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term efficacy of laparoscopy-assisted vs open radical gastrectomy in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10
1
作者 Hong-Tao Li Xiao-Peng Han +6 位作者 Lin Su Wan-Kun Zhu Wei Xu Kun Li Qing-Chuan Zhao Hua Yang Hong-Bin Li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4年第4期59-64,共6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benefit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LARG)and open radical gastrectomy(ORG)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40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ged≤65 years w... AIM: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benefit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LARG)and open radical gastrectomy(ORG)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40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ged≤65 years who were treated at General Hospital of Lanzhou Military Region were enrolled.Among these,200 patients underwent LARG between October2008 and August 2012(LARG group);and 200 patients underwent ORG between March 2000 and September2008(ORG group).The short-term therapeutic benefi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LARG procedure offered significantly better benefits to the patients compared to the ORG procedure,including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103.1±19.5 mL vs 163.0±32.9 mL,P【0.0001),short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6.8±1.2 d vs 9.5±1.6 d,P【0.0001),less frequent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6.5%vs 13.5%,P=0.02),shorter time to mobilization(1.0±0.3 vs 3.3±0.4 d,P【0.0001),shorter time to bowel opening(3.3±0.7 d vs 4.5±0.7 d,P【0.0001),and shorter time to normal diet(3.0±0.4 vs d 3.8±0.5 d,P【0.0001).However,LARG required a longer time to complete than the ORG procedure(192.3±20.9 min vs 180.0±26.9 min,P【0.0001).CONCLUSION:Compared to ORG,LARG is safer,more effective,and less invasive for treating gastric cancer,with better short-term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IC SURGERY GASTRIC cancer short-term efficacy Open SURGERY
下载PDF
Predictive value of serum level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for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被引量:4
2
作者 Fei Gao Lin Jia +2 位作者 Jianjun Han Jisheng Wang Yun Wang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variation in level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before and after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GF-β1 for the 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variation in level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before and after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GF-β1 for th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140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 undergoing radical radiation therapy in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ffective(115 cases)and ineffective(25 cases)groups according t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solid tumors(2009 RECIST standard).TGF-β1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all patients by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Multiple-factor analysis of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treatment efficacy was performed by Cox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After radiotherapy,36,79,and 25 cases experienced complete response(CR),partial response(PR),and no response(NR),respectively,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2.14%.The TGF-β1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ffective group than that in the ineffective group(P<0.05)and covariance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GF-β1 level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following radiotherapy.The multi-factor Cox regression model revealed that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GF-β1 for th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was largest,with a hazard ratio[HR]of 1.955(P=0.002),followed by exposure dose,with(HR=1.367;P=0.035).Conclusion Serum TGF-β1 level can serve as a predictor for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ESOPHAGUS cancer RADIOTHERAPY short-term efficacy prediction
下载PDF
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的研究
3
作者 侯静涛 许娟 +2 位作者 闫涛涛 杨慧玲 樊研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987-991,99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90 d内...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90 d内结局分为死亡组(n=63)和生存组(n=88),另选择7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健康组)。检测患者入院时、治疗后及健康受试者血清IL-18水平,分析IL-18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HBV-ACLF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清IL-18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清IL-18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8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是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患者入院时、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诊断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90 d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739。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IL-18水平患者的生存率高于高IL-18水平患者(P<0.05)。结论血清IL-18可辅助评价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人工肝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有效性 短期预后
