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кB in Endotoxin induced Shock in Rats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进 杨光田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Summary: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F-κB in endotoxic shock in rats, the model of endotoxin-shock rats was induc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1 h, 2 h, 4 h and 6 h after LPS injection, the... Summary: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F-κB in endotoxic shock in rats, the model of endotoxin-shock rats was induc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1 h, 2 h, 4 h and 6 h after LPS injection,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in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nd the content of TNF-α and IL-6 in plasma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ELISA). The level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nd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ung and liver were also observed.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in mononuclear cells increased 1 h after LPS injection and reached its peak 2 h after the injection, and its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 The level of TNF-α was increased 1 h after the infusion and peaked 2 h after the injection, and its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 after LPS infusion. The content of IL-6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ime, the IL-6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 after LPS injection. MAP was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ime and its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 after LPS injectio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endotoxic shock could cause pulmonary alveolar hemorrhage, edema and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 in lung tissue and congestion, edema, capillary dilation 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liver tissue. It is concluded that NF-κB can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IL-6 in plasma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dotoxin-induced shock in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oxic shock mononuclear cells LIPOPOLYSACCHARIDE nuclear factor Kappa B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LEUKIN-6 mean arterial pressure
下载PDF
Relation between Gamma Decomposition and Powder Formation of <i>γ</i>-U8Mo Nuclear Fuel Alloys via Hydrogen Embrittlement and Thermal Shock
2
作者 Fábio Branco Vaz de Oliveira Delvonei Alves de Andrade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年第4期177-188,共12页
Gamma uranium-molybdenum alloy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the fuel phase in plate type fuel elements for material and test reactors (MTR), due to their acceptable performance under irradiation. Regarding their usage as ... Gamma uranium-molybdenum alloy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the fuel phase in plate type fuel elements for material and test reactors (MTR), due to their acceptable performance under irradiation. Regarding their usage as a dispersion phase in aluminum matrix, it is necessary to convert the as cast structure into powder, and one of the techniques considered for this purpose is the hydration-dehydration (HDH). This paper shows that,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of heating and cooling, γ-UMo fragmentation occurs in a non-reactive predominant mechanism, as shown by the curves of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temperature. Our focus was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esented by the addition of 8% weight molybdenum. Following the production by induction melting, samples of the alloys were thermally treated under a constant flow of hydrogen for temperatures varying from 500°C to 600°C and for times of 0.5 to 4 h. It was observed that, even without a massive hydration-dehydration process, the alloys fragment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rmal treatment during the thermal shock phase of the experiments. Also,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re was a relation between absorption and the rate of gamma decomposition or the gamma phase stability of the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 Fuel ALLOYS Hydrogen EMBRITTLEMENT Thermal shock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在核电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振兵 周龙龙 +6 位作者 俞延庆 方修洋 余施佳 周留成 何卫锋 李国杰 何艳磊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8,共18页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属于改善金属性能的重要表面形变强化技术,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航天及船舶领域获得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研发出多种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并逐渐开始在核电装备领域获得应用,然而针对该技术在核电领域的研究进展缺乏...