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gree of shade tolerance shapes seasonality of chlorophyl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evels of trees and herbs in a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1
作者 Jiajia Zeng Fan Liu +5 位作者 Yuan Zhu Jiayi Li Ying Ruan Xiankui Quan Chuankuan Wang Xingchang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0-72,共13页
Forest productivity is closely linked to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leaf traits.However,leaf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traits variation among co-existing species,and plant functional types withi... Forest productivity is closely linked to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leaf traits.However,leaf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traits variation among co-existing species,and plant functional types within the canopy are poorly quantified.In this study,the seasonality of leaf chlorophyll,nitrogen(N),and phosphorus(P)were quantified vertically along the canopy of four major tree species and two types of herbs in a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The role of shade tolerance in shaping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was examined.During the entire season,chlorophyll content showed a distinct asymmetric unimodal pattern for all species,with greater chlorophyll levels in autumn than in spring,and the timing of peak chlorophyll per leaf area gradually decreased as shade tolerance increased.Chlorophyll a:b ratio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hade tolerance.Leaf N and P contents sharply declined during leaf expansion,remained steady in the mature stage and decreased again during leaf senescence.Over the seasons,the lower canopy layer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chlorophyll per leaf mass but not chlorophyll per leaf area than the upper canopy layer regardless of degree of shade tolerance.However,N and P per leaf area of intermediate shade-tolerant and fully shade-tolerant tree spec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upper canopy than in the lower.Seasonal variations in N:P ratios suggest changes in N or P limitation.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hade tolerance is a key feature shaping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 leaf chlorophyll,N,and P contents as well as their seasonality in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s,which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leaf photosynthesis and ecosystem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traits Leaf nutrients Seasonal variations CHLOROPHYLL Nitrogen Phosphorus shade tolerance Canopy layers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shade tolerance of Muehlewbeckia complera
2
作者 岳桦 关学瑞 姜斌斌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3-85,J004,共4页
Muehlewbeckia complera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2002 as indoor-hanging ornamental foliage plant. The experiment of the shade tolerance for this species wa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0.14–946.00 μ... Muehlewbeckia complera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2002 as indoor-hanging ornamental foliage plant. The experiment of the shade tolerance for this species wa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0.14–946.00 μmol·m?2·s?1). After 40 days in experimental areas, leaf photosynthentic characteristics indexes ofM. complera in different photosynthesis active radiation (PAR) were measured with