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方法
1
作者 姜涛 叶楠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0-128,共9页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耗散能量流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时-频域定位方法。首先,根据节点各量测通道间信息相关性,利用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节点多通道量测信息,构建节点统一时-频系数矩阵;然后,根据强迫振荡分量的能量特性,利用时-频域能量筛选并同步提取时-频系数矩阵中的时-频域强迫振荡分量;进一步,根据测量信息的时-频域特性,在传统时域强迫振荡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并根据系统强迫振荡期间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能量特性定位强迫振荡源;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WECC 179节点测试系统、WECC 240节点测试系统的仿真振荡场景以及美国New England的实际振荡事件,所得结果表明所提时-频域定位方法可快速、精准定位强迫振荡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强迫振荡 振荡源定位 耗散能量流 耗散能量谱 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DSD-LSTM模型的有效波高预测
2
作者 庞军恒 黄炜楠 董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7,共7页
利用改进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递归量化分析方法设计一种新的信号分解算法(DSD),该算法将原始信号分解为确定性成分和随机性成分。考虑风速、风向对波高的影响前提下,将DSD算法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结合建立多变量混合... 利用改进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递归量化分析方法设计一种新的信号分解算法(DSD),该算法将原始信号分解为确定性成分和随机性成分。考虑风速、风向对波高的影响前提下,将DSD算法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结合建立多变量混合模型DSD-LSTM-m进行有效波高的预测。该模型与单独的LSTM模型相比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与单变量混合模型DSD-LSTM-u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波高预测 时间序列 信号处理 深度学习 长短时记忆网络
下载PDF
基于N-BEATS的能源互联网短期负荷预测
3
作者 尹浩然 张玲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1期76-81,共6页
短期负荷预测在能源互联网的规划中既占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能源系统可靠高效运行的基础。在能源互联网中能源的短期负荷预测精度问题是人们重点关注问题。N-BEATS的深度神经结构未使用时序特别组成成分,仅使用一种基于后向和前向残差链... 短期负荷预测在能源互联网的规划中既占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能源系统可靠高效运行的基础。在能源互联网中能源的短期负荷预测精度问题是人们重点关注问题。N-BEATS的深度神经结构未使用时序特别组成成分,仅使用一种基于后向和前向残差链路以及非常深的全连接层堆栈的深度神经架构。该结构具有可解释性、适用于广泛的目标域、并且训练速度快等优点。实验使用N-BEATS模型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训练,然后对未来负荷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取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测得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E)为1.26%,平均绝对误差(eMAE)为84.238 kW,决定系数(R^(2))为0.9955,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预测方法,如在eMAPE方面相比TCN降低了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短期负荷预测 N-BEATS网络模型 深度学习 时间序列
下载PDF
Relative energy zero ratio-based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pulse-like ground motions 被引量:2
4
作者 Liu Ping Li Ning +2 位作者 Ma Hua Xie Lili Zhou Baofe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1-16,共16页
Pulse-like ground motions are capable of inflicting significant damage to structures. Efficient classification of pulse-like ground mo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hen performing the seismic assessment in near-fault re... Pulse-like ground motions are capable of inflicting significant damage to structures. Efficient classification of pulse-like ground mo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hen performing the seismic assessment in near-fault regions. In this study, a new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velocity pulses is proposed, based on different trends of two parameters: the short-time energy and the short-time zero crossing rate of a ground motion record. A new pulse indicator, the relative energy zero ratio(REZR), is defined to qualitatively identify pulse-like features. The threshold for pulse-like ground motions is derived and compared with two other identification method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proposed procedure not only shows good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when identifying pulse-like ground motions but also exhibits good performance for classifying records with high-frequency noise and discontinuous pulses. The REZR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a waveform formula to express and fit the potential velocity pulses;it is a purely signal-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Finally, the proposed procedure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pulse-like motions to the total input energy of a seismic record, which dramatically increases the seismic damage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like ground motion velocity pulse relative energy zero-crossing ratio short-time input energy shorttime zero crossing rate
