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D-ball simulations on stiffness influences for coal bump 被引量:1
1
作者 TAN Yun-liang SUN Chun-jiang ZHANG Zhen-yu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9年第2期161-165,共5页
Coal bump is a dynamic process,thus it is necessary to reveal the process validly.2D-ball code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based on the basicDEM rationale proposed by Cundall.Numerical simulation... Coal bump is a dynamic process,thus it is necessary to reveal the process validly.2D-ball code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based on the basicDEM rationale proposed by Cundall.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coal bump experiencesa process of energy accumulation,sudden release of energy and energy decrease.The stiffness of coal particle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al bump morphosisand particle velocity.Generally,the larger the stiffness of particles,the longer the shootingoff period and the larger the bump velocity.This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experiment and in-situ studies.However,the stiffness of particles has an influence onthe quantity value energy and no influence on the releasing energy pattern of the coalb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ball code coal bump stiffness of particle simulation
下载PDF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larming M ethod Based on Local Flexural Stiffness Identification for Beams
2
作者 马中军 杨庆年 张铟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3年第4期311-315,共5页
Uncertain local flexural stiffness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ain barriers against the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damage detection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larming techniques to real-world beams.Therefore,damage lo... Uncertain local flexural stiffness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ain barriers against the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damage detection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larming techniques to real-world beams.Therefore,damage localization of beams with original uncertain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ensure their safety.For the beam before serving,it should be simply supported and subject to static load.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ppositional partition,a new loading pattern and mid-span displaceme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Actual local flexural stiffness value of each partition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a set of linear equations.The obtained stiffness data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beams.Subsequently,dynamic excitation and mode identifi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beam in service.Mode shape curvature index i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position of damage.It was validated by example that actual damage and original uncertainty of local flexural stiffness can be differentiated by this new method effectively.The combination of static load and dynamic excitation can keep the serviceability of b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 DAMAGE stiffness uncertainty curvatureCLC number:TU317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2-5220(2013)04-0311-05
下载PDF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3
作者 刘洪樟 高文娟 +2 位作者 刘沛 李春雷 张娜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73,92,共6页
刚重比是影响重力P-Δ效应的主要参数,是反映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高规的刚重比公式适用于竖向荷载沿高度均匀分布的结构,对于非均布荷载或体型复杂的超高层建筑,用高规的刚重比公式计算偏保守、存在缺陷。在论述刚重比与临界屈... 刚重比是影响重力P-Δ效应的主要参数,是反映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高规的刚重比公式适用于竖向荷载沿高度均匀分布的结构,对于非均布荷载或体型复杂的超高层建筑,用高规的刚重比公式计算偏保守、存在缺陷。在论述刚重比与临界屈曲荷载因子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直接采用有限元屈曲分析法。对比了不同规范对结构稳定的设计思路和判别方法,研究了影响刚重比的主要因素,并对深圳某超高层建筑的4种力学模型验算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有限元屈曲分析法得到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临界屈曲荷载因子作为判别结构稳定的依据满足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结构稳定性 规范对比 刚重比 屈曲分析 临界屈曲荷载因子
下载PDF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巍 郑晓清 +1 位作者 徐铨彪 沈金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2-77,39,共7页
