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上颌磨牙远移中支抗的影响
1
作者 王诗语 黄钖钖 +4 位作者 刘浩 杨丽 范典 袁长永 王鹏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41-4546,共6页
背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磨牙远移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导致支抗牙移位,即支抗丢失。有关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支抗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上颌磨牙远移支抗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 背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磨牙远移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导致支抗牙移位,即支抗丢失。有关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支抗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上颌磨牙远移支抗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成年男性锥形束CT数据,建立上颌骨-上牙列-牙周膜-矩形附件-隐形矫治器模型,双侧上颌第二磨牙设计0.25 mm的远移量,首先,根据第二前磨牙是否缺失分为双侧缺失组与双侧存在组;然后,根据牙弓形态再分为尖圆形、卵圆形、方圆形安氏Ⅱ^(1)和方圆形安氏Ⅱ^(2)牙弓组,共计8组模型。在Ansys软件中计算各组模型支抗牙的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①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二磨牙后,第一磨牙和前磨牙出现近中倾斜伴伸长,前牙唇倾伴压低;②双侧第二前磨牙缺失后,各组模型第一磨牙前移量明显上升,而第一前磨牙和前牙前移量均减少;方圆形安氏Ⅱ^(1)牙弓组的前牙唇倾量最少,尖圆形牙弓最多,卵圆形牙弓组与尖圆形牙弓组差异不明显,方圆形安氏Ⅱ^(2)牙弓组略高于方圆形安氏Ⅱ^(1)牙弓组;③各组支抗牙牙周膜应力均集中于牙颈部和根尖区,方圆形牙弓组的牙周膜应力水平最低,相较其他组,方圆形牙弓组前牙牙周膜唇侧颈部应力亦明显缓解;④结果提示,方圆形牙弓在前牙支抗控制以及牙周膜应力分布方面更有利,安氏Ⅱ^(2)牙弓病例设计前牙唇倾时若配合磨牙远移可增加唇倾效率,磨牙远移时若第二前磨牙缺失不利于缺牙区空间的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磨牙远移 支抗 牙弓形态 第二前磨牙缺失 有限元
下载PDF
Double Roots of Mandibular Premolar in Full-mouth Periapical Films
2
作者 Ling-jia Kong Kuo Wan Deng-gao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two-rooted mandibular premolar morphology using full-mouth periapical film seri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bilateral incidence,so as to provide a clini...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two-rooted mandibular premolar morphology using full-mouth periapical film seri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bilateral incidence,so as to provide a clinical anatomical basis for root canal treatment in mandibular premolars.Methods A total of 201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ental treatment and had full mouth periapical radiographs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from April 2011 to April 2012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ree experienced dentists reviewed the patients' periapical films and classified the root morphology of mandibular premolars bilaterally.The incidence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double roots were recorded and calculated,including confirmed and suspected bucco-lingual root types.Results In terms of the morphology of two-rooted mandibular first premolars,of the 2015 cases with complete root formation,two-rooted first premolars were detected in 120 cases,with a total number of 159 teeth.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eeth,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double roots was 4.03%(159/3972).In terms of the morphology of two-rooted 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s,of the 2015 cases with complete root formation,two-rooted second premolars were detected in 24 cases,with a total number of 33 teeth.