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细读”与经典短篇重释 被引量:19
1
作者 申丹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西方学界对经典短篇小说的阐释常常流于表面,其原因包括:(1)没有对作品加以认真细读;(2)忽略了作品各种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3)忽略了作品与语境的关联;(4)没有对相关作品进行互文解读。为了弥补这些缺憾,更好地阐释文本的深层意义,本... 西方学界对经典短篇小说的阐释常常流于表面,其原因包括:(1)没有对作品加以认真细读;(2)忽略了作品各种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3)忽略了作品与语境的关联;(4)没有对相关作品进行互文解读。为了弥补这些缺憾,更好地阐释文本的深层意义,本文提倡一种"整体细读"的批评方法,选用了曼斯菲尔德的《启示》、肖邦的《黛西蕾的婴孩》和克莱恩的《一个战争片段》作为例证,旨在说明,通过"整体细读",可以揭示出与表面文本大相径庭的作品的潜藏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短篇 整体细读 潜藏文本
下载PDF
冲突与破解——约翰·契弗笔下的美国式家庭冲突透视 被引量:4
2
作者 白凤欣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89,共3页
约翰.契弗在其短篇小说中,描写中产阶级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尤其是他们生活中存在于夫妻之间、兄弟之间道德与情感的诸多冲突,从而向人们展示了当代美国家庭中人们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美国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约翰·契弗 短篇小说 情感 道德 冲突
下载PDF
F·Scott菲茨杰拉德与其经典短篇小说之美国梦研究(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勇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105-108,共4页
 F·Scott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的探讨突出地表现在其长篇又系统地反映在其短篇。美国梦的实现,理论上标志着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并驾齐驱。由此产生的神秘色彩使人们对它向往已久,进而夸大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作用。通过大量阅...  F·Scott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的探讨突出地表现在其长篇又系统地反映在其短篇。美国梦的实现,理论上标志着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并驾齐驱。由此产生的神秘色彩使人们对它向往已久,进而夸大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作用。通过大量阅读和详尽分析,揭示出美国梦在菲小说中自起源至破灭的各个阶段,力图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认识其具有西方文化特点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短篇小说 F·Scott菲茨杰拉德 美国梦 怀旧 动力作用
下载PDF
论波特短篇小说中意识流风格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江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9-82,共4页
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善用意识流手法,在其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她娴熟地运用了多视角叙述、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时间蒙太奇等多种意识流技巧,生动、逼真地揭示出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复... 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善用意识流手法,在其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她娴熟地运用了多视角叙述、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时间蒙太奇等多种意识流技巧,生动、逼真地揭示出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复杂的内心思想,多角度地塑造出了韦瑟罗尔奶奶立体的、丰满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示了意识流技巧在其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特 短篇小说 意识流技巧 艺术魅力
下载PDF
蠡壳中的沧海——弗吉尼亚·伍尔夫短篇小说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艳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7-82,共6页
短篇小说一直被认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长篇小说的"副产品"或仅是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所进行的探索实验,因而在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相比较对伍尔夫长篇小说的重复研究与过度阐释,评论界对其短篇小说的研究与关注明显不... 短篇小说一直被认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长篇小说的"副产品"或仅是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所进行的探索实验,因而在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相比较对伍尔夫长篇小说的重复研究与过度阐释,评论界对其短篇小说的研究与关注明显不足。实际上,短篇小说创作贯穿了作家的一生,具有长篇小说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独立的研究价值。考察伍尔夫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研究匮乏的历史及内在原因,恢复短篇小说在作家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家艺术创新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研究 短篇小说 越界
