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Salivary Gand of 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by the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Approach 被引量:1
1
作者 XIANG Fei-yu ZHOU Yong-zhi ZHOU Jin-l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528-1544,共17页
For the purpose of screen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from the salivary gland of 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two salivary gland-subtracted cDNA libraries of partially fed female ticks and f... For the purpose of screen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from the salivary gland of 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two salivary gland-subtracted cDNA libraries of partially fed female ticks and fed male ticks were constructed using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A total of 247 female expression sequence tags (ESTs) and 168 male ES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wo SSH cDNA libraries. It is predicted that 25 female ESTs and 44 female ESTs contain the 5" and 3" ends, respectively, and that 53 male ESTs and 74 male ESTs contain the 5" and 3" ends, respectively. To identify the subtraction rate of the two SSH cDNA libraries, the RT-PCR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24 female ESTs and 21 male ESTs selected randomly but not repeated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3 upregulated or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partially fed salivary gland of the female R. haemaphysaloides and that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rate was 54%. In addition, they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9 upregulated or different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fed salivary gland of the male R. haemaphysaloides and that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rate was 43%. Putative translations of 141 (57%) female ESTs and 125 (74%) male ESTs had similarity to GenBank sequences, and 32 (23%) female ESTs and 29 (23%) male ESTs exhibited similarity to tick proteins, which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proteins in the libraries we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feeding blood physiology of the ti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salivary gland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cDNA library expression sequence tag (EST)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two Skeletonema costatum-like diatoms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宝玉 陈国福 +1 位作者 王广策 陆斗定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10-314,共5页
A harmful algae bloom (HAB) is a dense aggregation of algae in a marine or aquatic environment that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forecast the occurrence of HAB, development of a rapid and preci... A harmful algae bloom (HAB) is a dense aggregation of algae in a marine or aquatic environment that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forecast the occurrence of HAB, development of a rapid and precise detection method is urgently required. In this study, two Skeletonema costatum-like diatoms (SK-1 and SK-2), were identified morphologically under a light microscope, and detected using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Strain SK-1 was isolated from a frequently HAB affected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train SK-2 from an aquatic farm in Qingdao, China. Fluorescent DNA probes were designed that were complementary to the ITS