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困难条件下山区长大隧道洞口控制网测量技术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平 刘立正 +4 位作者 周适 王靠省 粟剑 刘强 李有权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4-289,共6页
针对山区隧道洞口存在通视短边GNSS测量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本文围绕天陇铁路和衢丽铁路长隧道的困难环境,探讨了如何创新地结合GNSS长距离测量的精度优势和全站仪短距离测量的优势,以解决建立高精度控制网的难题。本创新技术克服了山... 针对山区隧道洞口存在通视短边GNSS测量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本文围绕天陇铁路和衢丽铁路长隧道的困难环境,探讨了如何创新地结合GNSS长距离测量的精度优势和全站仪短距离测量的优势,以解决建立高精度控制网的难题。本创新技术克服了山体树木遮挡、隧道洞口GNSS观测条件不佳且通视边较短等不利条件,提出了控制点选埋、观测、数据处理、成果精度评定等创新方法,最终实现了60~100 m控制点边长方位精度远超传统测量方法能达到的精度,为山区隧道工程测量提供了一种既能克服自然条件不利因素影响限制,又能达到高标准测量精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隧道 GNSS测量 短边 方位精度 隧道贯通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火灾火源位置和热释放速率反演
2
作者 蒋立 何廷全 +1 位作者 郭鑫 阳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2-1297,1315,共7页
火源位置和热释放速率(HRR)是指导隧道火灾消防应急救援的重要信息。但在实际中,得到的关于火场的信息十分有限,很难直接得到火源关键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火灾火源位置和HRR的反演方法。首先,基于试验数据验证的数值模... 火源位置和热释放速率(HRR)是指导隧道火灾消防应急救援的重要信息。但在实际中,得到的关于火场的信息十分有限,很难直接得到火源关键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火灾火源位置和HRR的反演方法。首先,基于试验数据验证的数值模拟建立不同边界条件下的隧道火灾数据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立有限的固定式传感器温度数据和火源位置及HRR之间的映射关系,评估了该模型对于火源位置和HRR的反演效果。评估了时间输入步长和传感器间距对该模型反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对HRR和火源位置都有较好的反演性能,当时间输入步长为20 s,传感器间距为30 m时,模型反演HRR和火源位置的R2值分别为0.97和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数值模拟 火灾试验 长短期记忆网络 热释放速率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LSTM的盾构姿态预测
3
作者 周康敏 程康 +3 位作者 曾少翔 丁智 余颂 冯治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3-1651,共9页
深度学习模型相比于常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盾构姿态,但在增加网络层数以提升性能时,常遇到网络退化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基于深度残差LSTM的盾构姿态预测方法。该方法将残差连接融入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提升深层网... 深度学习模型相比于常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盾构姿态,但在增加网络层数以提升性能时,常遇到网络退化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基于深度残差LSTM的盾构姿态预测方法。该方法将残差连接融入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提升深层网络训练的可行性,并可以有效学习盾构时序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同时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进行超参数调优。依托浙江某盾构工程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以盾尾水平偏移预测为例,深度残差LSTM模型预测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9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76 mm,相较于LSTM模型(R^(2)为0.64,MAE为1.08 mm)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R^(2)为0.68,MAE为1.93 mm),深度残差LSTM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盾构姿态。此外,与LSTM模型相比,深度残差LSTM模型能有效利用更多的网络层(从5层增加到8层),证明了残差连接在防止网络退化、加强盾构数据特征学习能力方面的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LSTM 残差连接 机器学习 贝叶斯优化 姿态预测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掘进参数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熊英健 贾思桢 +2 位作者 刘四进 杜昌言 历朋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依托济南市济泺路穿黄隧道东线工程,选取1130组掘进数据,按照施工顺序划分数据集,采用粗细程度、软硬程度、密实程度和渗透能力4个维度描述土体的物理力学状态,分别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随机森林模型(... 依托济南市济泺路穿黄隧道东线工程,选取1130组掘进数据,按照施工顺序划分数据集,采用粗细程度、软硬程度、密实程度和渗透能力4个维度描述土体的物理力学状态,分别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和BP神经网络的盾构隧道掘进参数预测模型,详细对比分析3种模型对总推力和掘进速度的预测效果。研究表明:(1)LSTM模型在按施工顺序预测盾构总推力和掘进速度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72%和7.41%,模型训练时间均在20 s以内,整体表现优于随机森林模型和BP神经网络;(2)在地形发生剧烈变化以及盾构掘进线路在直线与平曲线过渡时,总推力和掘进速度出现较大波动,LSTM模型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偏大的组数仅占4%与10.2%,且总体误差满足施工要求;(3)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在总推力和掘进速度剧烈波动的环段处偏大,数量偏多,因此在按施工顺序预测时不是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掘进参数 长短期记忆模型 随机森林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隧道洞内超短导线边测量方法及工程应用
5
作者 郭平 李学仕 +4 位作者 王靠省 刘立正 谢显龙 任绍刚 刘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01-106,共6页
