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valence of Bovine Tuberculosis in Sheep at Sadar and Parbatipur Upazila under Dinajpur District in Bangladesh
1
作者 Ahmed Ali Omar S. M. Harun-ur-Rashid +1 位作者 Md. Haydar Ali Binti Abubakar Mohamed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21年第11期315-326,共12页
Tuberculosis is Zoonotic disease and infected animals continue to spread the disease to other animals and humans by excreting the germs in milk, meat, feces, and respiratory droplets, this study used bPPD (Bovine puri... Tuberculosis is Zoonotic disease and infected animals continue to spread the disease to other animals and humans by excreting the germs in milk, meat, feces, and respiratory droplets, this study used bPPD (Bovine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o observe TST (Tuberculin skin test) reactivity in the Sheep population in the Sadar and Parbatipur Upazilas of Dinajpur District. The research conducted from January to June of 2018. There is no history for sheep tuberculosis in the study area. Overall, 5 percent (7/140) of 140 sheep were positive, 15% (21/140) were doubtful, and 80% (112/140) were negative based on sex, age, breed, and body condition score, while lactation stage and reproduction status prevalence was 6.4 percent, 14.9 percent, and 78.7% positive, doubtful, and negative, respectivel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a skin test reaction response when employing the bPPD reagent, but this needs to be validated by pathological and serological techniques. Nevertheless, my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abattoirs must implement effective control systems and raise public awar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ep TUBERCULOSIS Tuberculin skin Test bPPD Reagent
下载PDF
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 王钊 +5 位作者 于昊 夏雨婷 李鹏 牛伟强 万永杰 茆达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0,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体重相近[(27±2.0)kg]的雄性湖羊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和添加30%蚕豆皮日粮(蚕豆皮组,BBS)。预饲...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体重相近[(27±2.0)kg]的雄性湖羊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和添加30%蚕豆皮日粮(蚕豆皮组,BBS)。预饲期10 d,正式期50 d。试验结束后采集空肠组织及食糜(n=5),通过RT-qPCR检测黏膜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消化酶活性,高通量测序分析食糜微生物菌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BS组空肠黏膜细胞连接基因Claudin-1、Occludin、MUC-2和ZO-1,促炎因子IL-6、IL-10和TNF-α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IL-1β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2组空肠黏膜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BBS组食糜微生物Shannon、Chao1和Observed_otus指数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BBS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和F/B值显著降低(P<0.05);属水平上,BBS组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未分类厚壁菌属(Firmicutes_unclassified)、糖单胞菌属(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糖酵解菌属(Saccharofermentans)、毛螺科NK3A20菌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和聚乙酸菌属(Acetitomaculum)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16S rDNA基因组的PICRUSt 2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空肠微生物差异菌群主要富集在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原儿茶酸降解和L-亮氨酸降解通路。[结论]日粮添加30%蚕豆皮可降低空肠黏膜炎症因子IL-1β mRNA表达量,改变空肠食糜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调节肠道发酵环境。