针对超限高层抗震性能化设计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刚重比、位移比、侧向刚度比这3个重要的指标,提出了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其次介绍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评价,提出了根据结构特点和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应采... 针对超限高层抗震性能化设计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刚重比、位移比、侧向刚度比这3个重要的指标,提出了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其次介绍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评价,提出了根据结构特点和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应采取差异化的性能目标,并探讨了等效弹性计算方法与弹塑性时程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对超限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几个专项分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温度作用效应分析由于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不必拘泥精确的数值结果,更应注重定性规律和构造措施,建议穿层柱屈曲分析时可采用构件单位力加载模式;最后针对高层连体结构,提出了地震波选取应兼顾塔楼和连接体的振型周期,说明了连体支座选型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结构 抗震性能设计 刚度比 侧向刚度比 穿层柱 连体结构
下载PDF
基于非结构网格输运模型的核-热耦合程序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鸣睿 孙启政 +3 位作者 罗池旭 何东豪 刘晓晶 张滕飞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6,共11页
反应堆内存在着中子物理、流动传热等多种物理场的紧密耦合和相互反馈。为了能准确地模拟反应堆内的真实情况,本研究针对先进复杂反应堆开发了非结构网格核-热耦合程序MORPHY。中子物理求解采用三角形变分节块法方法结合刚性限制法求解... 反应堆内存在着中子物理、流动传热等多种物理场的紧密耦合和相互反馈。为了能准确地模拟反应堆内的真实情况,本研究针对先进复杂反应堆开发了非结构网格核-热耦合程序MORPHY。中子物理求解采用三角形变分节块法方法结合刚性限制法求解时空中子输运方程;热工水力求解基于一维的并联通道模型和圆柱导热模型。采用TWIGL基准题验证了中子动力学的准确性,堆芯相对功率与参考结果的偏差小于0.5%。与Dodds基准题结果对比,验证了程序对于非结构网格的描述能力。基于NEACRP压水堆基准题对程序的核热耦合计算能力进行验证,并分析对比了不同耦合方法、角度离散阶数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ORPHY程序计算值与TWIGL、Dodds以及NEACRP基准题参考值吻合良好,能够用于堆芯稳态和瞬态核热耦合分析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动力学 刚性限制法 核热耦合计算 瞬态 输运程序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多高层建筑楼面加速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樊圆 卢文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8,共11页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分析方法及其性能评估愈发受到关注和研究。其中,对楼面加速度需求进行研究可合理确定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该研究通过分布参数模型对多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简化,建立楼面加速度与地震输入和结构特征的...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分析方法及其性能评估愈发受到关注和研究。其中,对楼面加速度需求进行研究可合理确定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该研究通过分布参数模型对多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简化,建立楼面加速度与地震输入和结构特征的联系,研究了弯剪刚度比对结构动力特性、模态振型的影响;基于模型各阶频率比与弯剪刚度比的关系,提出识别结构弯剪刚度比的方法;选用ATC-63的远近场强震动记录数据集,预测了楼面加速度放大(floor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A)系数,回归拟合了楼面加速度与结构阻尼比、周期、刚度比之间的关系,可用于对楼面加速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抗震需求 楼面加速度放大(FAA)系数 分布参数模型 刚度比 抗震设计规范
下载PDF
砂土单调剪切力学性状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33
7
作者 周健 史旦达 +1 位作者 贾敏才 闫东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99-1304,共6页
利用离散单元法中的二维颗粒流方法(PFC2D),采用了两种不同接触刚度模型对福建标准砂常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细观数值模拟,并探讨了不同围压水平下两种接触刚度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ertz-Mindlin接触模型,细观剪切模量影响... 利用离散单元法中的二维颗粒流方法(PFC2D),采用了两种不同接触刚度模型对福建标准砂常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细观数值模拟,并探讨了不同围压水平下两种接触刚度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ertz-Mindlin接触模型,细观剪切模量影响数值试样的宏观变形模量,颗粒摩擦系数影响试样的峰值强度,细观泊松比变化对试样宏观响应影响不大.当考虑一个确定围压水平下的三轴试验模拟时,两种接触刚度模型均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而当考虑不同围压条件时,由Hertz-Mindlin接触模型得到的结果要比线性接触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砂土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颗粒流 接触刚度模型 福建标准砂 常规三轴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各国规程关于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刚度计算方法的介绍与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欣伯 张素梅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详细地介绍了美国AISC LRFD( 99)规程、欧洲Eurocode 4 (EC4 - 94 )规程、日本AIJ规程以及中国JCJ0 1- 89规程、CECS2 8:90规程、DL T 5 0 85 - 1999规程中有关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的计算公式 。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 刚度 规范 规程 受压杆件
下载PDF
模型参数对3DEC动态建模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卫华 李夕兵 胡盛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4790-4797,共8页
与其他数值软件一样,用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模拟虑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和衰减时,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用3DEC对2个例子进行模拟分析:(1)一维正弦波在无节理的有限长岩杆中的传播;(2)一维正弦波在含一节理... 与其他数值软件一样,用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模拟虑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和衰减时,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用3DEC对2个例子进行模拟分析:(1)一维正弦波在无节理的有限长岩杆中的传播;(2)一维正弦波在含一节理的有限长岩杆中的传播。探讨了单元网格尺寸、边界条件、节理刚度、节理本构模型和节理有无抗拉强度等对3DEC动态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单元尺寸对计算精度和计算耗时有很太影响;(2)粘性边界条件基本上可消除应力波在自由边界上的反射;(3)节理法向刚度和节理有无抗拉强度对应力波的传播有重要影响,透射系数随法向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反射系数则因压缩波和拉伸波而不同,压缩波的反射系数随法向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节理无抗拉强度时,拉伸波的反射系数与法向刚度无关;(4)连续屈服模型对透(反)射系数的影响与无抗拉强度的常刚度模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 动态建模 节理法向刚度 节理本构模型
