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4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 7-30 被引量:11
1
作者 雷白时 姜军坡 +3 位作者 王伟 张冬冬 王全 朱宝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6期127-131,共5页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creen the antagonistic spore-forming bacteria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identify i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Method]Taking the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creen the antagonistic spore-forming bacteria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identify i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Method]Taking the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pathogen Verticillium dahliae V-190 as the test microorganism,the antagonistic spore-forming bacteria were screened.Through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secondary screening,an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 7-30 with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obtained,and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identified.[Result]84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soil in various places by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Especially,18 strains with better antagonistic ability were screened again,so an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 7-30 with 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18.9 mm and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obtained.According to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the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 7-30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primarily.[Conclusion]The strain 7-30 was obtained as the antagonistic spore-forming bacteria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ILLIUM dahliae ANTAGONISTIC bacteria screenING IDENTIFICATION BACILLUS SUBTILIS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Screening of Rhizobacteria from Scirpus Grossus Plant after Lead (Pb) Exposure
2
作者 Bieby Voijant Tangahu Siti Rozaimah Sheikh Abdullah +3 位作者 Hassan Basri Mushrifah Idris Nurina Anuar Muhammad Mukhlisi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1年第6期484-493,共10页
Phytoremediation is one of method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remediate the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In most cases, microorganisms bacteria and fungi, living in the rhizosph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lants, may contrib... Phytoremediation is one of method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remediate the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In most cases, microorganisms bacteria and fungi, living in the rhizosph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lants, may contribute to mobilize metal ions by increasing the bioavailable fraction. Some studies have evidenced that heavy metal-resistant bacteria can enhance metal uptake by hyperaccumulator plants. Lead-resistant bacteria which could help to increase the lead uptake by Scirpus grossus was isolated and screened. Th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plant roots after being exposed in a range finding test by spiking analytical grade of Pb(NO3)2 solution in variation of Pb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of rhizobacteria isol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everal colonies having resistance to grow and survive in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even the host plant had withered. Only a few of rhizobacteria colonies were affected b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lead exposure during screening test. The screening test was conducted by growing the isolated colonies on plates containing tryptic soy agar (TSA) medium containing of 200, 400 and 600 mg/L Pb solution including the plate with only TSA media without any lead exposure acting as a control medium, and incubating them at 30℃ for 72 hours. Isolation of bacteria from rhizosphere had found 47 colonies including several colonies from the withered plants. These all 47 colonies then become 28 after characterization by using color and colony morphology, followed by Gram stain, catalase, oxidase and motility test. The screening test of lead resistant bacteria colonies resulted 3 groups which is scored high, medium and low. The screened colonies will then be used for furth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 screening rhizobacteria isolation phytoremediation.
