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alth status of working children in Jordan: Comparison between working and nonworking children at schools and industrial sites
1
作者 Ayman M. Hamdan-Mansour Ekhlas Al-Gamal +2 位作者 Mai K. Sultan Reema Matrouk Maram Al Nawaiseh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3年第1期55-62,共8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sychosocial and physical health impact of child labor and in Jordan and compare between working and nonworking children at schools and industrial sites. Methods: A sample 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sychosocial and physical health impact of child labor and in Jordan and compare between working and nonworking children at schools and industrial sites. Methods: A sample of 4008 children at schools and industrial sites answered the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that include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concerns, health screening survey, anger expression and child abuse surv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nonschool and school working children have various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problems. Physical complaints included common cold, flu, hearing and vision problems. Psychosocial ones included feeling lonely, feeling depressed, problems at home and work, and high level of anger expression, smoking cigarettes and using drugs. The study’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education, counseling, and research intervention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 labor school children PSYCHOSOCIAL HEALTH CHILD ABUSE Physical HEALTH JORDAN
下载PDF
如何防治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基于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2
作者 李佳哲 生沁霖 姚继军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9,共10页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呈现低龄化倾向,精准防治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大规模省级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泛精确匹配模型等讨论了城市小学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结...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呈现低龄化倾向,精准防治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大规模省级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泛精确匹配模型等讨论了城市小学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本地儿童,城市小学流动儿童更容易遭受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城市小学生遭受各类校园欺凌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较于本地儿童,师生关系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遭受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的负向影响更大,亲子关系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遭受关系欺凌的负向影响更大。由此,建议城市小学教师尤其班主任要更加关注流动儿童,与其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流动儿童家长也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减少流动儿童遭受各类校园欺凌尤其言语和关系欺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流动儿童 校园欺凌 亲子关系 师生关系 泛精确匹配模型
下载PDF
社会建构形象何以影响随迁子女入学——基于广州市政策设计过程的分析
3
作者 周雅琳 李霖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6,共9页
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是确保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形象是影响政策利益差异化分配的重要因素。基于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文本,尝试分析随迁子女的社会建构形象,并从... 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是确保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形象是影响政策利益差异化分配的重要因素。基于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文本,尝试分析随迁子女的社会建构形象,并从政策利益分配、政策论证策略和政策路径选择三个维度探究社会建构形象如何影响随迁子女入学。研究发现,社会建构形象赋予了相关群体不同水平的利益分配标准,政策设计者综合运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策略,分别为不同群体贴上了“可得”和“不可得”的政策身份标签,并最终通过差异化的政策路径实现了随迁子女内部差异化利益分配结果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子女入学 目标群体社会建构 政策设计 政策身份
下载PDF
父母参与对随迁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悦 周正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3年第2期81-91,共11页
为厘清父母参与、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父母参与对随迁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对154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随迁子女的父母参与程度与学校适应水平均有待提高;父母参与可正向预测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和学业成绩... 为厘清父母参与、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父母参与对随迁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对154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随迁子女的父母参与程度与学校适应水平均有待提高;父母参与可正向预测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和学业成绩,且学校适应在父母参与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了提升随迁子女的父母参与程度和学校适应水平,改善学生学业成绩,需要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增强父母可行能力;健全协同育人机制,营创教育“多重影响域”;强化积极心理资本,提升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子女 父母参与 学校适应 家校协同育人 学业成绩
下载PDF