隧道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短边导线的问题。在固定的仪器、人员及观测误差下,导线长度越短,方位传递的误差就会越大。这导致在长距离引导隧道挖掘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有时甚至可能导致对接不准确以至于形成“穿... 隧道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短边导线的问题。在固定的仪器、人员及观测误差下,导线长度越短,方位传递的误差就会越大。这导致在长距离引导隧道挖掘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有时甚至可能导致对接不准确以至于形成“穿袖”现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一问题在隧道工程测量中较为常见,且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研究CZ铁路YG隧道、西成铁路甘青隧道等多个特长隧道的案例,并通过大量实践找到如何通过技术和设备上的创新方法来精确传递短边方位。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仅使用2个棱镜即可有效进行短边方位的传递,成功实现了20~40 m短边方位一次传递精度达1″级精度,为山区隧道的短边方位测量提供了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隧道 超短导线短边 方位精度 隧道贯通
下载PDF
光伏发电供电系统在延子高速公路中、短隧道中的应用
6
作者 薛军秀 朱文强 +3 位作者 吴晓明 张伟 郭亮 韩铭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15-117,122,共4页
本着“低碳、环保”的建设理念,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隧道后期运营成本,延子项目在两座隧道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板,总装机容量217.6 kW,并采用“市电+光伏发电”供电方式,为隧道照明、监控等设施供电。该隧道光伏发电系统自2020... 本着“低碳、环保”的建设理念,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隧道后期运营成本,延子项目在两座隧道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板,总装机容量217.6 kW,并采用“市电+光伏发电”供电方式,为隧道照明、监控等设施供电。该隧道光伏发电系统自2020年10月运行以来,运行稳定、良好,预计第一年发电量为28.6万kW·h,25年总发电量为614.7万kW·h,发电总收益为491.8万元,降低了运营成本,节约了标煤,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中短隧道 光伏发电
下载PDF
淤泥填海地层盾构近距穿越既有隧道变形控制
7
作者 张文龙 刘华 +4 位作者 胡亚洲 刘人菩 谭茜元 谢楠 叶伟涛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1,98,共6页
研究目的:为保障淤泥填海地层中新建盾构隧道小净距上跨既有隧道施工过程,以及运营过程中隧道变形控制需求,本文基于深圳地铁5号线上跨既有11号线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软弱地层加固方案进行比选,提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措施,并结合施工... 研究目的:为保障淤泥填海地层中新建盾构隧道小净距上跨既有隧道施工过程,以及运营过程中隧道变形控制需求,本文基于深圳地铁5号线上跨既有11号线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软弱地层加固方案进行比选,提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措施,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验证加固方案的可靠性。研究结论:(1)提出了基于提高隧道长期抗变形能力的地层旋喷桩加固方案,当隧道两侧加固宽度大于5 m后,宽度增加对减小隧道水平收敛的影响不明显;(2)上述地层加固方案相较于未采取加固措施,可以使下卧既有隧道的上浮变形、地表沉降分别减小44%和86%,满足施工期变形控制需求;(3)施工期实测数据表明下卧既有隧道最大上浮变形为3.2 mm,沿线最大地表沉降为5 mm,均满足变形控制要求,验证了地层加固措施的可靠性;(4)本研究成果对淤泥填海地层盾构穿越节点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填海地层 盾构隧道 近距离穿越 变形控制 高压旋喷桩
下载PDF
微风化砂岩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盾构隧道力学响应分析
8
作者 徐武 赵顺磊 《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1050-1054,共5页
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二沙岛站至岭南广场站区间盾构工程,综合工程地质资料、设计参数及既有盾构隧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开展系列三维模拟分析,系统研究微风化砂岩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结构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探究地铁隧... 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二沙岛站至岭南广场站区间盾构工程,综合工程地质资料、设计参数及既有盾构隧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开展系列三维模拟分析,系统研究微风化砂岩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结构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探究地铁隧道在不同程度的刚度折减后受到的影响,评估既有盾构隧道结构的安全性。研究表明,新建隧道下穿引起的既有盾构隧道椭变增量形式均为竖椭变,并随着盾构隧道的刚度增加而减小;新建隧道下穿主要引起既有隧道结构及轨道的竖向位移,并随既有盾构隧道自身刚度减小而增大;新建隧道下穿后,既有隧道沿纵向表现出典型W形沉降槽趋势;既有盾构隧道的位移、弯矩变化值较小,并随着盾构隧道的刚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风化砂岩 盾构隧道 近距离下穿 力学响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山区城市短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与管理研究
9
作者 朱梓铭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7期20-23,共4页
在山区城市中修建短隧道受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的制约影响较大,对工程技术、质量和安全环保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切实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监控测量、工程质量管控和安全环保管理,才能... 在山区城市中修建短隧道受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的制约影响较大,对工程技术、质量和安全环保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切实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监控测量、工程质量管控和安全环保管理,才能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有效控制隧道结构变形,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和整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城市 短隧道施工 超前地质预报 工程质量管理 安全环保管理 隧道监测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复杂建构筑物施工技术
