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cy of employing fiber-based finite-length plastic hinges in simulating the cyclic and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hollow columns compared with other common modelling approaches
1
作者 Mojtaba Farahi Saeed Erfan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777-794,共18页
The accuracy and effi ciency of the modelling techniques utilized to model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is a signifi cant issue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 this study, the suffi ciency of three di... The accuracy and effi ciency of the modelling techniques utilized to model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is a signifi cant issue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 this study, the suffi ciency of three diff erent modelling techniques that can be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columns is investigated. A fi ber-based fi nite length plastic hinge (FB-FLPH) model is calibrat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calibrate the FB-FLPH model, a novel database of the cyclic behavior of hollow steel columns under simultaneous axial and lateral loading cycles with varying amplitudes is used. By employing the FB-FLPH model calibrated in this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xial force and the bending moment in columns is directly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deterioration in the cyclic behavior of these members is implicitly considere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calibrated FB-FLPH modelling approach is examined compared with the cases in which conventional fi ber-based distributed plasticity and concentrated plasticity models are utilized. The effi ciency of the enumerated modelling techniques is probed when they are implemented to model the columns of a typical special moment frame in order to prove the advantage of the FB-FLPH modelling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BEHAVIOR seismic BEHAVIOR FI ber-based FI nite-length plastic hinge model FI ber-based modelling techniques CYCLIC strength deterioration axial force-bending moment interaction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双槽钢组合截面梁整体稳定系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爱林 郭志鹏 +1 位作者 刘学春 李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5,共9页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柱贯通梁实腹式钢结构框架体系,对板块拼接形成的双槽钢组合截面梁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证明了双槽钢组合截面梁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了不同螺栓布置方式下螺栓间距对双槽钢组合截面梁静...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柱贯通梁实腹式钢结构框架体系,对板块拼接形成的双槽钢组合截面梁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证明了双槽钢组合截面梁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了不同螺栓布置方式下螺栓间距对双槽钢组合截面梁静力性能的影响,得到合理的螺栓间距。对比分析了梁截面高度、翼缘宽度和厚度、腹板厚度、梁长、双槽钢间隙宽度、螺栓布置方式和荷载类型等参数对钢梁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用拟合的方法得到了等效弯矩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弹塑性稳定系数和弹性稳定系数的关系公式。通过对纯弯荷载作用下弹性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的等效弯矩系数修正和弹塑性修正,得到了不同荷载类型下的弹塑性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槽钢组合截面梁 弹性稳定系数 弹塑性稳定系数 等效弯矩系数 拟合方法
下载PDF
按无量纲屈服准则分析正交异性板的极限荷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284,共3页