下载PDF
Study on medium-short term earthquake forecast in Yunnan Province by precursory events
5
作者 QIN Jia-zheng(秦嘉政) +1 位作者 QIAN Xiao-dong(钱晓东)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The medium-short term forecast for a certain kinds of main earthquake events might be possible with the time-to-failure method presented by Varnes (1989), Bufe and Varnes (1993), which is to simulate an accelerative r... The medium-short term forecast for a certain kinds of main earthquake events might be possible with the time-to-failure method presented by Varnes (1989), Bufe and Varnes (1993), which is to simulate an accelerative releasing model of precursory earthquake energy. By fitting the observed data with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a medium-short term forecast technique for the main shock events could be established, by which the location, time and magnitude of the main shock could be determined. The data used in the paper are obtained from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recorded by Yunnan Regional Seismological Network with a time coverage of 1965~2002.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for the past 37 years show that the data of M2.5 earthquakes were fairly complete. In the present paper, 30 main shocks occurred in Yunnan region were simulated. For 25 of them, the forecasting time and magnitude from the simulation of precursory sequence are very close to the actual values with the precision of about 0.57 (magnitude unit). Suppose that the last event of the precursory sequence is known, then the time error for the forecasting main shock is about 0.64 year. For the other 5 main shocks, the simulation cannot be made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precursory events for the full determination of energy accelerating curve or disturbance to the energy-release curve. The results in the paper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ly linear relation in the optimal searching radius for the main shock and the precursory events because Yunnan is an active region with damage earthquakes and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However,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in shock moment and the coefficient k/m. The optimal fitting range for the forecasting time and magnitude can be further reduced u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in shock moment lgM0 and the coefficient lgk/m and the value range of the restricting index m, by which the forecast precision of the simulated main shock can be improved. The time-to-failure method is used to fit 30 main shocks in the paper and more than 80% of them have acquired better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 is prospective for its ability to forecast the known main shock sequence. Therefore, the prospect is cheerful to make medium-short term forecast for the forthcoming main shocks by the precursory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to-failure method precursory event energy accelerating curve medium-short term forecast Yunnan region
下载PDF
吕梁山两次夜间暴雨的边界层特征及能量来源与转换
6
作者 王一颉 赵桂香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利用常规观测、NCEP/NCAR 1°×1°再分析、FY-2E卫星数据等资料,对分别由β-中尺度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MβECS)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造成的两次吕梁山夜间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粒子后向轨迹追踪,结果表明:过程1受边... 利用常规观测、NCEP/NCAR 1°×1°再分析、FY-2E卫星数据等资料,对分别由β-中尺度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MβECS)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造成的两次吕梁山夜间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粒子后向轨迹追踪,结果表明:过程1受边界层南风急流和西南气流影响,山西西部低空急流偏西分量和晋中盆地边界层西南气流的增强是对流不稳定能量重建的重要因子。过程2则受边界层南风和东风急流作用,南风急流被显著抬升到对流层中高层,形成含有冰晶层的中高层云系,东风急流则供应低空水汽。两次过程边界层(0.8-1.2 km)粒子携带的水汽均明显超过低层(1.5-3 km),是夜间短时强降水所需水汽的最大贡献者。700 hPa及以上非绝热作用产生扰动有效位能,之后向扰动动能的转化是两次过程中短时强降水发生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边界层 短时强降水 能量转换
