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物中唾液酸含量分布研究进展
1
作者 宋咏烨 林咏惟 张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6期61-71,共11页
目的: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组织中,有50多种存在形式,其中,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Neu5Gc)是最主要的2种存在形式。唾液酸具有抗炎、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并能有效促进婴儿的认知发育、增强学习和记忆... 目的: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组织中,有50多种存在形式,其中,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Neu5Gc)是最主要的2种存在形式。唾液酸具有抗炎、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并能有效促进婴儿的认知发育、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目前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无唾液酸含量数据,本研究旨在总结和分析各类食物中唾液酸分布及含量,并推测每日膳食中可能的唾液酸摄入量。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6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纳入测定食物中唾液酸分布与含量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包括一手研究数据、综述、系统综述等非一手研究数据,语言限定为中英文、意大利语;排除与主题无关、重复、数据不完整、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章。结果:共检索出文献11187篇,本文共纳入35篇文献作为本综述的主要证据,其中,奶及奶制品、动物性食物、蔬菜类、水果类、谷薯类、其他食物文献各15、9、3、2、4、4篇。研究显示,燕窝中唾液酸含量最高,可高达116.2 mg/g。其次是动物性食物、奶及奶制品。动物性食物中唾液酸含量在0~4574.298μg/g、奶及奶制品中唾液酸含量在28~1596 mg/L。谷类、蔬菜类、水果类食物中含有微量或不含唾液酸,油、薯类中不含唾液酸。总结:动物性食物、奶及奶制品含有唾液酸,大豆及坚果类、蔬菜类、水果类、谷类中含有微量或不含唾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成分 唾液酸 分布 含量
下载PDF
DMB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中的唾液酸含量
2
作者 王绿音 李懿 +4 位作者 孙悦 胡馨月 张慧 李晶 梁成罡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89-93,97,共6页
目的建立采用4,5-亚甲二氧基-1,2-苯二胺二盐酸盐(DMB)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法(DMB衍生法)同时测定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中2种唾液酸组分N-羟乙酰神经氨酸(Neu5Gc)和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含量的方法。方法将DMB... 目的建立采用4,5-亚甲二氧基-1,2-苯二胺二盐酸盐(DMB)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法(DMB衍生法)同时测定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中2种唾液酸组分N-羟乙酰神经氨酸(Neu5Gc)和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含量的方法。方法将DMB衍生法与邻苯二胺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邻苯二胺衍生法)进行对比研究,对DMB衍生法中的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最终方法为rhFSH原液经酸水解后,采用DMB进行衍生,经Agilent ZORBAX 300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与邻苯二胺衍生法相比,DMB衍生法能够实现Neu5Gc与Neu5Ac相关杂质的有效分离。该方法Neu5Gc和Neu5Ac分别在0.5~5.0μg·mL^(-1)(r=0.9999)和25~250μg·mL^(-1)(r=0.9998)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eu5Gc和Neu5Ac的检测限分别为11.07、10.30 ng·mL^(-1),定量限分别为33.21、20.60 ng·mL^(-1),两者回收率分别为(99.63±1.33)%(n=9)和(100.62±1.58)%(n=9),RSD分别为1.3%(n=9)和1.5%(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可用于准确测定rhFSH中唾液酸Neu5Gc和Neu5Ac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DMB衍生 荧光检测器 N-羟乙酰神经氨酸 N-乙酰神经氨酸 含量 唾液酸
下载PDF
Glycophorin variants and contents of sialic acid and total sulfhydryl groups on erythrocyte membranes of residents in a malaria hyperendemic area 被引量:2
3
作者 卢义钦 刘俊凡 +8 位作者 唐建华 周玉球 徐金耀 任象琼 王力飞 黄应龙 罗正权 潘忠华 吴秀友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7期30-33,共4页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duct a screening survey of glycophorin (GP) variants and observe the content changes of sialic acid (SA) and total sulfhydryl (SH) groups on the erythrocyte membranes among residents in 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duct a screening survey of glycophorin (GP) variants and observe the content changes of sialic acid (SA) and total sulfhydryl (SH) groups on the erythrocyte membranes among residents in a tertian malaria hyperendemic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Methods GP