下载PDF
益生菌基因组学在乳酸菌筛选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文俊 张和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筛选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在促进人类、动物甚至植物健康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功能性食品、动物饲料和微生物菌肥。然而,这些细菌对宿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分子机制还远未完全了解。另外,传统...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筛选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在促进人类、动物甚至植物健康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功能性食品、动物饲料和微生物菌肥。然而,这些细菌对宿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分子机制还远未完全了解。另外,传统的益生菌筛选技术主要依靠表型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以及随机对照试验,这些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数据难以重复。不同研究小组之间数据难以共享,不能实现菌株有益特性的均一性和标准化验证,严重制约了益生菌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菌株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基于新的测序技术和强大的计算机分析方法,被称为益生菌基因组学新学科的出现,允许研究者在短时间内通过筛选大量的生物学和基因组数据,显著提高益生菌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综述了通过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帮助人们高效、快速地确定益生菌,开辟益生菌新功能的评价途径。总结益生菌基因组学在阐明益生特性功效评价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扩展研究人员对这些有益微生物生物学的认知,揭示益生菌促进健康特性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基因组学 乳酸菌 功能 筛选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调研及其发酵微生物种质资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扩军 妥彦峰 +7 位作者 徐敏 罗晓红 吴林英 尤宏 寇晓萌 牟光庆 郑志强 李新玲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为挖掘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对不同地区传统发酵乳的制作方式及其发酵微生物进行了调研。采集了全疆12个地州及乌鲁木齐周边共45个县165个乡村483份家庭作坊生产的传统发酵乳制品,并对其进行了发酵微生物筛选。从采集的... 为挖掘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对不同地区传统发酵乳的制作方式及其发酵微生物进行了调研。采集了全疆12个地州及乌鲁木齐周边共45个县165个乡村483份家庭作坊生产的传统发酵乳制品,并对其进行了发酵微生物筛选。从采集的不涉及任何商品发酵剂的新疆传统发酵乳中,共筛选出497株乳酸菌和364株酵母菌,并首次发现了假肠膜明串珠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巴氏醋杆菌等菌。此研究成果可为开发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的优质菌种资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制品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乳酸菌 酵母菌 筛选
下载PDF
原驼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分析
5
作者 孙建 李雪 +6 位作者 楚敏 顾美英 艾尼江·尔斯满 朱静 何齐 谭慧林 张志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28,共8页
【目的】挖掘和获得原驼乳中的乳酸菌资源。【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县近效南山周边原驼乳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菌株,观察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和菌株形态学特性,分析菌株分类学地位,并检测菌株溶血性和有害代谢物质等食用安全... 【目的】挖掘和获得原驼乳中的乳酸菌资源。【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县近效南山周边原驼乳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菌株,观察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和菌株形态学特性,分析菌株分类学地位,并检测菌株溶血性和有害代谢物质等食用安全性。【结果】获得29株乳酸菌,经鉴定其归属于Leuconostoc、Lentilactobacillus两个属的4个种;菌株均可耐受0.5%胆盐,5%NaCl,且具有较好耐高温、牛奶胨化、抗氧化和抑制细菌等特性;所有菌株均无溶血现象,不产生硝基还原酶;除T12外,均利用氨基酸不产生物胺。【结论】从原驼乳中获得的乳酸菌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和食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驼乳 乳酸菌 分离筛选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秸秆降解能力研究
6
作者 汤莹 赵旭 +1 位作者 李娟 王子宁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55-1059,共5页