下载PDF
基于Wigne-Ville分布和短时傅立叶变换时频分布计算地震波衰减梯度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勋勋 秦启荣 +2 位作者 徐峰 李力民 姚泳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地震波在储集层中传播时,伴有能量的剧烈衰减,且频率越高能量衰减越快,因此,通过地震波高频端能量衰减梯度能够灵敏地检测地层中是否有烃类流体存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辨率不及Wigne-Ville分布,而Wigne-Ville分布虽有高的时频分... 地震波在储集层中传播时,伴有能量的剧烈衰减,且频率越高能量衰减越快,因此,通过地震波高频端能量衰减梯度能够灵敏地检测地层中是否有烃类流体存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辨率不及Wigne-Ville分布,而Wigne-Ville分布虽有高的时频分辨率但存在交叉项的干扰。应用Wigne-Ville分布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地震信号的时频分布,然后利用高频成分能量分布与对应频率的拟线性关系估算出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实际资料表明,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联合Wigner-Ville分布的能量衰减梯度在储集层预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能量衰减梯度 短时傅立叶变换 WIGNER-VILLE分布 储集层预测
下载PDF
EMD和LS-SVM相结合的高压水射流靶物材质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洪涛 孙帅 +1 位作者 方传智 牛明强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4年第10期1074-1083,共10页
为了利用靶物反射声有效识别靶物材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靶物材质识别方法。首先应用模极大值算法识别靶物边界点,提取边界点内的反射声信号进行小波降噪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信... 为了利用靶物反射声有效识别靶物材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靶物材质识别方法。首先应用模极大值算法识别靶物边界点,提取边界点内的反射声信号进行小波降噪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EMD分解,并计算获得各个本证模态(IMF)分量的短时能量比,作为对应不同靶物材质的特征值输入到利用LS-SVM建立的多分类模型。介绍了上述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试验装置和靶物材质识别影响因素分析试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靶物的内部结构和外形大小因素对靶物材质识别率影响小,利用上述方法进行的四种靶物材质探测,平均识别率达到85.83%,比BP神经网络提高了18.83%,且运算速度也得以提高,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靶物材质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物材质识别 反射声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短时能量比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和单任务学习组合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秦烁 赵健 +1 位作者 徐剑 魏敏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0-1518,I0038,I0040-I0042,共13页
针对气象因素对多元负荷变化的灵敏度差异及多元负荷间耦合强度的差异导致多任务学习(multi-tasklearning,MTL)预测模型精度受限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MTL和单任务学习(single-tasklearning,STL)组合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基于长... 针对气象因素对多元负荷变化的灵敏度差异及多元负荷间耦合强度的差异导致多任务学习(multi-tasklearning,MTL)预测模型精度受限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MTL和单任务学习(single-tasklearning,STL)组合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MTL模型提取多元负荷间的耦合信息进行初步预测;然后采用基于前置双重注意力长短期记忆(dual attention before LSTM,DABLSTM)网络的STL模型减少输入噪声进行二次预测;同时将初步的预测值输入STL模型,使得STL模型可以考虑未来的时序信息;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对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组合模型相比单一的MTL和STL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任务学习 单任务学习 长短时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负荷预测
下载PDF
纯音乐与语音-音乐混合片段的高准确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令志 罗森林 +1 位作者 张冰 王耀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通过对同一首歌曲音频信号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音频片段平均短时能量和过0率标准偏差的融合判决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纯音乐与语音-音乐混合片段识别易混度高的问题,可以准确地识别同一首歌曲中纯音乐片段和语音-音乐混合片段,为去... 通过对同一首歌曲音频信号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音频片段平均短时能量和过0率标准偏差的融合判决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纯音乐与语音-音乐混合片段识别易混度高的问题,可以准确地识别同一首歌曲中纯音乐片段和语音-音乐混合片段,为去除音频中不需要的部分提供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并且可以更好地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风格、不同歌手以及不同语言的歌曲处理,纯音乐的平均正确率为92.30%,语音-音乐混合的平均正确率为9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识别 平均短时能量 过0率标准偏差 惯性平滑处理
下载PDF
考虑多重特征与不确定性度量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研究
11
作者 薛东 段立强 +3 位作者 高统彤 张伟骏 蔡强 刘路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9-388,共10页
