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种质)室内抗病性评价
1
作者 王丽 涂洪涛 +3 位作者 侯珲 周贝贝 孟帅 堵墨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0-989,共10页
【目的】明确桃枝枯病的病原菌以及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方法】观察桃枝枯病田间症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扩增测序其ITS、EF-1α和TUB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分离物进行致... 【目的】明确桃枝枯病的病原菌以及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方法】观察桃枝枯病田间症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扩增测序其ITS、EF-1α和TUB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分离物进行致病性验证。选取优势病原菌种类,采用离体有伤接种枝条的方法测定37个桃品种(种质)对其的抗性,并根据病斑长度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进行分级和评价。【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获得54株分离物,经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有3个种,其中:35株为桃拟茎点霉(Diaporthe amygdali),5株为甜樱间座壳(Diaporthe eres),14株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 dothidea)。致病性测定试验表明,对接种后发病的病斑再分离鉴定,均能得到与原病原菌一致的菌株。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根据病斑长度利用聚类分析将37个桃品种(种质)分为4类,类型Ⅰ有5个、类型Ⅱ有11个、类型Ⅲ有15个、类型IV有6个。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种质)中,免疫3个(光核桃、红花山桃和帚形山桃),占8.10%;抗病2个(白根甘肃桃和红根甘肃桃),占5.40%;中抗11个,占29.73%;感病15个,占40.54%;高感6个,占16.22%。【结论】无锡桃枝枯病的病原菌有3种分别为:D.amygdali、D.eres和B.dothidea,其中D.amygdali为优势种,分离频率为64.81%,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桃拟茎点霉菌的抗性不同,筛选到2个免疫品种(种质)、3个抗性品种(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枝枯病 病原菌 鉴定 抗病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土壤干旱对樟子松的影响及与松枯梢病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尹大川 孟凡君 张天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
作为我国辽西北主要的造林树种,樟子松在当地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但近年来,干旱频发,樟子松出现大面积的衰退甚至死亡现象。为研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以及干旱对枯梢病发生的影响,... 作为我国辽西北主要的造林树种,樟子松在当地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但近年来,干旱频发,樟子松出现大面积的衰退甚至死亡现象。为研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以及干旱对枯梢病发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模拟3种水分条件(CK:80%FWC;中度干旱:40%FWC;重度干旱:20%FWC)分析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樟子松幼苗主根、侧根、茎和针叶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樟子松幼苗的针叶相对电导率逐渐下降;超氧阴离子(O^(ˉ)_(2))、过氧化氢(H2O2)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不同器官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针叶氮蓝四唑(NBT)和伊文思蓝(Evans blue)染色也随之加深。樟子松各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在干旱胁迫下,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上升,且上升幅度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正比。初步说明,干旱胁迫导致樟子松细胞膜受损,且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严重干旱胁迫下,植株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此外,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樟子松对枯梢病的抗性,严重抑制樟子松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相对电导率 活性氧 抗氧化酶 松枯梢病
下载PDF
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红皮云杉梢枯病前后叶围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宇航 申东晨 +4 位作者 王思涵 马千雯 林辉 钟鹏 董爱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14,119,共5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来探究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梢枯病(Dothiorella gregaria)病叶与健康叶之间共生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叶片感病前后细菌的OTU变化巨大,真菌的OTU变化也偏大。两组样品共...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来探究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梢枯病(Dothiorella gregaria)病叶与健康叶之间共生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叶片感病前后细菌的OTU变化巨大,真菌的OTU变化也偏大。两组样品共有的细菌种类45个,占细菌总数的16.13%,真菌种类73个,占真菌总数的29.32%。两组样品中菌落结构基本相同,但相对丰度差异较大,在门水平下,细菌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两组样品占据绝对优势,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两组样品占据绝对优势。在属水平下,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是健康叶中的优势细菌,马赛菌属(Massilia)在病叶中占据绝对优势;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是健康叶及病叶中的优势真菌,在健康叶及病叶中优势真菌种类未有太大变化,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及Naganishia属仅存在于病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云杉梢枯病 菌落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48
