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ificial woodland degradation in semi-arid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area: conceptual model and status assessment 被引量:3
1
作者 YANG Xiao-hui CI Long-jun ZHANG Ke-bi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3-196,共4页
Planting trees was used as one of cost-effective measures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add and semi-add areas of China. Woodland degradation, however, is becoming an inevitable issue in these areas. In this paper, a... Planting trees was used as one of cost-effective measures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add and semi-add areas of China. Woodland degradation, however, is becoming an inevitable issue in these areas. In this paper, a typical county, Ejin Holo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was selected for its assessment of artificial woodland degradation. A conceptual model for woodland degradation was delineated qualitatively based on field sampling survey, and four model-based indicators as humidity index (HI), vegetation index (NDVI), soil type (ST) and soil erosion modulus (EM) were screened out and used to a GIS-based method for artificial woodland degradation assessment in this semi-add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area. All the indicator layers were overlaid and desertification assessed using simplified equation with equal weights for each indicators. 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in 336. 09 km^2 of total woodland area, 311.35 km^2 woodland were under degradation, and the area for slight, medium, severe degradation was 78.97, 119.73 and 112.65 km^2, respectively. It was suggested that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woodland improvement and plant species selection, especially shrub species, before revegetation in similar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woodland degradation model GIS degradation assessment semi-arid area
下载PDF
Degradation of a protected mountain area by tourist traffic:case study of the Tatra National Park,Poland 被引量:3
2
作者 Joanna FIDELUS-ORZECHOWSKA Elzbieta GORCZYCA +1 位作者 Marcin BUKOWSKI Kazimierz KRZEMIE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10期2503-2519,共17页
Mountain protected area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biodiversity,which makes it a great challenge for managers to maintain a balance between their use and the stability of natural ecosystems.Maintaining that balance is... Mountain protected area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biodiversity,which makes it a great challenge for managers to maintain a balance between their use and the stability of natural ecosystems.Maintaining that balance i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in areas with high tourism pressure.The expected volume of tourist traffic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planning stage of the tourist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process.Insufficient capacity of tourist infrastructure can lead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which is hard,or at times impossible,to repair.In our research,we identified patterns of tourist footpath and road functioning in an environmentally protected area with high volumes of tourist traffic.Data from geomorphologic mapping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ourist footpath and road structures in the Tatra National Park(TNP).Fieldwork was conducted in several stages between 1995 and 2019.Orthophotomaps from the years 1977,2009,2017 and 2019 were used to identify and compare degraded zones along selected tourist footpaths.Degraded zones were defined as areas surrounding a footpath or tourist road with a mean width larger than or equal to 10 meters,with heavily damaged or completely removed vegetation and exposed,weathered cover,where geomorphic processes that would not take plac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are readily observable.The examined tourist footpaths and roads vary in terms of their morphometric parameters.Research has shown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ean and maximum footpath width as well as maximum incision depth for the forest zone versus the subalpine and alpine zones.A lack of differences in these parameters was noted between the alpine and subalpine zones.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surface area of degraded zones found adjacent to tourist footpaths occurred in all the studied geo-ecological zones in the study period.However,the largest increase occurred atop wide ridgelines found in the alpine zone.Degraded zones may be an indication of exceeding the tourist carrying capacity of a mountain tourist area.Mass tourism in TNP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degraded zones adjacent to footpaths,whose continuous evolution may lead to irreversible changes in local reli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rist traffic degraded zones mountain area Morphogenetic processes Carrying capacity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Counter Measures for Eco-friendly Land Use Model in Mountainous Area——a Case of Qianjia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被引量:8
