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牡蛎壳橙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雨露 徐成勋 +2 位作者 刘士凯 孔令锋 李琪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长牡蛎壳橙快速生长品系是结合群体选育与种内群体间杂交方法,以壳色性状和生长性状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3代选育获得的新品系。本研究以第1代长牡蛎壳橙快速生长品系(G1)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建立了48个混养家系,共获得863个个体。利用... 长牡蛎壳橙快速生长品系是结合群体选育与种内群体间杂交方法,以壳色性状和生长性状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3代选育获得的新品系。本研究以第1代长牡蛎壳橙快速生长品系(G1)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建立了48个混养家系,共获得863个个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混养家系进行了系谱分析,并基于REML法评估了长牡蛎壳橙快速生长品系壳色性状的遗传参数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63个个体中,有851个个体被准确鉴定其所属家系;长牡蛎壳橙快速生长品系壳色性状颜色参数指标a*(红绿轴色品指数)、b*(黄蓝轴色品指数)和ΔE(色差)等均具中高等遗传力,大小依次为0.47±0.23、0.42±0.21和0.56±0.29。4个颜色参数指标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范围分别为−0.79~0.86和−0.45~0.48。壳色性状与各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较低,分别为−0.33~0.17和−0.04~0.11。研究表明,在长牡蛎壳橙快速生长品系育种过程中,对壳色性状进行选育可以得到预期的改良效果。此外,壳橙性状与生长性状应分别作为目标性状进行协同选择,以实现同时改良两个性状的目的。本研究可为长牡蛎壳橙快速生长品系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壳色 生长性状 微卫星 遗传参数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鸡蛋绿壳性状形成分子机制研究
2
作者 石钰仕 肖涛 +5 位作者 陈有波 余欢 赵德鹏 龙霞 谭启松 李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8-649,共12页
【目的】挖掘参与绿壳蛋形成的潜在调控基因和蛋白,为开展赤水乌骨鸡品种选育及揭示家禽蛋壳颜色形成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80日龄的绿壳纯系赤水乌骨鸡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产深绿(SL)和白壳(BK)鸡蛋的母鸡蛋壳腺组织样品,... 【目的】挖掘参与绿壳蛋形成的潜在调控基因和蛋白,为开展赤水乌骨鸡品种选育及揭示家禽蛋壳颜色形成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80日龄的绿壳纯系赤水乌骨鸡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产深绿(SL)和白壳(BK)鸡蛋的母鸡蛋壳腺组织样品,通过转录组测序和TMT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EPs),并对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调控绿壳鸡蛋颜色深浅的候选基因和候选蛋白。【结果】经转录组测序,从SL组与BK组间共筛选出82个DEGs,其中46个DEGs呈上调表达、36个DEGs呈下调表达;有4个DEGs与蛋壳色素的合成及沉积相关,分别是SLC22A4、SPP1、FAM26E和HSP5基因,且均为上调表达的DEGs;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DEGs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有α-亚麻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通过TMT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共鉴定获得167个DEPs,其中104个DEPs呈上调表达、63个DEPs呈下调表达;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Ps主要富集于甘油磷脂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及醚脂质代谢等信号通路。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与蛋白组无共同注释的GO功能条目,而82个DEGs和167个DEPs富集到19条KEGG信号通路上,其中甘油磷脂代谢和醚脂类代谢2条信号通路在转录组与蛋白组中均有出现。【结论】SLC22A4、SPP1、FAM26E和HSP5基因及FAM102A、FAM107B和SLCO1B1蛋白可能参与蛋壳色素的合成、转运和沉积,尤其是SLC家族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推测这些基因和蛋白是影响赤水乌骨鸡蛋绿壳形成的候选基因和候选蛋白,且富集到的甘油磷脂代谢和醚脂类代谢可能是调节鸡蛋绿壳形成的关键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乌骨鸡 胆绿素 绿壳性状 转录组学 蛋白组学
下载PDF
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早期生长发育与开产性能分析
3
作者 樊萌 兰寅峰 +4 位作者 付家璇 李文菊 孙浩 张立永 刘海斌 《畜禽业》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早期体质量、胫长与开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体质量、胫长指标与开产性能的最优回归方程。随机选取1日龄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各200只,测定5周龄体质量(X_(1))、6周龄体质量(X_(2))、7周龄体质量(X_(3)...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早期体质量、胫长与开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体质量、胫长指标与开产性能的最优回归方程。随机选取1日龄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各200只,测定5周龄体质量(X_(1))、6周龄体质量(X_(2))、7周龄体质量(X_(3))、5周龄胫长(X_(4))、6周龄胫长(X_(5))、7周龄胫长(X_(6))、开产日龄(Y_(1))、开产蛋重(Y_(2))、开产体质量(Y_(3)),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壳蛋鸡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坝上长尾鸡(p<0.01),坝上长尾鸡开产体质量、开产蛋重极显著高于绿壳蛋鸡(p<0.01);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5~7周龄体质量、胫长与开产蛋重、开产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开产日龄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并得出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最优回归方程。说明可以通过坝上长尾鸡和绿壳蛋鸡生长性状指标预测评估开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长尾鸡 绿壳蛋鸡 生长发育 开产性能 回归
