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intermittent aeration mode on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water column and sediment pore water of aquaculture ponds 被引量:4
1
作者 Dantong Zhu Xiangju Cheng +1 位作者 David J.Sample Mohammad Nayeb Yazd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31-342,共12页
Nitrogen in pond sediments is a major water quality concern and can impact the productivity of aquaculture.Dissolved oxyge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and boosting fish growth in aquaculture po... Nitrogen in pond sediments is a major water quality concern and can impact the productivity of aquaculture.Dissolved oxyge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and boosting fish growth in aquaculture ponds,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version of ammonium-nitrogen(NH4-N)to nitrite-nitrogen(NO2--N)and eventually nitrate-nitrogen(NO3--N).A central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best aeration method and strategy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in aquaculture ponds.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with six tanks,each with a different aeration mode to simulate the behavior of aquaculture ponds.The results show that a 36 hr aeration interval(Tc=36 hr:36 hr)and no aeration resulte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H4-N in the water column.Using a 12 hr interval time(Tc=12 hr:12 hr)resulted in higher NO2--N and NO3--N concentrations than any other aeration mode.Results from an 8 hr interval time(Tc=8 hr:8 hr)and 24 hr interval time(Tc=24 hr:24 hr)were comparable with those of continuous aeration,and had the benefit of being in use for only half of the time,consequentl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ittent aeration NITROGEN water column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release sediment sediment pore water
原文传递
Relative roles of re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ore water in release of contaminants from sediment 被引量:2
2
作者 Hong-wei ZHU Peng-da CHENG Dao-zeng W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44-350,共7页
Sediment layers containing contaminant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hydrodynamic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relative roles of re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ore water under diff... Sediment layers containing contaminant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hydrodynamic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relative roles of re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ore water under different flow and sediment conditions. A conservative tracer (NaC1) and a reactive tracer (phosphate) were used as contaminants in the bottom sediment in a laboratory flume. The mixing between the overlying water and pore water occurred over a short time while the desorption of contaminants from fine-grained resuspended particles lasted a relatively long time. The effects of re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ore water on the variations of release flux and concentration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were quant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re water dominated the initial release flux, which could b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e flux due to molecular diffusion. Flux contribution of desorption from sediment particles in the latter release could be equal to what was seen from pore water in the initi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resuspension resuspended particle pore water release of contaminants release flux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优化及在胶州湾海域的应用
