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3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胞外囊泡的提取、鉴定及对人肝星状细胞影响的初探
1
作者 钟昊然 朱丹霖 +5 位作者 董博文 陆珂 李浩 傅志强 刘金明 金亚美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4,414,共8页
旨在探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提取方法及特性。本研究利用尺寸排阻法收集Sj EVs,通过透射电镜、蛋白质谱对Sj EVs的形态学、蛋白谱进行解析并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旨在探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提取方法及特性。本研究利用尺寸排阻法收集Sj EVs,通过透射电镜、蛋白质谱对Sj EVs的形态学、蛋白谱进行解析并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PKH67绿色荧光标记的Sj EVs与人肝星状细胞LX-2共孵育,观察细胞摄取Sj EVs的情况,并对细胞中虫源miRNAs及细胞内纤维化因子进行检测,初步探讨Sj EVs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Sj EVs呈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结构,内含EVs标志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j EVs蛋白可能与细胞进程、代谢等途径密切相关。Sj EVs与人肝星状细胞LX-2共孵育结果显示,LX-2细胞可成功摄取Sj EVs,且定量反转录PCR(RT-qPCR)结果显示LX-2细胞中部分虫源miRNAs显著升高,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纤维α1(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α1)和Ⅲ型胶原纤维α1(Collagen typeⅢalpha 1,Col3α1)极显著升高,提示肝星状细胞活化。综上,本研究为解析Sj EVs在宿主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探究Sj EVs的潜在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胞外囊泡 MICRORNA 人肝星状细胞
下载PDF
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葛健康 张燕 +5 位作者 何志胜 洪泽亮 刘欣 杨江华 刘银华 张晓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德市人民医院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176例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1245例单纯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德市人民医院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176例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1245例单纯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资料,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占68.75%、患病年龄(68.46±10.524)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及(63.46±11.281)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细胞低分化、T3~T4期、TNM分期为Ⅲ~Ⅳ期的占比分别为18.2%、83.0%、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2%,75.7%,3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日本血吸虫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男性比例及年龄较高,TNM分期更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慢性日本血吸虫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排泄分泌抗原对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
3
作者 王旗 章乐生 +5 位作者 汪峰峰 汪敏 王毓洁 马晓荷 李清越 操治国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4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adult-worm 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AES)和虫卵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 of eggs,ESA)对Ⅰ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空白对...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adult-worm 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AES)和虫卵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 of eggs,ESA)对Ⅰ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BS组、AES组和ESA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后3组给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注射制备Ⅰ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用PBS、AES、ESA腹部皮下多点免疫,1周免疫1次,持续免疫4周。免疫干预1周后开始检测小鼠血糖,持续检测4周;免疫干预4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变化,采用HE染色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PBS组相比,AES组和ESA组小鼠血糖水平从免疫后第2周起出现下降趋势,且ESA组小鼠血糖水平低于AES组,免疫后第2、3、4周小鼠血糖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4.00、1055.00、683.64,P均<0.05)。各组小鼠血清IL-4和IFN-γ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84、21.11,P均<0.05),ESA组小鼠血清中IL-4水平[(61.45±6.14)pg/mL]高于PBS组[(21.96±3.98)pg/mL]和AES组[(49.31±3.19)pg/mL],IFN-γ水平[(129.48±36.75)pg/mL]低于PBS组[(316.43±66.38)pg/mL]和AES组[(212.09±70.8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BS组小鼠的胰岛萎缩,数量减少,空泡样变性;ESA组小鼠有轻微胰岛萎缩;AES组介于PBS组和ESA组之间。