下载PDF
油茶壳堆肥用量对土壤肥力及苦麦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杨丹亚 蒋越华 +2 位作者 莫良玉 黄理明 范稚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目的】探明腐熟油菜壳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苦麦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为油茶壳资源化利用及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苦麦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油茶壳有机肥用量水平,采用田间小区试验(CK1:不施底肥;T1:常规... 【目的】探明腐熟油菜壳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苦麦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为油茶壳资源化利用及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苦麦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油茶壳有机肥用量水平,采用田间小区试验(CK1:不施底肥;T1:常规施肥,复合肥450 kg/hm^(2);T2:油茶壳有机肥7500 kg/hm^(2);T3:油茶壳有机肥15000 kg/hm^(2);T4:油茶壳有机肥22500 kg/hm^(2);T5:复合肥360 kg/hm^(2)+油茶壳有机肥15000 kg/hm^(2))和盆栽试验(CK2:不施肥;P1:常规施肥,复合肥225 kg/hm^(2);P2:油茶壳有机肥3750 kg/hm^(2);P3:油茶壳有机肥7500 kg/hm^(2);P4:油茶壳有机肥11250 kg/hm^(2);P5:复合肥180 kg/hm^(2)+油茶壳有机肥7500 kg/hm^(2)),共12个处理,研究腐熟油茶壳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苦麦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田间和盆栽试验下,施用油茶壳有机肥总体上能提升土壤养分。各处理土壤pH为5.92~6.89,施用油茶壳有机肥和复合肥减量配施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未施肥处理总体增加,水解性氮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中,田间试验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3.13~43.94 g/kg、43.39~162.61 mg/kg和247.00~667.69 mg/kg,盆栽试验分别为12.44~38.32 g/kg、1.17~344.79 mg/kg和41.79~1889.03 mg/kg。田间试验施用油茶壳有机肥22500 kg/hm^(2)和盆栽试验施用油茶壳有机肥7500 kg/hm^(2)时,苦麦菜株高和地上部鲜重分别为43.42 cm、116.25 g和40.25 cm、73.76 g,显著高于未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田间试验苦麦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34~0.67 g/100g、13.52~19.23 mg/100g、1.06~1.52 mg/g和0.91~1.29 g/100g,盆栽试验分别为0.65~1.64 g/100g、13.75~29.44 mg/100g、0.99~1.36 mg/g和1.25~2.51 g/100g。施用适量油茶壳有机肥或复合肥减量配施的苦麦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未施肥处理苦麦菜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结论】综合苦麦菜的生长和品质性状,油茶壳有机肥以田间施肥量22500 kg/hm^(2)和盆施肥量750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壳 有机肥 土壤肥力 苦麦菜 生长性状 品质
下载PDF
两种壳色文蛤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方军 肖国强 +2 位作者 张炯明 柴雪良 滕爽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0-315,共6页
为了解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获得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群体,以经过7年群体选育的F_4代黑斑文蛤和红色文蛤为试验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两种文蛤进行了壳长(X_1)、壳高(X_2... 为了解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获得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群体,以经过7年群体选育的F_4代黑斑文蛤和红色文蛤为试验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两种文蛤进行了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对活体质量(Y)的影响分析,建立了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两种文蛤表型性状差异不大(P>0.05),但壳性状对活体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壳高和壳宽是决定黑斑文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是决定红色文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优回归方程Y_(黑斑)=-8.308+0.361X_2+0.391X_3,Y_(红色)=-8.389+0.500X_1,回归关系和偏回归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本研究结果对生产实践中两种文蛤的选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壳性状 活体质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不同贝龄栉孔扇贝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杜美荣 方建光 +2 位作者 高亚平 房景辉 蒋增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0-587,共8页