研究结果为蚕豆皮在养羊业发展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皮 湖羊 空肠 屏障功能 消化酶活性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不同毛色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皮肤组织中黑色素分布及ASIP蛋白的表达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雅迪 张雪梅 王旭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ASIP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被毛颜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试验分别选取体况良好的3只野生型纯白色中国美利奴细毛羊,20只纯白色、8只棕色和10只黑色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背部的皮肤组织,通过H.E.染色对比样本皮肤组... 为了研究ASIP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被毛颜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试验分别选取体况良好的3只野生型纯白色中国美利奴细毛羊,20只纯白色、8只棕色和10只黑色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背部的皮肤组织,通过H.E.染色对比样本皮肤组织结构及黑色素分布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白色、棕色、黑色3种皮肤组织中ASIP蛋白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表明:野生型与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皮肤均由表皮、真皮、皮下结缔组织3部分组成,且表皮层最薄,各毛色皮肤结构组成无差异;黑色素颗粒主要分布于黑色、棕色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皮肤组织的毛囊、毛干中,且黑色较棕色皮肤组织中分布的黑色素颗粒更为密集,而在白色被毛的野生型和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皮肤组织中均未发现黑色素颗粒;ASIP蛋白在白色被毛的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表皮、毛囊外根鞘、毛乳头周围的毛基质中大量存在,在棕色、黑色皮肤组织中几乎不存在。说明ASIP蛋白在特定部位的表达情况与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白色被毛毛色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P基因编辑细毛羊 皮肤组织 ASIP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优化高压-超声-酶解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工艺
4
作者 朱明 张德权 +5 位作者 李少博 陈丽 侯成立 程成鹏 于江颖 关文强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0,共9页
采用高压-超声-酶解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对比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模型和响应面模型的优化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在模型拟合和预测方面表现优于响应面模型;最... 采用高压-超声-酶解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对比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模型和响应面模型的优化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在模型拟合和预测方面表现优于响应面模型;最佳提取参数为高压时间23 min、超声时间22 min、酶添加量3.2%、酶解时间222 min,羊皮胶原蛋白提取率达到(80.5±1.6)%,较传统的木瓜蛋白酶法提高4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此条件下提取的羊皮胶原蛋白结构完整,高压-超声-酶解法对胶原蛋白的破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皮 羊皮胶原蛋白 高压-超声-酶解法 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抗体监测的Meta分析
5
作者 沈鹏 王艺 +3 位作者 任炜杰 杨永春 宋厚辉 王志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9-3658,共10页
疫苗接种是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LSD)的重要措施,但是疫苗接种后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尚缺乏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使用R软件利用Meta分析对已发表的LSD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 疫苗接种是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LSD)的重要措施,但是疫苗接种后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尚缺乏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使用R软件利用Meta分析对已发表的LSD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亚组分析,综合评价免疫抗体监测的意义。通过计算机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截止至2023年7月,收集LSD免疫抗体监测的相关文献,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符合筛选条件的文献24篇,涉及羊痘疫苗的文献共有13篇,涉及LSD疫苗的文献共有13篇,其中2篇文献同时涉及羊痘疫苗和LSD疫苗,包含8 638例样本,其中阳性样本2 782份,结局指标为免疫抗体阳性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羊痘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为41%(95%CI:27%~55%),LSD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为73%(95%CI:64%~86%),各文献间的同质性较低,两种疫苗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9),与羊痘疫苗接种(P=0.12)和LSD疫苗接种(P=0.077)相关的文献均提示未存在明显发表偏移;按养殖环境和检测方法分类进行亚组分析,不同养殖环境(P=0.84)和检测方法(P=0.40)均无显著性差异,两亚组均非异质性的主要来源。本文结果提示,使用免疫抗体监测方法评价免疫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分析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 羊痘 疫苗 免疫 抗体监测 META分析