结论日本血吸虫ESA对Ⅰ型糖尿病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ESA刺激机体导致Th1反应抑制和Th2反应增强,表现为IL-4升高和IFN-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鼠胰腺组织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成虫排泄分泌抗原 虫卵排泄分泌抗原 Ⅰ型糖尿病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鲁玲君 杨小迪 +3 位作者 张华平 梁媛 石秀兰 周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D-GaIN组和LPS/D-GaIN+rSj-Cys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10μg/kg)和D-GaIN(700 mg/kg)造模;造模后30 min,LPS/D-GaIN+rSj-Cys组及rSj-Cys对照组小鼠均腹腔注射rSj-Cys(1.25 mg/kg),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PBS。造模6 h后,每组随机挑选8只小鼠处死,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进行后续检测,每组剩余10只分别在3、6、12、24 h观察其生存情况,并计算生存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68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蛋白水平,采用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30%,rSj-Cys治疗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80%。模型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10%,rSj-Cys治疗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6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D-GaIN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病理结构损伤严重,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增强(P<0.01),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增加(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而LPS/D-GaIN+rSj-Cys治疗组小鼠转氨酶AST、ALT和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或P<0.01);rSj-Cys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Sj-Cys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和肝细胞凋亡缓解LPS/D-GalN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内质网应激 炎症 凋亡
下载PDF
钙敏感受体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5
作者 张文娟 李珂云 +7 位作者 冯嘉禾 林乐迎 熊俊 秦静茹 胡衡 李珍妮 贺喆 曹镐禄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tive receptors,CaSR)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tive receptors,CaSR)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肝组织中CaSR和纤维化相关指标表达,ALT和AST试剂盒检测肝组织氨基转移酶含量,天狼星红和VG染色技术观察CaSR抑制剂(Calhex231)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未感染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整齐,感染组小鼠肝组织中出现大量虫卵且虫卵周围有胶原纤维沉积,形成虫卵肉芽肿,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未感染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组织未见明显胶原沉积,感染组小鼠肝组织大量破坏,出现大量假小叶且周围有大量胶原纤维化增生;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和CaSR表达增加,ALT和AST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肝组织结构已经严重破坏,且出现大量胶原纤维沉积;CaSR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肝组织结构出现破坏,但尚有部分组织为完整结构;VG染色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肝组织已呈现出大量粉红色,而CaSR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肝组织呈现出部分粉红色,尚有部分完整组织结构。结论:CaSR可能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钙敏感受体
下载PDF
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6
作者 李宗光 何婷婷 +5 位作者 谢婧姿 吕尚标 胡飞 袁敏 林丹丹 李宜锋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现存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精准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在地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等基本信息,通过B超检查获取患者肝纤... 目的分析江西省现存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精准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在地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等基本信息,通过B超检查获取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情况,对其三间分布特征、肝纤维化程度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21年江西省共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17575例,平均年龄为(64.9±12.6)岁,男女比例为1.45∶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96.83%,17017/17575),职业多为农民(90.09%,15833/17575),主要分布在处于传播控制的九江市(7546例)、上饶市(7072例)和南昌市(2192例)。