3
作者 岳书香 庄光超 +1 位作者 赵敏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本文优化了一种简便且实用的方法测定沉积物孔隙水中的VFAs,使用2-硝基苯肼将水样中VFAs衍生化,并利用配备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在400 nm处进行检测分析。对标准曲线的线性和乙酸盐的空白进行了合理优化,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 本文优化了一种简便且实用的方法测定沉积物孔隙水中的VFAs,使用2-硝基苯肼将水样中VFAs衍生化,并利用配备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在400 nm处进行检测分析。对标准曲线的线性和乙酸盐的空白进行了合理优化,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乙酸盐的检出限由5μmol/L降低至0.5μmol/L。乳酸盐、甲酸盐和丙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2、0.3和0.3μmol/L。该方法检出限较低,精密度较高,已成功应用于胶州湾的孔隙水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脂肪酸 乙酸盐 衍生化 液相色谱法 沉积物孔隙水 胶州湾
下载PDF
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沉积早期成岩过程研究及其指示意义
4
作者 李杰军 刘洪娜 +2 位作者 王小静 李力 石学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1,共12页
富稀土深海沉积物作为一种潜在矿产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稀土元素(REY)和钇(Y)元素的富集过程很可能发生在沉积物-海水界面(SWI),但目前针对富稀土沉积物的早期成岩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采集了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海区两个站位... 富稀土深海沉积物作为一种潜在矿产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稀土元素(REY)和钇(Y)元素的富集过程很可能发生在沉积物-海水界面(SWI),但目前针对富稀土沉积物的早期成岩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采集了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海区两个站位的沉积物短柱,解析了REY在SWI的早期成岩过程及其对REY在沉积物中富集机制的影响。孔隙水中较低的Fe、Mn和较高的Mo、U、V浓度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处于氧化环境。对比底层海水中REY,孔隙水中的REY呈中稀土(MREE)富集特征。沉积物中REY的主要富集相态为磷酸盐相,而孔隙水中REY及其配分模式可能受控于沉积物中磷酸盐的含量。本研究表明,在稀土元素早期成岩过程中,原本与铁锰相等其他相态结合的REY重新进入到孔隙水中,最终被磷酸盐相吸附和埋藏,早期成岩过程是深海沉积物中REY富集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成岩 孔隙水 稀土元素 沉积物 东南太平洋
下载PDF
贵州草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释放通量研究
5
作者 郑菲菲 龙星宇 +2 位作者 夏品华 林陶 董继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41,共8页
磷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关键性限制因子之一,为了解草型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的赋存特征及其释放风险,以典型草型湖泊——贵州草海为研究对象,运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和孔隙水扩散模型分析了草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释放通量。结果表明:草海沉积... 磷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关键性限制因子之一,为了解草型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的赋存特征及其释放风险,以典型草型湖泊——贵州草海为研究对象,运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和孔隙水扩散模型分析了草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释放通量。结果表明:草海沉积物TP含量为563.75~982.40 mg/kg,平均含量为(722.97±71.38)mg/kg,为3级污染,沉积物TP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区域TP含量较高;磷形态含量依次为NaOH-NRP>Res-P>NaOH-SRP>BD-P>HCl-P>NH 4Cl-P,其中活性磷(NaOH-NRP、BD-P和NH 4Cl-P)是草海磷的主要存在形态,占沉积物TP的58.05%;释放通量为0.03~0.08 mg/(m^(2)·d),表明草海的磷自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表现为“源”。研究发现草海有机磷的占比较高,潜在释放风险大;草海沉积物磷含量和释放通量均较藻型湖泊的低。研究成果对草型湖泊的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释放通量 间隙水 草海
下载PDF
波浪引起海床内部孔隙迁移试验研究
6
作者 崔锡钦 董文彬 +3 位作者 臧文坤 徐宙 徐晓飞 陶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2,共6页
本文通过室内方形水槽开展了波浪荷载对孔隙迁移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松软土体,波浪荷载会导致土体发生剪切破坏形成滑动层,而孔隙水则会在累积孔压作用下沿着滑动层形成的孔隙发生迁移。波浪荷载导致土体内部孔隙迁移,其... 本文通过室内方形水槽开展了波浪荷载对孔隙迁移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松软土体,波浪荷载会导致土体发生剪切破坏形成滑动层,而孔隙水则会在累积孔压作用下沿着滑动层形成的孔隙发生迁移。波浪荷载导致土体内部孔隙迁移,其迁移过程受外界荷载以及土体性质影响显著。含气泡的孔隙会在波浪循环荷载过程中的负压作用和气体自身浮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发生迁移,循环荷载中的负压作用越强,含气泡的孔隙越容易发生迁移。孔隙向上迁移后会导致底部土体的密实度增加而上方土体的密实度下降。土体的松软程度会影响滑动面的形成,越松软的土体越容易形成滑动面。相比于密实土体,孔隙在滑动面中更容易发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床土体 气体 水槽试验 孔隙迁移