下载PDF
泗水裘皮羊皮肤组织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树迎 刘子宜 +3 位作者 尹逊河 孙淑红 刘法孝 魏文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8-323,共6页
本文对山东泗水裘皮羊的四个年龄组(小毛、中毛、大毛和6月龄)24只羔羊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段表皮厚度比较恒定,在19~21μm之间(P>0.05)。真皮层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真皮的毛囊层在胚... 本文对山东泗水裘皮羊的四个年龄组(小毛、中毛、大毛和6月龄)24只羔羊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段表皮厚度比较恒定,在19~21μm之间(P>0.05)。真皮层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真皮的毛囊层在胚胎时期就已发育形成,其厚度在各年龄段基本趋于一致(P>0.05)。网状层生后发育迅速,各年龄段之间呈明显增厚趋势(P<0.01)。毛囊群以3毛囊群为主,约占85~90%。初级毛囊在出生前就已全部发育形成。次级毛囊生后继续发生,S/P随之增大,小毛段S/P为1.61,6月龄时为3.99。胶原纤维在毛囊层内排列紧密并编织成网,在网状层内多呈水平方向排列且较稀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水裘皮羊 皮肤厚度 初级毛囊 次级毛囊
下载PDF
BMPR1B基因在细毛羊皮肤毛囊中的表达及与羊毛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小佳 贺建宁 +3 位作者 程明 刘开东 刘积凤 柳楠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BMPR1B基因在皮肤毛囊的表达及与羊毛性状的关系,为解析其对羊毛相关性状的调控机理奠定理论基础。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材料,分别采集肩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样。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BMPR1B基因在皮肤... 本研究旨在探讨BMPR1B基因在皮肤毛囊的表达及与羊毛性状的关系,为解析其对羊毛相关性状的调控机理奠定理论基础。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材料,分别采集肩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样。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BMPR1B基因在皮肤不同部位表达量的差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R1B基因在细毛羊肩部的表达量,并与羊毛性状和毛囊密度进行关联性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BMPR1B基因在细毛羊毛囊中表达的位置。结果表明:BMPR1B基因在肩部和腹股沟部均有表达,且在肩部表达量较高,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P<0.05);关联分析显示,BMPR1B基因的m RNA表达量与羊毛细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2(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PR1B基因在细毛羊皮肤中,主要表达于表皮上皮细胞和内根鞘细胞中。综上,可推测在内根鞘中表达的BMPR1B基因,可能对羊毛细度具有调控作用,这可对细毛羊的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毛羊 皮肤 BMPR1B 表达 羊毛性状
下载PDF
藏绵羊不同毛色皮肤组织miRNA表达谱及靶基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震洋 唐晓惠 +5 位作者 付玉华 王昇 章程 李京津 余梅 杜小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1-362,共12页
【目的】藏绵羊又称藏系绵羊,是中国三大粗毛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及其毗邻的高寒牧区,如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绵羊由于其被毛纤维粗长,毛质细腻且保暖性好,是制造藏式地毯的上好原料。而毛色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状,同... 【目的】藏绵羊又称藏系绵羊,是中国三大粗毛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及其毗邻的高寒牧区,如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绵羊由于其被毛纤维粗长,毛质细腻且保暖性好,是制造藏式地毯的上好原料。而毛色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状,同时制约羊毛的经济价值。然而,目前对于绵羊毛色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以藏绵羊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颜色皮肤组织(黑色和白色)进行转录组测序,旨在探讨miRNA在藏绵羊不同毛色皮肤组织转录后水平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方法】选取2只具有黑白花毛色的健康藏绵羊,减去体侧被毛使皮肤完全裸露并用75%酒精消毒处理,屠宰后快速切取皮肤组织并保存在组织样品保存液中防止RNA降解,提取RNA后通过mi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藏绵羊不同毛色(黑色和白色)皮肤组织miRNA表达谱,筛选组织差异表达miRNA并预测相关靶基因。