肝纤维化程度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的患者分别占总数的36.03%(6333/17575)、52.38%(9206/17575)和11.58%(2036/17575)。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区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Ⅱ级为主,分别占46.40%(4004/8630)和58.16%(5202/8945);传播控制及消除地区以Ⅱ级为主,分别占49.48%(4109/8305)和71.19%(4149/5828),传播阻断地区以Ⅰ级为主,占69.67%(2398/3442);不同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地区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8.21,H=509.81,P均<0.05)。40岁及以下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Ⅰ级为主,40岁以上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则以Ⅱ级为主,所有年龄段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Ⅲ级占比最低。不同年龄组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4.89,P<0.05)。结论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主要分布于传播控制地区,肝纤维化程度以Ⅰ级和Ⅱ级居多。对血吸虫病患者开展肝纤维化早期筛查、精准干预,可有效控制慢性血吸虫病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流行现状 江西省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预测 被引量:78
7
作者 周晓农 杨坤 +4 位作者 洪青标 孙乐平 杨国静 梁幼生 黄轶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265,i001,i002,共6页
目的 预测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程度及范围。 方法 利用全国 193个气象站 195 1~2 0 0 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GIS)气象数据库 ,分析全国日均温度变化趋势。利用已建立的钉螺和日本血吸虫有效积温 (SDT... 目的 预测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程度及范围。 方法 利用全国 193个气象站 195 1~2 0 0 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GIS)气象数据库 ,分析全国日均温度变化趋势。利用已建立的钉螺和日本血吸虫有效积温 (SDT)模型的结果 ,构建全国不同地区血吸虫病气候 传播模型 ,计算各地钉螺和日本血吸虫年有效积温(ET) ,并应用GIS等技术比较分析ET/SDT比值的时空分布。以 2 0 3 0年和 2 0 5 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 1.7℃和2 .2℃为依据 ,预测未来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扩散趋势和高危地带。 结果 建立了全国血吸虫病气象GIS数据库 ,在以前的 5 0年中全国平均温度略呈上升趋势 ,尤其在上世纪 90年代后上升趋势明显 ,回归方程为T年平均 =0 .0 198X -2 8.476。构建了血吸虫病气候 传播模型 ,钉螺和日本血吸虫的ET/SDT的比值随年代略呈上升趋势 ,日本血吸虫的潜在分布区域大于钉螺潜在分布区域。 2 0 3 0年和 2 0 5 0年血吸虫病潜在传播区域预测分布图显示 ,血吸虫病流行区将明显北移 ,2 0 5 0年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敏感区域较 2 0 3 0年的明显扩大。 结论 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将随气候变暖出现北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流行区 钉螺 日本血吸虫 ET 比值 上升趋势 高危 有效积温 日均温 立地
下载PDF
东方田鼠天然抗体相关的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筛选和克隆 被引量:39
8
作者 阎玉涛 刘述先 +2 位作者 宋光承 徐裕信 何永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天然抵抗力的蛋白分子基因。 方法 用未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 c DNA文库 ,将阳性重组子克隆及测序。利用软件和互联网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 ,确定目的基因。 结果 ...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天然抵抗力的蛋白分子基因。 方法 用未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 c DNA文库 ,将阳性重组子克隆及测序。利用软件和互联网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 ,确定目的基因。 结果 筛选出编码东方田鼠天然抵抗力相关的 7种蛋白分子基因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热休克蛋白、 2 2 .6 k Da膜相关抗原、副肌球蛋白、细胞色素 C及组织蛋白酶 B。 结论 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的天然抵抗力可能有许多蛋白分子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东方田鼠 CDNA文库 筛选 克隆 血吸虫病 治疗 疫苗
下载PDF
