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protein during neural tube development in embryos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1
作者 Dong An Xiao-Wei Wei +3 位作者 He-Nan Zhang Dan Liu Wei Ma Zheng-Wei Yu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705-711,共7页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as a neuroregulatory cytokine receptor,generally show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ies.In this study,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LIFR on pathogenes...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as a neuroregulatory cytokine receptor,generally show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ies.In this study,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LIFR on pathogenesis of neural tube defects,we explored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LIFR at different stages of fetal development in normal and neural tube defect embryos.Spina bifida aperta was induced with all-trans retinoic acid on embryonic day 10 in rats,and the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LIFR was investigated in spina bifida aperta rats and healthy rats from embryonic day 11 to 17.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 assay were used to examin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LIFR in healthy control and neural tube defect embryos.Results of the animal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expression of LIFR protein and mRNA in the spinal cords of normal rat embryos increased with embryonic development.LIFR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the spinal cords of spina bifida aperta ra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rats from embryonic days 11 to 17.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LIFR in placenta and spinal cord in spina bifida aperta rat embryos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embryos at embryonic day 15.Results from human embryo specimens showed that LIFR mRNA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spinal cords of human fetuses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s at a gestational age of 24 to 33 weeks.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down-regulation of LIFR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s.Our study reveale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expression of LIFR during embryonic neurulation.Thus,LIFR might play a specific role in neural tube development.All animal and hum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were approved by the Medical Ethics Committee of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China(approval No.2016PS106K)on February 25,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niotic fluid DEVELOPMENT EMBRYOGENESIS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nerve regeneration neural tube defect PLACENTA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spina bifida aperta spinal CORD serum
下载PDF
超声内镜、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糖类抗原19-9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郑舒丹 杨柳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的100例高度疑似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的100例高度疑似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IC-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以术后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内镜、MIC-1、CA19-9分别及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A19-9、MIC-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MIC-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MIC-1、CA19-9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84.21%)均低于三者分别诊断(92.11%、90.79%、90.79%),特异度(91.67%)均高于三者分别诊断(79.17%、83.33%、75.00%)。三者联合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6.97%,阴性预测值为64.71%。结论在对胰腺肿瘤进行良恶性诊断时,采用超声内镜、MIC-1、CA19-9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9-9 胰腺癌
下载PDF
血清β-arrestin 2、HIF-1a及CA125联合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
3
作者 汪蕾 陈晨 +1 位作者 华喜梅 胡丰芬 《肝脏》 2024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a)及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选择宿迁市第一人... 目的探讨血清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a)及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选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1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1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β-arrestin2、HIF-1a、CA125水平、观察肝纤维化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以上指标水平,另通过ROC明确以上指标联合预测CHB处于S4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处于S4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上指标与肝硬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β-arrestin2、HIF-1a、CA125水平均有显著升高(t=21.376、21.548、71.752,P<0.05);肝纤维化S1、S2、S3、S4患者的血清β-arrestin2、HIF-1a、CA125水平逐渐升高(F=140.309、63.837、82.963,P<0.05);经ROC分析证实血清β-arrestin2、HIF-1a、CA125水平均可用于CHB处于S4的预测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4、0.926、0.956,且联合诊断能够获得更高的曲线下面积0.999,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arrestin2≥96.37 pg/mL(OR=2.011,95%CI:1.211~3.339)、HIF-1a≥74.345μg/L(OR=1.696,95%CI:1.026~2.804)、CA125≥173.27 U/mL(OR=2.117,95%CI:1.974~3.987)是CHB处于S4的危险因素;血清β-arrestin2、HIF-1a、CA125水平与CHB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458、0.651、0.531,均有P<0.05)。结论血清β-arrestin2、HIF-1a、CA125水平均能用于预测CHB肝纤维化,当以上指标水平越高肝纤维化程度越重,且联合应用时的敏感度更高,多个参数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结果的客观性以及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抑制蛋白2 缺氧诱导因子1A 糖类抗原125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者血清、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钰 李俊霞 +1 位作者 顾艳 李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正常早孕和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清、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因不明原因早期复发...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正常早孕和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清、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因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就诊的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清中MIF的浓度,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UERSA组血清MIF水平(10.98±3.02ng/ml)低于正常早孕组(17.53±5.34ng/ml),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2-△△CT值(0.022±0.001;0.97±0.58)均较正常早孕组(1.290±1.110;1.20±0.85)显著降低。经过相关分析,血清MIF水平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水平呈正相关(r=0.69,0.71)。结论:妊娠期母胎界面MIF表达降低,可能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复发性流产 绒毛 蜕膜 血清
