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ulating the radical intermediates by conjugated units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optimized lithium ion storage 被引量:1
1
作者 Shuai Gu Xiaoxia Ma +13 位作者 Jingjing Chen Rui Hao Zhiqiang Wang Ning Qin Wei Zheng Qingmeng Gan Wen Luo Muqing Li Zhiqiang Li Kemeng Liao Hao Guo Guiyu Liu Kaili Zhang Zhouguang L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428-433,I0012,共7页
Organic active units often transform into radical intermediates during the redox processes but exhibit poor cycling stability due to the uncontrollable redox of the radicals. Herein, we report a facile and efficient s... Organic active units often transform into radical intermediates during the redox processes but exhibit poor cycling stability due to the uncontrollable redox of the radicals. Herein, we report a facile and efficient strategy to modulate the molecular orbital energies, charge transport capacities, and spin electron densities of the active units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 via regulating the conjugated unit size to optimize the redox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rganic radicals. COFs based on different imide conjugated units exhibit tunable discharge voltages, rate performance and cycling stabilities.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veal that imide radicals are the important active intermediates during the redox processes of these COFs. Specifically, increasing the size of the imide conjugated units could effectively delocalize the radical electrons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Fs electrodes. This study offers a very effective strategy to modulate the redox chemistry of organic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electrodes Radical intermediates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下载PDF
新污染物在含溶解有机物水体中光降解行为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璐 栾日坚 +2 位作者 沈秋岑 张婧 杨桂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9-1444,共16页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是一类稳定性高、亲水性强的环境污染物,其中大部分物质最终会进入并滞留在自然水域,因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受到广泛关注.光化学降解是ECs在水体中的主要转化过程之一,包括直接光解、间接光...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是一类稳定性高、亲水性强的环境污染物,其中大部分物质最终会进入并滞留在自然水域,因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受到广泛关注.光化学降解是ECs在水体中的主要转化过程之一,包括直接光解、间接光解和自敏化光解.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作为水体中具有优异光化学性质的光敏剂,吸光后产生·OH、1O2、3DOM*等活性反应中间体,对ECs的间接光降解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为探究ECs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并评估其生态环境风险,有必要提高对其降解过程的认识.鉴于此,文章在论述DOM环境光化学特性和过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DOM类型、来源、荧光组分及环境因素对ECs光降解过程的影响.DOM对ECs间接光降解过程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DOM产生的活性反应中间体与ECs反应,抑制作用主要包括光屏蔽作用和猝灭效应.DOM的作用效果与其类型、来源、组分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文章就DOM对ECs光降解影响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ECs的光化学行为,对于评估ECs在自然水体中的环境归趋和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光降解 溶解有机物 中间体
下载PDF
气相条件下Criegee中间体与痕量酸碱物种的双分子反应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兴 蒋友凌 +2 位作者 周莉 马嫣 郑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41-2757,共17页
气相臭氧化反应是不饱和烯烃在大气中重要的降解途径之一.反应会生成一个关键的Criegee中间体,该中间体有非常活跃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单分子分解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和烷氧自由基,也可以与大气中其他化合物发生双分子反应,生成复杂的反... 气相臭氧化反应是不饱和烯烃在大气中重要的降解途径之一.反应会生成一个关键的Criegee中间体,该中间体有非常活跃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单分子分解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和烷氧自由基,也可以与大气中其他化合物发生双分子反应,生成复杂的反应产物.受测量手段的限制和大气丰度的影响,关于Criegee中间体双分子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H_(2)O、(H_(2)O)2及SO_(2)的反应.大气中的无机酸、有机酸、氨和有机胺是大气中痕量、具有高反应活性的化合物,在维持大气酸碱平衡、新粒子生成及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指出,Criegee中间体与这些痕量酸碱气体反应速率接近碰撞极限,并生成低挥发性有机物,颠覆了以往研究中认为的反应可以忽略的结论.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Criegee中间体双分子反应机理做了简要总结,着重阐述了Criegee中间体与无机酸和有机酸以及与氨和有机胺在大气中的双分子反应过程.从文献的梳理中我们发现Criegee中间体与有机酸和有机胺的双分子反应均可以无势垒发生,并且有低聚产物生成,这些机理的提出对于现有的全球化学传输模型和新粒子形成模型可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egee 中间体 双分子反应 无机酸 有机酸 有机胺.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溶解性有机质的光化学属性对水体光活性中间体(PPRIs)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刘新 尉艺 +5 位作者 李文康 吴定桂 金伟 江和龙 徐华成 宋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7-816,共10页
