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中心网络中无缝移动性支持方案综述
1
作者 邢梦迟 邓浩江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24年第5期1-8,33,共9页
信息中心网络(IC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ICN采用标识和地址分离的方式,解决了TCP/IP网络中IP地址的双重语义问题,在支持移动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与传统的TCP/IP网络相比,ICN的标识与地址分离、泛在网内缓存以及多播内容传递等新颖特性,... 信息中心网络(IC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ICN采用标识和地址分离的方式,解决了TCP/IP网络中IP地址的双重语义问题,在支持移动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与传统的TCP/IP网络相比,ICN的标识与地址分离、泛在网内缓存以及多播内容传递等新颖特性,使得ICN无缝移动性支持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本文对ICN无缝移动性支持的相关工作进行充分调研,首先介绍传统TCP/IP网络中移动性支持方案,然后对现有的ICN无缝移动性支持的研究工作进行详细介绍,并描述ICN无缝移动性支持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的ICN无缝移动性支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中心网络 移动性 无缝切换 实时通信
下载PDF
基于位置的井下移动通信网络无缝切换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韩江洪 汪鹏 +1 位作者 魏振春 卫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4年第10期1092-1099,共8页
为实现矿井机车无人驾驶系统,必须解决机车在矿井巷道轨旁AP之间的切换时延问题。典型的切换过程包括MAC层切换和网络层切换,其中MAC层切换包括扫描、认证和重关联3个阶段,其中扫描阶段占切换时延的90%以上,传统的切换机制采用全扫描方... 为实现矿井机车无人驾驶系统,必须解决机车在矿井巷道轨旁AP之间的切换时延问题。典型的切换过程包括MAC层切换和网络层切换,其中MAC层切换包括扫描、认证和重关联3个阶段,其中扫描阶段占切换时延的90%以上,传统的切换机制采用全扫描方式,时延较高,难以满足实时性应用对切换时延的要求。由于AP位置固定且机车的位置可通过定位算法获取到,因此提出基于位置的无缝切换机制,该机制在非连续多个AP出现故障情况下,根据建立的AP信息链表,都能保证机车在确定的位置选择合适的AP进行MAC层切换,在MAC层切换的同时根据网络路由的需要进行网络层切换过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该切换机制能够降低切换时延60%以上,实现机车在轨旁AP之间的切换延时满足实时系统对时延的要求,实现无缝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机车无人驾驶系统 位置 切换时延 无缝切换
下载PDF
含有储能单元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梁帅奇 牟晓春 +1 位作者 赵雪 余志飞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74-79,87,共7页
含有储能单元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利用提供高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搭建包括光伏、风电、储能单元的典型微电网控制系统;光伏、风机采用最大功率跟综控制,以保证风能和光能的最大利用率;给出含有储能单元的... 含有储能单元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利用提供高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搭建包括光伏、风电、储能单元的典型微电网控制系统;光伏、风机采用最大功率跟综控制,以保证风能和光能的最大利用率;给出含有储能单元的微电网组网方案和运行控制方式,分析储能在微电网并网运行、孤岛运行、孤岛下负荷变化及无缝切换等过程中的能量控制作用;基于LCL滤波器的储能电压源型功率变换器,提出包含逆变器侧电感电流环、滤波电容电压环和电网侧电感电流环的三环控制策略.最后,仿真验证了该储能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压源型变换器 储能 LCL滤波器 无缝切换
下载PDF
移动IP无缝切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庆林 张玉军 李军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5期30-33,共4页
移动IP协议是宏移动管理方案,但它不支持无缝切换。针对移动IP的不足,人们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来增强其性能。根据切换过程的技术特征,文章从基于缓存和转发机制的切换、基于减少组件延时的切换、基于上下文转移的切换和基于候选访问路... 移动IP协议是宏移动管理方案,但它不支持无缝切换。针对移动IP的不足,人们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来增强其性能。根据切换过程的技术特征,文章从基于缓存和转发机制的切换、基于减少组件延时的切换、基于上下文转移的切换和基于候选访问路由器发现策略的切换等角度,对增强移动IP性能的各种无缝切换技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切换 移动IP协议 宏移动 延时 转发机制 路由器 性能 缓存 组件 上下文
下载PDF
基于多业务的移动性垂直切换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溢 成哲 邹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1,177,共5页
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下紧耦合方式中的网络切换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通信业务和运动感知的切换算法。根据终端移动性初步筛选出候选网络集,依据终端多业务特性从候选网络集中选择出最优网络进行切换。在不同业务下与基于运动感知的切换算法进... 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下紧耦合方式中的网络切换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通信业务和运动感知的切换算法。根据终端移动性初步筛选出候选网络集,依据终端多业务特性从候选网络集中选择出最优网络进行切换。在不同业务下与基于运动感知的切换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避免不必要的切换,又能降低切换阻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通信业务 运动感知 无缝切换 候选网络集
