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互动期间脑间同步特点的Scoping综述
1
作者 吴进龙 任占兵 +1 位作者 易子珍 彭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 综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个体与健康个体在互动期间脑间同步的特点。方法 2023年11月,从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关于ASD个体互动期间脑间同步的相关研究。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横截面研究质... 目的 综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个体与健康个体在互动期间脑间同步的特点。方法 2023年11月,从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关于ASD个体互动期间脑间同步的相关研究。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横截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发表日期集中在2020年至2023年,共包括130例ASD个体。ASD个体互动任务期间脑间同步较健康个体低,主要涉及前额叶和颞顶联合区;脑电图θ、α和β波段也与健康个体存在同步性差异。ASD个体脑间同步性存在性别差异;ASD个体脑间同步异常与社交障碍密切相关。结论 脑间同步障碍可能是ASD个体社交障碍的潜在神经机制,主要涉及镜像神经系统和心智理论相关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脑间同步 社交障碍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反应中断再定向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刻板语言的效果:Scoping综述
2
作者 邵伟婷 雷江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0,共11页
目的对运用反应中断再定向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刻板语言的研究进行Scoping综述分析。方法检索EBSCO、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使用反应中断再定向的方法对ASD儿童的刻板语言进行干预的相关文献,提取文... 目的对运用反应中断再定向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刻板语言的研究进行Scoping综述分析。方法检索EBSCO、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使用反应中断再定向的方法对ASD儿童的刻板语言进行干预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中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6篇英文文献,均采用单一受试时间序列研究设计。共涉及41例ASD儿童,出现刻板语言行为的ASD儿童基本语言功能有显著差异。刻板语言表现为语言和非语言声音两种形式。多数研究使用实验功能评价来确认刻板语言的功能,绝大多数ASD儿童刻板语言的功能为自动强化。实验功能评价以Iwata等的范式为主,其他评价范式在此范式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变,使操作更简洁。反应中断再定向常在个别化的情境中进行,少数研究尝试在特殊教育班级中进行。因刻板语言和其他行为的障碍程度不同,干预时长和频率差异较大。通过比较传统反应中断再定向与其变形程序对刻板语言的改善效果发现,改变再定向任务内容,减少再定向任务数量及不同执行时长对其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反应中断再定向与匹配刺激的非后效强化、反应代价、语言操作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比较的结果认为,反应中断再定向及其他方法(除药物治疗)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ASD儿童的刻板语言,并促进适当行为的出现,但反应中断再定向与匹配刺激、反应代价等其他方法共同使用会更有效。结论伴有刻板语言的ASD儿童具有不同功能性语言表现,其刻板语言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声音。刻板语言绝大多数功能为自动强化。反应中断再定向作为一种行为干预,均在个别化的情境下进行,干预时长和频率根据ASD儿童的刻板语言及其他行为障碍的严重程度等进行调整。改变再定向指令内容、数量等的变形反应中断再定向不会对行为改善结果有显著影响,匹配刺激和反应代价等其他干预方法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刻板语言,但反应中断再定向与这些方法一同使用可能效果更好。反应中断再定向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ASD儿童语言功能,减少刻板语言,还能增加适当语言、任务参与、指令服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刻板语言 反应中断再定向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儿童抽动障碍围产期危险因素的Scoping分析
3
作者 宫子涵 吴珊红 +2 位作者 李诗雨 代一宁 王艳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抽动障碍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的学位、期刊、会议论文进行检索,筛选出与儿童抽动障碍的围产期危险因素相关的文献,提取作者、年...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抽动障碍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的学位、期刊、会议论文进行检索,筛选出与儿童抽动障碍的围产期危险因素相关的文献,提取作者、年份、国家、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样本量、纳入时间、研究设计、诊断标准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307篇,其中中文85篇,英文222篇,最终纳入25篇,来自于11个国家。数据多源于精神病学、儿科学、公共健康主题期刊。诊断标准包括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国际疾病分类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结论母体自身因素是诱发儿童抽动障碍的主要风险因素,家族遗传史、孕期患有身体或心理疾病、孕期营养不良、用药等均增加发病风险。宫内发育不良、分娩意外、新生儿疾病或家庭环境不和谐也容易增加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儿童 围产期 危险因素 scoping分析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Scoping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斯曼 辛榕 +4 位作者 赵燕 刘庆余 谢加乐 刘鹏 王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目的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进行Scoping综述,了解rTMS作用的脑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1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rTMS改善脑卒中功能障碍的fMRI研究... 目的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进行Scoping综述,了解rTMS作用的脑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1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rTMS改善脑卒中功能障碍的fMRI研究。