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保护法视角下入海排污口造成的陆源污染监管法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雨薇 裴兆斌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8期16-21,共6页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入海排污口造成的陆源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我国入海排污口的现状出发,分析入海排污口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入海排污口的必要性;法律作...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入海排污口造成的陆源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我国入海排污口的现状出发,分析入海排污口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入海排污口的必要性;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从法律视角研究我国治理入海排污口的改进措施。在入海排污口治理的相关立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专门法律,以该法为依托,从法律角度思考入海排污口造成的污染问题,研究备案制度在入海排污口治理中的可行性与运行的不足之处,分析现存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对入海排污口的管理现状,聚焦现有法律制度对入海排污口造成的入海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局限。进而从完善入海排污口管理的具体细化立法,改进监管体系漏洞、促进监管体系全面性,以及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参与度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保护法 入海排污口 陆源污染 污染防治 海洋行政
下载PDF
水库调水调沙回顾与展望——兼论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安新代 石春先 +2 位作者 余欣 李世滢 刘继祥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2,共7页
作者简要回顾了三门峡、恒山水库调度方式和小浪底工程设计、“八五”攻关和专题研究之运用方式以及碛口、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方式等。提出小浪底水库调度应坚持“多年调节泥沙 ,相机排沙”运用方式 ;调控库容应大一些 ,同时要... 作者简要回顾了三门峡、恒山水库调度方式和小浪底工程设计、“八五”攻关和专题研究之运用方式以及碛口、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方式等。提出小浪底水库调度应坚持“多年调节泥沙 ,相机排沙”运用方式 ;调控库容应大一些 ,同时要有灵活性 ;充分利用天然大水过程排沙 ,必要时也可相机造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 调沙 运用方式 小浪底水库 三门峡水库 洪水 控蓄速冲
下载PDF
杭州湾口门中部水沙输运机制初探——以岱衢洋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泽坤 张俊彪 +3 位作者 施伟勇 许雪峰 俞亮亮 杨万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74,共8页
根据2012年9月在杭州湾口门中部外侧海域岱衢洋主槽内获得的包括大、中、小潮的垂向流速和悬浮泥沙观测资料,利用机制分解方法计算了岱衢洋的水沙输移通量等特征,分析并讨论了各个输沙项对总输沙量的贡献,解释了杭州湾水沙进出外海的输... 根据2012年9月在杭州湾口门中部外侧海域岱衢洋主槽内获得的包括大、中、小潮的垂向流速和悬浮泥沙观测资料,利用机制分解方法计算了岱衢洋的水沙输移通量等特征,分析并讨论了各个输沙项对总输沙量的贡献,解释了杭州湾水沙进出外海的输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单宽涨潮量大潮为小潮的2.3倍,单宽落潮量大潮为小潮的1.6倍。从小潮到大潮的余流和单宽净输水量由向海变为向陆;单宽涨潮输沙量大潮为小潮的4.5倍,单宽落潮输沙量大潮为小潮的2.7倍。单宽输沙量表现为小潮和中潮向海,大潮向陆的特点,大潮单宽净输沙量约为小潮和中潮的2倍;在各输沙项中,平流输沙主要来自水体净输移(拉格朗日余流决定)对悬沙输移的贡献,平流输沙方向小潮向海,中潮和大潮向陆,其中大潮和小潮时平流输沙在各项中贡献率最大;潮泵输沙小潮和中潮向海,大潮输沙向陆,中潮时潮泵输沙贡献率在各项中贡献率最大;垂向净环流输沙方向均向陆,大中小潮悬沙含量的垂向的差异是导致小潮垂向净环流输沙量大,大潮输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杭州湾中部通过岱衢洋通道与外海泥沙交换的主要形式是大进大出、反复搬运,而在一个完整的半月周期内外海泥沙净进杭州湾的量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中部 岱衢洋 水动力 水沙通量 水沙输运机制
下载PDF
出水口位置对异重流运动及泥沙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解岳 李璇 孙昕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14-120,共7页
