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depth-averaged concentration and bed load flux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s of dam-break flow
1
作者 Jia-heng Zhao Ilhan Ozgen +1 位作者 Dong-fang Liang Reinhard Hinkelmann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87-294,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dam-break flow over a movable bed. Two different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compared: a fully coupled formulation of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with erosion and deposition terms... This paper present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dam-break flow over a movable bed. Two different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compared: a fully coupled formulation of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with erosion and deposition terms(a depth-averaged concentration flux model), and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with a fully coupled Exner equation(a bed load flux model). Both models were discretized using the cell-centered finite volume method, and a second-order Godunov-type scheme was used to solve the equations. The numerical flux was calculated using a Harten, Lax, and van Leer approximate Riemann solver with the contact wave restored(HLLC). A novel slope source term treatment that considers the density change was introduced to the depth-averaged concentration flux model to obtain higher-order accuracy. A source term that accounts for the sediment flux was added to the bed load flux model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sediment movement on the momentum of the water. In a onedimensional test case, a sensitivity study on different model parameters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depth-averaged concentration flux model,Manning's coefficient and sediment porosity values showed an almost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bottom change, and for the bed load flux model, the sediment porosity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sensitive parameter. The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both model concepts are demonstrated in a benchmark experimental test case dealing with dam-break flow over variable bed top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water sediment transport Bed load flux model Depth-averaged CONCENTRATION flux model Dam break
下载PDF
Water Flow and Sediment Flux Forecast in the ChókwèIrrigation Scheme, Mozambique
2
作者 Lateiro Salvador De Sousa Raphael Muli Wambua +1 位作者 James Messo Raude Benedict Mwavu Mutua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20年第12期1089-1122,共34页
This study sought to forecast water flow and sediment flux in the scheme as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in the Chókwè Irrigation Scheme (CIS). Fieldwork data was collected during dry (DS)... This study sought to forecast water flow and sediment flux in the scheme as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in the Chókwè Irrigation Scheme (CIS). Fieldwork data was collected during dry (DS) and wet (WS) seasons. Flow measurement was performed at 9 stations using a calibrated flow meter OTT C31. Water flow and sediment flux from 2004 to 2019 were used. Hydrodynamic forecast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Mann-Kendall test and ARIMA model