上海市流动人口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周晓农 蔡黎 +10 位作者 张小萍 盛慧锋 马杏宝 靳艳军 吴晓华 王显红 王龙英 林涛 申卫国 陆敬青 戴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掌握流动人口对上海市血吸虫病传播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性。方法2004年在上海市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较多的闵行区和浦东新区,根据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两区各抽取3乡(镇)、每乡(镇)各抽取1行政村作为调查点,居住满1个月以上、≥1周岁的外... 目的掌握流动人口对上海市血吸虫病传播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性。方法2004年在上海市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较多的闵行区和浦东新区,根据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两区各抽取3乡(镇)、每乡(镇)各抽取1行政村作为调查点,居住满1个月以上、≥1周岁的外来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IHA阳性者再以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进行粪检。结果共调查流动人口2931人,其中男性1575人(占53.74%),女性1356人(占46.26%)。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4.71%(138/2931)。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的流动人口共1938人(占66.12%),其中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5.99%,显著高于来自传播阻断省的2.60%(χ2=10.28,P<0.01)和非流行省的1.68%(χ2=12.86,P<0.01)。对138例血清学检测阳性者进行集卵法粪检,均为阴性。根据2004年全国未控制和控制血吸虫病的地区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推算上海市来自未控制地区和控制地区的流动人口中血清学检测阳性数约为15055例(分别为13356和1699例),发病人数约为2423例(分别为2168和255例),其中来自安徽省的流动人口的血清学检测阳性数及发病人数均占首位。结论流动人口为上海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主要隐患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流动人口 潜在危险 传播
下载PDF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 Ⅹ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现场调查 被引量:24
10
作者 梁幼生 戴建荣 +12 位作者 朱荫昌 杭盘宇 李洪军 赵松 茹炜炜 徐明 司进 宁安 余冬保 徐兴建 李远林 宋鸿焘 神学慧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现场评价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在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和湖北等5个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1个村作为调查现场。在血吸虫病非传播季节,采用粪检法(Kato-Katz法和/或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筛选出病人;以吡喹酮4... 目的现场评价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在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和湖北等5个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1个村作为调查现场。在血吸虫病非传播季节,采用粪检法(Kato-Katz法和/或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筛选出病人;以吡喹酮40mg/kg一次顿服对粪检阳性病人实施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方法复查粪便;阳性者仍按40mg/kg吡喹酮顿服进行第2次治疗;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结果在11个流行村共粪检村民4760人,阳性者584人,其中505人经吡喹酮首次治疗后6周复查粪便,480人转阴,治愈率为95.1%;21例首次治疗后粪检仍然阳性者予以第2次治疗。在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1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化疗 抗药性 吡喹酮 血吸虫病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SjCTPI和SjC23DNA疫苗联合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朱荫昌 任建功 +6 位作者 司进 D.A.Harn 余传信 梁幼生 殷旭仁 徐明 许永良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索 Sj CTPI和 Sj C2 3DNA疫苗联合应用保护性免疫的协同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 pc DNA3.1- Sj CTPI和 pc DNA3.1- Sj C2 3的质粒 DNA。 4 8只 BAL B/ c小鼠分为 4个组 (A、B、C、D组 )每组 12只。 A组每鼠经双侧股四头肌注射 10... 目的 探索 Sj CTPI和 Sj C2 3DNA疫苗联合应用保护性免疫的协同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 pc DNA3.1- Sj CTPI和 pc DNA3.1- Sj C2 3的质粒 DNA。 4 8只 BAL B/ c小鼠分为 4个组 (A、B、C、D组 )每组 12只。 A组每鼠经双侧股四头肌注射 10 0 μg pc DNA3.1的质粒 DNA,为对照组 ;B组为Sj C2 3组 ,每鼠肌注 10 0μg pc DNA3.1- Sj CTPI的质粒 DNA;C组为 Sj CTPI组 ,每鼠肌注 10 0μgpc DNA3.1- Sj CTPI的质粒 DNA;D组为联合免疫组 ,每组肌注 10 0μg pc DNA3.1- Sj C2 3和 10 0μgpc DNA3.1- Sj CTPI质粒 DNA的混和物。分别于 0、14、2 8d免疫 3次。末次免疫后 30 d,每鼠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 (45± 2 )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后 4 5 d,剖杀所有小鼠 ,灌冲 ,收集成虫并计数。每鼠肝脏称重后剪碎 ,置 5 % KOH中消化 ,并计数虫卵数。比较各组间的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Sj C2 3组、Sj CTPI及联合组的减虫率分别为 2 8.1%、2 9.1%和 4 1.5 % ,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 <0 .0 1,<0 .0 1,<0 .0 0 1) ,而联合组则又显著地高于单独 Sj C2 3组及单独 Sj CTPI组 (P均 <0 .0 5 )。