LI-COR6400 apparatus, such as the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ight saturation point, and maximum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ments of total leaf area and leaf amount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light intensity range forM. complera was from 9.26 μmol·m?2·s?1 to 569.00 μmol·m?2·s?1 (463–28150 lx, relative humidity (RH) for 46–60%, temperature at 16–22°C). Under this condition, leaf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was tiptop. AlthoughM. complera belonged to the moderate sun-adaptation plant species, the plant growth was inhibited when PAR increased to the level of 569.000 μmol·m?2·s?1 or above.M. complera could sprout new leaves in photosynthesis active radiation of 0.16–19.22 μmol·m?2·s?1 (8–961 lx), or 10 μmol·m?2·s?1 for above 6 h. Keywords Muehlewbeckia complera - Shade tolerance - Cultivation - Photosynthesis CLC number S602.1 Document code A Foundation item: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Biography: YUE Hua (1962-), fe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P. R. China.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ehlewbeckia complera shade tolerance CULTIVATION PHOTOSYNTHESIS
下载PDF
Discussion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Maize Breeding in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汤玲 袁亮 +4 位作者 杨华 张亚勤 周汝平 赖军 邱正高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1期2037-2044,共8页
Maize is an important food crop, as well as the irreplaceable feed and industrial materials, having huge market demand in China. Sou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is the third largest main maize producing zone, and the fre... Maize is an important food crop, as well as the irreplaceable feed and industrial materials, having huge market demand in China. Sou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is the third largest main maize producing zone, an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abiotic stress conditions such as drought, heat, cold, wet shaded stress have severe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ize production, causing low and unstable corn yields, severely restricting the maiz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describes the maize resistance to abiotic stresses in southwestem region of China, putting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key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practice of breed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with high yield and stress resistance, and improving the levels of maize stress resistance breeding in sou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MAIZE DROUGHT Heat Wet shaded Stress tolerance BREEDING
下载PDF
Ameliorative Effect of Shade on Seedling Growth—Evidence from Field Experiment of <i>Vachellia farnesiana</i>(L.) Willd
4
作者 Nurul Iman Suansa Hamad A. Al-Mefarrej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9年第1期12-23,共12页
The presence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ecosystem is an important aspect. Simply put,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ecosystems into monocultures would reduc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t... The presence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ecosystem is an important aspect. Simply put,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ecosystems into monocultures would reduc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than it has abundant diversity. This study conducted with a purpose to get