下载PDF
底部渗流污泥脱水效应及机理分析
7
作者 齐永正 李振雄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制约城镇污泥处理的主要因素是污泥的高含水率,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的关键环节.文中进行了自然下渗、无密封底部真空负压、密封底部真空负压3种工况底部渗流污泥脱水模型试验,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污泥颗粒沉降速度与颗粒大小有关,... 制约城镇污泥处理的主要因素是污泥的高含水率,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的关键环节.文中进行了自然下渗、无密封底部真空负压、密封底部真空负压3种工况底部渗流污泥脱水模型试验,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污泥颗粒沉降速度与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沉降速度越慢,细颗粒淤积到粗颗粒孔隙中,堵塞排水通道,产生淤堵;底部真空负压在污泥浆液中产生的负超静孔隙水压力影响污泥颗粒的沉降速度,负超静孔压越大,颗粒沉降速度越慢;表面密封,底部真空负压在污泥泥饼中产生球应力,挤压污泥排水,脱水效应显著.为改善污泥脱水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真空负压 孔隙水压力 颗粒沉降 机理分析
下载PDF
红枫湖沉积物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 被引量:37
8
作者 何天容 冯新斌 +4 位作者 郭艳娜 孟博 李仲根 仇广乐 LIANGLian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68-1774,共7页
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红枫湖沉积物及孔隙水中总汞、甲基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红枫湖沉积物总汞含量为(0.392±0.070)μg/g,高于世界其它背景区汞浓度,也高于处于同一流域的乌江渡水库和东风水库,表明... 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红枫湖沉积物及孔隙水中总汞、甲基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红枫湖沉积物总汞含量为(0.392±0.070)μg/g,高于世界其它背景区汞浓度,也高于处于同一流域的乌江渡水库和东风水库,表明红枫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汞污染.2个采样点总汞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其剖面分布都有在上层富集的趋势.沉积物甲基汞浓度在春季最高,其余季节则没有明显差异,甲基汞峰值出现在表层0-8 cm以内,与红枫湖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活动区域一致.沉积物甲基汞浓度的季节变化和剖面最大峰值分布,主要受氧化还原带的季节性迁移所控制.红枫湖孔隙水中总汞的浓度及在固/液之间的分配系数主要和随季节变化的温度或氧化还原条件有关,与沉积物固相中总汞浓度和分布相关性不大,而孔隙水中甲基汞浓度则和沉积物甲基汞浓度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r=0.70,p〈0.001).沉积物和孔隙水甲基汞浓度除受到固/液分配系数影响外,主要还受到甲基汞产生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汞 甲基汞 沉积物 孔隙水 红枫湖
下载PDF
海洋浅表层沉积物和孔隙水的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标志 被引量:43
9
作者 蒋少涌 凌洪飞 +3 位作者 杨竞红 陆尊礼 陈道华 倪培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4,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赋存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海底沉积物中的规模巨大的新型能源。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是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一种有效方法。国际上通过分析由大洋钻探采上来的柱状沉积物和孔隙水的地球化学异常,己建立了一套较为成...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赋存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海底沉积物中的规模巨大的新型能源。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是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一种有效方法。国际上通过分析由大洋钻探采上来的柱状沉积物和孔隙水的地球化学异常,己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地球化学识别方法。但是,在没有钻井岩心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浅表层(<20m)沉积物和孔隙水及底层海水的地球化学分析来识别海底可能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是国际国内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面临的一道难题。通过对国际上己有数据和资料的全面总结,尝试提出了一系列在海底浅表层条件下识别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包括底层海水的烃类气体及其同位素组成异常,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水的含量异常,沉积物中孔隙水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异常,沉积物中气体含量异常及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异常等。这些标志的建立将有助于在我国海域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 浅表层沉积物 孔隙水 赋存形态 有机碳
下载PDF
密云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的地球化学作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晓端 徐清 +1 位作者 刘浏 武佃卫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6-250,共5页
