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design of special boundary elements for T-shaped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 被引量:9
1
作者 Ji Xiaodong Liu Dan Qian Jiaru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期83-95,共13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sign provisions of the Chinese GB 50011-2010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for the special boundary elements of T-shaped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 and proposes an improved design metho...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sign provisions of the Chinese GB 50011-2010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for the special boundary elements of T-shaped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 and proposes an improved design method. Comparison of the design provisions of the GB 50011-2010 code and those of the American code ACI 318-14 indicates a possible deficiency in the T-shaped wall design provisions in GB 50011-2010. A case study of a typical T-shaped wall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GB 50011-2010 also indicates the insufficient extent of the boundary element at the non-flange end and overly conservative design of the flange end boundary element. Improved designs for special boundary elements ofT-shaped walls are developed using a displacement-based method. The proposed design formulas produce a longer boundary element at the non-flange end and a shorter boundary element at the flange end, relative to those of the GB 50011-2010 provisions. Extensive numer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shaped walls designed using the proposed formulas develop inelastic drift of 0.01 for both cases of the flange in compression and in 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 comparison displacement-based method seismic design special boundary element T-shaped wall
下载PDF
超大地震作用下基于直接设计法的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以2023年土耳其地震为例
2
作者 王昱翔 叶昆 张博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4-111,共8页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了7.8级地震,其破坏力远超一般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通过对部分台站地震记录所进行的反应谱分析初步表明,该次土耳其地震的强度远远超出了目前中国抗震规范所规定的最高设防标准。因此,...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了7.8级地震,其破坏力远超一般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通过对部分台站地震记录所进行的反应谱分析初步表明,该次土耳其地震的强度远远超出了目前中国抗震规范所规定的最高设防标准。因此,基于中国规范设计的基础隔震结构在该次土耳其地震作用下能否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亟待研究。基于以上分析,该文选取采用了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6层、8层和10层基础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各结构简化为集中质量的多自由度串联模型,并使用《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提出的直接设计法进行了结构设计。以土耳其地震的部分台站记录作为输入激励,同时作为对比选择了22条规范9度罕遇等级的普通远场地震开展了广泛的参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国抗震规范最高设防等级的基础隔震结构在规范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功能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在该次土耳其地震作用下,有相当部分情况的基础隔震结构会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结构变形和楼层加速度响应远超一般的常规地震;增大隔震系统周期能够有效降低上部结构变形、楼层加速度和隔震层变形;增大隔震系统屈重比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上部结构变形和隔震层变形,但是对于楼层加速度的控制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直接设计法 巨震作用 地震性能 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梁端弹簧型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3
作者 曾敏茹 鲁亮 +1 位作者 夏婉秋 胡宇飞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6-274,共9页
梁端弹簧型自复位框架(self-centering frame, SCF)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抗震结构体系,通过梁柱节点铰接构造来使整体结构抗侧刚度弱化,并在梁端设置钢板弹簧来给节点设定确定的转动刚度,从而达到地震作用下结构减震和震后结构自复位的目标... 梁端弹簧型自复位框架(self-centering frame, SCF)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抗震结构体系,通过梁柱节点铰接构造来使整体结构抗侧刚度弱化,并在梁端设置钢板弹簧来给节点设定确定的转动刚度,从而达到地震作用下结构减震和震后结构自复位的目标。在已有理论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梁端弹簧型自复位框架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以及结构的抗震设计流程。结合一幢三层自复位耗能框架结构的设计实例,进行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通过有限元模拟对该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常规框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梁端弹簧型自复位耗能框架结构具有较小的加速度响应和层剪力响应,以及良好的变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梁端弹簧型自复位框架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端弹簧型自复位框架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动力响应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钢结构精细化抗震设计方法综述
4
作者 周佳 童根树 +2 位作者 刘宜丰 冯远 张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9-154,共6页
相较于传统的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钢结构精细化抗震设计方法时,地震作用效应取值与结构的延性发生更为明确的关联,且板件、构件、结构的分类基于延性,力学概念更为清晰。详细介绍了结构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构件抗震验算方法,板件、... 相较于传统的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钢结构精细化抗震设计方法时,地震作用效应取值与结构的延性发生更为明确的关联,且板件、构件、结构的分类基于延性,力学概念更为清晰。详细介绍了结构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构件抗震验算方法,板件、构件和结构的分类,并介绍了不同钢结构体系的屈服机制、验算方法以及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化 影响系数 延性 屈服机制 重力二阶效应