4
作者 吴祥云 姜凤岐 +2 位作者 李晓丹 薛杨 邱素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21-2224,共4页
针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出现的衰退枯死现象 ,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结果表明 ,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外貌景观呈灰绿色 ,针叶纤细 ,开花结实率低 ,平均单株球果数量为 10 4~ 16 5个 ,成熟种... 针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出现的衰退枯死现象 ,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结果表明 ,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外貌景观呈灰绿色 ,针叶纤细 ,开花结实率低 ,平均单株球果数量为 10 4~ 16 5个 ,成熟种子千粒重为 6 96~ 7 39g ,种子空粒、涩粒较多 .生长季内 2年生针叶营养元素季节变化规律相似 ,但N、P含量下降 ,K含量明显增高 ,表明养分循环失调 ;衰退林分 2年生针叶叶绿素含量较高 ,健康林分 1年生较高且增幅较大 .松枯梢病的侵害是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最明显标志 .林分衰退后 ,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下降明显 ,林分胸径分布结构“左移”(径级小的株数增多 ) ,衰弱 (亡 )木数量增加了 15 9%~ 2 7 2 % ;根量分别减少了 2 2 9%~ 2 8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林 衰退特征 松枯梢病
下载PDF
樟子松枯死原因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宋晓东 刘桂荣 +4 位作者 陈江燕 吴景云 徐贵军 李淑华 吴锈刚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6-169,177,共5页
根据生态环境学和现代森林病理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枯死的难题,搞清了樟子松枯死的起因与机理.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技术对策,为经营樟子松人工林、增强林... 根据生态环境学和现代森林病理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枯死的难题,搞清了樟子松枯死的起因与机理.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技术对策,为经营樟子松人工林、增强林分的生态功能提供了依据.该项研究丰富了森林病理学内容,补充了松枯梢病的研究成果,为林间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枯梢病 枯死原因 防治方法 樟子松 生态环境学 森林病理学 枯死机理
下载PDF
桃枝枯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纪兆林 戴慧俊 +5 位作者 金唯新 宋宏峰 张慧琴 金建芳 熊彩珍 徐敬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明确近年来新发现的严重危害桃树的桃枝枯病病原种类,采集浙江和江苏两地的桃枝枯病病枝,对病原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对真菌分离物培养性状、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两地真菌分离物均为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ITS1-5... 为明确近年来新发现的严重危害桃树的桃枝枯病病原种类,采集浙江和江苏两地的桃枝枯病病枝,对病原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对真菌分离物培养性状、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两地真菌分离物均为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ITS1-5.8SrDNA-ITS2序列分析表明两地真菌分离物为同一种病原菌,与GenBank中桃拟茎点霉序列具有99%的相似性,其ITS序列已在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分别为JX081273和JX182974)。离体和活体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能使桃健康新梢产生枝枯病症状,从接种发病部位再次分离到病原菌,完成了柯赫氏法则(Koch’postulates)验证。结合其形态特征、ITS序列和致病性测定结果,浙江和江苏桃枝枯病病原确定为桃拟茎点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枝枯病 形态特征 致病性 ITS序列 桃拟茎点霉
下载PDF
松沫蝉与松枯梢病的关系及其防治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桂荣 宋晓东 +1 位作者 徐贵军 陈江燕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X期347-350,364,共5页
研究表明,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辽宁单古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木死亡的直接原因,松沫蝉(Aphrophora flavipes)对松枯梢病的发生与危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防治松枯梢病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松沫... 研究表明,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辽宁单古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木死亡的直接原因,松沫蝉(Aphrophora flavipes)对松枯梢病的发生与危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防治松枯梢病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松沫蝉的防治。用50%甲胺磷原液或5倍液注干或涂干、500倍液喷雾等是防治松沫蝉幼龄若虫的适宜措施。采用“林敌”烟剂防治成虫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沫蝉 松枯梢病 樟子松 若虫防治 成虫防治 病虫兼治