下载PDF
血清SEPP、Nesfatin-1、TNF-α水平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史慧芳 赵晔 吴瑞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39-643,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硒蛋白P(SEPP)、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血清硒蛋白P(SEPP)、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产妇12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30 min血糖(30 min PG)、餐后1 h血糖(1 h 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胰岛素分泌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30 min胰岛素(30 min INS)、餐后1 h胰岛素(1 h 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对比两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_(30)/△G_(30))];比较两组血清SEPP、Nesfatin-1、TNF-α水平;分析血清SEPP、Nesfatin-1、TNF-α水平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BG、30 min PG、1 h PG、2 h 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NS、1 h INS、2 h IN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 INS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OMA-IR高于对照组,HOMA-β、△I_(30)/△G_(3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esfatin-1、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SEP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SEPP与HOMA-β、△I_(30)/△G_(30)呈正相(P<0.05),与HOMA-IR呈负相关(P<0.05);Nesfatin-1、TNF-α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OMA-β、△I_(30)/△G_(30)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TNF-α水平明显上升,SEPP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硒蛋白P 摄食抑制因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LIF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庞春蓉 刘蔚 傅晓冬 《西部医学》 2011年第5期832-834,共3页
目的测定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痫前期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0例子痫前期孕妇、4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LIF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LIF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P<... 目的测定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痫前期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0例子痫前期孕妇、4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LIF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LIF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且子痫前期组LIF水平与平均动脉压无相关性。结论 LIF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疾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子痫前期 血清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琛 苏华 +1 位作者 许玉环 马琴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314-1316,132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脓毒症患者入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器官功能障碍信息。根据患者生... 目的 探讨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脓毒症患者入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器官功能障碍信息。根据患者生存时间将其分为A、B两组,A组生存时间小于72h,B组生存时间大于30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MIF和IL-10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脓毒症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A、B两组间性别、年龄、呼吸功能障碍和肾、肝功能损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血管功能障碍、乳酸代谢障碍和血液功能障碍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MIF和IL-10水平分别为(7633±658)和(883±312)pg/mL,B组血清MIF和IL-10水平分别为(2598±764)和(583±276)pg/mL;A组的血清MIF和IL-10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心血管、代谢和血液功能障碍以及MIF和IL-10水平升高均为脓毒症死亡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代谢和血液功能障碍以及MIF和IL-10水平升高是重症脓毒症患者快速死亡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生存时间
下载PDF
血清胸腺因子(FTS)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长平 乐嘉静 +2 位作者 李湛君 李庆平 徐康森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0-862,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胸腺因子(FTS)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裸鼠皮下接种人肝癌细胞 Hepg-2,待肿瘤生长后连续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 FTS,测定其抑瘤率;并测定 T 细胞增殖能力、吞噬指数(PI)等免疫指标。结果:荷瘤裸鼠皮下注射高、中剂量... 目的:观察血清胸腺因子(FTS)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裸鼠皮下接种人肝癌细胞 Hepg-2,待肿瘤生长后连续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 FTS,测定其抑瘤率;并测定 T 细胞增殖能力、吞噬指数(PI)等免疫指标。结果:荷瘤裸鼠皮下注射高、中剂量后抑瘤率均大于30%,且与对照组(NS)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与 NS 组无显著性差异。另外 ConA 刺激后0.016 mg·mL^(-1)处刺激指数(SI)最大,FTS 组 PI 明显大于 NS 组。结论:FIS 对人肝癌细胞 Hepg-2有抑瘤作用且增强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胸腺因子(FTS) 肝癌细胞 抑瘤作用 免疫增强
下载PDF
血清胸腺因子抗EAC瘤、H22瘤、W256瘤作用的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长平 乐嘉静 +1 位作者 李湛君 徐康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胸腺因子(FTS)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荷EAC瘤小鼠、荷H22瘤小鼠、荷W256瘤大鼠分别皮下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FTS,测定其生命延长率和抑瘤率,并测定T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免疫指标。结果:荷EAC、H22瘤小鼠注... 目的:观察血清胸腺因子(FTS)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荷EAC瘤小鼠、荷H22瘤小鼠、荷W256瘤大鼠分别皮下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FTS,测定其生命延长率和抑瘤率,并测定T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免疫指标。结果:荷EAC、H22瘤小鼠注射FTS0.25、0.13mg/kg剂量后生命延长率或抑瘤率均大于30%,生存天数和瘤重与阴性对照组(N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荷W256瘤大鼠FTS各组瘤重与NS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抑瘤率均大于30%。另外,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0.016mg/mL处刺激指数最大。迟发型超敏反应亦呈现阳性结果。结论:FTS对EAC瘤、H22瘤、W256瘤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胸腺因子 抑瘤率 生命延长率 免疫增强
下载PDF
