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简文彬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6期709-714,共6页
在对5.12汶川地震灾区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特点,探讨了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震烈度相一...
在对5.12汶川地震灾区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特点,探讨了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震烈度相一致,与断裂带密切相关,并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或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灾害链。灾后重建必须注重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科学规划选址,合理避让地质灾害高风险地段;对重点高陡边坡灾害须进行必要的岩土工程加固,山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要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预防工程诱发灾害。研究结果可为灾区岩土工程减灾防灾以及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灾后重建
岩土工程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成兰铁路选线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彦东
杜宇本
袁传保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3年第4期63-68,共6页
在探讨龙门山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成兰铁路选线的原则及地质灾害对选线的影响。提出龙门山地区铁路选线优选方案。
关键词
成兰铁路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地质选线
原文传递
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
83
3
作者
许强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年第2期86-93,共8页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成为影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进行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分析模拟,对汶川地震诱发的...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成为影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进行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分析模拟,对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震裂山体)和泥石流等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震诱发滑坡灾害发生特点与岩性结构和地形条件有较明显的关系,在硬岩、软岩和松散堆积物分布区,滑坡的启动、运动和停积形式有较大的差别,但总体上都具有高速、高动能、强大动力等特征。强震诱发的崩塌主要包括高位大型崩塌;小规模块石崩落、抛射;崩塌诱发大规模滑坡3类。强震条件下大多数崩塌都表现出一定的水平抛射特征。强烈的地震动力使极震区众多山体大范围震裂松动,形成了大量震裂山体。这些震裂山体的地表裂缝具体又可细分为断裂裂缝、震裂裂缝和滑裂裂缝3类。汶川地震形成了巨量泥石流物源,再加上震后泥石流爆发的临界降雨量大大降低,其启动和运动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在今后数年内,泥石流将是影响灾区恢复重建的最大地质灾害隐患,应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震裂山体
灾后重建
动力特征
原文传递
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庙成
丁明涛
+1 位作者
王骏
周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2-1579,共8页
选取芦山地震涉及的2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实地踏勘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地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已查明芦山地震灾区782处次生山地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获取了这些次生山地灾害的...
选取芦山地震涉及的2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实地踏勘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地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已查明芦山地震灾区782处次生山地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获取了这些次生山地灾害的基础信息.在GIS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环境背景、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烈度为Ⅷ-Ⅸ区、中低山区、坡度0°~40°、坡向为东西两向、第三系砂砾夹泥岩区、河流冲刷强烈和年降雨量>1 200 mm的区域;发育成因主要是地形条件对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与非地震条件下的新特征;地震效应重构了地表形态,为次生山地灾害发育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降水与河流冲刷作用的改变,影响边坡稳定性,为次生山地灾害提供动力;人类过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加速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分布特征
成因
原文传递
题名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简文彬
机构
福州大学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研究所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6期709-7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76)资助
文摘
在对5.12汶川地震灾区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特点,探讨了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震烈度相一致,与断裂带密切相关,并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或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灾害链。灾后重建必须注重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科学规划选址,合理避让地质灾害高风险地段;对重点高陡边坡灾害须进行必要的岩土工程加固,山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要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预防工程诱发灾害。研究结果可为灾区岩土工程减灾防灾以及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灾后重建
岩土工程问题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secondary
geo
-
hazard
s
post-
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geo
technical problems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成兰铁路选线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彦东
杜宇本
袁传保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3年第4期63-68,共6页
文摘
在探讨龙门山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成兰铁路选线的原则及地质灾害对选线的影响。提出龙门山地区铁路选线优选方案。
关键词
成兰铁路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地质选线
Keywords
Chengdu-Lanzhou Railway
secondary geo hazard caused by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route selec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
83
3
作者
许强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年第2期86-9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强震作用下斜坡失稳破坏机理及分布规律"(2008CB425801)
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理论与防治技术研究"联合资助
文摘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成为影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进行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分析模拟,对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震裂山体)和泥石流等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震诱发滑坡灾害发生特点与岩性结构和地形条件有较明显的关系,在硬岩、软岩和松散堆积物分布区,滑坡的启动、运动和停积形式有较大的差别,但总体上都具有高速、高动能、强大动力等特征。强震诱发的崩塌主要包括高位大型崩塌;小规模块石崩落、抛射;崩塌诱发大规模滑坡3类。强震条件下大多数崩塌都表现出一定的水平抛射特征。强烈的地震动力使极震区众多山体大范围震裂松动,形成了大量震裂山体。这些震裂山体的地表裂缝具体又可细分为断裂裂缝、震裂裂缝和滑裂裂缝3类。汶川地震形成了巨量泥石流物源,再加上震后泥石流爆发的临界降雨量大大降低,其启动和运动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在今后数年内,泥石流将是影响灾区恢复重建的最大地质灾害隐患,应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震裂山体
灾后重建
动力特征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secondary
geo
-
hazard
s
cracked mountains
remediation plan after
earthquak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庙成
丁明涛
王骏
周鹏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2-157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64
41371185)
+3 种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3ZA0160)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3HH0057)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4ycx044
14ycx045)
文摘
选取芦山地震涉及的2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实地踏勘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地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已查明芦山地震灾区782处次生山地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获取了这些次生山地灾害的基础信息.在GIS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环境背景、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烈度为Ⅷ-Ⅸ区、中低山区、坡度0°~40°、坡向为东西两向、第三系砂砾夹泥岩区、河流冲刷强烈和年降雨量>1 200 mm的区域;发育成因主要是地形条件对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与非地震条件下的新特征;地震效应重构了地表形态,为次生山地灾害发育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降水与河流冲刷作用的改变,影响边坡稳定性,为次生山地灾害提供动力;人类过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加速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分布特征
成因
Keywords
Lushan
earthquake
-stricken area
secondary
mountain
hazard
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cause
分类号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探讨
简文彬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成兰铁路选线
王彦东
杜宇本
袁传保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3
3
原文传递
3
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
许强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
83
原文传递
4
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庙成
丁明涛
王骏
周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