下载PDF
用不同规范本构关系分析钢筋混凝土压弯截面 被引量:5
10
作者 刁波 叶英华 +1 位作者 焦俊婷 郝志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5-797,共3页
建立的钢筋混凝土任意截面梁柱单元材料与几何非线性耦合分析模型,取截面作为梁柱单元积分的高斯点.为研究不同混凝土本构关系对截面分析的影响,分别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EB规范以及美国学者建议的混凝土本构关系,对钢筋混凝土... 建立的钢筋混凝土任意截面梁柱单元材料与几何非线性耦合分析模型,取截面作为梁柱单元积分的高斯点.为研究不同混凝土本构关系对截面分析的影响,分别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EB规范以及美国学者建议的混凝土本构关系,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弯压截面进行分析比较.截面分析表明,3种本构关系对截面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截面弯矩曲率关系曲线的上升段基本吻合,下降段存在差异.3种本构关系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本构关系 双向弯压 材料非线性
下载PDF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挠度计算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耀庭 孙尧州 张正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国内外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和公式,但这些公式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对5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美国AC I318-99规范中公... 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国内外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和公式,但这些公式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对5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美国AC I318-99规范中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B 50010-2002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梁未开裂时的试验结果比较吻合,AC I318-99的计算公式对开裂后的计算相对准确,但两种规范对处于开裂荷载附近的计算均不是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挠度 短期刚度 规范
下载PDF
关于桩基础桩顶荷载效应的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党发宁 肖耀廷 方建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53-157,共5页
推导出了桩顶荷载效应的一般性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可知,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是本文给出公式的特殊情况,规范公式仅在处理对称布置的等直径桩时成立;使用公式计算时,需注意坐标原点的选取,应取群桩的形心作为计算原点而不是承台的形心。... 推导出了桩顶荷载效应的一般性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可知,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是本文给出公式的特殊情况,规范公式仅在处理对称布置的等直径桩时成立;使用公式计算时,需注意坐标原点的选取,应取群桩的形心作为计算原点而不是承台的形心。对比该公式和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分析指出,无论是对称布置的不等直径桩还是不对称布置的等直径桩,规范公式在计算时都存在较大的计算误差。基础设计人员在计算桩顶荷载效应时,应分析群桩基础的布桩情况,合理选择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设计 桩顶荷载效应 规范公式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的矿柱群连锁失稳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子龙 柯昌涛 +1 位作者 王亦凡 周静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78-84,共7页
矿柱群连锁失稳是破坏后果最为严重的采空区失稳模式。本文利用颗粒流离散元PFC2D研究了矿柱群连锁失稳的动态过程以及不同的矿柱安全系数、不同的诱发位置、不同的顶板刚度对矿柱群连锁失稳的影响。结果表明:(1)矿柱群的连锁失稳从诱... 矿柱群连锁失稳是破坏后果最为严重的采空区失稳模式。本文利用颗粒流离散元PFC2D研究了矿柱群连锁失稳的动态过程以及不同的矿柱安全系数、不同的诱发位置、不同的顶板刚度对矿柱群连锁失稳的影响。结果表明:(1)矿柱群的连锁失稳从诱发矿柱开始,失稳矿柱的应力传递到相邻未失稳的矿柱上造成相邻矿柱失稳,由此引发连锁效应;(2)矿柱的储备安全系数与载荷传递量的相对关系是决定矿柱群是否发生连锁失稳的关键;(3)矿柱群大规模失稳与诱发位置有关,诱发矿柱位于采空区的中心位置更容易形成大规模失稳,而位于采空区的边界位置,由于边界矿柱约束支撑作用则不容易诱发大规模失稳;(4)顶板的刚度显著地影响矿柱群的连锁失稳过程,刚度小的软弱顶板条件下,载荷传递从诱发位置向空区边界依次传递,失稳过程具有显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刚度大的坚硬顶板条件下,载荷传递与矿柱失稳不再表现出显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开展相关工作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柱群 连锁失稳 颗粒离散元 顶板刚度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方矩形钢管混凝土抗弯性能研究及规范对比
14
作者 吴乃森 刘雪冬 +1 位作者 赵艳艳 吴志坤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20-23,共4页
对国内外研究钢管混凝土具有代表性的规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7根填充高强灌浆料的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高宽比、钢管壁厚条件下的抗弯承载力及抗弯刚度,并将试验结果与日本AIJ(1997)、欧洲EC4(1996)、中... 对国内外研究钢管混凝土具有代表性的规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7根填充高强灌浆料的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高宽比、钢管壁厚条件下的抗弯承载力及抗弯刚度,并将试验结果与日本AIJ(1997)、欧洲EC4(1996)、中国CECS159(2004)等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日本AIJ规范安全储备最高,相应造价也要提高,DBJ规范和试验值比较接近,工程使用比较经济,并有足够安全储备,而其他三个规范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抗弯刚度 抗弯承载力 规范
下载PDF
钢斜撑在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兵 《福建建筑》 2016年第2期38-42,共5页
某超限高层结构因受制于建筑体型、平面布局、使用功能等因素,框架柱、梁截面尺寸受限,且无法增设剪力墙,采用一般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难以满足规范关于层间位移角及位移比限值的要求。文章阐述了钢斜撑在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中提高抗... 某超限高层结构因受制于建筑体型、平面布局、使用功能等因素,框架柱、梁截面尺寸受限,且无法增设剪力墙,采用一般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难以满足规范关于层间位移角及位移比限值的要求。文章阐述了钢斜撑在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中提高抗侧刚度及抗扭刚度的作用,介绍了跨层钢斜撑的合理设置、节点构造以及增设钢斜撑前后的分析计算对比,并简要摘录了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结构 高宽比 抗侧移刚度 抗扭刚度 钢斜撑
下载PDF
某平面刚度变化超限的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16
作者 刘国光 武志玮 徐有华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0年第9期10-12,共3页
