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种岩性海底地震波透射能量AVA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正华 朱光明 袁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1-505,667+491,共5页
海上地震勘探中的海底透射波能量分布特征影响勘探方案设计和数据处理。针对此问题,基于流…固界面反射和透射系数及能量方程等理论,探讨了淤泥、凝灾岩、粉砂岩、粗砂岩、石灰岩和花岗岩等六种岩性海底的透射波能量随入射角的变化特... 海上地震勘探中的海底透射波能量分布特征影响勘探方案设计和数据处理。针对此问题,基于流…固界面反射和透射系数及能量方程等理论,探讨了淤泥、凝灾岩、粉砂岩、粗砂岩、石灰岩和花岗岩等六种岩性海底的透射波能量随入射角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变化,不同岩性海底的透射波能量分布差异很大:①淤泥,小于临界角(49。)时有利于透射纵波勘探,大于临界角时有利于透射转换波勘探;②凝灰岩,入射角≤65。时有利于透射纵波勘探,入射角在40。~80。范围时,有利于透射转换波勘探;③粉砂岩和粗砂岩,在小于临界角(分别为61°~55。)时,有利于透射纵波勘探;④石灰岩和花岗岩,透射纵波能量在小于第一l临界角(分别约为14。和18。)时为l0%~30%;透射横波在第一临界角(同上)和第二临界角(分别约为28。和34。)之间约为40%,大干第二临界角后透射波消失,故此类岩性不利于海上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地震勘探 海底岩性 临界角 流一固界面 地震波能量
下载PDF
双基地海底散射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朋 许文海 李瑛 《声学技术》 CSCD 201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海底的声散射是产生浅海混响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小斜率近似方法研究了粗糙液-液分界面的海底散射问题,通过一个统一的方法实现微扰近似和Kirchhoff近似的无缝衔接且不受表面高度均方根条件限制。类比APL-UW模型,利用最低阶小斜率近似... 海底的声散射是产生浅海混响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小斜率近似方法研究了粗糙液-液分界面的海底散射问题,通过一个统一的方法实现微扰近似和Kirchhoff近似的无缝衔接且不受表面高度均方根条件限制。类比APL-UW模型,利用最低阶小斜率近似求解粗糙海底界面散射截面,并结合Jackson等人的海底沉积层体积散射截面表达式,建立了一个计算双基地海底散射强度的"小斜率-体积"模型。针对几种典型的海底类型进行了数值仿真与性能分析,并将数值预报结果与APL-UW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小斜率-体积模型在整个角度范围内较为准确,并且与APL-UW模型的预报结果吻合程度较高,两者散射强度差值小于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海底散射 小斜率近似 粗糙海底界面 APL-UW模型
下载PDF
双基地声纳海底界面侧向散射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
3
作者 袁骏 张明敏 +1 位作者 肖卉 何青海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3-135,142,共4页
海底界面侧向散射分析是双基地声纳探测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双基地条件下,海底界面散射与双基地几何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实际配置的情形,提出了一种双基地声纳海底界面侧向散射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到了解析表达式。通过仿真实... 海底界面侧向散射分析是双基地声纳探测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双基地条件下,海底界面散射与双基地几何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实际配置的情形,提出了一种双基地声纳海底界面侧向散射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到了解析表达式。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双基地海底界面侧向散射面积与观测时间、接收指向、束宽和脉冲宽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为双基地声纳系统的性能评估和合理配置、使用提供了有效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声纳 海底界面侧向散射 解析表达式
下载PDF
海底三维散射模型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军 费志刚 孟华 《舰船电子工程》 2013年第6期93-96,共4页
海底声散射强度是浅海混响预报的一个重要物理量。采用Jackson复合粗糙度模型研究了非均匀海底界面的声散射问题,对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利用已发表的海底散射强度实测数据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照,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就海... 海底声散射强度是浅海混响预报的一个重要物理量。采用Jackson复合粗糙度模型研究了非均匀海底界面的声散射问题,对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利用已发表的海底散射强度实测数据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照,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就海底沉积物类型和海底声学特性参数对海底反向散射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散射 界面散射 体积散射 Jackson模型
下载PDF
海洋科学装备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2
5
作者 宋宪仓 杜君峰 +1 位作者 王树青 李华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3,共8页
海洋科学装备是知海、用海、护海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深入认知海洋、合理利用海洋、积极保护海洋、有效管控海洋四方面对我国海洋科学装备的需求进行了剖析,系统梳理了世界海洋强国在海气界面观测装备、水下移动式观测装备、海底观测网... 海洋科学装备是知海、用海、护海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深入认知海洋、合理利用海洋、积极保护海洋、有效管控海洋四方面对我国海洋科学装备的需求进行了剖析,系统梳理了世界海洋强国在海气界面观测装备、水下移动式观测装备、海底观测网络系统等海洋科学观测平台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未来海洋科学装备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在海洋遥感卫星、海洋科考船、海洋深潜器、海底观测网络等海洋科学装备领域取得的进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分析了通用技术、核心装备、集成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研究提出了适合国情的发展建议,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新型海洋科学装备研发和成果转换、海洋科学装备共享机制和综合服务平台、国际合作机制和标准体系建立,以期为海洋科学装备更好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方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装备 深海观测平台 海气界面观测 水下移动式观测 海底观测网络 装备研发