湿地的水文和水化学在时空尺度上会呈现显著差异,进而会引发光化学反应的变化,光活性中间体(PPRIs)是水体间接光反应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水环境中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归驱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湿地中PPRIs的产生过程。... 湿地的水文和水化学在时空尺度上会呈现显著差异,进而会引发光化学反应的变化,光活性中间体(PPRIs)是水体间接光反应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水环境中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归驱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湿地中PPRIs的产生过程。本研究通过捕获剂法监测了鄱阳湖湿地4个季节水体中3种PPRIs(^(1)O_(2)、·OH及^(3)CDOM^(*))的产生速率和稳态浓度的变化,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以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技术对水体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组分的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鄱阳湖湿地不同季节水体中的DOM的光化学反应特性及与PPRIs产生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鄱阳湖夏季和秋季水体的pH值、溶解有机碳(DOC)浓度较高,相反,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在夏季和秋季较低。夏季和秋季的DOM中芳香族化合物丰度较高,并且木质素丰度明显高于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鄱阳湖水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产生能力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水体中^(1)O_(2)和·OH产生速率和稳态浓度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水体。pH、DOC、E2/E3、脂类、蛋白类及木质素类与PPRIs产生速率展现出了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其中的DOC与木质素类组分;另外在三维荧光指标结果中,荧光指数(FI)和新鲜度指数(β/α)与PPRIs呈现负相关关系,证明FI值越低即DOM陆源性越高、非新生DOM比例越高,则PPRIs产生速率越高。综上,PPRIs的光化学产生与植物源DOM密切相关。与春季和冬季相比,夏季和秋季鄱阳湖水体的有机质高,而其中DOM组分中芳香族化合物丰度较高,主要来自陆生植物和土壤有机质,其有机质的腐殖化水平较高,而在春季和冬季水体有机质主要来自湖泊本身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机质,属于内源。淹水植物残体降解过程释放的有机组分,对夏、秋季DOM的来源和组成有着极易被忽视的影响和作用,而其中光化学活性较强的有机组分如木质素是造成其PPRIs产率更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可溶性有机质 光化学 光生活性中间体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稻田上覆水中光致活性组分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5
作者 曾宇 张明洋 +5 位作者 李马波 陈宁 方国东 高娟 王玉军 周东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938,共10页
稻田上覆水中富含有机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光敏活性物质,在太阳光作用下会产生三重激发态有机质(^(3)CDOM^(*))、单线态氧(^(1)O_(2))和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组分,其对稻田污染物转化和碳氮等元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综述了... 稻田上覆水中富含有机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光敏活性物质,在太阳光作用下会产生三重激发态有机质(^(3)CDOM^(*))、单线态氧(^(1)O_(2))和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组分,其对稻田污染物转化和碳氮等元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综述了稻田上覆水中光致活性组分产生过程和机制,重点介绍了水稻不同生长周期内光活性组分的类型、通量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环境因素对自由基产生的影响;阐述了上覆水光致活性组分对稻田中砷和不同有机污染物的非生物转化贡献与机制,并展望了稻田上覆水光化学过程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上覆水 光化学 活性中间体 有机质 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生物炭对上覆水光化学及吡虫啉转化的机制
6
作者 李马波 曾宇 +2 位作者 陈宁 王玉军 方国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2-1742,共11页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稻田上覆水光化学过程及吡虫啉(IMD)转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于2022年6月至9月开展大田实验,设置单施化肥(CK)、稻壳生物炭(25%RH)和玉米秸秆生物炭(25%CS)3种处理,检测各处理上覆水中光敏物质含量及性质、活性组分分布...