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1相干算法及其在三维地震勘探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闫德庆 庞留彦 +2 位作者 仲其涛 李晋平 宋端智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6-209,271,共5页
作者在文中详细讨论了二维和三维 C1相干算法。根据三维 C1相干算法的特点 ,结合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特点 ,考虑到三维地震勘探在各大矿区的全面普及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开发出了一套实用的应用程序进行相干处理和解释。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 作者在文中详细讨论了二维和三维 C1相干算法。根据三维 C1相干算法的特点 ,结合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特点 ,考虑到三维地震勘探在各大矿区的全面普及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开发出了一套实用的应用程序进行相干处理和解释。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 ,分析结果表明 ,C1相干技术对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相干算法 时间切片 地震数据体 相干数据体 地震勘探解释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新沟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武加鹤 王红艳 陈秀兰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7-18,共2页
 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通过对地震数据体各种属性数据的空间显示,进行断裂组合、河道砂体追踪,提高构造解释和圈闭形态描述的精度。该技术在新沟油田新二区初步应用,为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新沟油田 油田勘探 地震数据 圈闭形态 渗透率 平均孔隙度
下载PDF
C_1相干算法及其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丛茂祥 李洪亮 +1 位作者 LI Hongliang 《中国煤田地质》 2005年第2期49-50,70,共3页
C_1相干算法是计算每道的横测线和相邻纵测线的互相关,依据相干值来判断地层和岩性的横向不均匀性。根据互相关原理,提出了相干体算法中二维和三维C_1算法的内容及其具体实现。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证明C1相... C_1相干算法是计算每道的横测线和相邻纵测线的互相关,依据相干值来判断地层和岩性的横向不均匀性。根据互相关原理,提出了相干体算法中二维和三维C_1算法的内容及其具体实现。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证明C1相干技术在三维地震资料的断层解释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相干算法 三维地震数据体
下载PDF
用多层前馈网络进行三维储层参数反演的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繁昌 印兴耀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地震反演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地震资料并综合利用地质、测井等资料得到地下地层的详细信息。三维地震反演需要处理庞大的地震数据体 ,同时在反演过程中既要考虑模型和测井的约束 ,又要考虑地震在横向上的连续性。将地震反演看作是地震数据... 地震反演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地震资料并综合利用地质、测井等资料得到地下地层的详细信息。三维地震反演需要处理庞大的地震数据体 ,同时在反演过程中既要考虑模型和测井的约束 ,又要考虑地震在横向上的连续性。将地震反演看作是地震数据到储层参数的模糊映射 ,并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这种映射关系。针对网络收敛速度慢、学习时间长等缺陷 ,提出了一种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算法。该算法使每个权都有自己的学习率 ,使网络的训练速度大幅度提高。利用该方法进行地震反演 ,抛开了褶积模型的限制 ,也无须已知地震子波。外推过程是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的 ,所得的储层参数数据体保持了横向上合理自然的连续性。对该数据体进行三维可视化解释 ,可以直接描述储层的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反演 储层参数 数据体 地震反演法 地震资料 地震子波
下载PDF
地震资料解释中断层自动提取与组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公维民 董建萍 +1 位作者 任贵珍 陈云飞 《石油仪器》 2004年第1期28-29,46,共3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复杂程度的增加和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日趋成熟 ,地震勘探技术正在向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勘探方向发展 ,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也正在向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过渡。然而 ,在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断层自动提取与组合一直是...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复杂程度的增加和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日趋成熟 ,地震勘探技术正在向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勘探方向发展 ,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也正在向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过渡。然而 ,在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断层自动提取与组合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文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断层自动组合的新方法。该方法在沿层相干数据切片上利用边缘检测和连接技术进行断层自动检测和提取 ,最后将层位数据和断层数据投影到解释底图上直接形成构造图。根据该方法已研制了相应的软件。该技术在松辽盆地英台三维工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解释 断层自动提取 断层自动组合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区域划分 边界检测 边缘连接
下载PDF
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41
6
作者 熊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88+192,共18页
针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这一论题,本文从几个特定角度展开了简要的讨论。首先给出了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本思路;然后围绕怎样得好一个三维数据体,研讨了应引起高度关注的八个在地震数据采集... 针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这一论题,本文从几个特定角度展开了简要的讨论。首先给出了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本思路;然后围绕怎样得好一个三维数据体,研讨了应引起高度关注的八个在地震数据采集时及十个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问题;第三是论述了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的技术系列,包括地震数据反演技术、属性分析、岩石物理分析、地质建模和地震正演模拟技术;最后讨论了地震数据的综合地质解释。文章并没有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进行全面和系统的介绍,而是针对上述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相关方法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作者认为所述问题对应用地震方法勘查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岩性油气藏 地震勘探技术 三维数据体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地震数据的地质综合解释 储层特性预测与表征
下载PDF
GeoMountain解释工程师系统中相干体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巫盛洪 邹文 +2 位作者 唐洪发 郑爱敏 杜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25,共3页
相干体技术是利用相邻道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来检测地震同相轴的不连续性,可以用来识别断层、特殊岩性体、河道等地质现象。在概述了第一代相干体两道互相关算法(C1)、第二代相干体多道相似系数算法(C2)、第三代相干体特征值算法(C3)及其... 相干体技术是利用相邻道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来检测地震同相轴的不连续性,可以用来识别断层、特殊岩性体、河道等地质现象。在概述了第一代相干体两道互相关算法(C1)、第二代相干体多道相似系数算法(C2)、第三代相干体特征值算法(C3)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改进了基于本征值结构的C3相干体算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计算速度进一步提高。在独立自主研制的GeoMountain解释工程师软件系统平台上开发出相干体分析软件,给出了相干体算法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ountain软件系统 地震解释 计算机程序 相干数据体 计算方法 倾角 方位角