下载PDF
基于平滑选择扫描与动态缓存的WLAN快速切换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江洪 周浩 +1 位作者 魏振春 汪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99-1202,1241,共5页
文章提出了基于平滑选择扫描与动态缓存的快速切换机制,典型的切换过程包括扫描、认证、重关联3个阶段,该快速切换机制主要减少扫描阶段时延,通过平滑选择扫描算法减少了扫描信道的数量并将扫描阶段划分为更小的扫描周期,同时通过动态... 文章提出了基于平滑选择扫描与动态缓存的快速切换机制,典型的切换过程包括扫描、认证、重关联3个阶段,该快速切换机制主要减少扫描阶段时延,通过平滑选择扫描算法减少了扫描信道的数量并将扫描阶段划分为更小的扫描周期,同时通过动态缓存算法在缓存表命中的情况下省去了扫描阶段。仿真结果表明该切换机制将通信时延降低到50ms以下,满足了无线多媒体业务的传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切换 WLAN无线局域网 动态缓存 信道扫描
下载PDF
基于IP的3G网络间的无缝切换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静 卢燕飞 冯玉珉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1X期200-202,共3页
全IP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采用移动IP(MIP)技术进行用户移动性管理。而标准移动IP技术在切换时的分组丢失和延迟不能满足移动多媒体这类对延迟敏感的业务。本文分析并比较了MIP为适应无缝切换所作的技术上改进,并分析了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 全IP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采用移动IP(MIP)技术进行用户移动性管理。而标准移动IP技术在切换时的分组丢失和延迟不能满足移动多媒体这类对延迟敏感的业务。本文分析并比较了MIP为适应无缝切换所作的技术上改进,并分析了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3G移动多媒体通信网络,最后提出了一种在3G移动多媒体通信网络中,基于在PDSN上设置RoutingCache(RC)和PagingCache(PC)以改善切换性能的技术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 无缝切换 3G 移动多媒体通信
下载PDF
压裂配液、供液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耘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28-130,5,共3页
常规压裂地面配液、供液工艺技术大多采用先配液、大罐储存,再进行压裂施工的模式进行,但随着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深入,压裂施工的规模不断加大,常规压裂地面配、供液工艺技术难以满足大型压裂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对大型压裂地面... 常规压裂地面配液、供液工艺技术大多采用先配液、大罐储存,再进行压裂施工的模式进行,但随着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深入,压裂施工的规模不断加大,常规压裂地面配、供液工艺技术难以满足大型压裂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对大型压裂地面配液、供液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现场配液、多级供液、多体系相互无缝切换的压裂施工配、供液技术,采用该技术在河南油田泌页HF1井和洛伊盆地屯1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压裂取得圆满成功,为大型非常规压裂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压裂 连续配液 二级供液 无缝切换
下载PDF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邓中亮 王晖 朱宇佳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4期114-116,121,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WSN与WLAN异构网络环境下无缝移动通信的垂直切换算法。该算法针对日益普及的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与室内应急通信应用的特殊性,提出网络选取优先级参数。针对传感器网络在应急通信等特殊场合的应用,制定了专门的切换判决策... 提出一种基于WSN与WLAN异构网络环境下无缝移动通信的垂直切换算法。该算法针对日益普及的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与室内应急通信应用的特殊性,提出网络选取优先级参数。针对传感器网络在应急通信等特殊场合的应用,制定了专门的切换判决策略。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通信网络对现场场景变化的适应程度,满足室内环境下异构网络通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异构网络 垂直切换算法 无缝移动通信
下载PDF
双链路移动IP系统的实现与性能分析
10
作者 张大伟 夏寅贲 +1 位作者 田霖 姚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48-152,共5页
为了解决移动IP中的切换时延和丢包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链路层触发的双链路移动IP系统的实现方案,即利用链路层触发提前发起切换缩短切换延时,利用链路冗余防止丢包达到无缝切换的效果。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链路层触发的... 为了解决移动IP中的切换时延和丢包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链路层触发的双链路移动IP系统的实现方案,即利用链路层触发提前发起切换缩短切换延时,利用链路冗余防止丢包达到无缝切换的效果。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链路层触发的发现、无线连接控制、移动路由和隧道的实现方法。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与基本的移动IP系统进行比较,验证该系统达到了无缝切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 无缝切换 链路层触发 双链路