varia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erythrocyte hemolysates of 173 local residents at two villages of Libo County by SDS PAGE on 10% to 15% gradients gel and Western immunoblotting. Their SA and total SH group contents were estimated in erythrocyte membranes by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114 healthy subjects in Changsha and 49 individuals at a neighbouring village of the above area showing low morbidity of malaria served as normal and endemic controls respectively. Results Three distinct types of GP variants were found among 19 propositi in this hyperendemic area. The incidence of GP variants was 7.9% (8/101) at Yaolu Village whose population was mainly composed of Yao ethnic group;while that of Buyi ethnic group at Maolan Village was higher (15.3%; 11/72).The erythrocyte membrane contents of SA in residents at both villages exhibited a very significant tendency of decline (P<0.01), whereas those of total SH groups increased prominently in residents of Yaolu Village only (P<0.05). Conclusions The frequency of GP variants in this hyperendemic area does not depend upon the severity of malarial prevalence. The evident reduction of SA contents in the residents may be related to the breaking down of the SA residues on membrane GPs by the invasion of Plasmodium viv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ophorin variants and contents of sialic acid and total sulfhydryl groups on erythrocyte membranes of residents in a malaria hyperendemic area
原文传递
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附睾中丙二醛、总抗氧化物及唾液酸含量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赵豫刚 石洪波 +4 位作者 张雪军 周吉 门晓炜 郑新民 胡礼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4-155,15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后同侧附睾组织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物(TAC)和附睾管腔中唾液酸(SA)含量的改变及意义。方法:用8只雄性SD大鼠建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另取8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铁离子还原法分别... 目的:探讨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后同侧附睾组织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物(TAC)和附睾管腔中唾液酸(SA)含量的改变及意义。方法:用8只雄性SD大鼠建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另取8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铁离子还原法分别检测附睾组织中MDA和TAC含量;5甲-基苯二酚法检测附睾腔液中SA含量。结果: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建立后的第7 d,同侧附睾组织中MDA和TAC含量,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附睾管腔液中SA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同侧附睾组织中活性氧增加,TAC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到附睾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SA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附睾 丙二醛 总抗氧化物 唾液酸 大鼠
下载PDF
两种血清唾液酸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宁婷 殷路 +1 位作者 杜敏 殷学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5期26-27,30,共3页
本文采用两种唾液酸测定方法,比较了正常人群体(386例)血清唾液酸(SA)的吸光度、含量。结果表明,方法一测定的平均吸光度为A=0.15±0.028(相应的SA含量为1.31±0.251mmol/L),位于光度计准确区域以外;方法二测定的平均吸光度A=0.... 本文采用两种唾液酸测定方法,比较了正常人群体(386例)血清唾液酸(SA)的吸光度、含量。结果表明,方法一测定的平均吸光度为A=0.15±0.028(相应的SA含量为1.31±0.251mmol/L),位于光度计准确区域以外;方法二测定的平均吸光度A=0.24±0.030(相应的SA含量为2.13±0.272mmol/L),位于光度计准确区域之内。两种方法测定386例正常人血清平均吸光度间、平均含量间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特别是在血清唾液酸增高的肿瘤患者血清测定时,方法二优于方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唾液酸 吸光度 含量
下载PDF
大鼠肺癌模型及其早期指征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治洪 段志刚 +1 位作者 张月 余淑懿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2-307,377,共7页
