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ctotype optimization of mid-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based on site conditions and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1
作者 秦力 程志辉 宋玉普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6年第6期718-722,共5页
A multi-objective lectotype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site conditions and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s presented for mid-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aking into account multiple items such as the original i... A multi-objective lectotype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site conditions and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s presented for mid-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aking into account multiple items such as the original investment, disaster losses and maintenance cost, the integral stiffness, the total ductility,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so on. A Three-Scale 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i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the Three-Scal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trapezoid fuzzy number. The result of a calculation example shows that the T-FAHP is prac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e conditions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mid-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three-scale 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optimal selection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collapse resistance of RC frame structures for Chinese schools in seismic design categories B and C 被引量:8
2
作者 Tang Baoxin Lu Xinzheng +1 位作者 Ye Lieping Shi We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1年第3期369-377,共9页
According to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01), ten typical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used as school classroom buildings, are designed with different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 According to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01), ten typical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used as school classroom buildings, are designed with different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ies (SFIs) (SFI=6 to 8.5) and different seismic design categories (SDCs) (SDC=B and C). Th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the frames with SDC=B and C in terms of collapse fragility curves a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via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structures should be evaluated based on both the absolute seismic resistan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seismic intensity. For the frames with SFI from 6 to 7.5, because they have relatively low absolute seismic resistance, their collapse resistance is insufficient even when their corresponding SDCs are upgraded from B to C. Thus, further measures are needed to enhance these structures,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 frame structures collapse resistance fragility curves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mega-earthquake
下载PDF
The New Formula of Seismic Rigidity Method
3
作者 Alexandr S. Aleshin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8年第3期326-340,共15页
This publication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the previous article. Seismic rigidity method despite its widespread use is the object of harsh criticism from scientists who oppose it to the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seismo... This publication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the previous article. Seismic rigidity method despite its widespread use is the object of harsh criticism from scientists who oppose it to the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seismological registration of earthquakes and microseisms. The article substantiates the original approach based on the solution of the direct problem of seismic microzonation for the model of real soil thickness. A new formula of the seismic rigidity method is propos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ithological, hydrogeological and spectral features of the soil mass, as well as the position of the new seismic scale of the SSI. The formula was tested on the example of the correct description of the features of macroseismic effects on the territory of Leninakan at the Spitak earthquake in 1988. Linear estimates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of seismic rigidity in the seismic microzoning area represent changes in seismic intensity in the most contrast way. It is shown that the real estimates of seismic intensity under strong seismic effects (by I > VII degree) will not exceed those given by the formula of the seismic rigidity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MICROZONATION Degree of intensity seismic RIGIDITY METHOD GROUND Category REFERENT GROUND seismic Impacts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Dynamics Coefficient Model Continuity