下载PDF
论约翰·契弗短篇小说中的突变与不确定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凤欣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6,共5页
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描写了发生在20世纪美国的变革与冲突。美国人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他们深深感到不安定的社会局势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并由此导致了生活的不确定性。运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其作品中主人公对突变所引起的生活的不... 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描写了发生在20世纪美国的变革与冲突。美国人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他们深深感到不安定的社会局势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并由此导致了生活的不确定性。运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其作品中主人公对突变所引起的生活的不确定性的内心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契弗 短篇小说 突变 不确定性
下载PDF
论韩少功新世纪中短篇小说叙事的世界性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俊飞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8-82,共5页
韩少功新世纪中短篇小说在文体探索与叙事革新上做出了种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布满空白、结局不确定的开放式结构,将读者拉入小说创作及其意义生成过程中;充斥全篇的叙述自我指涉,将事件各种可能的结局并置,使小说承担起破解"生活... 韩少功新世纪中短篇小说在文体探索与叙事革新上做出了种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布满空白、结局不确定的开放式结构,将读者拉入小说创作及其意义生成过程中;充斥全篇的叙述自我指涉,将事件各种可能的结局并置,使小说承担起破解"生活的丰富性与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功能;以貌似轻佻油滑的叙述流,述说实则沉重严肃的故事,达到"以轻写重"的张力效果;非个性化的叙事人在多重身份间转换述说,使得小说避免了单一的宏大或私人叙事的陷阱。韩少功这些探寻小说形式可能性的努力,为小说文体的长足发展拓宽了道路,成为中国作家融入世界文学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新世纪中短篇小说 小说文体革新 世界文学
下载PDF
鲁迅的“文人习气”、杂文创作与小说史研究——以《中国小说史略》名类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4
8
作者 温庆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3,共8页
作为中国小说史奠基之作的《中国小说史略》在多次修订后,鲁迅对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的认识经历了由单列谴责小说到讽刺小说、谴责小说镳道并驱且以褒讽刺小说而贬谴责小说为主的变化过程。这种做法不仅受鲁迅"领袖欲旺盛"、&q... 作为中国小说史奠基之作的《中国小说史略》在多次修订后,鲁迅对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的认识经历了由单列谴责小说到讽刺小说、谴责小说镳道并驱且以褒讽刺小说而贬谴责小说为主的变化过程。这种做法不仅受鲁迅"领袖欲旺盛"、"太易流于感情之论"等文人习气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个人的批评"色彩。而且,鲁迅褒讽刺小说的做法与其推崇讽刺作品的文学创作行为有关,是其为破除彼时社会有关讽刺作品的偏见、寻求历史渊源的支撑而对讽刺作品进行正名之目的使然。这些导致《中国小说史略》相关论述多有偏离小说史的演进实情之处,以致体系不严、论断随意,缺乏历史与逻辑、理论与事实的统一,对后世治小说史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略》 讽刺小说 谴责小说 文人习气 “个人的批评”
下载PDF
“小说”源流与唐传奇的民间口说传统——以“小说”及相关概念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怀东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7-24,共8页
唐传奇无疑是来自于前代的文体,该文体获得娱乐精神从而性质发生转变显然有深厚的原因:一是唐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前代"小说"之精神。先秦以来民间就存在着"小说"(说故事以求娱乐)传统,这类故事形成文字后就... 唐传奇无疑是来自于前代的文体,该文体获得娱乐精神从而性质发生转变显然有深厚的原因:一是唐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前代"小说"之精神。先秦以来民间就存在着"小说"(说故事以求娱乐)传统,这类故事形成文字后就被收录在"小说"名录之下。唐传奇的产生过程,证明其确实继承了"小说"传统。正是"小说"娱乐精神融入叙事性的杂史、杂传以及宗教宣传,才改变了后者的文体性质,使得它们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 文体 小说 娱乐性
下载PDF
20世纪形式批评与短篇小说