人口流动中的县域教育:变化与困境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丛斌 何菲 胡禔臻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我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整体上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局部则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省内近距离流动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县域教育受到冲击和挑战。通过调研福建省出县和河北省入县两个县的教育现状,发现出县面临学校数量在乡村消亡、在镇... 我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整体上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局部则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省内近距离流动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县域教育受到冲击和挑战。通过调研福建省出县和河北省入县两个县的教育现状,发现出县面临学校数量在乡村消亡、在镇区聚集;教师流失、新教师缺乏、教师晋升机会渺茫;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多,随迁子女上学的常态是“周中就读-周末回乡”的候鸟式移动的教育困境。入县则面临镇区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城乡学校依旧拥挤;编外教师数量快速增长;随迁子女成为新移民等困境。研究分析认为县域教育的困境根源是教师配备问题:教师的调配速度赶不上人口流动的速度,教师补充的速度也赶不上学校新建的速度,教师需求的速度赶不上社会变化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教育 学校布局 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 教师缺编
下载PDF
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影响城镇新移民子女的心理适应——基于西南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调查
6
作者 周琴 向中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聚焦云贵川渝“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安置人口,从生活满意度、自尊和心理问题三个维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移民子女的心理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开展调查。研究发现,与非移民相比,移民子女表现出较低的生...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聚焦云贵川渝“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安置人口,从生活满意度、自尊和心理问题三个维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移民子女的心理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开展调查。研究发现,与非移民相比,移民子女表现出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水平,但并未报告更多的心理问题,整体呈低度适应。移民子女的心理适应存在显著性的性别、民族、学段、家庭SES、搬迁时间等群体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功能、学校环境、社区支持均对移民子女的心理适应呈显著性影响,且三者形成有效合力可产生增幅效应。鉴于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在发挥自身独特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协同联动,以提升移民子女的心理韧性,增强其对新异文化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移民子女 心理适应 家校社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农民工子弟适应行为与群体亚文化——北京市W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亚文化的一个解释框架
7
作者 高雪莲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第3期99-107,119,共10页
通过对“W校”班级日常的调查,总结了在学校规训权力下,学生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作为“抵抗”的“反学习、反规范文化”、实现个人归属感的“小集团文化”和被主流制度“收编”的“积分交换文化”。社会和学校为学生设定了“分数至上... 通过对“W校”班级日常的调查,总结了在学校规训权力下,学生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作为“抵抗”的“反学习、反规范文化”、实现个人归属感的“小集团文化”和被主流制度“收编”的“积分交换文化”。社会和学校为学生设定了“分数至上”的目标,但并未在制度上为其提供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手段。在默顿的紧张理论视域下,这种目标与手段的结构性断裂导致了学生的认同危机。学生通过建构一系列适应行为(遵从、敷衍、抵制、对抗)以缓解焦虑,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群体亚文化。学校教师通过“素质评价”对“子弟们”加以标签化,加剧了“既定目标”与“实现手段”的背离。为改善农民工子弟的受教育情况,实现教育公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协作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弟学校 结构性断裂 适应行为 学生亚文化
下载PDF
异地中考政策限制是否影响了随迁子女教育支出?--基于2019年千村调查及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陈博欧 沈亚芳 +2 位作者 胡雯 黄维盛 张锦华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101,共11页
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千村调查数据和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考察了异地中考政策限制及不同限制类型对随迁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探讨了其与随迁子女群体内部教育公平的联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及影响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千村调查数据和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考察了异地中考政策限制及不同限制类型对随迁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探讨了其与随迁子女群体内部教育公平的联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及影响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异地中考政策限制对随迁子女家庭各类教育负担率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显著抑制了随迁子女的扩展性教育支出,而对教育总支出及基础性教育支出均无显著影响;第二,随着异地中考政策的限制程度不断提高,政策限制对随迁子女扩展性教育支出的抑制作用则越显著;第三,政策限制对扩展性教育支出的抑制作用在女孩、非独生子女、低认知能力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等“相对弱势”群体中更为显著;第四,政策限制在长期内降低了家庭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在短期内则直接限制了父母对子女的学业重视程度,进而减少对子女的扩展性教育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中考政策 随迁子女 教育支出 教育期望 学业重视程度
下载PDF
迁入地方言能力与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光烨 蔡楚芸 《当代青年研究》 2023年第2期85-99,共15页
随着普通话的高度普及,迁入地方言是否仍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争议。文章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数据,探讨了当地方言能力和流动儿童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迁入地方言能力的强弱对其... 随着普通话的高度普及,迁入地方言是否仍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争议。文章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数据,探讨了当地方言能力和流动儿童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迁入地方言能力的强弱对其学业适应没有影响,但会显著影响其心理适应,尤其是自我认知层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此外,中介检验显示,方言能力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影响流动儿童的人际适应和学校归属感来实现的。以上研究发现证明了迁入地方言能力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不同方面存在差异性影响,并解释了其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方言影响 学校适应 心理适应 社会融入
下载PDF
协同共育视阈下劳动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旨趣、迷失与回归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冉 徐东 +1 位作者 滕金岚 林立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3年第3期29-34,共6页