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eeth,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double roots was 0.85%(33/3880).Conclusions The roots of mandibular premolars display specific morphological patterns.Based on a large sample,we observed and calculated not only the occurrence rate of bucco-lingual and mesio-distal double roots in first and second mandibular premolars,but also the incidence of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double roots within the same mandible.These findings coul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mandibular premolars for endodontic,prosthodontic and surgical procedures,and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 MANDIBULAR premolar second MANDIBULAR premolar DOUBLE ROOTS full-mouth periapical film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下颌不同形态扭转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惠琴 王春娟 +3 位作者 王禹 王伟峰 陈定根 李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背景:旋转移动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最难以预测的牙齿移动方式之一,牙体形态可影响牙齿去扭转的矫治效果,目前尚无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纠正下颌不同形态扭转牙时每步旋转量设计对牙齿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 背景:旋转移动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最难以预测的牙齿移动方式之一,牙体形态可影响牙齿去扭转的矫治效果,目前尚无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纠正下颌不同形态扭转牙时每步旋转量设计对牙齿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伴下颌中切牙及第二前磨牙扭转的成人患者,获取其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及口内光学扫描数据,建立具有高仿真牙冠形态的下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矫治器在3种不同旋转量设计(1.0°,1.5°,2.0°)下纠正扭转左下颌中切牙(A组)、第二前磨牙(B组)时,目标牙与邻牙的初始位移、牙移动趋势及牙周膜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①在不同旋转量加载下,A组目标牙的位移量及牙周膜应力值均明显高于B组,增加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每步旋转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目标牙的矫治效率,但相应牙周组织损伤风险亦增加,建议下切牙每步旋转量不超过1.5°,前磨牙不超过2.0°;②A组近中邻牙的最大位移量可达目标牙的65%-105%,对于切牙区的扭转,需特别警惕对邻牙的不利影响;③目标牙在旋转移动过程中伴随近中倾斜及轻微压低移动趋势,邻牙出现倾斜移动趋势,需额外措施加强矫治器对牙齿的三维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扭转牙 下颌中切牙 第二前磨牙
下载PDF
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情况下牙齿漂移的研究
4
作者 邢嘉豪 陈华 +4 位作者 陈敏 陈金东 窦昭婧 杨欣 季骏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0期727-73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1.5月(45 d)后牙齿漂移的程度。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已拔双侧前磨牙但因故未按时进行粘接托槽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上下颌...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1.5月(45 d)后牙齿漂移的程度。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已拔双侧前磨牙但因故未按时进行粘接托槽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上下颌模型进行三维扫描、重建和测量,根据患者的拔牙牙位(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颌骨类型(上颌或下颌)、垂直骨面型(均角、高角或低角)将其分为12组,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减数拔牙之后治疗中断1.5月情况下以下5项指标的变化,包括前牙拥挤度、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拔牙间隙、前牙覆。结果拔牙牙位、颌骨类型、垂直骨面型对减数拔牙后1.5个月拔牙间隙的减小量、前牙拥挤度的减小量有影响(P<0.001),拔牙牙位和垂直骨面型对前牙覆增加量有影响(P<0.001)。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相对于拔除第二前磨牙的患者双侧邻牙的漂移明显(P<0.001),上颌双侧邻牙漂移较下颌明显(P<0.001),高角的患者较均角及低角的患者双侧邻牙漂移量明显(P<0.001)。结论对于正畸患者,如果存在上颌减数、第一前磨牙减数、垂直骨面型为高角的情况,拔牙双侧邻牙容易漂移,应该在减数拔牙后及时正畸治疗,并且注意支抗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漂移 口腔正畸学 减数 第一前磨牙 第二前磨牙 垂直骨面型 数字化口内扫描 三维成像
下载PDF
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荣华 周效禹 +1 位作者 徐婷 范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54-955,958,共3页
目的:采用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特征。方法: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通过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筛选出含有分支根管的标本,并对分支根管的发生率、分布、及开口方向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60颗下颌... 目的:采用显微CT技术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的形态特征。方法: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通过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筛选出含有分支根管的标本,并对分支根管的发生率、分布、及开口方向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60颗下颌第二前磨牙含有分支根管,出现率为60%。分支根管分布在根尖1/3为82.35%,其开口在颊侧的发生率为20.59%,舌侧为16.67%。结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了解其分支根管形态及规律,对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前磨牙 分支根管 显微CT技术