the basic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shade on the seedling growth. Understanding these relationships in the early years may reveal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managing and evaluating the silviculture practice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Dirab Experiments 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 Station, South of Riyadh. The experimental plot was managed under the corridor of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stands. Twenty seedlings of Vachellia farnesiana with relative similar height and diameter were planted in each block at a 5 × 5 m2 spacing in March 2017.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established and relatively categorized into Line 1 (without shade), Line 2 (shade until 09:00 a.m.), and Line 3 (shade until 11:00 a.m.). Eight months after planting, several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monthly assessed from November 2017 until April 2018. Also, the number of fruits was observed following the fruit’s season. Seedling growth variation as an effect of shading occurred between the lines of planting in this experiment. The seedling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shading treatment, even though target plant species (V. farnesiana) is categorized as intolerant species. Basically, shade helps to generate the favorable local environment for supporting plant growth. This treatment with an appropriate consideration might become an alternative practice for increasing plant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hellia farnesiana UNDERPLANTING shade tolerance Ameliorative EFFECT
下载PDF
耐荫谷子杂交种的创制及其耐荫生理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素英 崔燕娇 +1 位作者 张静 刘正理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4期23-31,共9页
为解决中国大量林下土地常年撂荒、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林果质量逐年下降的难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发耐荫性谷子种植资源,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及林下经济效益。研究以具有良好综合性状和潜在利用价值的谷子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专项试... 为解决中国大量林下土地常年撂荒、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林果质量逐年下降的难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发耐荫性谷子种植资源,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及林下经济效益。研究以具有良好综合性状和潜在利用价值的谷子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专项试验筛选出耐荫种质资源,进一步利用这些亲本材料,创制出7份耐荫不育系,4份耐荫恢复系;8个耐荫谷子杂交种。这些杂交种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性能,能够在树木遮荫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了深入了解耐荫谷子杂交种的生理机制,我们测定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比值、根轮数等。研究结果显示,耐荫谷子杂交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在2.11~2.35 mg/gFW和0.65~0.76 mg/gFW之间),较低的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3.09~3.25),以及较多的根轮数(≥5)。这些生理特征有助于植物在低光环境下更有效地捕获光能、吸收营养,并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本研究的成果不仅促进了耐荫谷子杂交种的育成,而且为林下经济提供了实践应用模式。建立了“谷子/板栗”、“谷子/核桃”、“谷子/山楂”和“谷子/中低密度生态林”4种立体套种模式,这些模式有助于提升林地的综合效益和生态价值。因此,该研究对于改善林下土地利用、促进农业多样性和生态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荫 谷子 杂交种 种质创新 生理机制
下载PDF
杉木林下套种不同阔叶树种的耐荫性比较
6