下载PDF
远场地震作用下累积延性比谱的建立
5
作者 马翠玲 黄镜渟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20,34,共9页
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基于强度的弹性设计方法,用非直接方式考虑结构强震下的弹塑性能。而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既兼顾力和位移两个因素,又能有效地考虑强震持时对结构造成的累积损伤。为研究结构的累积滞回耗能需求与结构单调... 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基于强度的弹性设计方法,用非直接方式考虑结构强震下的弹塑性能。而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既兼顾力和位移两个因素,又能有效地考虑强震持时对结构造成的累积损伤。为研究结构的累积滞回耗能需求与结构单调推覆耗能之间的关系,引入累积延性比谱。通过分析地震波幅值、结构周期、阻尼比等因素对累积延性比谱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符合中国场地分类的累积延性比谱。结果显示:累积延性比谱与地震波幅值无关,与结构周期关系不大,可以忽略;当阻尼比和延性系数分别增大时,累积延性比呈增大趋势。另外,结构后期刚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对累积延性比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地震 累积延性比谱 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
下载PDF
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复合钢框架协同抗侧机理与抗震加固设计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书领 王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7,共12页
该文采用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对既有抗弯钢框架进行加固,以减小其震后残余位移、提升其地震抗倒塌性能、避免其因层间变形集中而发生薄弱层倒塌破坏。基于分布参数连续体模型,揭示了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与钢框架结构的协同抗侧机理,分析... 该文采用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对既有抗弯钢框架进行加固,以减小其震后残余位移、提升其地震抗倒塌性能、避免其因层间变形集中而发生薄弱层倒塌破坏。基于分布参数连续体模型,揭示了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与钢框架结构的协同抗侧机理,分析了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抗弯刚度及抗侧刚度对结构层间变形模式、摇摆模块和钢框架内力需求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加固既有抗弯钢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设计流程。基于提出的设计方法对某三层抗弯钢框架进行加固设计。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可有效减小既有抗弯钢框架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使结构获得均匀的层间变形模式。加固后的结构在设计地震下可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消能摇摆模块 分布参数连续体模型 抗震加固 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残余位移 动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延性的RC剪力墙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福明 罗孝宇 +1 位作者 万嘉祺 王义俊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2,共6页
我国现行规范对RC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是基于承载力状态下进行的,考虑了剪力墙的轴压比、剪跨比等因素的影响,并从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进一步加强剪力墙在强震作用下的延性能力。国内外对RC剪力墙基于延性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相关研... 我国现行规范对RC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是基于承载力状态下进行的,考虑了剪力墙的轴压比、剪跨比等因素的影响,并从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进一步加强剪力墙在强震作用下的延性能力。国内外对RC剪力墙基于延性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也被各国规范所吸收借鉴,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RC剪力墙位移和截面曲率的关系为切入点,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了剪力墙延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RC剪力墙基于延性的简化设计方法,为剪力墙结构基于延性的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剪力墙 基于延性 设计方法 抗震措施
下载PDF
连梁金属阻尼器在大底盘多塔中的设计与应用
8
作者 彭成鑫 龙晓鸿 +3 位作者 郭猛 曹乐凝 古效朋 李宗霖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41-947,共7页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的薄弱部位,在地震作用下往往破坏严重。因此设计了一种连梁金属阻尼器,介绍了连梁金属阻尼器的设计方法。为了研究金属连梁阻尼器的减震效果,针对合肥某大底盘多塔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构各指标均满足规范要...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的薄弱部位,在地震作用下往往破坏严重。因此设计了一种连梁金属阻尼器,介绍了连梁金属阻尼器的设计方法。为了研究金属连梁阻尼器的减震效果,针对合肥某大底盘多塔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构各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但罕遇地震下连梁的破坏严重。在此引入剪切型金属连梁阻尼器,根据抗震性能及规范要求确定阻尼器的设计原则并确定了阻尼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数值仿真的结果与计算值误差较小。将设计得到的阻尼器布置在破坏严重的连梁跨中,并对减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器能有效减轻连梁破坏,框架梁破坏也有一定程度减小;对于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及顶点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作用;满足小震下弹性大震下弹塑性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底盘多塔楼 弹塑性分析 连梁阻尼器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下载PDF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92-2021》在某塔楼设计中的运用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敬伟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10期60-64,共5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 15-92-2021》[1]采用“二阶段、二水准”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与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2]以多遇地震作为设计依据的抗震设计方法不同。以7度(0.15g)抗震设防区某...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 15-92-2021》[1]采用“二阶段、二水准”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与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2]以多遇地震作为设计依据的抗震设计方法不同。以7度(0.15g)抗震设防区某超限高层商住楼为例,采用相同结构模型分别按文献[1]和文献[2]各自规定进行结构设计,对比分析其小震、中震主要计算结果和大震弹塑性性能。揭示此类结构按文献[1]和文献[2]设计结构安全性均有保障,采用文献[1]是合理的,文献[1]设计原则统一,更能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设计 结构抗震安全性 含钢量