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稻田上覆水光化学过程及吡虫啉(IMD)转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于2022年6月至9月开展大田实验,设置单施化肥(CK)、稻壳生物炭(25%RH)和玉米秸秆生物炭(25%CS)3种处理,检测各处理上覆水中光敏物质含量及性质、活性组分分布及IMD光解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化肥处理,施用稻壳生物炭和玉米秸秆生物炭显著促进了活性组分的产生,羟基自由基(·OH)、三重激发态溶解性有机质(3 DOM*)和单线态氧(1 O_(2))的稳态浓度分别提高了0.92%~71.97%、21.29%~137.00%和10.42%~370.24%,且在育苗期上覆水光致活性组分的增加比分蘖期更为显著;进一步解析了生物炭促进活性组分产生的机制,紫外-可见及三维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同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上覆水中类富里酸和类色氨酸等有机质生色团的含量,该组分的增加是生物炭促进上覆水光致活性组分产生的主要原因;此外,相较于化肥处理,生物炭的施用也显著促进了杀虫剂IMD的降解,其一级降解速率从1.72×10^(-2) h^(-1)提高到3.76×10^(-2) h^(-1),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了·OH、^(3)DOM*和1 O_(2)对吡虫啉降解的贡献分别为41.78%、62.70%和9.76%。施用生物炭有利于稻田上覆水中生色团和荧光物质的积累,从而促进了上覆水光化学过程,并提高RIs浓度,进而加速IMD降解,其中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提高上覆水中光致活性组分稳态浓度和IMD降解速率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光致活性组分 自由基 溶解性有机质 吡虫啉
下载PDF
碳酸铯催化胺与CO_(2)有效转化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
7
作者 熊南妮 王春蓉 +1 位作者 陈阳 周明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2-2088,共7页
以CO_(2)和有机胺为原料直接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无任何脱水剂参与,考察反应的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时间、溶剂、催化剂与助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90℃、CO_(2)压力4.5 MPa、以无机盐碳酸... 以CO_(2)和有机胺为原料直接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无任何脱水剂参与,考察反应的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时间、溶剂、催化剂与助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90℃、CO_(2)压力4.5 MPa、以无机盐碳酸铯(Cs_(2)CO_(3))为碱性催化剂、溴化四正丁铵(n-Bu4NBr)为助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有机胺的浓度为6.67 mol/L、反应时间6 h(部分24 h),在该条件下制备了15种对称型不同烷基或芳基取代的有机脲类化合物,气相色谱(GC)分离产率可达42%~80%,采用^(1)HNMR和^(13)CNMR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法具有方便高效、环境友好和原子经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有机胺 无机盐碳酸铯 对称型有机脲 机理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噻吩-2,3-二羧酸的电合成
8
作者 王永琪 孙琪昕 +1 位作者 郑婕 冯柏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通过电卤化、格氏反应、间接电氧化三步合成目标产物噻吩-2,3-二羧酸。考察了电卤化过程中电流密度、温度对2-溴-3-甲基噻吩收率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电卤化试剂采用溴化钠,产品收率可达85.5%且能够更好的满足格氏反...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通过电卤化、格氏反应、间接电氧化三步合成目标产物噻吩-2,3-二羧酸。考察了电卤化过程中电流密度、温度对2-溴-3-甲基噻吩收率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电卤化试剂采用溴化钠,产品收率可达85.5%且能够更好的满足格氏反应中底物活泼性的考究。通过格氏反应合成了3-甲基-2-噻吩羧酸,主要对其反应时间与收率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较优反应时间为6 h,产品收率最高达87.8%。以间接电氧化法合成噻吩-2,3-二羧酸,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温度、基质氧化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较优工艺下收率为87.6%。噻吩-2,3-二羧酸的整个电合成的过程中均无采用传统有毒有害的卤化剂与氧化剂,对环境友好,三废排放少,且过程简单,产物易分离,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合成 电卤化 格氏反应 噻吩-2 3-二羧酸 医药中间体
下载PDF
6-溴喹啉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焦剑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建立6-溴喹啉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优先选用C18柱作为分离色谱柱;选择三氟乙酸乙腈溶液及三氟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并以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 nm。利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研究6-溴喹啉水分含量... 建立6-溴喹啉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优先选用C18柱作为分离色谱柱;选择三氟乙酸乙腈溶液及三氟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并以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 nm。利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研究6-溴喹啉水分含量。最后对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喹啉类化合物 药物中间体 有机合成 卡尔费休
下载PDF
石化工业区中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10
作者 张峰 陆思华 +5 位作者 李丛益 邵敏 李悦 吕大器 李歆 刘莹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1-289,共9页
选择典型石化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夏季(2021年7-8月)厂区空气IVOCs颗粒相及气相样品,探讨石化工业源排放IVOCs的污染特征,并估算其SOA生成潜势,得到如下结果。1)典型石化工业区的IVOCs颗粒相的平均浓度为4.22±1.54μg/m^(3),气... 选择典型石化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夏季(2021年7-8月)厂区空气IVOCs颗粒相及气相样品,探讨石化工业源排放IVOCs的污染特征,并估算其SOA生成潜势,得到如下结果。1)典型石化工业区的IVOCs颗粒相的平均浓度为4.22±1.54μg/m^(3),气相的平均浓度为108.87±78.93μg/m^(3)。不论是在气相中还是在颗粒相中,IVOCs白天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夜间。2)气相的正构烷烃集中在C12~C22区间,而颗粒相的正构烷烃集中在C_(22)~C_(35)区间。多环芳烃气相集中在萘和菲,颗粒相集中在芴。3)对石化工业区的IVOCs进行定量拆解,其浓度集中在B_(18)~B_(21)区间,4个分区的质量浓度加和占总体IVOCs质量的6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 石化工业区 排放浓度特征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下载PDF
