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摩擦摆支座的矮墩连续梁桥隔震性能研究
1
作者 臧博 《山西交通科技》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以一座地震高烈度区矮墩连续梁桥为分析对象,结合桥址所在区域的场地条件和地震动参数,采用摩擦摆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通过Midas Civi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支座约束边界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 以一座地震高烈度区矮墩连续梁桥为分析对象,结合桥址所在区域的场地条件和地震动参数,采用摩擦摆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通过Midas Civi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支座约束边界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可以延长结构周期,使结构的内力、位移分布更为均匀,具有良好的减隔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区 矮墩连续梁桥 摩擦摆支座 减隔震 时程分析
下载PDF
补充肌酸及间歇性运动对大鼠内源性肌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司昌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补充大剂量肌酸对运动大鼠自身肌酸合成的影响.方法:补充肌酸的大鼠进行短时间大强度的间歇性跑台运动,观察对肾脏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AGAT)活性、胍乙酸含量、骨骼肌肌酸含量和血清肌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相当于人体... 目的:探讨补充大剂量肌酸对运动大鼠自身肌酸合成的影响.方法:补充肌酸的大鼠进行短时间大强度的间歇性跑台运动,观察对肾脏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AGAT)活性、胍乙酸含量、骨骼肌肌酸含量和血清肌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相当于人体冲击剂量(1.5 g/kg/d)的肌酸对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的大鼠肾脏AGAT活性和肝脏胍乙酸含量并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而补充超大剂量肌酸,均可引起运动大鼠肾脏AGAT活性和肝脏胍乙酸含量明显下降(P<0.01);超大剂量补充肌酸引起运动大鼠血清肌酐含量增加(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肌酸 精氨酸-甘氨酸转脒基转移酶 胍乙酸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 大鼠
下载PDF
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疲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阿明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71-74,共4页
27名体育系男生完成30次短间歇纵跳,测定其运动能力和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测定运动前后的腿部静力力量和视——足反应时,揭示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疲劳的生物学规律,为运动训练实践中对疲劳的认识和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高强度运动 疲劳 生物力学 生理学 运动性疲劳
下载PDF
炎症饮食与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影响
4
作者 涂丁元 马超群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饮食与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v-LTPA)对心血管疾病(CV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07—2014年收集的16068例符合标准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饮食的炎症特性与v-LTPA是否充分,将患者分为A... 目的探讨炎症饮食与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v-LTPA)对心血管疾病(CV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07—2014年收集的16068例符合标准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饮食的炎症特性与v-LTPA是否充分,将患者分为A组(促炎饮食+v-LTPA不足,n=10411)、B组(抗炎饮食+v-LTPA不足,n=2196)、C组(促炎饮食+v-LTPA充足,n=2456)、D组(抗炎饮食+v-LTPA充足,n=1005)。使用R软件进行数据读取并比较4组患者的基线特征。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不同炎症饮食与v-LTPA对CV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4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种族、受教育水平,以及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饮酒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生活方式比较,B组、D组生活方式均能降低CVD病死率,多变量校正危险比分别为0.71(95%可信区间0.53~0.92,P=0.020)、0.31(95%可信区间0.12~0.80,P=0.016);而C组生活方式对CVD病死率无显著改善作用,多变量校正危险比为0.60(95%可信区间0.32~1.13,P=0.114)。结论抗炎饮食及充足的v-LTPA有利于降低CVD死亡风险,且抗炎饮食可以部分抵消v-LTPA不足对CVD死亡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饮食 高强度休闲时间体育锻炼 心血管疾病 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下载PDF
短时间高强度旅游活动下洞穴CO_2的变化特征及对滴水水文地球化学的响应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结 周忠发 +4 位作者 汪炎林 潘艳喜 薛冰清 张昊天 田衷珲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87-1701,共15页
洞穴高强度旅游活动产生的CO_2对洞穴滴水水文地球化学及洞穴沉积物沉积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于2017年9月30日-10月9日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穴CO_2、温度、相对湿度、游客数量及洞穴滴水水化学指标等进行连续监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要素... 洞穴高强度旅游活动产生的CO_2对洞穴滴水水文地球化学及洞穴沉积物沉积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于2017年9月30日-10月9日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穴CO_2、温度、相对湿度、游客数量及洞穴滴水水化学指标等进行连续监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受游客数量和洞穴通风效应等因素影响,洞穴空气CO_2分压(PCO_2(A))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和日际变化,表现为白昼高、夜间低,游客多的天数高,游客少的天数低。在空间变化上,由于通风程度和洞腔体积不同,不同监测点PCO_2(A)存在明显差异,由洞内深处至洞口分别为3#(神泉玉露)>1#(时光隧道)>2#(夜明珠);(2)通过比较PCO_2(A)和滴水水温,前者对CO_2溶解度影响比后者更为显著,表明PCO_2(A)是洞穴沉积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3)洞穴滴水水温、滴水PCO_2分压(PCO_2(W))与PCO_2(A)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也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和日际变化。p H、SIc和HCO_3^-变化趋势大体上与PCO_2(A)相反,EC和Ca2+则无明显的昼夜变化,但存在一定的日际变化。随着旅游活动强度的增加,滴水水化学变化幅度逐渐增大。此外,不同滴水点所在洞腔结构、大小、封闭程度等不同,使PCO_2(A)的扩散和通风程度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洞穴滴水水化学组分和洞穴沉积物沉积状况。因此,本研究对于洞穴环境保护和管理及其岩溶洞穴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二氧化碳 短时间尺度 高强度旅游活动 洞穴滴水 水文地球化学 大风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