在实验室小环境下模拟大型水库及水库的分层环境,在水库温度分层条件下进行异重流实验,研究不同出水口位置条件下由水温分层引起的间层流现象,并探究分层环境下,出水口不同位置水库异重流运动的普遍规律及泥沙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当入... 在实验室小环境下模拟大型水库及水库的分层环境,在水库温度分层条件下进行异重流实验,研究不同出水口位置条件下由水温分层引起的间层流现象,并探究分层环境下,出水口不同位置水库异重流运动的普遍规律及泥沙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当入流泥沙浓度确定,出水口分别位于上、中、下层时,异重流的厚度、分离点深度、水跃高度和行进时间等参数数值差异较小;当入流泥沙浓度确定,上层出水口形成的间层流厚度基本沿程不变,中、下层出水口的间层流会因卷吸作用而卷吸周围清水导致间层流厚度局部增加;出水口位置确定,入流泥沙浓度基本不影响排沙比;入流泥沙浓度确定,上层出水口的排沙比远远大于中层和下层的排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层异重流 分层水库 出水口位置 泥沙浓度 排沙比
下载PDF
三口分流河道整治原则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其为 周松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2,共4页
为探讨对三口分流河道的治理原则,根据对三口分流河道特性及演变规律的分析研究[1],提出了分流河道的治理原则:无调洪效果的两汊间的横河应予堵塞;对主要河道在可能的条件下将其断面导向窄深;适当的堵塞归并一些支汊,以便束水... 为探讨对三口分流河道的治理原则,根据对三口分流河道特性及演变规律的分析研究[1],提出了分流河道的治理原则:无调洪效果的两汊间的横河应予堵塞;对主要河道在可能的条件下将其断面导向窄深;适当的堵塞归并一些支汊,以便束水攻沙、减缓淤积和水位抬高,减缓堤防加高的速度,特别是减少堤防长度,改变荆南防洪线长面广的被动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河 输水能力 输沙能力 河道整治 三口河道
下载PDF
某重力坝工程泄洪排沙底孔的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京 孙双科 +3 位作者 汪星 孟席 柳海涛 乔明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461,共7页
某重力坝工程最大坝高67 m,其泄水建筑物由4个溢流表孔与2个泄洪排沙底孔组成,采用底流消能方式,因水库泥沙问题较为突出,设计方面制订了优先开启底孔进行泄洪排沙的运行方式。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发现,当宣泄中小洪水底孔全开运行时,由于... 某重力坝工程最大坝高67 m,其泄水建筑物由4个溢流表孔与2个泄洪排沙底孔组成,采用底流消能方式,因水库泥沙问题较为突出,设计方面制订了优先开启底孔进行泄洪排沙的运行方式。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发现,当宣泄中小洪水底孔全开运行时,由于入池Fr数小,且下游水位低,导致底孔消力池消能效果欠佳,护坦下游河床冲刷严重,为此对泄水建筑物的运行方式进行了调整,采用底孔闸门半开运行并启用表孔参与泄洪的运行方式。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泄洪底孔采用半开方式能显著提高消力池消能效果并减轻下游冲刷,是适合于本工程的泄洪排沙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排沙底孔 底流消力池 水力设计 运行方式 下游冲刷
下载PDF
推流式渐减曝气-多段沉淀工艺在排口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正 孔宝 +1 位作者 汪敏刚 王晶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0年第4期71-73,87,共4页
以河道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介绍推流式渐减曝气-多段沉淀工艺在排口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参数。运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85%、99.63%、97.32%,优于GB 3838—2... 以河道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介绍推流式渐减曝气-多段沉淀工艺在排口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参数。运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85%、99.63%、97.32%,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V类水标准。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出水效果好,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口水体治理 推流式 渐减曝气 多段沉淀
下载PDF
景洪水电站厂房坝段开挖爆破
8
作者 肖志平 《西北水力发电》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云南景洪水电站,为保证右冲沙底孔坝段汛期稳定和厂房坝段能正常开挖实施的厂房坝段爆破开挖控制工作是成功和行之有效的,特别是控制爆破的成功为景洪电站优质、快速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景洪水电站 右冲沙底孔坝段 稳定 加固措施 控制爆破
下载PDF
多泥沙流域水电站冲沙孔的设计和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蓝晓君 《广西水利水电》 2022年第3期38-40,共3页
多泥沙流域建水电站,若没有做好排沙措施,不仅会导致有效库容减少,增加防洪压力,库尾淤积上延还会导致河道两岸被淹没,影响到水电站的使用寿命,而且泥沙淤积会导致大坝本身防渗性能大大下降,影响大坝结构安全。因此排沙是水电站设计中... 多泥沙流域建水电站,若没有做好排沙措施,不仅会导致有效库容减少,增加防洪压力,库尾淤积上延还会导致河道两岸被淹没,影响到水电站的使用寿命,而且泥沙淤积会导致大坝本身防渗性能大大下降,影响大坝结构安全。因此排沙是水电站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部分。本文介绍了尼泊尔中西部Jajarkot地区Bheri河中上游一水电站排沙的设计和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冲沙底孔 排沙设计 水电站