10
作者 徐经纬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3期171-175,M0015,共6页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城区复杂环境下的地铁施工项目更为常见,越来越频繁出现极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项目,工况愈加复杂,对盾构施工工艺提出更加精细化要求,以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9标静安寺站~黄陂南路站区间隧道盾构...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城区复杂环境下的地铁施工项目更为常见,越来越频繁出现极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项目,工况愈加复杂,对盾构施工工艺提出更加精细化要求,以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9标静安寺站~黄陂南路站区间隧道盾构推进施工为例,分析施工过程中关键施工工艺,为类似极限、复杂工况下的盾构穿越施工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 复杂环境 近距离 地铁隧道 精细化施工
下载PDF
盾构隧道侧穿高架桥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高贵强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4年第2期67-71,76,共6页
上海机场联络线隧道以盾构的形式近距离下穿虹梅南路高架桥,高架桥桩基距离机场线隧道结构最小净距为17.3m,盾构隧道施工时产生的地层扰动会使高架桥桩产生一定位移。为评估盾构隧道侧穿高架桥桩时对桥桩的安全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 上海机场联络线隧道以盾构的形式近距离下穿虹梅南路高架桥,高架桥桩基距离机场线隧道结构最小净距为17.3m,盾构隧道施工时产生的地层扰动会使高架桥桩产生一定位移。为评估盾构隧道侧穿高架桥桩时对桥桩的安全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桥桩位移情况。结果显示:桥桩最大水平位移3.68mm,最大竖向沉降8.66mm;桥墩的最大水平位移1.9mm,最大竖向沉降6.74mm;盾构掘进过程中,虹梅南路高架桥的水平、竖向位移均未超过10mm,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距离穿越 桥桩 位移
下载PDF
不同电生理检测方法在诊断肘管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宋欢欢 洪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电生理检测方法在诊断肘管综合征(Cu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CuTS的患者共45例(90个上肢)作为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26~81(51.3±13.1)岁;9... 目的分析不同电生理检测方法在诊断肘管综合征(Cu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CuTS的患者共45例(90个上肢)作为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26~81(51.3±13.1)岁;90个上肢根据有无CuTS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肢体组(50肢)和无症状肢体组(40肢)。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60个上肢)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8~79(50.3±11.6)岁。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针极肌电图(EMG)、短段微移传导时间(SSCT)测定,比较两组相关参数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在腕段-肘下段[(50.79±5.98)m/s比(59.15±5.15)m/s]、肘下段-肘上段[(48.07±7.14)m/s比(55.77±5.35)m/s]减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在腕段[(9.16±4.18)mV比(13.91±4.25)mV]、肘下段5 cm[(7.63±3.59)mV比(13.46±3.92)mV]、肘上段5 cm[(8.27±3.73)mV比(13.02±3.70)mV]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肢体组中NCV异常率为12.5%(5/40),与SSCT检测异常率[45.0%(1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3,P=0.001)。应用SSCT检测法卡压区域大多分布于肘上3 cm至肘下2 cm(共5 cm)的位置,占明确标记的96.9%,其中肘上1 cm卡压率最高。结论不同电生理检测方式对临床早期定位、定性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中SSCT是早期诊断CuTS、明确卡压位点的重要检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短段微移传导时间 定位诊断 电生理
下载PDF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过街通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倩倩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1期61-64,23,共5页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盾构同步注浆、二次补注浆加固、全天候实时监测等措施,有效保证了盾构隧道、地下过街通道的结构安全,地面沉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距离下穿 过街通道 型钢加固 无收缩双液注浆 二次注浆 地表沉降 变形监测
下载PDF
某盾构区间近接下穿运营区间施工技术
14
作者 陆玉和 刘振朝 +3 位作者 宁纪超 王孜璨 任方毅 易领兵 《路基工程》 2024年第1期155-160,共6页
以天津某新建地铁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运营区间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运营区间变形进行预估分析。根据运营区间位移变化规律,除常规注浆等施工处理措施外,对穿越段采用克泥效工法,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监测数据均小于预估分析值... 以天津某新建地铁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运营区间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运营区间变形进行预估分析。根据运营区间位移变化规律,除常规注浆等施工处理措施外,对穿越段采用克泥效工法,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监测数据均小于预估分析值,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施工后沉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克泥效工法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区间 近距离 下穿 运营区间 克泥效 沉降
