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reless remote spatiotemporal monitoring of high-fill foundation deformation
1
作者 YANG Xiao-hui LI Zhi-qian +1 位作者 ZHU Yan-peng GUO N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1620-1638,共19页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eformation patterns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indicators of highfill foundations directly affect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al safety of high-fill projects.In situ monitoring can comp...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eformation patterns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indicators of highfill foundations directly affect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al safety of high-fill projects.In situ monitoring can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deformation of high-fill during and after construction.In this paper,we have first designed and installed an integrated wireless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high-fill to achieve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of settlement,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oil pressure of the fill foundation.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nearly one year of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wo years after construc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deformation amount and deformation rate of the high-fill foundation showed a non-linear growth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lling rate and filling height.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of the high-fill foundation during the loading period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soil,accounting for 54.4%of the total settlement on average;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dur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period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filling body,accounting for 77.04%of the total settlement on average,and 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dur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period mainly occurred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construction.The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suggests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illing body is dominated by exhaust consolidation during the loading period and drainage consolidation dur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period;the de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soil is dominated by drainage consolidation during the loading period and drainage consolidation develops slowly dur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period.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 before the large area filling construction,and that the filling rate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during construc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and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high-fill fou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fill engineering Wireless remote monitoring Foundation deformation Spatiotemporal law settlement after construction
下载PDF
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施工中管节变形规律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竹 刘成洲 +2 位作者 于健 孙文豪 刘钊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沉管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沉降变形是沉管隧道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以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水文环境、上覆荷载变化、特殊施工工艺等条件与沉管管节间张合量、沉降量变形的相关性,得到沉管沉降在不同载荷条件的变化... 沉管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沉降变形是沉管隧道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以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水文环境、上覆荷载变化、特殊施工工艺等条件与沉管管节间张合量、沉降量变形的相关性,得到沉管沉降在不同载荷条件的变化规律,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与管内温度呈负相关,钢绞线剪切后一段时间内沉管沉降变形明显增大。为后续管节安装及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施工安全,指导后续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施工监测 沉降量 张合量 变形规律
下载PDF
膨胀土高填方渠堤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3
作者 周学友 于怀昌 +1 位作者 孙统领 王闯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6-391,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高填方渠堤的工后稳定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渠堤工后沉降大,易导致衬砌面板结构内力变化,影响渠道的运行安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明显的问题,通过该段渠堤现场表面变形、内部变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高填方渠堤的工后稳定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渠堤工后沉降大,易导致衬砌面板结构内力变化,影响渠道的运行安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明显的问题,通过该段渠堤现场表面变形、内部变形、地下水位和降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对其沉降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渠堤中渠基膨胀土的垂直表面位移受降雨影响显著,其导致高填方渠堤沉降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缓降段、陡降段、回弹-稳定-陡降段和回弹段4个阶段;填方高度对渠堤的表面变形和内部变形均存在显著影响,渠堤沉降量随着填方高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同时,渠堤内部变形主要集中在孔口以下6~7 m的深度范围内,且指向渠外方向累计水平位移量较大于指向渠内方向的累计水平位移量;结合测压管水位、垂直位移测点及降雨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段渠基土的表面变形与测压管水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区域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防治具有科学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高填方渠堤 现场监测 沉降变形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区高填方工程现场监测与分析