作者 刘振华 孙良 +3 位作者 李光强 林峰 程勇 张勰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青冈、赤皮青冈、木荷和闽楠等4种阔叶树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在杉木林下及苗圃地中的生长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这4种阔叶树的耐荫能力。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时,4种阔叶树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均受到抑制;青冈、木荷... 以青冈、赤皮青冈、木荷和闽楠等4种阔叶树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在杉木林下及苗圃地中的生长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这4种阔叶树的耐荫能力。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时,4种阔叶树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均受到抑制;青冈、木荷和闽楠的地径在林下和苗圃地之间具有显著差异,青冈、木荷的株高在林下和苗圃地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林下4种阔叶树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苗圃地中的;林下4种阔叶树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_(y))较苗圃地中的均有所下降。林下套种时,4种阔叶树的初始荧光(F_(o))大小排序为赤皮青冈的<青冈的<闽楠的<木荷的,最大荧光(F_(m))和可变荧光(F_(v))均表现为闽楠的<赤皮青冈的<青冈的<木荷的;4种阔叶树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光胁迫,其中闽楠受胁迫最为严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与苗圃地中的相比均下降,均为闽楠的<青冈的<木荷的<赤皮青冈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4种阔叶树耐荫能力大小依次为赤皮青冈的>木荷的>青冈的>闽楠的。研究结果为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种的选择及光环境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 杉木 林下套种 耐荫性
下载PDF
广州地区耐阴爵床科植物筛选及其园林应用
7
作者 张雅慧 谢思明 彭彩霞 《广东园林》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多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林下,种类繁多,生活型、生态型多样,且适应性较强、栽培繁殖易、管理粗放,在气候湿热的广州地区的园林造景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及广州市代表性公园绿地中的爵床科... 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多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林下,种类繁多,生活型、生态型多样,且适应性较强、栽培繁殖易、管理粗放,在气候湿热的广州地区的园林造景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及广州市代表性公园绿地中的爵床科植物的园林应用进行调查,观察记录不同种间的形态、物候及观赏特征;通过比较不同光照栽培环境下的生长发育表现,筛选出45种观赏性高、耐阴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广州地区林缘或林下栽培的爵床科植物,并介绍其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形式。最后,结合调查情况,建议通过加强爵床科植物种质资源发掘和利用、增加对耐阴性种质的筛选、丰富园林应用形式、优化养护管理、加大科普宣教力度等措施应对现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床科 耐阴性 筛选 园林应用
下载PDF
合肥地区公园绿地林下植物调查应用分析
8
作者 王德梅 张继妹 +1 位作者 吉浩 张祝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51-54,共4页
通过对研究区公园绿地林下植物实地勘察和调查统计,了解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应用情况和特点、植物种类和应用频率,为林下植物景观营建和配置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区共有乔、灌木83种,分属于45科,以蔷薇科、忍冬科、小檗科和木樨科所... 通过对研究区公园绿地林下植物实地勘察和调查统计,了解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应用情况和特点、植物种类和应用频率,为林下植物景观营建和配置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区共有乔、灌木83种,分属于45科,以蔷薇科、忍冬科、小檗科和木樨科所属种应用较多;地被及藤本植物47种,分属于27科,以天门冬科、石蒜科、酢浆草科和鸢尾科所属种应用较多。公园绿地常见的林下灌木主要为海桐、杜鹃、金丝桃和石楠等,耐阴的地被植物多集中使用萱草、玉簪、大吴风草、鸢尾和石蒜等。本次调查表明,应加大耐阴植物发掘和引种力度,拓展其林下应用范围,重视增加研究区林下植物多样性、植物景观配置和层次结构的构建,提升城市林下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物 城市植物景观 林分 耐阴植物
下载PDF
东北地区耐荫花生品种苗期筛选及评价
9
作者 徐爽 王美文 +7 位作者 宋海玲 李想 王婧 赵新华 蒋春姬 刘喜波 于海秋 王晓光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2,59,共12页
为快速筛选评价花生品种耐荫性,选用53个适宜东北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设置正常光照和60%遮荫两种光照环境,考察了花生苗期的13个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遮荫后参试花生材料的各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呈不同趋势和幅度的变化,各指标... 为快速筛选评价花生品种耐荫性,选用53个适宜东北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设置正常光照和60%遮荫两种光照环境,考察了花生苗期的13个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遮荫后参试花生材料的各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呈不同趋势和幅度的变化,各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苗期13个单项指标转化为互相独立的5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71.73%;利用隶属函数法及系统聚类法,将53个花生品种按照苗期耐荫性的强弱分为强耐荫、较耐荫、中耐荫、弱耐荫和不耐荫5种类型;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了花生耐荫性最优评价模型,并筛选出花生株高、主茎节数、下胚轴长、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叶绿素a含量的耐荫系数作为评价花生苗期耐荫性的主要指标。本试验结论可为花生耐荫品种早期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荫性 品种筛选 多元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谷栗立体套种下谷子耐荫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素英 刘丹 +3 位作者 崔燕娇 张静 王凤春 刘正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9,共11页