下载PDF
Research on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4
作者 谢礼立 马玉宏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2年第2期214-225,共12页
The seismic design criterion adopted in the existing seismic design codes is review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esently used seismic design criterion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nowadays social and e... The seismic design criterion adopted in the existing seismic design codes is review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esently used seismic design criterion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nowaday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new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criterion that is composed of three component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y, but also ensure the building's function in proper operation during earthquakes. The three components are: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design for buildings, determination of seismic design intensity and/or seismic design ground motion for controlling seismic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importance factors in terms of service periods of buildings. For controlling the seismic human losses, the idea of socially acceptable casualty level is presented and the 'Optimal Economic Decision Model' and 'Optimal Safe Decision Model' are established. Finally, a new method is recommended for calculating the importance factors of structures by adjusting structures service period on the base of more important structure with longer service period than the conventional ones. Therefore, the more important structure with longer service periods will be designed for higher seismic loads, in case the exceedance probability of seismic hazard in different service period is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seismic design criterion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seismic vulnerability analysis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acceptable level for earthquake human mortality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9度区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闫锋 花炳灿 安东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56,共6页
对于9度设防地区的超高层建筑,其结构设计基本由地震作用控制,因此抗震设计尤为重要。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可在提高结构地震安全储备的同时,降低整体工程造价,是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措施。对位于9度区的超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方案选型对比、... 对于9度设防地区的超高层建筑,其结构设计基本由地震作用控制,因此抗震设计尤为重要。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可在提高结构地震安全储备的同时,降低整体工程造价,是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措施。对位于9度区的超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方案选型对比、结构方案优化、减震设计方案比选、剪力墙内嵌钢板优化。结果显示,钢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方案相对于钢框架⁃支撑方案具备更高的成本优势;框架⁃核心筒方案可通过精细化设计作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钢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方案采用两种消能减震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采用黏滞阻尼器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采用黏滞阻尼墙方案;最后通过增大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对低区核心筒墙肢中的内嵌钢板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度抗震设防 超高层建筑 钢骨混凝土结构 框架⁃核心筒 消能减震
下载PDF
减隔震技术对9度近断层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与经济性分析
6
作者 潘毅 晏方浩 +2 位作者 熊耀清 金杨颜 胡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4-42,共9页
为研究减隔震技术对9度近断层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及其经济性,以某多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结构力学指标为85%的规范限值的原则下,对其分别进行抗震、减震、隔震设计,采用ETABS软件建立结构的抗震、减震、隔震模型并对其进行... 为研究减隔震技术对9度近断层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及其经济性,以某多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结构力学指标为85%的规范限值的原则下,对其分别进行抗震、减震、隔震设计,采用ETABS软件建立结构的抗震、减震、隔震模型并对其进行近断层和非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以及工程量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模型在近断层地震动下的反应大于非近断层地震动下的。在近断层罕遇地震下,相较于抗震模型,隔震模型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6898%,楼面峰值加速度减小7677%,楼层剪力减小8367%;相较于抗震、减震模型,隔震模型在近断层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下的响应及填充墙破坏程度最小,隔震结构抗震性能最优。相较于抗震模型,减震、隔震模型造价分别降低857%、554%,所以减震设计的工程造价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度设防烈度 近断层地震动 框架结构 隔震设计 减震设计 抗震性能 经济性
下载PDF
医用气体系统抗震设计
7