3
作者 谭伟 张安明 An-m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5期182-186,共5页
Accompany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land use model of mountainous area,typically eco-weak area,is changing gradually. He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friendly land use model in mountainous area,will pione... Accompany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land use model of mountainous area,typically eco-weak area,is changing gradually. He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friendly land use model in mountainous area,will pioneer the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at area. Concerning Qianjia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huge change of land use model,mainly embodied in the unceasing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gradual decrease of agricultural use land,has taken place in recent years. To explore the eco-friendly land use model in mountainous area,Qianjiang District was chosen as the study object in the present study. Via analyzing the changes in land use model,we found that related eco-environment restrictive factors mainly regional climatic change,soil texture,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soil erosion and land degradation,etc. And based on these results,we further analyzed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environment and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maintenanc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 measures for balancing land use and co-environment in mountainous area. The results will be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eco-system construction in Qianjiang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ous area Eco-friendly Land use Qianjiang District
下载PDF
Decreasing productivity of pine forests on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Mongolian Plateau as indicated by tree rings
4
作者 Zhuolan Shen Shijie Wang +4 位作者 Feng Chen Heli Zhang Xiaoen Zhao Youping Chen Mao H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71-181,共11页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on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Inner Mongolian Plateau,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 the arable and pasto-ral production in this region,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on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Inner Mongolian Plateau,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 the arable and pasto-ral production in this region,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However,the observed NDVI data span only the last~40 years.The growth of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NDVI,making it a valuable proxy for extend-ing the length of observed NDVI datasets.In this study,we reconstructed an NDVI series for 1776–2021 for the Daqing Mountains,based on a tree-ring width chronology.The reconstructed data accounted for 55%of the variance in the observed data,and its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idation indicate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is dependable.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consistency of climate signals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in both the arable and pastoral zones.The results of superposed epoch analysis revealed a good temporal consistency between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and the reconstructed NDVI sequence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semi-arid area Peru current Yinshan mountains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寒旱山区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雷成军 王耀 +9 位作者 李良斌 王爱民 沈臻 李鸿满 马立堂 谢延林 赵生香 孙建蓉 丁德志 安国发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226-228,共3页
