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epage-stress coupling constitutive model of anisotropic soft rock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向霞 杨林德 闫小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49-153,共5页
To provide a seepage-stress coupling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an directly describe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relationship,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seepage-stress coupling tests on two kinds of soft rock (argilla... To provide a seepage-stress coupling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an directly describe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relationship,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seepage-stress coupling tests on two kinds of soft rock (argillaceous siltstone and brown mudstone) were performed by using an MTS-815.02 tri-axial rock mechanics test system, with which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according to the seepage variation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by employing Hooke's law,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oefficient of strain-dependent permeability was presented and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a coupling model. In addition,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and the incremental formulation for coupling model were advanced, in which five parameters that can be respectively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includ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upling model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with considering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in the nonlinear elastic stage of two kinds of soft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rock stress--strain relation seepage-stress coupling constitutive model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and modeling of hydro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fracture 被引量:5
2
作者 He Yang Shou-yi Xie +1 位作者 Jean Secq Jian-fu Shao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97-106,共10页
In this study, the hydro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concrete fracture under coupled compressive and shear stresses was investigated. A special experimental device was designed to create a planar fracture in a cylindrical... In this study, the hydro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concrete fracture under coupled compressive and shear stresses was investigated. A special experimental device was designed to create a planar fracture in a cylindrical sample and to carry out different kinds of hydromechanical tests on the fracture. Four series of laboratory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an ordinary concrete sample. Hydrostatic compression tests were first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normal compressibility of the fracture. In the second series, direct shear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fracture under different normal stresses. The maximal shear stress of the fracture was 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the normal stress. In the third series, fluid flow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view of characterizing the overal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fracture as a function of its opening and closure. Shear tests with a constant fluid pressure were finally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fluid pressure o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concrete fractur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 elastoplastic model is proposed. This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onlinear elastic behavior of a fracture under normal compression and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due to shear stress. The model was coupled with the classical Darcy's law to describe the fluid flow along the fracture by considering the variation of permeability with fracture apertur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rom various laboratory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FRACTURE Direct SHEAR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HYDRAULIC CONDUCTIVITY elastoplastic model
下载PDF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BM Water Diversion Tunnel Segment Coupled with Seepage Field 被引量:4
3
作者 钟登华 胡能明 +2 位作者 程正飞 吕鹏 佟大威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6年第1期35-42,共8页
