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Governing Reactions in Coal Oxidation at Temperatures up to 400&deg;C 被引量:3
1
作者 Jing Zhan Haihui Wang +1 位作者 Feng Zhu Shengnan S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ean Coal and Energy》 2014年第2期19-28,共10页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al reactions that occur during coal oxidation at moderate temperatures. Mass change and heat evolution of a sample were monitor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al reactions that occur during coal oxidation at moderate temperatures. Mass change and heat evolution of a sample were monitor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oupled with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A/DTA). Gaseous and solid products were traced using online or in situ Fourier trans- 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by heating the samples up to 400?C, with the O2 concentration in the reaction medium set at 0, 10, 21, and 40 vol%, respectively.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mass increase of a sample between 150?C and ~275oC was a result of the accumulation of C=O containing species in the coal structure, whereas substantial mass loss and heat evolution of a sample at ~400oC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ignificant involvement of the direct “burn-off” reaction. Enrichment of O2 inthe reaction medium leads to the acceleration in oxygen chemi- sorption,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the solid oxygenated complexes, as well as the “burn-off” reaction.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the oxidation process governed by oxygen chemisorption gradually shifts to that by significant decomposition reactions, and eventually to that by the direct “burn-off” reaction. Temperature boundaries of these stages can be determined using parameters defined based on a set of TG/DTA data. Shift in the governing reactions is essentially due to the diverse requirements of reactants of the reactions and their energy barriers to be overcome. In en- gineering practice, the phenomena of self-heating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correspond to chemisorption and the direct “burn-off” reaction,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oxidation at MODERATE TEMPERATURES reaction Product Governing reaction self-HEAT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Self-made Compound Taoren Danshen Decoction on Rats with Acute Liver Injury
2
作者 Yuman GUAN Kefeng ZHANG +2 位作者 Ya GAO Jiani LI Lin ZHANG 《Medicinal Plant》 CAS 201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elf-made Compound Taoren Danshen Decoction( CTDD) on acute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D-galactosamine in rats,and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An acute liver injury ...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elf-made Compound Taoren Danshen Decoction( CTDD) on acute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D-galactosamine in rats,and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An acute liver inju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500 mg/kg of D-galactosamine. The ALT,AST,MDA,SOD and GSH-Px in serum,as well as serum TNF-α,IL-1β and IL-6 levels were measured,and liver tissue lesions were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e. [Results] CTD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ALT,AST and MDA levels,increase SOD,GSH-Px activity,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serum TNF-α,IL-1β and IL-6 levels,and improve liver tissue lesions.