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模拟条件下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孙慧卿
王平
江和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6,共6页
随着大量的磷输入水体,太湖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是湖泊上覆水体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太湖特征,模拟影响沉积物内源磷释放过程因素中的扰动、溶解氧和pH条件研究表层沉积物的内源磷行...
随着大量的磷输入水体,太湖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是湖泊上覆水体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太湖特征,模拟影响沉积物内源磷释放过程因素中的扰动、溶解氧和pH条件研究表层沉积物的内源磷行为。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下有利于磷的释放,且没有扰动条件要比有扰动的释放量大,达到0.297 mg/L;好氧条件不利于磷的释放,经过好氧培养的沉积物中有机磷平均减少了约50%,好氧-厌氧交替使得铁结合态磷提高了0.001 8 mg/g。pH 8.2~8.6有助于沉积物磷的释放,且不同pH值下沉积物磷的最大释放时间不同,pH 9.0沉积物磷在1 d时最大释放量达到0.162 mg/L;沉积物中磷在不同pH下的形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其中铁结合态磷(Fe-P)的转变最大。可见扰动、溶解氧、pH对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磷释放
扰动
好氧
厌氧
太湖沉积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动力条件下底泥中氮磷释放通量
被引量:
64
2
作者
李一平
逄勇
+5 位作者
吕俊
张刚
丁玲
彭进平
王超
范丽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8-324,共7页
在环形水槽内模拟了水动力条件下底泥的起动规律,分析了底泥运动的不同状态该环形水槽内水体流速基本均匀,水槽转速与槽内水体流速能够精确的相互转换,实验中通过改变水槽转速模拟了不同扰动强度下底泥悬浮和释放的规律.以太湖底泥为例...
在环形水槽内模拟了水动力条件下底泥的起动规律,分析了底泥运动的不同状态该环形水槽内水体流速基本均匀,水槽转速与槽内水体流速能够精确的相互转换,实验中通过改变水槽转速模拟了不同扰动强度下底泥悬浮和释放的规律.以太湖底泥为例,通过上覆水中TN、TP浓度的变化,建立了底泥中TN、TP的释放通量(y)与水流(x)的关系,其表达式为TN:y=137.88e0.06x,(R2=0.94);TP:y=36.78e0.56x(R2=0.97);并将该实验结果应用在太湖的水量水质模型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磷释放
TN
释放通量
水体
太湖
上覆水
水动力条件
流速
水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湖西岸典型区域沉积物的硫铁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
12
3
作者
吴松峻
汪旋
+3 位作者
季秋忆
王明玥
赵艳萍
王国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0-960,共11页
以太湖西岸聚藻区、清淤区和开阔水域3种典型区域为对象,对沉积物中硫铁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沉积物中铁还原均比硫还原活跃,硫铁氧化还原菌的分布表明硫铁循环主要集中于0~15 cm表层沉积物.开阔水域未发现明显硫离子(dS^2-)...
以太湖西岸聚藻区、清淤区和开阔水域3种典型区域为对象,对沉积物中硫铁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沉积物中铁还原均比硫还原活跃,硫铁氧化还原菌的分布表明硫铁循环主要集中于0~15 cm表层沉积物.开阔水域未发现明显硫离子(dS^2-)释放与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沉积,硫还原较弱;二价铁离子(dFe^2+)平均浓度为dS^2-的5.2倍,说明沉积物仍以铁还原为主导.清淤区硫酸盐还原菌(SRB)相对丰度与dS^2-含量均为所有区域中最低,且未见明显dFe^2+释放,表明清淤抑制了硫铁还原的进行.聚藻区表层沉积物SRB相对丰度达到2.7%,且出现dS^2-和AVS的显著升高,说明沉积物中发生着强烈的微生物硫还原.在表层沉积物也出现了明显的dFe^2+释放,反映出强烈的铁还原,但沉积物中铁还原菌(FeRB)的平均丰度仅为0.6%,这一数值与其他区域相似,显然无法解释聚藻区与其他区域巨大的dFe^2+差异,因此微生物铁还原并不是铁还原的主要途径.考虑到硫铁化合物的沉积与Fe(Ⅲ)氧化物的消耗一致,沉积物中的铁还原是由ΣS^2-诱导的化学铁还原主导. dFe^2+平均浓度为dS^2-的4.8倍,监测培养沉积物的dS^2-、dFe^2+变化所得的铁还原速率是硫还原速率的7.4倍,说明铁还原仍比硫还原活跃.但由于AVS的沉积对ΣS^2-的消耗,真实硫还原速率应高于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还原
化学铁还原
三价铁氧化物
聚藻区
清淤区
开阔水域
太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江济太工程水源地河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菲
崔广柏
+1 位作者
张文胜
吴挺峰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18-22,共5页
引江济太工程水源地位于长江澄通段的福山倒套内,其河床稳定性是影响引江济太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根据大量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对福山倒套的河势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倒套河床形态特征对自身水动力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二维水量模型对福...