为深入了解栉孔扇贝形态性状与湿重之间的关系,为栉孔扇贝选育工作中亲贝的挑选提供策略,本研究使用来自同一家系的栉孔扇贝子代324只一龄个体以及生长到二龄的230只个体的性状数据进行通径分析。性状数据包括壳长(x_1/cm),壳高(x_2/cm)... 为深入了解栉孔扇贝形态性状与湿重之间的关系,为栉孔扇贝选育工作中亲贝的挑选提供策略,本研究使用来自同一家系的栉孔扇贝子代324只一龄个体以及生长到二龄的230只个体的性状数据进行通径分析。性状数据包括壳长(x_1/cm),壳高(x_2/cm),壳宽(x_3/cm),湿重(y/g)。结果显示,所有形态性状和湿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与一龄贝湿重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壳长,为0.939,与二龄贝湿重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壳高,为0.808。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壳长对一龄贝湿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532),壳高对一龄贝湿重的直接影响最小(0.163)。壳高对二龄贝湿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451),壳长对二龄贝湿重的直接影响最小(0.191),决定系数与以上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一龄贝和二龄贝形态性状与湿重间的回归方程,一龄贝:y=–10.527+0.287x_1+0.087x_2+0.409x_3,R^2=0.926;二龄贝:y=–68.609+0.254x_1+0.719x_2+2.008x_3,R^2=0.830。本研究结果为栉孔扇贝种贝的挑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贝龄 数量性状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4种壳色选育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明强 刘宝锁 +3 位作者 严俊贤 郭华阳 吴开畅 李有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22,共5页
为评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白壳、黑壳、红壳和金壳色选育系F6代的育种性能,对养殖达18个月龄4种壳色合浦珠母贝的形态、质量、闭壳肌拉力和抗才女虫寄生病等12个性状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4种壳色选育系间... 为评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白壳、黑壳、红壳和金壳色选育系F6代的育种性能,对养殖达18个月龄4种壳色合浦珠母贝的形态、质量、闭壳肌拉力和抗才女虫寄生病等12个性状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4种壳色选育系间壳高、绞合线长、壳宽、体质量、壳质量、软体部质量、闭壳肌质量、闭壳肌拉力、右壳感染率和贝壳感染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相关分析表明,白壳色选育系可作为壳高和低才女虫感染率同时选育的最优育种群体,金壳色选育系可作为壳宽、体质量和闭壳肌拉力复合选育的最优育种群体。该研究结果为开展合浦珠母贝多性状复合选择育种工作提供了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壳色 形态性状 质量性状 闭壳肌拉力 抗才女虫寄生病
下载PDF
利用马氏珠母贝4个壳色系F_3培育厚层优质珍珠 被引量:15
8
作者 符韶 谢绍河 +1 位作者 邓岳文 梁飞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8-1424,共7页
为了评价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育珠性状,设立两个实验,分别利用马氏珠母贝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作为植核(受体)贝和小片(供体)贝进行植核育珠。实验Ⅰ: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插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另外利用以普... 为了评价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育珠性状,设立两个实验,分别利用马氏珠母贝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作为植核(受体)贝和小片(供体)贝进行植核育珠。实验Ⅰ: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插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另外利用以普通养殖群体为插核贝、金黄壳色系F3为小片贝建立了1个组合,共建立17个组合,育珠期为24个月;实验Ⅱ:分别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植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育珠期为18个月。结果表明,育珠期结束后实验Ⅰ和Ⅱ的4个壳色系F3平均壳高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Ⅰ和Ⅱ的黑壳色系F3具有最大的平均壳高,实验Ⅰ金黄壳色系F3具有最高的成活率,实验Ⅱ黑壳色系F3具有最高的成活率。实验Ⅰ:各组合间的留核率、商品珠率、优良珠率和育珠绩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珍珠层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BW组具有最大的留核率、商品珠率、珠层厚度和育珠绩效值,RB组具有最大的优良珠率;实验Ⅱ:各组合的留核率、商品珠率、优良珠率、珍珠层厚度和育珠绩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黑壳色系F3作为插核贝具有较好的育珠效果,经进一步测试其育珠性能,可在珍珠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壳色系F3 壳色性状
下载PDF