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整理资料并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或极高质量。纳入文献研究设计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主要涉及rTMS对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认知损害、抑郁方面的治疗效果和fMRI变化。结论rTMS可以改变脑卒中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和大脑区域之间有效连接,促进大脑功能重组,实现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功能磁共振成像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基于ICF冠心病患者远程康复的Scoping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雨菡 李瑾 +2 位作者 何民 王丹 陈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3-442,共10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远程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及现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5月5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关于远程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基于ICF,采用...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远程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及现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5月5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关于远程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基于ICF,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分析远程康复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时的干预措施、评价方法和指标、康复结果以及影响因素等。结果共检索文献4172篇,最终纳入15篇,来自5个国家,多数文献源于医学、公共健康相关主题期刊,研究主要集中在2015年至2022年。远程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成立远程康复小组、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身体活动、运动监测、提供相关知识、专业人员沟通指导及问题解答、提供心理支持、自我报告、医务人员监督提醒9个要素。根据ICF架构,远程康复促进冠心病患者功能康复主要体现在身体功能(包括b1精神功能,b4心血管、血液、免疫和呼吸系统功能,b5消化、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b7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和活动与参与(包括d2一般任务和要求,d4活动,d7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d8主要生活领域,d9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影响冠心病患者活动与参与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主要包括e1用品和技术,e3支持和相互联系,e4态度,e5服务、体制和政策等。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冠心病患者远程康复的9个内容要素,并基于ICF分析远程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冠心病 远程康复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基于ICF-CY残疾儿童青少年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内容和心理测量指标的Scoping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宋贝贝 刘辉 柏开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常用运动功能评估工具的内容和心理测量指标。方法基于ICF-CY分类架构和编码系统,应用ICF编码规则、匹配原则,选择4种儿童青少年常用的功能评...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常用运动功能评估工具的内容和心理测量指标。方法基于ICF-CY分类架构和编码系统,应用ICF编码规则、匹配原则,选择4种儿童青少年常用的功能评估工具,分析其运动功能测量方法和心理测量指标。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英文9篇,中文2篇,来自韩国、西班牙、中国、巴西,主要发表在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公共健康、康复科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为2011年至2021年。研究对象的年龄为0~16岁,涉及的总样本量为987,健康情况为痉挛型脑瘫、神经发育障碍等。纳入文献中,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6篇,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FM)2篇,Peabody运动发育评定量表(PDMS-2)2篇,残疾儿童能力评定量表-功能技能量表(PEDI-FSS)2篇,残疾儿童能评定量表(PEDI)3篇;测量方式为客观评估、主观评估、主试观察等;测量次数为2~6次。运动功能测量指标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其中身体活动层面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运动控制能力;活动功能层面主要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等。结论本研究基于ICF-CY对儿童运动功能和活动与参与评估,主要分为两个层面。身体功能层面主要的评定指标涉及b730、b760、b770等;活动与参与层面主要的评定指标涉及d410、d440、d445等。GMFM-88关注身体移动和活动功能的评估,如坐、站、躺、行走与跑跳功能,主要涉及b760、d410、d455等;FMFM关注自主运动、运动动机和运动的协调性,主要用于评估0~3岁脑瘫儿童上肢的功能状态,主要涉及b760、d155、d440等;PDMS-2更注重评估儿童青少年整体运动发育水平和运动功能状态,主要涉及b750、b760、d415等;PEDI-FSS移动分区专注儿童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实际运动功能表现,评估儿童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运动功能的应用和实用性,主要涉及b760、d410、d450等。在测量方式上,运动功能的测量主要有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活动功能的测量主要有客观评估和主试观察。这些标准化的身体运动功能和活动功能的评定工具均有常模,根据动作发展,建立了不同年龄段的常模,评估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使用上述评定工具,以提升评估信度、效度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残疾 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 心理测量指标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融合慢性病管理的健康效益:Scoping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媛 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1-550,共10页