4
作者 顾晓强 梁玉珍 +3 位作者 周奇辉 刘尊景 范志强 荆子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7-1526,共10页
为了保障高填方地基的稳定性和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开展了白鹤滩水电站高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现场监测,分析了原地基和填筑体在施工期及竣工后的沉降规律,探讨了填筑高度、地基综合压实度、时间和水位变化对高填方地基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保障高填方地基的稳定性和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开展了白鹤滩水电站高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现场监测,分析了原地基和填筑体在施工期及竣工后的沉降规律,探讨了填筑高度、地基综合压实度、时间和水位变化对高填方地基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砾石填料为主的高填方工程,原地基和填筑体对总沉降均有较大贡献,其中原地基沉降占总沉降量的39.7%,填筑体沉降占总沉降量的60.3%。适当提高地基综合压实度是控制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使用不同拟合模型预测了高填方地基的沉降,结果表明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反映此类高填方工程的沉降变形规律。水库蓄水引起填筑区域地下水位上升,土体发生的瞬时湿化变形占总体湿化变形量的60.9%。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主要受地下水位和填筑荷载的影响,填筑施工期孔压增量与上覆荷载增量呈线性关系,其孔隙水压力系数等于0.021,土体在填筑期间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竣工后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地基开始固结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工程 沉降监测 沉降预测 湿化 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交叠隧道引起地表及既有隧道变形规律分析
5
作者 肜增湘 余炳臻 +3 位作者 戴灏卿 李旋 罗学东 付超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为了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上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规律,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为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新建左线隧道上跨施工对下卧左线和上跨右线隧道及地表土体变形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结果... 为了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上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规律,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为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新建左线隧道上跨施工对下卧左线和上跨右线隧道及地表土体变形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建盾构隧道上穿对既有隧道水平变形的影响较小,需重点关注既有隧道竖向变形和盾构区变形监控工作;随着新建隧道掌子面推进,既有隧道距离掌子面越近处变形速率越大;开挖引起的隧道外地表沉降符合正常开挖沉降规律,即离隧道中心点越近,地表沉降量越大,开挖至中部时地表变形速率较快,接近稳定阶段开挖时地表变形速率较慢;交叠段开挖完成后地表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盾构施工现场地表监测数据之间的误差最大仅为4.32 m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能为类似工况下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上穿隧道 变形特征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地下管廊深基坑回填土层沉降特征研究
6
作者 李奉庭 罗涛 +5 位作者 孙占勇 武科 肖文斌 常昊 许文彬 刘大鹏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82-90,共9页
为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回填后路面的沉降规律,依托雄安新区某管廊工程,运用现场回填土层沉降变形物联网智能监测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了综合管廊基坑回填施工过程的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路面沉降与管廊结构的应力、应变情况... 为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回填后路面的沉降规律,依托雄安新区某管廊工程,运用现场回填土层沉降变形物联网智能监测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了综合管廊基坑回填施工过程的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路面沉降与管廊结构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回填土体的累积沉降量及各土层间的沉降差随着回填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2)在阶梯法回填施工中,施工回填段数越多,路面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程度越小,管廊结构变形越大。3)施工后的路面沉降量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相关模拟方法与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综合管廊回填工程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廊 回填土 沉降变形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近运营线高铁站房施工沉降变形智能监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焰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50-54,59,共6页
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安全、可靠是列车高效运行的前提。以海南环岛高铁某邻近运营线路站房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变形监测系统选型研究,确定采用基于静力水准仪的自动化智能监测系统,在高铁站房施工阶段进行施工区域以及站台和线路沉降变形... 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安全、可靠是列车高效运行的前提。以海南环岛高铁某邻近运营线路站房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变形监测系统选型研究,确定采用基于静力水准仪的自动化智能监测系统,在高铁站房施工阶段进行施工区域以及站台和线路沉降变形监测。全过程、全时段的智能监测相较人工监测,可即时采集多种监测项目数据,并同步分析处理、及时预警。静态液位系统的实时高精度测量,为邻近高速运营线的运行安全提供重要保证。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站台限界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限界 沉降变形 智能监测 运营线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矿区公路沉降监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超峰 马庆伟 郭长恩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6期194-196,共3页