下载PDF
预制拼装桥墩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10
作者 吴正华 刘正权 王宏亮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研究预制拼装桥墩的抗震设计方法,总结了墩顶位移的计算方法;基于等效线性化方法,将加速度反应谱转化为弹性位移反应谱,修正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给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流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算。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有效计... 为研究预制拼装桥墩的抗震设计方法,总结了墩顶位移的计算方法;基于等效线性化方法,将加速度反应谱转化为弹性位移反应谱,修正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给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流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算。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有效计算出预制拼装桥墩的设计最大承载力以及极限承载力,计算效率快,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拼装桥墩 抗震设计方法 基于性能 设计承载力
下载PDF
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宜虎 赵艳林 +1 位作者 包恩和 张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2-519,共8页
为研究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d frame,BRBF)的弹塑性动力性能,采用刚接与铰接两种形式的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屈曲约束斜撑(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BRB)水平力分担率平均值β和首层剪重比CB为主要研究参数... 为研究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d frame,BRBF)的弹塑性动力性能,采用刚接与铰接两种形式的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屈曲约束斜撑(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BRB)水平力分担率平均值β和首层剪重比CB为主要研究参数,通过弹塑性动力二阶非线性分析,探讨了BRBF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设防烈度地震下最大层间位移各层分布较均匀;罕遇和特大地震下,刚接模型除首层和顶层外各层集中,铰接模型因柱脚铰接首层特别大,另外受第二振型影响中上层也较大.强震作用下,β≈30%时,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第一振型卓越;β≈60%时,第二振型参与;β≈90%时,第二振型卓越.结构基本周期一定时,β值大小不影响地震输入总能量;模型基本周期相近时,结构等效速度VE基本相等;同时,β值可从结构弹性基本周期以及地震波弹性体系能量谱中得到推算,再次验证了基于能量平衡抗震设计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斜撑水平力分担率平均值 高阶振型 构件需求性能 能量设计法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和性能的结构整体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15
12
作者 吕大刚 李晓鹏 王光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地震风险分析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3个方面,其中,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预测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发生各级破坏的概率,因此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加固和维修决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结构地震易损... 地震风险分析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3个方面,其中,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预测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发生各级破坏的概率,因此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加固和维修决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主要采用经验方法或蒙特卡洛模拟法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首先介绍地震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结构整体地震易损性的概念,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将结构的可靠度方法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可靠度和性能的结构整体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并采用有限元可靠度方法进行了结构地震易损性的计算。以结构的最大层间相对变形作为整体性能指标,对某5层2跨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绘制了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对应不同性能水准要求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风险 整体地震易损性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结构可靠度 有限元可靠度方法 钢框架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季静 黄超 +2 位作者 韩小雷 郑宜 何伟球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3,共6页
针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的性能目标,通过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弹性、弹塑性静力和动力时程分析,对三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进行了承载力定量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结构性能可以达到“小震不坏,... 针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的性能目标,通过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弹性、弹塑性静力和动力时程分析,对三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进行了承载力定量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结构性能可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同时进行了1∶20模型的结构振动台试验,确证了实际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抗震设计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8
14
作者 吕西林 周定松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1,共9页
框架柱的变形能力主要取决于轴压比和约束箍筋用量,本文建立了柱塑性铰区配箍特征值λcv、轴压比n及塑性铰极限转动量puθlc之间的函数关系,即λcv-n-puθlc关系式,并与柱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在平均意义上吻合很好。... 框架柱的变形能力主要取决于轴压比和约束箍筋用量,本文建立了柱塑性铰区配箍特征值λcv、轴压比n及塑性铰极限转动量puθlc之间的函数关系,即λcv-n-puθlc关系式,并与柱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在平均意义上吻合很好。文中推导了柱截面λcv-n-μc关系式,建立了配箍特征值λcv、轴压比n、柱曲率延性μc之间的关系。在本文公式的基础上,讨论了按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最小配箍要求的RC框架柱所达到的最大变形能力,同时指出规范的构造要求并不总满足特定的变形要求。文中提出了框架柱的性能设计方程,给出了框架柱在指定性能目标D I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柱 变形能力 性能设计方程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下载PDF