In most studies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tunnelling, the groundwater pressure was not considered, or was simplified and exerted on the boundary of lining structure. Meanwhile, the leakage, which mainly occurs in t... In most studies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tunnelling, the groundwater pressure was not considered, or was simplified and exerted on the boundary of lining structure. Meanwhile, the leakage, which mainly occurs in the segment joints, was often ignored in the relevant studies of TBM tunnelling. Additionally, the geological models in these studies were simplified to different extents, and mostly were simplified as homogenous bodies. Considering the deficiencies above, a 3D refined model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a tunnel is firstly established using NURBS-TIN-BRe P hybrid data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n the seepage field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considering the leakage in the segment joints is simulated. Finally, the stability of TBM water diversion tunnel is studied coupled with the seepage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stress-strain conditions, the axial force and the bending moment of tunnel segment considering the leakage in the segment joints.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maximum radial displacement, the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the axial force of segment lining considering the seepage effect are all larger than those disregarding the seepag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gment lining seepage-stress coupling 3D geological model TBM water diversion tunnel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ling for Dynamic Instability Process of Submarine Soft Clay Slopes Under Seismic Loading 被引量:1
4
作者 MI Yang WANG Jianhua +1 位作者 CHENG Xinglei YAN Xiaowe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109-1120,共12页
Mar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deep-water slope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especially submarine landslides,which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marine facilities.The cyclic elastoplastic mo... Mar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deep-water slope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especially submarine landslides,which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marine facilities.The cyclic elastoplastic model that can describe the cyclic stress-strai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for soft clay,is embedded into the 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CEL)algorithm of ABAQUS by means of subroutine interface technology.On the basis of CEL technique and undrained cyclic elastoplastic model,a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process of marine slopes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load is developed.The rationality for cyclic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its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those of von Mises model built in Abaqus.The dynamic instability process of slop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formation accumulation of soft clay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process of submarine slopes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The cumulative deformation is taken into our model and this makes the calculated final deformation of the slope under earthquake load larger than the results of conventional numerical method.When different contact conditions are used for analysis,the smaller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the larger the deformation of slopes will be.A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that can both reflect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soft clay and display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process of submarine landslide is proposed,which could visually predict the topographies of the previous and post failure for submarine sl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arine slope saturated soft clay 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 cyclic elastoplastic model dynamic instability process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高温-荷载耦合损伤模型及其验证
5
作者 姜谙男 黄炫茜 +1 位作者 许梦飞 蒋浩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48,共7页
针对隧道岩体在高温和荷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耦合损伤问题,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引入高温-荷载耦合损伤因子,建立了考虑高温作用的广义Hoek-Brown(H-B)准则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解决了模型在数值积分过程中的奇异点问题,并利用Fortran... 针对隧道岩体在高温和荷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耦合损伤问题,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引入高温-荷载耦合损伤因子,建立了考虑高温作用的广义Hoek-Brown(H-B)准则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解决了模型在数值积分过程中的奇异点问题,并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模型的有限元程序。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所得到的曲线趋势一致且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温度作用下隧洞围岩损伤逐渐加剧,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程序的稳健性,可为火灾作用下隧道围岩安全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有效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Hoek-Brown准则 耦合损伤模型 完全隐式应力返回映射算法 弹塑性模型 高温-荷载耦合 单轴压缩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隧洞