目的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寻找早期变化指标,为肺癌的早期发现及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istar大鼠气管注入3-甲基胆蒽和二乙基亚硝胺的方法建立肺癌模型。染毒后1~10周定期分批处死大鼠,检查肺癌发生情况,并采集肺组织进... 目的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寻找早期变化指标,为肺癌的早期发现及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istar大鼠气管注入3-甲基胆蒽和二乙基亚硝胺的方法建立肺癌模型。染毒后1~10周定期分批处死大鼠,检查肺癌发生情况,并采集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同时,经Feulgen染色制片后,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肺癌发生过程中各阶段病变细胞形态学参数和DNA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并分析DNA倍体的分布情况。同时还定期采集血清测定脂质结合唾液酸(LSA)的含量。结果实验的肺癌发生率和诱癌时间都比较理想,在染毒后第3周至实验结束(第10周),发癌率均为100%。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所有发生的肿瘤均为角化型肺鳞状细胞癌,其来源组织为支气管上皮,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支气管上皮复层化、支气管上皮鳞状化生、早期浸润癌、晚期高度角化鳞癌等阶段。各阶段病变细胞的形态学参数和DNA定量测定可见,早期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复层化细胞的细胞核增大,形状不规则,增殖倍体细胞增加,未出现异倍体。支气管上皮鳞状化生的细胞核形态学参数、DNA含量均高于正常细胞,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指标与早期浸润癌细胞接近(但P>0.05),并出现了异倍体(5倍体及>5倍体)细胞(31.43%)。已发生癌变组织的细胞形态学参数、DN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了大量的异倍体细胞(早期为40.41%,晚期为42.28%)。晚期癌组织各项指标均高于早期(P<0.01)。大鼠血清LSA含量在发癌早期就有改变,并随肿瘤的发展呈上升趋势。结论鳞状化生可能为发生肺癌的关键性癌前病变,形态学参数和DNA含量可反映组织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DNA倍体分布可直观地体现组织增殖状态及恶性程度,而异倍体的出现是细胞癌变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动物模型 DNA含量 脂质结合唾液酸
下载PDF
唾液酸作为肺癌标志物的ROC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国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用受试者试验特征性曲线(ROC)建立了血清TSA与LSA对肺癌与非癌患者的最佳诊断分界值(Cut-off),TSA为76mg/dl,LSA为23mg/dl,肺癌组TSA与LSA的含量均明显高林非癌组,同时比较了TSA与LS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ROCAUC... 用受试者试验特征性曲线(ROC)建立了血清TSA与LSA对肺癌与非癌患者的最佳诊断分界值(Cut-off),TSA为76mg/dl,LSA为23mg/dl,肺癌组TSA与LSA的含量均明显高林非癌组,同时比较了TSA与LS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ROCAUC和信息量。血清唾液酸作为肺癌标志物时,TSA与LSA的ROCAUC无显著性差异(P>O.05),二者间信息量的u值为0.91,P>0.05。提示只要选一个最佳cut-off值,单测血清TSA就有可能达到筛选肺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标志物 唾液酸 ROC曲线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燕窝产品唾液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连建梅 范群艳 李红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5-268,277,共5页
本文以毛燕为原料,研究浸泡、挑拣、高温灭菌等工艺流程处理后燕窝唾液酸含量的变化。采用LC-MS/MS检测分析燕窝中唾液酸种类,此外,测定了不同加工条件下燕窝产品唾液酸含量并分析加工条件对唾液酸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唾液酸热稳定... 本文以毛燕为原料,研究浸泡、挑拣、高温灭菌等工艺流程处理后燕窝唾液酸含量的变化。采用LC-MS/MS检测分析燕窝中唾液酸种类,此外,测定了不同加工条件下燕窝产品唾液酸含量并分析加工条件对唾液酸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唾液酸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燕窝中唾液酸仅由N-乙酰基神经氨酸(Neu5Ac)组成,经不同工艺条件处理后,Neu5Ac保留率均可高达95%以上,且Neu5Ac热稳定性好,不同情况下Neu5Ac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燕窝经过上述加工处理后不会造成燕窝酸的大量流失,并且其受工艺条件变化影响小,燕窝加工产品可以很好地保存燕窝的营养价值,从而稳定发挥其营养功效,具有很高的消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燕窝 唾液酸 含量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脑肿瘤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唾液酸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涛 蔡军 《中外医疗》 2012年第32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脑肿瘤患者在脑肿瘤治疗前后血清唾液酸(SA)和脑脊液(CSF)唾液酸(SA)含量的变化,来作为治疗后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方法选择于2008年5月—2010年3月在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脑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分析脑肿瘤患者在脑肿瘤治疗前后血清唾液酸(SA)和脑脊液(CSF)唾液酸(SA)含量的变化,来作为治疗后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方法选择于2008年5月—2010年3月在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脑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40例患者患有鞘膜积液和股骨沟疝(设为对照组),通过SA比色测定的方法来检测这些脑肿瘤患者在脑肿瘤治疗前后血清SA和CSF-SA含量的变化和测定对照组患者的血清SA和CSF-SA含量。结果经过一段的治疗后脑肿瘤患者的血清SA和CSF-SA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血清SA的含量增多,而CSF-SA的含量却减少,且良性肿瘤患者减少含量更为显著,与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观察脑肿瘤患者在脑肿瘤治疗前后血清SA和CSF-SA含量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判断是否出现复发情况,且从CSF-SA变化中能够更直接、迅速地作出评估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治疗 血清唾液酸 脑脊液唾液酸 含量变化
