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in head and neck oncology:An update
1
作者 Viet D Nguyen Bundhit Tantiwongkosi +1 位作者 Wyatt J Weinheimer Frank R Miller 《World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016年第2期23-32,共10页
Cancers of the head and neck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cases worldwide annually, with a significant majority diagnosed a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 Imaging studies such as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 Cancers of the head and neck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cases worldwide annually, with a significant majority diagnosed a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 Imaging studies such as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and ^(18)F-2-fluoro-2-deoxy-D-glucose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 are wide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and extent of tumors and metastatic disease, bo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dvances in PET/CT imaging have allowed it to emerge as a superior imaging modality compared to both CT and MRI, especially in detection of 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distant metastasis, residual/recurrent cancer and second primary tumors, often leading to alteration in management. PET/CT biomarker may further provide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umor aggressiveness with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As new developments emerged leading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PET/CT in head and neck oncology,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roles of PET/CT in both pre- and post-treatment management of HNSCC and PET-derived parameters as prognostic indic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AGING Diagnosis Computed tomography head and neck cancer Management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y SURVEILLANCE RECURRENCE PROGNOSIS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颈部恶性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生晶 田建明 +3 位作者 邢伟 张火俊 王敏杰 萧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SCT)的体部灌注软件,测量和评价淋巴结转移瘤和淋巴瘤之间及其与肌肉CT灌注值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采用SiemensSomatoVolumeZoom4四层螺旋CT体部灌注技术(每圈1s),5mm层厚,4层,120kV,60mA;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SCT)的体部灌注软件,测量和评价淋巴结转移瘤和淋巴瘤之间及其与肌肉CT灌注值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采用SiemensSomatoVolumeZoom4四层螺旋CT体部灌注技术(每圈1s),5mm层厚,4层,120kV,60mA;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40ml(碘浓度300mg/ml),流速4ml/s,延迟5s,数据采集40s。在工作站MV300,用SiemensPerfusionCT/VAIIA软件进行后处理(去卷积算法),分别测量40例淋巴结转移瘤和22例淋巴瘤患者的血流量(bloodflow,BF),对照组选择50例正常体检者,测定其颈部或体部肌肉血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淋巴转移瘤BF平均值为(0.50±0.16)ml/(min·ml),22例淋巴瘤BF值为(0.71±0.18)ml/(min·ml),肌肉BF值为(0.20±0.09)ml/(min·ml),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瘤、淋巴瘤BF均显著高于肌肉(P<0.001);淋巴瘤BF高于淋巴结转移瘤(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法对恶性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淋巴瘤 淋巴结 肿瘤 继发原发性 头颈部肿瘤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永青 李晓明 +4 位作者 高春梅 赵青兰 李广盛 成继民 尚耀东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癌的多原发癌发病部位和治疗、生存状况。方法 对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头颈部的重复癌 2 7例 ,发生在非头颈部的重复癌 4 2例 ,另有三重癌 2例。本组...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癌的多原发癌发病部位和治疗、生存状况。方法 对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头颈部的重复癌 2 7例 ,发生在非头颈部的重复癌 4 2例 ,另有三重癌 2例。本组共有同时性重复癌 4例 ,其中 1例是同时性三重癌。余 6 7例均为异时性重复癌 ,其中 1例为异时性三重癌。 6 7例异时性重复癌中 ,先证癌与重复癌发生的间隔期为 8个月~ 12年不等。 70 %的先证口腔鳞癌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6 2 %的先证下咽癌和 79%的先证喉癌发生非头颈部位的重复癌。非头颈部位以食管和肺部发生的重复癌较多。在所有头颈部鳞癌发生重复癌的部位中 ,以食管重复癌为最多 ,占本组病例的 2 4 %。本组病例总体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32 4 %和 2 2 5 % ;重复癌治疗组和未治组的 3年生存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明显高于未治组。结论 头颈鳞癌的重复癌以食管癌最为多见。口腔癌容易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喉癌和下咽癌易发生非头颈部重复癌。细致随访和复查、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 ,可以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多原发癌 治疗 生存率 预后