[Conclusions]CTDD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D-galactosamine-induced acute liver injury in rats,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MADE COMPOUND Taoren DANSHEN Decoction(CTDD) D-GALACTOSAMINE Acute liver injury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ORY reaction
下载PDF
自支撑Cu/α⁃FeOOH/泡沫镍复合催化剂氧化甲醇耦合电解水高效制氢
3
作者 申晴晴 杜向博文 +4 位作者 钱凯成 金智康 方政 韦童 李仁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3-1964,共12页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在泡沫镍(NF)基底上原位生长Cu/α⁃FeOOH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了自支撑Cu/α⁃FeOOH/NF催化剂。相比于α⁃FeOOH/NF催化剂,Cu的引入为α⁃FeOOH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使得催化剂表面更加粗糙,并增大了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在泡沫镍(NF)基底上原位生长Cu/α⁃FeOOH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了自支撑Cu/α⁃FeOOH/NF催化剂。相比于α⁃FeOOH/NF催化剂,Cu的引入为α⁃FeOOH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使得催化剂表面更加粗糙,并增大了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Cu和无定形的α⁃FeOOH之间存在晶态和非晶态的异质界面,改变了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电子从Ni、Fe向Cu转移,从而显著增强了催化剂对甲醇的吸附和氧化。电化学测试表明,Cu/α⁃FeOOH/NF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甲醇氧化反应(MOR)和析氢反应(HER)性能。在Cu/α⁃FeOOH/NF催化剂同时作为阴极、阳极的Cu/α⁃FeOOH/NF||Cu/α⁃FeOOH/NF HER⁃MOR耦合电解水系统中,达到10 mA·cm^(-2)电流密度所需的电压比直接全水解系统降低了125 mV,且在较大电压(2.4 V)下能够稳定反应96 h。此外,阳极MOR产生了价值更高的甲酸盐,1.80 V下生成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氧化反应 异质界面 自支撑双功能催化剂 甲酸盐 耦合电解水制氢
下载PDF
原位反应法制备的碳化硅涂层/三维编织碳纤维的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高朋召 王红洁 金志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3-537,共5页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三维编织碳纤维(原纤维)表面制得β-SiC涂层,通过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此法可得到均匀、完整,界面结合良好的涂层,涂层厚度增加,涂层/三维编...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三维编织碳纤维(原纤维)表面制得β-SiC涂层,通过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此法可得到均匀、完整,界面结合良好的涂层,涂层厚度增加,涂层/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纤维)抗氧化性能增强。并对复合纤维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碳纤维 原位反应法 SIC涂层 氧化机理 自催化反应
下载PDF
利用高压注空气技术开发低渗透轻质油油藏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松林 王东辉 陈亚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5-37,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高压注空气技术提高低渗透轻质油油藏采收率的原理,及其与稠油火烧油层工艺的主要区别,综合国外现场及实验室的研究资料,指出:油藏在空气过程中自燃、烟道气与轻质油油藏条件下发生混相,是低渗透轻质油油藏注空气成...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高压注空气技术提高低渗透轻质油油藏采收率的原理,及其与稠油火烧油层工艺的主要区别,综合国外现场及实验室的研究资料,指出:油藏在空气过程中自燃、烟道气与轻质油油藏条件下发生混相,是低渗透轻质油油藏注空气成功开发的2个主要条件,并列举了国外注空气开发低渗透轻质油油藏的几个成功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空气技术 低渗透轻质油油藏 氧化反应 采收率
下载PDF
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及自反应过程 被引量:17
6
作者 戚绪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33-2134,共2页