下载PDF
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徐贵军 宋晓东 +4 位作者 刘桂荣 陈江燕 吴锈钢 李淑华 吴景云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9,共4页
樟子松移植苗枯梢病 Sphaeropsissapinea可以通过药剂有效地进行防治。移植前以 50 %多菌灵 wp 50 0倍液浸苗 ;在人工林中 ,内吸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为首选药剂 ;在树木新梢生长停止期和展叶中期 (辽西北为 6月初和 6月中旬 ) ,7... 樟子松移植苗枯梢病 Sphaeropsissapinea可以通过药剂有效地进行防治。移植前以 50 %多菌灵 wp 50 0倍液浸苗 ;在人工林中 ,内吸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为首选药剂 ;在树木新梢生长停止期和展叶中期 (辽西北为 6月初和 6月中旬 ) ,70 %甲基托布津 wp 1 0 0 0倍液或 50 %多菌灵 wp50 0倍液防治 2次。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效果不佳。适时的卫生伐对该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松枯梢病 防治 杀菌剂 营林措施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和田间防效 被引量:11
9
作者 纪兆林 戴慧俊 +3 位作者 张慧琴 金建芳 熊彩珍 徐敬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目的】为了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桃枝枯病,【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15种杀菌剂对桃枝枯病菌(Phomopsis amygdali)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显示,咪鲜胺抑菌能力很强,EC50值为0... 【目的】为了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桃枝枯病,【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15种杀菌剂对桃枝枯病菌(Phomopsis amygdali)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显示,咪鲜胺抑菌能力很强,EC50值为0.0047 mg·L-1;其次是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烯唑醇,EC50值分别为0.0276、0.0692、0.0762mg·L-1。田间防病试验表明,花后连续喷雾3次(每次间隔10 d),40%咪鲜胺水乳剂800倍稀释液防病效果最好,药后15 d对病枝和枯枝的防效分别为95.7%和89.4%,药后40 d分别为90.4%和88.5%;其次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0倍液,药后40 d防效在70%~80%。【结论】咪鲜胺、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桃枝枯病菌有较强的毒力,且对桃枝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明显,其中咪鲜胺的毒力最强、防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枝枯病 杀菌剂 毒力 田间防效
下载PDF
间伐与修枝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枯梢病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恩利 刘敏 +2 位作者 肖巍 张日升 徐贵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1,34,共5页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试验显示,降低密度可有效促进林木生长,缓解土壤水分亏缺程度,减轻松枯梢病危害。对于20年生左右的片状林,从促进生长和蓄积收获量考虑,900株/hm2保留密度较好;从防病角度考虑,保留密度600株/hm2左右较好。对...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试验显示,降低密度可有效促进林木生长,缓解土壤水分亏缺程度,减轻松枯梢病危害。对于20年生左右的片状林,从促进生长和蓄积收获量考虑,900株/hm2保留密度较好;从防病角度考虑,保留密度600株/hm2左右较好。对于31年生的带状近熟林,从控制病害和促进生长角度综合考虑,留优去劣式30%采伐强度较好;采伐并修枝是防病控病的积极有效措施,防病效果好于采伐未修枝措施;从生长量角度看,40%采伐强度下不宜大强度修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修枝 樟子松 枯梢病
下载PDF
樟子松苗木枯梢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晓东 刘桂荣 +2 位作者 陈江燕 徐贵军 李淑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25,共4页
为了有效控制樟子松苗木枯梢病的发生、进行了连续2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枯梢病可以通过药剂有效地进行防治。在甲基托布津、菌核净、三唑铜、朴海因、代森锌、多菌灵、可杀得、退菌特、百菌清和苯来特等10种药剂中,多菌... 为了有效控制樟子松苗木枯梢病的发生、进行了连续2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枯梢病可以通过药剂有效地进行防治。在甲基托布津、菌核净、三唑铜、朴海因、代森锌、多菌灵、可杀得、退菌特、百菌清和苯来特等10种药剂中,多菌灵(500×)、苯来特(800×)和甲基托布津(1000×)3种内吸性杀菌剂效果良好、稳定.应被视为首选药剂。对1年生播种苗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施药.隔14d施一次药与隔7d施一次药效果没有明显区别.宜采用14d施一次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枯梢病 防治 樟子松苗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病原菌的毒力和田间防效 被引量:9
12
作者 邵雪花 赖多 +3 位作者 朱华兴 黄建辉 李扇妹 匡石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3,217,共6页