引江济太工程水源地位于长江澄通段的福山倒套内,其河床稳定性是影响引江济太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根据大量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对福山倒套的河势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倒套河床形态特征对自身水动力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二维水量模型对福山倒套淤积的形势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①倒套内部水位降低,但变化不明显;②倒套内部流场流速整体下降,尤其是倒套口门处流速值减小较大;③倒套虽然处于淤积阶段,但倒套口门段较为稳定。因此,适时疏浚上部串沟是维持倒套稳定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河床稳定性
水沙特性
岸线变化预测
引江济太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及水质总磷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庄严
顾蓓瑜
+4 位作者
张虎军
石浚哲
纪侃
叶凉
李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应用GIS技术研究了"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与水质总磷(TP)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9年,调水北部沿线4个点位底质TP浓度降幅为59.8%~80.5%;不同点位的水质TP浓度变化存在差异,入湖口点位下降14.1%,沿线其他点位...
应用GIS技术研究了"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与水质总磷(TP)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9年,调水北部沿线4个点位底质TP浓度降幅为59.8%~80.5%;不同点位的水质TP浓度变化存在差异,入湖口点位下降14.1%,沿线其他点位分别上升37.4%、38.6%和45.0%。从空间分布来看,太湖水质TP始终呈明显的"西高东低"分布特点,但底质TP的分布未显示出该类规律。望亭水利枢纽调水情况与入湖口5#点位底质TP浓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在调水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的年份,5#点位底质TP浓度会偏高。"引江济太"会对太湖北部调水沿线,特别是入湖口附近水域的TP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并通过水流迁移与底质再悬浮释放影响下游水域。如何降低望虞河及周边支流的入湖泥沙量将是今后开展科学调水、保障贡湖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
底质
总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藻太湖表层水深井加压混凝浓缩技术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朱晔宸
张铮惠
+5 位作者
徐俭
陈旭清
胡航宇
徐卿源
张森
丛海兵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3-60,共8页
为了探索高藻太湖表层水深井加压混凝沉淀浓缩技术的可行性,并优化技术参数后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采用混凝实验优化了混凝剂投加量,采用静态沉淀实验测定了加压混凝高藻太湖表层水颗粒的沉淀速度,采用中试研究了深井加压混凝沉淀高藻太...