for determination of temporal trends. Findings suggest higher values during DS for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flux. Mann-Kendall test for sediment discharge trends was not significant at 95% significance level, except for the Offtake in WS. ARIMA test for the sediment discharges, at the Intake, for DS and WS, sediments were well described by the ARIMA model and gave a good result for the sediments. Good fit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the predicted ARIMA model was found. ARIMA model for sediment discharge at CIS based on AIC has a good fit for AR (p = 1), whereby, at the Intake the ARIMA p-value was 0.822 and 0.932, for WS and DS, respectively. Whilst in the Offtake, the ARIMA p-value was 0.877 and 0.893,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CIS management, both for water flow and sediment fl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Flow sediment flux Mann-Kendall Test ARIMA model Chókwè Irrigation Scheme
下载PDF
1958-2022年黄河头道拐水文站水沙特征分析及预测
3
作者 陈宏涛 牟献友 +2 位作者 罗红春 冀鸿兰 刘晓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共11页
[目的]探究黄河头道拐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演变特征,为区域水资源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58—2022年径流输沙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与CEEMDAN法研究了头道拐水文站水沙趋势、突变及周期变化特征,并通过水沙月值数据构建I... [目的]探究黄河头道拐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演变特征,为区域水资源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58—2022年径流输沙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与CEEMDAN法研究了头道拐水文站水沙趋势、突变及周期变化特征,并通过水沙月值数据构建Informer预测模型。[结果](1)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的M-K统计量分别为-3.380,-5.067。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分别于1986年、1968年和1986年发生突变,下降率分别为36%,44.38%和61.32%。(2)使用CEEMDAN法对径流量与输沙量年值序列进行分解后均得到3个IMF分量与1个RES分量,水沙序列的3个IMF分量平均周期分别为3.69 a,7.67 a,30 a和3.41 a,7.5 a,26 a;水沙月值序列经过分解后得到7个IMF分量,短周期为3.46月与3.61月,长周期为226.33月与184.50月,主导周期为7.25月和8.09月。(3)模型构建后发现径流的预测精度高于输沙,原因是输沙量受影响因素众多,变动幅度更大,较径流量预测难度大。[结论]黄河头道拐水文站水沙存在显著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降水影响,且序列突变节点与上游水库建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演变 非参数检验 CEEMDAN 水沙模型 头道拐水文站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黄河水沙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4
作者 李长生 刘素军 +1 位作者 刘宗成 刘晓龙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0期159-163,168,共6页
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对沿黄流域的环境治理、气候变化和人民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以黄河某水文站2016—2021年的水位、水流量与含沙量的实际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该水文站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此应用机器学习中... 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对沿黄流域的环境治理、气候变化和人民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以黄河某水文站2016—2021年的水位、水流量与含沙量的实际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该水文站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此应用机器学习中的时间序列分析算法构建了一种可对黄河水沙通量趋势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SARIMAX,通过对模型的参数优化和显著性检验分析,确定了黄河水沙通量预测的最优时间序列模型SARIMAX(0,1,1,12),对该水文站未来两年的黄河水沙通量进行了分析预测,为黄河水文环境的保护和黄河水域“调水调沙”等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模型 ARIMA 水沙通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黄海夏季水域沉降颗粒物垂直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岩松 章飞军 +1 位作者 郭学武 张曼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0-238,共9页