通过靶基因分析,获得与调控藏绵羊毛色性状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黑色和白色皮肤组织共获得85.76兆条原始读长,经过滤后得到85.08兆条clean reads;共鉴定出334个已知的miRNA和59个新的miRNA;从中获得23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4个差异表达miRNA在白色皮肤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9个表达下调。miR-2284b和miR-744仅在藏绵羊白色皮肤中表达,而miR-23b、miR-411a-5p、miR-30c、miR-423-3p和miR-324-5p则仅在藏绵羊黑色皮肤中表达,但表达量相对较低。表达量最高的miRNA为miR-10a,而倍数差异最大的为miR-23b。其中,miR-10a可参与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其作用涉及增殖、分化、凋亡、细胞粘附等各个方面,目前并无调控绵羊毛色方面的相关报道,但其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仍在不断扩展。miR-23b则与Wnt、Notch等信号通路有关,这些信号通路中的部分基因也和黑色素的生成有密切关系。结合倍数差异和miRNA表达量分析,miR-411a-5p、miR103和miR-200b可能也和毛色调控密切相关。本研究共预测出981个靶基因可能参与毛色调控,多数基因和WNT信号通路、MAPK通路、EDNRB信号通路及黑素原生成通路(melanogenesis pathway)相关,其中黑素原生成通路显示和WNT信号通路、KIT信号通路及EDNRB信号通路相互关联。黑素原生成通路显示藏绵羊不同毛色可能最终通过MITF基因调控下游的TYR基因(酪氨酸酶基因)影响黑色素的合成。同时,筛选7个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5个miRNA在黑色皮肤组织中上调表达,2个miRNA在白色组织中上调表达,定量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获得了藏绵羊皮肤组织miRNA表达谱,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可能和调控毛色性状相关的miRNA和信号通路。这些结果表明,藏绵羊毛色性状可能受到多种miRNA的调控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这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毛色转录后水平的调控过程,并对进一步的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皮肤组织 高通量测序 MIRNA
下载PDF
绵羊皮肤中GHR、IGF-1和IGF-1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品种特点 被引量:19
9
作者 贾斌 席继峰 +3 位作者 张苏云 赵宗胜 赵茹茜 陈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8-1082,共5页
采用相对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研究了罗米丽(Romilly Hilly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优质细毛羊和哈萨克粗毛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 采用相对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研究了罗米丽(Romilly Hilly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优质细毛羊和哈萨克粗毛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mRNA发育性变化并进行了品种间比较。分别于30、60、90、135、180和255日龄称重、采毛样,并于30、90、135和255日龄采皮样。结果表明:粗毛羊和细毛羊体重、羊毛生长的发育模式没有明显的差异,30-135日龄体重迅速增加,135~255日龄增重十分缓慢;30-135日龄羊毛日增长逐渐增加,135-180日龄羊毛生长十分缓慢,而180-255日龄又上升到较高水平。粗毛羊皮肤中GHRmRNA在30~90曰龄显著增加(P〈0.05),90日龄达到高峰,此后显著下降(P〈0.05);细毛羊在135日龄时GHR mRNA极显著地升高(P〈0.01),此后又极显著地下降。粗毛羊皮肤中IGF-1、IGF-1R mRNA30—90日龄上升,90日龄之后极显著下降(P〈0.01):细毛羊皮肤中IGF—1、IGF-1R mRNA出生时较高,然后逐渐下降。品种之间比较,细毛羊GHR mRNA出现高峰晚于粗毛羊,135日龄高峰时显著地高于粗毛羊;粗毛羊IGF—1、IGF-1RmRNA在90日龄出现高峰,并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细毛羊;粗毛羊90日龄前GHR、IGF-1和IGF-1RmRNA高于细毛羊,之后低于细毛羊。结果提示:绵羊皮肤中GHR,IGF-1和IGF-1R基因表达有特定的发育模式,并存在品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皮肤 生长激素受体(GH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JGF-1R)
下载PDF
IGF-Ⅰ对不同绵羊皮肤中5个毛囊相关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岩 廖和荣 +2 位作者 李知勉 孙杰 李大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4-600,共7页