作者 郭涛 孙晴 《医用气体工程》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了降低地震对医疗机构中医用气体工程的损害,需要对医用气体系统进行抗震设计。通过对医用气体的管道及设备与建筑构体的连接进行抗震演算,确保医用气体系统在面临本建筑设防烈度的地震时能够持续运作。依据现行的规范对医用气体系统... 为了降低地震对医疗机构中医用气体工程的损害,需要对医用气体系统进行抗震设计。通过对医用气体的管道及设备与建筑构体的连接进行抗震演算,确保医用气体系统在面临本建筑设防烈度的地震时能够持续运作。依据现行的规范对医用气体系统抗震设计的基本流程以及设备和管道的抗震设计要求做了相应介绍,旨在为相关设计者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气体 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限位器 抗震支吊架
下载PDF
隔震橡胶支座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的应用
8
作者 张陆阳 杨桦 石国凯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S02期133-135,共3页
随着地震活动的频繁和破坏性的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核心议题。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高烈度地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西昌市川兴新农村... 随着地震活动的频繁和破坏性的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核心议题。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高烈度地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西昌市川兴新农村城乡融合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讨了隔震橡胶支座在这一地区的应用及取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橡胶支座 高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性 西昌
下载PDF
屈曲约束支撑在抗震设防裂度为9度地区的施工技术
9
作者 张雪健 甘孝彬 张莉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我国已建或在建的房屋建筑工程,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由于国内各地地震频发,导致对房屋结构的抗震能力需要着重考虑。笔者基于西昌市马道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商业综合楼的设计与建设,阐述了屈曲约束支撑在9度地震设防烈度... 我国已建或在建的房屋建筑工程,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由于国内各地地震频发,导致对房屋结构的抗震能力需要着重考虑。笔者基于西昌市马道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商业综合楼的设计与建设,阐述了屈曲约束支撑在9度地震设防烈度地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设防烈度 屈曲约束支撑 抗震 结构安全
下载PDF
抗浮锚杆在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的应用
10
作者 杨桦 张陆阳 裴珊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S02期130-132,共3页
在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由于其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的地下结构面临较大的地下水浮力挑战。对此,抗浮锚杆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浮技术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西昌市川兴北环线北侧城乡融合建设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地基处理相关的... 在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由于其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的地下结构面临较大的地下水浮力挑战。对此,抗浮锚杆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浮技术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西昌市川兴北环线北侧城乡融合建设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地基处理相关的设计情况及拟采取的施工措施,阐述了抗浮锚杆在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锚杆 高设防烈度 抗震性 西昌 建筑工程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铁路简支梁常用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武兵 《建材世界》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分别选取三种不同墩高桥墩,对比研究普通支座体系和减隔震支座体系下,常用32 m跨度铁路简支梁桥墩在A_(g)=0.3g峰值加速度下的抗震性能。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支座体系,常用简支梁桥墩抗震性能无法满足罕遇地... 分别选取三种不同墩高桥墩,对比研究普通支座体系和减隔震支座体系下,常用32 m跨度铁路简支梁桥墩在A_(g)=0.3g峰值加速度下的抗震性能。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支座体系,常用简支梁桥墩抗震性能无法满足罕遇地震下的性能要求;采用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能够显著减少墩底内力,桥墩处于基本弹性状态。在选取的非线性计算参数下,墩底弯矩减隔震率在5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震区 简支梁 抗震设防 减隔震支座 铁路桥梁 减隔震率
下载PDF
基于设防烈度和震害统计的变电站震害快速评估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如山 张美晶 +1 位作者 王翔鹰 李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159,共8页
根据汶川地震各烈度区内变电站破坏状况、停运状况以及恢复时间的统计,分析了不同烈度区变电站地震破坏和功能失效特点和模式,定义了变电站震害指数,得出了设防烈度为Ⅶ度的变电站地震破坏和功能失效的震害指数与烈度的Di-I关系曲线,并... 根据汶川地震各烈度区内变电站破坏状况、停运状况以及恢复时间的统计,分析了不同烈度区变电站地震破坏和功能失效特点和模式,定义了变电站震害指数,得出了设防烈度为Ⅶ度的变电站地震破坏和功能失效的震害指数与烈度的Di-I关系曲线,并结合我国电力设施抗震设计标准,外推了设防烈度Ⅵ、Ⅷ、Ⅸ度变电站的Di-I曲线,由此建立了基于抗震设防烈度和震害统计的变电站震害快速评估方法(FI-EDS法)。通过德阳地区49个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震害实例,对评估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快速评估得出的变电站破坏等级,0级偏差比率为47%,±1级偏差比率为45%,±2级偏差比率为8%。本文评估方法具有可接受的精度,并且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地震破坏与功能失效 抗震设防烈度 震害指数 FI-EDS快速评估法
下载PDF
皖东北部分地区民居抗震设防专项调研及震害预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献国 汪可 +3 位作者 曹均锋 刘庆忠 蒋庆 马文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著名的郯庐断裂带斜跨全省,抗震设防工作形势严峻。为了深入了解中小学校舍和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现状,2010年7月,省地震局组织专家对皖东北部分地区开展专项调研。从管理、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总结一些合理的做...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著名的郯庐断裂带斜跨全省,抗震设防工作形势严峻。为了深入了解中小学校舍和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现状,2010年7月,省地震局组织专家对皖东北部分地区开展专项调研。从管理、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总结一些合理的做法,结合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农民的经济情况,提出改善民居抗震性能的相关措施。并选用结构易损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对民居进行震害预测,以评价该地区的震害程度,预测震害分布,为今后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防 震害预测 调研 烈度