三组的减卵率分别为 37.9%、4 4 .2 %和 6 1.4 % ,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 <0 .0 1,<0 .0 1,<0 .0 0 1) ,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jCTPI SjC23 DNA疫苗 联合免疫 免疫保护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何永康 罗新松 +4 位作者 喻鑫玲 林金莲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刘述先 张新跃 李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 C A)、童虫( J A)、成虫( A W A)及虫卵抗原( S E A)的抗体检出率及其水平。方法:应用间接 E L I S A 对未感染野生东方田鼠( W M F)、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目的:探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 C A)、童虫( J A)、成虫( A W A)及虫卵抗原( S E A)的抗体检出率及其水平。方法:应用间接 E L I S A 对未感染野生东方田鼠( W M F)、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B M F)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 d 的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B M Fi15 )的抗日本血吸虫 4 种不同阶段抗原的抗体进行了检测,并与昆明小鼠感染尾蚴15 d( A Mi15 )、42 d( A Mi42)和未感染组( A M)作了对比。结果: W M F和 B M F的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检出率以抗 J A Ab 最高(94. 6% 和 94. 4% ), 抗 A W A Ab 其次(85. 5% 和 83. 3% ), 抗 S E A Ab (58. 1% 和59.4% ),抗 C A Ab(14.3% 和13.9% )最低。 B M Fi15 的4 种抗体水平较未感染组显著升高, 抗 J A Ab 和抗 A W A Ab 的检出率为 100% ,抗 S E A Ab 为84.4% ,抗 C A Ab 为65.6% ; W M F、 B M F和 B M Fi15 的4 种抗体水平呈相同趋势( J A> A W A> S E A> C A), B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天然抗体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所致肝纤维化化疗后转归的观察 被引量:22
13
作者 邱东川 张桂盛 +6 位作者 文松 张奕 吴子松 崔丽娜 山建忠 蔡兴平 李明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所致肝纤维化患者经有效病原学治疗后,肝纤维化的转归。方法对379例经粪孵确诊的病例采用超声检测评价肝脏纤维化程度,从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329例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首次吡喹酮 40mg/k...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所致肝纤维化患者经有效病原学治疗后,肝纤维化的转归。方法对379例经粪孵确诊的病例采用超声检测评价肝脏纤维化程度,从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329例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首次吡喹酮 40mg/kg顿服普治,并于每年6月及 12月两次复查,阳性者12月进行复治,连续治疗3年,对照组在首次及每年12月均给予安慰剂治疗。超声检测于每年6月及12月各检测1次。治疗及超声检测均采用双盲法。结果实验组Ⅰ级肝损害病例增加,治疗后第30个月,出现了0级病例,Ⅲ级损害的比例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对照组病情则呈现稳定不变或略有加重的趋势。两组病例肝纤维化转变的趋势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时间因子的条件下,实验组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t=4. 38,P<0. 01)。结论日本血吸虫所致肝纤维化经过有效的病原治疗后,纤维化程度可得到明显的改善,30个月后,轻度纤维化病例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超声显像 转归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97kDa DNA疫苗与致弱尾蚴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家旭 刘述先 +2 位作者 曹建平 宋光承 徐裕信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 对比观察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基因疫苗 (Sjc97DNA)与紫外线致弱尾蚴 (UVC)疫苗免疫C5 7BL 6小鼠诱导的抗感染保护力及免疫应答特征。 方法 以Sjc97DNA核酸疫苗经后腿胫前肌免疫C5 7BL 6小鼠共 2次 ,每次间隔 3wk ,末次... 目的 对比观察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基因疫苗 (Sjc97DNA)与紫外线致弱尾蚴 (UVC)疫苗免疫C5 7BL 6小鼠诱导的抗感染保护力及免疫应答特征。 方法 以Sjc97DNA核酸疫苗经后腿胫前肌免疫C5 7BL 6小鼠共 2次 ,每次间隔 3wk ,末次免疫后 3wk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UVC疫苗接种同种小鼠后 5wk攻击感染上述等量尾蚴。均于攻击感染后 7wk计数虫负荷及肝卵负荷。并设空质粒对照及感染对照组。用ELISA分析免疫鼠攻击感染前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及亚型抗体水平 ,以及脾淋巴细胞体外诱生的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Sjc97DNA疫苗及UVC疫苗免疫小鼠均诱生出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的IL 2、IFN γ及特异性抗AWA、SEAIgG2a、IgG2b亚型及IgA抗体 ,UVC疫苗组小鼠各细胞因子及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Sjc97DNA疫苗组 ,但两疫苗组均未测及IL 4。攻击感染后 ,Sjc97DNA疫苗组的减虫率 3 6.3 %、减卵率 42 .4% ,明显低于UVC疫苗组的 66.9%和 75 .6%。攻击感染后 7wk ,两疫苗组小鼠Th2型免疫应答虽有所增强 ,但仍以Th1型免疫应答占优势 ;而空质粒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则以Th2型免疫应答为主。 结论 核酸疫苗与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均能诱导产生抗感染免疫保护力 ,致弱尾蚴疫苗的免疫保护力高于Sjc97DNA。两疫苗诱导的抗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副肌球蛋白 核酸疫苗 紫外线致弱尾蚴 免疫效应 血吸虫病
下载PDF