目的为探讨外源性IGF-Ⅰ对绵羊皮肤中毛囊生长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新疆细毛羊,随机分成6组。在每只绵羊的左、右两侧肩胛前部分别进行拔毛、剃毛处理。同时在左侧肩胛前部的拔毛、剃毛和正常区的交叉处注射0.5ml IGF-Ⅰ(10ng.ml-1)... 目的为探讨外源性IGF-Ⅰ对绵羊皮肤中毛囊生长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新疆细毛羊,随机分成6组。在每只绵羊的左、右两侧肩胛前部分别进行拔毛、剃毛处理。同时在左侧肩胛前部的拔毛、剃毛和正常区的交叉处注射0.5ml IGF-Ⅰ(10ng.ml-1),然后在第0、3、6、9、12、50天采取皮样。用RT-PCR方法,测定各皮肤中GHR、IGF-Ⅰ、IGF-ⅠR、KAP3.2和KAP6-1的mRNA相对丰度。结果(1)IGF-Ⅰ可以下调正常皮肤中GHR基因的表达,对IGF-Ⅰ、IGF-ⅠR的表达没有显著的影响,能显著提高KAP3.2和KAP6-1的转录水平;(2)IGF-Ⅰ在3 d内可降低拔毛皮肤中GHR的表达,6 d以上无明显影响;对剃毛皮肤中的GHR表达无显著影响。IGF-Ⅰ对拔毛皮肤中的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对剃毛皮肤中IGF-Ⅰ的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IGF-ⅠR的变化不明显。IGF-Ⅰ对拔毛皮肤和剃毛皮肤中的KAP3.2和KAP6-1的表达都能显著提高,且表达模式也基本一致,KAP3.2的表达早于KAP6-1的表达。结论IGF-Ⅰ对绵羊皮肤中的GHR和IGF-ⅠR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对KAP3.2和KAP6-1的表达能显著提高,但呈现出颠倒的特定时序性,这是否是外源性IGF-Ⅰ不能促进体内毛囊生长的原因所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皮肤 拔毛剃毛 IGF-Ⅰ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角蛋白26基因在超细型和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月珍 狄江 +8 位作者 吴伟伟 田可川 黄锡霞 徐新明 哈尼克孜.吐拉甫 付雪峰 张艳花 马依拉.吐尔逊 艾买提.买买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37,共7页
采用超细型和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以18SrRNA、β-actin、GAPDH等基因为内参,角蛋白26(keratin26,KRT26)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Ⅰ染料技术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分析KRT26基因在不同细度绵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采用超细型和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以18SrRNA、β-actin、GAPDH等基因为内参,角蛋白26(keratin26,KRT26)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Ⅰ染料技术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分析KRT26基因在不同细度绵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以cDNA为模板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与标准cDNA模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以18SrRNA、β-actin、GAPDH作为内参基因时,KRT26基因在超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细型细毛羊皮肤组织中的1.5倍。初步确定KRT26基因与毛细度具有相关性,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分子育种和绵羊毛纤维细度性状的改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T26 细度 绵羊 皮肤组织 表达差异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建军 孙乐天 +5 位作者 穆晓丽 张杰 姜俊兵 张映 李宏全 董常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147-5154,共8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A和B(endothelin receptor A and B,EDNR A and B)在绵羊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在不同毛色中的差异比较,探讨其在绵羊毛色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绵羊为研究对象(设黑色毛和白色...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A和B(endothelin receptor A and B,EDNR A and B)在绵羊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在不同毛色中的差异比较,探讨其在绵羊毛色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绵羊为研究对象(设黑色毛和白色毛两组),用RT-PCR法检测EDNR基因在不同毛色皮肤中的表达,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毛色绵羊皮肤EDN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对EDNR在绵羊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黑色绵羊中EDNRA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绵羊的1.2648倍,EDNRB的则是1.8248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皮肤组织粗蛋白提取物中含有EDNR蛋白,且受体A在黑白两组皮肤中表达不显著(P>0.05),受体B在黑色组的表达显著高于白毛组(P<0.05);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EDNR蛋白在两组皮肤的表皮和毛囊中均有表达,通过光密度分析,受体A在黑毛皮肤各处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白毛皮肤,受体B则在除毛根鞘之外的其它两处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白毛皮肤(P<0.05)。【结论】实验结果提示,EDNR参与绵羊皮肤黑素细胞的生成,且两受体作用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受体 绵羊 皮肤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4℃保存的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冷冻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春生 张丽新 +1 位作者 梁洋 安铁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4-806,F0003,共4页