【目的】开展谷栗等立体套种模式下谷子耐荫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利于挖掘耐荫谷子种质资源,培育耐荫型谷子新品种。【方法】通过连续多年遮荫条件下的种植鉴定,挖掘耐荫材料;通过耐荫概念的剖析,确定耐荫直接性状;通过耐荫材料、非耐荫材... 【目的】开展谷栗等立体套种模式下谷子耐荫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利于挖掘耐荫谷子种质资源,培育耐荫型谷子新品种。【方法】通过连续多年遮荫条件下的种植鉴定,挖掘耐荫材料;通过耐荫概念的剖析,确定耐荫直接性状;通过耐荫材料、非耐荫材料各性状耐荫系数与耐荫直接性状耐荫系数的相关性分析及各性状的遗传力分析,确定耐荫相关性状;通过耐荫相关性状耐荫系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耐荫标志性状;通过耐荫材料在遮荫、非遮荫条件下各耐荫性状的对比分析,确定耐荫性评价标准。【结果】挖掘出耐荫性较好的谷子育种材料206058,在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立体套种,分别较大田减产1.23%~4.28%和4.43%~6.96%。确定了谷子耐荫直接性状为产量,5个耐荫相关性状分别为株高、出谷率、根轮数、光合耐荫系数和光合耐荫指数,耐荫标志性状为光合耐荫系数。确定了谷子耐荫材料性状特征,并建立了谷子耐荫资源鉴定标准:根轮数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立体套种均为不育材料≥4轮、恢复(常规)材料≥5轮;株高增量10年林龄板栗园下≤3 cm、15年林龄板栗园下≤4 cm;出谷率增量10年林龄板栗园下≥-2%、15年林龄板栗园下≥-4%;光合耐荫系数10年林龄板栗园下≥0.35、15年林龄板栗园下≥0.20;光合耐荫指数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下均≥1.0,满足上述5个特征的材料为耐荫材料,满足上述2~4个特征的材料为中度耐荫材料,其他为非耐荫材料。【结论】提出了“耐荫标志性状初筛、耐荫相关性状系统鉴定”的谷子耐荫性鉴定方法,利用该方法鉴定筛选出谷子耐荫材料6份,分别为206058、201094、JK4-95、JK4-227、谷56A和谷5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育种 谷栗立体套种 耐荫性评价 耐荫材料 种质资源
下载PDF
2种溲疏叶片不定芽诱导的组织培养体系构建
11
作者 王亚鑫 尚鑫 +5 位作者 郝英男 宁小艺 马跃 甘思楠 李进宇 张鑫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174,共11页
【目的】通过溲疏属植物叶片诱导不定芽,建立完整的组织培养体系,为构建溲疏属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也为从头驯化野生溲疏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2种陕西秦岭常见野生溲疏属植物(小花... 【目的】通过溲疏属植物叶片诱导不定芽,建立完整的组织培养体系,为构建溲疏属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也为从头驯化野生溲疏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2种陕西秦岭常见野生溲疏属植物(小花溲疏和钩齿溲疏)的带叶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建立其快速繁殖体系,再利用培养植株的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方式建立其叶片诱导不定芽体系。【结果】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5%乙醇表面消毒10 s,0.1%升汞表面消毒3 min,其成活率为100%,污染率为0。小花溲疏丛生芽增殖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MS+2 mg·L^(-1)6-BA,其增殖系数为2.8。钩齿溲疏丛生芽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5 mg·L^(-1)6-BA,其增殖系数为4.53。生根培养最佳的培养基配比为1/2 MS+0.8 mg·L^(-1)IBA,其小花溲疏的生根系数为1.74,钩齿溲疏的生根系数为7.86。选择30天生根苗从上至下第2~4节叶片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材料。小花溲疏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配比为WPM+1 mg·L^(-1)2,4-D,其诱导率为63%,钩齿溲疏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配比为WPM+0.1 mg·L^(-1)2,4-D,其诱导率为70%。【结论】以小花溲疏和钩齿溲疏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成功建立了诱导不定芽形成和植株再生体系。小花溲疏叶片不定芽分化最佳的培养基配比为MS+2 mg·L^(-1)6-BA+0.3 mg·L^(-1)IBA,钩齿溲疏叶片不定芽分化最佳的培养基配比为MS+5 mg·L^(-1)6-BA+0.05 mg·L^(-1)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溲疏属 不定芽 耐荫 灌木 从头驯化
下载PDF
苏北地区适宜玉米-大豆间作的耐荫大豆品种(系)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12
作者 刘书华 张黎杰 +7 位作者 周玲玲 余翔 田福发 孟佳丽 吴绍军 沈虹 杨年福 章燕柳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目的】筛选适宜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的耐荫大豆品种(系),构建准确合理的大豆耐荫评价体系。【方法】以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所创造的田间自然荫蔽环境为处理,清种为对照,于成熟期测定24个大豆品种(系)的株高、结荚高度、... 【目的】筛选适宜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的耐荫大豆品种(系),构建准确合理的大豆耐荫评价体系。【方法】以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所创造的田间自然荫蔽环境为处理,清种为对照,于成熟期测定24个大豆品种(系)的株高、结荚高度、分枝数等12个农艺性状,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耐荫系数,评价各大豆品种(系)在间作模式下的综合耐荫能力。