下载PDF
全身^(18)F-FDG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婧 高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4-206,260,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诊断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患者行全身PET/CT检查,通过视觉分析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测定对病灶进行... 目的:探讨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诊断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患者行全身PET/CT检查,通过视觉分析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测定对病灶进行判断,所得结果与病理和(或)随访结果比较。结果:17例患者中最终明确原发灶13例,其中肺癌8例,结肠癌2例,肾癌、乳腺癌、宫颈癌各1例。4例未发现原发灶患者中3例PET/CT否定原转移性腺癌诊断而诊为恶性淋巴瘤。PET/CT对肿瘤原发灶诊断的灵敏性为92.3%(12/13)、特异性为75.0%(3/4)、准确性为88.2%(15/17)。另有10例(58.8%)患者除己知转移瘤和原发灶之外,还发现了其他脏器组织的转移。结论:18F-FDGPET/CT全身显像在探寻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患者的原发灶及了解病变分布范围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肿瘤 继发原发性 腺癌 头颈部肿瘤
下载PDF
p21、p73及PTEN在头颈部多原发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方 朱从月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388-392,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p21、p73与PTEN在头颈部多原发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头颈部多原发癌患者的42份标本、42例头颈部单发癌及30例来源于头颈部的正常上皮组织标本中p21、p73与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p21、p73与PTEN在头颈部多原发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头颈部多原发癌患者的42份标本、42例头颈部单发癌及30例来源于头颈部的正常上皮组织标本中p21、p73与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p21、p73与PTEN蛋白在头颈部多原发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5%、57.14%和71.43%;在单原发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9%、40.48%和76.19%;在正常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6%、13.33%和100.00%。在多原发癌及单发癌组织中p21与PTEN蛋白失表达率以及p73蛋白过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上皮组织(P<0.05);三个指标在多原发癌与单发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21与PTEN蛋白失表达以及p73蛋白表达上调,参与头颈部多原发癌和单发癌的形成机制,但还不能认为其在头颈部多原发癌与单发癌形成中的作用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癌 头颈部肿瘤 P21 P73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卵巢黏液性腺癌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恩锋 石怀银 宋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腺癌与转移性黏液性腺癌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卵巢原 发性黏液性腺癌24例,转移性黏液性腺癌16例(其中胃5例,阑尾5例,结直肠6例)。复习所有病理切片,并进行CK7和CK20免疫 组化染色...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腺癌与转移性黏液性腺癌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卵巢原 发性黏液性腺癌24例,转移性黏液性腺癌16例(其中胃5例,阑尾5例,结直肠6例)。复习所有病理切片,并进行CK7和CK20免疫 组化染色。结果 24例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腺癌CK7均呈弥漫强阳性表达,而CK20仅3例有局灶阳性表达。16例转移性黏液性腺 癌中,6例结直肠转移性腺癌和5例阑尾转移性腺癌的CK20均呈弥漫强阳性表达,而CK7则只有1例呈局灶阳性表达;5例胃转移 性黏液性腺癌CK7均呈阳性,4例CK20阳性。结论 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腺癌与转移性胃肠道黏液性腺癌具有明显不同的免疫组化 特征,CK7和CK20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腺癌 黏液 肿瘤 继发原发性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头颈部多原发癌——附28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燕青 王家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多原发癌(MPC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近11年收治的头颈部多原发癌患者28例,分析患者的性别、有无吸烟史、先证癌及治疗、第二原发癌及治疗和两者发病的间隔时间及转归。用完全随机化设计资...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多原发癌(MPC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近11年收治的头颈部多原发癌患者28例,分析患者的性别、有无吸烟史、先证癌及治疗、第二原发癌及治疗和两者发病的间隔时间及转归。用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第一、二原发癌均发生于上呼吸消化道的病例(A组)和第一、二原发癌非均位于上呼吸消化道的病例(B组),比较其发生间隔时间有无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累积生存率。结果:在28例头颈部多原发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56岁。除1例同时性MPCs外,先证癌与第二原发癌出现的间隔年限为0.5年~20年。28例病例中有12例患者的先证癌和第二原发癌先后发生于上呼吸消化道器官,占42.9%。资料中有6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数年后,于放射野发生第二原发癌。A组患者MPCs发生的平均间隔时间长于B组患者,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颈部多原发癌好发于上呼吸消化道。第二原发癌的发生可能与放疗有关;放疗可能降低第二原发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头颈部多原发癌的治疗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肿瘤部位及病理性质等选择。第二原发癌常于先证癌治疗后数年发生,需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肿瘤 多原发性