为了探讨利用死亡珍稀动物皮肤建立成纤维细胞库的方法,本研究采集幼龄绵羊耳廓皮肤,在4℃条件下保存0 h(对照组)、24 h、48 h和72 h后进行原代培养,达到85%汇合后再进行了继代培养或者经冷冻-复苏后继代培养。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各... 为了探讨利用死亡珍稀动物皮肤建立成纤维细胞库的方法,本研究采集幼龄绵羊耳廓皮肤,在4℃条件下保存0 h(对照组)、24 h、48 h和72 h后进行原代培养,达到85%汇合后再进行了继代培养或者经冷冻-复苏后继代培养。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各保存组皮肤成纤维细胞经原代培养后达到85%汇合时间滞后(分别为4 d和8d^15 d);(2)各保存组成纤维细胞经4代培养后,与对照组继代培养达到85%汇合时间相同(对照组继代培养第1~4代均为4 d);(3)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通过冷冻-复苏后经第2代培养,即可在4 d内均达到85%汇合。表明动物死亡后立即采取其耳廓皮肤并在4℃下保存一段时间后,经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或经原代培养、冷冻-复苏和继代培养,可获得具有正常继代能力的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皮肤 4℃保存 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继代培养
下载PDF
基于绵羊皮肤组织ESTs开发新型微卫星标记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遵宝 努尔力.阿不力孜 +2 位作者 赵宗胜 曾献存 吴洪宾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5,共4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从国际公共生物数据库检索获得绵羊皮肤组织相关的3295条EST序列中筛选微卫星标记。结果表明,从绵羊皮肤组织相关的EST序列中搜索到微卫星209个,含有微卫星的序列196个,占整个EST序列数据库的6.3%,其中双碱基重复...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从国际公共生物数据库检索获得绵羊皮肤组织相关的3295条EST序列中筛选微卫星标记。结果表明,从绵羊皮肤组织相关的EST序列中搜索到微卫星209个,含有微卫星的序列196个,占整个EST序列数据库的6.3%,其中双碱基重复150个,三碱基重复19个,四碱基重复12个,五碱基重复17个,六碱基重复11个。在这些微卫星序列中,AC/TG重复在双碱基类型中最丰富,占双碱基微卫星序列总数的67%。根据筛选到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22对,其中18对引物有扩增产物,且条带清晰,6对引物在中国美利奴羊群内多态性丰富,平均PIC达0.7001,为后期与毛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毛用性状新型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皮肤 EST SSR
下载PDF
中国美利奴超细型与哈萨克羊毛囊兴盛期皮肤组织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剑波 甘尚权 +6 位作者 李晶 高磊 杨井泉 张科 杨永林 沈敏 石国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154-3164,共11页
【目的】筛选影响绵羊羊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为研究羊毛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中国美利奴超细型和哈萨克羊兴盛期皮肤组织间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并对差异基因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筛选影响绵羊羊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为研究羊毛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中国美利奴超细型和哈萨克羊兴盛期皮肤组织间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并对差异基因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鉴定。【结果】①从所构建绵羊皮肤组织的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中分别获得153和143个ESTs,其中分别包括5和4个未知功能的ESTs,推测可能是新基因;对部分已知功能ESTs进行了GO聚类分析、通路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显示粗、细毛羊之间存在一定差异;②文库中的3个差异基因KRTAP8-2、Trichohyalin和KRTAP3-2均能在皮肤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其中KRTAP8-2和Trichohyalin基因在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分别是哈萨克羊的3.45和2.07倍,而KRTAP3-2基因在哈萨克羊皮肤组织表达丰度是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羊的1.87倍。【结论】成功构建了中国美利奴超细型和哈萨克羊皮肤组织间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初步筛选出一批可能影响羊毛性状的差异表达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 中国美利奴羊 哈萨克羊 皮肤
下载PDF
羊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体内外毒性实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军 黄晓元 王凌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利用溶血反应、热原反应和细胞毒性反应实验了解羊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在动物体内外的毒性反应强度.方法:溶血反应:分别制作交联型和非交联型羊ADM的浸提液,为交联组和非交联组;并设置阳性对照组10m... 目的:利用溶血反应、热原反应和细胞毒性反应实验了解羊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在动物体内外的毒性反应强度.方法:溶血反应:分别制作交联型和非交联型羊ADM的浸提液,为交联组和非交联组;并设置阳性对照组10mL灭菌注射用水,阴性对照组10 mL 0.9%氯化钠溶液.将新鲜抗凝稀释兔血加入实验组和对照组试管中,离心后取上清液测量吸光度值,计算溶血度.热原实验:按照条件入选16只新西兰兔,分为初试A,B两组各3只和复试C,D两组各5只.