东方田鼠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庆林 易新元 +4 位作者 曾宪芳 周金春 罗新松 何永康 彭兴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7-551,共5页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 ,Mf)对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 .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特异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用Mf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2个阳性克...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 ,Mf)对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 .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特异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用Mf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2个阳性克隆 .这些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后PCR扩增显示 ,插入的SjcDNA片段大小在 3 0 0bp至 1 8kb之间 ,其中 1 8kb片段 5个 ,1kb片段 1个 ,3 0 0bp片段6个 .经DNA测序分析 ,鉴定出 3个未曾报道过的Sj新基因 ,分别命名为Sj Mf1、Sj Mf2和Sj胞质氨基肽酶 ,并在GenBank登记注册 .结果说明 ,Mf感染血清可识别Sj的特异性抗原分子 ,这些抗原分子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东方田鼠 CDNA文库 免疫筛选 序列分析 感染血清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rSj338及膜蛋白rSj22.6抗原表位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雪梅 张兆松 +6 位作者 吴海玮 李春林 苏川 季旻珺 王勇 朱翔 吴观陵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的线粒体相关蛋白 r Sj338及膜蛋白 r Sj2 2 .6有效抗原表位混合后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为将来复合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用特异性抗r Sj338抗体和抗 r Sj2 2 .6的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 1...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的线粒体相关蛋白 r Sj338及膜蛋白 r Sj2 2 .6有效抗原表位混合后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为将来复合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用特异性抗r Sj338抗体和抗 r Sj2 2 .6的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 12肽库 ,将获得的 r Sj338的有效抗原表位与r Sj2 2 .6有效抗表位混合后免疫 BAL B/ c小鼠 ,并与 r Sj338的有效抗原表位混合免疫组进行比较。结果  r Sj338的 4种表位和 r Sj2 2 .6抗原的 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小鼠获得了 4 5 .4 % (P<0 .0 1)的减虫率及 5 9.1% (P<0 .0 1)肝总减卵率 ,r Sj338的 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小鼠获得了 34.2 % (P<0 .0 1)的减虫率及 4 6 .8% (P<0 .0 1)肝总减卵率 ;r Sj3384种表位和 r Sj2 2 .6的 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获得的减虫率和肝总减卵率均高于 r Sj338的 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原表位 rSj338 rSj22.6 免疫保护 膜蛋白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23kDa膜蛋白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联合应用免疫保护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任建功 朱荫昌 +8 位作者 D.A.Harn 余传信 司进 殷旭仁 何伟 梁幼生 徐明 华万全 许永良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研究 Sj C2 3DNA疫苗和 Sj C2 3蛋白疫苗联合免疫对 C5 7BL/ 6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和制备 Sj C2 3DNA疫苗 (pc DNA3.1- Sj C2 3)和蛋白疫苗 (Sj C2 3大亲水片段融合蛋白 GST- HD)。 4 8只 C5 7BL / 6小鼠随机... 目的 研究 Sj C2 3DNA疫苗和 Sj C2 3蛋白疫苗联合免疫对 C5 7BL/ 6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和制备 Sj C2 3DNA疫苗 (pc DNA3.1- Sj C2 3)和蛋白疫苗 (Sj C2 3大亲水片段融合蛋白 GST- HD)。 4 8只 C5 7BL / 6小鼠随机分为 A、B、C、D 4组 ,每组 12只。 A组 (Sj C2 3DNA+GST- HD联合应用组 )每只小鼠分别在第 0、2周经股四头肌注射 10 0μg Sj C2 3质粒 DNA,在第 4周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 5 0 μg GST- HD+5 0 μg CFA;B组 (Sj C2 3DNA组 )每只小鼠分别在第 0、2、4周经股四头肌注射 10 0 μg Sj C2 3质粒 DNA;C组 (蛋白疫苗组 )于第 4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5 0μg GST- HD+5 0μg CFA 1次 ;D组 (对照组 )每鼠分别在第 0、2、4周肌注 10 0μg pc DNA 3.1。各组在末次免疫后 30 d每鼠以 4 5± 2条 /只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攻击后 4 5 d剖杀小鼠 ,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数。在免疫前、末次免疫后和攻击后从小鼠尾静脉采血 ,分离血清 ,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反应。