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吾未尝无诲”句考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远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论语》“吾未尝无诲”句原为“吾未尝无悔”,本章原本之主旨不是孔子“有教无类”之教育精神的自白,而是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之“谨饬砥砺”精神的自白。《论语》原用的是“束修”一词,而不是“束”;“束修”之本义,指十五岁成童束发... 《论语》“吾未尝无诲”句原为“吾未尝无悔”,本章原本之主旨不是孔子“有教无类”之教育精神的自白,而是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之“谨饬砥砺”精神的自白。《论语》原用的是“束修”一词,而不是“束”;“束修”之本义,指十五岁成童束发修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修
下载PDF
《论语》疑义章句解读——“自行束脩以上”章新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彦 《甘肃高师学报》 2016年第10期8-11,共4页
《论语》"述而"篇"自行束脩以上"章自古存有疑义,主要有干肉说、束发说和约束修身说三种学说。纵观各家解读,康有为《论语注》诠释比较接近孔子原意,但仍有商榷之处。此章意思应为:孔子说:"自觉自愿地严格要... 《论语》"述而"篇"自行束脩以上"章自古存有疑义,主要有干肉说、束发说和约束修身说三种学说。纵观各家解读,康有为《论语注》诠释比较接近孔子原意,但仍有商榷之处。此章意思应为:孔子说:"自觉自愿地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积极向上,这样的人我从没有不教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自行 束脩
下载PDF
《论语》“束脩”考——兼论“自行束脩以上”章 被引量:1
3
作者 赖小龙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9-113,共5页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章历来争论颇多,集中于“束脩”一词,并可分为“十脡脯”说、“年十五”说和“约束修饬”说三种说法。结合语境、文献看,“束脩”应当是指“十脡脯”,并且是常用的贽礼,兼具礼制价值与精神内涵,从而...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章历来争论颇多,集中于“束脩”一词,并可分为“十脡脯”说、“年十五”说和“约束修饬”说三种说法。结合语境、文献看,“束脩”应当是指“十脡脯”,并且是常用的贽礼,兼具礼制价值与精神内涵,从而体现了孔子对礼制的推崇,也传达孔子的正名思想,以及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忠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脩 论语 孔子
下载PDF
朱熹对《论语》“自行束修以上”的诠释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乐爱国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54,共7页
对于《论语》所谓"束修",朱熹在以往儒家从"礼"的层面进行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的层面诠释为"束修"之理,把"束修"诠释为"心",表达为心意;并且既讲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对于《论语》所谓"束修",朱熹在以往儒家从"礼"的层面进行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的层面诠释为"束修"之理,把"束修"诠释为"心",表达为心意;并且既讲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又要求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既提出"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的基本原则,又阐发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的待人之道。这不仅在对"束修"的诠释上超越了以往的诠释,而且对于理解儒家待人之道也颇具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论语》 束修
原文传递
新见三件“叔休”器及相关问题
5
作者 韩炳华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2,共7页
本文通过研究追缴回来的三件"叔休器"和见于著录的五件"叔休器",判断目前所见所有"叔休器"均属同一器主。叔休可能为春秋早期管理当地盐业贸易的职官,身份地位均较重要。同时结合铭文内容等认为"叔... 本文通过研究追缴回来的三件"叔休器"和见于著录的五件"叔休器",判断目前所见所有"叔休器"均属同一器主。叔休可能为春秋早期管理当地盐业贸易的职官,身份地位均较重要。同时结合铭文内容等认为"叔休器"可能来源于淮河流域信阳一带的周代诸侯小国"冠"。冠、番、樊等可能是被淮河以外诸国称"繁"的不同小国,它们位于淮河流域信阳一带,在商周时期盐铜贸易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形成盐铜交易枢纽"繁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休 青铜器 春秋早期 淮河流域 盐业贸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