20 0 2年 8月 ,沿穿过黄海冷水团的青岛至济州岛断面 ,在 4个站位放置沉积物捕获器采集沉降颗粒物。镜检发现无机颗粒物、生物粪球以及混杂聚合体是本断面沉降颗粒物主要类型。测定结果显示沉降颗粒物中的颗粒有机碳 (POC)、颗粒有机氮 ... 20 0 2年 8月 ,沿穿过黄海冷水团的青岛至济州岛断面 ,在 4个站位放置沉积物捕获器采集沉降颗粒物。镜检发现无机颗粒物、生物粪球以及混杂聚合体是本断面沉降颗粒物主要类型。测定结果显示沉降颗粒物中的颗粒有机碳 (POC)、颗粒有机氮 (PON)、颗粒碳 (PC)、颗粒氮 (PN)和颗粒磷 (PP)的百分含量均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下降的趋势。采用两个改进的模型对底层颗粒物再悬浮比率进行了计算 ,显示黄海海域夏季底层沉降颗粒物再悬浮比率为 90 %— 96%,表明底层沉降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沉积物的再悬浮。两模型所得结果一致 ,证明用温跃层底部颗粒物沉降通量代表水体中颗粒物净沉降通量的假设是合理的。水体中颗粒物、POC及PON的净沉降通量 (±SE)分别为 ( 1 2 65± 3 5 5 )g/(m2 ·d)、( 0 2 9± 0 0 4 )g/(m2 ·d)和( 0 0 6± 0 0 1 )g/(m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颗粒物 颗粒物通量模型 沉降通量 再悬浮比率 温跃层 黄海
下载PDF
河口泥沙通量研究方法浅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叶春生 侯志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4-46,共3页
总结了国内外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的现状,内容涉及到水文泥沙统计模型、沉积动力学与数学模型。探讨了泥沙通量测量仪器的研发及其应用,简述了河口段水流挟沙力及河床阻力的研究状况。结论认为:①黄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可能要包括下游河道... 总结了国内外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的现状,内容涉及到水文泥沙统计模型、沉积动力学与数学模型。探讨了泥沙通量测量仪器的研发及其应用,简述了河口段水流挟沙力及河床阻力的研究状况。结论认为:①黄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可能要包括下游河道某断面(譬如利津断面)水沙通量的研究、河口入海区水沙通量的研究、整个渤海水沙通量的研究,甚至还要研究河口的“过滤器”效应;②在研究断面水沙通量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等面积时变网格技术,以期减少统计误差;③总结黄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黄河口泥沙通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泥沙通量 泥沙模型 挟沙力 旌式泥沙捕获器 黄河口
下载PDF
用成岩模型计算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通量——以渤海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素美 江文胜 张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根据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再生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收支循环动力学的作用。利用 1998年秋季和 1999年春季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分析结果 ,建立了沉积物中营养盐的成岩模型 ,并由此计算了沉积物 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通量。结果表明 ,硝化速率... 根据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再生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收支循环动力学的作用。利用 1998年秋季和 1999年春季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分析结果 ,建立了沉积物中营养盐的成岩模型 ,并由此计算了沉积物 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通量。结果表明 ,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有机氮含量、硅质成分的溶解速率、生物扰动作用、孔隙率明显影响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分布和沉积物 水界面的交换通量。对比了实验室培养法和扩散通量计算法测得沉积物 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通量 ,表明 2种方法所得NO-3 通量较一致 ,但NH4+ ,PO43 -,SiO3 2 -2种方法所得通量有一定差异 ,文中讨论了可能的原因。以渤海为例阐明了在用扩散通量法研究沉积物 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通量时 ,表层沉积物分割厚度对界面交换通量影响显著 ,为了得到合理的与现场接近的结果表层沉积物的分割厚度以不超过 1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营养盐 通量 成岩模型 渤海
下载PDF
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莉 叶涛焱 +2 位作者 张璐 姚炎明 夏乐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70-1875,共6页
针对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河口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湾三维水沙耦合数值模型,分析杭州湾邻近海域不同地理位置的围垦工程,对局地和全湾的潮差、流速、悬沙浓度等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杭州湾湾顶(澉浦)以上区域的... 针对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河口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湾三维水沙耦合数值模型,分析杭州湾邻近海域不同地理位置的围垦工程,对局地和全湾的潮差、流速、悬沙浓度等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杭州湾湾顶(澉浦)以上区域的围垦对杭州湾水动力、悬沙浓度的影响最大,且影响程度自湾顶至湾口逐渐降低;M 2、M 4分潮振幅在湾顶的局地变幅分别高达15%、-37%,M 2、M 4分潮最大流速在湾顶的局地变幅分别高达-39%、44%,对应的悬沙浓度减幅高达40%。其他区域围垦工程实施后,全湾的潮差、流速及悬沙浓度变化较为均匀,且变幅较小。不同区域的围垦对杭州湾悬沙净通量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其中湾顶以上区域的围垦工程影响最为显著。各区域围垦工程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特征参数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变化 围垦位置 悬沙通量 水沙耦合数值模型 杭州湾 悬沙浓度 净输沙