血清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建 胡玉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实验组)和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各20例,应用... 目的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实验组)和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中MIF水平和CA125浓度,评价MI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随访的临床价值。结果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中MI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MIF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3%和78.1%。MIF和CA-125联合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敏感性为79.8%,特异性为70.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2d、术后第5d血清MI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术前、术后第2d的水平显著高于于术后第5d,而术前与术后第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中MIF水平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MIF具备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性标记物的潜能,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敏感性,MIF在EMT的诊断及预后随访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血清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人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11
作者 成丹 李启富 +2 位作者 程庆丰 钟立 刘洲君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结合基础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通过免疫反应将待测物质衍生化,生成可见光区可检测的复合物。在45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复合物的吸光度,绘制MIC-1浓度-吸光度校... 结合基础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通过免疫反应将待测物质衍生化,生成可见光区可检测的复合物。在45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复合物的吸光度,绘制MIC-1浓度-吸光度校准曲线,方程式为y=2.375-2.378/(1+0.001x)0.938(r=0.999)。根据样本的吸光度推算血清MIC-1的浓度。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625—500.000pg/mL。回收率为98.2%—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1.89%—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巨噬细胞因子1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重症肝炎血清抑制因子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李威 董祥家 高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0-53,共4页
通过对67例乙型肝炎病人及20名健康人血清抑制因子的研究发现:1、血清抑制因子的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疾病的趋向有密切关系;2、重症肝炎组血清抑制因子活性最强,可能是导致重症肝炎发生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乙型肝炎 血清抑制因子
下载PDF
血清抑制因子在重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吕屏 刁扣生 +2 位作者 董左权 段恕诚 姚光弼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273-276,共4页
作者等观察了72例重型肝炎的SIF活性,阳性率高达98.18%,平均抑制活性在各病毒性、急、慢性肝炎组中占首位(93.77±1.07%)。SIF的变化趋势与重肝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血清中SB、AFP的变化不平行。经多次换血浆治疗的重肝患者的... 作者等观察了72例重型肝炎的SIF活性,阳性率高达98.18%,平均抑制活性在各病毒性、急、慢性肝炎组中占首位(93.77±1.07%)。SIF的变化趋势与重肝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血清中SB、AFP的变化不平行。经多次换血浆治疗的重肝患者的血清中仍能测到高活性的SIF。在体外,混合的重肝血清除了能抑制正常人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外,还能明显的降低抑制性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抑制因子 病毒性肝炎 病理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移动抑制因子、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欣轶 沈春丽 +1 位作者 王丽君 刘晓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722-725,共4页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移动抑制因子(MIF)、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6例作为观察...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移动抑制因子(MIF)、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1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行肺结核规范化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巩固治疗4个月。检测对照组入组时、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MIF、INF-γ、TNF-α水平。观察组患者按照治疗后结核是否控制分为临床控制组79例和未控制组3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血清MIF、INF-γ、TNF-α。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MIF、INF-γ、TNF-α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IF、INF-γ、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6个月血清MIF、INF-γ、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IF、INF-γ、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控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血清MIF、INF-γ、TNF-α水平均低于临床未控制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MIF、INF-γ、TNF-α水平与临床控制率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MIF、INF-γ、TNF-α水平随着病情控制时间和效果而下降,可在一定程度反映患者治疗控制病情情况,对病情观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血清移动抑制因子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变化趋势 预后评估
下载PDF
血清MIF水平检测及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玉珍 邓润叨 钟树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2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水平,分析MI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东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n=68)。选取同...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水平,分析MI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东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n=68)。选取同期有慢性盆腔疼痛或不孕症的育龄期女性患者与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女性各30例,并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健康组。所有受试者于晨起时、实验组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当天(T1)、术后第3天(T2)、术后第5天(T3)晨起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各组MIF与癌抗原125(CA125)水平。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血清MIF水平:实验组>对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26,P<0.001);血清CA125水平:实验组>对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743,P<0.001);实验组患者T2、T3的MIF与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F诊断的AUC为0.899,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0.838、0.867;联合诊断的AUC为0.900,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0.779、0.967(P<0.05)。结论血清MIF检测可能有助于评估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清除情况;血清MIF水平对其诊断效能较高,且与联合CA125检测有助于提升诊断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物标记物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经TACE联合DC-CIK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MIF、NGAL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滕伟峰 毛琦淇 +1 位作者 鲁俊 李宏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6期1-4,8,共5页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微球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MIF、NGA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120例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微球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MIF、NGA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120例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经TACE联合DC-CIK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经TACE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受益、血清MIF、NGAL水平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受益情况,包括疼痛减轻、体力改善、体重增加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MIF、NGA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IF、NGAL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发生发热、皮疹、肝区疼痛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经TACE联合DC-CIK显著下调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F、NGAL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微球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原发性肝癌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血清凋亡促进、抑制因子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姣 张克纯 尚鹏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181-2184,共4页