现有的煤自燃反应模式中,煤直接氧化和煤氧吸附分解两个序列已得到证实,但其能否全面反映煤自燃过程仍存在质疑。基于这一现状,对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与自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原始煤样中... 现有的煤自燃反应模式中,煤直接氧化和煤氧吸附分解两个序列已得到证实,但其能否全面反映煤自燃过程仍存在质疑。基于这一现状,对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与自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原始煤样中基团的基本情况,从含氧基团、烷基侧链、含硫基团等类别分别对煤中原生和次生活性基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煤中基团的分布情况。系统测试了活性基团在不同条件下的实时变化情况,从微观上论证了活性基团的自反应。采用红外光谱原位测试技术,以内置反应池为煤样载体,通过外置供气系统和控温装置模拟不同的反应条件,实时测试了供氧、无氧和无氧反应后供氧等条件下煤反应升温过程30~220℃范围内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供氧反应过程中,低阶煤中活性基团在初始阶段存在先减后增现象,不同基团的拐点温度差别较大,其中,较低者40~50℃,较高者130~140℃;无氧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与供氧反应类似,但基团数量减小25%~80%,拐点温度约降低10℃;无氧反应后煤样的供氧反应过程中,活性基团的初期减小现象基本消失。上述变化规律表明部分活性基团可在无氧条件下自发反应。供氧和无氧反应过程初期,煤中原生活性基团因反应被消耗,而次生活性基团的生成又存在滞后性,导致活性基团总量的暂时性减小;而在无氧反应后的供氧反应过程中,大部分原生活性基团已在无氧反应中被消耗,后续供氧反应过程的原生活性基团自反应较弱,基团总量随次生基团产生而逐渐增多,初期减小现象消失。为了进一步证实煤中活性基团的自反应,采用色谱分析技术对供氧、无氧、无氧反应后供氧等3种条件下活性基团反应过程的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条件下煤中活性基团的反应过程均能产生不同种类的产物;供氧条件下的产量和增速最大,无氧条件下的产量和增速最小,无氧反应后供氧条件下的产量和增速与直接供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煤中活性基团的自反应能够生成各类产物,但其反应强度明显小于供氧反应。在证实煤中活性基团自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的三序列反应模型,认为除已被验证的煤直接氧化和煤氧复合分解反应外,煤自燃过程还存在活性基团的自反应,并推导出了CO、CO2、H2O等主要产物的形成过程,指出煤中原生和次生的羰基、羧基和羟基分别是其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阐明了煤自燃过程的反应模式。煤自燃实质上是活性基团氧化反应与自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之间共生互存、相互促进;但活性基团的自反应无法孤立存在,它需要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作为原始促动力。采用活性基团的氧化与自反应理论阐释了煤自燃过程的部分宏观特性。由于煤自热初期只有原生活性基团和少量次生活性基团参与反应,反应强度小,而后期大量次生活性基团生成并迅速发生链式反应,反应强度迅速增加,导致煤自热过程的分段性;高阶煤中原生活性基团较少,且次生活性基团较难生成,低温反应初期(30~50℃)的基团总量呈减小趋势,导致高阶煤在该阶段的耗氧速率相应减小;水分抑制了活性基团的运移和热量传递,降低了活性基团接触反应的几率,导致高水分煤的反应升温过程存在延滞效应;低温干燥条件下,难反应的含硫结构覆盖在煤粒表面,阻碍了活性基团的接触反应和热量传递,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活性基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活性基团 氧化 自反应 三序列
下载PDF
高电化学性能聚苯胺纳米纤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文斌 李士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6,共6页
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F)与氧化石墨烯(GO)经组装后,进行水热反应,制备了PANI-F/rGO(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借助循环伏安(CV)... 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F)与氧化石墨烯(GO)经组装后,进行水热反应,制备了PANI-F/rGO(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借助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GCD),交流阻抗(EIS)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GO均匀包裹在PANI-F表面,在1M H2SO4的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为1A/g时,PANI-F比电容为378F/g,而PAGO10(PANI与GO的质量比为10∶1),比电容达517F/g;且当电流密度10 A/g时,PAGO10的比电容为356 F/g,而PANI-F的比电容仅为107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聚苯胺纤维 氧化石墨烯 水热反应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对高锰酸钾测定双氧水含量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文伟 孙联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研究KMnO4和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的自催化反应动力学,以及反应的诱导期与两种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提出在各种浓度条件下,用KMnO4分析H2O2含量靠自身催化的分析方法.改进后的方法,适用浓度范围宽,反应速度快,滴定分析... 研究KMnO4和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的自催化反应动力学,以及反应的诱导期与两种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提出在各种浓度条件下,用KMnO4分析H2O2含量靠自身催化的分析方法.改进后的方法,适用浓度范围宽,反应速度快,滴定分析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滴定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 测定