下载PDF
三金潭污水处理厂配水、排泥系统设计特色
10
作者 朱昱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2-54,共3页
为了解决三金潭污水处理厂的配水、排泥均匀性问题,在全厂总平面布局上系统地考虑了各处理构筑物的进水与排泥走向,设计采用自由出流矩形薄壁溢流堰进行各构筑物间的配水、排泥,使每组处理构筑物均能达到设计负荷并正常运行,确保出水水... 为了解决三金潭污水处理厂的配水、排泥均匀性问题,在全厂总平面布局上系统地考虑了各处理构筑物的进水与排泥走向,设计采用自由出流矩形薄壁溢流堰进行各构筑物间的配水、排泥,使每组处理构筑物均能达到设计负荷并正常运行,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水排泥均匀性 自由出流矩形薄壁堰 周进周出二沉池 对称式双边配水 三井镶套式配水排泥井
下载PDF
某水电站排沙廊道设计
11
作者 杨嵘 沈明 《云南水力发电》 2021年第1期98-103,共6页
某水电站河床狭窄,来流含沙量较大,选择冲沙效果好、布置合理的排沙建筑物非常重要。首先结合枢纽建筑物和整体水工模型试验[1]冲沙效果,优选在进水口下方布置排沙廊道和左侧布置冲沙底孔相结合的排沙建筑物,然后采用水力学数值计算确... 某水电站河床狭窄,来流含沙量较大,选择冲沙效果好、布置合理的排沙建筑物非常重要。首先结合枢纽建筑物和整体水工模型试验[1]冲沙效果,优选在进水口下方布置排沙廊道和左侧布置冲沙底孔相结合的排沙建筑物,然后采用水力学数值计算确定廊道过流断面和岔管型式、采用大比尺水工模型试验[2]选择水力学条件较好正方形交叉断面的岔管、掺气效果较好的差动式掺气坎,并调整廊道底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沙建筑物 排沙廊道 冲沙底孔 掺气坎 差动式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下洞庭湖盆冲淤过程响应与水沙调控阈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永强 李景保 +2 位作者 张运林 章新平 黎昔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21,共13页
以1951-2011年洞庭湖区及荆江段干流主要控制站实测径流输沙量资料为依据,分析三峡水库不同蓄水阶段及不同调度方式下洞庭湖盆冲/淤响应,并提出上游来水来沙调控阈值。结果表明:①荆南三(四)口流量与枝城站流量、荆南三(四)口输沙率存... 以1951-2011年洞庭湖区及荆江段干流主要控制站实测径流输沙量资料为依据,分析三峡水库不同蓄水阶段及不同调度方式下洞庭湖盆冲/淤响应,并提出上游来水来沙调控阈值。结果表明:①荆南三(四)口流量与枝城站流量、荆南三(四)口输沙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00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59及0.895。②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1999-2002)相比,一、二期蓄水阶段及全面试验性蓄水阶段(2008.10-2011.12)洞庭湖盆年均冲淤量由+4796.4×104t依次递减为+684.1×104t、+449.8×104t及-559.6×104t,湖盆冲淤率由+70.25%分别降至+31.13%、+23.56%及-42.64%。③预泄调度及蓄水调度期,湖盆泥沙均由以淤积为主转变为以冲刷为主,防洪补偿调度期湖盆泥沙表现为淤积,而在补水调度运用期则表现为冲刷。④洞庭湖盆处于冲/淤临界平衡状态时的荆南三口平均流量、输沙率及含沙量分别为970.81 m3/s、466.82 kg/s及0.481 kg/m3。并认为,为增强湖泊调蓄功能,必须进一步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方式,合理调控下泄水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南三口 三峡水库 径流 输沙量 洞庭湖盆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帮 李志威 +2 位作者 胡旭跃 朱玲玲 谭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676,共10页
荆江三口河道(藕池河、虎渡河、松滋河)的水沙变化是江湖关系演变的重要内容,其分水分沙变化驱动江湖关系的调整,而且三峡水库蓄水后加剧了三口分流显著减少。通过三口河道的5个水文站2003~2018年水位与流量实测数据分析,考虑口门区水... 荆江三口河道(藕池河、虎渡河、松滋河)的水沙变化是江湖关系演变的重要内容,其分水分沙变化驱动江湖关系的调整,而且三峡水库蓄水后加剧了三口分流显著减少。通过三口河道的5个水文站2003~2018年水位与流量实测数据分析,考虑口门区水位下降等因素,得到三口河道分流量的经验公式,并量化荆江枯水位下降对三口河道分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口分流量是口门区水位的函数,口门区水位下降引起三口河道分流量的同向减少。根据水位与流量关系得到三口五站简化分流量计算公式,进一步考虑口门区水位下降、河道宽度等因素,得到经验分流量与修正分流量的计算公式。采用2017~2018年实测日平均水位值与流量值,验证藕池河管家铺站与康家岗站的分流量经验公式,得到相对误差分别为4.5%与13.7%,验证虎渡河弥陀寺站的相对误差为11.5%,松滋河新江口与沙道观的相对误差值分别为4.5%与7.3%。可知荆江三口分流量的经验公式与实测值符合良好,可作为评估未来受荆江干流水位下降对荆江三口河道分流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三口 水沙变化 分流量 水位 三峡水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