下载PDF
基于定量古地理的BQART模型深时古地势重建方法——以晚二叠世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学天 邵龙义 +3 位作者 Kenneth A.Eriksson 胡修棉 刘钦甫 鲁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1480,共20页
源—汇系统分析下的古地势重建是当前沉积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向。古地势重建对于理解区域构造演化、气候变化、地表风化、物源供给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BQART沉积通量模型提供了入海流域中沉积通量与地质背景B、水流量Q、流域面积... 源—汇系统分析下的古地势重建是当前沉积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向。古地势重建对于理解区域构造演化、气候变化、地表风化、物源供给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BQART沉积通量模型提供了入海流域中沉积通量与地质背景B、水流量Q、流域面积A、最大地势高度R、年均温度T之间的经验关系,逐渐发展为深时尺度下古流域地势重建的重要工具。本文在综合层序—古地理、旋回地层学、古水文比例关系和古地貌比例关系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定量古地理的BQART模型深时古地势重建方法,结合沉积体积回填法可进一步获得构造抬升幅度与速率。通过该方法获得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古地势在晚二叠世期间持续缓慢上升,至晚二叠世末达200余米,累计构造抬升幅度约500~750 m。该深时古地势方法适用于气候温暖湿润、构造相对稳定条件下的中大型外流盆地,对能源盆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QART模型 沉积通量 定量古地理 源—汇系统 古地势 晚二叠世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与水体热通量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雅琼 马进荣 程梦妍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8-736,共9页
为了揭示滩涂对近岸水温影响,开展潮间带滩涂沉积物与海水之间热量交换研究。以韩国西南海岸的滩涂为例,建立滩涂沉积物温度模型,模拟不同潮汐状态下沉积物垂向剖面温度以及沉积物与水体间的热通量,并分析了季节、滩涂位置、潮位-太阳... 为了揭示滩涂对近岸水温影响,开展潮间带滩涂沉积物与海水之间热量交换研究。以韩国西南海岸的滩涂为例,建立滩涂沉积物温度模型,模拟不同潮汐状态下沉积物垂向剖面温度以及沉积物与水体间的热通量,并分析了季节、滩涂位置、潮位-太阳辐射相位对热通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模拟出的沉积物温度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沉积物与水体存在大量热量交换,且集中在淹没后的前3 h,最大热通量可达398. 7 W/m2。冬季月份海水向滩涂净传热。夏季月份滩涂向水体净传热,且当滩涂淹没时刻发生在当地正午或正午过后3 h内,滩涂传递给水体的热量相对较大,达2. 0 MJ/(m2·d);累积热通量随滩涂干滩率的减小而减小。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滩涂影响下近岸水温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滩涂 沉积物温度 温度模型 沉积物-水体热通量
下载PDF
底泥营养物通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毓祥 刘登国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25-129,138,共6页
介绍了底泥通量3种研究方法,即底泥营养物通量实验方法、底泥营养物通量现场方法.稳态底泥营养物通量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其特点及应用。归纳了国内外底泥营养物通量量值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底泥营养物通量研究作了进一步的评价和总结。
关键词 底泥通量 数学模型 活性底泥 物质传输系数
下载PDF
三维水沙输移模型对深圳深水湾水沙输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青 代文良 郭劲松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4,共6页
运用三维水沙输移模型研究深圳深水湾的泥沙输移,经过实测资料的验证,计算值能够模拟实际情况,表明波浪对泥沙输移有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深圳深水湾泥沙在潮流作用下的输移规律,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至1998年8月21日涨退潮期间的水... 运用三维水沙输移模型研究深圳深水湾的泥沙输移,经过实测资料的验证,计算值能够模拟实际情况,表明波浪对泥沙输移有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深圳深水湾泥沙在潮流作用下的输移规律,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至1998年8月21日涨退潮期间的水沙运动,计算结果表明深水湾属于泥沙淤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沙模型 泥沙输移 泥沙通量
下载PDF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模式理论与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胜 李柏良 王凯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9,共9页