下载PDF
DEB-TACE联合C-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苗颖 赵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载药微球化疗栓塞(DEB-TACE)联合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C-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44例巨块型肝癌患者... 目的探讨经动脉载药微球化疗栓塞(DEB-TACE)联合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C-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44例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采用DEB-TACE联合C-TACE治疗作为观察组,17例采用单独DEB-TACE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疾病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WBC)、血尿素氮(BUN)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小板(PLT)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肌酐(CREA)水平呈下降趋势,两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B-TACE联合C-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的近期疗效不优于单纯DEB-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块型肝癌 经动脉载药微球化疗栓塞 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17水平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5
作者 郝玉青 孙宇 王巧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乳酸脱氢酶(LDH)和白细胞介素-17(IL-17)与急性白血病(AL)临床特征、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5例AL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9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以及Hcy、LDH和IL-17水平...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乳酸脱氢酶(LDH)和白细胞介素-17(IL-17)与急性白血病(AL)临床特征、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5例AL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9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以及Hcy、LDH和IL-17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血清Hcy、LDH、IL-17水平。分析血清Hcy、LDH和IL-17水平与AL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A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LDH、IL-17水平及其变化值(以△表示对应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值的绝对值),并分析血清Hcy、LDH、IL-17水平变化值与AL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Hcy、LDH和IL-17水平[(14.36±3.24)μmol/L、(591.42±113.85)U/L和(9.64±3.01)pg/mL]高于对照组[(9.75±2.08)μmol/L、(120.81±20.64)U/L和(4.08±1.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危险分层高风险患者血清Hcy、LDH和IL-17水平[(15.83±3.10)μmol/L、(636.19±110.54)U/L和(10.62±2.96)pg/mL]高于低中风险患者[(12.58±2.71)μmol/L、(537.28±95.68)U/L和(8.45±2.29)pg/mL],有髓外浸润患者血清Hcy、LDH和IL-17水平[(16.12±3.15)μmol/L、(647.59±115.46)U/L和(11.05±3.04)pg/mL]高于无髓外浸润患者[(13.38±2.89)μmol/L、(560.11±97.25)U/L和(8.85±2.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Hcy、LDH、IL-17水平与AL危险分层、髓外浸润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疗效不良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LDH和IL-17水平高于疗效良好患者,△Hcy、△LDH和△IL-17小于疗效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y、△LDH和△IL-17与AL近期疗效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LDH、IL-17水平与AL危险分层、髓外浸润呈正相关,且各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值与AL近期疗效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同型半胱氨酸 乳酸脱氢酶 白细胞介素-17 近期疗效
下载PDF
ff-IMRT与HT对宫颈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王鹏飞 钱玉红 张慧敏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ff-IMRT)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T)对宫颈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根据其放疗方案将其分为IMRT组(ff-IMRT+同步化疗,n=28)和HT组(HT+同步化疗,n=32)。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ff-IMRT)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T)对宫颈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根据其放疗方案将其分为IMRT组(ff-IMRT+同步化疗,n=28)和HT组(HT+同步化疗,n=32)。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放疗靶区剂量分布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高于IMRT组,均匀性指数和靶区最大剂量低于IMRT组(P<0.05),靶区平均剂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62%、34.38%,均低于IMRT组的75.00%、67.86%(P<0.05);两组1年内复发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IMRT与HT均对宫颈癌患者病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整体疗效无较大差异,但相较于ff-IMRT,HT治疗过程中辐射范围更均匀,同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辐射最大剂量,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器官组织的辐射损伤,降低放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宫颈癌 近远期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近期疗效及预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袁婷婷 吴鹤立 +1 位作者 潘学景 卢秋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75-677,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s,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近期疗效及预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EMS患者88例作...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s,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近期疗效及预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EM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治疗,42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GnRH-a治疗,46例).对比两组近期疗效、预后复发率以及影响观察组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的EMS分期、术前痛经史、术前孕次、术前产次、宫腔操作既往史是观察组复发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EMS近期疗效理想,但仍存在一定复发率,发病年龄、AFS的EMS分期、术前痛经史、术前孕次、术前产次、宫腔操作既往史是影响其复发的因素,临床及时对此给予针对性干预有利于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GNRH-A EMS 近期疗效 预后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33