目的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身体活动融合慢性病管理健康干预模式的健康效益的研究架构,综合分析针对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身体活动融合慢性病管理3类干预模... 目的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身体活动融合慢性病管理健康干预模式的健康效益的研究架构,综合分析针对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身体活动融合慢性病管理3类干预模式的干预方案和健康结局。方法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收集建库至2023年5月公开发表有关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社区慢性病管理、身体活动、运动康复、身体活动处方干预及其健康结局相关的文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纳入8篇文献,来自4个国家,涉及568项随机对照试验和4359例参与者(50~72岁),发表日期集中在2017年至2022年。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健康干预模式可分为3类: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慢性病管理与运动康复)、社区体育活动模式(预防与健康促进)和混合模式(两者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社区慢性病管理为主,融合社区体育活动,涉及身体活动干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监测与动机干预、护理协调等;时间6~24个月,属性为康复、健康促进,人员涉及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社会工作者和初级保健临床医生。社区体育活动模式主要涉及在社区环境中为慢性病老年人设计并实施不同身体活动,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个性化强化和支持;主要有步行、骑自行车、热身运动、心肺适能、肌肉力量和平衡训练、协调和拉伸运动、太极拳、瑜伽、气功、水上运动等形式;每次活动10~150 min,强度为低等~剧烈,持续8~12个月,干预属性为预防、健康促进,人员涉及临床工作人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运动干预专家、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获得相关认证的运动教练员。混合模式涉及慢性病预防和管理计划,包括身体活动咨询、身体活动相关的生活方式干预,个性化健康指导和运动方案的设计;时间6~12个月,属性为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人员涉及体育教练和退休专业运动人员、营养师、护士、私人培训师、全科医生、作业治疗师、理疗师。健康结局主要涉及身体功能相关指标,如体质量减轻,血压、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脏风险降低,关节炎、带状疱疹疼痛缓解,认知功能改善,抑郁症状改善;活动相关方面,如体适能改善,涉及身体敏捷性和动态平衡能力、灵活性、肌力、有氧耐力;身体活动量增加,如低等~剧烈运动或娱乐活动时间增加,跌倒风险降低,日常身体活动水平改善,自我效能感增强,社会参与水平提高。结论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身体活动与健康服务可归为3类干预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体育活动模式和混合模式。在社区层面,融合身体活动和慢性病管理等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干预,可改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管理慢性病相关症状,改进身体和心理功能,提高体育活动参与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与福祉。混合模式将身体活动融入社区健康服务,可使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获得综合性健康干预,得到更显著的健康和健康相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管理 社区康复 身体活动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残奥运动员的损伤率、类别、风险因素以及干预策略:Scoping综述
8
作者 胡庆奎 尹航 +1 位作者 贾绍辉 刘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54-1163,共10页
目的分析近8年夏季和冬季残奥会期间残奥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造成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2年7月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和中国知网有关残奥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文献,并进行Scoping综述。... 目的分析近8年夏季和冬季残奥会期间残奥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造成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2年7月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和中国知网有关残奥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文献,并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来自中国、瑞典、南非、波兰和美国5个国家,涉及4769例运动员,研究类型涉及访谈研究(1篇)、调查研究(5篇)、回顾性研究(1篇)和前瞻性队列研究(1篇);主要来源于运动医学、适应性体育和体育运动科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6年至2022年。残奥运动员的残疾类型主要涉及肢体残疾(上下肢截肢、脑瘫、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发育不良和神经肌肉萎缩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脊膜膨出等)、智力残疾和视力残疾。残奥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较高,且多数发生在比赛期间。运动损伤类型主要包括急性损伤、慢性过度使用损伤和慢性转急性损伤3种。运动损伤部位主要涉及头颈部、上肢(肩部、上臂/前臂、肘部、手腕、手指)、躯干(腹部、背部、腰部)、下肢(髋关节/腹股沟、大腿、膝盖、小腿、脚踝、脚趾)。造成残奥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既往损伤史、疾病、疲劳和体力下降、痉挛和肌肉无力;粗心或分心、过度焦虑或兴奋的情绪状态;运动训练方法不当、缺乏运动训练与损伤预防相关的知识、运动技能缺陷;天气、比赛场地、运动设施、器材与辅助器具使用以及年龄因素等。残奥运动员损伤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干预服务:为残奥运动员提供康复治疗服务、优化训练设计,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开展有关各类损伤知识的集体培训、进行残疾运动员运动损伤相关研究,制定预防方案与策略、提高残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提升运动技能、改善损伤的应急救治技术以及加强运动医学与康复治疗之间的协调和治理结构等。结论残奥运动员运动损伤率较高。损伤类型以慢性过度使用损伤最为常见,损伤部位多为头颈部和上肢。造成残奥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主要涉及身体功能、心理、活动和参与、环境和其他因素。主要干预策略包括:提供应急治疗干预及监护服务,提供运动医学治疗和康复治疗,提供预防训练和比赛损伤的指导和专业化支持,提供预防运动损伤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奥运动员 残奥会 运动损伤 风险 干预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肌内效贴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Scoping综述