下载PDF
超大型地下结构系统地震响应高性能弹塑性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嘉轲 王荣鑫 +3 位作者 王睿 张建民 孙俊岭 王永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199,共10页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行加快,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了研究饱和土层,尤其是可液化场地中超大型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必须解决高性能计算、弹塑性本构模型、流固耦合等关键问题。该文基于高性能数值仿真平台GEOSX,开...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行加快,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了研究饱和土层,尤其是可液化场地中超大型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必须解决高性能计算、弹塑性本构模型、流固耦合等关键问题。该文基于高性能数值仿真平台GEOSX,开发一套高性能弹塑性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采用砂土液化大变形模型进行动力弹塑性流固耦合分析,计算规模超千万自由度。计算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并行计算效率,可以实现可液化场地地下结构系统的大规模高效弹塑性流固耦合模拟。对于这一主要处于饱和砂土地层中的超大型地下结构系统,在基本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层的最大超静孔压比达到约0.5,产生较为明显的弱化;结构地震层间位移角和内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由于存在开洞等断面变化,结构响应三维效应明显;由于与地下结构相连的地上结构相对较小,地上结构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可液化场地 动力分析 高性能计算 流固耦合 弹塑性模型
下载PDF
脆性大理岩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周辉 张凯 +2 位作者 冯夏庭 邵建富 邱士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8-2409,共12页
为全面、深入地揭示脆性岩石的变形和屈服特性,以锦屏T26y和T2b脆性大理岩峰前和峰后循环加卸载试验为基础,分析岩石的弹塑性耦合性质、应变硬化软化性质和关联与非关联流动法则,定义考虑围压影响的塑性内变量以考虑应力历史对屈服过程... 为全面、深入地揭示脆性岩石的变形和屈服特性,以锦屏T26y和T2b脆性大理岩峰前和峰后循环加卸载试验为基础,分析岩石的弹塑性耦合性质、应变硬化软化性质和关联与非关联流动法则,定义考虑围压影响的塑性内变量以考虑应力历史对屈服过程的影响,进而建立脆性大理岩的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全面地反映脆性大理岩的弹塑性耦合、应变硬化软化和剪胀特性。针对所提出的弹塑性耦合模型,提出相应的数值迭代计算方法,并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实现。通过模拟脆性岩石的室内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表明,所提出的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脆性岩石的主要力学特性。研究成果为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脆性岩石的屈服破坏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脆性大理岩 弹塑性耦合 力学模型 广义正交流动法则
下载PDF
岩盐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房敬年 周辉 +2 位作者 胡大伟 邵建富 梁玉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3-368,374,共7页
岩盐力学模型是进行能源岩盐储存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而损伤和塑性机制并存且相互耦合是岩盐力学行为的基本特点。采用云应岩盐,进行了多组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下岩盐的变形特征。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岩盐力学模型是进行能源岩盐储存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而损伤和塑性机制并存且相互耦合是岩盐力学行为的基本特点。采用云应岩盐,进行了多组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下岩盐的变形特征。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岩盐特性的弹塑性损伤耦合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岩盐损伤的演化和塑性变形的耦合关系,并引入了一种非关联的塑性流动法则来描述岩盐从塑性体积压缩到膨胀的转化。采用该模型对在三轴压缩下的岩盐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盐的主要力学和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盐 力学模型 弹塑性损伤耦合
下载PDF
岩石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研究(Ⅰ):模型建立及其数值求解程序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军祥 姜谙男 宋战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26-637,644,共13页
在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损伤场的耦合作用下更易造成隧道围岩坍塌或涌水等灾害。首先,将围岩材料视作各向同性连续介质,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建立岩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采用完全隐式返回映射算法实现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的数值求... 在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损伤场的耦合作用下更易造成隧道围岩坍塌或涌水等灾害。首先,将围岩材料视作各向同性连续介质,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建立岩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采用完全隐式返回映射算法实现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的数值求解。其次,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根据岩石处于弹塑性状态时渗透系数动态演化公式,建立岩石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并给出三场耦合情况下的数值求解迭代方法。针对耦合模型中涉及参数较多且不易测定的问题,基于差异进化算法原理建立智能反分析方法,对耦合模型中的损伤参数进行反演。最后,利用C++语言编制相应的岩石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程序和参数反演程序,利用所编程序进行以下计算:(1)对智能反分析程序的性能、正确性进行分析,对比不同差异策略、交叉因子、变异因子的反演精度和收敛速度。(2)分别采用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损伤模型进行隧道围岩位移场、应力场的计算。(3)不考虑力学作用的情况下进行孔隙水压力、渗流量的计算。(4)采用所建耦合模型计算得到隧道围岩应力场、渗流场以及损伤场的相互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差异进化算法的智能反分析程序能够较好地解决耦合模型中损伤参数不易确定的难题,为实际工程中获得不易测定的计算参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所建立的耦合模型通过应力、渗流和损伤的相互作用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岩石材料的宏观破坏现象,所编计算程序能够模拟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损伤场之间的耦合特性,为受地下水影响严重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方法,研究结论为后期对实际隧道工程进行耦合计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渗透系数 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 损伤参数反演
下载PDF
非饱和土毛细滞回与变形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2 位作者 陈盼 魏厚振 伊盼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263-3270,共8页