采空区地表变形会对矿区内的运营公路带来较大影响,长期以来多采用水准导线及GNSS-RTK作业方式对矿区公路的沉降变形进行周期性监测,费时费力且作业人员自身安全问题难以保障。为提高矿区公路沉降监测效率,本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非接触... 采空区地表变形会对矿区内的运营公路带来较大影响,长期以来多采用水准导线及GNSS-RTK作业方式对矿区公路的沉降变形进行周期性监测,费时费力且作业人员自身安全问题难以保障。为提高矿区公路沉降监测效率,本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进行矿区沉降监测研究,通过对矿区公路全方位高密度点云的快速获取,全面分析矿区公路的整体沉降变形信息,并通过人工监测方法获取公路纵横剖面的沉降变形数据,与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成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区公路沉降监测中的可靠性,为采空区公路沉降监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矿区公路沉降 变形监测 点云数据
下载PDF
临地铁深基坑开挖中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代仲海 吴磊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1期9-11,32,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临地铁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反演模拟的准确性,以深圳市前海某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为对象,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顶位移、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分析,研究桩顶位移、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 为进一步研究临地铁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反演模拟的准确性,以深圳市前海某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为对象,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顶位移、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分析,研究桩顶位移、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的增加呈“先慢后快再慢”的趋势;基坑工程时间越长,施工机械对围护桩的扰动越大,桩顶竖向沉降越大;深层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最大深层水平位移随施工进度而增加;内支撑结构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承担主动土压力。研究结果对类似基坑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监测 变形 沉降
下载PDF
基于InSAR数据的山沟地貌地表岩移特征研究
10
作者 辛楚冰 师皓宇 +2 位作者 张金彪 杨长益 杨健男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因煤矿开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对附近居民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矿区地表沉降数据的获取对矿井生产布置至关重要。通过哨兵一号卫星获取覆盖平舒煤业15302工作面的30景影像,使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得了近2年的... 因煤矿开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对附近居民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矿区地表沉降数据的获取对矿井生产布置至关重要。通过哨兵一号卫星获取覆盖平舒煤业15302工作面的30景影像,使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得了近2年的监测数据,计算了地表岩移主要参数,经计算可知:工作面走向方向的沉降量随时间不断增大,矿区整体平均沉降速率大于-30 mm/a,最大沉降速率为-108.87 mm/a,最大曲率为-0.1234 mm/m^(2),岩石移动角为78.2°。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表倾斜与曲率均在允许值范围内,15302工作面的开采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技术 地表沉降 形变监测 特征分析 地表岩石移动
下载PDF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过街通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倩倩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1期61-64,23,共5页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盾构同步注浆、二次补注浆加固、全天候实时监测等措施,有效保证了盾构隧道、地下过街通道的结构安全,地面沉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距离下穿 过街通道 型钢加固 无收缩双液注浆 二次注浆 地表沉降 变形监测
下载PDF
深基坑施工对共用围护结构运营车站的变形影响
12
作者 李明 潘伍 +2 位作者 王明胜 郑龙超 路军富 《路基工程》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依托成都地铁新建18号线倪家桥站与运营1号线车站超近接并行、共用1号线既有围护桩、深基坑采用半盖挖法施工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将围护桩等效为地下连续墙,分析不同围护桩桩径、内支撑数量下,深基坑开挖对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 依托成都地铁新建18号线倪家桥站与运营1号线车站超近接并行、共用1号线既有围护桩、深基坑采用半盖挖法施工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将围护桩等效为地下连续墙,分析不同围护桩桩径、内支撑数量下,深基坑开挖对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卸荷使土体发生变位,带动车站结构产生位移,体现为竖向隆起,横向偏向基坑开挖侧;增大地下连续墙厚度可减小运营车站的变形,但当厚度大于0.76 m时,控制变形效果不明显;当支撑大于2道时,抑制侧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超近接并行 围护结构 沉降监测 变形控制 稳定性
下载PDF
隧道施工中地表沉降变形监测及数值模拟研究
13
作者 胡磊 《江西建材》 2024年第2期74-76,共3页
文中利用有限元模拟法建立了隧道的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隧道断面的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内部力学响应,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K32+700及K33+900断面处的最大地表沉降量分别为23.5及20.5 mm。隧道断面的塑性区主要位于隧道拱顶、拱... 文中利用有限元模拟法建立了隧道的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隧道断面的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内部力学响应,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K32+700及K33+900断面处的最大地表沉降量分别为23.5及20.5 mm。隧道断面的塑性区主要位于隧道拱顶、拱脚和仰拱的底部。K32+700位置处的实测值和模拟值最为接近,K33+900实测值与模拟值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文中所建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表变形 力学响应 沉降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海外港口区域形变监测研究
14
作者 李丽 孙晓月 +2 位作者 邓飞 王芳 朱焱 《工程勘察》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缺乏港口形变监测的现状,本文利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当中的永久散射体技术与短基线集技术,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马来西亚皇京港两个海外港口区域进行沉降形变监测,共获取112景上述区域的Sentinel-1/A影像,计算其2019...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缺乏港口形变监测的现状,本文利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当中的永久散射体技术与短基线集技术,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马来西亚皇京港两个海外港口区域进行沉降形变监测,共获取112景上述区域的Sentinel-1/A影像,计算其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的形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区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沉降情况,且关键沉降区域呈现集中分布。结合光学遥感影像对每个港口的形变重点区域进行分析,发现上述区域的形变结果与集装箱货物装卸、石油资源输送、人类活动存在显著相关性,推断马来西亚皇京港的吞吐量大于其他港口。本文为时序InSAR技术在保障港口安全运营方面提供了科学支撑,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的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沉降监测 时序合成孔径雷达 形变分析 “一带一路”