以密云水库为例,研究了水库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有机磷的关系,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和有机磷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底层,是由于一些以磷为营养素的富营养化指示藻类在水体中逐年增加,它们死亡后的残骸经分解-矿化后在底积物中累积... 以密云水库为例,研究了水库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有机磷的关系,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和有机磷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底层,是由于一些以磷为营养素的富营养化指示藻类在水体中逐年增加,它们死亡后的残骸经分解-矿化后在底积物中累积的结果。沉积物和孔隙水中磷的剖面特征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和孔隙水中的磷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是由于沉积物的表层微生物和活性有机碎屑层比较丰富,有机质降解和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分解,使溶解性磷酸盐进入孔隙水。对沉积物磷形态、总有机碳及孔隙水中总磷对磷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上覆水中的磷主要来自沉积物的铁结合态磷、铝结合态磷、溶解态磷三种形态,孔隙水中总磷以及总有机碳含量对上覆水中总溶解磷浓度存在较大的影响,这些为研究水库沉积物作为水库内污染源对水质的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总有机碳 上覆水 总磷 密云水库 磷释放 富营养化 结合态 孔隙水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鸭绿江口潮滩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 被引量:31
11
作者 叶曦雯 刘素美 张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2-96,共5页
通过对鸭绿江口潮滩区 2个采样点采集的柱状样分析、培养实验 ,测定了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和沉积物中的S2 - .结果表明 ,鸭绿江口潮滩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NO- 3含量平均值为 3 0 μmol/L ,垂直分布变化不大 .PO3- 4和SiO2 - 3的含量... 通过对鸭绿江口潮滩区 2个采样点采集的柱状样分析、培养实验 ,测定了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和沉积物中的S2 - .结果表明 ,鸭绿江口潮滩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NO- 3含量平均值为 3 0 μmol/L ,垂直分布变化不大 .PO3- 4和SiO2 - 3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0 8~ 70 4μmol/L ,1 1 1 6~ 1 0 5 4 3 μmol/L ,且两者垂直变化类似 ,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 .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分布是随深度增加 ,含量升高 .鸭绿江口潮滩区沉积物Eh、pH的测定结果显示 ,在 1 3cm以下 ,Eh降为负值 ,沉积物还原性逐渐增强 .而 pH自上而下变化不大 .由分子扩散公式计算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潮滩区 沉积物 间隙水
下载PDF
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沉积物及间隙水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俊伟 朱长波 +3 位作者 郭永坚 颉晓勇 黄国强 陈素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采用养殖水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变化,研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中沉积物的生态效应。混养试验在20个养殖桶内(水体积550 L)进行,方格星虫(1.2±0.1 g)养殖在桶底沙层中,其放养密度为0、50、100和150条... 采用养殖水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变化,研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中沉积物的生态效应。混养试验在20个养殖桶内(水体积550 L)进行,方格星虫(1.2±0.1 g)养殖在桶底沙层中,其放养密度为0、50、100和150条/桶;鲻(24.5±0.5 g)的放养密度为3尾/桶,养殖在水体中的网箱中(直径0.8 m、高度0.6 m)。试验共分4个处理组(T0、T50、T100和T150),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重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T0)相比,方格星虫组底层(6–8 cm)沙中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4个试验组的间隙水中硝态氮(NO3-N)、氨氮(NH4-N)以及活性磷(SRP)浓度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束时,T100和T150组各层间隙水的NO3-N浓度均低于T0组(P<0.05),且底层间隙水的NO3-N浓度随方格星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T0组表层NH4-N浓度高于方格星虫组,而底层氨氮却显著低于高密度方格星虫组(T100和T150)(P<0.05)。结果表明,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沉积物表层的有机质向底层转移,从而影响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转化和释放。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精养池塘中的底质修复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生物扰动 沉积物 间隙水 营养物质
下载PDF
洱海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42
13
作者 傅平青 刘丛强 +4 位作者 吴丰昌 魏中青 黎文 梅毅 黄荣贵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5-700,共6页
文章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洱海沉积物孔隙水中的溶解有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含有4个明显的荧光峰,其中A和C为类腐殖酸荧光,B和D为类蛋白荧光。荧光强度在沉积物-水界面特别强,在1cm处急剧下降,之后随着沉积深度呈上升... 文章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洱海沉积物孔隙水中的溶解有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含有4个明显的荧光峰,其中A和C为类腐殖酸荧光,B和D为类蛋白荧光。荧光强度在沉积物-水界面特别强,在1cm处急剧下降,之后随着沉积深度呈上升趋势。孔隙水溶解有机质均具有强的类蛋白荧光,揭示了溶解有机质中含有大量色氨酸、酪氨酸等芳环结构的类蛋白物质,并且在早期成岩过程中随着沉积深度呈积累趋势;类蛋白荧光与类腐殖酸荧光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r(A,C)值在0.94-1.79之间,随着沉积深度逐渐下降,r(D,B)值在0.9-1.75之间,与r(A,C)值极为接近,且随着沉积深度有着类似的变化趋势,说明在洱海沉积物孔隙水中,r(D,B)与r(A,C)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沉积物孔隙水 三维荧光光谱 洱海