结果 联合组与质粒对照组相比 ,获得了 36 .9%的减虫率和 30 .7%减卵率 ;而单独Sj C2 3DNA疫苗组的减虫率为 2 6 .9% ,显著低于联合组 (P<0 .0 5 )和 2 2 .2 %的减卵率 ,单独蛋白疫苗组 (GST- HD)为 15 .2 %和 1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iC23 DNA疫苗 蛋白疫苗 联合免疫 保护性免疫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IgG亚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蒋守富 魏梅雄 +7 位作者 林矫矫 潘彩娥 李浩 曹琳 何艳燕 傅志强 邱倩雯 王梅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其 Ig G亚类。方法 采用 EL ISA试验 ,分别检测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Balb/ c和昆明种小鼠血清中 8种抗童虫 (SSA)、抗成虫 (SAWA)和抗虫卵 (SEA)抗体及 Ig G亚类。结果 首次发现东方田鼠抗 -...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其 Ig G亚类。方法 采用 EL ISA试验 ,分别检测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Balb/ c和昆明种小鼠血清中 8种抗童虫 (SSA)、抗成虫 (SAWA)和抗虫卵 (SEA)抗体及 Ig G亚类。结果 首次发现东方田鼠抗 - SSA Ig G3水平明显高于 Balb/ c和昆明种小鼠 ,分别为后者的 1.44倍和 1.5 5倍 ,而抗 - SAWA Ig G3和抗 - SEA Ig G3水平则无明显增高。结论 东方田鼠体内确实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抗体 IGG亚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的电泳及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蔡国斌 何立 +3 位作者 蒋明森 赵琴平 杨孟祥 章莹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酚氧化酶 ( phenol oxidase,PO)的酶谱及其活性。方法 将 42 d活成虫置含 0 .0 5 %戊巴比妥钠的 RPMI16 40培养基中 2 3℃孵育 8h后 ,分别收集雌、雄成虫 ,匀浆、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取上清 (含 PO) ,再进行聚...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酚氧化酶 ( phenol oxidase,PO)的酶谱及其活性。方法 将 42 d活成虫置含 0 .0 5 %戊巴比妥钠的 RPMI16 40培养基中 2 3℃孵育 8h后 ,分别收集雌、雄成虫 ,匀浆、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取上清 (含 PO) ,再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PAGE)及酶染色后分析其酶谱 ;同时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检测前后 2个时点的 A488值 ( A1,A2 ) ,PO活性相对值 =( A2 - A1) / ( min· m g样品蛋白 ) ,其活性值用每分钟每毫克蛋白 A488变化值表示。设立酚酶抑制剂 (丙烯基硫脲 )组 ,在该组成虫匀浆上清中预先加入丙烯基硫脲以观察其对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 雌虫及雄虫均表现为迁移率相同的一条主带 ;但雄虫的酶带显色反应比雌虫弱。日本血吸虫雌虫及雄虫的酚氧化酶相对活性分别为 0 .16 5 m in- 1· mg- 1和 0 .0 80 5 min- 1· m g- 1 ;加入酚酶抑制剂后 ,酶活性被明显抑制。终浓度为 5 mm ol的丙烯基硫脲对成虫酚酶活性的抑制率为 85 .0 3%。当丙烯基硫脲终浓度达 2 5 m mol时 ,酚酶活性被完全抑制。结论 不仅雌性成虫含有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 ,而且雄性成虫也含有少量的酚氧化酶且两者酶分子相同。雄性成虫含有的少量酚氧化酶的生理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酚氧经酶 酶谱 相对活性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3 kDa膜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任建功 朱荫昌 +7 位作者 D.A.Harn 余传信 殷旭仁 司进 何伟 徐明 华万全 许永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6-339,F003,共5页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 3kDa膜蛋白 (SjC2 3)DNA疫苗诱导C5 7BL/6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全长的SjC2 3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DNA疫苗 pcDNA3.1 SjC2 3。制备SjC2 3及IL 12的两个亚单位 p35、p4 0的DNA疫...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 3kDa膜蛋白 (SjC2 3)DNA疫苗诱导C5 7BL/6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全长的SjC2 3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DNA疫苗 pcDNA3.1 SjC2 3。制备SjC2 3及IL 12的两个亚单位 p35、p4 0的DNA疫苗和对照 pcDNA3.1。 4 8只C5 7BL/6小鼠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小鼠肌注 10 0 μgpcDNA3.1;B组注射 10 0 μg pcDNA3.1 SjC2 3;C组肌注 pcDNA3.1 SjC2 3、pcDNA3.1 p35及pcDNA3.1 p4 0各 10 0 μg的混合物。每隔 2周各免疫 1次 ,共 3次。第 8周每鼠感染 4 5± 2条 /只尾蚴 ,4 5d后剖杀 ,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jC2 3及 p35、p4 0在小鼠局部组织内的表达 ;用脾细胞培养法检测经rSjC2 3 HD刺激后 ,攻击前、后小鼠脾细胞IL 2、IL 4、IL 10和IFN γ的水平。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血清中抗SjC2 3抗体。结果 SjC2 3以及p35、p4 0在免疫小鼠股四头肌细胞膜和细胞浆均获得表达。IL 2和IFN γ的水平攻击前、后在B组和C组均明显升高。Westernblotting检测抗SjC2 3抗体结果表明 ,免疫后两周 ,B组 8/10份血清为阳性 ,C组 9/10份血清阳性。B组和C组分别获得 2 6 .9%和 35 .4 %的减虫率 ,C组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 ;减卵率分别为 2 2 .2 %和 2 8.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23kDa膜蛋白 DNA疫苗 保护性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