下载PDF
陶瓷添加剂MnO_2、Fe_2O_3、Li_2CO_3的热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凤鸣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8-360,共3页
陶瓷添加剂能使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烧结状态和最佳的压电性能。本文作者采用Dupont—2000型热分析仪对常用添加剂MnO2、Fe2O3、Li2CO3进行了DTA、TGA分析,研究了几种物质在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关键词 DTA分析 TGA分析 自身氧化还原 陶瓷添加剂
下载PDF
富锂锰基多层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颖 陈大鹏 刘钊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1-605,共5页
富锂多层氧化物(LLOs)因其具有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而有望成为锂电池的电极材料。但该材料在工作条件下生成的尖晶石相会导致容量下降。在LLOs中掺杂Mn的氧化物形成Li_(1.2)Ni_(0.13)Co_(0.13)Mn_(0.54-x)Mn_(x)O_(2)(x=0,0.0025... 富锂多层氧化物(LLOs)因其具有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而有望成为锂电池的电极材料。但该材料在工作条件下生成的尖晶石相会导致容量下降。在LLOs中掺杂Mn的氧化物形成Li_(1.2)Ni_(0.13)Co_(0.13)Mn_(0.54-x)Mn_(x)O_(2)(x=0,0.0025,0.0050,0.0075)可以有效提高其循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Mn引入到LLOs的晶格中,使得晶胞参数增大,晶面间距增大,有利于Li+的脱出和嵌入,能够提供更为宽阔的锂离子通道供锂离子快速迁移,有利于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的锂离子扩散,并且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含有0.5%(质量分数)Mn氧化物的样品1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94.3%,5 C电流密度下仍具有139.6 mAh/g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多层氧化物 锰掺杂 自燃反应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工程塑料表面化学镀镍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 《云南化工》 CAS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给出了一种在工程塑料表面上利用化学方法进行镀镍的工艺,探讨了化学镀镍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钯离子活化作用下,控制溶液pH值(pH=4.7~4.9)和反应温度(85~900℃),用次磷酸钠还原可溶性硫酸镍,生成的金属镍牢固地沉积在... 给出了一种在工程塑料表面上利用化学方法进行镀镍的工艺,探讨了化学镀镍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钯离子活化作用下,控制溶液pH值(pH=4.7~4.9)和反应温度(85~900℃),用次磷酸钠还原可溶性硫酸镍,生成的金属镍牢固地沉积在工程塑料的表面,达到了化学镀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塑料
下载PDF
自组装制备PtIr合金气凝胶及其高效电催化氨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祥松 刘业通 +4 位作者 王永瑛 武子瑞 刘振中 李毅 杨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1-520,I0003,I0004,共12页
氨具有低成本、易液化和高体积能量密度等特点,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无碳燃料,用其制成的直接氨燃料电池也备受科研人员青睐,却受限于阳极氨氧化缓慢的动力学过程。本工作采用无表面活性剂的简单方法通过纳米颗粒(NPs)自组装制备了三维多孔... 氨具有低成本、易液化和高体积能量密度等特点,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无碳燃料,用其制成的直接氨燃料电池也备受科研人员青睐,却受限于阳极氨氧化缓慢的动力学过程。本工作采用无表面活性剂的简单方法通过纳米颗粒(NPs)自组装制备了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的PtIr合金气凝胶高效氨氧化催化剂。该结构提供了丰富开放的互联质子传输通道和额外的催化活性位点,有助于氨电催化氧化中NH_(3)分子的去质子化过程。当Pt和Ir物质的量比为80/20时,PtIr合金气凝胶展现出最优的氨氧化(AOR)催化活性。实验通过研究NH_(3)浓度和工作温度对催化剂氨氧化性能的影响发现,Pt_(80)Ir_(20)合金气凝胶催化剂的AOR性能随着氨水浓度或温度的上升而增强,如当氨水浓度为0.5 mol/L时,合金催化剂在0.5 V电位下的质量比活性为44.03 A·g^(–1),约是0.05 mol/L氨水中的4倍。当温度上升至80℃时,合金催化剂在0.5 V电位下的质量比活性为148.73 A·g^(–1),约为25℃下的12倍。在此温度变化区间,其AOR起始电位下降了40 mV。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发现,Pt_(80)Ir_(20)合金气凝胶催化剂的AOR反应活化能比商业Pt/C催化剂降低了~9.43 kJ·mol^(–1)。此外,催化材料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Pt_(80)Ir_(20)合金气凝胶催化剂经2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后的峰值质量比活性损失为~50.6%,优于商业Pt/C催化剂(~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PtIr合金 气凝胶 电催化氨氧化反应
下载PDF