为得到正交异性板极限荷载分析的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 ,建立了正交异性板的无量纲屈服准则 ,得出了用无量纲力矩表示的正交异性板曲率速率公式 .利用转轴公式和沿塑铰线曲率速率应满足的条件得出正交异性板中沿任意方向塑性铰截面弯矩的... 为得到正交异性板极限荷载分析的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 ,建立了正交异性板的无量纲屈服准则 ,得出了用无量纲力矩表示的正交异性板曲率速率公式 .利用转轴公式和沿塑铰线曲率速率应满足的条件得出正交异性板中沿任意方向塑性铰截面弯矩的普遍算式 ,得出用无量纲力矩计算内力功的计算方法 ,最后根据能量原理得出正交异性板极限荷载上限估计的一般计算方法 .并通过实例对理论公式做了验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纲屈服准则 正交异性板 塑铰线截面弯矩 极限荷载分析 无量纲力矩 曲率速率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IMK滞回规则的弯矩曲率退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赛 顾冬生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IMK(Modified Ibarra-Medina-Krawinkler,ModIMK)滞回规则的RC柱弯矩曲率模型,并用于定义OpenSees中Beam With Hinges单元塑性铰区的截面。提出的RC柱截面弯矩曲率骨架曲线为三折线模型,给出了骨架曲线关键点计算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IMK(Modified Ibarra-Medina-Krawinkler,ModIMK)滞回规则的RC柱弯矩曲率模型,并用于定义OpenSees中Beam With Hinges单元塑性铰区的截面。提出的RC柱截面弯矩曲率骨架曲线为三折线模型,给出了骨架曲线关键点计算方法。对62根RC柱试验值与计算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对RC柱屈服位移和纵筋屈曲时的位移都能进行准确地预测。采用的ModIMK滞回规则能考虑强度和刚度退化,以此模拟在反复荷载下塑性铰区强度和刚度退化。对RC柱低周往复试验和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弯矩曲率模型结合塑性铰单元可准确地模拟RC柱在地震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截面 弯矩曲率 塑性铰 ModIMK滞回 OPENSEES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
5
作者 吴小慧 何高勖 +1 位作者 陈卓英 虞锦晖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4年第4期25-32,共8页
根据12根按正交设计原理设计的部分预应力砼双向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将矩形截面的双向受弯问题转换成等效梭形截面的单向受弯问题,推导了抗裂度的两种计算表达式,其中引人拉区塑性系数的抗裂度计算方法,简便实用,和砼结构设计规... 根据12根按正交设计原理设计的部分预应力砼双向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将矩形截面的双向受弯问题转换成等效梭形截面的单向受弯问题,推导了抗裂度的两种计算表达式,其中引人拉区塑性系数的抗裂度计算方法,简便实用,和砼结构设计规范(GBJI0─89)中预应力单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方法相一致,所述方法计算值和试验值符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受弯 预应力混凝土 抗裂度
下载PDF
一种计及强化效应的梁的塑性极限分析
6
作者 程兆雄 黄怡筠 彭如海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应用传统的极限分析理论,对可简化为刚塑性的材料本构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刚性-非线性强化”近似模型。它较现有的几种刚塑性简化模型更符合实际,因而更合理。在梁的极限分析中采用这一新的刚塑性模型,并推导出了极限弯矩公式。... 应用传统的极限分析理论,对可简化为刚塑性的材料本构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刚性-非线性强化”近似模型。它较现有的几种刚塑性简化模型更符合实际,因而更合理。在梁的极限分析中采用这一新的刚塑性模型,并推导出了极限弯矩公式。文中以矩形截面梁为例,对所得结果与传统公式作了比较,表明后者可视为本文结果的一个特例。本文最后还给出了便于工作应用的简化公式。文中所提出的刚塑性简化模型也可用于刚架、薄板等结构的极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铰 塑性极限 刚塑性 极限弯矩 非线性强化
下载PDF
梁柱刚性连接狗骨式节点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永强 杨成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5,29,共8页
狗骨式节点能通过将塑性铰外移有效解决梁端脆性断裂破坏的问题从而保护梁柱节点区。从控制方程、设计准则、参数取值及构件验算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中美规范对于狗骨式节点的设计规定。基于假定的临界设计状态对上述规范之间的差异进行了... 狗骨式节点能通过将塑性铰外移有效解决梁端脆性断裂破坏的问题从而保护梁柱节点区。从控制方程、设计准则、参数取值及构件验算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中美规范对于狗骨式节点的设计规定。基于假定的临界设计状态对上述规范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美国钢结构规范设计的狗骨式节点,塑性铰会优先或仅出现在削弱中心截面处,可实现塑性铰外移并保护梁柱节点区;而中国规范中的“强节点”公式中,计算节点区的承载力时使用了材料的极限强度,使得满足规范要求的截面削弱系数较小,难以保证节点区的塑性铰外移,且是否考虑钢梁腹板的抗弯作用对节点设计的影响有限。推导了弯矩梯度折减系数及框架梁抗侧刚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明确了狗骨式节点在多遇地震设计组合下的强度复核原则和弹性分析时框架梁抗侧刚度的取值原则。最后给出了针对狗骨式节点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骨式节点 塑性铰外移 临界设计状态 截面削弱系数 弯矩梯度折减系数 框架梁抗侧刚度折减系数
下载PDF
大直径无缝管弯管机驱动力矩的分析与计算
8
作者 彭震 顾淑华 尹福君 《唐山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1-23,共3页
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分析了受弯无缝管的受力特性.将管件弯曲处考虑为可承受一定力矩的铰链,由驱动转臂卡头、异轮与无缝管结合处位移、转角的约束条件与力和力矩的平衡条件求得驱动力矩值.