下载PDF
分层多跳无线网中结合负载均衡的切换管理
11
作者 田永春 郭伟 郑相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98-1502,共5页
该文主要研究分层多跳无线网络中的切换管理,提出一种新的用户切换管理算法和移动基站路由切换策略。在网络动态变化时,用户切换管理算法可以减少用户的切换次数,使用户负载分布均匀。移动基站路由切换策略则尽可能地从基站本地找出替... 该文主要研究分层多跳无线网络中的切换管理,提出一种新的用户切换管理算法和移动基站路由切换策略。在网络动态变化时,用户切换管理算法可以减少用户的切换次数,使用户负载分布均匀。移动基站路由切换策略则尽可能地从基站本地找出替代路由,可以在较小的开销下达到快速和无缝切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多跳无线网 切换管理 负载均衡 无缝切换
下载PDF
eHMIP:支持无缝切换的层次移动IP协议
12
作者 丛秋实 姜爱全 潘纪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110-114,共5页
移动主机(MH)在域间切换时延迟较长,不能实现快速切换。为支持MH域间的快速切换,该文在层次移动IP(HMI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层次移动IP(eHMIP)协议,使得域间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与MH到家乡网络之间的距离无关。以注册信令开销... 移动主机(MH)在域间切换时延迟较长,不能实现快速切换。为支持MH域间的快速切换,该文在层次移动IP(HMI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层次移动IP(eHMIP)协议,使得域间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与MH到家乡网络之间的距离无关。以注册信令开销、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为性能评价指标,对基于HMIP和eHMIP协议的切换性能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HMIP协议的平均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低于HMIP,但注册信令开销略高于HM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移动网络 移动管理 层次移动IP协议 无缝切换
下载PDF
GPRS和移动IP中移动管理研究
13
作者 刘海鹏 张根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0-102,共3页
1引言 因特网与移动通信结合而诞生的无线因特网,已成为当今全球信息产业的热点.它使人们能在移动中从因特网上获取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享受到各式各样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引发工作和生活模式的巨大变革.在无线因特网的构成中,无线蜂窝... 1引言 因特网与移动通信结合而诞生的无线因特网,已成为当今全球信息产业的热点.它使人们能在移动中从因特网上获取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享受到各式各样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引发工作和生活模式的巨大变革.在无线因特网的构成中,无线蜂窝网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前,无线蜂窝网络正处于快速发展演变阶段,如何提供灵活和低廉的因特网数据接入服务将是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S 移动IP 移动管理 移动通信 因特网 分组无线业务
下载PDF
基于平面路由的无线Mesh网切换技术
14
作者 苏钢 袁丽玲 +1 位作者 朱光喜 戴沁芸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8年第5期18-21,共4页
通过对无线Mesh网络区别于传统无线局域网的特性的分析,以及无线Mesh网的链路层切换机制、网络层切换机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路由和移动IP的无线Mesh网络快速切换机制,并在该机制下给出了2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仿真分析表明,... 通过对无线Mesh网络区别于传统无线局域网的特性的分析,以及无线Mesh网的链路层切换机制、网络层切换机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路由和移动IP的无线Mesh网络快速切换机制,并在该机制下给出了2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仿真分析表明,上述方案都充分利用了无线Mesh网络的特性,能够有效降低切换时延、减少数据包丢失率,基本可实现无线Mesh网络的无缝切换,并且能够保证与现有的IEEE802.11协议标准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 无缝切换 平面路由
下载PDF
CDMA网络中移动IP的快速切换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立兰 李云 +2 位作者 隆克平 刘兴潜 包杰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8,共4页
未来全IPCDMA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移动IP技术来支持用户的移动性,而标准移动IP存在着较大的切换延迟,不能满足实时业务和延迟敏感业务的要求,因此快速无缝切换技术已经成为解决移动性问题的热点。针对在全IPCDMA网络中MN的无缝切换要求提出... 未来全IPCDMA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移动IP技术来支持用户的移动性,而标准移动IP存在着较大的切换延迟,不能满足实时业务和延迟敏感业务的要求,因此快速无缝切换技术已经成为解决移动性问题的热点。针对在全IPCDMA网络中MN的无缝切换要求提出了L2T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提前时间选得合适时可以消除注册时延对CDMA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 快速无缝切换 L2切换 L3切换 联合切换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移动切换方案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华贵 蒋铃鸽 +1 位作者 何晨 刘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0-1094,1099,共6页