化工区中等/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研究简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恒 马长文 安泰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是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质,其污染特征亟待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人为排放源集中的化工区。通过调研国内外不同化工区的中等/半挥发性有机物(I/SVOCs)的污染水平和...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是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质,其污染特征亟待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人为排放源集中的化工区。通过调研国内外不同化工区的中等/半挥发性有机物(I/SVOCs)的污染水平和排放特征,发现各污染物浓度水平差异与化工区入驻企业的规模、企业生产方式和自然地理气象条件等密切相关。调研发现I/SVOCs的浓度水平低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水平2∼3个数量级,但最近的烟雾箱实验、模型预测和外场观测研究结果均显示I/SVOCs对O_(3)和SOA的生成贡献与VOCs相当,甚至高于VOCs。梳理该类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可为化工区I/SVOCs的污染机理研究和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区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in Mn,Fe,Co,and Ni-Catalyzed Organic Reactions 被引量:1
12
作者 Lu-Jie Li Yuli He +5 位作者 Yunhui Yang Jun Guo Zhan Lu Congyang Wang Shaolin Zhu Shou-Fei Zhu 《CCS Chemistry》 CSCD 2024年第3期537-584,共48页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organic reactions catalyzed by four typical earthabundant and 3d metal catalysts:Mn,Fe,Co,and Ni complexes and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actions in which these 3d meta...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organic reactions catalyzed by four typical earthabundant and 3d metal catalysts:Mn,Fe,Co,and Ni complexes and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actions in which these 3d metal catalysts exhibited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other catalysts.The mechanism that makes these 3d metal catalysts show unusual properties is another focus of this paper.An outlook on 3d metal complexes-catalyzed organic reactions was also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abundant metal catalysts sustainable organic synthesis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s organometallic intermediates hydrocarbon transformations
原文传递
可见光诱导荧光素钠催化N-芳基四氢异喹啉的交叉脱氢偶联合成THIQs类化合物
13
作者 谭玉婷 陈阳 周明东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761-771,共11页
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天然产品中,是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活性中间体,在药物和生物合成中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有机合成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在以2-位芳环上连有不同取代基的N-芳烃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1a... 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天然产品中,是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活性中间体,在药物和生物合成中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有机合成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在以2-位芳环上连有不同取代基的N-芳烃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1a~1n)为原料,以12 W蓝色LED灯为光源,荧光素钠为光催化剂,甲醇为溶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于室温反应8 h,合成了14个带有不同取代基的2-位(芳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2a~2n),产率可达82%~96%,其结构通过^(1)H NMR和^(13)C NMR表征,并分析了反应可能的机理。该方法具有方便高效、环境友好、原子经济和产率较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 4-四氢异喹啉 N-芳烃四氢异喹啉 活性中间体 荧光素钠 光催化 有机合成 机理
下载PDF
SRNF复合膜耐溶剂性能增强研究现状
14
作者 李多坤 蔡勐 +4 位作者 何浩林 何志成 廖靖莹 余正旺 李新冬 《上海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55-59,共5页
耐溶剂纳滤(SRNF)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一项新型纳滤分离技术,主要用于有机溶剂的分离与纯化,涉及制药、催化剂再生、油和多种工业化学品的处理等领域。对耐溶剂纳滤膜性能增强方法(化学交联、有机-无机杂化和构建中间层)进行了综述与比较... 耐溶剂纳滤(SRNF)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一项新型纳滤分离技术,主要用于有机溶剂的分离与纯化,涉及制药、催化剂再生、油和多种工业化学品的处理等领域。对耐溶剂纳滤膜性能增强方法(化学交联、有机-无机杂化和构建中间层)进行了综述与比较,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期为未来设计和制造用于有机溶剂处理的纳滤膜提供一些启发性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溶剂纳滤 化学交联法 有机-无机杂化 构建中间层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机动车尾气中气相烷烃和多环芳烃含量
