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n selenium and arsenic conversion from copper anode slime by low-temperature alkali fusion process 被引量:10
1
作者 GUO Xue-yi XU Zhi-peng +1 位作者 TIAN Qing-hua LI 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537-1543,共7页
A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convert and separate selenium and arsenic in copper anode slime(CAS) by low-temperature alkali fusion process.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was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 parameters,in whi... A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convert and separate selenium and arsenic in copper anode slime(CAS) by low-temperature alkali fusion process.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was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 parameters,in which Na OH/CAS mass ratio,fusion temperature and fusion time were selected as variables,and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selenium and arsenic as responses.Second-order polynomial models of high significance and 3D response surface plots were constructed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ponses and the variables.Optimum area of >90% selenium conversion ratio and >90% arsenic conversion ratio was obtained by the overlaid contours at Na OH/CAS mass ratio of 0.65-0.75,fusion temperature of 803-823 K and fusion time of 20-30 min.The models ar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in the optimum area,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se models are reliable and accurate in predicting the fus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IZATION LOW-TEMPERATURE ALKALI fusion copper anode SLIME selenium ARSENIC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下载PDF
乳糜泻与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凯丽比努尔·努尔麦麦提 李婷 高峰 《胃肠病学》 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乳糜泻是一种由遗传易感个体摄入麸质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小肠,引起小肠绒毛萎缩。许多乳糜泻患者因肠道炎症出现各种营养素吸收障碍,导致体内营养失衡,包括各种微量元素失衡。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但因其特殊生理功能,... 乳糜泻是一种由遗传易感个体摄入麸质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小肠,引起小肠绒毛萎缩。许多乳糜泻患者因肠道炎症出现各种营养素吸收障碍,导致体内营养失衡,包括各种微量元素失衡。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但因其特殊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部分乳糜泻相关并发症与不同微量元素失衡有关。此外,研究发现多种微量元素在乳糜泻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本文就乳糜泻患者中一些重要微量元素水平,以及近年各种微量元素在乳糜泻发病机制、病情评估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泻 微量元素 膳食 无麸质
下载PDF
安徽庐枞矿集区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硒、碲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研究
3
作者 张亮 王世伟 +5 位作者 范裕 周涛发 许龙 江涧 王延明 涂文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3-676,共14页