天祝县是国内最适宜种植藜麦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覆膜栽培技术的应用,藜麦产量得到大幅提高,但土壤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筛选出适宜寒旱山区藜麦栽培应用且环保的覆盖材料。以露地种植为对照,研究了白色地膜、黑色地膜、银... 天祝县是国内最适宜种植藜麦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覆膜栽培技术的应用,藜麦产量得到大幅提高,但土壤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筛选出适宜寒旱山区藜麦栽培应用且环保的覆盖材料。以露地种植为对照,研究了白色地膜、黑色地膜、银灰色可降解地膜等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藜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不同地膜均能使藜麦的生育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产量提高。其中覆盖白色地膜时促使藜麦生育时期提前和生育期缩短的效果较为明显;覆盖黑色地膜、银灰色可降解地膜时灭草效果相对较好。覆盖白色地膜、黑色地膜、银灰色可降解地膜的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2748.37、3483.66、3088.24 kg/hm2,较对照露地种植分别增产7.41%、36.14%、20.69%。综上认为,银灰色可降解地膜可作为既增产又环保的藜麦覆膜栽培覆盖材料在寒旱山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地膜覆盖栽培 可降解地膜 生长发育 寒旱山区
下载PDF
川西横断山区高寒草甸生态治理与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6
作者 李勋 张艳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川西横断山区气候寒旱,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绝大多数草本植物返青晚、生长慢,人工草地资源匮乏,冬春季节牲畜饲草贮备不足。该文在对区域内牧草缺乏和生态问题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高产牧草品种保护和恢复天... 川西横断山区气候寒旱,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绝大多数草本植物返青晚、生长慢,人工草地资源匮乏,冬春季节牲畜饲草贮备不足。该文在对区域内牧草缺乏和生态问题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高产牧草品种保护和恢复天然草地的新模式来缓解和释放天然草地载畜压力,对川西横断山区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和提高该地区草牧业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生态恢复 横断山区 草地退化 畜牧业
下载PDF
北京山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张本昀 喻铮铮 +2 位作者 刘良云 张震宇 孙婷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是区域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北京市1979年7月14日和2005年7月25日的LandsatMSS和TM影像,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这2个时期的植被...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是区域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北京市1979年7月14日和2005年7月25日的LandsatMSS和TM影像,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这2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北京山区1979—2005年间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山区的植被覆盖度由1979年的70.05%下降为2005年的66.14%;植被退化的总面积为3672.90km2;植被覆盖度在80%~100%的退化面积最大,为617.45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NDVI 植被退化 北京山区
下载PDF
东川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物种组成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46
8
作者 沈有信 刘文耀 张彦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54-1460,共7页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aena glauca)恢复方式下 ,大量当地物种 ,尤其是一些阳性物种从地表植被中消失或生长受到抑制 ,生物多样性降低。参照稀灌草丛设计的马桑 ( Coriaria sinica)恢复方式对原有草坡地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影响不大。各种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表明 ,合欢恢复方式 ( L.glauca)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 ,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喜光耐旱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 ;马桑 ( C.sinica)恢复降低了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种类 ,但主成分的性质未发生改变。一些当地物种仍存在于受影响后的地表植被和种子库中 ,使改变后的系统与当地草坡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这种相似性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在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表现不一致 ,显现出随干扰与植被恢复变化的非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山地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恢复方式 当地物种 东川
下载PDF
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庭园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安韶山 李壁成 黄懿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3-157,共5页
退耕还林还草后如何实现农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这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宁夏南部退化山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试区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4种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分析了各种生态... 退耕还林还草后如何实现农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这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宁夏南部退化山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试区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4种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分析了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其推广前景,为半干旱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宁南 退化 半干旱 效益分析 退耕还林还草 山区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
下载PDF
太行山退化山地火炬树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樊巍 高喜荣 +3 位作者 赵东 赵辉 万猛 秦光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9-302,共4页