9
作者 陈依依 何霏 +2 位作者 孙文江 陈文华 余波 《中国康复》 2023年第12期748-753,共6页
目的:总结肌内效贴(KT)作为单一治疗方式或辅助其他治疗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27日的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 Data、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 目的:总结肌内效贴(KT)作为单一治疗方式或辅助其他治疗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27日的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 Data、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肌内效贴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治疗效果的文献。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提取文献内容。结果:共检索到332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2013年到2022年来自6个国家的10篇文献。ACLR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主要涉及术后疼痛、肿胀、活动度、大腿围度及功能表现。评价工具包括:疼痛指标如VAS、NRS、Laitinen量表、WHO疼痛程度分级;活动度评估工具如量角器;肌力评估工具如等速肌力测试、Baseline手持测力计;肢体围度测量双侧大腿周径;功能评价工具如:Lysholm评分、改良Cincinnati评分、Tampa评定量表(TSK)、星移平衡测试(YBT)、单腿跳跃测试、10码下肢功能测试和Tegner-Lysholm膝关节量表等。贴扎方法以Y形,I形和爪形为主,使用不同贴扎方法联合贴扎。结论:肌内效贴干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疼痛肿胀、肌肉力量及功能恢复等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贴扎介入时机、持续时间、贴扎方法、拉力大小等问题,为基于循证医学推广肌内效贴技术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KT) 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Scoping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凯琪 辛榕 +1 位作者 凌耿强 王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6-293,共8页
目的总结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刺激方案。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8月17日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 目的总结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刺激方案。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8月17日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整理资料并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1篇,20项研究结果显示rTMS治疗有益于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1项研究结果为阴性。所有研究结果均提示rTMS治疗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纳入研究中受试者情况、研究设计方案、刺激疗程、线圈类型及刺激部位、运动诱发电位的测定等均存在异质性。结论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需要结合脑卒中的病程和损伤的程度来制定刺激方案。同时,需要更多同类型设计及刺激方案信息完整的真刺激对照假刺激的rTMS研究来提高其应用的证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下肢 运动功能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适应性身体活动及其健康效益:基于ICF的Scoping综述
11
作者 石孝宇 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95-1404,共10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对脊髓损伤患者的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及其健康效益进行Scoping综述。方法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方式,在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和中国知网检索脊髓损伤患者参与适应性身体活动相关文...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对脊髓损伤患者的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及其健康效益进行Scoping综述。方法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方式,在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和中国知网检索脊髓损伤患者参与适应性身体活动相关文献,检索时限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对脊髓损伤患者身体活动及其健康效益的相关证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爱沙尼亚、加拿大、荷兰和巴西,涉及150例脊髓损伤患者,研究类型涉及7项随机对照研究,1项非随机对照研究。主要来源于脊髓损伤、神经医学、肌肉神经学、身体活动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7年至2021年。纳入文献中研究对象均患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表现为截瘫、四肢瘫,损伤等级范围为A~D。主要功能障碍涉及ICF的身体功能方面有b710关节活动功能、b715关节稳定功能、b720骨骼活动功能、b730肌肉力量功能、b735肌张力功能、b750运动反射功能、b760随意运动控制功能、b770步态功能;涉及活动和参与功能有d410改变身体的基本姿势、d415保持一种身体姿势、d420移动自身、d445手和手臂的使用、d450步行、d455到处移动、d570照顾个人的健康、d610获得商品和服务、d910社区生活、d920娱乐和休闲;涉及环境因素有e1151个人日常生活中用的辅助用品和技术,e1401文化、娱乐和体育用的辅助用品和技术。身体活动干预场所主要包括居家、社区、医疗或康复机构。身体活动类型为预防类、健康促进类、治疗类、康复类。脊髓损伤患者均已经完成在医疗和康复机构的急性和亚急性康复治疗,回归家庭和社区,有的不定期到医疗康复机构接受服务。身体活动形式包括力量训练结合常规护理、短期抗阻力训练、水疗和机器人跑步机活动、功能性电刺激和治疗性运动、基于动力机器外骨骼的渐进式运动训练、电刺激辅助的腿部自行车结合手动自行车、不同强度的急性运动。活动频率为每次12~60 min,每周2~3次,持续3~16周,活动强度大多为中~高。身体活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身体与心理健康、活动与行为健康、环境因素、生活质量与福祉4个方面。在身体与心理健康方面,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力量感知)、步行功能(步行速度、步行距离)、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峰值摄氧量、有氧耐力、心肺功能、降低心肺疾病风险等)、免疫系统相关功能,改善心理社会功能(疲劳程度)。