【结果】12个农艺性状耐荫系数指标转化为4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74.77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综合耐荫性评价值(D)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个大豆品种(系)根据荫蔽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其中,强耐荫品种(系)6个、中度耐荫品种(系)9个、弱耐荫品种(系)9个。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耐荫回归方程:D=-1.158+0.062X_(2)+0.249X5+0.201X_(7)+1.002X_(10)+0.665X_(11)(R^(2)=0.9722),检验其拟合精度在89.14%以上,筛选出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产量5个耐荫鉴定指标。【结论】参试的24个大豆品种(系)按照耐荫能力划分为强耐荫、中度耐荫、弱耐荫3类;苏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可选择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产量5个性状进行大豆耐荫能力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大豆品种(系) 耐荫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逐步回归
下载PDF
遮光对2个北美冬青品种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杨志峰 杨志莹 +3 位作者 李晓萌 张小羽 张海良 肖龙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2个北美冬青品种的耐阴性,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方法]以‘奥斯特’和‘格瑞’为试验材料,设置遮光30%、遮光50%、遮光70%、全光照4个处理,研究不同遮光条件对2个北美冬青品种植株生长、结果情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随... [目的]比较2个北美冬青品种的耐阴性,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方法]以‘奥斯特’和‘格瑞’为试验材料,设置遮光30%、遮光50%、遮光70%、全光照4个处理,研究不同遮光条件对2个北美冬青品种植株生长、结果情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遮光度的增加,北美冬青的株高、冠幅、当年生枝长、果实纵横径等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茎粗、花色素苷和含糖量均呈下降趋势。果实变色时间和落果率呈上升趋势。50%的遮光处理最适宜北美冬青的生长。[结论]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耐阴系数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奥斯特’的耐阴性比‘格瑞’强,可以用3个主成分对北美冬青的耐阴性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遮光 耐阴性 生长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不同栽植环境下守宫木的生理响应及其耐阴性评价
14
作者 梁小春 姜星宇 +4 位作者 郭品湘 杨秀玲 李琳 蒋若琳 王凌晖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02-105,175,共5页
为探究不同栽植环境对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L.)Merr.]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耐阴性进行评价,以3年生守宫木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露天(100%光照强度)、林下(65%光照强度)、大棚(30%光照强度)3种环境下栽植,测定不同环境下守宫... 为探究不同栽植环境对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L.)Merr.]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耐阴性进行评价,以3年生守宫木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露天(100%光照强度)、林下(65%光照强度)、大棚(30%光照强度)3种环境下栽植,测定不同环境下守宫木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瞬时光合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林下种植、棚下种植守宫木的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露天环境;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先增后减,在林下种植时最高,而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则表现为露天种植>林下种植>棚下种植,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遮阴程度增加而先升后降,林下种植时达到最大;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随着遮阴程度增加不断下降,露天种植时达到最大。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林下环境的守宫木植株光合及生理状态最佳,过强或过弱光照环境均不适合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L.)Merr.] 栽植环境 耐阴性 生理响应
下载PDF
不同弱光耐受性甘薯在弱光下的光合和荧光特性分析
15
作者 张小红 鄢铮 魏广彪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7-1793,共7页
本研究以耐弱光品种榕薯109和不耐弱光品种榕薯756为材料,采用自然光照(CK)和遮光50%处理,遮光60 d后测定甘薯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遮光50%处理的2个甘薯品种净光合速率(P_(n))、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 本研究以耐弱光品种榕薯109和不耐弱光品种榕薯756为材料,采用自然光照(CK)和遮光50%处理,遮光60 d后测定甘薯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遮光50%处理的2个甘薯品种净光合速率(P_(n))、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自然光照和遮光50%处理榕薯109的P_(n)、P_(max)、LSP均高于榕薯756,LCP、暗呼吸速率(R_(d))低于榕薯756。自然光照和遮光50%处理2个甘薯品种对CO_(2)响应情况不同,榕薯109的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均高于榕薯756,CO_(2)补偿点(CCP)低于榕薯756。