关键词 弯管机 力矩 塑性铰
下载PDF
铰接变截面山形门式刚架的拱效应影响
9
作者 李平 韩根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3-45,共3页
通过考虑铰接变截面山形门式刚架拱效应的影响,把楔形变截面梁柱等效成等截面梁柱,然后分别确定柱的计算长度、梁端内力和临界荷载,得出考虑拱效应作用下的铰接变截面山形门式刚架的计算长度系数是增大的、梁端内力和变截面柱的临界荷... 通过考虑铰接变截面山形门式刚架拱效应的影响,把楔形变截面梁柱等效成等截面梁柱,然后分别确定柱的计算长度、梁端内力和临界荷载,得出考虑拱效应作用下的铰接变截面山形门式刚架的计算长度系数是增大的、梁端内力和变截面柱的临界荷载是减小的结论.此结论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变截面山形门式刚架 塑性铰 等效截面惯性矩 计算长度系数 临界荷载
下载PDF
弯矩调幅法在连续梁计算中的研究
10
作者 李凯 《广东水利水电》 2016年第1期41-43,61,共4页
为了更好的解决厂房中楼梯内力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的差异,尽可能消除不合理的因素,引入了弯矩调幅的有限元计算法,对内力计算的弯矩值进行调整。本文阐述了弯矩调幅法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实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终... 为了更好的解决厂房中楼梯内力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的差异,尽可能消除不合理的因素,引入了弯矩调幅的有限元计算法,对内力计算的弯矩值进行调整。本文阐述了弯矩调幅法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实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终计算结论说明:弯矩调幅系数与跨中弯矩值的调整值成线性关系,调整的幅度与外荷载以及结构支座的性质有关,弯矩调幅系数的选取受到结构塑性铰范围内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矩调幅法 连续梁内力计算 塑性铰 相对受压区高度
下载PDF
等肢L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强度承载力解析法
11
作者 费建伟 杨红亮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89-1893,共5页
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强度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计算等肢L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强度承载力的解析法。利用单轴对称的横截面,内力之间线性相互作用的条件(将截面内力根据内力方向与主轴的关系,进行坐标变换,得到主轴方向的内力值),基... 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强度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计算等肢L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强度承载力的解析法。利用单轴对称的横截面,内力之间线性相互作用的条件(将截面内力根据内力方向与主轴的关系,进行坐标变换,得到主轴方向的内力值),基于现有规范双轴对称截面的压弯构件强度承载力计算方法,在这两者基础上对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推导单轴对称等肢L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截面的双向压弯强度承载力公式。分别对截面不同受压区情况,基于图形分解法和中和轴平移相结合方法,推导了可直接计算全截面塑性弯矩的计算公式。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算例进行了复核,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有限元分析相比较为保守,相关计算方法可供设计院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强度承载力验算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 强度承载力 解析法 全截面塑性弯矩 有限元
下载PDF
受弯钢梁整体稳定计算的讨论
12
作者 韩忠亮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14期19-20,共2页
受弯钢梁发生弯扭屈曲时,现有理论和现行规范的临界弯矩公式只适用于梁处在弹性工作阶段.实际上,钢梁发生弯扭屈曲常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国家标准以修正整体稳定系数φb'代替φb,而φb''和φb表达式为反比例线性关系,相对简... 受弯钢梁发生弯扭屈曲时,现有理论和现行规范的临界弯矩公式只适用于梁处在弹性工作阶段.实际上,钢梁发生弯扭屈曲常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国家标准以修正整体稳定系数φb'代替φb,而φb''和φb表达式为反比例线性关系,相对简单.建议在弹塑性阶段,以φb'为依据,在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中加入截面塑性发展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弯矩 整体稳定系数 弹性工作阶段 弹塑性工作阶段 截面塑性发展指数