10
作者 王腊宝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82,共4页
从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对几部欧美经典短篇小说的解读中不难看出,在对短篇小说的态度上,20世纪形式批评与非形式批评并无二致。当代美国短篇小说样式批评崛起于形式批评走向没落的20世纪70年代这一事实表明,短篇小说长期... 从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对几部欧美经典短篇小说的解读中不难看出,在对短篇小说的态度上,20世纪形式批评与非形式批评并无二致。当代美国短篇小说样式批评崛起于形式批评走向没落的20世纪70年代这一事实表明,短篇小说长期遭受冷遇的原因不在于批评界缺乏形式批评的理论武装,近30年中的短篇小说样式理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时代潮流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形式批评 短篇小说 样式理论
下载PDF
晚清民初小说广告与小说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根民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0-44,共5页
小说广告负载着晚清民初小说家的创作理念和批评意识,它记载了小说创作的原始资料,也为探究当下文人心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窗口。小说广告的宣传,刺激了晚清民初小说的繁荣,也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小说自身艺术的文体特质,构成了晚清民初... 小说广告负载着晚清民初小说家的创作理念和批评意识,它记载了小说创作的原始资料,也为探究当下文人心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窗口。小说广告的宣传,刺激了晚清民初小说的繁荣,也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小说自身艺术的文体特质,构成了晚清民初小说艺术生命贫乏的现实症结。小说报人的广告宣传策略与传播受众的消费效应形成互动,在传播实践的得失进退中谱写了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进程的多重变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广告 小说观念 小说期刊 程式化 短篇小说
下载PDF
清代笔记小说中所见广东道教
12
作者 吴晓蔓 王承文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1,共21页
在道教研究史上,岭南地区早已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而清代的广东道教仍然是一个较少被涉及的领域。原因之一是史料的零碎与分散所造成的障碍。因此本文尝试以清代的笔记小说为主要资料来源,从中考察清代广东道教的总体情况。从... 在道教研究史上,岭南地区早已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而清代的广东道教仍然是一个较少被涉及的领域。原因之一是史料的零碎与分散所造成的障碍。因此本文尝试以清代的笔记小说为主要资料来源,从中考察清代广东道教的总体情况。从笔记小说所提供的史料可知,清代广东的教团道教处于逐渐衰微的趋势之中,全真道并未产生对本教派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大师,宫观的发展也一度衰落;正一道的影响同样也不如前代。而以民间信仰为本质的世俗道教却十分兴盛。其表现主要在于道教与巫术的密切关系、城隍信仰的兴盛、道士在世俗社会的积极活动以及与道教相关的民间习俗活动等四个方面。教团道教与世俗道教两者的本质虽然不同,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互动关系。不少产生于教团道教内部的习俗活动逐渐世俗化,成为了地方社会风俗习惯的一部分;一些原本为地方民间信仰所供奉的神祗,也逐渐为教团的宫观吸纳,进入了教团道教的神仙系统。此外,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在清代的广东也达到了圆融一体,彼此不分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小说 道教 清代 广东 社会风俗习惯 民间信仰 岭南地区 资料来源 城隍信仰 民间习俗 世俗社会 互动关系 研究史 全真道 正一道 活动 世俗化 史料 宫观 兴盛 教派 巫术 道士 神祗 供奉 原本 圆融
下载PDF
想象香港的方法:葛亮短篇小说的香港书写及其文化政治
13
作者 苏文健 普红 《华文文学》 2023年第4期29-36,共8页
香港地区书写是香港地区文学窥探香港地区城市流动的重要窗口。葛亮笔下的香港地区都市书写,搭建了城的发展形态与人的生存图景两条主线,使杂糅着传统质素的现代化都市,与物质和精神上彰显双重边缘属性的外来者共同组成香港地区文化政... 香港地区书写是香港地区文学窥探香港地区城市流动的重要窗口。葛亮笔下的香港地区都市书写,搭建了城的发展形态与人的生存图景两条主线,使杂糅着传统质素的现代化都市,与物质和精神上彰显双重边缘属性的外来者共同组成香港地区文化政治表达的物质载体。论文聚焦葛亮的短篇小说集《阿德与史蒂夫》,旁及相关小说文本,探究葛亮内在于南京的文化滋养,同时又外在于香港地区都市精神的这种文化身份对形塑香港地区与内地的文学交流与文化互动的促进作用。基于南京与香港地区的双城书写格局,将香港地区书写与南京书写作比较分析,以期在城际对话与文化碰撞中,为葛亮香港地区城市书写做出相应的文学史定位,同时,在继承与新变并举的葛亮小说叙述语境下,也为理解“小说香港”提供可能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亮 短篇小说 香港地区书写 文化政治
下载PDF
论刘永济的说部流别研究
14
作者 陈文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73,共9页