光合诱导过程中,2个甘薯品种对高光诱导的响应存在差异,榕薯109反应速度较快。遮光50%处理2个甘薯品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暗适应下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光适应下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低于对照(P<0.05)。自然光照和遮光50%处理榕薯109的F′_(v)/F′_(m)、△F/F′_(m)、ETR、NPQ均不低于榕薯756。遮光50%处理2个甘薯品种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均显著低于对照,非光化学淬灭耗散比例(∅NPQ)、荧光耗散比例(∅_(f,d))显著高于对照。遮光50%处理榕薯109产量下降幅度低于榕薯756。综上所述,耐弱光品种榕薯109对弱光适应性更强,在弱光胁迫下能维持较高水平的净光合速率、光诱导反应速度和非光化学热耗散能力,产量下降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弱光耐受性 遮光处理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产量
下载PDF
秋季漳州地区8种园林植物的光响应特性及园林应用
16
作者 邓双 卞阿娜 +2 位作者 蔡俊煌 张佳佳 陈奕涵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变化规律和光适应能力,利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以漳州市龙文区碧湖生态公园内的8种常用园林绿化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梯度下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运用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拟合,并对其耐荫能力进行分... 为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变化规律和光适应能力,利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以漳州市龙文区碧湖生态公园内的8种常用园林绿化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梯度下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运用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拟合,并对其耐荫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具有高LCP、高LSP的美丽异木棉适应强光能力强,红花羊蹄甲、三角梅、朱槿具有较高的LCP和LSP,在强光下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耐荫能力相对较差;具有低LCP、低LSP的蒲葵耐荫能力强,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弱;而红背桂的LCP相对较高、LSP相对较低,不耐强光而具备一定的耐荫能力;香樟、复羽叶栾树的LSP较高、LCP相对较低,既对强光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又能充分利用弱光。8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子在不同的植物之间各不相同,净光合速率分别与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此外,蒲葵、香樟、红背桂、复羽叶栾树能较好的利用土壤的水分,是良好的节水植物。综上,可在光照充足的林缘、道路隔离带等地配置红花羊蹄甲、三角梅、朱槿、美丽异木棉;蒲葵适宜在林下较荫蔽或无强光直射的地方种植;红背桂适宜在某一时段遮荫或有围墙、其他建筑物或植物遮蔽的地带;香樟、复羽叶栾树光适应范围较宽,可根据景观表达需求实行灵活配置。另外,蒲葵、香樟、红背桂、复羽叶栾树可配置在相对较干旱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应用 光合-光响应曲线 聚类分析 耐荫性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遮荫程度对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光合及抗倒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刘婷 刘卫国 +5 位作者 任梦露 杜勇利 邓榆川 邹俊林 方萍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66-1475,共10页
【目的】在玉米大豆间套作种植系统中,高位作物玉米的遮荫常常会导致大豆苗期茎秆细弱,倒伏严重,产量低下。文章在玉米大豆间套模式下,分析遮荫程度对大豆苗期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和抗倒性的影响,为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 【目的】在玉米大豆间套作种植系统中,高位作物玉米的遮荫常常会导致大豆苗期茎秆细弱,倒伏严重,产量低下。文章在玉米大豆间套模式下,分析遮荫程度对大豆苗期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和抗倒性的影响,为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耐荫不抗倒型大豆南032-4和强耐荫强抗倒型大豆南豆12为试验材料,设置不遮荫(W0,透光率100%)、一层黑色遮阳网(W1,透光率31.90%)和二层黑色遮阳网(W2,透光率10.83%)3个处理进行室外盆栽试验,测定大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SPAD值、叶面积及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等光合指标和株高、各节间长度、各节间茎粗、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等抗倒伏指标,分析不同遮荫处理下大豆光合特性及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2个品种大豆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面积和SPAD值显著降低,各器官有机物积累量和根冠比显著下降;随遮荫程度增加,大豆倒伏严重,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显著降低。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对不同遮荫程度的响应有差异,与W0相比,强耐荫性大豆南豆12和不耐荫性南032-4的光合速率在W1和W2分别降低了35.6%、99.6%和40.9%、83.6%。强耐荫性品种南豆12在W0和W1干物质积累高于南豆032-4,差异显著,但W2处理下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中度遮荫下大豆的光合速率仍保持较高水平,且强耐荫性品种在遮荫条件下光合产物积累量较高。南032-4的W1和W2处理倒伏率较南豆12分别高出55.9%和2.57%(2014年和2015年2年均值),W1处理下南032-4表现中度倒伏,南豆12表现为轻度倒伏,而W2处理下南032-4和南豆12均表现为严重倒伏,表明中度遮荫下大豆品种间倒伏差异显著,不耐荫性品种倒伏程度严重。