采取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退化山地不同林龄的火炬树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火炬树群落呈单优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数值由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依次递减;随火炬树群落林龄增加,多样性指... 采取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退化山地不同林龄的火炬树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火炬树群落呈单优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数值由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依次递减;随火炬树群落林龄增加,多样性指数下降,各样地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2)随火炬树群落林龄增长,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水分含量增加,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土壤渗透性、保水功能等能力得到提高;有机质、全氮及速效钾等养分指标含量逐渐增加,pH值下降,这些理化指标均呈线性变化.随火炬树林龄增长,土壤肥力有所提高,对研究区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退化山地 火炬树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特性
下载PDF
南涧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恢复群落土壤种子库储量及其分布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全发 刘文耀 +1 位作者 沈有信 刘伦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31,共6页
该文调查了南涧干热退化山地5种人工恢复群落恢复过程中及当地次生植被的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分布格局、组成及其优势成分.研究表明: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变化在2060~21300粒m2之间,物种数为22~32种,各恢复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和物... 该文调查了南涧干热退化山地5种人工恢复群落恢复过程中及当地次生植被的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分布格局、组成及其优势成分.研究表明: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变化在2060~21300粒m2之间,物种数为22~32种,各恢复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和物种数均比当地次生的坡柳、黄茅草灌草坡有增加.在0~10cm土层内,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呈上层(0~2cm)>中层(2~5cm)>下层(5~10cm),层间储量差异明显.从物种和生活型组成来看,各群落草本都占优势,少数植物如菊科的紫茎泽兰、胜红蓟、烟管头草、戟叶火绒草等在土壤种子库中储量丰富,但作为地上草本层的优势物种之一的黄茅草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储量却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山地 干热河谷 土壤种子库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南涧干热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植物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全发 刘文耀 +2 位作者 沈有信 刘伦辉 徐海清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7-564,共8页
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南涧县城后山干热退化山地上营造的五种不同人工植物群落与未经改造次生植被的物种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对各个群落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和保护,各人工群落植物种数... 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南涧县城后山干热退化山地上营造的五种不同人工植物群落与未经改造次生植被的物种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对各个群落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和保护,各人工群落植物种数及耐荫种数均有增加,分别在54~29和7~4间,高于坡柳、黄茅草灌草坡(26种和2种).恢复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增加,其中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0.15~1.45间;除桉树群落外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0.91~0.76间,均明显大于坡柳、黄茅草灌草丛(0.44);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0.39~1.49间,除桉树群落和新银合欢群落外也均有增加.恢复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然而,一些引进植物如山毛豆(Tephrosia caudida)在本地区早期阶段生长迅速并能够快速郁闭,为乡土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但因自我更新能力差,已出现衰退现象,因此,应该加强人工群落保护和后续抚育管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山地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云南南涧干热退化山地植被恢复重建及其效益初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文耀 盛才余 刘伦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从1989~1997年,通过对云南南涧干热河谷退化山地生物生态工程治理试验示范研究,筛选出以台湾相思、马占相思、大叶桉、马鹿花、山毛豆、香根草、大翼豆等为主的20余种适应干热生境和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草植物;并... 从1989~1997年,通过对云南南涧干热河谷退化山地生物生态工程治理试验示范研究,筛选出以台湾相思、马占相思、大叶桉、马鹿花、山毛豆、香根草、大翼豆等为主的20余种适应干热生境和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草植物;并根据不同立地条件营建了多种由这些筛选的物种组合的植物群落,采用内倾式水平带状整地与调控水系统建设相结合的生物治理措施,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5%增加到65%,项目投产比为1:2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南涧 退化山地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南涧干热河谷退化山地植被恢复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文耀 盛才余 +1 位作者 刘伦辉 李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3,共5页
通过试验筛选出20余种适应干热生境和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草植物,其中属澳大利亚区系类型的桉树类和相思类生长最好.在造林技术上采用内倾式水平带状整地与调控水系统建设相结合的方法,并在育苗、造林时间、造林后管理等方... 通过试验筛选出20余种适应干热生境和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草植物,其中属澳大利亚区系类型的桉树类和相思类生长最好.在造林技术上采用内倾式水平带状整地与调控水系统建设相结合的方法,并在育苗、造林时间、造林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使造林保存率提高到80%~90%,营建了多种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群落,治理区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5%增加到现在的65%,项目投产比达1∶2以上,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退化山地 植被恢复重建 造林技术
下载PDF