刘永济的小说研究成果,名为《说部流别》,而他对不同流别之小说的研究,也始终贯彻了一个原则:尊重不同类型小说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加以考察。对于"两汉六朝杂记小说"、"唐代短篇小说"和"宋元... 刘永济的小说研究成果,名为《说部流别》,而他对不同流别之小说的研究,也始终贯彻了一个原则:尊重不同类型小说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加以考察。对于"两汉六朝杂记小说"、"唐代短篇小说"和"宋元以来章回小说",他分别借鉴了班固、纪昀所倡立的子部小说尺度、洪迈等人"唐人小说""与诗律同称一代之奇"的视角以及耐得翁、郎瑛以来诸多通俗小说行家的理论。刘永济不盲从一家,不拘泥一隅,表现出一个现代学者的通达和气度。而他丰厚的学术积累和对于中国古代各种文体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他对小说作品做出准确的评鉴,其成果因而见解不俗,特点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济 说部流别 杂记小说 短篇小说 章回小说
下载PDF
试析十七年文学中农村现实题材短篇小说的人性书写——以赵树理、李准、周立波等人的短篇作品为例
15
作者 朱丹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短篇小说有效地弥补了长篇小说无法以农村人物为第一主角写入文本的缺憾。赵树理、李准、周立波等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利用有限的篇幅、精悍的语言与细致的描写,力求在所谓"政治运动"的背景中,找到容许自...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短篇小说有效地弥补了长篇小说无法以农村人物为第一主角写入文本的缺憾。赵树理、李准、周立波等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利用有限的篇幅、精悍的语言与细致的描写,力求在所谓"政治运动"的背景中,找到容许自我稍作喘息的曲径:把与自己长期相处的人物与生活鲜活地表现出来,把农村特有的最自然最本真的东西用速写的形式反映出来,重点突出,凸显浓厚的人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农村 短篇小说 人性
下载PDF
“我思于我所不在”——爱伦·坡怪诞小说中的“自我”
16
作者 徐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8-41,共4页
爱伦.坡怪诞小说中的“自我”与弗洛伊德的“theego”以及容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具有某种契合,从而在解构、颠覆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自我(self)”观上表现出了“先现代派”的特征,并使他成为象征主义的先行者。
关键词 爱伦·坡 怪诞小说 自我 精神分析
下载PDF
刍议英文短篇小说对主题的观照与把控
17
作者 洪洁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6-88,101,共4页
分析英文短篇小说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题的性质、地位(对其它因素的统摄)、特征、在小说叙事上的作用、意义等,并探讨如何探寻主题及如何实现对主题权力的把握与限定。
关键词 英文短篇小说 主题 小说叙事 权力限定
下载PDF
论女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中、短篇小说作品
18
作者 林丹娅 郭焱 《职大学报》 2012年第3期20-25,共6页
从1995年至今,女作家的创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遭遇"瓶颈":文学体裁较为单一,文学主旨较为单调;女性意识较为淡弱。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中短篇小说 女性作家 题材 主旨 意识
下载PDF
“过渡时代”的文学镜像——论早期《小说月报》(1910—1920)刊载的社会小说
19
作者 侯运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因曾经是鸳鸯蝴蝶派的阵地而被否定。实际上,恽铁樵接任主编后就进行改革,登载了大量有价值的社会小说,其社会小说对政治思潮与社会变迁的反映、对婚姻自由与男女平权理念的张扬、对侨民问题与工人生存状态... 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因曾经是鸳鸯蝴蝶派的阵地而被否定。实际上,恽铁樵接任主编后就进行改革,登载了大量有价值的社会小说,其社会小说对政治思潮与社会变迁的反映、对婚姻自由与男女平权理念的张扬、对侨民问题与工人生存状态的关注等,均引人注目。从语言层面看,其早期白话小说语言尝试也为五四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月报》 社会小说 白话小说 文学转型
下载PDF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与历史文化典籍运用
20
作者 刘俐俐 陈志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117,共8页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经典文本中历史文化典籍的运用与现代小说艺术的形成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思考短篇小说文本的存在样态,通变的问题及相关命题,和西方"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古代"通变"思想的关系,是探究二者间关...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经典文本中历史文化典籍的运用与现代小说艺术的形成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思考短篇小说文本的存在样态,通变的问题及相关命题,和西方"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古代"通变"思想的关系,是探究二者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大泽乡》通过叙述视角的变化让历史事件进入现代短篇小说;《石碣》利用《水浒传》中的文本空白点敷衍成文;《豹子头林冲》转换了叙述侧重点,使原有的叙事性故事进入现代短篇小说;《菜园》将诗词、文学典故和历史典故熔入文本叙述,使古典诗词和典故进入现代短篇小说;《游园惊梦》通过叙述层次的递进及隐喻手法的运用,形成现代小说中的"形而上质"层。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一些具有理论价值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 历史文化典籍 现代小说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