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在岩溶水系统污染物衰减与运移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Nico Goldscheider Michiel Pronk Jakob Zopfi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本文讨论了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胶体在岩溶水系统污染物衰减与运移中的作用,介绍了关于瑞士某岩溶水系统内颗粒物与微生物污染间关系的试验结果。该试验场包括一个接纳农田排水的落水洞及与其相连的两个泉,其中一个泉是供水水源地。利... 本文讨论了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胶体在岩溶水系统污染物衰减与运移中的作用,介绍了关于瑞士某岩溶水系统内颗粒物与微生物污染间关系的试验结果。该试验场包括一个接纳农田排水的落水洞及与其相连的两个泉,其中一个泉是供水水源地。利用便携式粒子计实时监测泉水中颗粒分布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浊度、总有机碳和其它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并对水中E型大肠菌群进行了分析。在暴雨过后,观测到了浊度的两种不同表现:在泉排泄量增加时,浊度最初表现为脉状水动力条件下岩溶系统内沉积物的二次运移;几天后观测到的浊度则表明水已从落水洞到了泉口,常常具有高的总有机碳、硝酸盐及E型大肠菌群。颗粒分布分析结果差异更大:早期的浊度是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混合,而后期的浊度更多的是由较细颗粒构成,因为大颗粒物已沉积在落水洞到泉口之间的岩溶系统内。E型大肠菌群与0.9~1.5μm颗粒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而较细颗粒的相对增加可应用于微生物污染"早期预报系统"。除了水污染,颗粒分布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岩溶环境的其它问题,如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浊度 颗粒分布 沉积物运移 地下水污染 粪便细菌 微生物病原体
下载PDF
地下水铀污染的原位微生物还原与固定:在美国能源部田纳西橡树岭放射物污染现场的试验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唯民 Jack Carley +19 位作者 David Watson 顾宝华 Scott Brooks Shelly D.Kelly Kenneth Kemner Joy D.van Nostrand 吴力游 许玫英 周集中 罗剑 Erick Cardenas 黄家琪 Matthew W.Fields Terence L.Marsh James M.Tiedje Stefan J.Green Joel E.Kostka Peter K.Kitanidis Philip M.Jardme CraigS.Criddle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9-459,共11页
总结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在美国能源部田纳西州橡树岭综合试验基地进行的铀污染原位微生物修复阶段性试验结果.本试验利用微生物以乙醇为电子供体还原地下水和沉积物中的六价铀为不溶解的四价铀,使之原位固定化.随后... 总结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在美国能源部田纳西州橡树岭综合试验基地进行的铀污染原位微生物修复阶段性试验结果.本试验利用微生物以乙醇为电子供体还原地下水和沉积物中的六价铀为不溶解的四价铀,使之原位固定化.随后通过加入溶解氧和硝酸盐来试验微生物还原后的地下水层中还原固定态铀的稳定性.通过预处理和长期间隔注入乙醇溶液,地下水中铀浓度从40~60mg·L-1降至0.03mg·L-1以下,达到了美国环保署饮用水的标准.还原的四价铀主要以U(Ⅳ)-Fe复合物的形态存在.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四价铀只有在厌氧条件下才是稳定的,溶解氧和硝酸盐侵入地下水层后会使固定化的四价铀重新氧化为溶解态的六价铀.在试验过程中,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了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和与铀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功能微生物.本研究表明,在维持试验系统无氧和无硝酸盐的条件下,通过添加乙醇为电子供体可有效地促进地下水中土著功能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实现铀的原位还原固定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污染 微生物还原 原位生物修复 地下水 沉积物
原文传递
地下水渗流补给-内源释放耦合作用下河流水质不确定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如忠 钱家忠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30-2438,共9页
针对河流-地下水环境系统的模糊性、不精确性及随机不确定性,采用梯形模糊数描述和表征河流水文、水质及水文地质参数,构建了集成地下水渗流补给与内源释放耦合影响的一维河流水质模糊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就地下水渗流补给与内源释放... 针对河流-地下水环境系统的模糊性、不精确性及随机不确定性,采用梯形模糊数描述和表征河流水文、水质及水文地质参数,构建了集成地下水渗流补给与内源释放耦合影响的一维河流水质模糊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就地下水渗流补给与内源释放的可能组合,设置5种情景,分别进行水质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实例研究表明,对地下水渗流补给与内源释放耦合作用下的河流水质衰减变化规律,梯形模糊数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渗流补给 沉积物内源释放 水质模拟 梯形模糊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