目的探究胰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血清凋亡促进、抑制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70例体检健康同龄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受检... 目的探究胰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血清凋亡促进、抑制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70例体检健康同龄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循环肿瘤细胞及血清凋亡促进因子(Caspase-3及Caspase-9)、凋亡抑制因子(Bcl-2、sFas及sFasL)的表达情况,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者的表达情况,研究上述指标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spase-3及Caspase-9分别为(9.65±0.98) pmol/L及(13.84±1.82) p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1±1.36) pmol/L及(18.26±2.23) pmol/L,血清Bcl-2、sFas及sFasL分别为(105.12±10.78) U/mL、(18.51±1.98) ng/mL及(1.21±0.26) 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23±5.63) U/mL、(8.42±1.56) ng/mL及(0.30±0.06)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不同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者的血循环肿瘤细胞、血清凋亡促进因子及凋亡抑制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循环肿瘤细胞、血清Caspase-3、Caspase-9、Bcl-2、sFas及sFasL均与腺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血清凋亡促进、抑制因子表达情况相对异常,疾病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情况均对其表达影响较大,且均与预后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血清 凋亡促进因子 凋亡抑制因子 预后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宁佳 刘长江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377-1379,138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治...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MIF水平。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MIF水平及MIF与冠心病类型、病变程度和Gensin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MIF水平为(92.23±12.3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67±5.7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IF水平与冠心病类型、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密切相关。观察组治疗后MI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F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MIF水平高低反应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病情严重程度,检测MIF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CD133^(+)原代口腔鳞癌细胞干性维持的影响
19
作者 文旭涛 马振 +3 位作者 张翀 陶识丞 陈兴金 麦华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348,共6页
目的:通过将CD133^(+)/-细胞从原代口腔鳞癌细胞中分离纯化,探索不同培养条件对CD133^(+)原代口腔鳞癌细胞的干性维持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CD133^(+)/-细胞亚群体外增殖能力以及对顺铂抵抗耐受能力,利用Transwell... 目的:通过将CD133^(+)/-细胞从原代口腔鳞癌细胞中分离纯化,探索不同培养条件对CD133^(+)原代口腔鳞癌细胞的干性维持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CD133^(+)/-细胞亚群体外增殖能力以及对顺铂抵抗耐受能力,利用Transwell法检测顺铂对CD133^(+)/-细胞亚群侵袭能力的影响。以无血清培养法(含或不含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含血清培养法分别培养CD133^(+)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分析CD133^(+)细胞的比例变化。在动物实验模型中验证CD133^(+)和CD133-细胞致瘤能力的差异,最后将移植瘤取出,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D133-细胞亚群相比,CD133^(+)细胞具备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P<0.05)和顺铂化疗耐受能力(P<0.001)。顺铂对CD133-细胞亚群侵袭能力的影响更强(P<0.01)。无血清培养法更能维持CD133的比例(P<0.05),无血清培养基是否添加LIF对CD133的比例维持无显著差异(P>0.05)。在裸鼠体内成瘤实验中,CD133^(+)细胞亚群以较少的数量级表现出较强的致瘤能力(P<0.05)。结论:无血清培养法可较好地维持原代口腔鳞癌细胞干细胞特性,添加LIF对原代口腔鳞癌细胞的干性维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培养 白血病抑制因子 肿瘤干细胞 CD133 口腔鳞癌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Tau蛋白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邓亮 郭碧君 邹燕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au蛋白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水平与重症HICH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为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在2019年1月-2022年11月... 目的 探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au蛋白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水平与重症HICH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为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在2019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HICH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与研究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IF、Tau蛋白水平。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半年以上随访,根据标准重新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MIF、Tau蛋白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和Kaplan-Meier法探究患者预后不良的MIF、Tau蛋白水平临界值及与重症HICH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MIF水平和Tau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试者(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F水平和Tau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F水平和Tau蛋白水平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64.43 ng/L,216.25 pg/ml,血清MIF水平预测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5(95%CI=0.759~0.849)、81.56%、83.24%,且血清Tau蛋白水平分别为0.847(95%CI=0.764~0.831)、82.26%、79.68%,均处于较高水平;血清MIF水平≥64.43 ng/L时的患者生存曲线明显优于血清MIF水平<64.43 ng/L的生存曲线,血清Tau蛋白水平<216.25 pg/ml时的患者生存曲线也明显优于血清Tau蛋白水平≥216.25 pg/ml时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显示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HICH患者的血清MIF、Tau蛋白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升高,且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MIF、Tau蛋白水平较预后良好患者更高,血清MIF、Tau蛋白水平与患者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HICH患者预后情况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TAU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