下载PDF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新庆 刘淑琴 +2 位作者 郁章欣 蒋均红 蔺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比较青年正畸治疗患者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回顾68例伴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安氏Ⅰ类青年正畸患者,分别设计不拔牙、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下颌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闭合曲... 目的:比较青年正畸治疗患者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回顾68例伴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安氏Ⅰ类青年正畸患者,分别设计不拔牙、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下颌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闭合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应用曲面断层片分析三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倾角和萌出间隙的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非拔牙组治疗前后左右下颌第三磨牙倾角(RM3\LM3)、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RS\LS)、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和牙冠宽度比率(Rratio\Lratio)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牙矫治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拔除下颌第一磨牙较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产生更显著的下颌第三磨牙后间隙改变,但青年患者拔牙矫治对下颌第三磨牙倾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下颌第二前磨牙 下颌第一磨牙 下颌第三磨牙
下载PDF
13~23岁下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锥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潘莉 章润贞 李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的初始锥度。方法收集牙体完整的13~23岁单根管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23颗,采用显微CT对标本从根尖向冠方进行断层扫描,将每个根管平均分为3段,通过3ddoctor软件测量根管的近远中向管径及颊舌向管径,...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的初始锥度。方法收集牙体完整的13~23岁单根管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23颗,采用显微CT对标本从根尖向冠方进行断层扫描,将每个根管平均分为3段,通过3ddoctor软件测量根管的近远中向管径及颊舌向管径,计算这3个水平段颊舌向和近远中向根管锥度。结果根管近远中向锥度由根冠至根尖分别为0.06、0.08、0.07,颊舌向锥度由根冠至根尖分别为0.32、0.21、0.25。颊舌向3段锥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近远中向3段锥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23岁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颊舌向锥度变化明显,最小的锥度在根中1/3。近远中向锥度较颊舌向小,但根管上下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下颌第二前磨牙 根管 锥度
下载PDF
早期远移磨牙矫治上颌第二前磨牙阻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巧玲 李煌 +2 位作者 徐芸 闫翔 李佳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结合直丝弓矫治伴有第二前磨牙阻生的II类错畸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处于替牙晚期、上颌中重度拥挤的24例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单侧或双侧远移上颌第一磨牙,开辟间隙并进行第二期固定矫治;统计学分析治疗... 目的:探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结合直丝弓矫治伴有第二前磨牙阻生的II类错畸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处于替牙晚期、上颌中重度拥挤的24例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单侧或双侧远移上颌第一磨牙,开辟间隙并进行第二期固定矫治;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5 mm,两侧磨牙和尖牙达到I类关系,上颌前牙唇倾度增加。结论:早期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并结合直丝弓技术可促进第二磨牙正常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远移磨牙 阻生 第二前磨牙
下载PDF
拔除第二前磨牙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琳 白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26-228,共3页
在正畸治疗中,对于某些牙列拥挤不很严重,面型尚可的病例,拔除第二前磨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拔除第二前磨牙理论的提出、发展历史、适应证以及拔除第二前磨牙后牙移动规律以及颅颌面组织的结构变化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拔除第二前磨牙 牙移动 颅颌面组织
下载PDF