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属于改善金属性能的重要表面形变强化技术,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航天及船舶领域获得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研发出多种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并逐渐开始在核电装备领域获得应用,然而针对该技术在核电领域的研究进展缺乏系统的综述。先通过介绍不同表面形变强化技术,叙述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发展,阐述激光冲击强化机制,最后综述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发现,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可有效改善核电领域材料力学、摩擦磨损及腐蚀性能,但传统和添加辅助手段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受约束层和吸收层影响较大,无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金属易产生热效应,飞秒激光冲击强化影响层浅且强化效果差,不同工艺技术在核电领域提升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较少。对不同工艺激光冲击强化机理及在核电领域材料不同性能的提升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在核电领域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可为核电领域关键装备进行强化、提升核电装备运行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强化 核电装备 摩擦磨损 腐蚀 极端环境 先进制造
下载PDF
双壳体核电厂空间减震结构的竖向动力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文光 王宇端 张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为降低核电厂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提出了一种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基于该结构的力学特性建立了简化三质点三自由度动力模型,进一步给出了结构响应传递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明确了结构质量比、阻尼比和频率比对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影响... 为降低核电厂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提出了一种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基于该结构的力学特性建立了简化三质点三自由度动力模型,进一步给出了结构响应传递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明确了结构质量比、阻尼比和频率比对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完成了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的缩尺振动台动力试验。结果表明: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可减小内安全壳的竖向加速度,减震率为12.23%~27.84%。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的振动台试验响应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出的双壳体空间减震结构简化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双壳体空间减震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体核电厂 空间减震 传递函数 振动台试验 竖向减震
下载PDF
冲击脉冲法在核电厂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正平 《中国核电》 2024年第4期556-561,592,共7页
轴承故障是旋转机械的一种重要故障,对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一直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重点。本文重点介绍了滚动轴承冲击脉冲产生的机理及故障信号特点,分析了冲击脉冲SPM-HD技术和传统振动包络技术的差异。结合核电厂实际... 轴承故障是旋转机械的一种重要故障,对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一直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重点。本文重点介绍了滚动轴承冲击脉冲产生的机理及故障信号特点,分析了冲击脉冲SPM-HD技术和传统振动包络技术的差异。结合核电厂实际的滚动轴承故障,对比分析了冲击脉冲SPM-HD技术和振动监测技术的结果,显示了冲击脉冲技术在滚动轴承状态监测方面的独特优势,可应用于滚动轴承缺陷的识别和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振动 冲击脉冲 轴承故障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6
作者 徐迎雪 迟永良 +5 位作者 伊晓倩 刘改红 张栋斌 季加富 司尚坤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HS)致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潜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16~17周龄,体重4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HS)致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潜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16~17周龄,体重4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2只。SH组麻醉后仅分离出右股静脉和股动脉,不行动静脉置管,HS组和SF组制备HS大鼠模型。HS组经静脉导管进行液体复苏,复苏液为所失自体血加1.5倍失血量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0 ml/kg,SF组复苏液为所失自体血加1.5倍失血量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10 ml/kg,灌注时间约60 min。于术后24、48 h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肺组织检测湿重与干重比(W/D),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采用PCR法检测肺组织视黄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ORγt、Foxp3、HIF-1α、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5蛋白含量,肺组织行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并行肺损伤评分。结果与术后24 h比较,术后48 h SF组肺组织W/D、IL-6和IL-17浓度、RORγt和HIF-1α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肺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IL-10和TGF-β浓度、Foxp3 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AQP1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SH组比较,术后24、48 h HS组和SF组W/D、IL-6、IL-17、IL-10和TGF-β浓度、RORγt、Foxp3和HIF-1α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肺损伤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AQP1、AQP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可见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间质充满大量水肿液,其间浸润着大量炎性细胞。与HS组比较,术后24、48 h SF组W/D、IL-6和IL-17浓度、RORγt和HIF-1α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IL-10和TGF-β浓度、Foxp3 mRNA表达量及蛋白含量、AQP1和AQP5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肺泡结构紊乱改善,水肿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数量减少。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调节促炎因子IL-6、IL-17与抗炎因子IL-10、TGF-β平衡,升高肺组织AQP1、AQP5蛋白含量,降低肺组织W/D和肺损伤评分,减轻HS大鼠肺损伤,机制可能与调节HIF-1α-RORγt/Foxp3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失血性休克 肺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视黄酸相关孤核受体γt 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及其抑制剂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罗东林 刘宝华 +4 位作者 周继红 熊仁平 叶秀峰 李涛 徐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从组织受体水平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剂在创伤失血性休克过程中肝损伤与抗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股骨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并对NF-κB进行抑制后再致伤。