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 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矽卡岩型矿床中伴生关键金属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对成矿带内斑岩矿床中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分布和富集规律尚关注较少。本次工作以成矿带内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矿床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的岩矿石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化学分析、TIMA及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成分测试等分析技术方法对矿床中硒和碲等关键金属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溪矿床中硒和碲元素发生显著富集,与主成矿元素铜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估算矿床中伴生硒资源量约为1196t、碲资源量约为96.6t,其中硒达到大型规模,具有潜在利用价值。与成矿带内其他典型矽卡岩矿床(包括斑岩-矽卡岩矿床)相比,沙溪斑岩型矿床中硒和碲的含量明显偏低,这可能是深部成矿岩浆演化过程的差异导致的。矿床中有91.64%的硒、87.48%的碲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沙溪矿床硒、碲与主成矿元素铜和金的富集规律一致,流体混合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可能是硒和碲的主要的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和碲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斑岩型铜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陈金福 王莉 +3 位作者 董志虎 蔡阳 覃新宇 何春清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7,共9页
建立了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模型,利用SCAPS模拟计算得到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载流子生成率、能带排列、电场强度等,研究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Ga组分含量、不同共蒸法制备的电池吸收层缺陷密度、吸收层厚度、掺杂... 建立了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模型,利用SCAPS模拟计算得到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载流子生成率、能带排列、电场强度等,研究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Ga组分含量、不同共蒸法制备的电池吸收层缺陷密度、吸收层厚度、掺杂浓度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步共蒸法制备的电池中CIGS/CdS异质结“尖峰状”的能带排列有利于载流子传输;当Ga组分含量在30%时,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性能优异。三步共蒸法制备的电池吸收层缺陷密度进一步降低,可提升电池的输出性能。吸收层厚度为2.0μm厚的电池吸收层即可吸收大部分的光子,继续增加吸收层厚度会导致短路电流密度降低。增大吸收层掺杂浓度,提高了光生电动势、增大了开路电压,但CIGS/CdS异质结界面处势垒下降,载流子复合率上升,导致短路电流密度下降。优化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参数后,利用SCAPS模拟得到其转换效率达到了27.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PS 铜铟镓硒 组分含量 掺杂浓度 输出性能
下载PDF
土壤硒诱导的普氏原羚铜缺乏研究
5
作者 刘光阳 申小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24,共6页
试验旨在探索普氏原羚铜缺乏的主要原因。试验以铜缺乏高发的布哈河上游地区为试验牧场,鸟岛保护区为对照牧场。选取试验牧场10只铜缺乏普氏原羚(1岁雄性)为试验组,10只对照牧场健康普氏原羚(1岁雄性)为对照组。测定土壤、牧草、血液和... 试验旨在探索普氏原羚铜缺乏的主要原因。试验以铜缺乏高发的布哈河上游地区为试验牧场,鸟岛保护区为对照牧场。选取试验牧场10只铜缺乏普氏原羚(1岁雄性)为试验组,10只对照牧场健康普氏原羚(1岁雄性)为对照组。测定土壤、牧草、血液和肝脏的矿物质含量,分析血常规参数、生化参数以及流变学参数。结果显示:试验牧场的牧草和土壤硒(Se)元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牧草硫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试验牧场普氏原羚血液和肝脏硒和铜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牧草(P<0.01),硫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丙二醛(MD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全血中切黏度(MS)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5),血浆黏度值(PV)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全血高切还原黏度(RHS)、全血低切黏度(LS)、全血低切还原黏度(RLS)、全血高切表观黏度(HBV)、全血低切表观黏度(LBV)、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TK)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在治疗试验中,10只铜缺乏普氏原羚口服硫酸铜(CuSO_(4))后,贫血症状均治愈,且体内铜水平相比之前明显提升。研究表明,低硒土壤引起牧草硫含量增加,普氏原羚采食高硫牧草导致铜的吸收减少,从而出现继发性铜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硒营养 铜缺乏 硫元素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高硒碲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研究