不同嵌体材料修复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冬梅 谢莉莉 全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2年第3期14-18,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嵌体材料修复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non-carious cervical lesions,NCCLs)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择因治疗需要拔除的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首先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口腔扫描仪进行断层扫描,然后采...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嵌体材料修复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non-carious cervical lesions,NCCLs)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择因治疗需要拔除的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首先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口腔扫描仪进行断层扫描,然后采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Geomagic Studio 2020逆向处理软件对影像图像预处理后建立右下颌第二前磨牙三维模型,再使用Unigraphics NX三维重建软件对模型处理后获得NCCLs模型。将NCCLs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选择复合树脂(Filtek^(TM) Z350纳米复合树脂)、玻璃离子(GC Fuji Ⅱ LC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铸瓷(义获嘉IPS-E.Max铸瓷)、优韧瓷(Lava^(TM) Ultimate优韧瓷)4种嵌体材料进行缺损修复及建模,并分析不同材料修复后不同加载条件下的生物力学差异。结果:静态载荷状态下,不同嵌体材料修复后应力分布趋势基本相同,最大应力峰值由小到大依次为优韧瓷<复合树脂<玻璃离子<铸瓷;动态载荷模拟口腔咀嚼状态下,Von Mises应力峰值与主应力峰值由小到大依次为优韧瓷<复合树脂<玻璃离子<铸瓷。在垂直和侧向加载条件下均显示嵌体与牙体各交界点的应力值降低,其中铸瓷的顶端与底端的应力值较大,左、右两端的应力值较小,其他各嵌体材料顶端与底端应力值较小,而左、右两端应力值较大,各嵌体材料检测点应力值由小到大依次为优韧瓷<复合树脂<玻璃离子<铸瓷。加载后不同嵌体材料修复的各模型颊尖位移值均有所减小,并均以颊向舌侧斜向45°加载的位移减小幅度最大。结论:嵌体修复是治疗右下颌第二前磨牙NCCLs的有效方案,不同嵌体材料修复后所表现出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近似,但整体来看以Lava^(TM) Ultimate优韧瓷的修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前磨牙 非龋性颈部缺损 嵌体材料 三维建模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三维锥体束CT评价Hyrax扩弓器治疗上颌第二前磨牙区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颖 Armine Kartalian +1 位作者 Elizabeth Gohl Reyes Enciso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CBCT技术比较Hyrax扩弓矫治器治疗前后上颌第二前磨牙(P2)区颌-复合体宽度及牙齿、牙槽嵴倾斜度的变化。方法:23例,(女17例,男6例;平均年龄(12.70±1.89)岁上颌牙弓狭窄、后牙反的患者。所有患者经Hyrax扩弓治...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CBCT技术比较Hyrax扩弓矫治器治疗前后上颌第二前磨牙(P2)区颌-复合体宽度及牙齿、牙槽嵴倾斜度的变化。方法:23例,(女17例,男6例;平均年龄(12.70±1.89)岁上颌牙弓狭窄、后牙反的患者。所有患者经Hyrax扩弓治疗,治疗前后采用CBCT技术采集并重建双侧P2区的三维结构,测量牙齿、牙槽嵴和颌骨不同平面的宽度以及牙齿、牙槽嵴与腭骨的相关角度,然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RPE治疗后P2区颌骨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2及其牙槽嵴宽度显著增加(p<0.001);牙齿和牙槽嵴倾斜度变化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yrax扩弓器对生长发育期患者P2区颌-复合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牙齿颊倾和牙槽嵴改建,颌骨宽度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 上颌横向不足 腭部快速扩弓 上颌第二前磨牙
下载PDF
静态载荷下不同材料修复下颌第二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静 殷金萍 +1 位作者 孙亚丽 林华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修复下颌第二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制备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颈部缺损模型(对照),分别用IPS e.max(A组)、Celtra Duo(B组)、Filtek Z350树脂块(C组)、Lava Ultimate(D组)和Filtek Supreme XT(E组)5...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修复下颌第二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制备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颈部缺损模型(对照),分别用IPS e.max(A组)、Celtra Duo(B组)、Filtek Z350树脂块(C组)、Lava Ultimate(D组)和Filtek Supreme XT(E组)5种材料修复缺损,修复后均采用垂直、颊向舌45°、舌向颊45°加载100 N进行实验,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应力分析。结果:不同加载方式下各实验组牙体及修复材料均表现出相似的应力变化趋势,修复后各实验组应力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尤以Filtek Z350树脂块、Lava Ultimate和Filtek Supreme XT更为明显。同一组中,舌向颊45°加载更易促进牙体颈部应力集中。结论:同等载荷下,接近或低于牙体组织弹性模量的材料具有更好的应力分布模式,牙体修复效果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前磨牙 非龋性颈部缺损 材料修复 应力分析