为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番石榴枝枯病,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菌(小新壳梭孢)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咪鲜胺CS对小新壳梭孢的抑菌能力最强,EC_(50)... 为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番石榴枝枯病,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菌(小新壳梭孢)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咪鲜胺CS对小新壳梭孢的抑菌能力最强,EC_(50)为0.2 mg/L;其次是60%苯醚甲环唑WG和35%苯甲·嘧菌酯SC,EC_(50)分别为0.23和0.29 mg/L。30%咪鲜胺CS和35%苯甲·嘧菌酯SC对小新壳梭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分别为0.07和0.09 mg/L;30%咪鲜胺CS和60%苯醚甲环唑WG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效果也最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0%咪鲜胺CS和60%苯醚甲环唑WG防治番石榴枝枯病的防效最好,达到56.87%和52.40%,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枝枯病 小新壳梭孢 杀菌剂 毒力 田间防效
下载PDF
肉桂枝枯病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军 李弈震 +1 位作者 卢川川 苏海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于广东德庆县三叉顶林场肉桂林设试验小区对枝枯病及其媒介昆虫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 ,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单施或混施的方式 ,施用的农药包括甲基托布津、菌毒清、敌杀死、桂虫灵和敌敌畏 ,其中只有 1%敌杀死粉剂防治枝枯病效果较好 ,达 6... 于广东德庆县三叉顶林场肉桂林设试验小区对枝枯病及其媒介昆虫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 ,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单施或混施的方式 ,施用的农药包括甲基托布津、菌毒清、敌杀死、桂虫灵和敌敌畏 ,其中只有 1%敌杀死粉剂防治枝枯病效果较好 ,达 63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枝枯病 防治 试验 化学防治 害虫
下载PDF
绿木霉T43发酵液不同菌剂剂型的制备及野外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勋 宋小双 +1 位作者 尹大川 宋瑞清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2,共5页
采用摇瓶和发酵罐两种方法制备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 T43发酵液,制备水剂和干粉剂两种菌剂剂型,测定其有效保存温度和保存期,评价了其对樟子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的野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发酵罐发酵更有利于绿木霉T43的菌... 采用摇瓶和发酵罐两种方法制备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 T43发酵液,制备水剂和干粉剂两种菌剂剂型,测定其有效保存温度和保存期,评价了其对樟子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的野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发酵罐发酵更有利于绿木霉T43的菌丝生长和抑菌活性成分代谢,制备的菌剂水剂抑菌效果好于干粉剂,其中水剂A2的10倍液室内抑菌效果最好,达到64.58%。4℃和25℃均可以长期保存菌剂,保存90 d后仍可发挥有效作用。在野外对樟子松枯梢病的控制试验中,水剂效果均高于干粉剂,水剂A1为78.88%,A2为81.66%;4种剂型对樟子松枯梢病的预防效果均在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水剂 干粉剂 野外防治 樟子松 枯梢病 松球壳菌
下载PDF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 被引量:5
15
作者 尤春梅 高汝佳 +6 位作者 黄沈鑫 汪孝璊 纪兆林 董京萍 童蕴慧 宋宏峰 徐敬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152-154,共3页
[目的]明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0种生物药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将毒力强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和烯唑醇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桃枝枯病菌的联合毒力效果。[结... [目的]明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0种生物药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将毒力强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和烯唑醇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桃枝枯病菌的联合毒力效果。[结果]毒力作用最强的生物农药是中生菌素,其次是申嗪霉素和梧宁霉素,其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41 9、0.231 4和0.655 4μg/m L,与3种化学药剂复配,发现申嗪霉素与3种化学农药复配均达到增效作用,而中生菌素和梧宁霉素与化学农药复配大多配比具有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结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能增加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枝枯病菌 生物农药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复配
下载PDF
沈阳地区油松枝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月 高国平 +3 位作者 张瑶琪 周阳 王允 祁金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地区近些年发生的油松枯枝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对筛选的2种真菌的子实体进行了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油松发病枯死枝上分离到的6个菌株(A1、A2、A3、A4... 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地区近些年发生的油松枯枝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对筛选的2种真菌的子实体进行了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油松发病枯死枝上分离到的6个菌株(A1、A2、A3、A4、B1与B2)为2种菌,其中,菌种A为铁锈薄盘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 Fr.ex Fr.),菌种B为松丛赤壳菌(Nectria cucurbitula Sacc.)。2种真菌对油松健康小枝条均有侵染致病性,并分别获得有性子实体,证明了2种真菌为引起油松枯枝病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枯枝病 病原菌鉴定 接种试验