sequence (including 5.8S rDNA) of strain SK-1. After hybridization, strong green fluorescence was observed in cells of strain SK-1 under an 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e; however, no such fluorescence was observed with strain SK-2, which indicates that probes hybridized only the DNA of the target strain, SK-1, in species-specific manner, and that the two strains do not belong to a same species. This finding was confirmed by ITS sequence analysis. The FISH technique used in this study was sensitive, simple, and rapid, and is a promising tool for detecting target HAB speci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ITS sequence Skeletonema costatum harmful algal bloom
下载PDF
Detection of mutation in embB gen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rom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by means of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XUE QIONG WU YANG LU +5 位作者 JIAN QIN LIANG JUN XIAN ZHANG GUANG YU ZHANG CUI HUAN LU HONG MIN LI BEI CHUAN DING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bB mut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thambutol (EMB) resistance of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RDB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bB mut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thambutol (EMB) resistance of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RDBH) 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value with application of PCR-RDBH technique to detect EMB resist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otypes of the 258 bp fragments of embB genes from 196 clinical isolates of M. tuberculosis were analysed with RDBH and DNA sequencing.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60 out of 91 phenotypically EMB-resistant isolates (65.9%) showed 5 types of missense mutations at codon 306 of embB gene, resulting in the replacement of the Met residue of the wild type strain with Val, Ile or Leu residues. In these mutations, the GTP mutation (38/91, 41.8% ) and the ATA mutation (16/91, 17.6% ) were the most encountered genotypes. The embB mutation at codon 306 could also be found in 69 isolates of phenotypically EMB-sensitive but resistant to other anti-tuberculous drugs, but no such gene mutation could be found in 36 strains of drug-sensitive isolates. Meanwhile, the con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f DNA sequencing fcr one wide-type probe and 5 probes for specific mutations was 100%.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MB-resistance occurring in most M. tuberculosis is due to appearance of embB mutation at codon 306, and the PCR-RDBH assay was proved to be a rapid,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gene mutations, which might be a good alternative for the drug-resistance scre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 resistance Ethambuto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DNA sequenc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下载PDF
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分析和候选基因鉴定
4
作者 许娜 唐颖 +2 位作者 徐正进 孙健 徐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7-1429,共13页