在活动与行为健康方面,有助于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在环境因素方面,证实一些辅助设备的可用性与有效性。在生活质量和福祉方面,能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基于ICF,本研究构建了脊髓损伤患者身体活动及其健康效果的PICO架构。脊髓损伤患者的身体活动可以在家庭、社区或者医疗和康复机构等环境中进行,脊髓损伤患者的身体活动特点为基于轮椅的适应性身体活动,主要分为两类:基于轮椅完成的各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以及基于辅助运动设备或者干预方法(如机器人跑步机、动力机器外骨骼、功能性电刺激等)完成的身体活动。脊髓损伤患者的身体活动频率为每次12~60 min,每周2~3次,持续3~16周,活动强度大多为中~高。治疗师、运动康复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线上或线下指导监督练习以及一对一指导等,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指导和支持。通过参与身体活动,脊髓损伤患者可以获得的健康效益包括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有氧耐力,改善心理社会功能,提高身体活动参与水平,减少久坐行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身体活动 适应性体育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Vitamin E in the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A scoping review 被引量:1
12
作者 Sophia Ogechi Ekeuku Effiong Paul Etim +2 位作者 Kok-Lun Pang Kok-Yong Chin Chun-Wai M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3年第6期943-958,共16页
Pancreatic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mortality worldwide.Research investigat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pancreatic cancer is ongoing.Vitamin E,consisting of both tocopherol and tocotrienol,has ... Pancreatic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mortality worldwide.Research investigat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pancreatic cancer is ongoing.Vitamin E,consisting of both tocopherol and tocotrienol,has demonstrated debatable effects o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Therefore,this scoping review aims to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vitamin E on pancreatic cancer.In October 2022,a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PubMed and Scopus since their inception.Original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vitamin E on pancreatic cancer,including cell cultures,animal models and human clinical trials,were considered for this review.The literature search found 75 articles on this topic,but only 24 articl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The available evidence showed that vitamin E modulated proliferation,cell death,angiogenesis,metastasis and inflamma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However,the safety and bioavailability concerns remain to be answered with more extensive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More in-depth analysis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further the role of vitamin E in the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ancer treatment Pancreatic cancer scoping review TOCOPHEROL TOCOTRIENOL Vitamin E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学校架构的学校健康服务及效果:Scoping综述
13
作者 张园 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1-799,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学校架构的学校健康服务及其效果,综合分析该领域主要研究范畴和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收集建库至2023年6月公开发表有关实施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服务的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学校架构的学校健康服务及其效果,综合分析该领域主要研究范畴和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收集建库至2023年6月公开发表有关实施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服务的干预措施、干预结局的相关文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涉及76项研究,20多种干预措施,来自5个国家,发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至2021年。干预措施包括哮喘教育培训课程、口腔卫生教育、月经管理干预、认知焦虑预防计划、体育活动课程设计与训练、烹饪与营养课程、运动与健身干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健康促进饮食课程和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技能培训课程等。学校健康服务项目涉及健康筛查和监测服务、疾病预防和控制服务,以及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安全和急救培训。健康促进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改进学生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学生医疗服务选修课成绩;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高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质量,降低学生慢性疾病患病率和急诊频次,缓解哮喘病情;提高学生的自尊、沟通技巧和群体社会凝聚力,降低焦虑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自主性意识;提高学生健康生活相关行动能力,对学生行为、态度和活动习惯产生积极影响。