精准可靠的冷、热、电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取负荷序列间存在的线性、非线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线性回归(MLR)、改进型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长... 精准可靠的冷、热、电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取负荷序列间存在的线性、非线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线性回归(MLR)、改进型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蒙特卡罗(MC)法相结合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针对冷、热、电负荷分别构建MLR模型以挖掘线性特征。然后,将残差部分利用ICEEMDAN方法分解,再对重构后同一频段的各负荷残差分量建立LSTM模型,实现对非线性及耦合性的学习。最后,将MLR与LSTM结果叠加得到点预测值。与参照模型中的最优结果相比,该方法下冷、热、电负荷的R2分别提升了0.09%、0.21%、0.40%。此外,为实现对负荷不确定性的有效量化,进一步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与MC抽样结合的方法得到预测区间结果。经算例分析,各负荷的预测区间覆盖率均大于相应的置信水平(95%、90%、85%),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系统 模态分解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蒙特卡罗
下载PDF
基于双门限-频带方差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钟斐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19期86-88,共3页
为了提高语音信号端点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门限-频带方差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将语音信号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和频带方差结合起来,作为检测语音信号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更有效、更优越,... 为了提高语音信号端点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门限-频带方差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将语音信号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和频带方差结合起来,作为检测语音信号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更有效、更优越,能够比较准确地检测语音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点检测 短时能量 短时过零率 频带方差 语音信号
下载PDF
基于有效短时能量谱的侵彻加速度信号穿层特征提取方法
13
作者 李彩芳 郜王鑫 +2 位作者 粱灏鸿 邵志豪 张珂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针对高速侵彻条件下加速度信号混叠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效短时能量谱的侵彻加速度信号穿层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加速度有效值,消除实测加速度信号中叠加的干扰振荡信号;再对有效加速度信号加窗分帧,减少频谱泄漏和振... 针对高速侵彻条件下加速度信号混叠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效短时能量谱的侵彻加速度信号穿层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加速度有效值,消除实测加速度信号中叠加的干扰振荡信号;再对有效加速度信号加窗分帧,减少频谱泄漏和振铃效应,并计算每帧加速度信号能量得到蕴含穿层信息的有效短时能量谱;最后提取效短时能量谱的最大值包络得到战斗部穿层特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速侵彻复杂工况条件下能够准确地提取出战斗部穿层特征和层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引信 加速度有效值 加窗分帧 短时能量
下载PDF
激光点焊等离子体光信号同轴监测及其特性分析
14
作者 才宇航 高延峰 +1 位作者 刘书健 包俊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激光焊接时产生的等离子体包含了许多可以反映焊接质量的相关信息。通过光电传感器采集等离子体的光信号可以有效监控激光焊接质量。本文搭建了激光点焊等离子体光信号的同轴监测系统,并对激光点焊过程中采集的光信号进行了短时能量分... 激光焊接时产生的等离子体包含了许多可以反映焊接质量的相关信息。通过光电传感器采集等离子体的光信号可以有效监控激光焊接质量。本文搭建了激光点焊等离子体光信号的同轴监测系统,并对激光点焊过程中采集的光信号进行了短时能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焊接起始阶段,工件表面对激光有较强的反射作用。当母材形成熔池以后,等离子体浓度逐渐增加,焊接过程趋于稳定,此时等离子体的光信号强度达到最大。随着焊接时间的增加,熔池发生塌陷,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变差,光信号的强度变弱且波动变大。工件被焊穿的瞬间,等离子体光信号强度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焊 等离子体 光信号 短时能量 同轴监测
下载PDF
提升新能源短时性功率冲击下暂态频率安全的储能紧急控制策略
15
作者 魏玖明 李兆伟 +3 位作者 李碧君 吴雪莲 朱玲 赖业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61,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单一短路故障容易引起大规模新能源进入低电压穿越,使得系统承受大容量短时性功率冲击,可能会导致系统暂态最大频率偏差超过低频减载阈值,带来负荷损失。将电化学储能纳入由电网故障事件触发的紧急控制是应对短...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单一短路故障容易引起大规模新能源进入低电压穿越,使得系统承受大容量短时性功率冲击,可能会导致系统暂态最大频率偏差超过低频减载阈值,带来负荷损失。将电化学储能纳入由电网故障事件触发的紧急控制是应对短时性功率冲击下暂态频率越限的有效手段。为此,首先构建了新能源短时性功率冲击下计及储能紧急功率控制的系统频率响应分析模型,进而分析总结了储能释放功率和持续时间对短时性功率扰动下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以此为理论依据,综合考虑短时性功率冲击下的暂态低频与高频安全,提出了避免低频减载的最小储能紧急释放能量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满足要求的储能紧急控制功率和持续时间策略。最后,在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中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控制 频率最低点 电化学储能 低电压穿越 短时性功率扰动
下载PDF
应对暂态短时功率冲击的接续型频率紧急控制方法
16
作者 常海军 刘福锁 吕睿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91,共11页
随着新能源及直流的大规模接入,新能源暂态低电压穿越、直流换相失败等冲击引发电网暂态低频风险加剧,单纯基于前馈控制律的现有频率紧急控制模式策略难以制定,且采用的一次性有功总量控制方式极易诱发连锁高频风险。基于前馈控制理论... 随着新能源及直流的大规模接入,新能源暂态低电压穿越、直流换相失败等冲击引发电网暂态低频风险加剧,单纯基于前馈控制律的现有频率紧急控制模式策略难以制定,且采用的一次性有功总量控制方式极易诱发连锁高频风险。基于前馈控制理论阐述了现有频率紧急控制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对现有频率紧急控制的时效、系统参数及控制目标方面的影响。融合前馈和反馈控制优势,提出了融合故障事件触发和响应轨迹驱动的接续型频率紧急控制方法。基于实际电网典型案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应对短时性功率冲击下传统一次性频率控制方式引发的高低频连锁问题,提升了高比例新能电网频率稳定控制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低电压穿越 直流换相失败 短时性功率冲击 频率紧急控制 连锁
下载PDF
计及运行广义短路比的多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模型
17