介绍某高层建筑由于楼板开洞过大引起平面刚度急剧变化的超限结构设计方法,分析了此类超限结构的概念设计原理及构造设计措施,比较了SATWE和PMSAP两种设计软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讨论了结构竖向刚度分布规律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所采取的... 介绍某高层建筑由于楼板开洞过大引起平面刚度急剧变化的超限结构设计方法,分析了此类超限结构的概念设计原理及构造设计措施,比较了SATWE和PMSAP两种设计软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讨论了结构竖向刚度分布规律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加强措施有效降低了平面刚度变化对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刚度变化 超限设计 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
下载PDF
关于超限高层的设计
17
作者 刘忠 《林业科技情报》 2011年第1期34-35,共2页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简单阐述了超限高层的界定标准,应重点关注计算结果以及补充的辅助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和超限高层的界定标准,判定本工程的超限情况;及针对具体的超限情况,采取的多种抗震措施。
关键词 超限高层 扭转不规则 凹凸不规则 侧向刚度不规则 楼板局部不连续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变角度纤维层合板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双华 陈童 尹冠生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7,共6页
以变角度纤维的起始角、终止角和层合板的层铺顺序为设计变量,弯曲刚度为设计目标,优化变角度纤维层合板。在优化过程中,对应层铺顺序的设计变量通过实数编码和置换策略转换成整数变量,实现离散空间和连续空间之间的转换。由于离散变量... 以变角度纤维的起始角、终止角和层合板的层铺顺序为设计变量,弯曲刚度为设计目标,优化变角度纤维层合板。在优化过程中,对应层铺顺序的设计变量通过实数编码和置换策略转换成整数变量,实现离散空间和连续空间之间的转换。由于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优化进程差异,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对不同类型的优化变量采取不同的自适应变异算子。相关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层合板的局部优化还是全局优化,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都比差分进化算法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计算精度高、收敛速率快,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早熟”现象。对于变角度纤维层合板弯曲刚度优化问题,本文提出的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是一种相对高效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刚度 变角度纤维层合板 编码 变异算子 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下载PDF
砂土单调剪切力学性状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健 史旦达 +1 位作者 贾敏才 闫东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80-1180,共1页
利用离散单元法中的二维颗粒流方法(PFC2D),在分析接触刚度模型细观参数变化对宏观力学响应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两种不同接触刚度模型对福建标准砂常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细观数值模拟,并从标准砂室内试验结果出发,探讨了不同围... 利用离散单元法中的二维颗粒流方法(PFC2D),在分析接触刚度模型细观参数变化对宏观力学响应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两种不同接触刚度模型对福建标准砂常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细观数值模拟,并从标准砂室内试验结果出发,探讨了不同围压水平下两种接触刚度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ertz-Mindlin接触模型,细观剪切模量主要影响数值试样的宏观变形模量,颗粒摩擦系数主要影响试样的峰值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模拟 剪切模量 力学性状 单调 砂土 刚度模型 数值模拟 离散单元法
下载PDF
LSTM-Bas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Satellite-to-Ground Communications
20
作者 Shiqi Zhang Guoxin Yu +2 位作者 Shanping Yu Yanjun Zhang Yu Zh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2年第5期473-482,共10页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evelops rapidly due to its global coverage and is unrestricted to the ground environment.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ound TCP/IP network, a satellite-to-ground link has a more ex...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evelops rapidly due to its global coverage and is unrestricted to the ground environment.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ound TCP/IP network, a satellite-to-ground link has a more extensive round trip time(RTT) and a higher packet loss rate,which takes more time in error recovery and wastes precious channel resources.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 is a coding method that can alleviate bit error and packet loss, but how to achieve high throughput in the dynamic network environment is still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Inspired by the deep learning techniqu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gnal-to-noise ratio(SNR) based adaptive coding modulation method. This method can maximize channel utilization while ensur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satellite-to-ground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where the channel state changes rapidly. We predict the SNR using 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network that considers the past channel status and real-time global weather. Finally, we use the optimal matching rate(OMR) to evaluate the pros and cons of each method quantitatively.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LSTM-based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prediction algorithms significantly in mean absolute error(MAE). Moreover, it leads to the least spectrum was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long short-term memory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rain loss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