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间用调Q偏振耦合输出棱镜谐振腔特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秀华
毕进子
+2 位作者
侯霞
孟俊清
陈卫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53-2555,共3页
为了优化棱镜谐振腔在调Q状态下的运转特性,充分利用琼斯矩阵光学分析棱镜谐振腔的特性,在不同材料棱镜情况下,比较了可变输出耦合率、泡克耳斯盒的消光比以及输出耦合率的调节.得到泡克耳斯盒在四分之一波长电压下能够得到比半波长电...
为了优化棱镜谐振腔在调Q状态下的运转特性,充分利用琼斯矩阵光学分析棱镜谐振腔的特性,在不同材料棱镜情况下,比较了可变输出耦合率、泡克耳斯盒的消光比以及输出耦合率的调节.得到泡克耳斯盒在四分之一波长电压下能够得到比半波长电压更高的消光比,从而更适合在调Q工作状态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耦合
棱镜腔
消光比
琼斯矩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nP高Q值微碟谐振腔原理分析及应用
2
作者
蒋烽
周剑英
+2 位作者
杨建义
江晓清
王明华
《光学仪器》
2008年第6期27-31,共5页
对微谐振腔Q值相关机理进行模型分析,提出利用定向耦合原理对微谐振腔和总线波导之间的耦合分析。利用微碟谐振腔的高Q值理论对基于InP半导体材料的光开关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设计的微碟光开关自由频谱范围(FSR)为3.4nm,光开关消光比可...
对微谐振腔Q值相关机理进行模型分析,提出利用定向耦合原理对微谐振腔和总线波导之间的耦合分析。利用微碟谐振腔的高Q值理论对基于InP半导体材料的光开关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设计的微碟光开关自由频谱范围(FSR)为3.4nm,光开关消光比可达20dB左右。此外负耦合(negative gap)结构使微碟与总线波导耦合的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碟谐振腔
高Q值
负耦合
消光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耦合-耦合-吸收”机理的超宽带单模单偏振微结构光纤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畅
李积鹏
+4 位作者
杨宏达
杨慢
杨骐豪
侯蓝田
王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4,共10页
通过在高双折射微结构光纤包层构建缺陷并在其外侧空气孔镀金的方法,实现一种基于“耦合-耦合-吸收”滤波机理的新型单模单偏振微结构光纤(SMSP-MSF)。纤芯中需要滤除的偏振态模式能量通过“纤芯与缺陷芯耦合”和“缺陷芯与金缺陷耦合...
通过在高双折射微结构光纤包层构建缺陷并在其外侧空气孔镀金的方法,实现一种基于“耦合-耦合-吸收”滤波机理的新型单模单偏振微结构光纤(SMSP-MSF)。纤芯中需要滤除的偏振态模式能量通过“纤芯与缺陷芯耦合”和“缺陷芯与金缺陷耦合”两次耦合作用传递至镀金孔中,再利用金缺陷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对能量进行吸收,以实现宽带的单模单偏振传输。基于上述机理,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得到了两种宽带SMSP-MSF。所设计的正六边形晶格SMSPMSF的纤芯x偏振模式与缺陷芯模式、金层二阶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模式在多个波长分别谐振,实现380 nm的单模单偏振传输带宽。所设计的正方形晶格SMSP-MSF利用纤芯及缺陷芯相互垂直的排布方式,保证了纤芯与缺陷芯x偏振模式耦合,而y偏振模式不耦合,在1.55μm处实现了偏振消光比高达113 dB的高质量单模单偏振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结构光纤
单模单偏振
模式耦合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偏振消光比
原文传递
基于热非线性效应的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全光开关
被引量:
31
4
作者
刘毅
仝晓刚
+6 位作者
于晋龙
薛晨阳
王文睿
郭精忠
王菊
韩丙辰
杨恩泽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易于集成、高消光比是目前全光开关的研究目标。采用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的方案,双环半径均为10μm,理论分析认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可以有效改善光开关的消光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热非线性效应全光开关...