6
作者 刘元辉 张善辉 +1 位作者 贺东晓 赵祝鹏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高硒碲铜阳极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产出的焙砂易烧结成大块状,且硒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铜渣中单质铜含量高的特征,探索了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铜渣协同硫酸化焙烧... 高硒碲铜阳极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产出的焙砂易烧结成大块状,且硒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铜渣中单质铜含量高的特征,探索了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铜渣协同硫酸化焙烧工艺处理铜阳极泥可行,在铜阳极泥与高铜渣质量比(以干重计)1∶0.1,硫酸与混合物浆化质量比0.85∶1,浆化时间60 min,四段焙烧温度分别为300℃、480℃、570℃、610℃,焙烧时间120 min等较佳工艺条件下,焙砂中硒含量可以降至0.1%以下。工业试验表明,产出的焙砂颗粒小且内部呈蜂窝状,铜阳极泥中硒得到有效蒸出,焙砂中硒平均含量由原来的6.67%降到0.09%,脱除率达98.65%。硫酸化焙烧过程中生成的粗硒纯度大于96%,可用于生产高纯度硒或者直接外售;生成的焙砂可通过球磨水浸分铜,分铜渣氯化分金回收金,分金渣氨浸分银回收银,最后将分银渣火法熔炼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相较常规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方法,本工艺实现了铜阳极泥中硒的深度蒸出,也实现了高铜渣的有效处理,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碲铜阳极泥 高铜渣 协同处理 硫酸化焙烧 焙烧结块 硒回收
下载PDF
抑制蒸硒渣中碲浸出及提高铜回收率实验探究
7
作者 李永杰 杨雯锦 刘素红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0-22,共3页
为了提高铜的回收率,以铜冶炼行业蒸硒渣为原料,采用浸出-碱中和工艺,探究了从蒸硒渣回收铜的过程中酸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及pH值对中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酸浓度10 g/L、中和终点pH值=8.0的条件下,Cu浸出率98.89%,Te浸出率23.6... 为了提高铜的回收率,以铜冶炼行业蒸硒渣为原料,采用浸出-碱中和工艺,探究了从蒸硒渣回收铜的过程中酸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及pH值对中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酸浓度10 g/L、中和终点pH值=8.0的条件下,Cu浸出率98.89%,Te浸出率23.65%,Cu回收率达97.82%,Te回收率达77%。实验效果较好,将进一步开展工业化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分铜液 蒸硒渣 浸出 碱中和
下载PDF
回转窑处理铜阳极泥数值模拟
8
作者 林荔 刘志东 +1 位作者 魏欣欣 郭宏伟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以湖北某铜阳极泥冶炼厂湿法处理工艺的生产数据和控制参数为支撑,基于硫酸化焙烧—硒回收的物理化学反应机理,采用冶金计算软件建立硫酸化焙烧、硒回收还原功能模块,模拟实际回转窑硫酸化蒸硒焙烧处理铜阳极泥生产过程。该模型采用的... 以湖北某铜阳极泥冶炼厂湿法处理工艺的生产数据和控制参数为支撑,基于硫酸化焙烧—硒回收的物理化学反应机理,采用冶金计算软件建立硫酸化焙烧、硒回收还原功能模块,模拟实际回转窑硫酸化蒸硒焙烧处理铜阳极泥生产过程。该模型采用的阳极泥数据具有代表性,且模型计算结果也与实际生产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硫酸化焙烧 硒回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以三氯化铁为掩蔽剂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硒的含量
9
作者 邱豪 李梁婷 +3 位作者 周会东 苏思强 邵蓓 王祝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本文通过条件试验发现,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硒时,一定浓度以上的Cu^(2+)会对硒的结果产生干扰,即:当水中Cu^(2+)含量小于500μg/L时,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大于500μg/L时,测定结果会严重偏低。因此,可加入铁氰化钾或三氯化铁溶液掩蔽... 本文通过条件试验发现,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硒时,一定浓度以上的Cu^(2+)会对硒的结果产生干扰,即:当水中Cu^(2+)含量小于500μg/L时,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大于500μg/L时,测定结果会严重偏低。因此,可加入铁氰化钾或三氯化铁溶液掩蔽。同时,由于铁氰化钾溶液见光或受热时可能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因此,建议采用三氯化铁作为掩蔽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测定 原子荧光法 铁氰化钾 三氯化铁 铜离子 干扰