下载PDF
p21、p73和PTEN蛋白表达联合检测在头颈部多原发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从月 黄方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21、p73及PTEN的表达状况在头颈部多原发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例头颈部多原发癌组织中的p21p、73和PTEN蛋白表达,比较先证癌与第二癌间指标的表达状况。结果:12例头颈部多原发癌...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21、p73及PTEN的表达状况在头颈部多原发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例头颈部多原发癌组织中的p21p、73和PTEN蛋白表达,比较先证癌与第二癌间指标的表达状况。结果:12例头颈部多原发癌的先证癌与第二癌组织中p21、p73或PTEN单一指标表达结果不一致的分别为7例、3例、8例;联合对比p21和p73、p21和PTEN或p73和PTEN两指标表达结果存在不一致的分别为8例9、例、9例;联合对比p21、p73及PTEN三指标表达结果存在不一致的为10例。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联合检测p21、p73及PTEN蛋白表达可提高头颈部多原发癌诊断的敏感性。多种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可成为头颈部多原发癌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癌 头颈部肿瘤 P21 P73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9
作者 张芸 关莹 +3 位作者 叶敏施 张芝 叶东梅 姚晔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反复右侧鼻出血3个月就诊,专科检查发现鼻腔内新生物,... 目的 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反复右侧鼻出血3个月就诊,专科检查发现鼻腔内新生物,行内镜下切除术。组织学表现为细胞形态单一,肿瘤由单形小圆细胞组成,向外呈乳头状生长方式。免疫组化提示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结论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发病率低,文献报道较少,对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案的研究尚未取得一定共识,有待于更多病例资料的积累和大宗量的病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鼻腔 原发性 头颈部肿瘤
下载PDF
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二程CT再计划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谢嫒 张贵海 +3 位作者 冯光勇 张莹莹 吴明娜 帅颐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二程CT再计划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入我院的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放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确诊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都行调强放疗,共搜集患者12... 目的:分析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二程CT再计划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入我院的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放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确诊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都行调强放疗,共搜集患者12例:8例鼻咽癌,2例扁桃体癌,1例喉癌,1例舌根癌,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例,比较一程和二程放疗如下指标:靶区、危及器官剂量、腮腺体积、腮腺质心与体中线距离。结果:一程和二程放疗后,左右两侧腮腺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左右两侧腮腺质心与体中线距离均缩小(P<0.05);二程中GTV/PTV的D2、D50、D95、D98、D100小于一程,二程中GTV D95、D98、D100、PTV的D50、D95、D98、D100、HI、CI较一程低(P<0.05);二程中中双侧腮腺的V26、平均剂量及右侧腮腺V26、平均剂量均增加(P均<0.05)。结论:中老年头颈部肿瘤二程CT再计划放疗剂量、双侧腮腺V26、平均剂量、PTV和GTV的D95、D98和D100及PTV剂量均出现较大差异。临床上应特别重视解剖结构有较大差异的患者,应在适宜时机修正治疗计划,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二程放疗 剂量分布
下载PDF
病毒宏基因组学在HPV感染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慧敏 马红(综述) +2 位作者 李遇梅 顾文涛 许辉(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124-1129,共6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乳多空病毒科的一种具有圆形二十面体结构的双链DNA病毒。近年来,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病毒宏基因组学逐渐兴起,它可以直接获得特定环境中的全部病毒核酸信息,并对其进行序列进化分析。可用于...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乳多空病毒科的一种具有圆形二十面体结构的双链DNA病毒。近年来,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病毒宏基因组学逐渐兴起,它可以直接获得特定环境中的全部病毒核酸信息,并对其进行序列进化分析。可用于研究环境中病毒的多样性、未知病毒的鉴定、实时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以及发现可能存在的新病毒。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病毒宏基因组学及其相关检测方法在HP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HPV相关疾病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宏基因组学 第二代测序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生殖器疣 头颈部肿瘤
下载PDF
头颈部复发癌及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再程放疗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正文 卢志娟 +2 位作者 佟玲 李超 许昌韶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3期508-510,共3页