15
作者 李光辉 蒋斌 +5 位作者 周文钦 刘俊文 郑君瑜 王伯光 刘永林 张展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81-1991,共11页
采用热脱附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D-GC-MS),建立了机动车尾气中30种正构烷烃(C7—C36)、2种支链烷烃(植烷、姥鲛烷)和19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利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机动车尾气样品,加入定量的内标物;热解吸后经HP-5色谱柱分... 采用热脱附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D-GC-MS),建立了机动车尾气中30种正构烷烃(C7—C36)、2种支链烷烃(植烷、姥鲛烷)和19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利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机动车尾气样品,加入定量的内标物;热解吸后经HP-5色谱柱分离、在选择性离子监测(SIM)模式下用GC-MS检测,内标法定量.为提高方法的灵敏度、精准度等指标,优化了脱附管解吸温度、解吸时间,冷阱捕集温度、脱附温度、脱附时间和GC-MS分析条件.结果表明,51种目标物在1—5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4,方法检出限为0.05—0.48μg.m^(-3),定量下限为0.20—1.90μg.m^(-3),在低、中、高的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6.7%—119.9%,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1.0%—5.7%,将其应用于轻型柴油车尾气样品的测定,共检测出44种目标物,包括28种正构烷烃、2种支链烷烃、14种PAHs.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灵敏、准确度高,可满足机动车尾气中烷烃和PAHs的测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多环芳烃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 机动车尾气 气质联用仪 热脱附
下载PDF
关于深化技术站服务中间站工作的探索
16
作者 杨济隆 《铁道运营技术》 2023年第2期13-15,共3页
针对铁路中间车站调车作业钩数多、作业风险大、运输组织协调困难等问题,以柳州南火车站为例,提出技术服务中间并整合生产资源、完善枢纽分工等对策,实现降低中间站工作量及风险、提升铁路运输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 技术站 中间站 运输组织
下载PDF
农业要素市场组织的契约关联逻辑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7-53,62,共8页
中国的特殊农情决定了农业要素产权被管制从而农业要素市场变得不完全,但通过要素契约替代产品契约的方式,让农业中间服务组织成为中心签约者并获得剩余权利,有利于交易费用的下降,以缓解农业要素市场失灵问题。中间专业服务组织通过一... 中国的特殊农情决定了农业要素产权被管制从而农业要素市场变得不完全,但通过要素契约替代产品契约的方式,让农业中间服务组织成为中心签约者并获得剩余权利,有利于交易费用的下降,以缓解农业要素市场失灵问题。中间专业服务组织通过一系列要素契约把整个农业要素市场体系中的所有供给者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因此,农业三大要素市场组织之间其实是通过农业中间服务组织的作用交织而成,而每一种农业要素市场组织均是一个相应的要素契约集合。最终,农业"三大市场"的一般均衡是"三大契约"相互关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组织 要素契约 中间组织 专业服务 契约关联
下载PDF
有机合成中有机高价碘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永民 陈保华 +1 位作者 武小莉 马永祥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8-105,共8页
对高价碘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反应 ,如氧化、加成、取代和交叉偶联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有机高价碘化合物 有机合成 中间体 综述 氧化 加成 取代 交叉偶联
下载PDF
电催化产生H_2O_2和·OH及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被引量:70
19
作者 陈卫国 朱锡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8-150,共3页
采用自制的电催化装置研究了苯酚、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三种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规律。证实了在电催化过程中活性物种H2O2和·OH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键在于体系产生活性中间体的量。体系产生的... 采用自制的电催化装置研究了苯酚、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三种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规律。证实了在电催化过程中活性物种H2O2和·OH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键在于体系产生活性中间体的量。体系产生的H2O2量愈大,相应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愈高。体系产生的H2O2大于0.3mg/L时,有机物去除效率才会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系统 有机污染物 污水处理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卫国 朱锡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3-86,共4页
采用自制的光催装置研究了三氯乙醛和甲基橙有机物降解机理.证实了在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H2O2和OH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键决定于体系产生活性中间体的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可用体系产生H2... 采用自制的光催装置研究了三氯乙醛和甲基橙有机物降解机理.证实了在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H2O2和OH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键决定于体系产生活性中间体的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可用体系产生H2O2的量来衡量光催化效率的大小.体系产生的H2O2水平高,相应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愈高,而且仅当体系产生的H2O2大于1.0mgL-1时,有机物去除效率才会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系统 活性中间体 有机物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