8
作者 朱广伟 郑炜 +6 位作者 黄永建 华进 杨树钢 庄金福 王锦洲 黄强 叶建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患者(HCMW组)和5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央...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患者(HCMW组)和5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央入路方式"患者(CW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HCMW和CW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1.3±8.12)个和(18.9±11.57)个,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W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少于CW组,且CW组术中输血病例更多(P<0.05);HCWM和CW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可行,且手术方式易掌握,容易形成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 手术入路 近期疗效
下载PDF
FA-ELISA检测血吸虫病人短程抗体试剂盒近期疗效考核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梁幼生 朱荫昌 +7 位作者 宁安 戴建荣 徐明 杨小红 华万全 熊玉霞 高祖禄 胡启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进一步评价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 (10 7~ 12 1k 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FA-EL ISA)试剂盒的近期 (治愈后 2、4个月 )疗效考核价值。方法 非感染季节现场筛选粪阳病人 6 1例 ,分别在吡喹酮治疗前及治疗后 2、4个月做加藤氏法粪... 目的 进一步评价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 (10 7~ 12 1k 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FA-EL ISA)试剂盒的近期 (治愈后 2、4个月 )疗效考核价值。方法 非感染季节现场筛选粪阳病人 6 1例 ,分别在吡喹酮治疗前及治疗后 2、4个月做加藤氏法粪检和 FA- EL ISA、SEA- EL ISA,配对比较不同感染度病人阴转率。结果 治疗前 FA- EL ISA的检出率为 93.44 % ,SEA- EL ISA为 98.36 % ;治愈后 2个月和 4个月病人 FA- EL ISA的阴转率分别为 40 .35 %和 5 4.38% ,SEA- EL ISA则为1.6 7%和 3.33% ,两种方法间差异非常显著。 FA- EL ISA对重感染病人 (EPG>10 0 )的阴转率分别为 2 2 .2 % (2 / 9)和 33.3% (3/ 9) ,显著低于轻感染者。结论  FA- EL ISA短程抗体诊断试剂盒对治愈后 2个月、4个月者同样有较高疗效考核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免疫诊断 组分抗原 短程抗体 近期疗效考核 FA-ELISA
下载PDF
不同方案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亚 张琰 +2 位作者 付辉 张润春 刘力铭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比较夜间口服丙戊酸钠及奥卡西平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LGS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夜间口服大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夜间口服大剂量奥卡西平治疗,起始剂量均为5~1... 目的比较夜间口服丙戊酸钠及奥卡西平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LGS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夜间口服大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夜间口服大剂量奥卡西平治疗,起始剂量均为5~10 mg/(kg·d),逐渐增加至20~30 mg/(kg·d)。比较两组患儿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及治疗后1年的脑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远期脑电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奥卡西平比较,夜间口服较大剂量丙戊酸钠治疗LGS患儿能更好地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并促进患儿远期脑电图检查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NOX-GASTAUT综合征 丙戊酸钠 奥卡西平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安全性 儿童
下载PDF
ATP-TCA、常见耐药蛋白表达与IB3~II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丹 孔为民 +2 位作者 韩超 李静 赵轩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9-624,共6页
目的评价联合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和常见耐药蛋白检测两种方法预测宫颈癌化疗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前IB3~IIB期(根据FIGO 2018标准重新分期)宫颈鳞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标本10... 目的评价联合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和常见耐药蛋白检测两种方法预测宫颈癌化疗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前IB3~IIB期(根据FIGO 2018标准重新分期)宫颈鳞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标本100例。采用ATP-TCA对宫颈癌细胞进行体外药敏检测。同时采用En 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P-gp、GST-π、TopoⅡ和TS 4种蛋白的表达。标本取材后,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卡铂方案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评价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以及两种检测方法联合预测临床化疗敏感性的可行性。结果(1)95例患者完成ATP-TCA体外药敏检测,紫杉醇+卡铂方案的体外有效率达80.0%。95例患者中获CR 5例,PR 68例,有效率为76.8%。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近期疗效的符合率为86.3%,其预测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63.6%。(2)P-gp、GST-π、TopoⅡ和T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40/95)、28.4%(27/95)、33.7%(32/95)和55.8%(53/95)。耐药蛋白P-gp、GST-π和TopoⅡ表达与近期疗效有关(P<0.05)。GST-π表达与近期疗效符合率最高,为75.8%;其预测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8%和59.1%。(3)仅耐药蛋白GST-π与ATP-TCA检测结果有关(P<0.05),两者符合率达81.0%。(4)耐药蛋白GST-π表达联合体外药敏试验与近期疗效的符合率最高,为87.4%。结论ATP-TCA体外药敏试验联合耐药蛋白GST-π表达能够预测宫颈癌化疗的敏感性,为实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化疗药物的个体化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 耐药蛋白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5表达与诱导化疗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一博 张玉婷 刘晓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5表达以及与诱导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并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集血液样本,分离并鉴定血清外泌体,检测外泌体miR-205表达。分析miR-205...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5表达以及与诱导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并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集血液样本,分离并鉴定血清外泌体,检测外泌体miR-205表达。