[目的]籼粳亚种间杂交F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了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探究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机理,挖掘新的籼粳杂种不育调控基因,为促进籼粳杂种结实率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粳稻品种Sasanishiki和籼稻品种Habataki杂交后,采用... [目的]籼粳亚种间杂交F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了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探究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机理,挖掘新的籼粳杂种不育调控基因,为促进籼粳杂种结实率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粳稻品种Sasanishiki和籼稻品种Habataki杂交后,采用单粒传法自交10代,获得包含95个株系的稳定遗传重组自交系(RIL),基于Illumina平台,对双亲和RIL进行高通量测序,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RIL中Habataki血缘的分布与比例,进而鉴定偏分离区域作为潜在的籼粳杂种不育位点。同时,剖析“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中典型籼粳稻基因组变异数据,对群体水平进一步验证并趋近目标育性基因区域。最终通过序列比对锁定籼粳杂种不育候选基因。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定点基因敲除,对目标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结果]Habataki和Sasanishiki的杂交F1在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上体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其结实率显著降低,I2-KI镜检发现F1花粉育性显著降低。RIL的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在第1、3、5、6、7和12染色体上检测到明显的偏分离,即该区域的基因型趋向于籼稻Habataki。通过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已知育性基因Sc、S5和HSA1为第3、6和12染色体上偏分离区域的目标基因。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abataki中Sc-Haba-3的多拷贝,成功改善了其与Sasanishiki杂交F1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说明该基因可独立行使功能。同时,在第1染色体的偏分离区域发现Habataki和Sasanishiki之间存在复杂的结构性变异,Sasanishiki基因组中一段24.7 kb包含4个预测基因的片段在Habataki中被一段64.8 kb包含10个预测基因的片段取代,此结构性变异可能参与籼粳杂种育性的调控。[结论]检测到多个籼粳杂种不育相关位点,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abataki中Sc的多拷贝成功改善其杂种F1育性,确定其为水稻亚种间育性改良的目标基因。同时锁定了第1染色体Sd区域的目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种不育 高通量测序 基因编辑 Sd候选基因
下载PDF
考虑架构灵活重构的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装置应急管控与故障恢复策略
5
作者 王鑫 郭祺 +2 位作者 涂春鸣 侯玉超 肖凡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52-4065,共14页
基于牵引变压器与两相交流输入至单相交流输出(两相-单相)变换单元的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HATPSS)凭借其设备利用率高、改造成本低等优势而受到关注。然而,两相-单相变换单元作为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其任意端口故障会导致系统出现负序... 基于牵引变压器与两相交流输入至单相交流输出(两相-单相)变换单元的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HATPSS)凭借其设备利用率高、改造成本低等优势而受到关注。然而,两相-单相变换单元作为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其任意端口故障会导致系统出现负序电流与功率缺失等问题,严重者将引发整个贯通系统失稳。此外,受HATPSS供电架构特殊性及其控制目标多样性的影响,传统牵引系统冗余备用方案与应急管控技术适用性差等问题突出。鉴于此,该文针对两相-单相变换单元的输入/输出端故障工况,综合考虑牵引站中既有设备应急管控潜能与两相-单相变换单元控制自由度的特点,分别提出面向HATPSS的应急管控与故障恢复策略。仅通过牵引变压器、联络开关、两相-单相变换单元等系统既有装置间的协同配合,实现在不同故障工况下HATPSS额定功率运行与负序电流抑制。最后,仿真与实验验证了在不同工况下该文所提应急管控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 端口故障 应急管控 故障恢复 负序
下载PDF
基于潮流转移装置的混合储能接入牵引供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军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采用单相工频交流制式的电气化铁路具有无污染、运输效率高的优点,但在现有的牵引供电系统中,负序和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集成混合储能系统的潮流转移拓扑。文章分析了集成混合储能的潮流转移装置的拓... 采用单相工频交流制式的电气化铁路具有无污染、运输效率高的优点,但在现有的牵引供电系统中,负序和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集成混合储能系统的潮流转移拓扑。文章分析了集成混合储能的潮流转移装置的拓扑结构,研究了削峰、填谷、再生制动和同相运行模式及其能量管理策略;为减少系统损耗,进一步提高系统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和削峰填谷的控制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协调控制策略,并采用无源控制的非线性电流控制器提升变流器控制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牵引供电系统的再生制动能量,提高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灵活性,并且解决了牵引供电系统中的负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负序 再生制动能量 混合储能系统 协调控制 仿真
下载PDF