为了探索高藻太湖表层水深井加压混凝沉淀浓缩技术的可行性,并优化技术参数后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采用混凝实验优化了混凝剂投加量,采用静态沉淀实验测定了加压混凝高藻太湖表层水颗粒的沉淀速度,采用中试研究了深井加压混凝沉淀高藻太湖表层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将PAC/干藻(质量比)控制在16%~32%、PAM/干藻(质量比)控制在0.3%~0.4%,混凝后高藻太湖表层水颗粒的沉淀速度可达47 cm/min左右,沉淀池表面负荷可达10 m3/(m^(2)·h),实际工程中可将平均含固率为0.5%的高藻太湖表层水浓缩至平均含固率为4.08%,使出水浊度为1.83~8.33 NTU,叶绿素a浓度为6.32~11.72μg/L,TN为0.30~5.20 mg/L,TP为0.03~0.2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藻太湖表层水
深井加压
混凝沉淀
浊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模拟条件下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孙慧卿
王平
江和龙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6,共6页
基金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资助(2008CB418005)
文摘
随着大量的磷输入水体,太湖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是湖泊上覆水体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太湖特征,模拟影响沉积物内源磷释放过程因素中的扰动、溶解氧和pH条件研究表层沉积物的内源磷行为。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下有利于磷的释放,且没有扰动条件要比有扰动的释放量大,达到0.297 mg/L;好氧条件不利于磷的释放,经过好氧培养的沉积物中有机磷平均减少了约50%,好氧-厌氧交替使得铁结合态磷提高了0.001 8 mg/g。pH 8.2~8.6有助于沉积物磷的释放,且不同pH值下沉积物磷的最大释放时间不同,pH 9.0沉积物磷在1 d时最大释放量达到0.162 mg/L;沉积物中磷在不同pH下的形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其中铁结合态磷(Fe-P)的转变最大。可见扰动、溶解氧、pH对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内源磷释放
扰动
好氧
厌氧
太湖沉积物
Keywords
internal phosphorus release
disturbance
aerobic
anaerobic
sediment from taihu lake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动力条件下底泥中氮磷释放通量
被引量:
64
2
作者
李一平
逄勇
吕俊
张刚
丁玲
彭进平
王超
范丽丽
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省水文水资源局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8-32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39030)国家"863""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003AA60110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2067)联合资助
文摘
在环形水槽内模拟了水动力条件下底泥的起动规律,分析了底泥运动的不同状态该环形水槽内水体流速基本均匀,水槽转速与槽内水体流速能够精确的相互转换,实验中通过改变水槽转速模拟了不同扰动强度下底泥悬浮和释放的规律.以太湖底泥为例,通过上覆水中TN、TP浓度的变化,建立了底泥中TN、TP的释放通量(y)与水流(x)的关系,其表达式为TN:y=137.88e0.06x,(R2=0.94);TP:y=36.78e0.56x(R2=0.97);并将该实验结果应用在太湖的水量水质模型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底泥
磷释放
TN
释放通量
水体
太湖
上覆水
水动力条件
流速
水槽
Keywords
Release
from
sediment
hydrodynamic
annular tank
mathematical model
lake
taihu
分类号
P34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湖西岸典型区域沉积物的硫铁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
12
3
作者
吴松峻
汪旋
季秋忆
王明玥
赵艳萍
王国祥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美国东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学院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0-960,共11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3-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3061)联合资助
文摘
以太湖西岸聚藻区、清淤区和开阔水域3种典型区域为对象,对沉积物中硫铁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沉积物中铁还原均比硫还原活跃,硫铁氧化还原菌的分布表明硫铁循环主要集中于0~15 cm表层沉积物.开阔水域未发现明显硫离子(dS^2-)释放与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沉积,硫还原较弱;二价铁离子(dFe^2+)平均浓度为dS^2-的5.2倍,说明沉积物仍以铁还原为主导.清淤区硫酸盐还原菌(SRB)相对丰度与dS^2-含量均为所有区域中最低,且未见明显dFe^2+释放,表明清淤抑制了硫铁还原的进行.聚藻区表层沉积物SRB相对丰度达到2.7%,且出现dS^2-和AVS的显著升高,说明沉积物中发生着强烈的微生物硫还原.在表层沉积物也出现了明显的dFe^2+释放,反映出强烈的铁还原,但沉积物中铁还原菌(FeRB)的平均丰度仅为0.6%,这一数值与其他区域相似,显然无法解释聚藻区与其他区域巨大的dFe^2+差异,因此微生物铁还原并不是铁还原的主要途径.考虑到硫铁化合物的沉积与Fe(Ⅲ)氧化物的消耗一致,沉积物中的铁还原是由ΣS^2-诱导的化学铁还原主导. dFe^2+平均浓度为dS^2-的4.8倍,监测培养沉积物的dS^2-、dFe^2+变化所得的铁还原速率是硫还原速率的7.4倍,说明铁还原仍比硫还原活跃.但由于AVS的沉积对ΣS^2-的消耗,真实硫还原速率应高于测量值.
