 虞山 民居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滨水游憩资源分布特征研究——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璐 张志斌 +1 位作者 魏娟 贾琳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8期996-1000,F0004,共6页
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最近邻指数方法,对其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和不同类别游憩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2)黄河风情线... 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最近邻指数方法,对其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和不同类别游憩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2)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总体是以城关区段为"单核心"的集聚空间结构,不同行政区游憩资源分布集聚度不同,东段游憩资源分布呈片区密集状分布,西段游憩资源则为组团离散状分布。(3)4类游憩资源区域分异:自然风光类和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为资源主导型分布模式,休闲健身类游憩资源因受到政策引导和规划建设而呈相对均匀分布态,购物餐饮类游憩资源则为市场主导型集聚分布在城市繁华商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风情线 游憩资源 空间特征 兰州市
下载PDF
四川峨边黑竹沟风景旅游区资源现状及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娴 殷继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514-5516,共3页
四川峨边黑竹沟风景区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但特殊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分析黑竹沟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系列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以供其他类似景区参考。
关键词 开发探讨 生态旅游 黑竹沟风景旅游区
下载PDF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经验——兼谈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启示 被引量:45
10
作者 孟宪民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9,共5页
文中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经验,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们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中可得到的启示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 美国国家公园 风景名胜区 管理
下载PDF
基于齐夫定律的红色旅游景区旅游流扩散研究——以延安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方世敏 赵金金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7-74,共8页
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热点景区旅游容量不堪重负,而冷点景区旅游容量过剩。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延安为例,通过齐夫(Z ipf)定律研究延安旅游流的现状,以及延安旅游流的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丰富产品类型、扩大旅游区范围,完善旅游交... 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热点景区旅游容量不堪重负,而冷点景区旅游容量过剩。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延安为例,通过齐夫(Z ipf)定律研究延安旅游流的现状,以及延安旅游流的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丰富产品类型、扩大旅游区范围,完善旅游交通条件、提高区域旅游的可达性,加强政府引导、理顺旅游管理体制等延安旅游流扩散的途径,为延安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景区 旅游流扩散 齐夫定律 延安
下载PDF
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园林植物的滞尘效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瑞玲 庄强 +2 位作者 李鹏 赵雅文 程雨薇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6期44-47,共4页
探讨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的滞尘作用,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于2010年4—5月以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进行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存... 探讨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的滞尘作用,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于2010年4—5月以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进行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针叶植物表现出极强的滞尘能力。不同类型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针叶乔木>灌木>阔叶乔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尘效应 园林植物 园林绿化 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
下载PDF
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娴 殷继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7916-7917,7923,共3页
针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旅游管理等方面的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和对策。
关键词 开发对策 生态旅游 大九寨国际旅游区
下载PDF
基于体验旅游的景区廊道空间设计 被引量:14
14
作者 范春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心理的愉悦体验[1],旅游景区实际是为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舞台、体验道具进而使其达到不同的体验效果的地理空间。基于体验效用差异,景区廊道空间扮演了体验的引导作用,其廊道空间体验类型包括推进型和对比型两类;借...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心理的愉悦体验[1],旅游景区实际是为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舞台、体验道具进而使其达到不同的体验效果的地理空间。基于体验效用差异,景区廊道空间扮演了体验的引导作用,其廊道空间体验类型包括推进型和对比型两类;借用旅游体验场理论和形式美学理论,对景区廊道空间设计着重应从旅游审美主体的五官功能感受入手,尤其是视觉和听觉体验设计;在具体设计时还应注意体验主题、景区资源和游客主体体验经验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旅游 景区廊道空间 类型及设计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建设 被引量:12