下载PDF
Study on selenium extraction from anode slime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珩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5年第2期622-626,共5页
Taking a copper anode slime as the raw material, a novel process for selenium extraction was studied. The primary selenium recovery can reach above 88.5% and the quality index of selenium product can be up to 99.5%. T... Taking a copper anode slime as the raw material, a novel process for selenium extraction was studied. The primary selenium recovery can reach above 88.5% and the quality index of selenium product can be up to 99.5%. The economic benefit resulted is remarkable and environment has been prot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材料 粘土 冶炼工艺
下载PDF
不同倾角铜铟镓硒光伏组件燃烧行为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张培红 张锋泽 +1 位作者 富雨生 李子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3-730,共8页
为加强对于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的控制,进一步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选择不同倾角布置的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研究对象,改变倾斜角度,通过对引燃时间、火蔓延速度和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研究铜铟镓硒光伏组件的燃... 为加强对于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的控制,进一步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选择不同倾角布置的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研究对象,改变倾斜角度,通过对引燃时间、火蔓延速度和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研究铜铟镓硒光伏组件的燃烧行为及传热机制。结果表明,倾角的增大加剧了光伏组件火灾蔓延的危险性。光伏组件迎火面的引燃时间随倾角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倾角从0°增加到45°,引燃时间减少16.39%;倾角从45°增加到90°,引燃时间增加76.47%。背火面向上火蔓延速度随倾角增大而增大,倾角为90°时最大,为18.08 mm/s,横向火蔓延速度受倾角影响较小,均为1 mm/s左右;当光伏组件倾角增加,燃烧产生的熔融滴落物形成池火是造成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加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铜铟镓硒光伏组件 倾斜角度 引燃 燃烧行为 火蔓延速度
下载PDF
外源喷施铜、硒对枸杞果实品质及其耐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婷 白雅楠 +7 位作者 米佳 李巨秀 何昕孺 禄璐 张波 段淋渊 闫亚美 秦垦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2-262,共11页
[目的]为枸杞生产中叶面肥的选择和喷施提供参考。[方法]以‘宁杞1号’为试材,在枸杞果实采前以不同频率喷施相同浓度的铜肥、硒肥和喷施1次不同配比的铜硒复合肥,分析枸杞鲜果大小、形状、色泽、枸杞多糖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果实耐... [目的]为枸杞生产中叶面肥的选择和喷施提供参考。[方法]以‘宁杞1号’为试材,在枸杞果实采前以不同频率喷施相同浓度的铜肥、硒肥和喷施1次不同配比的铜硒复合肥,分析枸杞鲜果大小、形状、色泽、枸杞多糖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果实耐储性等指标。[结果]喷施1次硒铜复合肥、喷施1次0.035%的铜肥、喷施2次0.035%的硒肥处理显著增加了枸杞果实表面积、周长、直径、长和宽。硒铜复合肥处理均增加了果实?L、?a和?b值,喷施1次0.035%的铜肥处理增加了果实△a、△b值。枸杞多糖含量与施铜肥频率显著正相关,喷施4次和5次0.035%的铜肥处理、喷施3次0.035%的硒肥处理、喷施1次复合肥(硒铜含量比1∶1、3∶1)处理显著增加了枸杞多糖含量。喷施1次0.035%的硒肥、喷施3次0.035%的铜肥处理显著增加枸杞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结论]枸杞现蕾期喷施不同配比的硒铜复合肥处理均可增加枸杞果实大小、果实紧致度、枸杞多糖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果实鲜亮度。现蕾期喷施1次0.035%的铜肥可显著增加枸杞果实大小、红色度;喷施1次0.035%的硒肥可显著增加枸杞果实中类胡萝卜含量。枸杞现蕾期、始花期各喷施1次0.035%的硒肥可显著增加果实大小。枸杞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各喷施1次0.035%的硒肥可显著增加果实中多糖含量。采前喷施铜、硒肥可降低果实的采后腐烂率,但不能抑制果实呼吸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微量元素 铜硒配施 耐储性 叶面肥