通过筛选高效的秸秆纤维素降解菌,为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提供优质的微生物资源。采集奶牛粪样品,通过纤维素平板刚果红染色法初筛及发酵液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测定法复筛菌种,探究选出菌株对秸秆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筛选获... 通过筛选高效的秸秆纤维素降解菌,为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提供优质的微生物资源。采集奶牛粪样品,通过纤维素平板刚果红染色法初筛及发酵液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测定法复筛菌种,探究选出菌株对秸秆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筛选获得9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其中菌株TX1的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为1.729。菌株TX7的纤维素酶活力和木聚糖酶活力最强,CMC-Na酶(CX)活力为0.2247 U/mL,滤纸酶(FPA)活力为0.2960 U/mL,木聚糖酶活力为8.84 U/mL。菌株TX3对小麦秸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最强,每1.000 g小麦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质量分别为0.185、0.190 g;菌株TX7对小麦秸秆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每1.000 g小麦秸秆的木质素质量只有0.037 g。由此可见,菌株TX3、TX7具有进一步研发成高效降解秸秆微生物菌剂的潜力,为秸秆纤维素的转化利用提供了优质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秸秆 筛选 降解能力 奶牛粪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香研究
7
作者 梁伟 蔡联合 +4 位作者 苏赞 陈义昌 邹克兴 王明月 王伊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20-24,共5页
采用梯度稀释涂布法从常年落叶的土壤中筛选出3株具有降解β-胡萝卜素能力的菌株,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β-胡萝卜素的降解率,进而对发酵液中的产物进行GC-MS分析,筛选出目标菌株TR-3,其降解β-胡萝卜素的能力在3株中最强,降解率达... 采用梯度稀释涂布法从常年落叶的土壤中筛选出3株具有降解β-胡萝卜素能力的菌株,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β-胡萝卜素的降解率,进而对发酵液中的产物进行GC-MS分析,筛选出目标菌株TR-3,其降解β-胡萝卜素的能力在3株中最强,降解率达86.65%。革兰氏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6S rDNA测序及聚类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TR-3为肠杆菌属;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发现,其对β-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中的成分主要为仲辛酮(37.69%)、苯乙醇(13.88%)、磷酸三丁脂(5.55%)、癸酸乙酯(5.54%)、β-紫罗兰酮(4.80%)及月桂酸乙酯(3.73%)等致香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高效降解菌 筛选 分离纯化 致香物质
下载PDF
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符晓 丁俊园 +5 位作者 焦嘉卉 钟思雨 孙孟娇 付家佳 唐光辉 李培琴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0,244,共10页
为开发针对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测定了其对花椒的4种靶标病原菌,即干腐病菌(Fusarium zanthoxyli)、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根腐病菌(F.solani)和落... 为开发针对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测定了其对花椒的4种靶标病原菌,即干腐病菌(Fusarium zanthoxyli)、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根腐病菌(F.solani)和落叶病菌(Marssonina sp.)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花椒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297个微生物菌株,其中105个为真菌,192个为细菌。通过初筛,获得了20个对3种及以上靶标病原菌均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中7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5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3个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的不同种,2个鉴定为安徽黄杆菌(Flavobacterium anhuiense),3个为其他种。经复筛和验证,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P87的生防潜力最强,可以作为花椒病害生物防治的备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根际土壤 生防菌 筛选 鉴定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新疆昌吉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杏酱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达菊庆 武运 +5 位作者 吴聪 罗晓红 马文瑞 唐弦 汤凯 杜木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1,共8页
为探究奶疙瘩源乳酸菌发酵杏酱性能,从新疆昌吉采收15份传统手工奶疙瘩样品,采用传统平板划线法、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从中筛选出的7株菌,并对其安全性、耐高可溶性固形物、耐高酸及发酵杏酱过程中活菌数、总酸、及... 为探究奶疙瘩源乳酸菌发酵杏酱性能,从新疆昌吉采收15份传统手工奶疙瘩样品,采用传统平板划线法、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从中筛选出的7株菌,并对其安全性、耐高可溶性固形物、耐高酸及发酵杏酱过程中活菌数、总酸、及发酵前后基本理化指标分析。经鉴定,其中菌株YP01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菌株YP04、YP09、YP17和YP19为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菌株YP11和YP12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YP01、YP04、YP09、YP17生长活性较高、安全性较强,菌株YP01、YP04耐受性强。测定以上4株菌发酵杏酱过程中活菌数、总酸及发酵前后理化指标与感官品质,结果显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YP01更适合杏酱发酵,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YP04次之。2株菌均具有良好的碳源利用能力。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YP01与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YP04具有发酵杏酱潜力,可作为发酵杏酱待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疙瘩 乳酸菌 筛选 发酵 杏酱
下载PDF
产植酸酶益生乳酸菌的筛选
10