下载PDF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青少年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玉宏 席兰兰 潘继军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第9期782-784,共3页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其分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17例)和非拔牙组(22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其分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17例)和非拔牙组(22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第二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增大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使第三磨牙更加直立,有利于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曲面断层片 第二前磨牙拔除 非拔牙矫治 萌出间隙 第三磨牙倾角
下载PDF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下颌第二磨牙位置的改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春 段银钟 +3 位作者 杨振华 何玉宏 汪银雄 陈巧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79-581,共3页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完成期患者采取拔牙与非拔牙矫治方法后下颌第二磨牙位置的改变。方法:选择两组患者各40例。第一组采取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方案,第二组采取非拔牙矫治方案。术前、术后常规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近...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完成期患者采取拔牙与非拔牙矫治方法后下颌第二磨牙位置的改变。方法:选择两组患者各40例。第一组采取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方案,第二组采取非拔牙矫治方案。术前、术后常规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近远中间隙改变。根据治疗记录和X线片选取46例患者确证下颌第三磨牙是否拔除或保留。结果:拔牙组较非拔牙组均显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至Xi点间间隙显著增加(P<0.05)。下颌第三磨牙在非拔牙组中较拔牙组最终更易拔除(P<0.05)。结论:第二前磨牙拔除患者可发生第二磨牙近中移动,导致磨牙后间隙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改变 前磨牙拔除 非拔牙矫治 下颌第二磨牙 下颌第三磨牙
下载PDF
拔除第二前磨牙矫治错病例牙颌面的垂直向变化
15
作者 任志伟 庞兰 +2 位作者 唐璐 何莉君 韩亚男 《现代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拔除第二前磨牙矫治错畸形病例颌面的垂直向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8例错患者,采用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的方式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硬组织垂直向的变化。结果:前牙覆盖减少4.06... 目的:探讨拔除第二前磨牙矫治错畸形病例颌面的垂直向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8例错患者,采用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的方式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硬组织垂直向的变化。结果:前牙覆盖减少4.06 mm,覆减少3.39 mm,S-GO/N-Me增大0.47,U1-SN增加4.84°,L1-MP增加2.78°。结论:拔除第二前磨牙能有效内收上切牙,增加后面高,促进下颌逆时针旋转,改善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畸形 第二前磨牙 头影测量 垂直向变化
下载PDF
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杨雷 朴国滨 魏宁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23期2955-2956,共2页
目的:评价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牙列轻中度拥挤对侧貌突度的影响。方法:14例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患者,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Z角FMIA分别增大3.9°和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PA角、U1-P... 目的:评价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牙列轻中度拥挤对侧貌突度的影响。方法:14例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患者,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Z角FMIA分别增大3.9°和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PA角、U1-PP角分别减少了4.58°和12.14°,两项指标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角、SNB角、ANB角改变不明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侧貌协调、伴有轻中度牙列拥挤的病例,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既能解除拥挤,又能维持和改善软组织侧貌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拥挤 第二双尖牙 拔牙
下载PDF
不拔牙与减数第二前磨牙矫治后第三磨牙萌出的比较
17