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董淑慧 杨勇 +3 位作者 刘爱东 熊光宜 徐瑾 王瑞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天津市天津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诊断的2例原发于骨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例,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代测序(NGS)及荧...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天津市天津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诊断的2例原发于骨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例,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代测序(NGS)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例1,女性,46岁,发生于右股骨近端及骨盆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例2,男性,54岁,发生于左胫骨中段单发溶骨性病变。免疫表型瘤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CD31,ERG,FLi-1,例1灶状表达EMA,例2部分表达SATB2,2例均表达TFE3;CKpan及CAMTA1均阴性;高通量测序法(NGS)检测发现例1伴有YAP1:exon1-TFE3:exon4基因融合;例2行TFE3的FISH检测可见基因断裂信号。结论发生于骨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血管源性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以上皮样细胞形态为主,常可见胞质内空泡或有血管腔形成,表达血管内皮标记物,本文2例均伴有TFE3的基因改变。形态学结合影像学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必要时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骨原发 免疫组化 二代测序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补偿不平衡负载的HC-SVG相间电压平衡控制与直流电压取值分析
8
作者 杜少通 何金泽 +2 位作者 原亚雷 朱军 李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44,共12页
针对由中点钳位型(neutral-point clamped,NPC)功率单元和H桥级联型(cascade H-bridge,CHB)功率单元构成的混合级联型静止无功发生器(hybrid cascade static var generator,HC-SVG)在补偿不平衡负载时产生的CHB功率单元相间电压失衡问题... 针对由中点钳位型(neutral-point clamped,NPC)功率单元和H桥级联型(cascade H-bridge,CHB)功率单元构成的混合级联型静止无功发生器(hybrid cascade static var generator,HC-SVG)在补偿不平衡负载时产生的CHB功率单元相间电压失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前馈的CHB功率单元相间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并对零序电压注入后HC-SVG直流侧电压取值进行分析。首先,分析CHB功率单元承担基波电压分量与HC-SVG输出基波电压的关系。推导HC-SVG补偿不平衡负载时CHB功率单元相间电压平衡所需的零序电压,建立零序电压前馈控制。其次,基于零序电压与补偿电流的解析关系,讨论补偿电流不平衡度与HC-SVG直流侧电压取值之间的约束关系。以6 kV/3 Mvar装置为算例,进行直流侧电压的取值分析。并与星接CHB-SVG进行对比,揭示补偿不平衡负载时HC-SVG所需直流电压低的特点。仿真验证了相间电压平衡控制与直流电压取值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 静止无功发生器 不平衡负载 零序电压 直流侧电压取值
下载PDF
884例性染色体异常胎儿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9
作者 杨微微 姚立英 +4 位作者 任晨春 王文靖 张海霞 李雯 李博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对884例无创产前筛查(NIPS)提示性染色体异常的羊水样本进行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检测,探讨不同方法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孕早期NIPS提... 目的 对884例无创产前筛查(NIPS)提示性染色体异常的羊水样本进行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检测,探讨不同方法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孕早期NIPS提示胎儿为性染色体异常的孕妇884例,于孕中期采集羊水样本,进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对结果不一致或培养失败的样本进一步行CNV-seq检测。结果 884例孕妇中,有341例(38.6%)检出异常核型,11例(1.2%)羊水细胞培养失败。NIPS性染色体阳性预测值为39.2%(341/873)。341例核型分析异常样本中,最常见的核型异常类型是47,XXY(108例),其次为47,XXX(80例)、47,XYY(68例)、45,X(18例),共检出51例嵌合体。884例孕妇中,有862例FISH检测结果与核型分析或CNV-seq结果一致,FISH的阳性预测值为97.5%;24例与核型分析结果不一致,进一步行CNV-seq检测,有22例CNV-seq结果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并能相互补充分析;2例不一致样本中,1例核型分析结果为46,~+mar,FISH和CNV-seq结果均为45,X;1例核型分析结果为嵌合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缺失,FISH和CNV-seq结果均为嵌合体,结构未见异常。结论 NIPS提示性染色体异常时,建议首选FISH和核型分析联合检测,可快速、准确地诊断染色体异常。对于疑似染色体特殊结构异常,建议进行FISH、核型分析和CNV-seq联合检测,可明确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筛查 染色体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拷贝数变异测序 性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考虑协作度的双人异步并行拆卸序列规划
10
作者 贾宝惠 任帅 卢翔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9-363,369,共6页
为降低飞机运营中维修成本,减少拆卸时间,使双人拆卸更加灵活、高效,提出协作度概念,建立了考虑协作度的双人异步并行拆卸序列规划模型。使操作者在优先约束下产生的闲置时间加入另一操作者进行协作。设计适用的算子编码、解码方案以及... 为降低飞机运营中维修成本,减少拆卸时间,使双人拆卸更加灵活、高效,提出协作度概念,建立了考虑协作度的双人异步并行拆卸序列规划模型。使操作者在优先约束下产生的闲置时间加入另一操作者进行协作。设计适用的算子编码、解码方案以及进化规则,提出了适用于模型求解的遗传-粒子群算法;最后以起落架拆卸为例,在MATLAB软件上进行算例验证,与文献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考虑协作度的双人异步并行拆卸序列耗时更短,本文建立的模型可有效减少民航业大量的维修工作在拆卸中所耗时间,降低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人协作 拆卸序列规划 混合算法 协作度 飞机起落架
