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lelic Polymorphism,Gene Duplication and Balancing Selection of MHC Class ⅡB Genes in the Omei Treefrog(Rhacophorus omeimontis)
1
作者 Li HUANG Mian ZHAO +1 位作者 Zhenhua LUO Hua WU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The worldwide declines in amphibian populations have largely been caused by infectious fungi and bacteria. Given that vertebrate immunity against these extracellular pathogens is primarily functioned by the major hist... The worldwide declines in amphibian populations have largely been caused by infectious fungi and bacteria. Given that vertebrate immunity against these extracellular pathogens is primarily functioned by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class Ⅱ molecules,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amphibian MHC class Ⅱ gene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he polymorphism of MHC class Ⅱ genes was found to be correl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fungal pathogens in many amphibian species, suggesting the importance of studies on MHC class Ⅱ genes for amphibians. However, such studies on MHC class Ⅱ gene evolution have rarely been conducted on amphibians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chose Omei treefrog(Rhacophorus omeimontis), which lived moist environments easy for breeding bacteria, to study the polymorphism of its MHC class Ⅱ genes and the underlying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We amplified the entire MHC class ⅡB exon 2 sequence in the R. omeimontis using newly designed primers. We detected 102 putative alleles in 146 individuals.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individual ranged from one to seven, indicating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four loci containing MHC class ⅡB genes in R. omeimontis. The allelic polymorphism estimated from the 102 alleles in R. omeimontis was not high compared to that estimated in other anuran species. No significant gene recombination was detected in the 102 MHC class ⅡB exon 2 sequences. In contrast, both gene duplication and balancing selection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variability in MHC class ⅡB exon 2 sequences of R. omeimontis. This study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amphibian MHC genes and to assess the role of MHC gene polymorphisms in resistance against extracellular pathogens for amphibian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class b POLYMORPHISM gene duplication balancing selection Rhacophorus omeimontis
下载PDF
扬子鳄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史燕 吴孝兵 +1 位作者 晏鹏 陈壁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5-421,共7页
3头扬子鳄血样取自宣城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利用一对简并引物对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 ;通过克隆、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测序 ,并将测得序列与下载的 8个物种MHC序列比对 ,确定序列差异和变异位点 ;利用MEGA软... 3头扬子鳄血样取自宣城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利用一对简并引物对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 ;通过克隆、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测序 ,并将测得序列与下载的 8个物种MHC序列比对 ,确定序列差异和变异位点 ;利用MEGA软件构建NJ树 ,PAUP4 0构建MP树。结果得到 10种不同的序列 ,片段长 16 6bp。核苷酸序列中有 38个变异位点 ,氨基酸序列中有 2 3个变异位点 ;推定的抗原结合位点非同义替换 (dN)明显高于同义替换 (dS)。 10种序列的NJ树和MP树极为相似 ,均为A、B两个分支 ,两个分支明显的特异性位点核苷酸序列中有 9个 ,氨基酸序列中有 7个。表明扬子鳄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有较高的多态性 ,有利于扬子鳄饲养种群的遗传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异位 b基因 MP 克隆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抗原 扬子鳄 氨基酸序列 简并引物
下载PDF
乌龟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恩 吴孝兵 晏鹏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8-64,共7页
利用一对兼并性引物扩增了乌龟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部分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得到8种长度为166 bp的不同序列。经分析,序列中有8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dN)多于同义替换(dS),造成39个位点氨基酸的... 利用一对兼并性引物扩增了乌龟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部分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得到8种长度为166 bp的不同序列。经分析,序列中有8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dN)多于同义替换(dS),造成39个位点氨基酸的改变。氨基酸的替换趋于集中在假定的抗原结合位点附近。利用MEGA、PAUP软件分别构建NJ树和MP树,两种树极为相似,均分为两支。同一个体中出现有多种序列,提示乌龟MHCⅡ类分子B基因可能存在着座位重复。研究表明:乌龟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显子有较高的多态性,有利于乌龟野生种群的遗传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龟 mhc b基因第二外显子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大足鼠耳蝠MHCⅡ-DR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
作者 刘乃芝 林攀 赵云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3,共4页
为了研究大足鼠耳蝠的MHCⅡ-DR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以及大足鼠耳蝠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获得江西和云南两地的大足鼠耳蝠的MHCⅡ-DRB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然后利用BioEdit、Clustal X和Mega软件对测得... 为了研究大足鼠耳蝠的MHCⅡ-DR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以及大足鼠耳蝠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获得江西和云南两地的大足鼠耳蝠的MHCⅡ-DRB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然后利用BioEdit、Clustal X和Mega软件对测得的序列进行分析,并将其与GenBank中的囊翼蝠、反刍类、灵长类、啮齿类等物种的MHCⅡ-DRB基因第二外显子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大足鼠耳蝠的MHCⅡ-DRB第二外显子序列大小为224 bp,编码74个氨基酸,均具有高度的多态性;江西和云南两地的大足鼠耳蝠聚集为一支,而与包括囊翼蝠在内的其他物种分离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鼠耳蝠 mhc—DRb基因第二外显子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尼罗鳄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序列变异分析
5
作者 李恩 晏鹏 吴孝兵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04-808,共5页
利用一对简并引物扩增了尼罗鳄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得到8种不同的序列,序列长度为166 bp;经分析,序列中有56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多于同义替换,造成30个位点氨基酸的改变,氨... 利用一对简并引物扩增了尼罗鳄MHCⅡ类分子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得到8种不同的序列,序列长度为166 bp;经分析,序列中有56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多于同义替换,造成30个位点氨基酸的改变,氨基酸的替换趋于集中在假定的抗原结合位点附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扬子鳄和密河鳄的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PAUP4.0软件构建的NJ树显示,鳄类的MHCⅡ类B基因存在跨种多态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鳄 mhcb基因第二外元 跨种多态性
下载PDF
陕西地区汉族人慢性乙型肝炎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桂涛 刘杰 +3 位作者 徐德忠 阎永平 谢华红 杜玉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0-912,共3页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2例及正常健康人108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对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2例及正常健康人108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对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正常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CHB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1·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c=0·014;OR=3·57;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较低复制状态多见(Pc=0·034,OR=3·88,P<0·05);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对照组为13·4%,明显高于CHB组7·4%(Pc=0·039;OR=0·48;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HLA-DRB1*15在陕西地区汉族人与HBV感染的保护相关;HLA-Ⅱ类基因是决定HBV感染后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基因 mhc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CⅡTA基因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万云霞 吴涛 白海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30-534,共5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CⅡTA)为一种反式转录激活因子,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CⅡTA基因通过影响MHCⅡ类分子的转录水平,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起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CⅡTA)为一种反式转录激活因子,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CⅡTA基因通过影响MHCⅡ类分子的转录水平,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MALT结外边缘区的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表达缺失,导致MALT淋巴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其为MALT淋巴瘤的重要发病机制.笔者拟就CⅡTA基因在MALT淋巴瘤中表达的意义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边缘区 基因 mhc 转录激活因子类 免疫调节 分子靶向治疗 CTA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