下载PDF
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在下穿水库采空区隧道开挖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培全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8期34-36,共3页
为保证下穿水库采空区隧道开挖施工的安全性和围岩稳定性,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在下穿水库采空区隧道开挖施工中的应用。具体而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难点,确定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的隧道开挖施工流程,并选... 为保证下穿水库采空区隧道开挖施工的安全性和围岩稳定性,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在下穿水库采空区隧道开挖施工中的应用。具体而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难点,确定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的隧道开挖施工流程,并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进完成隧道开挖施工。对施工结果进行监测分析后得出:各监测点的结果均满足工程相关标准,安全度均大于1,位移均小于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台阶 预留核心土法 下穿水库 采空区 隧道开挖
下载PDF
Short-and long-term behaviors of drifts in the Callovo-Oxfordian claystone at the Meuse/Haute-Marne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 被引量:5
16
作者 G.Armand A.Noiret +1 位作者 J.Zghondi D.M.Seyed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3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Since 2000, the French National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Agency (ANDRA) has been constructing an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 (URL) at Bure (east of the Paris Basin) to perform experiments in order to obt... Since 2000, the French National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Agency (ANDRA) has been constructing an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 (URL) at Bure (east of the Paris Basin) to perform experiments in order to obtain in situ data necessary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geological repository in the Callovo- Oxfordian claystone.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program is plann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 of the rock to different drift construction methods, Before 2008, at the main level of the laboratory, most of the drifts were excavated using pneumatic hammer and supported with rock bolts, sliding steel arches and fiber shotcrete. Other techniques, such as road header techniques, stiff and flexible supports, have also be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ir impacts. The drift network is developed following the in situ major stresses. The parallel drifts are separated enough so as they can be considered independently when their hydromechanical (HM) behaviors are compared. Mine-by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HM response of the rock and the mechanical loading applied to the support system due to the digging and after excavation. Drifts exhibit extensional (mode I) and shear fractures (modes II and III) induced by excavation works. The extent of the induced fracture networks depends on the drift orientation versus the in situ stress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rift convergence and deform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walls as function of time an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upport methods on the rock mass behavior. An observation based method is finally applied to distinguish the instantaneous and time-dependent parts of the rock mass deformation around the dri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ld experiments Claystone tunnel convergence Induced fractures short- and long-term behaviors
下载PDF
近距离垂直交叠地铁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平 李西峰 张文跃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8-1016,1065,共10页