长牡蛎4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比较 被引量:35
9
作者 丛日浩 李琪 +2 位作者 葛建龙 孔令锋 于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4-502,共9页
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4种壳色家系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生长和存活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浮游阶段10日龄后,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 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4种壳色家系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生长和存活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浮游阶段10日龄后,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P<0.05);稚贝阶段40和100日龄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日龄白壳色家系壳高显著小于其他家系(P<0.05);成贝阶段金壳色家系壳高和总重显著高于白壳色和黑壳色家系及对照组(P<0.05)。浮游阶段15和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稚贝期各家系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4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双岛湾和海阳所海区长牡蛎成贝壳高和壳长影响显著(P<0.05),对总重和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长牡蛎壳色与其生长和存活性状关联显著,成贝阶段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弱,不会对长牡蛎在两海区的育种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壳色 表型性状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下载PDF
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品系F_2的表型性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闫喜武 张跃环 +3 位作者 霍忠明 孙焕强 杨凤 张国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1-709,共9页
于2007年9月,对选育的菲律宾蛤仔不同壳色品系(C:对照组;Tr:两道红品系;Tw:两道白品系;Ab:玛瑙黑品系;Or:海洋红品系;Pw:珍珠白品系;Z:斑马蛤品系;W:波纹蛤品系)F1和F2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龄F1的壳长以Pw最大,与Tr差异不显... 于2007年9月,对选育的菲律宾蛤仔不同壳色品系(C:对照组;Tr:两道红品系;Tw:两道白品系;Ab:玛瑙黑品系;Or:海洋红品系;Pw:珍珠白品系;Z:斑马蛤品系;W:波纹蛤品系)F1和F2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龄F1的壳长以Pw最大,与Tr差异不显著(P>0.05),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其它品系,Z壳长最小且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P<0.05),C的壳长明显小于Tw、Ab(P<0.05),但与Or、W差异不显著(P>0.05);F1鲜重也以Pw最大,Z最小,且与其它品系差异显著P<0.05),Tr、Tw、Ab和Or鲜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大于C(P<0.05);F1产卵量Pw、Tr明显高于其它品系,Z、C明显小于其它品系(P>0.05),Tw、Ab、Or和W彼此差异不显著(P>0.05);F2的表型性状,C的孵化率低于其它品系(P<0.05),但与Tw无显著差异(P>0.05),各壳色品系间卵径、受精率和D形幼虫大小差异不显著(P>0.05)。浮游期结束时(9日龄),W与Z幼虫壳长明显大于其它品系(P<0.05),Tw、Ab、Or、Pw、Z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0.05);幼虫存活率大小顺序为,Ab、Z>Or、W>Tw、Pw>Tr>C,彼此差异显著(P<0.05)。变态时间和变态规格各品系间无显著差异(P>0.05),变态率大小的顺序为Ab>Z>Tw>Or>Pw>W>Tr>C,彼此差异显著(P<0.05)。室内培育阶段结束时(240日龄),Ab壳长最大,但与Or、Tr差异不显著,Z壳长最小,但与C、W差异不显著(P>0.05),C与Pw、W,Tr、Tw、Or之间,以及Tw与Pw差异也不显著;Z的存活率最高,明显高于除Ab外的其它品系,C的存活率最低,明显低于除Tr、Tw外的其它品系,W>Or>Pw,彼此差异显著(P<0.05)。360日龄时,Pw壳长和鲜重最大,显著大于其它壳色品系(P<0.05),Ab和Z壳长和鲜重显著小于其它壳色品系(P<0.05);Ab和Z的存活率高于其它品系(P<0.05),但与Or、Pw差异不显著(P>0.05),Or存活率高于C(P<0.05),其它各品系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从相对产量上看,Z(678.63%±56.80%)>Ab(554.88%±69.42%)>Or(527.23%±76.21%)>W(475.97%±90.25%)>Pw(405.90%±55.19%)>Tw(224.89%±47.85%)>Tr(178.50%±34.50%)>C(100.00%±2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壳色 品系 表型性状
下载PDF
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1龄阶段内壳色及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照旗 韩学凯 +1 位作者 白志毅 李家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4-650,共7页