易于集成、高消光比是目前全光开关的研究目标。采用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的方案,双环半径均为10μm,理论分析认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可以有效改善光开关的消光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热非线性效应全光开关的基本特性。实验中,通过易耦合的离面耦合方法,利用面内单光注入技术,得到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同谐振波长处最大陷波深度为27dB,并通过调节注入光功率,实验得到基于热非线性效应的最大开关消光比为20.2dB,热非线性红移变化量为136.4pm/mW;采用面内双光注入技术,测得开关时间分别为2.84μs和3.04μs,并与面内单光注入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为高集成化、高性能光路由和光调制器提供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全光开关
串联双微环谐振腔
消光比
原文传递
一种窄带高消光比的可调谐聚合物微环谐振器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
11
5
作者
沙晓鹏
张鑫
+2 位作者
李志全
童凯
李惠光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42,共8页
基于耦合模理论、微环谐振理论和电光调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可由电光调谐并带有两段U型波导的微环谐振器,通过仿真结果讨论了输出光谱、U型波导长度和耦合系数等参数的变化关系。仿真结果证明,相比较于其他报道过的带有U型波导的微环谐振...
基于耦合模理论、微环谐振理论和电光调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可由电光调谐并带有两段U型波导的微环谐振器,通过仿真结果讨论了输出光谱、U型波导长度和耦合系数等参数的变化关系。仿真结果证明,相比较于其他报道过的带有U型波导的微环谐振器,本文所提出的微环谐振器在耦合系数取0.1时,实现了60dB以上的极高消光和极窄的带宽,同时自由光谱范围(FSR)可达到56nm。通过改变加载在微环和U型波导上的电压,可以分别实现波长和消光比的调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波导
微环谐振器
滤波效果
消光比
耦合系数
原文传递
题名
空间用调Q偏振耦合输出棱镜谐振腔特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秀华
毕进子
侯霞
孟俊清
陈卫标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53-2555,共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优化棱镜谐振腔在调Q状态下的运转特性,充分利用琼斯矩阵光学分析棱镜谐振腔的特性,在不同材料棱镜情况下,比较了可变输出耦合率、泡克耳斯盒的消光比以及输出耦合率的调节.得到泡克耳斯盒在四分之一波长电压下能够得到比半波长电压更高的消光比,从而更适合在调Q工作状态下工作.
关键词
偏振耦合
棱镜腔
消光比
琼斯矩阵
Keywords
Polarization
coupl
ing
Prism
resonator
extinction
ratio
Jones matrix
分类号
TN24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nP高Q值微碟谐振腔原理分析及应用
2
作者
蒋烽
周剑英
杨建义
江晓清
王明华
机构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出处
《光学仪器》
2008年第6期27-3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76028)
文摘
对微谐振腔Q值相关机理进行模型分析,提出利用定向耦合原理对微谐振腔和总线波导之间的耦合分析。利用微碟谐振腔的高Q值理论对基于InP半导体材料的光开关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设计的微碟光开关自由频谱范围(FSR)为3.4nm,光开关消光比可达20dB左右。此外负耦合(negative gap)结构使微碟与总线波导耦合的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微碟谐振腔
高Q值
负耦合
消光比
Keywords
microdisk
resonator
high Q
negative gap
coupl
ing
extinction
ratio
分类号
TN25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耦合-耦合-吸收”机理的超宽带单模单偏振微结构光纤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畅
李积鹏
杨宏达
杨慢
杨骐豪
侯蓝田
王伟
机构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河北省特种光纤与光纤传感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4,共10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F2021203002)
河北省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项目(KCJSZ2021028)
河北省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CXZZSS2022131)。
文摘