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非饱和土毛细滞回与骨架变形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基质吸力与饱和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可以同时描述非饱和土的弹塑性变形特性与毛细循环滞回效应。根据塑性体变的产生使非饱和土进气值... 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非饱和土毛细滞回与骨架变形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基质吸力与饱和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可以同时描述非饱和土的弹塑性变形特性与毛细循环滞回效应。根据塑性体变的产生使非饱和土进气值增大的特点,建立了变形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的数学描述。该模型有效地考虑了饱和度对前期屈服应力的作用,准确地反映了土体在不同土-水状态条件下(脱湿和吸湿过程)强度特性的变化,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描述水力循环历史对土体变形的影响。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证明了该模型能够模拟非饱和土的主要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毛细滞回与变形耦合 弹塑性本构模型
下载PDF
考虑围压效应的大理岩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辉 杨凡杰 +2 位作者 张传庆 徐荣超 张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89-2399,共11页
以锦屏T2b和T2 6y深埋大理岩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为基础,进行如下研究:(1)分析不同围压下锦屏大理岩的弹性参数随内变量的演化规律,得到弹性模量与围压和内变量的定量关系;(2)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得到其强度参数随内变量的演化规律... 以锦屏T2b和T2 6y深埋大理岩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为基础,进行如下研究:(1)分析不同围压下锦屏大理岩的弹性参数随内变量的演化规律,得到弹性模量与围压和内变量的定量关系;(2)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得到其强度参数随内变量的演化规律;(3)考虑非关联流动法则,分析剪胀角随围压和内变量的演化规律,得到锦屏大理岩的剪胀角与围压和内变量的定量关系;(4)最终建立考虑围压效应的大理岩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并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进行数值实现,用于模拟分析T2b大理岩的室内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大理岩的主要力学特性。所提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深部工程围岩(特别是具有小变形破坏特性的硬脆性围岩)变形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埋大理岩 围压效应 弹塑性耦合 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均匀煤岩渗流-应力弹塑性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春会 于永江 赵全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37-2842,共6页
利用Weibull分布模拟煤岩弹性模量和强度的非均匀性,结合煤岩弹塑性变形理论和瓦斯渗流理论,建立了非均匀煤岩渗流-应力弹塑性耦合数学模型,给出了该数学模型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开发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Coupling Analysis。利用建立的... 利用Weibull分布模拟煤岩弹性模量和强度的非均匀性,结合煤岩弹塑性变形理论和瓦斯渗流理论,建立了非均匀煤岩渗流-应力弹塑性耦合数学模型,给出了该数学模型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开发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Coupling Analysis。利用建立的模型模拟了辽宁某瓦斯抽放试井瓦斯抽放过程,结果表明,在瓦斯抽放过程中,有效应力变化诱发煤岩局部进入塑性状态,塑性区透气系数增加了约4.9倍,而弹性受压区的透气系数最大减小至22%,计算实例的瓦斯压、煤岩有效应力和煤岩变形都呈现非对称性,但服从理论规律,表明采用Weibull分布能很好地模拟煤岩力学参数的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分布 非均质煤岩 渗流-应力弹塑性耦合数学模型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房山大理岩本构性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殷有泉 黄杰藩 王康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40-248,共9页
本文介绍了作者们在常规三轴试验机上对房山大理岩试件做的循环载荷试验以及主要的实验结果。在弹塑性理论的框架内对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了整理,得到了屈服函数和硬化规律的具体表达式,验证了弹塑性理沦的模型能足够精确地反映大理岩材... 本文介绍了作者们在常规三轴试验机上对房山大理岩试件做的循环载荷试验以及主要的实验结果。在弹塑性理论的框架内对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了整理,得到了屈服函数和硬化规律的具体表达式,验证了弹塑性理沦的模型能足够精确地反映大理岩材料的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本构性质 循环载荷试验 弹塑性理论 屈服函数 硬化规律 力学性质
下载PDF
膨胀性非饱和土水力和力学性质的弹塑性模拟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德安 孙文静 孟德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05-1512,共8页
Alonso等人提出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BBM),不能用于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现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BExM),其微观参数及微宏观变形的转换关系确定非常困难。从宏观角度,在已有的非膨胀性非饱和土水力特性和力学... Alonso等人提出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BBM),不能用于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现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BExM),其微观参数及微宏观变形的转换关系确定非常困难。从宏观角度,在已有的非膨胀性非饱和土水力特性和力学性质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一个可预测非饱和膨胀土的水力特性和力学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模型引入不同形状的等孔隙比线与屈服线,并考虑了变形对土水特性的影响。对已公开发表的非饱和膨胀土的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包括常净应力的吸湿试验,吸力不变的等向压缩试验及三轴剪切试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定量的描述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水力和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膨胀土 弹塑性本构模型 水力-力学模型 等孔隙比线 耦合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岩石弹塑性本构模型与参数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者超 宗智 +2 位作者 乔丽苹 李术才 李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7-1465,共9页