作者 王浩中 林青 +7 位作者 曾军 高雁 赵燕慧 时红玲 马贵军 马正海 娄恺 霍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90-2298,共9页
【目的】分离筛选产植酸酶益生乳酸菌菌株。【方法】以发酵饲料、博扎、浆水为代表的发酵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形态差异菌株,通过产酶筛选及16S rDNA分子鉴定,获得产植酸酶乳酸菌菌株,并通过耐酸、耐胆盐、耐肠胃液、自聚集力及抑菌分析对... 【目的】分离筛选产植酸酶益生乳酸菌菌株。【方法】以发酵饲料、博扎、浆水为代表的发酵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形态差异菌株,通过产酶筛选及16S rDNA分子鉴定,获得产植酸酶乳酸菌菌株,并通过耐酸、耐胆盐、耐肠胃液、自聚集力及抑菌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4株产植酸酶乳酸菌,其中菌株JS5植酸酶酶活高达0.83 U/mL,与植物乳杆菌菌株DSM 20174相似性为100%,确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JS5在pH值3条件下存活率高达100%,在胆盐浓度0.1%时JS5存活率为0.55%,在模拟肠液和胃液中,存活率分别为8.56%和0.38%,其活菌数均在1×10^(6)CFU/mL以上,达到发挥益生作用的最小活菌数要求。菌株JS5自聚集力为(9.69%±0.44%),可促进菌株在肠道定殖。菌株JS5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植保乳杆菌JS5产植酸酶较高,可在模拟肠胃液中存活,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能力和抑制病原菌生长,可用于益生的畜禽微生态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植酸酶 筛选
下载PDF
咖啡炭疽病菌致病性测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11
作者 施春兰 秦得强 +5 位作者 秦小萍 刘全俊 何明川 高熹 唐萍 吴国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3-991,共9页
炭疽病是咖啡的一种常见病害,对咖啡果实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损失,开展引起咖啡炭疽病的病原菌致病性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并筛选有效的拮抗菌,将为咖啡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4株咖啡炭疽病病原Wyq1(Colle... 炭疽病是咖啡的一种常见病害,对咖啡果实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损失,开展引起咖啡炭疽病的病原菌致病性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并筛选有效的拮抗菌,将为咖啡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4株咖啡炭疽病病原Wyq1(Colletotrichum siamense)、Yyq1(C. fructicola)、Xbd1(C. gloeosporioides)、Hb1(C.theobromicola)孢子悬浮液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选择致病力最强的菌株进行后续试验;通过平板培养法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对峙法对病原菌进行拮抗菌筛选。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4株菌株均可侵染健康咖啡叶片,且在4株病原菌中菌株Xbd1的致病力最强;对菌株Xbd1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氮源为胰蛋白胨,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7,不同光照对其营养生长的差异不显著。室内拮抗菌筛选中有5株拮抗效果较好,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C4-2、特基拉芽孢杆菌(B. tequilensis)D5-8、贝莱斯芽孢杆菌(B. velezensis)MC2-1、弯曲芽孢杆菌(B. flexus)ZLSY3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ticus)GJ7,其中拮抗效果最好的是枯草芽孢杆菌MC4-2,抑制率达57.8%。通过咖啡炭疽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及其拮抗菌筛选,明确了该病原菌的致病性,筛选得到的5株拮抗菌的拮抗效果均较好,为炭疽病的防治及其生防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炭疽病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拮抗菌筛选
下载PDF
发酵辣椒乳酸菌混合发酵菌群的构建
12
作者 秦双霞 赵玲艳 邓放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125,共9页
从传统发酵蔬菜中分离筛选优良的产酸、产氨基酸态氮、降亚硝酸盐和产香乳酸菌,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拮抗性和共生性研究构建混合发酵菌群,对其抑菌能力进行研究,并进行辣椒发酵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优良产酸乳酸菌H3D和6d-6... 从传统发酵蔬菜中分离筛选优良的产酸、产氨基酸态氮、降亚硝酸盐和产香乳酸菌,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拮抗性和共生性研究构建混合发酵菌群,对其抑菌能力进行研究,并进行辣椒发酵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优良产酸乳酸菌H3D和6d-6,在添加10%食盐的MRS培养基中产酸量分别为5.40 g/L和4.50 g/L;优良产氨基酸态氮乳酸菌T216和3-2,产氨基酸态氮量分别为0.22 g/100 mL和0.18 g/100 mL;优良降亚硝酸盐乳酸菌63和T244,亚硝酸盐降解率均>67%;优良产香乳酸菌206和6-12,乙偶姻产量分别为24.30 mg/L和23.32 mg/L。经鉴定,菌株63、H3D、6d-16和3-2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206和6-12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菌株T244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菌株T216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这些菌株两两混合培养时均无拮抗性。最终选择菌株H3D、206、T216和T244进行混合培养,混合培养时4株菌能共生;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当混合菌群的接种比例为1∶1∶1∶1时,发酵辣椒的品质最好,与自然发酵辣椒相比,总酸、氨基酸态氮和乙偶姻含量分别提高36.11%、33.33%和107.12%,亚硝酸盐含量降低84.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辣椒 乳酸菌 筛选 鉴定 混合菌群 共生特性
下载PDF
羊肉中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致腐能力研究
13
作者 文向圆 张德权 +4 位作者 王素 李欣 沈建洋 邱旭东 侯成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5-2173,共9页