下载PDF
白洋淀湖泊湿地中氮素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万晓红 周怀东 +2 位作者 刘玲花 王雨春 袁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69,186,共5页
湿地中氮素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湿地环境变化的进程。对白洋淀3个典型淀区沉积物、孔隙水和上覆水中有机质和氮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泊湿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均随深度增加而... 湿地中氮素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湿地环境变化的进程。对白洋淀3个典型淀区沉积物、孔隙水和上覆水中有机质和氮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泊湿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但有机质和全氮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英家淀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高于小杨家淀和小鸭淀;沉积物在6 cm深处,小杨家淀和小鸭淀沉积物中全氮出现一次低值,而所有采样点孔隙水中NH4+-N浓度都在此处出现一个峰值,表明6 cm深度可能是白洋淀湖泊湿地微生物降解有机氮的一个活跃区;芦苇湿地上覆水中NH4+-N和NO3--N含量都高于宽阔湖面水体,说明植被的生长不仅会促进底质有机氮的降解,其自身分泌的代谢产物及残枝败叶的腐烂也会增加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增加对水体中各种氮素的滞留,在芦苇湿地区对水面漂浮物的打捞和对芦苇的及时收割是减少湖泊湿地氮素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湿地 沉积物 孔隙水 氮素分布
下载PDF
物理改良对湖泊沉积物和间隙水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古小治 王强 +3 位作者 张雷 申秋实 王兆德 范成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62,共7页
采用物理改良措施覆沙和底质疏松,对南四湖湿地沉积物-水微界面氧化还原状况及间隙水营养盐垂向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沉积物的物理结构及氧气的垂向分布.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覆沙和底质疏松均能... 采用物理改良措施覆沙和底质疏松,对南四湖湿地沉积物-水微界面氧化还原状况及间隙水营养盐垂向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沉积物的物理结构及氧气的垂向分布.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覆沙和底质疏松均能显著提高界面处氧化层的厚度,覆沙效果最佳.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间隙水中NH4+和可溶性PO43-浓度呈指数关系增长,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间隙水中PO43-的含量,轻度底质疏松的效果最佳,差异显著(P<0.05).而界面以下NO3-和氧气浓度呈指数关系下降,在沉积物中10cm以下时营养盐接近一个常数,在4mm以下溶解氧接近0.对剖面沉积物不同形态的磷组分进行统计检验表明,改良措施能有效提高表层沉积物中NH4Cl-P及BD-P(铁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沉积物 间隙水 磷形态
下载PDF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生物可给态重金属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新伟 何江 李朝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3,30,共5页
结合沉积物孔隙水 ,对黄河包头段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Cu ,Pb ,Zn ,Cd和Cr)生物可给态的分布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 :深度不同 ,重金属元素生物可给性不同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在以一定的速率迭加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直... 结合沉积物孔隙水 ,对黄河包头段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Cu ,Pb ,Zn ,Cd和Cr)生物可给态的分布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 :深度不同 ,重金属元素生物可给性不同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在以一定的速率迭加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直接危害程度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沉积物 孔隙水 生物可给态重金属 分布 水体污染 水质监测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无机碳(DIC)的碳同位素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涛 蒋少涌 +6 位作者 赖鸣远 杨競红 凌洪飞 吴能友 黄永样 刘坚 陈道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51-52,共2页