下载PDF
基于排序蒸馏的序列化推荐算法
11
作者 杨兴耀 张君 +3 位作者 于炯 李梓杨 许凤 梁灏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75-2483,共9页
为解决当前基于知识蒸馏的推荐算法排名有效性和效率低,以及现有知识蒸馏模型更强调的是静态和单一知识迁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排序蒸馏的序列化推荐算法。训练一个性能优越、规模大的教师模型,训练一个符合移动终端设备的小模型即学... 为解决当前基于知识蒸馏的推荐算法排名有效性和效率低,以及现有知识蒸馏模型更强调的是静态和单一知识迁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排序蒸馏的序列化推荐算法。训练一个性能优越、规模大的教师模型,训练一个符合移动终端设备的小模型即学生模型,使学生模型在教师模型的指导下学习排序。学生模型实现了与教师模型相似的排名性能,且学生模型规模较小提高了在线推荐效率。通过在数据集MovieLens和Gowalla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增强了学生模型的学习效果,缓解了学生模型学习不充分导致排名不佳的问题。模型可以自然地运用于序列化推荐的模型中,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序蒸馏 迁移学习 模型压缩 卷积神经网络 序列化推荐 合并蒸馏 混合加权
下载PDF
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化工园区雷击储罐风险评估
12
作者 杨震 梁峻铭 +1 位作者 郭梨 董晓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182,共9页
沿海化工园区的雷击事故时有发生,对园区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评估化工园区雷击储罐引发的Natech事故,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因果逻辑(HCL)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事件序列图(ESD)和故障树分析法(FTA),定性分析雷击储罐导致Natech事... 沿海化工园区的雷击事故时有发生,对园区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评估化工园区雷击储罐引发的Natech事故,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因果逻辑(HCL)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事件序列图(ESD)和故障树分析法(FTA),定性分析雷击储罐导致Natech事故的演化路径,为阻断事故传递过程提供可视化基础;其次,采用贝叶斯网络(BN)定量解算人因失误概率,评估雷击储罐事故的混合因果关系;最后,采用混合因果逻辑方法,实现可视化解构雷击储罐Natech事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决策失误是人因失误模型的首要风险源;组织氛围、心理状态、工作环境不佳及监管不力是导致人因失误频繁的主要因素;防雷设施有效性缺失是雷击储罐事故链的诱因;降低风险场景的严重性需要重点加强对全液面火灾和池火灾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因果逻辑(HCL) 化工园区 雷击储罐 风险评估 贝叶斯网络(BN) 事件序列图(ESD)
下载PDF
考虑驱动电压与开关时序协同调控的Si/SiC混合器件开关策略
13
作者 肖标 涂春鸣 +3 位作者 郭祺 肖凡 龙柳 刘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04-4914,I0025,共12页
硅基(Si)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和碳化硅基(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并联组成的Si/SiC混合器件,已被证实具有SiC MOSFET的高... 硅基(Si)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和碳化硅基(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并联组成的Si/SiC混合器件,已被证实具有SiC MOSFET的高开关频率、低开关损耗特性和Si IGBT的大载流能力、低成本的优势。然而,目前Si/SiC混合器件性能提升的研究并未兼顾效率和可靠性,且存在调控手段单一的劣势。基于此,该文详细分析不同负载电流下驱动电压、开关时序等调控参数对Si/SiC混合器件损耗和电应力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驱动电压与开关时序协同调控的Si/SiC混合器件开关策略。所提开关策略通过不同电流区间采用驱动电压与开关时序相配合的方式,在保障Si/SiC混合器件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其运行效率。该文搭建双脉冲测试实验平台与稳态参数测量实验平台对所提开关策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开关策略,Si/SiC混合器件采用本文所提开关策略在开通损耗、关断损耗以及导通损耗方面分别减少13%、21%和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基(SiC) Si/SiC混合器件 驱动电压 开关时序 开关策略
下载PDF
Detection of Exogenous Gene Copies in Transgenic Soybean by Taqman Quantitative PCR Technique 被引量:1
14
作者 仇有文 张明辉 +5 位作者 高学军 曲波 敖金霞 袁肖寒 刘营 霍楠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4期497-499,553,共4页
[Objective] Taqman Quantitative PCR technique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copies of exogenous nos terminator in transgenic hybrid soybean.[Method] With soybean Lectin as the 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and gene complex DN... [Objective] Taqman Quantitative PCR technique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copies of exogenous nos terminator in transgenic hybrid soybean.