采用群体选育辅助种内群体间杂交选育的方法,以内壳色、体质量作为选育性状,经过连续4代的选育获得了紫色选育系F4。本实验以F4为亲本进行繁殖,利用6对微卫星标记,对15个同批繁育的F4母蚌的1龄后代进行亲子鉴定,鉴别出了来自12个父本、1... 采用群体选育辅助种内群体间杂交选育的方法,以内壳色、体质量作为选育性状,经过连续4代的选育获得了紫色选育系F4。本实验以F4为亲本进行繁殖,利用6对微卫星标记,对15个同批繁育的F4母蚌的1龄后代进行亲子鉴定,鉴别出了来自12个父本、15个母本的42个全同胞家系,使用ASREML软件的约束极大似然法对三角帆蚌内壳色及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E*的遗传力分别为0.31±0.22、0.11±0.08、0.36±0.18、0.29±0.19,L^*、a^*、b^*之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较低,范围为0.08-0.47和0.04-0.32,L^*与dE*相关性最大,遗传相关为-0.94±0.06,表型相关为-0.96±0.01;生长性状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和壳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24±0.19、0.37±0.27、0.26±0.16、0.26±0.17、0.31±0.19,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为正相关,分别为0.71-0.92、0.66-0.94;颜色参数与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很低,为0.02-0.18。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1龄阶段内壳色和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多为中高水平,对其继续进行遗传改良预期能够获得良好遗传进展。内壳色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度很低,无法实现相互选择,体质量与其他生长性状相关均较紧密,表明将内壳色、体质量作为目标性状进行同步选育的方法合理,可实现同时改良壳色及生长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内壳色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 亲子鉴定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獐子岛群体两种壳型表型性状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兴志 张继彪 +7 位作者 刘辉 闫喜武 霍忠明 孙欣 李壮 张学开 赵学伟 梁峻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6-620,共5页
以大连獐子岛野生菲律宾蛤仔为材料,对"壳宽型"、"壳扁型"蛤仔两个壳型的壳长、壳宽、壳高、活体质量、软体质量、产卵量及其子代的生长和存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壳长的两种壳型蛤仔,"壳宽型"... 以大连獐子岛野生菲律宾蛤仔为材料,对"壳宽型"、"壳扁型"蛤仔两个壳型的壳长、壳宽、壳高、活体质量、软体质量、产卵量及其子代的生长和存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壳长的两种壳型蛤仔,"壳宽型"蛤仔的活体质量及软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壳扁型"蛤仔(P<0.05);两种壳型蛤仔的壳宽均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壳长均是影响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两种壳型蛤仔初孵D形幼虫、3日龄、6日龄幼虫壳长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15日龄"壳扁型"蛤仔幼虫壳长生长显著快于"壳宽型"蛤仔(P<0.05);稚贝期,除30日龄外,"壳宽型"蛤仔壳长生长显著快于"壳扁型"蛤仔(P<0.05);"壳宽型"蛤仔幼虫及稚贝期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壳扁型"品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壳型 表型性状
下载PDF
海湾扇贝壳色与数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3
13
作者 郑怀平 许飞 +2 位作者 张国范 刘晓 王六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8-333,共6页
海湾扇贝北部亚种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的左右两枚贝壳均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它们不仅能够稳定地遗传,而且还与生长、存活等数量性状有关。为了查清海湾扇贝壳色与数量性状之间的关系,2005年11月中下旬,作者对河北、山东、辽... 海湾扇贝北部亚种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的左右两枚贝壳均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它们不仅能够稳定地遗传,而且还与生长、存活等数量性状有关。为了查清海湾扇贝壳色与数量性状之间的关系,2005年11月中下旬,作者对河北、山东、辽宁三省的海湾扇贝养殖群体的壳色种类、分布频率及其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测量和分析。这些养殖群体来自于相同的基础群体,均是1998-1999年引种繁殖的后代。三个养殖区都有橙、棕、黑、紫、白等壳色的个体,表明海湾扇贝的壳色具有多态性,且不受环境的影响,橙、棕、黑、紫、白等壳色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7.8%、48.8%、32.5%、3.8%、1.1%。总重、闭壳肌重、出柱率、壳长、壳高、壳宽等数量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值出现在壳长与壳高之间,其次在全湿重与闭壳肌重之间,最小值在出柱率与壳高之间;壳长、壳高和壳宽都能显著地影响总重和闭壳肌重。海湾扇贝的壳色与数量性状之间有密切关系,棕色个体总重最大、紫色个体总是最轻最小。方差分析表明,壳色(遗传因素)和养殖区(环境因素)均能够单独地对数量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它们的交互作用也是显著的。本研究结果对海湾扇贝遗传育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壳色 多态性 数量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壳金长牡蛎自交和杂交家系生长与存活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雪磊 李琪 +2 位作者 孔令锋 于红 于瑞海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8-1367,共10页