新时代为实现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各教育主体应协同共育,这是纾解幼小“劳育边缘化”之策。但协同中幼小衔接的劳动教育愈发迷失:协同主体劳育观念不统一,影响幼儿劳动认知;幼小衔接劳育方式跨度大,轻视幼儿情感... 新时代为实现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各教育主体应协同共育,这是纾解幼小“劳育边缘化”之策。但协同中幼小衔接的劳动教育愈发迷失:协同主体劳育观念不统一,影响幼儿劳动认知;幼小衔接劳育方式跨度大,轻视幼儿情感体验;协同中幼小衔接劳育断层,低估幼儿劳育价值;劳育活动离身化,导致幼儿劳动实践参与不足。故四方协同教育主体应坚持政策导向,深化幼小衔接中劳育的协同观念;助力集体共建,增强幼小衔接中劳育的情感体验;拓宽教育方式,提升衔接中劳育的多元价值;优化劳育系统,指导衔接中劳育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共育 劳动教育 幼小衔接 幼儿
下载PDF
Systematic barriers to schooling of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被引量:1
11
作者 WANG Zhichao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9年第2期298-311,共14页
A popul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appear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ety that cannot be ignored.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into cities,the equal development... A popul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appear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ety that cannot be ignored.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into cities,the equal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is gaining attention.Especially,the issure of schooling of their children has garnered a lot of attention.All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schooling of their children are rooted in the asynchronization between system chang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Systematic barriers have become the crux of schooling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schoolING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schooling system
原文传递
机遇与挑战:抗逆力视角下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社工实务研究
12
作者 何繁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行,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在成长关键期,随迁子女脱离原有的生存环境,前往资源及办学条件更好的城市学习生活,又能避免隔代教育的不足。但就分析看来,随迁子女短期内难以适应教学改变,...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行,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在成长关键期,随迁子女脱离原有的生存环境,前往资源及办学条件更好的城市学习生活,又能避免隔代教育的不足。但就分析看来,随迁子女短期内难以适应教学改变,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影响在校行为表现等,难以融入教育环境,使随迁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处于劣势。随迁进城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本研究以抗逆力理论为介入视角,以F市某随迁子女小学为研究地点,通过在校内开展学校社工服务,帮助随迁子女实现教育融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力 教育融入 学校社工 随迁子女
下载PDF
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程黎 高文斌 +2 位作者 欧云 刘正奎 王文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89-391,394,共4页
目的:探索流动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打工子弟小学5年级学生3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其问题行为及躯体化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之具有显著的... 目的:探索流动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打工子弟小学5年级学生3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其问题行为及躯体化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之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同学关系相关显著;亲子关系及父母的夫妻关系与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有显著的正相关;不和谐同学关系是家庭因素影响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程度的中介变量(回归系数的β值分别为0.42和0.18),同时亲子关系直接影响问题行为(β=-0.14),父亲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躯体化程度(β=-0.16)。结论:流动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受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时又与家庭因素一起影响了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人际关系 流动儿童 家庭 问题行为 躯体化
下载PDF
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 被引量:69
14
作者 蔺秀云 王硕 +1 位作者 张曼云 周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7,共7页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本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学习投入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父母教育投入与自己的学习投入、学业表现上,三类儿童存...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本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学习投入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父母教育投入与自己的学习投入、学业表现上,三类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公立学校本地儿童在父母教育投入上得分最高,而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在自己学习投入和学业表现上得分最高,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各项得分都最低;(2)三类儿童自己的教育期望与感知到的父母的教育期望存在显著差异,儿童感知到的父母的教育期望显著高于儿童对自己的教育期望;(3)教育期望差和父母教育投入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期望差越大,父母教育投入越多,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越好;(4)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在教育期望差、父母教育投入和自己的学业表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期望差 父母教育投入 子女学习投入 子女学业表现
下载PDF
学校群体构成对流动儿童数学学业成就的影响:一项多水平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云运 骆方 +1 位作者 董奇 刘方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4,共9页