针对移动IPv6和HIP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在双方同时移动时无法实现无缝切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缝切换方案SH-HIP。该方案利用RVS服务器作为锚点,维持主机标识与当前IP地址的映射关系,并且转发更新数据包,有效地解决双方同时移动时连... 针对移动IPv6和HIP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在双方同时移动时无法实现无缝切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缝切换方案SH-HIP。该方案利用RVS服务器作为锚点,维持主机标识与当前IP地址的映射关系,并且转发更新数据包,有效地解决双方同时移动时连接丢失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在双方同时移动时可大大减小切换延时和丢包率,而且保持了HIP的安全性,能有效抵御拒绝服务攻击以及中间人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机标识协议 主机标识 标识分离 网络移动 无缝切换
下载PDF
基于局部越区切换的无线网络无缝访问控制研究
17
作者 李群 《微型电脑应用》 2015年第8期37-41,5,共5页
针对无线网络中切换机制的性能问题,提出3种切换方案:基于时间的虚拟切换、局部分簇切换和覆盖切换方案。第一种方法使用计时器来触发移动节点和头节点之间的切换。第二种方法将网络进行分簇,只有簇头参与越区切换过程,从而最小化控制负... 针对无线网络中切换机制的性能问题,提出3种切换方案:基于时间的虚拟切换、局部分簇切换和覆盖切换方案。第一种方法使用计时器来触发移动节点和头节点之间的切换。第二种方法将网络进行分簇,只有簇头参与越区切换过程,从而最小化控制负载,并通过叶节点维持拓扑结构和连接性。第三种方法中覆盖结构完全负责越区切换的启动,减少与附近网络相关联的越区切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在存在漫游移动节点的网络中都能够很好的实现网络切换。其中,当基站覆盖区域较小时,覆盖切换方案能够获得最优的切换成功率和延迟;而局部分簇方法能够获得最优的数据包投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无缝访问控制 越区切换 移动节点 局部分簇切换
下载PDF
SDWN下基于流量负载感知的AP间无缝切换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 杨建喜 +2 位作者 池亚平 高聪 余宇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7-3040,3047,共5页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DWN)作为一种控制转发解耦合的架构,有利于快速获取全局拓扑,为无线接入点(AP)间无缝切换提供了便利。针对传统基于信号强度(RSSI)的AP选择算法可能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及负载不均衡问题,充分考虑流量负载对AP性能的影...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DWN)作为一种控制转发解耦合的架构,有利于快速获取全局拓扑,为无线接入点(AP)间无缝切换提供了便利。针对传统基于信号强度(RSSI)的AP选择算法可能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及负载不均衡问题,充分考虑流量负载对AP性能的影响,对传统Odin架构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下基于流量负载感知的AP间无缝切换算法。该算法考虑客户端收到的信号强度及AP的流量负载,可有效解决AP间负载不均衡问题。最后,在开源实验平台(Odin)应用此算法。实验表明,相比传统基于RSSI的切换算法,此算法有效提升了终端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点 无缝切换 流量负载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下载PDF
一种基于紧耦合网络结构的终端垂直切换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查希 刘大鹏 +2 位作者 张丽丽 杨帆 徐昌庆 《信息技术》 2010年第7期30-35,40,共7页
随着移动终端无线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在异构无线网络间提供无缝连接和高速的多媒体服务将成为下一代无线网络[1](4G网络)的重要特性。提出了一套基于紧密耦合网络结构的终端垂直切换系统。该系统利用核心网络的PCF切换机制,有效解决了I... 随着移动终端无线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在异构无线网络间提供无缝连接和高速的多媒体服务将成为下一代无线网络[1](4G网络)的重要特性。提出了一套基于紧密耦合网络结构的终端垂直切换系统。该系统利用核心网络的PCF切换机制,有效解决了IP移动问题。被设计成客户端的一个软件接口,易于在现实世界中快速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切换 异构无线网络 无缝切换 4G网络
下载PDF
C+W网络无缝切换研究
20
作者 刘源 孙智强 邵震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3-139,共7页
对基于客户端实现的cdma2000 Ev-Do+Wi-Fi无缝切换功能进行研究,并对切换原理、切换流程、切换算法、策略及通过现网测试评估分流Ev-Do效果等方面进行描述。Ev-Do和Wi-Fi网络无缝切换功能,为CDMA用户的业务流由Wi-Fi网络分担给出了技术... 对基于客户端实现的cdma2000 Ev-Do+Wi-Fi无缝切换功能进行研究,并对切换原理、切换流程、切换算法、策略及通过现网测试评估分流Ev-Do效果等方面进行描述。Ev-Do和Wi-Fi网络无缝切换功能,为CDMA用户的业务流由Wi-Fi网络分担给出了技术解决方法,对C+W分流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分流 WAG 无缝切换 WI-FI EV-D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