15
作者 罗明义 《学术探索》 CSSCI 2008年第1期34-39,共6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建设,应在分析比较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资源导向观、市场导向观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形成以游客体验为主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统筹兼顾为重点,以竞争导向为关键的旅游景区规划和开发建设新理...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建设,应在分析比较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资源导向观、市场导向观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形成以游客体验为主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统筹兼顾为重点,以竞争导向为关键的旅游景区规划和开发建设新理念,切实抓好旅游景区规划的原则、景区定位、开发内容和建设方式,统筹好旅游景区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内各类项目建设,以及旅游景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市场开拓、资源环境保护等主要问题,促进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科学发展观 规划设计 开发建设
下载PDF
加强旅游景区的宣传营销工作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78,共2页
旅游景区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产品 ,具有不可移动、产品质量不可预知、产品易受大环境影响等特点。宣传营销是提高景区知名度、激发人们出游愿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景区应大力开发“注意力经济”,创立品牌营销理念 ,创新营销机制 ,实... 旅游景区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产品 ,具有不可移动、产品质量不可预知、产品易受大环境影响等特点。宣传营销是提高景区知名度、激发人们出游愿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景区应大力开发“注意力经济”,创立品牌营销理念 ,创新营销机制 ,实施“整合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营销 宣传
下载PDF
黄山风景名胜区分区规划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庄优波 杨锐 《中国园林》 2006年第12期32-36,共5页
分区规划作为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介绍了现状多种分区并存的局面和分区之间的结构,分析了现状分区规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再从分区类型、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规划... 分区规划作为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介绍了现状多种分区并存的局面和分区之间的结构,分析了现状分区规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再从分区类型、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规划改进意见,包括将分区细分为四大类十小类,以及针对具体的人类活动、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制定管理政策,最后提出分区监测的概念,并对监测指标和标准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研究 分区规划 保护与利用 监测
下载PDF
华山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晓键 钱紫华 《规划师》 2004年第8期67-69,共3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尖锐、游客额外消费比例偏低等问题。引导华山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的方案有:构建华山大旅游区、优化华山风景名胜区及华阴市经济发展结构、控... 华山风景名胜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尚未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尖锐、游客额外消费比例偏低等问题。引导华山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的方案有:构建华山大旅游区、优化华山风景名胜区及华阴市经济发展结构、控制和引导风景名胜区内经济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经济发展 华山 引导 规划 特色产业 环境保护 消费比例 发展结构 旅游区
下载PDF
中国近代风景区制度的形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舒兰 潘丁琳 《风景园林》 2022年第4期32-39,共8页
为更好理解中国风景认知传统的近代化进程,通过史料梳理,考察了中国近代风景区相关的制度形成过程。从考察结果来看,中国近代风景区制度是在引入森林保护、名胜古迹保护,以及市政规划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分为由农林部门主导的旨在... 为更好理解中国风景认知传统的近代化进程,通过史料梳理,考察了中国近代风景区相关的制度形成过程。从考察结果来看,中国近代风景区制度是在引入森林保护、名胜古迹保护,以及市政规划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分为由农林部门主导的旨在保护和建设风景区自然本底的风景林制度和由建设部门主导的旨在保护人文古迹并完善区内公共设施与管理体制的风景区制度2个部分。这2个部分共同作用于风景区的空间形成和发展,并且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形成相应的风景区制度框架。对近代风景区制度形成历史过程的考察有助于挖掘制度形成背后的原因,强调在进行制度设计与调整时要尊重客观历史规律,同时也要注重对制度对象资源的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 风景区 法制 风景林 国家公园
下载PDF
大连滨海路海岸带美景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翠霞 曹福存 林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62,共4页
海岸带开发建设已成为沿海城市景观发展的重要内容,既要促进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又要兼顾生态性、美观性及协调性。根据海岸带湿地相关理论和景观视觉资源评价原理,利用水文地貌法构建了海岸带美景度评价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大连滨... 海岸带开发建设已成为沿海城市景观发展的重要内容,既要促进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又要兼顾生态性、美观性及协调性。根据海岸带湿地相关理论和景观视觉资源评价原理,利用水文地貌法构建了海岸带美景度评价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大连滨海路海岸带自然环境和防护设施的要素,分析了海岸带环境景观特征与景观认知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水文地貌法的美景度评价模式与景观感知的问卷调查评价模式有较高的相关性,并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有较好的解释。研究成果为海岸带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岸带 水文地貌法 美景度 大连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