学校群体构成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重要环境变量,并对流动儿童具有不同于本地儿童的特殊效应。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建立的数据库,被试是我国发达地区32个区县141所学校的4960名2-6年级儿童,... 学校群体构成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重要环境变量,并对流动儿童具有不同于本地儿童的特殊效应。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建立的数据库,被试是我国发达地区32个区县141所学校的4960名2-6年级儿童,流动儿童所占比例为14.5%。结果发现:(1)无论流动儿童还是本地儿童,学校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越好;学校流动儿童比例对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没有影响;(2)学校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短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的数学学业劣势越大;(3)学校流动儿童比例越高,长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的数学学业劣势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群体构成 流动儿童 学校社会经济地位 学校流动儿童比例 数学学业成就
下载PDF
流动儿童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绘 龚欣 尧浩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利用福特基金课题组2008年对北京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研数据,用离散选择模型考察影响流动儿童进入三种类型学校的因素。发现流动人口家庭经济状况对其进入公立学校的作用受到达流入地时间长短的影响。在两类打工子弟学校的选择中,... 本文利用福特基金课题组2008年对北京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研数据,用离散选择模型考察影响流动儿童进入三种类型学校的因素。发现流动人口家庭经济状况对其进入公立学校的作用受到达流入地时间长短的影响。在两类打工子弟学校的选择中,发现家长和学生对学习投入的积极性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免费为流动人口家庭提供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咨询。采取多种形式的学生资助,调整公立学校布局不合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学校选择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打工子弟学校 离散选择模型
下载PDF
流动儿童的未来取向及与学业卷入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心怡 刘霞 +2 位作者 冀巧玲 申继亮 张玲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2-508,共7页
采用问卷法,选取755名初中生(其中流动儿童562名)作为被试,对未来取向及其与学业卷入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未来取向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领域... 采用问卷法,选取755名初中生(其中流动儿童562名)作为被试,对未来取向及其与学业卷入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未来取向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领域未来目标显著较少,未来职业目标较多;未来计划得分显著较低;未来评价方面,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具有较少的内部归因,乐观性也较弱;(2)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未来取向主要表现出了年级差异,初一年级受教育目标显著高于初二年级,而未来职业内部归因显著低于初二年级;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则表现出了性别差异,男生在各领域上的外部归因和乐观性均显著高于女生;(3)教育计划和乐观性对流动儿童的行为卷入得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教育的外部归因和未来的职业计划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未来受教育计划、教育目标和乐观性以及职业的内部归因对其心理卷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未来取向 学业卷入
下载PDF
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邱达明 曹东云 杨慧文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1期33-34,3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分别就读于流动儿童学校和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以及与当地儿童的对比。方法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39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孤独感以及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敌对、... 目的比较分析分别就读于流动儿童学校和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以及与当地儿童的对比。方法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39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孤独感以及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敌对、心理不平衡这些方面的得分与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的得分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结论南昌市流动儿童学校可能比公立学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学校 公立学校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文忠 徐莎莎 +2 位作者 刘正奎 欧云 高文斌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7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打工子弟小学5年级学生3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其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19,-0.21),父母的夫... 目的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打工子弟小学5年级学生3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其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19,-0.21),父母的夫妻关系以及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流动儿童的抑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29,-0.24)和同学关系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状态焦虑与学业期望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抑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是家庭因素影响其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变量。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影响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流动儿童 家庭 社会适应
下载PDF
在校流动儿童健康风险研究述评 被引量:7
20
作者 纪颖 张炎 王倩怡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99,105,共7页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改变,流动儿童比例不断增加,流动方式由"短期滞留"向"长期居住"转变,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健康问题日见突显。主要针对7-14岁的在校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进行文献述评。在校流动...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改变,流动儿童比例不断增加,流动方式由"短期滞留"向"长期居住"转变,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健康问题日见突显。主要针对7-14岁的在校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进行文献述评。在校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相对户籍儿童差,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高于户籍儿童。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更加关注在校流动儿童的健康监测研究、健康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健康行为的多因素分析、相似儿童群体的比较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流动儿童 健康风险 打工子弟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