NF-κB抑制剂采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腹腔... 目的从组织受体水平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剂在创伤失血性休克过程中肝损伤与抗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股骨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并对NF-κB进行抑制后再致伤。NF-κB抑制剂采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腹腔注射。动态观察伤后8 h大鼠肝组织NF-κB、肝脏病理、肝功能、TNF-α、IL-6等变化。肝组织NF-κB采用凝胶迁移试验(EMSA)法测定结合活性。TNF-α、IL-6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结果NF-κB的活性伤后迅速升高,伤后2 h即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后6 h达到高峰,伤后8 h仍维持较高水平;TNF-α、IL-6伤后逐渐升高,并于伤后6 h达到高峰,休克后8 h仍维持较高水平;光镜下伤后4-8 h肝窦内淤血明显,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LT、TB伤后4 h开始增高,6-8 h达到峰值。抑制NF-κB再致伤后,TNF-α、IL-6伤后各个时相点均迅速回落;肝脏大体淤血、肿胀明显减轻;光镜下伤后4-8 h可见肝小叶排列基本正常,肝细胞变性明显好转,肝窦内见淤血减轻,仅见少许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ALT、TB明显下降,与未抑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F-κB参与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损伤的发生,NF-κB增高越多,肝损害越重,抑制NF-κB的活性有助于减轻创伤失血性后肝脏的急性损害,提示NF-κB及其抑制剂在严重创伤休克后肝组织细胞损伤与抗损伤机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核因子-ΚB NF-ΚB抑制剂 肝损伤
下载PDF
核因子-κB对感染性休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侯慧芳 高建芝 +2 位作者 魏林郁 陈正跃 王永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456-1457,共2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感染性休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了解感染性休克时心功能减退的机制。方法随机将20只Wistar小鼠分为感染性休克组和对照组。感染性休克组(n=10)小鼠麻醉后固定,沿腹正中线作1.5 cm切口,结扎盲肠根部,用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感染性休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了解感染性休克时心功能减退的机制。方法随机将20只Wistar小鼠分为感染性休克组和对照组。感染性休克组(n=10)小鼠麻醉后固定,沿腹正中线作1.5 cm切口,结扎盲肠根部,用14号针头穿刺盲肠4次,之后将盲肠还纳腹腔,逐层缝合腹壁切口,于12 h后断头取血,分离血清,并留取其心脏组织标本。对照组小鼠(n=10)除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外,其余操作均同感染性休克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二组心肌组织NF-κB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感染性休克组心肌细胞内NF-κB抗原表达明显上调,其中强阳性9例,中等阳性1例;对照组呈阴性8例,弱阳性2例,二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5.33±0.49)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0.65±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感染性休克过程中,NF-κB蛋白表达升高,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感染性休克时NF-κB通过心肌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作用,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以致心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核因子-ΚB 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阮秋蓉 宋建新 +2 位作者 邓仲端 倪娟 Johann Wojta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通过研究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脂多糖致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山莨菪碱抗血栓形成以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采用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用一步凝固法检测培养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活性 ;Northernblot检测内皮细胞组... 通过研究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脂多糖致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山莨菪碱抗血栓形成以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采用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用一步凝固法检测培养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活性 ;Northernblot检测内皮细胞组织因子mRNA的表达 ;为了评估上述作用是否通过核因子κB途径转导 ,采用电泳迁移变动检测法检测培养的内皮细胞核提取物核因子κBDNA结合活性。结果发现 ,内毒素脂多糖使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活性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强 ;加入山莨菪碱后 ,内毒素脂多糖的这种作用明显减弱 ,并与山莨菪碱呈量效关系。且山莨菪碱能完全阻止内毒素脂多糖致内皮细胞核提取物核因子κBDNA结合活性。结果提示 ,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拮抗内毒素脂多糖致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 ,且这种拮抗作用可能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山莨菪碱对内皮细胞的作用 分子杂交 组织因子 脂多糖 休克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感染性休克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建芝 徐自超 +1 位作者 王庆志 王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与感染性休克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感染性休克时肝功能减退的机制。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感染性休克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2组...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与感染性休克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感染性休克时肝功能减退的机制。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感染性休克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2组均测定肝脏细胞NF-κB蛋白、肝功能及肝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血清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CLP所致的感染性休克过程中,NF-κB蛋白表达升高,可能导致肝细胞凋亡增加,以致肝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肝细胞 凋亡 核因子-ΚB
下载PDF
燃料元件在热冲击下基于ANSYS的动态响应仿真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文峰 邱东 +3 位作者 杨成德 范晓强 谢奇林 尹延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1-55,共5页