西部山区道路毁损土地的退化及其农业环境效应——毁损土地的物理性退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佩 何毓蓉 +1 位作者 张保华 廖超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746-749,共4页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基础,但道路建设势必对沿线的土壤、植被、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本研究拟从道路工程毁损土地的退化特征,探讨其土地退化机制与环境效应,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为道路工程...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基础,但道路建设势必对沿线的土壤、植被、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本研究拟从道路工程毁损土地的退化特征,探讨其土地退化机制与环境效应,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为道路工程毁损土地的物理性退化研究结果。以川藏公路为例,沿线选点3处,并设置对照,从土壤剖面,土壤物理性上研究毁损土地退化特征。结果表明:道路毁损土地的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差、大孔隙较少、土壤结构破坏,土体紧实,质地粘重,土壤的通透性、保肥保水功能弱等问题,并初步提出了一些毁损土地退化修复利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土地退化 西部山区 保肥 土壤结构 大孔隙 土壤剖面 复利 效应 农业环境
下载PDF
岩溶化山地土地退化的等级划分与植被恢复初步研究——以湘西洛塔河流域坡耕地为例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游游 霍建光 刘德深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8-274,共7页
通过专题研究及抽样调查 ,对岩溶化山地的资源环境及景观特征、土地退化原因和程度的划分、植被可恢复性及其土地持续利用等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岩溶化山地 土地退化 植被可恢复性 等级划分
下载PDF
沂蒙山区小流域坡耕地土壤颗粒结构与养分退化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单桂梅 张春平 +5 位作者 刘霞 吴迪 张光灿 姚孝友 杨韶洋 王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76-82,共7页
为探讨坡耕地土壤退化程度及其与坡度的关系,在沂蒙山区选择典型小流域,通过测定流域内不同坡度坡耕地、弃耕地与生态林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坡耕地土壤颗粒结构与养分退化特征。结果表明... 为探讨坡耕地土壤退化程度及其与坡度的关系,在沂蒙山区选择典型小流域,通过测定流域内不同坡度坡耕地、弃耕地与生态林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坡耕地土壤颗粒结构与养分退化特征。结果表明:1)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砂粒体积分数最高,黏粒体积分数最低,平均值分别为70.81%、0.75%;2)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有机质质量分数为生态林地>弃耕地>坡耕地;3)坡耕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随坡度增加而减小,其大小与土壤粉粒和黏粒体积分数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4)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与砂粒体积分数显著负相关,与粉粒和黏粒体积分数显著正相关,土壤氮、磷、钾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颗粒体积分数相关性不显著;5)研究区土壤具有粗骨性砂土的物理特性,坡耕地耕作或坡度加大会增强土壤粉粒和黏粒的流失,导致土壤颗粒分布的均匀性及其分维数下降,水肥保蓄性能和养分质量分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坡耕地 分形维数 理化性质 沂蒙山区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贵州山区不同地貌区生境退化程度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郜红娟 蔡广鹏 +1 位作者 张朝琼 罗绪强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90-94,106,共6页
基于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对贵州省麻江县低山丘陵、岩溶槽谷和中山峡谷3种地貌类型区的生境退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地貌类型区的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均为耕地和林地,而草地、城镇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和水... 基于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对贵州省麻江县低山丘陵、岩溶槽谷和中山峡谷3种地貌类型区的生境退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地貌类型区的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均为耕地和林地,而草地、城镇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和水域相对较小。平均生境退化程度为低山丘陵>岩溶槽谷>中山峡谷。低山丘陵生境退化程度高值和低值分别分布于中东部河谷和西部山区。岩溶槽谷生境退化程度高值和低值分别分布于中部、南部槽谷底部和槽谷两侧。中山峡谷生境退化程度高值和低值分别分布于中北部峡谷底部和峡谷两侧高山。随坡度增加,3种地貌区的平均生境退化程度降低。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平均生境退化程度在各坡度带变化趋势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退化 不同地貌 InVEST模型 山区 贵州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过程中的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祖拥 刘方 +3 位作者 王世杰 刘元生 卜通达 朱健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9-648,共10页
为构建喀斯特山区土壤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过程中的小生境土壤进行调查,选用土面和石沟2种代表性小生境的土壤作为评价单元,用典范对应分析从29个指标中选出16个,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为构建喀斯特山区土壤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过程中的小生境土壤进行调查,选用土面和石沟2种代表性小生境的土壤作为评价单元,用典范对应分析从29个指标中选出16个,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喀斯特森林植被退化过程中,用土面和石沟2种小生境面积加权计算土壤质量综合分值,能更准确地反映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阶段性变化,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之间土壤活性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锰、有效硫和脲酶活性出现显著降低,有效铁、蔗糖酶活性和粘粒含量出现显著增加。第Ⅰ阶段内(原生林-次生林)各土壤指标在样地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第Ⅱ阶段(灌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脲酶活性和有效锰含量相对第Ⅰ阶段平均分别下降了33.73%、22.41%、57.66%、37.72%、44.59%、46.57%和12.52%;蔗糖酶活性及土壤粘粒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81.38%和47.69%;第Ⅲ阶段(灌草丛)土壤速效磷、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效锰含量相对第Ⅱ阶段平均分别下降了42.82%、44.42%、28.45%和20.55%,土壤有效铁、粘粒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56.40%、57.49%,该阶段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已处于缺乏的水平,土壤质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植被退化 小生境 土壤质量退化 典范对应分析 因子分析 评价
下载PDF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的植被退化及其恢复途径——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金国 魏兴琥 李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将石漠化土地划分为4个等级。在分析...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将石漠化土地划分为4个等级。在分析石漠化土地现状特征、植被退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植被退化 恢复途径 粤北岩溶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