作者 李晓辉 董燕飞 +1 位作者 刘豪 姚振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为了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时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弃风、弃光,首先分析了平抑新能源并网功率波动的手段,引入了新能源以任意功率并网后能够评估交流系统电网强度的运行广义短路比。其次,给出了基于日前、日内、实时3个时间尺度新能... 为了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时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弃风、弃光,首先分析了平抑新能源并网功率波动的手段,引入了新能源以任意功率并网后能够评估交流系统电网强度的运行广义短路比。其次,给出了基于日前、日内、实时3个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策略,建立了以运行调度成本最小、运行广义短路比最大、联合输出功率波动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多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模型。最后,以火电机组、新能源场站、储能电站和高载能负荷等所构成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所给策略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多时间尺度 柔性负荷 运行广义短路比 并网调度计划模型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新能源电网电量分时计度方法
18
作者 任昱 李飞 +2 位作者 陈永富 景苏峰 苏耀枝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针对新能源接入电量不稳定,电量分时计度的负荷曲线优化效果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新能源电网电量分时计度方法。设计新能源电网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实施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结合接入新能源的特征与用户需求,利用... 针对新能源接入电量不稳定,电量分时计度的负荷曲线优化效果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新能源电网电量分时计度方法。设计新能源电网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实施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结合接入新能源的特征与用户需求,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计算新能源接入下负荷曲线上的谷时段隶属度、峰时段隶属度,通过聚类分析的方式归类峰谷时段。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探索新能源电网电量分时计度中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构建新能源电网电量分时计度模型,实现新能源电网的电量分时计度。在某地区新能源电网测试设计方法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大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单时段响应系数下能够实现更好的负荷曲线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模糊隶属度函数 新能源电网 半梯形函数 电量分时计度
下载PDF
基于A-DLSTM夹层网络结构的电能消耗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堰泸 徐圆 朱群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9-275,共7页
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的总发电量,电能消耗预测对于电力系统调度和发电量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电能消耗的预测精度,针对能耗数据的复杂时序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将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放置于双层长... 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的总发电量,电能消耗预测对于电力系统调度和发电量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电能消耗的预测精度,针对能耗数据的复杂时序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将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放置于双层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Double layer Long Short-Term Memory,DLSTM)中的新颖夹层结构,即A-DLSTM。该网络结构利用夹层中的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关注单个时间单元中不同的特征量,通过双层LSTM网络对序列中的时间信息进行抓取,以对序列数据进行预测。文中的实验数据为UCI机器学习数据集上某家庭近5年的用电量,采用网格搜索法进行调参,实验对比了A-DLSTM与现有的模型在能耗数据上的预测性能,文中的网络结构在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上均达到了最优,且通过热力图对注意力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对用电量预测影响最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能耗预测 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的耗散能量谱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涛 高浛 +2 位作者 李雪 陈厚合 李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40-2952,共13页
快速、准确定位振荡源是抑制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的关键。为提高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精度和效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耗散能量谱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频域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信息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 快速、准确定位振荡源是抑制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的关键。为提高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精度和效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耗散能量谱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频域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信息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然后,根据信号的时—频域特性,推导出时域耗散能量与时频域耗散能量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频域耗散能量谱,论证了时域耗散能量与频域耗散能量谱的等价性;进而根据频域耗散能量谱辨识系统强迫振荡频率、定位强迫振荡源;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到WECC179节点测试系统和ISO New England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振荡 振荡源定位 短时傅里叶变换 耗散能量流 耗散能量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