选择具有生长优势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G2(A)家系及具有明显生长和存活优势的G19(B)和G28(C)家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得到包括3个自交组(AA、BB、CC)和6个杂交组(AB、AC、BA、BC、CA、CB)共9个壳金长牡蛎实验组,分析各实验组在幼... 选择具有生长优势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G2(A)家系及具有明显生长和存活优势的G19(B)和G28(C)家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得到包括3个自交组(AA、BB、CC)和6个杂交组(AB、AC、BA、BC、CA、CB)共9个壳金长牡蛎实验组,分析各实验组在幼虫期及稚贝期不同日龄的各生长指标和存活性能,并评估了杂交组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在整个培育阶段,大多数杂交组在不同生长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其中,浮游幼虫期5日龄,所有杂交组的壳高和壳长均显著大于自交组(P<0.05);10日龄后,杂交组CB、BC和AC的壳高显著大于相应的自交组(P<0.05),杂种优势明显;稚贝期85和130日龄,杂交组CB的壳高性能大于其他实验组。浮游幼虫期10日龄,CB组存活率显著大于AA、CA组(P<0.05);稚贝期85日龄后,杂交组AC、CA和CB的存活率杂种优势逐渐增大;190日龄,杂交组AC、BC与自交组AA、CC之间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壳金长牡蛎新品种的培育及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壳金 生长 存活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三角帆蚌生长性状和内壳色与所产无核珍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清清 白志毅 +4 位作者 刘晓军 韩学凯 罗红瑞 董绍建 李家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31-1639,共9页
为了研究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无核珍珠质量的影响,以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F5为材料,在插植无核珍珠前,测量了供片蚌和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等生长性状,检测了供片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 E。经过18个月育珠,测量了育珠蚌的... 为了研究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无核珍珠质量的影响,以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F5为材料,在插植无核珍珠前,测量了供片蚌和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等生长性状,检测了供片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 E。经过18个月育珠,测量了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计算其特定生长率,检测了育珠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 E,测量了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颜色、大小、圆度、光泽和产珠量。结果发现,供片蚌生长性状与所产无核珍珠大小、圆度和产珠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供片蚌内壳色与无核珍珠颜色相关性极显著(r=-0.400~0.376,P<0.01),供片蚌d E值越大所产紫色珍珠比例越高、d E值越小所产白色珍珠比例越高。育珠蚌特定生长率与所产无核珍珠大小、光泽和产珠量相关性极显著(r=0.237~0.516,P<0.01),相关程度为体重>壳长>壳宽>壳高,育珠蚌特定生长率与所产无核珍珠圆度相关性极显著(r=-0.284^-0.256,P<0.01),相关程度为壳长>体质量>壳宽>壳高。育珠蚌内壳色与所产无核珍珠颜色、大小、圆度、光泽和产珠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综合各性状相关性分析,改良供片蚌内壳色可以改良珍珠颜色,改良育珠蚌的生长性状可以改良珍珠大小、光泽、圆度和产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生长性状 内壳色 珍珠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毛蚶壳性状对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郝伟 徐国成 +2 位作者 庞作宽 徐加涛 许星鸿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81-87,共7页
随机选取136只壳形完整的3龄池塘底播养殖毛蚶(雌性71只,雄性65只),测定其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分别计算相关系数以及以壳性状为自变量对质量性状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毛蚶壳性状与质量... 随机选取136只壳形完整的3龄池塘底播养殖毛蚶(雌性71只,雄性65只),测定其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分别计算相关系数以及以壳性状为自变量对质量性状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毛蚶壳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长、壳高、壳宽是影响雌性与混合组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壳长、壳宽是影响雄性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毛蚶软体部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壳长、壳高,壳宽的作用不显著;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壳性状对体质量、软体部质量的回归方程,为毛蚶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壳性状 质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三角帆蚌F_5壳色及生长性状选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雷明 白志毅 +3 位作者 刘晓军 李清清 殷浩 李家乐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7-554,共8页