健康促进学校对教师的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教师传授身体活动相关课程的教学能力与技能;为教职工提供更多专业支持,掌握有关急救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师学校健康服务参与水平。健康促进学校对学校的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促进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常规教学活动,增加学校在健康相关心理社会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推动学校建立学校健康服务规划和实施措施。结论健康促进学校的健康服务主要包括学校课程和学校健康服务两大类。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对学生、教职工和学校的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和健康服务水平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学校 健康服务 健康服务效果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Vestibular migraine in low-and 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A scoping review
14
作者 Eric K.Kim Amina Seguya +4 位作者 May Htoo Thaw Peggy Tahir Eric J.Formeister Christopher J.Waterworth Ali F.Jaffer 《Journal of Ot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73-184,共12页
Background:Vestibular migraine(VM)is a common cause of dizziness that is underrecognized,underdiagnosed,and challenging to effectively treat.The prevalence,appropriate diagnostic workup,and therapies for VM in low-and... Background:Vestibular migraine(VM)is a common cause of dizziness that is underrecognized,underdiagnosed,and challenging to effectively treat.The prevalence,appropriate diagnostic workup,and therapies for VM in low-and 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LLMICs)remain understudied.The objective of this scoping review is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VM research in LLMICs.Methods:PubMed,Embase,and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to execute a scoping review of VM.Keywords“vestibular diseases”and“vertigo”wer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erms referring to LLMICs as defined by the World Bank.Title and abstract screening,full-text review,and data collection were conducted by two authors independently.Results:Twenty-six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coping review.Most studies were cross-sectional(57.7%)or case studies/series(23.1%)and were conducted in urban settings only(92.3%).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tudies was skewed,with 65.4%of articles originating from India.The prevalence of VM among clinic patients ranged from 0.3%to 33.3%.VM most frequently presented as headache,nausea and vomiting,and photophobia.Radiographic imaging,audiometry,and electronystagmography/videonystagmography were the three most commonly utilized diagnostic modalities in the dizziness workup.The most studied pharmacotherapies included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followed by beta-blockers and antiepileptics.Case studies and series discussed less common VM pharmacotherapies,such as ayurvedic medicine.Conclusions: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VM research in LLMICs,including innovative diagnostic approaches and therapies that can improve VM care globally.Equitable partnerships between LLMIC and highincome country researchers must expand vestibular research capacity and productivity in LL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tibular migraine MIGRAINE GLOBAL OTOLARYNGOLOGY scoping review
下载PDF
Suicide in Digestive System Cancers: A Scoping Review
15
作者 Jie Chen Xiaoping Ding +1 位作者 Xin Peng Deying 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3年第1期1-20,共20页
Digestive system cancers are important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Cancer patients are more likely to commit suicide.The objective of this scoping review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updated summa... Digestive system cancers are important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Cancer patients are more likely to commit suicide.The objective of this scoping review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updated summary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suicide among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system cancers to identify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relevant to suicide in these populations.The PRISMA-Scr(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extension