燃料元件中裂变引起的热冲击应力是核临界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中的二维plane182、plane183和三维solid187、solid45单元模型对脉冲加热的铀钼合金厚壁球壳进行了仿真,以一维热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解为基准获得了不... 燃料元件中裂变引起的热冲击应力是核临界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中的二维plane182、plane183和三维solid187、solid45单元模型对脉冲加热的铀钼合金厚壁球壳进行了仿真,以一维热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解为基准获得了不同模型计算误差。与国外用于核反应堆工程设计和研究的程序相比,采用plane183或solid187模型因能更严格地满足理论边界条件,具有更小的计算误差。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核反应堆瞬态过程研究以及燃料元件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击 核临界安全 ANSYS 动态仿真
下载PDF
血清核转录因子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热休克蛋白70与热性惊厥患儿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张迪 戴园园 董志付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分析NF‑κB、MGB1、HSP70与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FS患儿60...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分析NF‑κB、MGB1、HSP70与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FS患儿60例,其中单纯型FS患儿37例作为SFS组,复杂型FS患儿23例作为CFS组;选取同期不伴惊厥的发热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NF‑κB、MGB1、HSP70、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NF‑κB、MGB1和HSP70与BDNF、CK‑MB和LDH的关系。结果3组BDNF、NF‑κB、MGB1、HSP70、CK‑MB和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HMGB1和HSP70与BDNF、CK‑MB和LDH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FS患儿血清NF‑κB、MGB1、HSP70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儿脑神经和心肌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核转录因子ΚB 高迁移率族蛋白盒1 热休克蛋白70 相关性
下载PDF
当归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HSP70和NF-κB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成夭 王焱林 +1 位作者 陈锋 刘晓荣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 (I/R)过程心肌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和核转录因子κB(NF κB)表达的影响 ,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4 5只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n =15 ) :假手术组 (Ⅰ组 ) ,缺血再... 目的 :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 (I/R)过程心肌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和核转录因子κB(NF κB)表达的影响 ,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4 5只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n =15 ) :假手术组 (Ⅰ组 ) ,缺血再灌注组 (Ⅱ组 ) ,当归治疗组 (Ⅲ组 ) ,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每组 5只动物再灌注 4 0min用化学扩增法测定SOD活性 ,TBA法测定MDA含量 ;10只动物再灌注 12 0min测定HSP70免疫组化SP法观察心肌细胞HSP70蛋白表达 ,用ESMA法观察NF κB的变化 ,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再灌注前注射当归注射液显著降低了再灌注心肌MDA水平 (P <0 .0 1) ,增强了SOD活性 (P <0 .0 1)和HSP70的表达 (P <0 .0 1) ,减低NF κB的活性 ,同时减轻了心肌的超微结构损伤。结论 :当归注射液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增加HSP70的表达和减低NF κB的活性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核转录因子ΚB 大鼠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对感染性脑水肿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毛定安 杨于嘉 俞燕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感染性脑水肿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制备百日咳菌液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感染性脑水肿组(BE组)及热休克处理组(HS...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感染性脑水肿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制备百日咳菌液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感染性脑水肿组(BE组)及热休克处理组(HSP组),各组分别于注射百日咳菌液或生理盐水4、8和24h处死,取脑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杂交分析法检测脑组织HSP70及IκBα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检测法(EMSA)检测神经细胞核提取物NFκB活性。结果在热休克处理后,HSP组各时间点HSP70表达明显增加,与NS组和BE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在BE组各时间点中,NFκB均显示明显的滞留条带,提示NFκB活性明显增强,而IκBα表达则明显减低。HSP组各时间点中,NFκB滞留条带与BE组比较明显减低,而IκBα表达则明显增强。结论HSP70表达增加可抑制NFκB活化及IκBα蛋白降解,提示HSP70对感染性脑水肿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化及IκBα蛋白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感染性 热休克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保护时限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琨 胡美琴 +3 位作者 祁洪刚 翁国斌 高文波 姚许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保护时限,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夹闭15、30、45和60min组、腹腔注射红景天苷水溶液夹闭15、30、45和60min组,每组6只。缺...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保护时限,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夹闭15、30、45和60min组、腹腔注射红景天苷水溶液夹闭15、30、45和60min组,每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红景天苷组大鼠分别制作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红景天苷组大鼠实验前采用红景天苷水溶液预处理。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切除右肾,夹闭左肾蒂相应时间后取左肾组织HE染色,用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2(HSP7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各组比较,红景天苷夹闭15、30和45min组大鼠Scr水平明显下降(P<0.01),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脏组织中HSP72和NF-κB表达也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红景天苷各组大鼠血清Scr水平有所上升,其中夹闭60min明显上升(P<0.05),夹闭15、30和45min时病理损伤变化不明显。