同一遮荫程度下,南豆12抗折力降低幅度(39.8%)高于南032-4(38.425%),但W1和W2处理后南豆12的抗折力比南032-4高27.3%和26.6%(2014和2015年2年均值)。同一遮荫程度下强耐荫性品种南豆12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均显著高于南032-4(P<0.05),而株高表现相反。【结论】随遮荫程度增加,大豆光合积累量减少,倒伏严重;强耐荫性品种在中度遮荫下能保持较高光合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具有较强的耐荫性,但过度遮荫后,其耐荫性与弱耐荫材料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大豆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下,适当减少弱光胁迫程度,才能发挥大豆的耐荫和抗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荫性 遮荫程度 光合作用 倒伏
下载PDF
八种草坪植物耐荫性的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利 赖家业 +1 位作者 杨振德 刘世贵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4-588,共5页
用人工遮光方法 ,研究了 8种草坪植物的耐荫性 ,结果表明 8种草坪植物的耐荫性可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沿阶草 ,强耐荫 ;第二类马尼拉、高羊茅、早熟禾 ,较耐荫 ;第三类黑麦草、台湾草、狗牙根 ,中等耐荫 ;第四类地毯草 ,不耐荫 .描述了 8... 用人工遮光方法 ,研究了 8种草坪植物的耐荫性 ,结果表明 8种草坪植物的耐荫性可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沿阶草 ,强耐荫 ;第二类马尼拉、高羊茅、早熟禾 ,较耐荫 ;第三类黑麦草、台湾草、狗牙根 ,中等耐荫 ;第四类地毯草 ,不耐荫 .描述了 8种草坪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植物 叶绿素 耐荫性 光照条件 生长表现 沿阶草 马尼拉
下载PDF
水稻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鉴定及其生理基础 被引量:27
19
作者 焦德茂 高亮之 +2 位作者 金之庆 季本华 严建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5-248,共4页
水稻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鉴定及其生理基础焦德茂,高亮之,金之庆,季本华,严建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226007)关键词:光氧化;耐阴;光合特性Identificationand... 水稻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鉴定及其生理基础焦德茂,高亮之,金之庆,季本华,严建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226007)关键词:光氧化;耐阴;光合特性IdentificationandPhysiologicalBa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氧化 耐阴 光合特性 水稻
下载PDF
大豆耐荫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中国南方大豆资源耐荫性变异 被引量:26
20
作者 孙祖东 张志鹏 +7 位作者 蔡昭艳 曾维英 赖振光 陈怀珠 杨守臻 唐向民 苏燕竹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2-801,共10页
【目的】耐荫性是影响间套作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大豆间套作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建立高效、通用、稳定的耐荫性鉴定体系,以利于发掘耐荫种质,开展耐荫性育种。【方法】以60份不同耐荫性类型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首先对15%、30%和60%3个... 【目的】耐荫性是影响间套作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大豆间套作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建立高效、通用、稳定的耐荫性鉴定体系,以利于发掘耐荫种质,开展耐荫性育种。【方法】以60份不同耐荫性类型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首先对15%、30%和60%3个遮光度下倒伏品种比例等进行比较,确定遮光处理条件;其次对遮光后的株高、平均节间长、叶柄长和茎叶鲜重等17个性状进行筛选,选定耐荫鉴定指标;再比较播种后第40、50和60天3个时期耐荫指标的误差变异系数和表型变异系数等,明确鉴定时期,最后建立由遮光度、耐荫鉴定指标和鉴定时期构成的耐荫性评价体系;利用该体系对中国南方十二省区453份材料进行耐荫性鉴定和资源筛选。【结果】30%遮光度相对其他遮光梯度较优,表现为倒伏品种有而不太多(22%)、表型变异系数较高(25%)、品种间区分度较好。株高和平均节间长构成的耐荫指标相对其他指标具有以下优点:(1)较准确,误差变异系数低(9.36%),遗传率高(95.43%);(2)较稳定,环境间相关系数高(0.92);(3)品种间区分度较好,表型变异系数(31.25%)和遗传变异系数(30.52%)较大;(4)与田间目测耐荫级别相关性较高(0.73),较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播种后50 d时相对其他时期耐荫指标各参数均最优,如环境间相关系数最大(0.87),误差变异系数最小(7.75%)。据此将30%遮光度条件下,播种后50 d株高和平均节间长相对值的平均数定为耐荫指数,指数越小则越耐荫。中国南方453份大豆耐荫指数的变幅为1.11—2.61,平均1.55,材料个体间差异极显著,且遗传率较高(91.13%),说明表型选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Ⅲ、Ⅳ、Ⅴ和Ⅵ生态区内耐荫指数变幅分别为1.19—2.08、1.17—2.61、1.27—2.37和1.11—2.54,均存在大量的耐荫性变异,各生态区均有耐荫性材料。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耐荫指数变幅分别为1.11—2.61和1.17—2.54,都存在较丰富的耐荫性变异,在筛选出的11份耐荫资源中,有8份是育成品种,说明大豆育种过程中耐荫性已得到改良。【结论】由30%遮光度、播种后50 d的株高和平均节间长构成的耐荫指数是相对准确、稳定、灵敏、实用的耐荫性评价体系。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从453份南方材料中筛选到11份耐荫性强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荫 变异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