目的研究再程放疗在头颈部复发癌及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头颈部复发癌及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再程放... 目的研究再程放疗在头颈部复发癌及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头颈部复发癌及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再程放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0.0%、临床获益率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3.3%、获益率43.3%(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得分以及疾病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部复发癌及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再程放疗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程放疗 头颈部复发癌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第二原发癌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郝福 孙睿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85-592,共8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术后第二原发癌(SPC)形成是导致其远期生存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SPC发生不仅与吸烟、嗜酒、咀嚼槟榔等危险因素有关,而且与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术后第二原发癌(SPC)形成是导致其远期生存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SPC发生不仅与吸烟、嗜酒、咀嚼槟榔等危险因素有关,而且与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和相关基因多态性导致的遗传易感性增加有关。因此,掌握SPC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分子机制对于筛选SPC的高危人群和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第二原发癌 危险因素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头颈部重复癌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天铎 卢永田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1970~1990年作者复诊病例中诊为头颈部重复癌16例,其中双重癌占87.5%(14/16),三重癌占12.5%(2/16);同时性重复癌2例、异时性14例。先证癌以喉癌最多,占43.8%(7/16),第二原发癌中... 1970~1990年作者复诊病例中诊为头颈部重复癌16例,其中双重癌占87.5%(14/16),三重癌占12.5%(2/16);同时性重复癌2例、异时性14例。先证癌以喉癌最多,占43.8%(7/16),第二原发癌中肺癌和喉癌各占25.0%(4/16),2例第三原发癌分别为肝细胞癌和乳腺癌。先证癌与第二原发癌间期0~15年,平均4.6年;1例三重癌患者第三次手术后12年仍存活。复习和讨论了重复癌的病因、发病率、发病间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 多发性 原发性
下载PDF
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15
作者 赵洺震 董研博 刘良发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437-445,共9页
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CMCUP)通常是指组织细胞学、病理学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但经过系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内镜及影像学等检查,仍然无法明确原发病灶的颈部转移性恶性肿瘤。虽然随着内镜及影像学等检查技术的发展,近... 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CMCUP)通常是指组织细胞学、病理学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但经过系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内镜及影像学等检查,仍然无法明确原发病灶的颈部转移性恶性肿瘤。虽然随着内镜及影像学等检查技术的发展,近年来CMCUP的检出逐年增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通过已知的检查手段确诊原发灶。对于CMCUP患者的诊断治疗,需要正确识别临床表现,应利用最少侵入性的途径来实现诊断和治疗,避免不恰当的诊断方式。规范化治疗的现状不容乐观,亟需重视CMCUP的规范诊治。本文将聚焦CMCUP临床关注的重点诊疗问题及最新进展,为CMCUP的临床规范化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 未知原发灶 颈部转移癌
原文传递
伴多原发癌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欣欣 颜芳 +4 位作者 刘明波 王嘉陵 武文明 马林 黄德亮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1-496,共6页
目的 总结分析头颈部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71例MPC患者,包括20例同时性MPC患者,51例异时性MPC患者.其中63.4% (45/71)为头颈... 目的 总结分析头颈部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71例MPC患者,包括20例同时性MPC患者,51例异时性MPC患者.其中63.4% (45/71)为头颈部区域癌化(field cancerization of head neck,FCHN),36.6% (26/71)为头颈部非区域癌化(non-field-cancerization of head neck,NFCHN).对间隔时间为0的同时性MPC患者,FCHN患者选择放化疗综合治疗,NFCHN患者首先治疗病变较重的部位;对其他类型的MPC患者,根据国际指南或国内专家共识,治疗首发部位及后续发生部位的肿瘤.结果 平均随访63.4个月,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4.6%和75.7%;其中同时性MPC的3年和5年OS分别为56.4%和37.6%,异时性MPC的3年和5年OS分别为92.2%和84.2%.两组间比较,异时性MPC的OS明显高于同时性MPC(P=0.0001);FCHN患者3年和5年OS分别为85.7%和77.9%,NFCHN患者3年和5年OS分别为82.9%和72.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结论 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部分MPC患者得到长期存活,其中异时性MPC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综合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44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多原发癌患者M2型巨噬细胞浸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琳 卢汉 +4 位作者 袁若水 王萌 徐乐 王佃灿 郭传瑸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6-1073,共8页