分析miR-205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根据RECIST 1.1版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化疗敏感组和化疗耐药组。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外泌体miR-205表达对诱导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鼻咽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5表达显著升高[2.35(1.47,3.59)vs.1.04(0.73,1.82),P<0.05],且与临床分期、颈动脉鞘区受侵和咽旁间隙受侵有关(P<0.05)。68例患者获CR+PR,42例患者获SD+PD。化疗敏感组血清外泌体miR-205表达低于化疗耐药组[1.68(1.26,2.77)vs.3.71(2.17~5.06),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泌体miR-205表达量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敏感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17~0.943,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64.7%。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5表达量升高,可作为预测诱导化疗敏感性的有效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诱导化疗 外泌体 miR-205 近期疗效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短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梁英魁 康静波 +6 位作者 郭烽 雷霄 王新强 赵文锐 赵向飞 王伟 孔垂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3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短期疗效评价和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56例NSCLC临床Ⅲ期的患者分为PET/CT引导定位组(PET/CT组,26例)和普通CT定位组(CT组30例)。PET/C...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短期疗效评价和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56例NSCLC临床Ⅲ期的患者分为PET/CT引导定位组(PET/CT组,26例)和普通CT定位组(CT组30例)。PET/CT组将PET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和重要脏器勾画,制定治疗计划后进行相应3DCRT治疗。CT组用普通CT定位,治疗同上。所有病例均用TP方案辅助化疗6个周期。结果随访率100%。随访满1年者共计39例,PET-CT组和CT组分别为19和20例。治疗计划显示应用PET/CT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与计划靶区体积(PTV)均小于CT勾画的靶区(t=3.712,P<0.05;t=9.430,P<0.05)。PET//CT组和CT组短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0.7%vs.70.0%(P=0.537),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2%vs.56.7%(P=0.412),1年生存率分别为73.1%vs.66.7%(P=0.772)。PET-CT组肺门、纵隔淋巴结复发率(1年内)低于CT组,分别为11.5%vs.36.7%(P=0.036);治疗失败主要原因均为远处转移,分别为42.3%vs.53.3%(P=0.436)。结论与CT相比,PET/CT引导定位可以优化晚期NSCLC放疗设野计划,略微提高短期疗效,明显降低肺门、纵隔淋巴结复发率,而1年期生存率无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PET/CT 靶区勾画 短期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CVAD方案对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β2-M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诗彤 王爱民 +4 位作者 孙智慧 宋晶晶 玄小玉 刘伟 田新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VAD方案在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患者84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42)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VAD方案在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患者84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CVAD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采用美国RECIST1.1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完成患者VEGF、TNF受体关联因子6(TRAF6)及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水平测定;采用反射免疫法完成患者β32-MG水平测定,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化指标、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联合用药治疗后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VEGF、TRAF6、Bcl-6及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败血症、感染、输液相关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年远期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3年远期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利妥昔单抗联合CVAD方案用于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能降低VEGF、β2-MG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CVAD方案 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 近期疗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脑梗的短期疗效及对外周血内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宣 邓本强 陈蕾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12期716-719,共4页
目的考察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疗效及对外周血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165例)和常规剂量他汀组(165例),常规剂量他汀... 目的考察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疗效及对外周血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165例)和常规剂量他汀组(165例),常规剂量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强化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患者的MMP-9的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和14 d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强化他汀组在治疗后7 d和14 d的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与常规剂量他汀组相比显著提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剂量他汀组相比,强化他汀组在治疗后7 d和14 d MMP-9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应用阿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论早期阿托伐他汀钙强化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 短期疗效 MMP-9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EGFR、c-jun和c-fos表达与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俊玲 马栋辉 +1 位作者 古丽娜.