以选育系紫色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F_4和非选育系三角帆蚌为亲本建立后代家系群体,比较选育组与对照组贝壳珍珠质颜色和生长性状,以评价F5贝壳珍珠质层颜色与生长性能选育效果。结果显示,选育组明度L*、饱和度C*、色差值d E*与... 以选育系紫色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F_4和非选育系三角帆蚌为亲本建立后代家系群体,比较选育组与对照组贝壳珍珠质颜色和生长性状,以评价F5贝壳珍珠质层颜色与生长性能选育效果。结果显示,选育组明度L*、饱和度C*、色差值d E*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选育组明度L*比对照组低17.13%,饱和度C*高于对照组20.55%,色差值d E*高于对照组22.56%,表明选育组贝壳珍珠质层颜色较对照组颜色更深,色彩更丰富。选育组左右两侧贝壳珍珠质层颜色参数–L*、d E*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大,表明贝壳珍珠质层颜色逐渐加深,对照组前端至后端变化规律与其不同。选育组与对照组左右贝壳相同位置处,贝壳珍珠质层颜色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育组各生长性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壳长、壳高、壳宽、体重分别高于对照组12.30%、9.95%、8.60%、36.34%。对贝壳珍珠质层颜色参数与生长指标综合评定值联合分析发现,B2、B4、B5、B6、B3家系最优,贝壳珍珠质层颜色深,并具有较强生长优势,可用于进一步选育与推广。通过对贝壳珍珠质层颜色和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选育组内壳珍珠质层各颜色参数与生长性状之间相关系数较低,相关程度极弱,无法通过生长性状间接选择贝壳珍珠质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珍珠质层颜色 生长性状 育种值
下载PDF
虾夷扇贝不同壳色间的遗传结构及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婧 常亚青 +2 位作者 丁君 王晓燕 徐铭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83-91,共9页
实验材料系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培育的虾夷扇贝"象牙白"家系和普通褐色虾夷扇贝家系,并与大连獐子岛海区养成的F2代9月龄个体各60枚。用22个具较高多态性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实验材料系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培育的虾夷扇贝"象牙白"家系和普通褐色虾夷扇贝家系,并与大连獐子岛海区养成的F2代9月龄个体各60枚。用22个具较高多态性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SSR扩增并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多态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PIC平均值等指标表明普通褐、白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且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中发现座位8在普通褐贝大部分个体中能获得特异条带A,但在白贝所有个体中均未见,推断特异条带A为白贝特异阴性条带。对22个微卫星标记与虾夷扇贝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座位HLJX109、HLJX178和HLJX139与体重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座位8、HLJX191和HLJX139与壳长和壳高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笔者分析了微卫星分子标记与虾夷扇贝壳色和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虾夷扇贝的相关性状进一步QTL定位提供参考数据,并为虾夷扇贝的养殖和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壳色 微卫星 生长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黄壳色选系F1和养殖群体形态性状比较 被引量:26
19
作者 邓岳文 张善发 +1 位作者 符韶 杜晓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7-80,共4页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海水育珠的主要贝类,用马氏珠母贝育珠是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出现明显滑坡...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海水育珠的主要贝类,用马氏珠母贝育珠是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出现明显滑坡,严重地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提高海水珍珠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内科技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对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性状的改良、育珠技术的优化和海水珍珠形成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黄壳色选系F1 形态性状
下载PDF
不同壳性状虾夷扇贝体腔液三种酶活力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立柱 黄显雅 +7 位作者 胡婉彬 刘敏博 湛垚垚 丁君 郝振林 常亚青 于瑶 明月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研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不同壳性状虾夷扇贝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贝壳形态的虾夷扇贝,其体腔液中SOD、CAT和POD 3种酶活力不存在著性差异(P>0.05);不同壳... 研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不同壳性状虾夷扇贝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贝壳形态的虾夷扇贝,其体腔液中SOD、CAT和POD 3种酶活力不存在著性差异(P>0.05);不同壳色虾夷扇贝体腔液中,SOD和CAT酶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OD酶活力差异并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贝的贝壳形态与其体腔液中抗氧化酶活力高低不存在相关性,而虾夷扇贝贝壳的壳色性状与其体腔液中抗氧化酶SOD和CAT活力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扇贝贝壳性状积累一定的理论数据,同时也对扇贝的良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壳性状 体腔液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