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ocks with Lamb Modes
1
作者 Dris El Abassi Bouazza Faiz +1 位作者 Abderahmane Ibhi Idris Aboudaou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2年第3期565-573,共9页
The nondestructive investigation by ultrasound has become a fundamental tool for characterizing rocks. We applied this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samples of rocks. The later had been member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b... The nondestructive investigation by ultrasound has become a fundamental tool for characterizing rocks. We applied this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samples of rocks. The later had been member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big families of geogical classification: magmatic rocks, metamorphic rocks, sedimentary rocks. The method usually used i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ultrasound parameters, i.e.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propagation velocities. The measurement of these parameters allows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ach rock. These studies do not allow to find the three big axes of the rocks. In this work we show for each rock his corresponding ultrasonic signature by the use of his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Lamb dispersion curves. The obtained results put in evidence that the descending slope of the Lamb modes is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criterion for classifying rocks by ultrasound. This is an adequate solution for a good classification of rocks. It gives a high precision, it is reliable and quick and last not least che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 LAMB Waves NONDESTRUCTIVE Investigation magmatic rocks metamorphic rocks sedimentary rocks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早—中侏罗世延安期碎屑锆石LA-ICP-MS定年及其物源意义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6 位作者 王海然 高少华 李蒙 卓鱼周 乔建新 张孙玄琦 蒋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93,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安期地层分布广泛,其周缘同期地层分布零星,不同地区岩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该时期的盆地沉积边界和物源属性还存在争议。文中利用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西北部不同地区延安期的物源时...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安期地层分布广泛,其周缘同期地层分布零星,不同地区岩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该时期的盆地沉积边界和物源属性还存在争议。文中利用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西北部不同地区延安期的物源时代和性质。本次在贺兰山和桌子山地区共测试锆石年龄210个,获得193个有效的单颗粒碎屑锆石年龄。贺兰山地区大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具有环带结构,且具左倾式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大部分Th/U值大于0.4,表明锆石来源以岩浆为主,变质为次。锆石年龄绝大部分为古生代(集中于二叠纪),其次为元古宙。桌子山地区碎屑锆石具有与贺兰山相似的阴极发光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但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差别较大。其中大部分锆石年龄(66.7%)分布于新太古代—元古宙(集中于元古宙),其次为二叠纪(22.7%)和早—中三叠世(10.6%)。通过与周缘古老地层的年龄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早中侏罗世延安期的沉积物源,贺兰山地区可能主要来自其西侧的阿拉善地块海西期岩浆岩,其次为西北部元古宙岩浆岩和变质岩(贺兰山群);桌子山地区可能主要为其西北部元古宙岩浆岩和变质岩,其次为海西期岩浆岩和早—中三叠世岩浆岩。早—中侏罗世延安期西缘贺兰山地区和桌子山、磁窑堡等地区的物源年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仍然存在差异,需要借助于岩石学和沉积学方面的证据进一步精细刻画其物源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延安期 碎屑锆石年龄分布 沉积物源 元古宙岩浆岩变质岩 海西期岩浆岩
下载PDF
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巨量变沉积岩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3
3
作者 刘福来 刘平华 +2 位作者 王舫 刘超辉 蔡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16-2846,共31页
华北克拉通发育三条古元古代构造带,包括:东部陆块内部的胶-辽-吉带(Jiao-Liao-Ji belt)、西部陆块内部的孔兹岩带(Khondalite belt)以及两个陆块之间的中部造山带(Trans-North China Orogen)。通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区域构... 华北克拉通发育三条古元古代构造带,包括:东部陆块内部的胶-辽-吉带(Jiao-Liao-Ji belt)、西部陆块内部的孔兹岩带(Khondalite belt)以及两个陆块之间的中部造山带(Trans-North China Orogen)。通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区域构造、变质地质、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以及地球物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进展。其中,胶-辽-吉带是华北克拉通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它不仅接受了古元古代巨量的陆壳物质沉积,而且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并经受了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胶-辽-吉造山/活动带的物质组成最为丰富,以大面积分布的巨量(火山)沉积岩系为特征,在中国境内包括吉南地区的集安群和老岭群、辽东南地区的南辽河和北辽河群、胶北地区的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向南西则有可能穿越郯庐断裂延伸至徐州-蚌埠一带的五河群,总体呈NE向展布,延伸规模长约1000km。