Pushover分析方法中各种不同的侧向荷载分布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侯爱波 汪梦甫 周锡元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8,共9页
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方兴未艾,其中pushover分析方法作为目前主要的可供操作的抗震设计方法得到广泛的研究。在pushover分析方法中,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侧向荷载分布方式的确定,因此对各种不同荷载分布方式作综合的分析与比... 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方兴未艾,其中pushover分析方法作为目前主要的可供操作的抗震设计方法得到广泛的研究。在pushover分析方法中,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侧向荷载分布方式的确定,因此对各种不同荷载分布方式作综合的分析与比较研究非常有必要。总结了前人所提出的各种不同的侧向荷载分布方式,同时提出一种新的瞬时适应性的侧向荷载分布方式,通过两个实例分析比较了各种不同荷载分布方式的适用范围、有效性及其对结构弹塑性分析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分析 性能设计 侧向荷载分布 结构抗震设计
下载PDF
建筑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被引量:123
16
作者 钱稼茹 罗文斌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共4页
简要介绍了国外建筑规范、标准采用基于位移抗震设计的现状 ,介绍了三种分别考虑延性系数、能力谱和位移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
关键词 能力谱法 直接基于位移法 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定松 吕西林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6,共7页
本文以Priestley改进的M ander约束混凝土模型为基础推导了RC梁截面λbv-ξn-μbφ关系的一般计算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λbv-ξ-μbφ,建立了配箍特征值λbv、相对受压区高度ξn及曲率延性μbφ三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式,用于梁截面在目标曲... 本文以Priestley改进的M ander约束混凝土模型为基础推导了RC梁截面λbv-ξn-μbφ关系的一般计算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λbv-ξ-μbφ,建立了配箍特征值λbv、相对受压区高度ξn及曲率延性μbφ三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式,用于梁截面在目标曲率延性下的变形能力设计,给出了梁截面在目标曲率延性下的设计流程图。对所设计的梁截面进行变形能力验算,均可达到设定的目标曲率延性。在简化的λbv-ξ-μbφ公式基础上建立了框架梁的性能设计方程,即λbv-ξ-pθlb关系式,给出了RC框架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设计者可灵活地根据性能要求设定可接受的破损指标D I进行梁的性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梁 变形能力 性能设计方程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下载PDF
桩土作用对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锐光 何敏 +1 位作者 郑宗平 王昭阳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9,共4页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分别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桩土作用的两种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两种模型的动力响应,得出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结构的振型及次序,并对桥梁抗震有利等结论,...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分别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桩土作用的两种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两种模型的动力响应,得出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结构的振型及次序,并对桥梁抗震有利等结论,对于实际工程中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 反应谱法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桩土作用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抗震理论发展综述 被引量:8
19
作者 聂桂波 王薇 +2 位作者 杜柯 王多智 马加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4,共14页
大跨空间结构由于其体量大且多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因而在各种非常规荷载作用下破坏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系统的从以下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大跨空间结构抗震理论所取得的主要进展:(1)大跨空间结构精细化的抗... 大跨空间结构由于其体量大且多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因而在各种非常规荷载作用下破坏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系统的从以下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大跨空间结构抗震理论所取得的主要进展:(1)大跨空间结构精细化的抗震性能评估理论,主要包括材料本构模型、地震动多点输入和结构强非线性模拟;(2)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提升与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减震技术和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大跨空间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性态的设计方法和功能可恢复性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以上部分的系统总结和论述,形成大跨空间结构统一的抗震设计指导思想,并对此类结构的抗震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大跨空间结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空间结构 抗震性能评估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 地震可恢复性理论 地震可恢复性评价方法 韧性城乡
下载PDF
罕遇地震下上海中心超高层的性能化抗震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罗永峰 王磊 +1 位作者 李海锋 陈文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7-473,613,共8页
参照CECS160(《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和ASCE41(《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SEI 41—06》),研究确定拟建的上海中心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性能化抗震设计目标,提出了直接用于该结构的基于材料本构关系的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参照CECS160(《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和ASCE41(《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SEI 41—06》),研究确定拟建的上海中心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性能化抗震设计目标,提出了直接用于该结构的基于材料本构关系的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以及基于位移的性能化抗震设计控制指标,选取合适的结构单元模型与合适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中心超高层结构进行整体抗震性能评估.为该结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并为基于位移的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结构 基于位移的性能化抗震设计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