目的探讨分析M2型巨噬细胞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HNSCC)多原发癌患者中的浸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总结及发掘M2型巨噬细胞在多原发癌患者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目的探讨分析M2型巨噬细胞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HNSCC)多原发癌患者中的浸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总结及发掘M2型巨噬细胞在多原发癌患者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502例HNSCC患者的癌组织与44例癌旁组织样本RNA表达谱数据,使用R包及R软件v4.0.3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筛选1998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随访并确诊为HNSCC多原发癌的患者4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筛选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随访为单发的牙龈癌患者4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景切片分析CD163表达阳性细胞数及表达特点,CD163阳性细胞数≤15为CD163低表达组,CD163阳性细胞数>15为CD163高表达。采用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单发牙龈癌患者与HNSCC多原发癌患者CD163阳性计数和(或)浸润深度与发病次数间差异及关联。多原发癌及单发牙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RNAseq数据结果提示,巨噬细胞浸润在HNSCC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增加(P<0.001)。多原发癌患者原发肿瘤的CD163阳性细胞数[90.9%(40/44)]显著高于单发牙龈癌患者[61.0%(25/41)](P=0.001),且CD163阳性细胞计数与发病次数呈正相关(r=0.368,P=0.001)。CD163原发肿瘤阳性细胞数与浸润深度比值与发病次数也呈正相关(r=0.331,P=0.03)。44例多原发癌患者以女性、无烟酒嗜好、无系统病史、Tis~T2期以及N0期HNSCC为主,多原发次数自第2至第8次不等。同时癌发病比例随多原发次数增加而增大。原发癌发病部位以舌、牙龈、颊为主,随着多原发次数增加,发病部位牙龈、颊及腭部占比增高。结论M2型巨噬细胞数和(或)结合浸润深度与多原发癌发生次数相关,可能成为临床鉴别单发与多原发癌患者的指标。对发生于头颈部(舌、牙龈、颊部为主)的女性、无烟酒嗜好、无系统病史的早期HNSCC患者,应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多原发癌 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163
原文传递
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明(综述) 陈杰(综述) 王平(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并不少见,但至今未建立起必要的诊断程序。对于不明原发灶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始终存在争议。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综合治疗... 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并不少见,但至今未建立起必要的诊断程序。对于不明原发灶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始终存在争议。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综合治疗的模式有了一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原发灶 头颈部肿瘤 诊断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头颈部多原发癌(附15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方 《耳鼻喉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回顾分析了1984至1998年经治的15例头颈部多原发癌,对本病的病因、发生规律、诊疗及预后进行了探讨。先证癌或第2癌的病变器官为头颈部共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确诊第2癌时36~73岁,平均50.25岁。同时... 回顾分析了1984至1998年经治的15例头颈部多原发癌,对本病的病因、发生规律、诊疗及预后进行了探讨。先证癌或第2癌的病变器官为头颈部共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确诊第2癌时36~73岁,平均50.25岁。同时癌4例,均为双重癌,异时癌11例,双重癌10例,三重癌1例;先证癌为头颈癌12例,系胃肠道、肺部及乳腺癌瘤3例。13例接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例放弃治疗;经1~35年的随访,死亡8例:先证癌治愈而死于第二癌5例,死于先证癌1例(第2癌治愈),死于第1、2癌2例(同时癌未愈),生存期7个月~35年;健在仍在随访7例(其中带瘤生存2例,无瘤生存5例)均在2年以上。提示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灭活,肿瘤的多中心起源学说是多原发癌的主要发病机制;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定期的影像学及内窥镜定期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应用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免疫组化、遗传学标记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手段可提高其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多原发癌 病因 病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区域癌化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子豪 龚旺 +1 位作者 周敏 陈谦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2-565,共4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病损,患者常出现多处原发肿瘤以及原发肿瘤完全切除后肿瘤的复发.区域癌化理论认为,由于整个区域组织的多基因异常改变导致整个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上皮表层具有增高的发生恶性病损或癌前病损的...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病损,患者常出现多处原发肿瘤以及原发肿瘤完全切除后肿瘤的复发.区域癌化理论认为,由于整个区域组织的多基因异常改变导致整个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上皮表层具有增高的发生恶性病损或癌前病损的危险性,而组织细胞内基因的异常改变则是由于组织长期暴露于致癌因素下的结果.该理论可以解释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易受癌前病损影响,该区域原发肿瘤易频繁复发等临床现象,此理论为更好地阐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提供了思路.本文对区域癌化的概念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区域癌化 头颈部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肿瘤 继发原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