protocol for scoping reviews)protocol was used.The review was based on relevant articles published prior to January 2022 in databases of Web of Science and PubMed.The authors identified 21 records that met the criteria for inclusion.Among the 21 articles,18(n=85.7%)reported suicide risk factors,21(n=100%)evaluated the incidence of suicide and 16(n=76.2%)involved the variation in suicide rates.Only one study comprehensively reported that the suicide rate for this population was 32.8 per 100,000 years and 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was 1.91.Most suicides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esophageal,and gastric cancers.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in digestive system cancers included male gender,older age,the white race,single status,advanced stage of disease,and cancer metastasis.The most critical time for suicide was in the early post-diagnostic period.It is indispensable to identify suicide in these cancer patients,especially those with high-risk factors.In the future,more prospective research may be needed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support and care to prevent suic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estive system cancer suicidal death suicidal ideation risk factor scoping review
下载PDF
Effects of positive thinking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 patients:a scoping review
16
作者 Xin Fan Mei Wang Xiang-Shu Cui 《Nursing Communications》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Objective:To analyz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thought intervention therapy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Objective:To analyz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thought intervention therapy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studies.Methods:Using the scoping review method as a guide,computer searches of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Wanfang Database,China Vipers Full Text Database and 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were conducted to collect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thinking interventions in stroke patient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to January 2023,and the literature was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and the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 by two investigators independently.Results:The search yielded 964 publications,and a total of 19 were included.The time of publication,study site,study population,study design,study length,and type of result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wa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Conclusions:Positive thinking-based intervention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 and can reduce somatic pain,enhance their social integration,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However,interventions in the areas of self-compass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adoption of tailoring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ive thinking intervention STROKE negative emotions quality of life scoping revie
下载PDF
基于ICF-CY影响青少年久坐行为相关环境因素Scoping综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铭 杨剑 +2 位作者 王国祥 李欣 杨家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1-630,共10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青少年久坐行为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的内容与结构,并对相关文献中涉及的问题进行Scoping综述。方法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青少年久坐行为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的内容与结构,并对相关文献中涉及的问题进行Scoping综述。方法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检索库,英文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中文检索截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4月20日,采用主题检索方式检索与青少年久坐相关的文献。提取文献内容,包括作者、国家、发表时间、发表期刊、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年龄、数据收集工具以及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结果共检索文献3217篇,最终纳入21篇,主要来自8个国家,多数文献源于公共健康、公共卫生相关主题期刊,研究主要集中在2015年至2019年,研究方法多为调查法,对久坐行为的测量包括问卷和客观测量。