下载PDF
Cu_(2)Se热电忆阻器模拟计算与性能表征
13
作者 史燃 张翔宇 +1 位作者 南波航 徐桂英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25,共7页
忆阻器是一种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储存信息或者进行计算的电路元件。但脉冲电路脉宽达到纳秒级较为困难,这限制了忆阻器改变电阻的速度。而脉冲激光器的脉宽很短,很容易达到纳秒级。Cu_(2)Se是典型的在梯度温场作用下空穴和Cu+同时参与... 忆阻器是一种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储存信息或者进行计算的电路元件。但脉冲电路脉宽达到纳秒级较为困难,这限制了忆阻器改变电阻的速度。而脉冲激光器的脉宽很短,很容易达到纳秒级。Cu_(2)Se是典型的在梯度温场作用下空穴和Cu+同时参与定向迁移的热电材料,在无梯度温场时Cu^(+)迁移不可逆,并且热场或梯度温场是比电场、激光、氧化还原反应等所需能量低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Cu_(2)Se有可能成为一种消耗能量更低的可用温差驱动的热电忆阻器材料。本工作模拟建立了用脉冲激光器照射Cu_(2)Se样品后在不同时刻厚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模型,根据其热电性能计算了不同位置的温差电势与电场强度,同时制备了Cu_(2)Se热电忆阻器并测定了其电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厚度为70μm、测试探针间距为1 mm的Cu_(2)Se样品从高阻态转变为低阻态时需要的重置电压为0.47 V,从低阻态转变为高阻态时需要的重置电压为0.40 V,其重置电场强度小于0.5 V/mm,证明了Cu_(2)Se热电材料不需要一个初始高电压来激发其忆阻器效应,给出了热电忆阻器的工作原理。计算结果,表明经脉冲激光作用后Cu_(2)Se样品在厚度方向上的电场强度(50~0.56 V/mm)均大于电阻转变所需要的电场强度(0.5 V/mm),在理论上证明了用激光照射Cu_(2)Se热电材料制作热电忆阻器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忆阻器 硒化亚铜 忆阻器效应 热电忆阻器
下载PDF
沉碲后液中镍、铜、银、硒的测定
14
作者 梁玉霞 赵志虎 +2 位作者 谢阳 赵婉莹 于静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8期122-124,共3页
针对沉碲后液中镍、铜、银、硒的测定进行了方法研究,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镍、铜、银,沉淀富集分离-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硒的分析方法。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其RSD在0.5%~5.73%之间,回收率在97.0%~108.1%之间,精密度试验和加标... 针对沉碲后液中镍、铜、银、硒的测定进行了方法研究,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镍、铜、银,沉淀富集分离-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硒的分析方法。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其RSD在0.5%~5.73%之间,回收率在97.0%~108.1%之间,精密度试验和加标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沉淀 滴定
下载PDF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真空蒸硒的研究
15
作者 张勇 陈为亮 +4 位作者 王凯徽 李钦 何昶浩 廖春发 曾颜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71,共6页
以脱砷锑铜阳极泥为原料,在真空条件下,研究了硫酸化焙烧蒸硒条件对中硒挥发率的影响和蒸硒反应的动力学,采用XRD(X射线衍射仪)、SEM-EDS(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样品中主要矿物的存在形式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炉内压强的降低、焙烧... 以脱砷锑铜阳极泥为原料,在真空条件下,研究了硫酸化焙烧蒸硒条件对中硒挥发率的影响和蒸硒反应的动力学,采用XRD(X射线衍射仪)、SEM-EDS(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样品中主要矿物的存在形式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炉内压强的降低、焙烧温度和酸矿比的提高及焙烧时间的延长均有利于提高硒的挥发率。在炉内压强55 kPa、酸矿质量比0.75、温度673 K、时间15 min的较优条件下,硒的挥发率达到96.48%,蒸硒渣含硒质量分数为0.19%。蒸硒渣中未观察到含硒化合物的特征峰,说明硒挥发得较为彻底,蒸硒渣的元素分布与XRD分析相符合。采用气固相反应的收缩性未反应核模型,在蒸硒温度为613—673 K和焙烧时间10—25 min的范围内,根据硒挥发率和阿累尼乌斯公式计算出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真空蒸硒的表观活化能为43.604 kJ/mol,指前因子为17.122,说明蒸硒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硫酸化焙烧 真空蒸硒 动力学
下载PDF
铜阳极泥中硒、碲和铜分离效果优化研究
16
作者 王鹏程 章尚发 罗劲松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1,共4页