从巨量沉积岩系的岩石组合和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荆山群与南辽河群、集安群可以对比,而粉子山群则与北辽河群、老岭群相当。然而,由于多期/多阶段强烈构造变形作用的影响,原来各群、组中地层的上下层位及接触关系已完全破坏,目前均已呈规模不一的构造岩片形式叠置在一起,彼此之间呈断层或韧性剪切带接触。巨量变沉积岩系的源区物质主要来源于造山/活动带内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和两侧古老陆块的变质基底,原岩形成时代为1.95~2.15Ga左右。以往研究表明,胶-辽-吉造山/活动带变质作用的强度十分不均匀,(中-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只局限于胶北的荆山群及相关岩石,而粉子山群以及辽东南的南、北辽河群和吉南的集安群、老岭群只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局部甚至只达到绿片岩相变质。粉子山群、北辽河群和老岭群变质演化P-T-t轨迹具有顺时针型式,而荆山群、南辽河群和集安群的P-T-t轨迹则具有逆时针型式。本文最新研究发现,古元古代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并非只局限于胶北地区的荆山群及其邻区,而是贯穿于整个辽东南地区的南辽河群和吉南地区的集安群,其变质演化P-T-t轨迹与胶北地区荆山群泥质麻粒岩以及基性麻粒岩一样,均具有典型近等温减压(ITD)顺时针型式,整个胶-辽-吉造山/活动带的麻粒岩相峰期变质时代为1.9~1.95Ga左右。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相学研究表明,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过程中,胶北的荆山群及相关岩石、辽东南的南辽河群以及吉南的集安群中的泥质麻粒岩均广泛发生了深熔作用,长英质脉体呈不规则细脉状、网脉状和透镜状分布于寄主岩石中,且与寄主岩石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深熔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区域性的深熔作用(或部分熔融)时代为1.84~1.86Ga之间,表明这期广泛的深熔事件应发生于胶-辽-吉造山/活动带整体构造折返的中-低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有关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的空间展布、南北边界、延伸规律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最新研究表明,蚌埠-霍邱一带地表露头及其以西第四系覆盖区之下的花岗质岩石、基性麻粒岩和富Al片麻岩岩心,均记录了1.85~1.95Ga的麻粒岩相变质事件,暗示着胶-辽-吉造山/活动带更有可能穿越郯庐断裂,向鲁西南延伸至蚌埠-霍邱一带及其以西的第四系覆盖区之下的变质基底。而辽南地块和狼林地块大量1.85~1.95Ga变质热事件和1.8~1.9Ga、~2.1Ga两期岩浆事件的记录,则表明辽南地块和狼林地块(至少是一部分变质基底)曾卷入到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演化事件之中。有关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目前有三种构造模式,包括:裂谷开启-闭合模式、弧(陆)-陆碰撞模式和先裂谷-后碰撞造山演化模式,然而,带内异常复杂的巨量火山-沉积岩系的物质组成、多期/多阶段的岩浆作用事件、多种变质作用类型和十分复杂的变质演化P-T-t轨迹样式、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难以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构造演化模式来加以合理解释。由此可见,有关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活动带南侧边界需要进一步准确厘定,有关狼林地块和辽南地块的构造归属,特别是胶-辽-吉造山/活动带在古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量变沉积岩系 变质作用 岩浆-深熔作用 构造背景 古元古代 胶-辽-吉造山/活动带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大同煤田晚古生代陆源区母岩组合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郗宝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从岩石矿物学出发,通过对山西大同聚煤盆地内石炭纪砂岩的骨架颗粒组合进行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本区砂岩的基本类型,指出母岩组合类型为以沉积岩为主,变质岩次之并有少量的岩浆岩。
关键词 母岩组合 骨架颗粒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下载PDF
地质特征与山水画皴法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桂淮颖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08-109,共2页
中国山水画皴法,源于自然界真实的山石皴斮和土石结构,因此,掌握并灵活运用皴法,必须要认真观察生活,细心研究各种山体岩石的构造规律,从纷繁的自然形态中,化自然形象为绘画语言,达到物我相亲,体察自然生命精神的本质升华。
关键词 山水画 皴法 自然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不同类型岩石生氦潜力评价及泥页岩氦气开采条件理论计算 被引量:24
6
作者 蒙炳坤 周世新 +1 位作者 李靖 孙泽祥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13,共12页
上扬子地区是我国页岩气重要开采区,也是氦气工业性开采的唯一地区,但对于其氦气生成潜力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据此,对上扬子东南地区采集的144件岩石样品进行场发射扫描电镜及铀、钍强度测试,理论计算了页岩气中氦气达到我国工业开采标... 上扬子地区是我国页岩气重要开采区,也是氦气工业性开采的唯一地区,但对于其氦气生成潜力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据此,对上扬子东南地区采集的144件岩石样品进行场发射扫描电镜及铀、钍强度测试,理论计算了页岩气中氦气达到我国工业开采标准(0.05%)需要满足的理论条件。岩石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富含铀、钍的副矿物(锆石、独居石、铀钍石及磷灰石等)主要赋存于造岩矿物石英和长石中。岩石铀、钍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三大类岩石中铀平均含量呈现:沉积岩(8.96×10^(-6))>岩浆岩(4.83×10^(-6))>变质岩(1.89×10^(-6));钍平均含量呈现:沉积岩(11.01×10^(-6))≈变质岩(10.4×10^(-6))>岩浆岩(5.9×10^(-6))。岩浆岩中铀、钍平均含量呈现: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沉积岩中铀平均含量呈现泥页岩(13.86×10^(-6))>>砂岩(2.54×10^(-6))>碳酸盐岩(1.67×10^(-6));钍平均含量呈现泥页岩(12.50×10^(-6))≈砂岩(12.76×10^(-6))>碳酸盐岩(5.96×10^(-6))。不同沉积时代沉积岩中铀、钍平均含量也呈现上述分布规律。沉积岩中铀、钍含量主要与岩石的沉积环境与物源有关,与沉积时代无关。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岩石氦气生成量的大小为:泥页岩>酸性岩>中性岩>砂岩>变质岩>碳酸盐岩>基性岩>超基性岩。以中国南方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当该层位泥页岩中残余氦气含量为U,Th元素衰变释放出来氦气含量的80%以上时,适合进行“页岩气+氦气”的共同开采,提高页岩气的开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地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生氦潜力 页岩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