下载PDF
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产燕窝中唾液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翔宇 马燕娟 吴玉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487-3491,共5页
目的测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产燕窝中的唾液酸含量,探究其是否与产地存在相关性。方法样品经乙酸加热水解释放出唾液酸,水解液经Agilent 300-SCX色谱柱分离,采用乙腈-0.1%磷酸水溶液(90:10,V:V)作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 目的测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产燕窝中的唾液酸含量,探究其是否与产地存在相关性。方法样品经乙酸加热水解释放出唾液酸,水解液经Agilent 300-SCX色谱柱分离,采用乙腈-0.1%磷酸水溶液(90:10,V:V)作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05 nm波长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对30份燕窝样本中的唾液酸含量进行分析,马来西亚产地燕窝中唾液酸含量范围为7.00-11.9 g/100 g,平均含量为9.11 g/100 g,印尼产地燕窝唾液酸含量范围为7.89-12.8 g/100 g,平均含量为10.5 g/100 g。通过统计学t检验分析,印尼产燕窝唾液酸含量略高于马来西亚产的燕窝,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燕窝唾液酸不会对不同产国的燕窝品质带来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含量差异 燕窝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下载PDF
燕窝中白燕和血燕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查圣华 姜水红 +1 位作者 王泽凤 张宏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1年第2期23-25,共3页
分别利用紫外光谱、铁含量及唾液酸含量HPLC分析等方法,研究燕窝中白燕及血燕的差别。结果表明白燕和血燕在紫外谱图和液相谱图上有一定差别,在性状和铁含量上有较大差别。通过这些指标成分分析,可以鉴别白燕通过染色冒充血燕的产品。
关键词 燕窝 白燕 血燕 唾液酸 蛋白质
下载PDF
测定唾液酸含量的改良间苯二酚-盐酸法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菲 于旭博 +5 位作者 孔素娟 王晶 王欣茹 吴兵 刘方蕾 谢贵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087-1093,共7页
目的建立测定脑膜炎球菌多糖、多糖衍生物及结合物中唾液酸含量的改良间苯二酚-盐酸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测定多糖中唾液酸含量的间苯二酚-盐酸法为基础进行改良,去除有机相萃取步骤,优化方法中的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测定脑膜炎球菌多糖、多糖衍生物及结合物中唾液酸含量的改良间苯二酚-盐酸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测定多糖中唾液酸含量的间苯二酚-盐酸法为基础进行改良,去除有机相萃取步骤,优化方法中的检测波长(300~900 nm)及煮沸时间(10、15、20、25、30、35和40 min);并对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中间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验证。比较改良法与《中国药典》法对样品唾液酸含量及其层析分部产物中唾液酸含量测定结果的差异,同时检测乳糖对改良法测定唾液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方法中最佳检测波长为569 nm,最佳煮沸时间为30 min。唾液酸对照品浓度在5~40μg/ml范围内与569 nm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0.999;3位实验人员在3个不同时间对样品中唾液酸含量测定9次结果的CV均〈3%;外加5、10、20μg/ml浓度的N-乙酰神经氨酸的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改良法与《中国药典》法检测的样品唾液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的层析分部图谱一致。乳糖溶液浓度超过100μg/ml时对唾液酸测定结果的干扰较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改良唾液酸测定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脑膜炎球菌多糖、多糖衍生物和结合物唾液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酚-盐酸法 唾液酸含量
原文传递
解析重组糖蛋白激素的生物效价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2,194,共5页
本文围绕重组糖蛋白激素的生物效价定义与来源,从糖基化修饰与生物活性之间重要关系为切入点,阐释建立糖基化分析方法和判断指标(如Z值)对于该类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糖基化的一致性、糖谱(Z值)、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与生物... 本文围绕重组糖蛋白激素的生物效价定义与来源,从糖基化修饰与生物活性之间重要关系为切入点,阐释建立糖基化分析方法和判断指标(如Z值)对于该类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糖基化的一致性、糖谱(Z值)、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与生物效价的密切关系进行回顾解析,为今后此类生物类似药的研发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糖蛋白激素 糖基化 生物效价 唾液酸含量 异质性 批间一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