分别将交联与未交联的两种ADM浸提液注射人两组新西兰兔体内,注射后每隔0.5 h测量一次体温,共测量6次,以6次中最高一次减去正常体温即为该兔的体温升高度数.据此判断是否符合生物制品热原实验的评价标准.MTT实验:收集对数期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细胞,种植于含有不同浓度羊ADM浸提液的培养基,测量吸光度值进行细胞活力测定.结果:实验A,B组溶血度均小于5%,热原反应测得新西兰兔体温升高之和低于1.8℃.MTT实验显示10%~90%羊ADM浸提液培养基对体外细胞的毒性为1级,100%的羊浸提液对体外细胞的毒性为2级,交联型与非交联型组的浸提液对体外细胞的毒性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对体外细胞的增殖影响轻微.结论:羊DM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引起的溶血反应和热原反应在评价标准之内,在体外对细胞的增殖和活力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皮 脱细胞真皮基质 溶血度 热原反应 相对增殖率
下载PDF
改良绵羊皮毛革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建根 章川波 +4 位作者 俞从正 卢行芳 金鑫 李济海 康旭东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9-22,共4页
采用酶助浸水、 3次脱脂、同浴浸酸软化、油预处理铬鞣、醛 -树脂 -铬 -铝鞣剂结合复鞣填充工艺路线 ,对主要加工材料用量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得出了利用改良绵羊皮加工毛革的工艺 ,所得坯革感观和物理性能良好。
关键词 改良绵羊皮 毛革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无石灰及无硫化碱的绵羊皮脱毛浸灰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书卿 罗建勋 单志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46-49,共4页
将无灰无硫化碱脱毛浸灰试验工艺同传统石灰硫化碱脱毛浸灰工艺在绵羊皮上的应用进行了对比。通过浸灰皮组织切片、浸灰废液中羟脯氨酸和蛋白多糖含量、铬在皮中的层分布和革物理机械性能证明了无灰无硫化碱试验方法脱毛完全、对皮胶原... 将无灰无硫化碱脱毛浸灰试验工艺同传统石灰硫化碱脱毛浸灰工艺在绵羊皮上的应用进行了对比。通过浸灰皮组织切片、浸灰废液中羟脯氨酸和蛋白多糖含量、铬在皮中的层分布和革物理机械性能证明了无灰无硫化碱试验方法脱毛完全、对皮胶原纤维的分散程度足够;而且由该试验工艺得到的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由传统工艺得到的革的各项性能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皮 脱毛 浸灰 无石灰 无硫化碱
下载PDF
蒙古绵羊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凡华 肖红梅 +1 位作者 张东 周欢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本研究以蒙古绵羊胎儿为材料,进行了胎儿性别鉴定,结果显示为雄性。取其皮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纯化,筛选出成纤维细胞。通过形态观察发现,在10代以内,细胞形态良好,随着代数增加梭型细胞有拉长趋势,在第20代时梭形明... 本研究以蒙古绵羊胎儿为材料,进行了胎儿性别鉴定,结果显示为雄性。取其皮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纯化,筛选出成纤维细胞。通过形态观察发现,在10代以内,细胞形态良好,随着代数增加梭型细胞有拉长趋势,在第20代时梭形明显拉长,单位面积细胞数目大量减少;同时做了F5、F10代细胞的生长曲线,发现随着代数的增长,细胞生长力略有下降,但趋势不明显;对F5、F10代细胞做了核型分析,二倍体比率分别为85.71%和76.67%,这满足了作为核移植供体细胞的要求;细胞冻存后复苏贴壁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绵羊 胎儿 皮肤 成纤维细胞 离体培养
下载PDF
利用SMART技术构建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全长cDNA文库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茜 田可川 +6 位作者 刘武军 张艳花 吴伟伟 徐新明 张廷虎 马晓燕 黄锡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50,55,共6页
【目的】探寻控制羊毛性状的相关基因,构建了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全长cDNA文库。【方法】采用Clontech公司的CreaterTM 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用Biozol试剂提取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总RNA后,以反转录酶SuperscriptTMⅡ反... 【目的】探寻控制羊毛性状的相关基因,构建了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全长cDNA文库。【方法】采用Clontech公司的CreaterTM 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用Biozol试剂提取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总RNA后,以反转录酶SuperscriptTMⅡ反转录为第一链cDNA,然后通过LD-PCR合成并扩增ds cDNA,扩增产物经纯化、SfiⅠ酶切、过CHROMA SPIN-400柱去除小片段后,连接到SfiⅠ消化过的pDNR-LIB(带有SfiⅠA和B 2个位点)质粒载体中,最后用热击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DH5α内,得到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全长cDNA原始文库,扩增后的文库分装后用50 mL离心管保存。【结果】构建的cDNA文库约含4.2×105个独立克隆,重组效率为100%,插入片段多为0.5~3.0 k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1.3 kb,符合建库要求。【结论】经检测所构建的文库库容量满足基因筛选要求,可用于特异表达基因全长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细毛羊 皮肤组织 CDNA文库 SMART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