结论:应用红景天苷后,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组织中Hsp72和NF-κB的表达,增强肾脏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大鼠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72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NF-κB和HSP70在失血性休克肝枯否细胞中的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文 刘健 +3 位作者 虎晓岷 熊利泽 黄杨 余厚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和HSP70在失血性休克诱发肝脏损伤中的活性变化和相互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ISH)、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动物休克后不同时间点(2、6、12、24h)肝脏枯否细胞(KC)中HSP70 mRNA表达... 目的探讨NF-κB和HSP70在失血性休克诱发肝脏损伤中的活性变化和相互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ISH)、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动物休克后不同时间点(2、6、12、24h)肝脏枯否细胞(KC)中HSP70 mRNA表达和NF-κB活性变化。结果休克动物NF-κB活性于2h已升高(0.722±0.115)、6h升高最明显(1.163±0.229)、12h开始下降(0.732±0.229)、24h下降到最低点(0.512±0.102);而HSP70 mRNA表达2h(0.088±0.013)开始升高、6h(0.125±0.019)逐渐升高、12h(0.161±0.011)至24h(0.185±0.039)增高最为显著。结论失血性休克肝脏炎症损伤过程中NF-κB活化可能受到体内HSP70活性变化的抑制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核因子-ΚB 失血性休克 枯否细胞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信号处理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邱艳宇 卢红标 蔡立艮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5,共4页
空中爆炸冲击波的实测信号中,常有幅值很大的瞬时干扰信号,冲击波超压峰值的获取往往需要采用后期信号处理的方法。针对模爆器产生的爆炸冲击波超压的特点,采用"经验拟合"和"数字滤波"2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信号的... 空中爆炸冲击波的实测信号中,常有幅值很大的瞬时干扰信号,冲击波超压峰值的获取往往需要采用后期信号处理的方法。针对模爆器产生的爆炸冲击波超压的特点,采用"经验拟合"和"数字滤波"2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信号的消噪处理,通过对试验测试结果的比较研究,肯定了传统的经验公式拟合方法在爆炸冲击波信号处理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冲击波超压 模爆器 经验拟合 数字滤波
下载PDF
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NF-~κB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玲 郑晓凤 +3 位作者 鄢雪辉 梁嘉恺 古文莉 劳绍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脾气虚证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2008年6月—2009年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其中脾胃湿热证67例(湿...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脾气虚证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2008年6月—2009年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其中脾胃湿热证67例(湿重于热30例,湿热并重27例,热重于湿10例)、脾气虚证19例,另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健康教职工和学生志愿者12名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外周血,采用安速幽门螺旋杆菌(Hp)血清快速法检测Hp感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SP70、NF-κB表达。结果脾胃湿热与脾气虚证Hp感染率分别为37.31%和36.84%(P>0.05)。与对照组比较,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组淋巴细胞HSP70表达降低,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组及脾气虚证组NF-κB表达升高(P<0.05)。脾胃湿热、脾气虚证Hp阳性组NF-κB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脾气虚证Hp阳性组HSP70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组(P<0.05)。此外,HSP70、NF-κB表达与Hp感染相关系数分别为-0.023和0.027(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在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脾气虚证表达的升高可能反映了中医理论中"内邪"的致病作用;HSP70在脾气虚证HP阳性表达的升高,及在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表达的降低可能反映了"正气抗邪"、"邪盛正虚"的作用;Hp可能并非引起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发生的唯一"外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脾气虚证 热休克蛋白70 核因子-κB 幽门螺旋杆菌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远旭 夏明珠 +3 位作者 黄强 戴中亮 李亚丽 张中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0-685,共6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HS/R组和HS/R+D组。容量复苏后6 h处死动物,采集血和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血...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HS/R组和HS/R+D组。容量复苏后6 h处死动物,采集血和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NS组比较,HS/R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HS/R组比较,HS/R+D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与NS组比较,HS/R组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P<0.05);与HS/R组比较,HS/R+D组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与NS组比较,HS/R组肾组织NF-κB表达升高;与HS组比较,HS/R+D组肾组织NF-κB表达降低(P<0.05)。与NS组比较,HS/R组肾组织HO-1表达升高;与HS/R组比较,HS/R+D组HO-1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右美托咪定治疗可明显减轻肾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HS/R大鼠急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O-1表达及抑制NF-κ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核因子ΚB 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HSP72、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庄梅 方颖 +1 位作者 吴立荣 雷大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2(HSP72)、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预处理。预处理后构建Langendorff离体心脏I/R动...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2(HSP72)、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预处理。预处理后构建Langendorff离体心脏I/R动物模型,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漏出率及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HSP72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冠状动脉流出液CK-MB的漏出率降低(P<0.05);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细胞凋亡指数及NF-κB表达减少(P<0.01),HSP72表达增加(P<0.05)。结论地塞米松上调心肌HSP72及下调NF-κB表达可能与其抑制I/R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缺血再灌注 凋亡 热休克蛋白70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