下载PDF
隧道浅埋段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15
作者 陈宇鹏 《江西建材》 2024年第6期180-182,共3页
为了分析隧道浅埋段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文中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对隧道浅埋段的地表纵向及横向沉降量以及沉降量变化速率曲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掌子面距断面距离的增加,A1监测点位置的地表沉降量基本维持在67 mm, A3、A5、A7... 为了分析隧道浅埋段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文中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对隧道浅埋段的地表纵向及横向沉降量以及沉降量变化速率曲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掌子面距断面距离的增加,A1监测点位置的地表沉降量基本维持在67 mm, A3、A5、A7监测点位置的地表累计沉降量表现为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所有监测断面的地表沉降量分布曲线表现为凸谷的形状,越靠近隧道中心轴线位置,沉降量越大;距离洞口越远,地表沉降量越小。沉降速率值以隧道轴线对称,越靠近隧道轴线的沉降量变化速率越低;随着开挖的推进,且距离洞口越近,沉降量变化速率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段 监测方案 沉降变形 沉降速率
下载PDF
基于GB-RAR的高速铁路桥梁变形监测研究
16
作者 赵予璋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6期154-156,共3页
提出一种地基真孔径雷达(Ground-Based Real Aperture Radar,GB-RAR)变形信息估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某地铁线路盾构隧道下穿E大桥的安全监测与分析。基于GB-RAR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得到桥梁的沉降变形时间序列,并通过水准测量进行... 提出一种地基真孔径雷达(Ground-Based Real Aperture Radar,GB-RAR)变形信息估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某地铁线路盾构隧道下穿E大桥的安全监测与分析。基于GB-RAR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得到桥梁的沉降变形时间序列,并通过水准测量进行了验证,精度优于0.27 mm。通过功率谱分析和最大似然估计,去除彩色噪声比,不考虑彩色噪声影响的变形监测信息更准确,与水准测量结果更加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本次工作中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桥梁在监测期内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沉降 变形监测 地基真孔径雷达
下载PDF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对浅基础房屋变形影响研究
17
作者 陈细明 《江西建材》 2024年第8期204-207,共4页
为探析深基坑施工对浅基础房屋变形的影响,文中以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为例,对基坑施工过程中自身支护结构变形及力学响应、邻近浅基础房屋沉降量时程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并揭示沉降变形机理。实践发现,基坑自身结构变形及力学响应均先增加后... 为探析深基坑施工对浅基础房屋变形的影响,文中以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为例,对基坑施工过程中自身支护结构变形及力学响应、邻近浅基础房屋沉降量时程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并揭示沉降变形机理。实践发现,基坑自身结构变形及力学响应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且均在超过设计预警值范围内;基坑施工完毕后,邻近房屋的变形依然持续且高于施工过程中的变形量;最终邻近房屋沉降量均值为276 mm,房屋建筑倾斜累计变化量均值为5.5‰,超过规范中的允许值,因此需及时邻近建筑及周边地表土层进行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基坑工程 监测技术 房屋沉降 变形控制
下载PDF
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莫佳德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2期189-192,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增强。沉降观测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体工程案例,详细探讨了沉降观测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对沉降观测质量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增强。沉降观测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体工程案例,详细探讨了沉降观测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对沉降观测质量控制措施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物 变形 监测 应用
下载PDF
矿山副井沉降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赵福涛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201-202,205,共3页
某煤矿开采5 a后,受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开采方法和覆岩特性等多种原因影响,副井出现地表及岩层移动。基于此,设计地表变形及沉降观测方案,对副井地面沉降和变形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井壁主应力最大值为7.97 MPa,井壁状态安全,地面... 某煤矿开采5 a后,受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开采方法和覆岩特性等多种原因影响,副井出现地表及岩层移动。基于此,设计地表变形及沉降观测方案,对副井地面沉降和变形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井壁主应力最大值为7.97 MPa,井壁状态安全,地面沉降的速率和数值与距井口距离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变形 测量精度 监测技术
下载PDF
基坑围护结构监测分析
20
作者 冯林林 张博楠 刘彬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3期65-69,共5页
【目的】为了保障基坑施工安全,需要对基坑围护结构实施变形监测并对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以新乡市某房建工程深基坑开挖为对象,结合当地地质情况,通过建立变形测量控制网,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形变情况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情况... 【目的】为了保障基坑施工安全,需要对基坑围护结构实施变形监测并对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以新乡市某房建工程深基坑开挖为对象,结合当地地质情况,通过建立变形测量控制网,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形变情况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结果】研究表明,围护结构墙体向基坑内位移趋势明显,位移极大点随开挖深度下移,本基坑最大位移离开挖面向下1~2 m;周边建筑物变形位移量与至基坑的距离具有相关性,距离远则沉降量小,距离近则沉降量大,土方回填结束后沉降趋于稳定。【结论】针对基坑监测探讨了三类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纠正措施,提高了基坑监测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保证了基坑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施工 变形监测 围护结构 建筑物沉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