下载PDF
杉木枯梢病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军 岑炳沾 +3 位作者 江祖森 彭石冰 童肇基 黎桂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7-49,共3页
杉木枯梢病是一种新的危害性较大的苗期病害。该研究对受侵杉苗病组织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及接种和比较致病性试验,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结果,鉴定其病菌是甘蔗二极霉(Bipolarissacchari(E.Buth... 杉木枯梢病是一种新的危害性较大的苗期病害。该研究对受侵杉苗病组织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及接种和比较致病性试验,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结果,鉴定其病菌是甘蔗二极霉(Bipolarissacchari(E.Buther)Shoem),这是国内外该菌在杉科植物上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枯梢病 二极霉 病原 鉴定
下载PDF
我国松杉球壳孢生长适应性分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小芹 魏玉莲 何宗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8-82,共5页
对来自我国 13个省份的松杉球壳孢 (S .sapinea) 4 9~ 5 5个菌株进行生长适应性研究。在 6种培养基质、系列温度梯度和系列pH值梯度条件下 ,各菌株的生长适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Czapek培养基上 ,有些菌株存在明显的营养适性分化。运... 对来自我国 13个省份的松杉球壳孢 (S .sapinea) 4 9~ 5 5个菌株进行生长适应性研究。在 6种培养基质、系列温度梯度和系列pH值梯度条件下 ,各菌株的生长适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Czapek培养基上 ,有些菌株存在明显的营养适性分化。运用高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方法构建出各供试菌株 0~ 72h的生长量随系列温度、系列pH值的变化曲线 ,从而确定了各菌株的平均最适生长温度为 2 6 .8℃ ,其中最低值为 2 3.1℃(ZJ2 ) ,最高值为 2 9 6℃ (F1) ;平均最适生长pH值为pH5 .6 ,其中最低值为pH4 .4 (F7) ,最高值为pH6 .7(F5 )。地理来源及其生境对松枯梢病菌菌株间的适温性变化似有一定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杉球壳孢 生长适应性分析 松树枯梢病
下载PDF
松枯梢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满光 张娣 +1 位作者 路文雅 王婧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7期97-101,共5页
为了解松枯梢病病原菌,笔者介绍了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松枯梢病的寄主与发病症状;归纳了松枯梢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松枯梢病的防治措施,包括营林技术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最后指出松枯梢病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问题... 为了解松枯梢病病原菌,笔者介绍了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松枯梢病的寄主与发病症状;归纳了松枯梢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松枯梢病的防治措施,包括营林技术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最后指出松枯梢病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枯梢病 球壳孢属真菌 分类地位 寄主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蓝莓枝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孢子萌发条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路梅 凌丹燕 +1 位作者 马锡文 郭卫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14-120,174,共8页
2016年在浙江省蓝莓种植基地发现原因不明的幼苗木整株枯死现象,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培养法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通过科赫氏法则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检测,运用常规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类鉴... 2016年在浙江省蓝莓种植基地发现原因不明的幼苗木整株枯死现象,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培养法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通过科赫氏法则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检测,运用常规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类鉴定,同时使用载玻片法进行病原菌孢子萌发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整株植株枯死是由枝枯病所致,纯化菌株ZA1为该病病原真菌。其菌落圆形,白色;分生孢子呈纺锤形,被4个真隔膜分成5个细胞,中间细胞呈褐色,两端细胞无色。结合r DNA-ITS 序列分析,菌株ZA1被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菌株ZA1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对悬浮液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p H 3~12时孢子均可萌发;光照和复合碳源均有助于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枝枯病 棒状拟盘多毛孢菌 RDNA-ITS序列分析 分离鉴定 孢子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