下载PDF
圆形截面构件在非弹性变形后塑性层厚度及变形的计算
13
作者 韩文年 胡迺鹏 《河北工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84-90,共7页
本文讨论了圆形截面塑性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以获得残余压应力,从而能产生有利影响,提高构件的疲劳寿命.同时,也提供了构件在塑性变形后变形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塑性层 变形 圆形截面 构件变形
下载PDF
焊接H形截面纯弯钢构件弹塑性局部相关屈曲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长根 应武挡 崔凡承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25,共6页
采用ANSYS软件建立焊接H形截面纯弯钢构件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截面残余应力、板件初始缺陷和几何非线性,分析强翼缘弱腹板和弱翼缘强腹板两组构件的弹塑性局部相关屈曲性能,分别讨论腹板高厚比、翼缘宽厚比和相对宽厚比(腹板高厚比与翼... 采用ANSYS软件建立焊接H形截面纯弯钢构件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截面残余应力、板件初始缺陷和几何非线性,分析强翼缘弱腹板和弱翼缘强腹板两组构件的弹塑性局部相关屈曲性能,分别讨论腹板高厚比、翼缘宽厚比和相对宽厚比(腹板高厚比与翼缘宽厚比之比)对构件局部稳定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局部稳定系数随腹板高厚比或翼缘宽厚比增大而显著降低,与相对宽厚比基本成线性关系;两组局部稳定系数拟合公式相对误差为-1.19%~1.15%,精度较高;可以根据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相关稳定性近似相等的原则,确定腹板高厚比和翼缘宽厚比限值相关曲线;平面外整体长细比较小时,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腹板高厚比和翼缘宽厚比限值部分超越宽厚比限值相关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H形截面 钢构件 纯弯矩 弹塑性 局部相关屈曲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包裹十二直角薄壁梁弯曲理论分析方法
15
作者 陈光 魏晨阳 +3 位作者 解东旋 郑楠纤 冯玉鹏 陈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201,共8页
复合材料包裹金属十二直角薄壁梁具有良好的弯曲特性,应用于车身安全构件中可兼顾抗撞性和轻量化的需求。开发了一种适合应用于车身结构设计早期阶段的理论分析方法和程序,来获得该种薄壁梁的弯曲特性。首先,将复合材料包裹十二直角薄... 复合材料包裹金属十二直角薄壁梁具有良好的弯曲特性,应用于车身安全构件中可兼顾抗撞性和轻量化的需求。开发了一种适合应用于车身结构设计早期阶段的理论分析方法和程序,来获得该种薄壁梁的弯曲特性。首先,将复合材料包裹十二直角薄壁梁弯曲失效区域中的变形特征简化为塑性铰、滚动铰和平面拉伸三种能量耗散机制。进而,考虑了滚动铰运动方向和复合材料纤维方向夹角的瞬时变化的影响,推导了滚动铰塑性极限弯矩和滚动铰的能量耗散的理论表达式,建立整个薄壁梁的弯曲能量耗散平衡方程。最后,基于能量最小原则,求解弯曲变形区域特征长度,获得了复合材料包裹十二直角薄壁梁的弯曲特性(弯曲力矩-转角)曲线。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比较表明,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复合材料包裹十二直角薄壁梁的弯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包裹金属薄壁梁 十二直角截面 弯曲特性 理论分析 塑性极限弯矩
原文传递
正多边形双向受弯薄壁截面塑性极限承载力研究
16
作者 李雨城 王伟 +1 位作者 孙强 李晓芳 《空间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基于双向受弯构件的截面静力平衡准则,在构件全截面进入塑性屈服状态时,将正多边形薄壁构件截面分解为多个全等狭长矩形,分析每一个分块矩形的应力分布情况.在引入正多边形薄壁构件截面的3个基础参数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关衍生参数表达式,... 基于双向受弯构件的截面静力平衡准则,在构件全截面进入塑性屈服状态时,将正多边形薄壁构件截面分解为多个全等狭长矩形,分析每一个分块矩形的应力分布情况.在引入正多边形薄壁构件截面的3个基础参数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关衍生参数表达式,确定了正多边形薄壁构件截面的基础单元,即推导出分块矩形的塑性极限弯矩计算式.运用坐标变换,从局部到整体,整合了每个边所在矩形对截面总塑性极限弯矩的贡献,推导出任意正多边形双向受弯构件薄壁截面塑性极限弯矩的简化表达式.对所得公式进行数值计算验证,采用数值分析对3个基础参数两两组合,在控制一个变量的基础上分析双因素对截面总体塑性极限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多边形双向受弯构件截面塑性极限弯矩计算公式与文献提出的程序算法所得计算结果一致,且计算较为简便实用.文中列出了实际工程中常见构件截面的塑性极限弯矩表,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构件截面 双向受弯 塑性极限弯矩 正多边形 坐标变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