作者 翁曙萍 程海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6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中不拔牙与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影响,探讨拔除第二前磨牙对青少年牙齿正畸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进行拔除第二前磨牙正畸的患者30例为治疗组,选择30例不拔牙正畸患者为对照组。所...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中不拔牙与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影响,探讨拔除第二前磨牙对青少年牙齿正畸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进行拔除第二前磨牙正畸的患者30例为治疗组,选择30例不拔牙正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拍摄数字全景片。两组患者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第三磨牙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移动情况及第三磨牙萌出的角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第三磨牙在矫治一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萌出,且治疗组的上、下颌第三磨牙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的距离均超过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萌出角度也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的上颌第三磨牙水平和垂直位移距离均大于下颌第三磨牙,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齿矫正期间拔除第二前磨牙会使第三磨牙阻生减少,加速其萌出;经矫治患者上颌第三磨牙的移动速度要快于下颌第三磨牙,其萌出的状态也优于下颌第三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前磨牙 第三磨牙 萌出 正畸 减数
下载PDF
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段锥度的研究
18
作者 余伟明 石安迪 +3 位作者 赖婧 唐樱花 邹华 吉建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段根管直径和锥度。方法:收集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52颗,采用显微CT进行扫描,利用3D Med 2.2软件重建后,分别对距离解剖性根尖孔1,2,3,4,5 mm处进行根管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直径测量,并... 目的:探讨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段根管直径和锥度。方法:收集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52颗,采用显微CT进行扫描,利用3D Med 2.2软件重建后,分别对距离解剖性根尖孔1,2,3,4,5 mm处进行根管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直径测量,并计算颊舌向、近远中向锥度和观测根管横截面形态变化。结果:根管根尖段平均直径颊舌向大于近远中向(P<0.05),颊舌径和近远中向平均锥度分别为0.09±0.10,0.05±0.03,根尖段80%根管形态为椭圆形。结论: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段个体差异大,颊舌向直径和锥度均大于近远中向,常用根管器械难以兼顾所有根管,根管预备时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前磨牙 根管直径 根管锥度 显微CT
下载PDF
Micro-CT测量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釉质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蕾 邵金陵 +3 位作者 段小红 刘呆运 邓邦莲 王培欢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用Micro-CT扫描重建陕西地区出土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测量并记录其牙冠釉质厚度,比较不同部位釉质厚度的差异,以期摸索一种新的古代牙齿标本形态数据的保存方式,并为研究中国人牙齿的演化过程积累资料。方法:用Micro-CT扫描2... 目的:用Micro-CT扫描重建陕西地区出土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测量并记录其牙冠釉质厚度,比较不同部位釉质厚度的差异,以期摸索一种新的古代牙齿标本形态数据的保存方式,并为研究中国人牙齿的演化过程积累资料。方法:用Micro-CT扫描20个陕西地区出土三千年前人的上颌第二前磨牙,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后测量牙冠不同部位的釉质厚度。结果: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舌尖处釉质厚度大于颊尖处的釉质厚度(P<0.05);远中釉质厚度大于近中釉质厚度(P<0.05);舌面釉质厚度大于颊面(P<0.05);舌侧咬合区釉质厚度大于颊侧咬合区厚度(P<0.05)。结论: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釉质厚度在牙冠不同部位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厚度 MICRO-CT 上颌第二前磨牙 考古学
下载PDF
陕西地区出土3000年前人牙齿根管锥度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邦莲 邵金陵 +4 位作者 段小红 刘呆运 孟蕾 王培欢 周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通过显微CT技术测量陕西地区出土的3 000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的根管直径,并计算其根管锥度,期望为中国人牙齿的演化积累相关资料。方法:选择陕西地区出土的3 000年前15~25岁(平均18岁)人上颌第二前磨牙20个(单根管),应用显微CT... 目的:通过显微CT技术测量陕西地区出土的3 000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的根管直径,并计算其根管锥度,期望为中国人牙齿的演化积累相关资料。方法:选择陕西地区出土的3 000年前15~25岁(平均18岁)人上颌第二前磨牙20个(单根管),应用显微CT进行单个牙断层扫描,并测量其根管直径,根据公式计算各组根管锥度,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个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近中远中向锥度分别为:-0.22,0.31,0.08;颊舌向冠、中及尖1/3段锥度分别为:0.13,0.33,0.12。近中远中向以中1/3段锥度最大,与冠段和尖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段与根尖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颊舌向亦以中段锥度最大,其次为冠段,尖段最小,3段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 000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自根尖起为自下而上的扁圆形,其近中远中向锥度远小于颊舌向锥度,根管并非为一连续的锥形;本研究为古人类牙齿形态学研究积累了相关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显微CT 上颌第二前磨牙 根管 锥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