下载PDF
几何类属性深度处理技术在断层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方海飞 周赏 +5 位作者 王永莉 韩天宝 成鹏 封若武 张颖 李长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20-124,203+10,共5页
几何属性描述地震反射同向轴的空间形态,因此被广泛用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中断层的识别。然而单独一种几何类属性往往不能准确表征各类断层,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对几何属性进行深度处理的技术方法,包括地震数据滤波处理、体曲率属性、属... 几何属性描述地震反射同向轴的空间形态,因此被广泛用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中断层的识别。然而单独一种几何类属性往往不能准确表征各类断层,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对几何属性进行深度处理的技术方法,包括地震数据滤波处理、体曲率属性、属性比例融合、多体属性融合、基于图形处理的特色融合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使用,使断层识别的速度和精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滤波处理 体曲率属性 属性比例融合 多体属性融合 基于图形处理的特色融合技术
下载PDF
相干体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杜文凤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59,共4页
相干体技术是一种用于描述断层和地层特征的解释性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偏移后的三维地震数据体中,通过对每一道每一个样点求得与其周围数据的相干性值,来获得一个表示地震数据相干性的三维数据体(简称相干体)。地层出现的不... 相干体技术是一种用于描述断层和地层特征的解释性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偏移后的三维地震数据体中,通过对每一道每一个样点求得与其周围数据的相干性值,来获得一个表示地震数据相干性的三维数据体(简称相干体)。地层出现的不连续性在相干体上表现为低相干体值。相干体上的低相干值通过相干时间切片和相干层拉平切片来反映。应用实例表明,使用相干体技术在解释落差3m左右的小断层、分析断层的平面分布、加快大断层的解释速度、探测巷道、圈定采空区边界等方面,比起常规解释方法更加直观、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三维数据处理 相干体技术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体的三维探地雷达快速解译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秀荣 冷丹 李世念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7期94-97,共4页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属性提取与分析的方法,对三维探地雷达数据进行属性分析、快速解译。研究表明,空洞、脱空、疏松体、富水体等城市病害体在三维探地雷达数据体的水平切片及垂直剖面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厦门市环岛路地下管线探测为例...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属性提取与分析的方法,对三维探地雷达数据进行属性分析、快速解译。研究表明,空洞、脱空、疏松体、富水体等城市病害体在三维探地雷达数据体的水平切片及垂直剖面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厦门市环岛路地下管线探测为例,进行三维探地雷达数据属性分析,通过对比,发现管线在振幅体、方差体、构造体等属性切片上都存在明显异常,其中方差体切片对管线的反映更为清晰,表明在以管线为目标的探测中三维探地雷达三维数据体的方差属性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探地雷达 三维地震数据 属性分析 振幅属性 方差体 地下管线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o Detection of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in the Tahe OUfield,Tarim Basin,NW China 被引量:1
11
作者 LIU Xiaoping YANG Xiaolan +1 位作者 ZHANG Yazhong HAN L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30-536,共7页
Ordovician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are the major type of producing formations in the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se beds clearly change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distance... Ordovician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are the major type of producing formations in the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se beds clearly change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distance of the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 from the top of the section. The seismic reflection becomes weak or is absent when the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s are less than 20 ms below the top Ordovician. The effect on top Ordovician reflection became weaker with deeper burial of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s but the developed deep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s caused stronger reflection in the interior of the Ordovician. This interior refl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trong long-axis, irregular and bead string reflections, and was present 80 ms below the top Ordovician. Aimed at understanding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which uses frequency to "tune-in" bed thickness, was used to predict Ordovician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formations in the Tahe oilfield. Through finely adjusting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spectral decompos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slice at 30 Hz of the tuned data cube can best represent reservoir bed development. Two large N-S-trending strong reflection belts in the mid-west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along wells TK440- TK427-TK417B and in the eastern part along wells TK404-TK409 were observed distinctly on the 30 Hz slice and 4-D time-frequency data cube carving. A small N-S trending reflection belt in the southern part along wells T403-TK446B was also clearly identified. The predicted reservoir bed development area coincides with the fracture-cavities connection area confirmed by drilling pressure testing results. Deep karst cavities occur basically in three reservoir bed-development belts identified by the Ordovician interior strong reflection. Spectral decomposition proved to be a useful technique in identifying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response tuning cube 4-D time-frequency data cube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 bed Ordovician carbonate Tahe oilfield Xinjia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