基于铜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中硒还原段硒、碲和铜分离不彻底的情况,提出了在氯化脱硒溶液中补充氯离子的新工艺,随后在还原时间、温度、还原剂通入速率等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两次硒还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后,一次还原中... 基于铜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中硒还原段硒、碲和铜分离不彻底的情况,提出了在氯化脱硒溶液中补充氯离子的新工艺,随后在还原时间、温度、还原剂通入速率等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两次硒还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后,一次还原中硒的还原率可达到99.72%,碲和铜的还原程度受到明显抑制;二次还原中碲的还原率可达到95.30%,铜还原率降低至4.71%;粗硒产品硒含量由72.04%提升至76.77%,碲含量由1.62%下降到0.45%,铜含量由2.17%下降至1.01%。相比原工艺,新工艺的改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还原 分离
下载PDF
硒吸收后液的高效复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修财 梁柱俊 雷刚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3年第1期28-30,共3页
针对以铜阳极泥为原料,经过回转窑硫酸化焙烧得到的硒吸收后液如何高效复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就硒吸收后液酸度对铜阳极泥处理时的脱铜效果和硒还原率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整更换吸收液周期,提高硒吸收后液酸度,降低了硒吸收后液产出量,实... 针对以铜阳极泥为原料,经过回转窑硫酸化焙烧得到的硒吸收后液如何高效复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就硒吸收后液酸度对铜阳极泥处理时的脱铜效果和硒还原率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整更换吸收液周期,提高硒吸收后液酸度,降低了硒吸收后液产出量,实现了硒吸收后液完全复用到铜阳极泥处理脱铜工序,减少了硫酸等化工试剂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吸收后液 铜阳极泥处理脱铜效果 硒还原率 更换塔液周期 硒吸收后液酸度 完全复用
下载PDF
粗碲粉制取高品质二氧化碲工艺研究
18
作者 钟志燕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3年第5期29-33,共5页
文章研究了粗碲粉制取二氧化碲工艺,考察了除杂工艺对二氧化碲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净化工序控制硫氢化钠加入量2 g/L、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3 h;中和工序将净化液加硫酸调pH至6.5,控制亚硫酸钠加入量与杂质硒质量比8... 文章研究了粗碲粉制取二氧化碲工艺,考察了除杂工艺对二氧化碲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净化工序控制硫氢化钠加入量2 g/L、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3 h;中和工序将净化液加硫酸调pH至6.5,控制亚硫酸钠加入量与杂质硒质量比8∶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0~60 min。经硫氢化钠除铜、亚硫酸钠脱硒后,产出的二氧化碲品位高,杂质铜含量≤0.05%,硒含量≤0.1%,铅≤0.1%,为后续碲精炼生产简化工艺、缩短流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碲粉 脱除效果 二氧化碲
下载PDF
铜冶炼降低分银渣中金、银含量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向祥 王亚东 +2 位作者 李伟 袁双喜 廖朝辉 《绿色矿冶》 2023年第5期28-32,共5页
某铜冶炼厂采用半湿法工艺处理铜阳极泥,产出的分银渣中金、银含量较高,返回铜冶炼系统处理后造成金、银的损失。针对此问题,分析铜阳极泥处理工艺中原料、浆化、硫酸化焙烧、酸浸分铜、氯化分金、氨浸分银等工序影响最后分银渣金、银... 某铜冶炼厂采用半湿法工艺处理铜阳极泥,产出的分银渣中金、银含量较高,返回铜冶炼系统处理后造成金、银的损失。针对此问题,分析铜阳极泥处理工艺中原料、浆化、硫酸化焙烧、酸浸分铜、氯化分金、氨浸分银等工序影响最后分银渣金、银含量的因素,最后提出优化工艺优化建议。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强化渣洗涤作业,分银渣中金、银含量分别由200 g/t、15 000 g/t降至38 g/t,银含量为4 756 g/t,金、银回收率均为99%,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蒸硒渣 分银精矿 金含量 银含量
下载PDF
铜阳极泥冶炼副产品粗硒湿法提纯研究
20
作者 许娜 和晓才 +3 位作者 和秋谷 任婷 徐庆鑫 刁微之 《云南冶金》 2023年第S01期95-99,共5页
针对铜阳极泥冶炼的副产品粗硒,开发出“预处理-常压浸出-分解沉硒”的短流程湿法提纯工艺。主要研究了常压浸出工艺各因素对硒浸出率影响规律、硒与其他贵金属分离效果的影响,分解工艺对精硒粒度和形貌特征的影响。最终获得最佳工艺参... 针对铜阳极泥冶炼的副产品粗硒,开发出“预处理-常压浸出-分解沉硒”的短流程湿法提纯工艺。主要研究了常压浸出工艺各因素对硒浸出率影响规律、硒与其他贵金属分离效果的影响,分解工艺对精硒粒度和形貌特征的影响。最终获得最佳工艺参数:浸出温度>90℃,浸出液Na_(2)SO_(3)浓度范围为(260~300) g/L,固液比为1∶10,浸出时间为(2~3) h,分解温度(50~60)℃。该工艺可将粗硒提纯制备出99.7%~99.8%精硒,且实现了硒及其他贵金属元素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常压浸出 分解 提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