为筛选腐败能力强的菌株,本研究从托盘和真空包装羊肉4℃贮藏期间的均质液中分离腐败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羊肉汁、脱脂牛奶和三丁酸甘油酯3种培养基评估分离菌株在体外对羊肉、蛋白质和脂质的降解能力,从而确定目标菌株并进一步分析... 为筛选腐败能力强的菌株,本研究从托盘和真空包装羊肉4℃贮藏期间的均质液中分离腐败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羊肉汁、脱脂牛奶和三丁酸甘油酯3种培养基评估分离菌株在体外对羊肉、蛋白质和脂质的降解能力,从而确定目标菌株并进一步分析其耐药基因图谱。结果表明,托盘包装中共纯化出191株菌株,主要菌属包括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寡养单胞菌;真空包装中共纯化出72株菌株,主要菌属包括乳杆菌、乳球菌、肉杆菌、沙雷氏菌和哈夫尼亚菌。根据体外腐败能力测定结果,从每种包装中确定3株菌株作为后续研究的目标菌株,并根据基因组相似性计算结果确定种名,托盘包装中的目标菌株为MN10(副乳假单胞菌)、MN21(不动杆菌新菌种)和EF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真空包装中的目标菌株为VMR17(清酒乳杆菌)、VF12(变形斑沙雷氏菌)和VE13(变形哈夫尼亚菌)。耐药性基因结果表明,含量较高的抗生素基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氟喹诺酮抗生素、吖啶染料、亚胺培南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研究为后续生鲜肉的靶向抑菌和腐败菌的腐败机理探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腐败菌 筛选 致腐能力 耐药性
下载PDF
苹果汁发酵用乳酸菌WFC 414和WFC502的筛选·鉴定与评价
14
作者 杨青博 梁佳蕊 +3 位作者 孟永宏 刘靓 郭玉蓉 邓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39-146,156,共9页
以泡菜为原料分离和筛选苹果汁中具有优良发酵潜力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菌株,采用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对LAB菌株进行鉴定,并评价其在模拟胃肠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发酵性能。结果表明:从泡菜中筛选的2株菌株为副干酪乳杆... 以泡菜为原料分离和筛选苹果汁中具有优良发酵潜力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菌株,采用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对LAB菌株进行鉴定,并评价其在模拟胃肠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发酵性能。结果表明:从泡菜中筛选的2株菌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WFC 414)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FC 502);WFC 414和WFC 502在苹果汁中发酵48 h其活菌数分别达到8.81和9.33 log CFU/mL;2种菌株在模拟胃液(2 h)和肠液(4 h)中,其存活率分别达到92.0%、95.0%和80.7%、83.6%。在4 d的乳酸发酵过程中,WFC 414和WFC 502降低了苹果汁中可溶性糖和苹果酸的含量,产生了大量的乳酸(分别为3.48、5.94 mg/mL)。发酵苹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改变,酯类和醛类减少,醇类、酸类和酮类的含量升高,增加了果汁的甜香、果香、花香味。试验筛选的乳酸菌WFC 414和WFC 502在发酵果汁行业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筛选 发酵 苹果汁 评价
下载PDF
高效防治半夏软腐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15
作者 张欣悦 张华梦 +4 位作者 姚志鹏 王莹 陈雯 蒋春号 牛冬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7-1085,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实验室现有的生防细菌菌库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较高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半夏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新的菌株资源。[方法]通过平板拮抗从实验室保存的300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拮抗效...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实验室现有的生防细菌菌库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较高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半夏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新的菌株资源。[方法]通过平板拮抗从实验室保存的300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进一步测定拮抗菌株的水解酶活性和透明圈半径,通过对抑菌圈和透明圈半径进行统计赋值得到对半夏软腐病较高防治效果的复筛菌株。通过离体及温室防效试验验证复筛菌株对半夏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初筛得到20株对半夏软腐病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测定抑菌圈、透明圈半径大小,按照统计结果对20株菌株进行赋值,结果显示5YN8、XZ231和7Ze3赋值分数最高,分别为11.0、11.0和10.5。经离体防效验证得到20株初筛菌株对半夏软腐病腐烂程度的不同影响,对比赋值大小及半夏块茎的腐烂程度发现建立的赋值体系与菌株的生防效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即赋值分数越高,半夏块茎的生防效果越好。将筛选得到的赋值分数最高的3株生防菌株5YN8、XZ231与7Ze3进行温室防效验证,发现它们对半夏软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5.01%、79.55%和79.62%。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发现5YN8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Z231和7Ze3均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5YN8、XZ231与7Ze3三株生防菌株能够有效防治半夏软腐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软腐病 生防菌筛选 菌种鉴定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发酵芒果皮乳酸菌的筛选
16
作者 张博 滕建文 +1 位作者 夏宁 黄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164-171,共8页
芒果皮中存在的苦涩味物质限制芒果皮的食品化利用。该文以芒果皮为原料,采用感官评价法对59株乳酸菌发酵48 h的芒果皮清汁进行分析并初筛乳酸菌,并研究初筛得到的5株菌株发酵过程中对芒果皮清汁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和风... 芒果皮中存在的苦涩味物质限制芒果皮的食品化利用。该文以芒果皮为原料,采用感官评价法对59株乳酸菌发酵48 h的芒果皮清汁进行分析并初筛乳酸菌,并研究初筛得到的5株菌株发酵过程中对芒果皮清汁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和风味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乳酸菌发酵后芒果皮清汁总酸含量显著增加、pH值明显降低、总酚含量明显降低;电子舌分析结果也表明乳酸菌发酵可以减弱芒果皮清汁的苦味和涩味;其中HGP54菌株改善芒果皮滋味效果最好,感官模糊评分最高,提高13.47%,苦味与涩味量化得分均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苦味与涩味与总酚含量之间存在显著中等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表明,筛出的乳酸菌菌株能够有效地改善芒果皮清汁品质,可作为芒果皮工业化微生物制剂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皮 乳酸菌筛选 脱苦 脱涩 电子舌