[Method] With soybean Lectin as the 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and gene complex DNA in non-GMO soybeans as the endogenous reference standard,the method of gradient dilution was used for separately calculate Ct value of 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 and plasmid DNA and correlation standard curve equation of logarithm of copies,and then to calculate the copies of samples through substituting thus-obtained Ct into the standard curve equation.[Result] The standard curve equation of 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 is y=-3.422x+35.201,R2=0.998;and the standard curve equation of exogenous gene is y=-3.348x+34.890,R2=0.999.Nos terminator and its lower boundary sequences in transgenic soybean is of single copy.[Conclusion] The study ha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ing exogenous gene copies in transgenic soyb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PCR Transgenic hybrid soybean Copies LECTIN Boundary sequence of nos terminator gene
下载PDF
赖草基因组重复序列组成及染色体分布特性
15
作者 陈洁 李媛 +2 位作者 杨莹 刘博 窦全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3-1282,共10页
【目的】赖草属植物是麦类作物遗传改良和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但作为异源多倍体植物,其基因组来源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比较赖草、大赖草及新麦草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分布,探索赖草属物种基因组来源以及种间基因组多样性的形成特性。【方... 【目的】赖草属植物是麦类作物遗传改良和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但作为异源多倍体植物,其基因组来源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比较赖草、大赖草及新麦草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分布,探索赖草属物种基因组来源以及种间基因组多样性的形成特性。【方法】通过构建赖草属物种赖草的Cot-1 DNA文库获得大量重复序列,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重复序列对赖草以及近缘物种大赖草和祖先供体物种新麦草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涂染。【结果】(1)根据序列及基因组分布特性,赖草Cot-1 DNA可归为串联重复序列、散布重复序列、散布加串联混合重复序列以及未能鉴定类型,4种类型占比分别为32.4%、45.7%、12.4%和9.5%。(2)串联重复序列TaiI-family、Lt1-6、pTa-535和pSc250在不同物种及同一物种不同材料间信号数量存在较大变异,分别为7~20,1~14,17~26,0~24个。(3)10个反转座子序列在所有物种染色体的分布呈现3种方式:在所有染色体上杂交信号集中分布在着丝粒、近着丝粒及间质区;在所有染色体的所有区域都有分布;在大部分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与第1种相同,但是部分染色体端部也有分布。2个LTR/Copia序列仅在赖草染色体上有分布,其他序列在不同物种以及不同材料间均有分布,但在信号强度以及部分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存在多态性。【结论】赖草属物种中的一些重复序列具有快速进化的特性,支持赖草属物种多倍化过程,并存在散在重复序列向整个核基因组的快速同质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草属 重复序列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多倍化
下载PDF
新麦草基因组重复序列组成及在赖草属物种染色体上的分布
16
作者 杨莹 李媛 +2 位作者 陈洁 刘博 窦全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4-640,共7页
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被认为是赖草属植物的一个重要祖先物种。对新麦草中高度重复序列Cot-1 DNA文库克隆测序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新麦草Cot-1 DNA文库中的序列可以分为6种类型:反转座子、转座子、卫星DNA、抗病相关LZ-NBS-LRR... 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被认为是赖草属植物的一个重要祖先物种。对新麦草中高度重复序列Cot-1 DNA文库克隆测序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新麦草Cot-1 DNA文库中的序列可以分为6种类型:反转座子、转座子、卫星DNA、抗病相关LZ-NBS-LRR、未能鉴定类型、反转座子LTR和LTR/Copia类型序列组合型,占比分别为49.5%、1.0%、28.7%、5.9%、13.9%和1.0%。进一步利用2种卫星DNA序列和5个反转座子序列为探针,对新麦草、赖草(Leymus secalinus)和2个大赖草(L. racemosus)材料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卫星DNA序列TaiI-family和pSc250-family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端部,TaiI-family杂交信号数量分别为20、16、7和18,而卫星DNA序列pSc250-family在新麦草、赖草中的杂交信号数量分别为17和24,在2个大赖草材料均没有信号检出。反转座子序列在3个物种染色体上基本呈散布分布方式,而且在赖草属物种染色体分布呈现同质化倾向,其中克隆序列pPj-44和pPj-28在新麦草和赖草属物种间信号分布差异显著,分别提示在异源多倍化过程中存在序列扩张和收缩,克隆序列pPj-77仅在1个大赖草材料10个染色体杂交信号强度区别于其余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新麦草重复序列在赖草多倍体形成过程发生了快速进化并可能存在同质化扩散,同时赖草属不同物种基因组间重复序列组成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 赖草 重复序列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多倍化