地层中普遍存在层理状岩石,这些岩石细观结构具有显著的方向性,从而引起了其变形与强度具有横观各向同性。采用弹性力学与广义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岩石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弹性部分采用广义胡克定律描述,塑性部分采用基于... 地层中普遍存在层理状岩石,这些岩石细观结构具有显著的方向性,从而引起了其变形与强度具有横观各向同性。采用弹性力学与广义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岩石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弹性部分采用广义胡克定律描述,塑性部分采用基于广义八面体剪应力的屈服准则和势函数、非关联流动法则和应变硬化准则描述。该模型屈服面为外凸的非等截距椭圆截面角锥体,在各向同性条件下可退化为米塞斯屈服准则。提出了模型参数求解方法:弹性参数采用三轴压缩和扭转试验联合求解;塑性参数采用不同层理方向试样的三轴压缩试验求解。以炭质板岩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模型和参数求解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岩石的横观各向同性,参数求解方法简单有效。此外,还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炭质板岩塑性势方向性和弹塑性参数耦合特征。研究成果将为丰富岩石力学基本理论和解决相关工程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板岩 横观各向同性 弹塑性模型 模型参数 屈服准则 流动法则 硬化准则 参数耦合
下载PDF
连铸结晶器内铸坯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6
作者 荆德君 蔡开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7-421,共5页
针对碳钢在连铸结晶器内的凝固过程,考虑铸坯和铜板间接触状态,建立了完全热力耦合的二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利用MARC商用软件包在微机上求解,模拟出了连铸结晶器区域热和力学状态,特别是铸坯和结晶器壁界面状态,包括铸坯表面... 针对碳钢在连铸结晶器内的凝固过程,考虑铸坯和铜板间接触状态,建立了完全热力耦合的二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利用MARC商用软件包在微机上求解,模拟出了连铸结晶器区域热和力学状态,特别是铸坯和结晶器壁界面状态,包括铸坯表面温度、界面热流和气隙分布规律等.本模拟工作可以为优化结晶器锥度,开发高拉速曲面结晶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结晶器 凝固 热力耦合 连续铸钢
下载PDF
油、水二相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5
17
作者 董平川 徐小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3-96,共4页
为了正确模拟油藏中流体流动的动态过程,必须考虑由于注水和开采而引起的多相流体的流动、应力状态的变化和储集层变形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但由于这种问题的控制方程是三维非线性耦合方程,因此,很难模拟这种耦合作用。利用广义的B... 为了正确模拟油藏中流体流动的动态过程,必须考虑由于注水和开采而引起的多相流体的流动、应力状态的变化和储集层变形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但由于这种问题的控制方程是三维非线性耦合方程,因此,很难模拟这种耦合作用。利用广义的Biot理论建立了一个完全耦合的数学模型,它描述可变形油藏中岩石变形和油水流动的这种相互作用。模型中假设岩石骨架具有弹塑性特性,流体是可压缩的。以岩石骨架位移和油水压力为未知变量所建立的控制方程,包括岩石骨架的平衡方程和流体(油、水)的连续性方程。所建立的流固耦合模型在石油工程,特别是在油藏数值模拟中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二相流 流固耦合渗流 数学模型 油气开采
下载PDF
片麻状花岗岩热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模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强勇 向文 +1 位作者 江力宇 张龙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97,共10页
随着地下工程开挖深度的增加,高地温和高地应力将导致岩石产生显著的蠕变变形,为保证地下洞室的施工和运行安全,研究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蠕变力学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新疆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高温段的片麻状花岗岩为研... 随着地下工程开挖深度的增加,高地温和高地应力将导致岩石产生显著的蠕变变形,为保证地下洞室的施工和运行安全,研究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蠕变力学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新疆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高温段的片麻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和应力作用的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考虑不同温度影响的片麻状花岗岩的蠕变变形规律。基于蠕变试验成果,提出了考虑热力耦合作用的热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模型,建立了片麻状花岗岩的热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本构关系,推导了其一维和三维热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方程,有效反演获得岩石的蠕变力学参数,揭示出典型高、中、低应力状态下温度对片麻状花岗岩蠕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为工程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片麻状花岗岩 热力耦合作用 损伤蠕变特性 热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模型
下载PDF
考虑弹塑性损伤耦合的绿泥石片岩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震 刘尚各 +1 位作者 于建新 胡明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深埋绿泥石片岩现场工程和室内试验揭示绿泥石片岩在外荷载作用下存在弹塑性损伤耦合行为,考虑弹塑性损伤耦合建立力学模型是进行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通过三轴试验对锦屏二级水电站绿泥石片岩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围压对... 深埋绿泥石片岩现场工程和室内试验揭示绿泥石片岩在外荷载作用下存在弹塑性损伤耦合行为,考虑弹塑性损伤耦合建立力学模型是进行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通过三轴试验对锦屏二级水电站绿泥石片岩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围压对强度、变形、剪胀等非线性特征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根据绿泥石片岩在受压条件下表现出的塑性剪切和损伤弱化机制,提出了可以反映损伤弱化的损伤演化方程和反映塑性强化作用的加载方程和势函数,并提出适用的本构方程。室内三轴试验的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力学模型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对类似深埋软岩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片岩 弹塑性损伤耦合 三轴试验 力学模型
下载PDF
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双尺度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舰 赵成刚 黄启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7-2133,共7页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在已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双尺度本构模型BExM和湿陷性非饱和土的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一个可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毛细滞回和力学行为耦合的双尺度本构模型。模型考虑了土体微观结构的体变...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在已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双尺度本构模型BExM和湿陷性非饱和土的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一个可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毛细滞回和力学行为耦合的双尺度本构模型。模型考虑了土体微观结构的体变及其对宏观结构行为的影响,以及毛细和力学行为之间的耦合作用。对已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常净应力下吸力循环试验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定量地描述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毛细和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膨胀土 弹塑性本构模型 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 双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