从水沙通量变化对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建造及地貌演化的影响机理角度 ,通过研究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统计模型、几何模型、沉积动力学模型 ,以及数值模拟模型四种方法在建立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中的各自特点和不足 ,提出... 从水沙通量变化对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建造及地貌演化的影响机理角度 ,通过研究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统计模型、几何模型、沉积动力学模型 ,以及数值模拟模型四种方法在建立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中的各自特点和不足 ,提出了建立宏观尺度机理模型的初步设想 ,并对运用Lagrange余流建立海岸演化机理模型所涉及的余流场的尺度转换、总余流场的建立和表达、用长期余流场构建泥沙起动、输运和沉积条件模式以及一线模型与三维动力模式耦合等关键性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三角洲 演化机理模型 沉积条件 泥沙移动 泥沙输运 河口海岸 水沙通量
下载PDF
滑坡体溃决洪水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岳志远 曹志先 闫军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2-500,共9页
滑坡体溃决过程中泥沙运动非常活跃、滑坡体变形速度快,且与水流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现有水沙数学模型为非耦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基本力学特征,难以准确地描述这类物理问题。本文建立二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修正的... 滑坡体溃决过程中泥沙运动非常活跃、滑坡体变形速度快,且与水流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现有水沙数学模型为非耦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基本力学特征,难以准确地描述这类物理问题。本文建立二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修正的上扬通量公式来描述泥沙运动和滑坡体溃决过程。运用该模型研究了试验条件下上游水流漫顶和淹没过程中滑坡体溃决诱发的水沙变化规律,数值解与水槽试验数据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现有基于恒定均匀条件的泥沙上扬通量公式并不直接适用于复杂水流条件下滑坡体溃决过程,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滑坡体溃决能够引发强非恒定流甚至激波,传统的对渐变流的数值计算方法难以准确地捕捉该现象,必须采用高性能数值格式:现有经验方法难以准确地计算坝址处流量过程,以此作为边界条件的传统溃坝洪水数学模型未必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水沙耦合 滑坡体溢流侵蚀溃决 上扬通量 激波
下载PDF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I)模型构建与实证
15
作者 王凯 李国胜 +1 位作者 方国洪 李柏良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本文以z坐标下的三维斜压海洋动力学数值模式为基本模式原型 ,在整理渤海基本数据并诊断计算风生环流和热盐环流作为背景环流场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渤海海域动力环境数值模式。模式采用了经校正的Bagnold型方程来计算渤海底移质沉积物输... 本文以z坐标下的三维斜压海洋动力学数值模式为基本模式原型 ,在整理渤海基本数据并诊断计算风生环流和热盐环流作为背景环流场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渤海海域动力环境数值模式。模式采用了经校正的Bagnold型方程来计算渤海底移质沉积物输运 ,悬移质计算则是取二维深度平均悬移质输运方程和河床变形方程 ,计算含沙量分布以及由悬移物引起的冲淤厚度。利用这种方法建立的沉积物输运模式 ,定量模拟了渤海沿岸和海底的沉积物输运方向和冲淤分布。模拟结果与通过多年实测水深估算获得的渤海海底沉积物的冲淤变化分布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岸 水沙通量 渤海 悬移质 海洋动力学 沉积物
下载PDF
悬沙模型的水流输沙相似条件 被引量:7
16
作者 乐培九 《水道港口》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水流输沙相似是悬沙模型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众所周知 ,目前所流行的所谓沉降和悬浮相似条件在变态模型中互为矛盾。理论分析表明 ,在变态模型中该两个相似条件均不能成立 ,替代它们的是一个所谓垂向泥沙通量比相似条件。
关键词 悬沙模型 沉降 悬浮 相似比尺 泥沙通量比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3
17
作者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1218,共28页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是以水层/沉积层物相为基础、具有一定立体尺度的交接面,界面上所发生的由生物积极参与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微小反应和微环境变化,都会对界面附近物质的状态和迁移转化行为产生着复杂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沉积物-水界...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是以水层/沉积层物相为基础、具有一定立体尺度的交接面,界面上所发生的由生物积极参与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微小反应和微环境变化,都会对界面附近物质的状态和迁移转化行为产生着复杂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沉积物-水界面研究1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近20年发展.然后系统介绍了国际上对沉积物-水界面的物理尺度与结构的宏观和微观认识;重点综述了沉积物间隙水的取样、物化性质的多维测定与结构表征、过程的静态和动态模拟等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技术与方法;分析和展示了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归纳了在沉积物-水界面过程的模型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的定量化、界面过程与湖泊生态环境灾害关系等模型与过程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沉积物-水界面信息获取技术的研发方向、界面物质交换定量化研究的关注点,以及加强模型的应用和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间隙水取样 营养盐 动态模拟 通量估算 扩散 模型