某铜厂洗净残渣的浸出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超 路坊海 李军旗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7-10,共4页
为处理某火法炼铜厂的洗净残渣,提出了湿法两矿一步法。对本工艺中浸出机理进行了叙述。对此工艺中浸出部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分别为80℃、3h、5时浸出结果较好。在浸出过程中,溶液中铁离子的含量... 为处理某火法炼铜厂的洗净残渣,提出了湿法两矿一步法。对本工艺中浸出机理进行了叙述。对此工艺中浸出部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分别为80℃、3h、5时浸出结果较好。在浸出过程中,溶液中铁离子的含量对铜锰的浸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可能由于铁离子在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反应呈现出自催化氧化反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两矿一步法 洗净残渣 软锰矿 浸出 铁离子 自催化氧化反应
下载PDF
八种中药水提取液对两种自由基的抑制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艳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7期33-34,37,共3页
目的测定八种中药的水提取液对两种自由基的抑制能力,为研制抗衰老药物奠定基础。方法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八种中药水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能力,用Fonten反应检测八种中药水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抑制能力。结果(1)八种中药水提取... 目的测定八种中药的水提取液对两种自由基的抑制能力,为研制抗衰老药物奠定基础。方法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八种中药水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能力,用Fonten反应检测八种中药水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抑制能力。结果(1)八种中药水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能力大小为:熟地>川芎>五味子>黄芪>党参>甘草>丹参>绿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八种中药水提取液抑制羟自由基的抑制能力大小为:丹参>绿茶>黄芪>五味子>川芎>熟地>党参>甘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八种中药水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自由基 邻苯三酚法 Fonten反应
下载PDF
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测试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候飞 曹威虎 +1 位作者 王艺 仲晓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8-64,69,共8页
针对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同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测试方法的对比分析,采用Coats-Redfern法、q/m法及Starink等转化率法3种测试方法分别计算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并以煤氧化自热反应时间和自燃临界堆积厚度作为对比参量比较3种方法的准确... 针对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同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测试方法的对比分析,采用Coats-Redfern法、q/m法及Starink等转化率法3种测试方法分别计算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并以煤氧化自热反应时间和自燃临界堆积厚度作为对比参量比较3种方法的准确性。通过绝热氧化装置和同步热分析仪进行了煤样在纯氧和贫氧条件下的绝热氧化实验、多升温速率实验和恒温实验。根据热分析实验结果,分别采用3种方法计算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依据获得的动力学参数计算煤氧化自热反应时间和自燃临界堆积厚度。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的煤氧化自热反应时间和采空区实际遗煤厚度进行对比,评价3种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①通过绝热氧化实验实测的煤氧化自热温度变化率随时间的推移均逐渐增大;采用Coats-Redfern法计算得到的温度在0~8 h(q/m法为0~10 h)内几乎不发生变化,超过这一时间段后温度迅速升高;采用Starink等转化率法获得的温度变化趋势与绝热氧化实验实测结果类似。②采空区实际遗煤厚度大于Coats-Redfern法计算得到的临界堆积厚度;采用q/m法获得的临界堆积厚度超过了该工作面所在煤层厚度,与实际明显不符;采用Starink等转化率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③采用Starink等转化率法获得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更为接近,表明Starink等转化率法得到的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较其他2种测试方法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 Coats-Redfern法 q/m法 Starink等转化率法 煤氧化自热反应时间 自燃临界堆积厚度
下载PDF
N缺陷g-C_(3)N_(5)修饰S掺杂苝酰亚胺增强可见光自芬顿苯酚氧化耦合Cr(Ⅵ)还原
16
作者 徐凯旋 亢玉龙 +3 位作者 贺红斌 高晓明 赵晨宇 任瑞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4,共13页