库尔班 王若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22,232,共8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c-jun、c-fos表达与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CSCC组织EGFR基因拷贝数及EGFR、c-jun、c-f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c-jun、c-fos表达与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CSCC组织EGFR基因拷贝数及EGFR、c-jun、c-f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GFR基因拷贝数:二倍体32.2%、三倍体25.4%、多倍体30.5%、基因扩增率11.9%;EGFR、c-jun和c-fos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76.7%和68.3%,三者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EGFR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基因拷贝数增加呈正相关(r=0.622,P=0.000),c-jun和c-fos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293,P=0.023和r=0.296,P=0.022);EGFR与c-jun、c-fos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22,P=0.001;r=0.509,P=0.000);EGFR、c-jun和c-fos蛋白表达对客观有效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EGFR、c-jun和c-fos表达可能为CSCC高危进展、转移的参考指标;三者可能均不是影响CSCC近期疗效的独立因素;c-jun和c-fos在EGFR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可能发挥正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JUN C-FOS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晚期NSCLC患者血清8-OHdG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近期疗效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霞 郭旭丽 +8 位作者 苏镇军 贾金海 段晓辉 贺晓磊 吕林林 王平 李卫霞 李志加 王云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1978-1981,1986,共5页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患者组,选择同期健...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患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对照组和患者组放疗前、放疗15次、放疗30次、放疗后第4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8-OHdG水平,分析放化疗联合治疗对血清8-OHdG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不同时间点血清8-OHd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放疗15次和放疗30次患者血清8-OHdG水平显著高于放疗前和放疗后第4周(P均<0.05),但放疗15次和放疗30次时比较、放疗后第4周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疾病理展(PD)患者放疗不同时间点血清8-OHdG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部分缓解(PR)和疾病稳定(SD)患者(P均<0.05),后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8-OHdG水平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近期疗效呈负相关(r=-0.465,P<0.05);患者放化疗联合治疗近期疗效受KPS评分、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和血清8-OHdG水平的影响(P均<0.05),血清8-OHdG是影响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HR=1.053,95%CI(1.007,1.101),P<0.05]。结论血清8-OHdG在晚期NSCLC患者中呈高表达,放化疗联合治疗可使其水平升高,其与近期疗效呈负相关,可作为预测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 放疗 近期疗效 预测指标
下载PDF
DT-PACE+V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何靖 刘安平 古学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2307-2310,共4页
目的:评价DT-PACE+V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使用DT-PACE+V方案化疗。具体药物为:地塞米松40 mg/d d 1~4,沙利度胺200 mg,顺铂10 mg/(m^2·d 1~4),阿霉素10 mg... 目的:评价DT-PACE+V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使用DT-PACE+V方案化疗。具体药物为:地塞米松40 mg/d d 1~4,沙利度胺200 mg,顺铂10 mg/(m^2·d 1~4),阿霉素10 mg/(m^2·d 1~4),环磷酰胺400 mg/(m^2·d 1~4),依托泊苷40 mg/(m^2·d 1~4),万珂1.0 mg/m^2 d 1、4、8、11。结果:15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接受4个疗程DT-PACE+V方案,完全缓解(CR)率为20.0%(3/15),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33.3%(5/15),部分缓解(PR)率为26.7%(4/15),总有效率为80.0%(12/15)。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8例发生Ⅰ-Ⅱ度骨髓抑制(53.3%),1例发生Ⅳ度骨髓抑制(6.7%)。结论:DT-PACE+V方案可作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选择方案之一,其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但该方案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PACE+V方案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近期疗效
下载PDF
TPT与CPT-11二线治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19
作者 韩鹏 武淮昌 许志强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二线治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SCLC患者226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13例)采用含TPT治疗方案,对照组(113例)采用为CPT-11治疗方案,观察术后治疗效果,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 目的分析不同二线治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SCLC患者226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13例)采用含TPT治疗方案,对照组(113例)采用为CPT-11治疗方案,观察术后治疗效果,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控制率(DCR)及客观缓解率(ORR)。结果两组患者在分期、年龄、吸烟史、体力评分及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ORR、DCR、PFS及O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发生Ⅲ、Ⅳ度腹泻人数多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线治疗失败的SCLC患者进行以托泊替康为主的二线治疗其生存期可获益,无进展生存时间和近期缓解率高于其他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二线化疗 近期疗效 远期生存差异
下载PDF
空肠造瘘术分别联合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短期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琛 蒋莉 +3 位作者 陶夏 李俊 叶静 沈文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术分别联合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Ivor-Lewis组(IL组,72例)与McKeown组(MK组,55例)。IL组行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术分别联合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Ivor-Lewis组(IL组,72例)与McKeown组(MK组,55例)。IL组行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MK组行空肠造瘘术联合McKeown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IL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MK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于MK组,住院费用高于M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点效应可显著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而手术方式、时点以及手术方式交互效应均不会影响TNF-α、IL-6、IL-8水平。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与空肠造瘘术联合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短期效果相当,但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造瘘术 Ivor-Lewis术 McKeown术 中下段食管癌 短期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