下载PDF
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
17
作者 陈华 喻敏博 +2 位作者 侯璐 张贵 刘玉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1,共7页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碳源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选用9种化学药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记录在不同浓度、不同药剂下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前期鉴定出的菌株中,灰葡萄孢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试验的代表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分别作为最适碳氮源、培养温度为20~25℃时,病原菌的生长速度最快。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EC_(50)值较低,EC_(50)值均小于5.00 mg/L,药物毒力较强。【结论】灰葡萄孢是引起青海省蚕豆赤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葡萄糖和酵母对ZS045B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强,在20~25℃下培养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对病原菌ZS045B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蚕豆赤斑病 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鉴定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番茄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位 薛鸣 +3 位作者 雷婷越 安馨媛 范鹤龄 张荣萍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为了筛选出具有抑制青枯雷尔氏菌作用的拮抗菌,采用形态指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阴性对照(CK)、番茄青枯病菌阳性胁迫处理(RB)和拮抗菌K+番茄青枯病菌处理(KRB)3个盆栽番茄土壤样品进行... 为了筛选出具有抑制青枯雷尔氏菌作用的拮抗菌,采用形态指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阴性对照(CK)、番茄青枯病菌阳性胁迫处理(RB)和拮抗菌K+番茄青枯病菌处理(KRB)3个盆栽番茄土壤样品进行了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K5菌落呈乳白色且表面光滑,经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通过分子鉴定后确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番茄青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达到23.20%,K5菌株在接种48 h后能诱导番茄根部抗病基因表达,CTR、ETR基因的表达量提高,表明K5通过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并能有效地抑制青枯病菌的繁殖,从而达到防治青枯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拮抗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全株水稻表面优势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19
作者 黄丽娟 孙镕基 +2 位作者 高文婧 张志飞 陈桂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5,共9页
本试验旨在对全株水稻表面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与鉴定,以期挖掘出青贮优良菌种资源。利用平板涂布法对全株水稻上的乳酸菌进行分离,以生长速度和产酸能力进行初筛,以抗氧化能力(H2O2耐受能力、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 本试验旨在对全株水稻表面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与鉴定,以期挖掘出青贮优良菌种资源。利用平板涂布法对全株水稻上的乳酸菌进行分离,以生长速度和产酸能力进行初筛,以抗氧化能力(H2O2耐受能力、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进行复筛,对筛选出的优势乳酸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水稻植株表面共分离得到154株乳酸菌,培养48 h后,有16株OD_(600nm)值>2且pH值<4的乳酸菌,其中有9株乳酸菌具有抗氧化能力,综合表现最好的菌株是YMA3,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2.23%、72.46%、86.33%。YMA3表现出较强的高温或酸性环境适应性,鉴定为粪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附生乳酸菌 筛选 抗氧化能力 生理生化特性 粪肠球菌
下载PDF
产己酸微生物筛选及其在浓香型白酒窖泥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冯文聪 陈继威 +6 位作者 夏博宇 张维 毛文定 殷想想 陈茂彬 方尚玲 毛志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该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及己酸定性和定量分析从浓香型白酒酒厂的窖泥中分离筛选高产己酸的己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将其应用于窖泥养护中,检测养护前后窖泥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筛选并... 该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及己酸定性和定量分析从浓香型白酒酒厂的窖泥中分离筛选高产己酸的己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将其应用于窖泥养护中,检测养护前后窖泥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筛选并鉴定得到一株可稳定高产己酸的水原拉梅尔芽孢杆菌(Rummeliibacillus suwonensis)DFN-1,其传代3次后,己酸产量为8.15 g/L。通过菌株DFN-1养护窖泥后,窖泥的品质明显得到改善,其水分含量提高10.62%,腐殖质含量提高47.10%,总氮含量提高30.55%,耐热芽孢杆菌数提高9.98%,铵态氮含量提高35.94%,特征风味物质己酸和己酸乙酯相对含量分别提高至31.73%和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己酸菌 筛选 鉴定 窖泥养护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