下载PDF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故障距离保护整定研究
17
作者 伍美娟 陈阳 +2 位作者 梁振锋 王晓卫 宋国兵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处于不同位置时,架空线侧和电缆侧的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波形特征,发现电缆侧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含有较大幅值的非整次谐波,故架空线侧保护采用从母线起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作为整定阻抗,而电缆侧保护采用整条线路正序阻抗的70%作为整定阻抗。利用PSCAD建立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模型并进行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Ⅰ段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距离保护 零序电流补偿系数 整定阻抗 灵敏性 可靠性
下载PDF
多结构特征零件车铣复合加工工步排序优化
18
作者 王旭 翁直威 张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5,共7页
针对零件在车铣复合加工过程中不同工步间多次B轴转位、工作台转位、换刀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混合遗传算法(HGA)进行工步排序优化。首先,以多结构特征零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加工工艺和工步排序原则的基础上... 针对零件在车铣复合加工过程中不同工步间多次B轴转位、工作台转位、换刀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混合遗传算法(HGA)进行工步排序优化。首先,以多结构特征零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加工工艺和工步排序原则的基础上,借助多色集合理论建立了工步排序问题的约束模型;其次,以最短辅助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工步排序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鲁棒性分析;然后,设计了遗传算法合理的编码、交叉和变异的方法,并在算法中引入了模拟退火机制;最后,将HGA应用于实例中,并与其他两种遗传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HGA在解决工步排序问题方面具有优越性,经过优化有效地降低了零件的辅助加工时间,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铣复合加工 多色集合理论 混合遗传算法 工步排序 辅助加工时间
下载PDF
医学CT序列图像的混合去噪算法
19
作者 陈锦林 原培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473,共10页
医学CT(computer tomography)序列图像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掺杂噪声,去噪能够有效地提高图像的质量.常见的去噪算法都是针对单张图像进行,考虑到CT序列图像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邻图像结构相似性的混合去噪算法.该算法... 医学CT(computer tomography)序列图像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掺杂噪声,去噪能够有效地提高图像的质量.常见的去噪算法都是针对单张图像进行,考虑到CT序列图像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邻图像结构相似性的混合去噪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序列图像的最大和最小灰度值,根据灰度值绘制直方图,设定相关阈值参数,根据筛选之后的直方图计算窗宽窗位,然后进行调窗处理.之后计算目标图像与其前后相邻图像之间的结构相似性,最后根据结构相似性对3张图片混合使用BM3D和高斯滤波2种去噪算法.通过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均方误差、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三方面都有所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CT序列图像 结构相似性 混合去噪算法 直方图 调窗处理
下载PDF
碳/玻混杂纤维铺层顺序对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鞠录岩 林浩瀚 +3 位作者 李伟 张钊源 张维琨 张耀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通过混杂纤维的协调匹配产生协同混杂效应,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在强度、刚度、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为了研究碳纤维与玻璃纤维铺层顺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5种不同铺层顺序的碳/玻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通过混杂纤维的协调匹配产生协同混杂效应,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在强度、刚度、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为了研究碳纤维与玻璃纤维铺层顺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5种不同铺层顺序的碳/玻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合显微组织与拉伸断口分析了纤维铺层顺序对其强度、刚度、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铺层顺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铺层间隔越均匀其增强效果越好,碳纤维或玻璃纤维集中分布于试样中间时均不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碳纤维、玻璃纤维单层间隔时其抗拉强度比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提高了约60%,3层间隔时其强度略低于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铺层间隔越均匀其层间开裂越集中且断口处纤维单丝拔出长度越大;碳纤维加入后复合材料的刚度大幅度提升,其应力-应曲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铺层顺序对复合材料刚度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铺层顺序 碳/玻纤维 混杂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