根据ICF-CY环境因素架构,共得到17个影响因素,具有促进或障碍作用的因素共14个,其中用品和技术9项(e150、e160、e110、e115、e120、e125、e140、e165、e130),包括社区居所/锻炼场所设计、街道/土地利用,学校灵活学习空间、可调节高度课桌,家庭娱乐/运动设备;自然环境和对环境的人为改变2项(e225、e245),包括温度、湿度、季节、降雨量、日照时长;支持和相互联系3项(e310、e320、e325),包括家人、朋友、同伴活动参与/支持程度。态度,服务、体制和政策两个类目的研究较少。土地混合利用率、步行设施完善程度、感知邻里美学程度、行人/汽车交通安全程度、可调节桌椅设施与灵活教学空间的使用程度等指标越好,青少年久坐时间越短;家庭娱乐设备越多、街道连通性越高、日照时长较短、气候条件越差,青少年久坐时间越长。家人、朋友及同伴活动支持程度,空气质量,客观测量的社区居所/邻里等指标对青少年久坐行为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检验。结论基于ICF-CY环境类目架构,影响青少年久坐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用品和技术、自然环境和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以及支持和相互联系三大类。为使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减少久坐时间,应从上述三类因素入手,消除消极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坐行为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 青少年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Scoping Review撰写方法简介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亚 葛龙 +2 位作者 李伦 张俊华 田金徽 《中国药物评价》 201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介绍撰写Scoping review的步骤及注意问题,以期为Scoping review撰写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scoping REVIEW 方法学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painting 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a scoping review
19
作者 Xin Fan Yan-Yuan Lei +4 位作者 Mei Wang Sha-Sha Jia Chang Li Gui-Meng Wang Xiang-Shu Cui 《TMR Non-Drug Therapy》 2023年第2期18-24,共7页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rawing 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rawing therapy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rawing 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rawing therapy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Methods:A computer search of 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China Knowledge Network,Wanfang database,Vipshop database and 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Service was conducted to retrieve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ainting 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 from the database to December 2022,using the scoping review method as a guide.Results:A total of 15 publications were included,including 10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4 class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1 cohort study,with full text summarizing the type of painting therapy,painting duration,intervention period,interventionist and treatment adherence.The main indicators of outcome included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such as nausea and vomiting,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uch as fatigue status and sleep quality in cancer patients.Conclusions:Painting therapy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nausea,reduce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duce fatigue,improve sleep quality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but the degree of vomiting in cancer patients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In the future,we need to extend the follow-up period of painting therapy and explor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painting therapy applied in cance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wing therapy CANCER MOOD quality of life scope review
下载PDF
丧亲儿童干预研究——基于Scoping Review的文献分析与评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芳 朱宁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年第2期15-23,共9页
丧亲对于儿童是重大的创伤性事件,丧亲后的儿童将面临艰巨的适应性任务。那些丧亲后有适应困难的儿童,以及所有失去父母的儿童都会从某些有时间限制的干预措施中获益。本研究采用阿克西(Arksey)和奥马利(O’Malley)提出的Scoping Revie... 丧亲对于儿童是重大的创伤性事件,丧亲后的儿童将面临艰巨的适应性任务。那些丧亲后有适应困难的儿童,以及所有失去父母的儿童都会从某些有时间限制的干预措施中获益。本研究采用阿克西(Arksey)和奥马利(O’Malley)提出的Scoping Review文献范围综述方法和研究步骤,对国内3个中文电子数据库和国外5个英文电子数据库进行检索。经标准筛选提取后发现,国内丧亲儿童干预服务稀少,主要以个案和小组式干预为主,尚未形成和建立共享联动的服务机制,研究多采用个案研究法,缺乏科学、严谨的评估设计和工具,也没有长期追踪回访性研究;国外丧亲儿童干预经验丰富,以小组、营地和家庭预防式干预为主,服务时跨专业多团队合作,研究科学、规范,已经成为一个专业和审慎的干预领域。因此,未来国内丧亲儿童干预服务可以在现有干预经验基础上,将其纳入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结合本土文化特性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促进有效服务机制的形成,预防性与治疗性干预策略相结合,循证为本,服务和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亲儿童 干预服务 scoping Review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