下载PDF
影响交错桁架整体延性的结构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红胜 周绪红 刘永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52-56,共5页
针对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构造细节及防震减灾问题,对影响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整体延性性能的若干结构因素,如桁架不落地、桁架构件、柱的连接形式及建筑高宽比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交错桁架设计中... 针对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构造细节及防震减灾问题,对影响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整体延性性能的若干结构因素,如桁架不落地、桁架构件、柱的连接形式及建筑高宽比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交错桁架设计中,应采用抗弯矩连接,避免采用底层桁架不落地的交错桁架结构形式。该研究结果及建议对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桁架 结构体系 整体延性 破坏模式 抗震设防烈度
下载PDF
独立式管道支架的加固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芙波 魏宏刚 桑冬梅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252-1254,共3页
介绍了管道支架的种类,重点介绍独立式管道支架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式;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独立式管道支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加固形式。
关键词 管道支架 荷载组合 抗震设防烈度 加固 抗震构造措施
下载PDF
9度设防区场地脉动测试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红彪 郭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9,共6页
为了了解9度设防区场地的动力特征,应用脉动法对四川省西昌市(9度设防)25处典型场地进行了脉动测试,并采用Nakamura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该地区场地卓越周期的分布规律以及地基处理、断裂带、湖泊对场地动力特性的影响,为反... 为了了解9度设防区场地的动力特征,应用脉动法对四川省西昌市(9度设防)25处典型场地进行了脉动测试,并采用Nakamura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该地区场地卓越周期的分布规律以及地基处理、断裂带、湖泊对场地动力特性的影响,为反应谱理论在9度设防区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测试结果表明:西昌市场地的卓越周期主要分布在0.60s以上;采用换填法的地基处理方式不能明显改善场地的动力特性;安宁河断裂带两岸场地的卓越周期随与河道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邛海沿岸场地的卓越周期随与岸边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度设防 地脉动 脉动测试 场地评价 卓越周期
下载PDF
C、D、Mf值综合异常交汇区在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前的中期异常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琤琤 王炜 +1 位作者 刘红桂 陈兴东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8,共7页
从大震前中小地震活动有个增强的过程和大地震常常发生在异常区外围的现象出发,提出用描述地震分布时、空、强基本特点的空间集中度C、地震危险度D和地震强度因子Mf进行交汇预测未来震中位置。应用在华东地区的震例一般预测位置可... 从大震前中小地震活动有个增强的过程和大地震常常发生在异常区外围的现象出发,提出用描述地震分布时、空、强基本特点的空间集中度C、地震危险度D和地震强度因子Mf进行交汇预测未来震中位置。应用在华东地区的震例一般预测位置可达1°~1.5°半径,并能较好地避免单值预报的虚报、漏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中强地震前兆 中期异常 地震集中度
下载PDF
运用防屈曲支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杰 孙晓艳 霍林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简要介绍地震安全社区的实现途径以及防屈曲支撑的构成和性能参数。运用ABAQUS软件对有无安装防屈曲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总结分析防屈曲支撑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能大大降低钢筋... 简要介绍地震安全社区的实现途径以及防屈曲支撑的构成和性能参数。运用ABAQUS软件对有无安装防屈曲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总结分析防屈曲支撑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能大大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使地震安全社区中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的建筑物能够抵御Ⅷ度罕遇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设防烈度 防屈曲支撑 减震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下载PDF
不同设防烈度下RC框架结构的抗侧向倒塌能力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拥军 赵崇锦 +1 位作者 潘毅 王源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2,共9页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侧向倒塌能力是抗震性能评价的基础。选取4个结构整体性能参数作为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评价指标,分别为结构强屈比、超强系数、延性系数和延展系数。按中国现行规范设计了12个RC框架结构,考虑侧向力分布形式和设...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侧向倒塌能力是抗震性能评价的基础。选取4个结构整体性能参数作为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评价指标,分别为结构强屈比、超强系数、延性系数和延展系数。按中国现行规范设计了12个RC框架结构,考虑侧向力分布形式和设防烈度的影响,采用Pushover方法对结构进行计算,并根据能力曲线和结构整体性能参数对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结构整体性能参数能从强度储备和变形能力两个方面对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进行分析;随着设防烈度和结构高度的提高,侧向力分布形式对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的影响增大;设防烈度对结构强屈比和结构延展系数的影响较小,对结构超强系数和结构延性系数的影响较大;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结构超强系数减小,而结构延性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防烈度 框架结构 PUSHOVER分析 抗侧向倒塌能力 能力曲线
下载PDF
砖石古塔震害程度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袁建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依据四川省汶川地震中损伤的砖石古塔统计资料,结合现场考证和资料分析,探讨了古塔震害程度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砖石古塔因结构高大、材料老化,对地震作用较为敏感;在地震烈度Ⅵ度区域,52%以上的古塔出现局部损坏,在地震烈... 依据四川省汶川地震中损伤的砖石古塔统计资料,结合现场考证和资料分析,探讨了古塔震害程度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砖石古塔因结构高大、材料老化,对地震作用较为敏感;在地震烈度Ⅵ度区域,52%以上的古塔出现局部损坏,在地震烈度Ⅸ度及以上区域,75%以上的古塔完全毁坏;按照中国现行抗震设防标准,在设防烈度Ⅵ度至Ⅸ度的范围内建立砖石古塔震害程度与地震烈度的表述关系是合适的。论文针对古塔的结构特征、地震损伤状况以及文物修复的要求,提出了古塔震害的分级定义,确定了砖石古塔震害程度与地震烈度对应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古塔 结构特征 震害 地震烈度 设防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