下载PDF
基于FDS格式的长江镇扬段水沙数值仿真
18
作者 罗缙 逄勇 +1 位作者 王华 李一平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9年第5期659-667,共9页
基于镇扬江段河势变化剧烈、感潮特性明显、水沙运动复杂的特征,建立了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及泥沙耦合数学模型,在有限体积法框架下应用通量差分裂(FDS)格式计算模型中各跨单元边界的数值通量,基于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运用... 基于镇扬江段河势变化剧烈、感潮特性明显、水沙运动复杂的特征,建立了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及泥沙耦合数学模型,在有限体积法框架下应用通量差分裂(FDS)格式计算模型中各跨单元边界的数值通量,基于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运用所建模型对洪季、枯季镇扬江段水沙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1)镇扬江段汛期流速约为0.72—1.98m/s,枯水期流速约为0.33—1.24m/s,汛期平均流速约比枯水期增加了40.6%;(2)汛期水动力条件较好,沿河排污口最大污染带长度约1550m,枯水期总污染带长度约2800m,比汛期增加了46.2%;(3)汛期镇扬江段平均含沙量为0.12—0.20kg/m3,枯水期平均含沙量为0.07—0.11kg/m3,汛期含沙量较枯水期增加了40%;汛期,泥沙浓度从上游至下游沿河长方向基本呈现递减趋势;枯水期,由于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明显,泥沙浓度沿程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差分裂 长江 数学模型 水质 泥沙
下载PDF
陆相流域盆地沉积通量模拟及古地貌意义——以西藏尼玛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新航 汪银奎 +2 位作者 旦增平措 巴桑曲珍 韩中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2-923,共12页
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地貌演变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目前对于高原中部新生代地貌演变及其动力学机制的认识仍旧存在较大的争议,并且通过不同研究手段得到的结论也存在较大不同。流域盆地内的沉积物不仅记录了其沉... 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地貌演变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目前对于高原中部新生代地貌演变及其动力学机制的认识仍旧存在较大的争议,并且通过不同研究手段得到的结论也存在较大不同。流域盆地内的沉积物不仅记录了其沉积场所的大地构造背景、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等重要信息,同时也记录了源区的剥露历史,以及整个流域盆地的时空展布、地貌演变、风化强度和沉积通量变化等重要的地表过程。高原中部至少在早中新世就已形成的内流水系为进一步认识高原地貌演化提供了可能。基于源—汇系统质量平衡原则,以高原中部新生代尼玛盆地及其物源区构成的陆相盆地源—汇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沉积通量数值模拟(BQART-MCS)为研究方法,尝试重建高原中部新生代晚期的地貌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只有在年均气温为2℃~10℃、最大地势为1~3 km、干旱—半干旱的地貌条件下,源区产生的碎屑物质总量才可以与汇区沉积物总量达到平衡。本项研究是深时沉积通量数值模拟方法(BQART-MCS)在青藏高原的首次尝试,为在陆相盆山源—汇系统开展沉积物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沉积通量 数值模拟 尼玛盆地 古地貌
下载PDF
海洋飞沫对热带气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以“鲇鱼”台风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佳琳 张文清 +1 位作者 夏浩峰 管长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1,共10页
本文在海-气-浪-沉积输运耦合模式COAWST(The Coupled-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中,添加包含海洋飞沫效应的拖曳系数CD和热焓交换系数CK参数化方案,探讨海洋飞沫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效应对热带气旋的影... 本文在海-气-浪-沉积输运耦合模式COAWST(The Coupled-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中,添加包含海洋飞沫效应的拖曳系数CD和热焓交换系数CK参数化方案,探讨海洋飞沫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效应对热带气旋的影响。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海洋飞沫效应可有效改进热带气旋的路径模拟结果;只考虑海洋飞沫动力学效应时,对海表动量通量的影响甚少,可使向上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略有增加;同时考虑海洋飞沫动力学和热力学效应时,可使海表动量通量略有增加,并使向上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显著增加,海洋飞沫主要通过热力学效应有效增加热带气旋强度,对热带气旋强度模拟的改进效果相比于仅考虑海洋飞沫动力学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浪-沉积输运耦合模式 热带气旋 海洋飞沫 动量通量 向上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