关键词
硫还原
化学铁还原
三价铁氧化物
聚藻区
清淤区
开阔水域
太湖
Keywords
Sulfate reduction
chemical iron reduction
Fe(Ⅲ) oxides
algae accumulated
sediment
dredged
sediment
sediment
away
from
lake
shore
lake
taihu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江济太工程水源地河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高菲
崔广柏
张文胜
吴挺峰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水利部水文局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39030)
文摘
引江济太工程水源地位于长江澄通段的福山倒套内,其河床稳定性是影响引江济太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根据大量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对福山倒套的河势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倒套河床形态特征对自身水动力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二维水量模型对福山倒套淤积的形势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①倒套内部水位降低,但变化不明显;②倒套内部流场流速整体下降,尤其是倒套口门处流速值减小较大;③倒套虽然处于淤积阶段,但倒套口门段较为稳定。因此,适时疏浚上部串沟是维持倒套稳定之关键。
关键词
水源地
河床稳定性
水沙特性
岸线变化预测
引江济太工程
Keywords
water source area
riverbed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sediment
coastline change predictio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from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分类号
TV69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及水质总磷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庄严
顾蓓瑜
张虎军
石浚哲
纪侃
叶凉
李洁
机构
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
无锡市汽车工程学校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4004)。
文摘
应用GIS技术研究了"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与水质总磷(TP)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9年,调水北部沿线4个点位底质TP浓度降幅为59.8%~80.5%;不同点位的水质TP浓度变化存在差异,入湖口点位下降14.1%,沿线其他点位分别上升37.4%、38.6%和45.0%。从空间分布来看,太湖水质TP始终呈明显的"西高东低"分布特点,但底质TP的分布未显示出该类规律。望亭水利枢纽调水情况与入湖口5#点位底质TP浓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在调水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的年份,5#点位底质TP浓度会偏高。"引江济太"会对太湖北部调水沿线,特别是入湖口附近水域的TP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并通过水流迁移与底质再悬浮释放影响下游水域。如何降低望虞河及周边支流的入湖泥沙量将是今后开展科学调水、保障贡湖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
“引江济太”
底质
总磷
Keywords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from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
sediment
total phosphorus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藻太湖表层水深井加压混凝浓缩技术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朱晔宸
张铮惠
徐俭
陈旭清
胡航宇
徐卿源
张森
丛海兵
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3-60,共8页
基金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0033)。
文摘
为了探索高藻太湖表层水深井加压混凝沉淀浓缩技术的可行性,并优化技术参数后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采用混凝实验优化了混凝剂投加量,采用静态沉淀实验测定了加压混凝高藻太湖表层水颗粒的沉淀速度,采用中试研究了深井加压混凝沉淀高藻太湖表层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将PAC/干藻(质量比)控制在16%~32%、PAM/干藻(质量比)控制在0.3%~0.4%,混凝后高藻太湖表层水颗粒的沉淀速度可达47 cm/min左右,沉淀池表面负荷可达10 m3/(m^(2)·h),实际工程中可将平均含固率为0.5%的高藻太湖表层水浓缩至平均含固率为4.08%,使出水浊度为1.83~8.33 NTU,叶绿素a浓度为6.32~11.72μg/L,TN为0.30~5.20 mg/L,TP为0.03~0.26 mg/L。
关键词
高藻太湖表层水
深井加压
混凝沉淀
浊度
Keywords
high algae-laden surface water
from
taihu
lake
deep well pressurized
coagulation
sediment
ation
turbidity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模拟条件下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的研究
孙慧卿
王平
江和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动力条件下底泥中氮磷释放通量
李一平
逄勇
吕俊
张刚
丁玲
彭进平
王超
范丽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
6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太湖西岸典型区域沉积物的硫铁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吴松峻
汪旋
季秋忆
王明玥
赵艳萍
王国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引江济太工程水源地河床稳定性分析
高菲
崔广柏
张文胜
吴挺峰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及水质总磷的影响
庄严
顾蓓瑜
张虎军
石浚哲
纪侃
叶凉
李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藻太湖表层水深井加压混凝浓缩技术研究及应用
朱晔宸
张铮惠
徐俭
陈旭清
胡航宇
徐卿源
张森
丛海兵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