海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溶解CO2(以HCO3^-存在),其δ^13C值组成十分恒定,一般在0‰值附近。赋存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往往含有比海水更高的溶解CO2含量,且其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对这些溶解CO2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能够为... 海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溶解CO2(以HCO3^-存在),其δ^13C值组成十分恒定,一般在0‰值附近。赋存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往往含有比海水更高的溶解CO2含量,且其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对这些溶解CO2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能够为我们了解海底沉积物沉积一成岩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十分丰富的信息。为此,开展了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CD2(DIC)的碳同位素分析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溶解无机碳 海洋沉积物 孔隙水 碳同位素分析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CO2含量 海底沉积物 HCO3^- δ^13C值
下载PDF
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性 被引量:27
18
作者 傅平青 吴丰昌 刘丛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8-344,共7页
对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DOM)含量、紫外可见吸收、荧光以及分子量等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C含量在沉积物水界面明显富集,随后急剧下降,6cm处达到最小值,随后呈上升趋势。DOC与吸光度值、荧光发射光谱强度之间... 对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DOM)含量、紫外可见吸收、荧光以及分子量等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C含量在沉积物水界面明显富集,随后急剧下降,6cm处达到最小值,随后呈上升趋势。DOC与吸光度值、荧光发射光谱强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DOM的E3/E4值范围在1~6之间,绝大多数在1~3 5之间。表征DOM中腐殖质来源的指标荧光指数值处于1 48~1 59之间,说明DOM以陆源输入为主。此外,洱海沉积物间隙水DOM分子量分布呈多峰分布模式,重均分子量(Mw)值在1462~1953Da之间,数均分子量(Mn)值在547~900Da之间,多分散性系数ρ值在2 02~3 05之间。随着沉积深度增大,Mw和Mn有略微的增大趋势,但变化不大。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微生物活动以及铁、锰氧化物等在沉积剖面的差异是控制间隙水中DOM各种地球化学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沉积物间隙水 荧光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 洱海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贵州草海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玉珍 何天容 +1 位作者 高钊 郭艳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59-1866,共8页
基于原子吸收和ICP-MS,研究了贵州威宁草海4种重金属Zn、Pb、Cd、Ni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其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Zn、Pb、Cd 3种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加拿大环境质量标准,超标样品量分别达到样品总数的82%、65%和4... 基于原子吸收和ICP-MS,研究了贵州威宁草海4种重金属Zn、Pb、Cd、Ni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其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Zn、Pb、Cd 3种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加拿大环境质量标准,超标样品量分别达到样品总数的82%、65%和47%,可能和周边历史上大规模的土法炼锌有关;草海表层水及孔隙水4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I类地表水质量标准,表明污染的沉积物对水体重金属含量影响有限.表层沉积物中Zn、Pb、Cd均表现出湖中心及上游湖口含量更高的趋势,并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37,P≤0.01;r=0.785,P≤0.01;r=0.780,P≤0.01),表明有机质在Zn、Pb、Cd的迁移和沉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湖心沉积物柱中,Zn、Pb、Cd 3种重金属从剖面上部约10cm往上均有逐渐升高富集的趋势,与草海周边近几十年的大规模土法炼锌历史吻合.不管在表层沉积物还是在沉积物柱中Ni都呈现与其它3种重金属相反的分布规律,可能与Ni主要来源于自然背景有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表明,周边采样点比湖内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种类更为丰富,栖息密度也更大,这可能与草海湖内采样点重金属含量远高于湖周边采样点有关,具体影响及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 沉积物 孔隙水 重金属 底栖动物
下载PDF
小城镇河流底泥沉积物-上覆水磷迁移循环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伟 陈振楼 +3 位作者 王军 张菊 姚春霞 李利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27-730,共4页
通过河流原状沉积物在通气和厌气下实验室模拟培养,通过对河流上覆水,孔隙水和沉积物的磷浓度和形态的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上覆水磷的迁移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对于高营养和长期处于缺氧的河流沉积物,通气条件可改变沉积物的透气性和沉积... 通过河流原状沉积物在通气和厌气下实验室模拟培养,通过对河流上覆水,孔隙水和沉积物的磷浓度和形态的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上覆水磷的迁移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对于高营养和长期处于缺氧的河流沉积物,通气条件可改变沉积物的透气性和沉积物有机质的降解速率,通气条件下磷迁移是向上覆水方向,厌气条件下磷迁移是向沉积物方向。通气下沉积物和孔隙水总磷均随培养过程下降,而厌气下反之。对于沉积物形态磷的含量变化在通气和厌气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孔隙水 有机质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