以郑州地区某地铁隧道段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精细化管片和正交各向异性圆环衬砌模型模拟隧道结构,将地铁列车运行荷载简化为人工激励函数,构建地铁列车运行对相邻近距离垂直交叠隧道动力响应的数值模型,对不同列车位置、隧道结构、列车... 以郑州地区某地铁隧道段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精细化管片和正交各向异性圆环衬砌模型模拟隧道结构,将地铁列车运行荷载简化为人工激励函数,构建地铁列车运行对相邻近距离垂直交叠隧道动力响应的数值模型,对不同列车位置、隧道结构、列车速度、隧道净距等工况下近距离垂直交叠相邻隧道的竖向振动响应、影响范围和动应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隧道运行列车对下部近距离隧道的拱顶的振动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影响较小;下隧道运行列车对上部近距离隧道的振动影响整体较小;采用错缝拼装有利于降低近距离垂直交叠隧道在交叠段的振动影响;上隧道列车在启动加速阶段和达到最高速度行驶两个阶段对下隧道拱顶的加速度影响较大;随着隧道净距的减小,上隧道列车引起近距离交叠垂直隧道的下隧道的拱顶竖向加速度显著增加,交叠区域的整体振动最强烈,当远离交叠段1倍洞径后,净距对加速度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垂直交叠 竖向振动 动应力 隧道结构 振动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掘进地表沉降控制及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长明 冯丽丽 +2 位作者 李靓 于祥涛 李增良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5-1995,共11页
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地表沉降问题,通过优化掘进参数实现对地表沉降的控制,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与粒子群算法(PSO)等方法,提出改进LSTM-PSO掘进参数优化模型。首先,构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地... 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地表沉降问题,通过优化掘进参数实现对地表沉降的控制,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与粒子群算法(PSO)等方法,提出改进LSTM-PSO掘进参数优化模型。首先,构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地表沉降,并与随机森林(RF)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证明LSTM模型的优越性;然后,采用组合权重改进LSTM模型,对比改进前后的地表沉降预测效果;最后,基于改进LSTM地表沉降预测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构建改进LSTM-PSO掘进参数优化模型,将其应用于青岛某地铁盾构工程中并验证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LSTM模型在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方面均比RF模型和BP模型表现出更加优越的性能;采用组合权重改进LSTM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对地表沉降的预测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采用改进LSTM-PSO模型对掘进参数进行优化后,实际施工中地表沉降监测值均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所构建的改进LSTM-PSO掘进参数优化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地表沉降控制 掘进参数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至隧道入口最小净距研究
19
作者 李东丽 李纲 +2 位作者 林宣财 富志鹏 潘兵宏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7-207,共11页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至隧道入口净距过小而无法满足车辆顺利完成操作、极易导致车辆在隧道入口处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与隧道入口路段的最小净距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该路段车辆的行驶特性,考虑...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至隧道入口净距过小而无法满足车辆顺利完成操作、极易导致车辆在隧道入口处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与隧道入口路段的最小净距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该路段车辆的行驶特性,考虑了标志视认、判断决策、车辆换道等实际驾驶需求与隧道入口过渡段要求,分别建立了互通式立交入口与中、短隧道和长隧道入口的最小净距计算模型。其次,对净距模型中所涉及的车辆运行特性展开了数据调查与分析,验证了双曲正切换道模型与此类路段车辆换道轨迹具有高度适配性,并确定了车辆运行速度、换道长度等模型关键参数,提出了不同车道数和服务水平等条件下最小净距建议值。最后,基于最小净距研究的条件和结果,提出了互通式立交入口与隧道入口路段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结果表明:互通式立交入口与隧道入口的最小净距与基本路段限速值、服务水平、车道数、隧道类型等多因素相关。同时,将研究结果与《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对比,发现细则中规定的最小净距值偏小,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目前这种路段事故多发的原因。研究为今后在实际工程中的灵活设计和安全保障措施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最小净距 理论计算模型 小净距路段 互通式立交 隧道
下载PDF
基于CEEMDAN-SVR的公路隧道运营短期能耗预测模型研究
20
作者 王钧 付立家 +1 位作者 尚康 陈光勇 《公路交通技术》 2023年第6期145-152,共8页
针对公路隧道能耗数据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小样本特征,采用“分解-预测-集成”思路,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型(CEEMDAN)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短期能耗预测精度。首先,通过预处理原始能耗数据剔除... 针对公路隧道能耗数据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小样本特征,采用“分解-预测-集成”思路,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型(CEEMDAN)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短期能耗预测精度。首先,通过预处理原始能耗数据剔除异常值、修复缺失值和标准化能耗数据;其次,运用CEEMDAN模型将能耗数据分解为模态分量和残差分量;最后,分别构建各分量的SVR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集成合并各分量预测值得到整体能耗预测值。以济莱高速公路蟠龙隧道用电量数据为例,探究模型最佳输入步长和输出步长,并与其他单模型和组合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EEMDAN-SVR模型在RMSE、MAE、MAPE指标下均能取得最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短期能耗预测 CEEMDAN SVR RMSE MAE MAP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