通过静电自组装制备有机复合半导体N缺陷g-C_(3)N_(5)(NVs)修饰S掺杂苝酰亚胺(S-PDI)。NVs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而具有氨基基团的酰胺增强了S-PDI与NVs的分子间作用力。NVs质量分数30%的30%NVs/S-PDI对Cr(Ⅵ)的还原率为79.96%,对苯酚的... 通过静电自组装制备有机复合半导体N缺陷g-C_(3)N_(5)(NVs)修饰S掺杂苝酰亚胺(S-PDI)。NVs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而具有氨基基团的酰胺增强了S-PDI与NVs的分子间作用力。NVs质量分数30%的30%NVs/S-PDI对Cr(Ⅵ)的还原率为79.96%,对苯酚的降解率为74.40%;30%NVs/S-PDI协同氧化苯酚与还原Cr(Ⅵ)过程中,Cr(Ⅵ)的还原率为92.83%,苯酚的降解率为93.89%,即苯酚的氧化降解促进了Cr(Ⅵ)的还原,Cr(Ⅵ)的还原增强了苯酚的氧化降解。NVs/S-PDI充分利用导带的还原性能和价带的氧化性能,实现电子空穴的空间分离,协同强化光催化过程中的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同步提升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同时,光照产生的电子、H_(2)O_(2)与Cr(Ⅵ)形成一个光自芬顿反应过程,进一步促进了苯酚的氧化降解与Cr(Ⅵ)的还原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缺陷g-C_(3)N_(5) S掺杂苝酰亚胺 光催化 氧化半反应 还原半反应 光自芬顿反应
下载PDF
高锰酸钾褪色法测定饮用水中低含量COD_(Mn) 被引量:2
17
作者 兰生富 曹佳红 《四川环境》 2007年第4期45-47,共3页
给水水质分析中CODMn测定值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现行CODMn测定方法其检测范围为0.5~4.5 mg/L,而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净水等的CODMn低于0.5 mg/L,本文提出的KMnO4褪色法可测0.02 mg/L CODMn。
关键词 CODMn测定 高锰酸钾褪色法 岐化反应
下载PDF
预氧化处理对反应烧结碳化硅微观结构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18
作者 郝鸿渐 李海燕 +2 位作者 万德田 包亦望 李月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89-2895,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氧化处理方法,用来强化反应烧结碳化硅(RBSC),研究了800~1300℃预氧化处理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含不同尺寸压痕裂纹的材料在氧化前后残余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R...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氧化处理方法,用来强化反应烧结碳化硅(RBSC),研究了800~1300℃预氧化处理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含不同尺寸压痕裂纹的材料在氧化前后残余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RBSC的室温强度和Weibull模数均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不同温度氧化后的RBSC表面形貌不同。在1200℃下预氧化2 h,RBSC的弯曲强度和Weibull模数都明显变大,强度提升了19.9%,Weibull模数由7.3提升到11.8。然而,800℃低温氧化不完全和1300℃高温氧化反应过于强烈均会导致弯曲强度和Weibull模数下降。在最优氧化条件(1200℃氧化2 h)下,含压痕裂纹(载荷20 N)的RBSC试样的残余弯曲强度在氧化后由201.1 MPa提高到324.2 MPa,强化机理是高温氧化生成的SiO_(2)能够消除材料表面缺陷和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烧结碳化硅 预氧化 裂纹自愈合 弯曲强度 Weibull模数 维氏压痕
下载PDF
高氯酸(HClO_4)和亚氯酸钠(NaClO_2)制备方法的探讨
19
作者 王桂丽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2-44,共3页
报道了在一定条件下 ,用氯酸钠通过歧化反应制备高氯酸和亚氯酸钠。实验结果表明 ,可以得到产率 80 %以上的高氯酸。
关键词 高氯酸 HCLO4 亚氯酸钠 NaClO2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 氯酸钠 NaClO3
下载PDF
自蔓延法铝热还原氧化锆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淼 王力军 +1 位作者 黄永章 张顺利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2-667,共6页
研究采用以ZrO2-Al-Mg-Fe2O3-SiO2为反应原料直接还原ZrO2。该方法以铝热还原ZrO2为基础,并结合了自蔓延反应的特点。研究涉及了该体系的热效应、渣金分离、渣和金属物相构成、金属微观形貌和组成等。绝热温度计算表明, ZrO2-Al-Mg-Fe2O... 研究采用以ZrO2-Al-Mg-Fe2O3-SiO2为反应原料直接还原ZrO2。该方法以铝热还原ZrO2为基础,并结合了自蔓延反应的特点。研究涉及了该体系的热效应、渣金分离、渣和金属物相构成、金属微观形貌和组成等。绝热温度计算表明, ZrO2-Al-Mg-Fe2O3-SiO2体系能满足自蔓延反应的内部温度要求。单位质量热效应的计算表明,体系中加入Fe2O3能有效地提高反应体系的放热量。差热分析(DTA)显示:与ZrO2-Al体系相比, ZrO2-Al-Fe2O3体系在631℃下存在明显放热峰,表明Al与Fe2O3反应放出高热量为ZrO2直接还原及渣金分离提供热能和温度条件。ZrO2-Al-Mg-Fe2O3-SiO2体系直接还原ZrO2得到了以Zr为主要成分的金属,实现了渣金分离。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显示:金属球中各部分分层存在,各层间的Zr和Fe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富锆相以树枝状结晶析出。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分析表明,金属产物氧含量仅为0.024%(质量分数)。该研究为直接还原ZrO2制备锆合金和制备高纯金属锆方法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铝热还原 自蔓延反应 绝热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