下载PDF
大洋海底数据可视化和成图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俊江 欧小林 +8 位作者 杨悦 陈瑞雪 张绍玉 贾仲佳 张升升 王鹏程 李三忠 刘永江 贾永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5-264,共10页
随着全球大洋调查的不断开展以及各种海底探测技术的进步,海洋调查数据积累日益增多。以往主要通过使用不同的专业软件来进行各类大洋数据的可视化和成图分析。在海洋调查方面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可视化软件,能够快速显示海底大洋的观测和... 随着全球大洋调查的不断开展以及各种海底探测技术的进步,海洋调查数据积累日益增多。以往主要通过使用不同的专业软件来进行各类大洋数据的可视化和成图分析。在海洋调查方面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可视化软件,能够快速显示海底大洋的观测和探测数据,并能够快速简单地综合分析和成图。为了解决快速可视化和多种类型数据同界面显示问题,本文利用Matlab中的图形用户界面工具,开发和设计了简单易操作的OceanVis1.0数据可视化和图形用户界面。通过使用OceanVis1.0,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全球海底大洋多波束水深、海洋重力异常、海洋磁异常、地震波形数据等进行可视化和成图分析,能够解决大洋关键区域的多种数据可视化综合分析问题。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进行二维测线和三维空间数据变化的显示,也可以实现数据成图的放大、缩小和旋转功能。对于多波束、重磁数据空间变化数据,可以进行二维测线的任意切割和成图输出,不用保留中间成图即可满足用户的实时数据显示和快速查看功能。OceanVis1.0也能为具体航次的海底调查提供各类海底探测数据的快速显示,以及包括航次中获取的数据显示和初步分析功能,能够为研究区航次测线的规划提供数据可视化和图形支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可视化 图形用户界面 全球海底数据 OceanVis1.0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cholte Waves Based on Acoustic Pressure Field Measurement 被引量:1
7
作者 LIANG Minshuai PENG Linhu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193-1200,共8页
Scholte waves at the seafloor interface are generally identified by their velocity features and seismic fields,which are measured using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s and geophones.These methods are effective in cases wher... Scholte waves at the seafloor interface are generally identified by their velocity features and seismic fields,which are measured using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s and geophones.These methods are effective in cases where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elocities of Scholte and acoustic waves in water.However,they are ineffective when the velocities of these two types of wave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Thus,in this paper,a method based on acoustic pressure field measurement for identifying Scholte waves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ir excitation an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proposed method can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n the velocities of two types of waves.A tank experiment i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ethod,and an ocean environment is scaled down to the laboratory size.Acoustic measurements are obtained along virtual arrays in the water column using a robotic apparatus.Experiments show that changes in Scholte wave amplitudes,depending on different source depths and propagation distances,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s.This means that Scholte waves generated at the seafloor interface are successfully measured and identified in the acoustic pressur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e waves at seafloor measurement of Scholte waves identification of Scholte waves
下载PDF
海域沉积物蠕动地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吴晓川 欧阳黎明 +3 位作者 郭晓中 黄焱羚 黄振华 李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3-772,共10页
沉积物蠕动是海底地层倾于发生破坏的前奏和指示,能够演变为大规模的海底滑坡,给海洋工程建设和人类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目前发现的沉积物蠕动地貌主要发育在北半球,表现为槽脊相间的海底起伏。沉积物蠕动地貌的主要识别标志为槽... 沉积物蠕动是海底地层倾于发生破坏的前奏和指示,能够演变为大规模的海底滑坡,给海洋工程建设和人类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目前发现的沉积物蠕动地貌主要发育在北半球,表现为槽脊相间的海底起伏。沉积物蠕动地貌的主要识别标志为槽脊形态的无规律变化与走向沿水深线延伸且槽脊内部发育剪切面等。地震活动、构造抬升、高沉积速率和地层压力、地层的含气性与水合物分解等均可导致沉积物蠕动地貌的形成。然而,在前人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诸多疑似沉积物蠕动地貌的起伏地形,证明或证伪这些起伏地形是否为沉积物蠕动地貌是目前研究的侧重点。沉积物蠕动的滑移变形速率、蠕动地层底界面及其与下伏构造的关系性、沉积物蠕动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趋势等研究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厘定沉积物蠕动地貌及其致灾等级,但这些工作还鲜有涉及。因此,后续沉积物蠕动地貌的研究应加强沉积物蠕动层底界面的刻画与表征,重视沉积物蠕动形成过程和演变趋势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研究,为深入识别沉积物蠕动和评价其灾害等级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蠕动 海底起伏 蠕动底界面 先存构造 分离错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