通过在高双折射微结构光纤包层构建缺陷并在其外侧空气孔镀金的方法,实现一种基于“耦合-耦合-吸收”滤波机理的新型单模单偏振微结构光纤(SMSP-MSF)。纤芯中需要滤除的偏振态模式能量通过“纤芯与缺陷芯耦合”和“缺陷芯与金缺陷耦合”两次耦合作用传递至镀金孔中,再利用金缺陷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对能量进行吸收,以实现宽带的单模单偏振传输。基于上述机理,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得到了两种宽带SMSP-MSF。所设计的正六边形晶格SMSPMSF的纤芯x偏振模式与缺陷芯模式、金层二阶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模式在多个波长分别谐振,实现380 nm的单模单偏振传输带宽。所设计的正方形晶格SMSP-MSF利用纤芯及缺陷芯相互垂直的排布方式,保证了纤芯与缺陷芯x偏振模式耦合,而y偏振模式不耦合,在1.55μm处实现了偏振消光比高达113 dB的高质量单模单偏振传输。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结构光纤
单模单偏振
模式耦合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偏振消光比
Keywords
fiber optics
microstructured fiber
singlemode singlepolarization
mode
coupl
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
ance
polarization
extinction
ratio
分类号
TN25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热非线性效应的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全光开关
被引量:
31
4
作者
刘毅
仝晓刚
于晋龙
薛晨阳
王文睿
郭精忠
王菊
韩丙辰
杨恩泽
机构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2010CB327603
2012CB315704)资助课题
文摘
易于集成、高消光比是目前全光开关的研究目标。采用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的方案,双环半径均为10μm,理论分析认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可以有效改善光开关的消光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热非线性效应全光开关的基本特性。实验中,通过易耦合的离面耦合方法,利用面内单光注入技术,得到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同谐振波长处最大陷波深度为27dB,并通过调节注入光功率,实验得到基于热非线性效应的最大开关消光比为20.2dB,热非线性红移变化量为136.4pm/mW;采用面内双光注入技术,测得开关时间分别为2.84μs和3.04μs,并与面内单光注入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为高集成化、高性能光路由和光调制器提供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全光开关
串联双微环谐振腔
消光比
Keywords
integrated optics all-optical switching
serially coupled double-ring resonator extinction ratio
分类号
TN629.1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TN814.6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窄带高消光比的可调谐聚合物微环谐振器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
11
5
作者
沙晓鹏
张鑫
李志全
童凯
李惠光
机构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4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2044)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F2012203204)资助项目
文摘
基于耦合模理论、微环谐振理论和电光调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可由电光调谐并带有两段U型波导的微环谐振器,通过仿真结果讨论了输出光谱、U型波导长度和耦合系数等参数的变化关系。仿真结果证明,相比较于其他报道过的带有U型波导的微环谐振器,本文所提出的微环谐振器在耦合系数取0.1时,实现了60dB以上的极高消光和极窄的带宽,同时自由光谱范围(FSR)可达到56nm。通过改变加载在微环和U型波导上的电压,可以分别实现波长和消光比的调谐。
关键词
U型波导
微环谐振器
滤波效果
消光比
耦合系数
Keywords
U-bend waveguide
microring
resonator
filter effect
extinction
ratio
coupl
ing coefficient
分类号
TN25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间用调Q偏振耦合输出棱镜谐振腔特性分析
马秀华
毕进子
侯霞
孟俊清
陈卫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InP高Q值微碟谐振腔原理分析及应用
蒋烽
周剑英
杨建义
江晓清
王明华
《光学仪器》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耦合-耦合-吸收”机理的超宽带单模单偏振微结构光纤
赵畅
李积鹏
杨宏达
杨慢
杨骐豪
侯蓝田
王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4
基于热非线性效应的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全光开关
刘毅
仝晓刚
于晋龙
薛晨阳
王文睿
郭精忠
王菊
韩丙辰
杨恩泽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1
原文传递
5
一种窄带高消光比的可调谐聚合物微环谐振器的仿真分析
沙晓鹏
张鑫
李志全
童凯
李惠光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